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西安市宣傳部長

西安市宣傳部長

發布時間:2021-11-07 17:13:05

『壹』 程群力的人物履歷

1968年10月至1969年12月,在陝西省周至縣青化鄉滹沱寨村插隊勞動;
1969年12月至1973年01月,在解放軍空降兵43師127團直屬炮連服役;
1973年01月至1973年09月,任陝西省周至縣商業局普集轉運站文書、會計;
1973年09月至1975年12月,在西北農學院農學系學習,任黨支部委員、系黨總支委員、學生會主席;
1975年12月至1979年12月,在陝西省農辦、省委農工部、省農委工作;
1979年12月至1984年08月,任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處秘書、秘書二處副處長;
1984年08月至1985年10月,任陝西省委辦公廳正處級秘書;
1985年10月至1990年12月,任陝西省長安縣委書記;
1990年12月至1997年04月,任西安市民政局局長、黨委書記;
1997年04月至1997年07月,任西安市委常委,市民政局局長、黨委書記;
1997年07月至2000年11月,任西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0年11月至2002年05月,任西安市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部長;
2002年05月至2005年02月,任西安市委副書記;
2005年02月至2005年09月,任西安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2005年09月至2016年02月,任西安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第八、九、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陝西省第十屆政協委員,西安市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次黨代會代表,西安市第七、九、十、十一、十二屆市委委員,西安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屆人大代表,西安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屆政協委員。

『貳』 西安張揚的個人簡歷

張揚的個人簡歷:
張揚,漢族,1971年5月29日出生於西安市灃東新城人,志存高遠,敢為人先,心繫社會,矢志不渝的追求人生價值觀 ,不忘初心。弘揚傳統堅持信仰,踏實做小事 ,心中存大愛 ,是西安市傳統文化和公益事業的領軍人物。
張揚和新環西團隊舉行了近百次公益活動,近百家媒體報道,陝西新聞廣播專題采訪,陝西電視台,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張揚會長被評為時代楷模,第十六屆中國最有責任感十大優秀青年,陝西省統戰部,文化廳等部門高度重視新環西的發展,
張揚會長的無私奉獻, 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贊許。新聞媒體相繼報道。西安瑞博敬老院授予張揚名譽院長的稱號 、中國知青網聘任他為陝西聯絡站副站長 、被大家親切的稱為「草根宣傳部長」。
張揚會長和他的團隊做了大量的公益活動,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他們用愛的奉獻,給予社會更多地溫暖,給予社會更多地正能量,張揚和他的團隊弘揚傳統,恪守信仰,身體力行,感動也感染著周圍的人,為社會的更加完美而努力著!

『叄』 宣傳部部長是什麼級別

宣傳部部長屬於省部級正職。省部級正職包括:省級行政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的省(黨、市)委書記、省長(政府主席、市長)、政協主席、人大常委會主任、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全國人大、國務院各部委正職幹部(如國家公安部部長、國家教育部部長、國家交通運輸部部長、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政委和司令員(明確為正部長級)。

中央紀委正部級副書記、中共中央直屬各機構正職、特殊副職及辦公室主任(中聯部部長、中宣部副部長、中組部副部長、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



(3)西安市宣傳部長擴展閱讀

宣傳部現任領導: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部長:黃坤明。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副部長:聶辰席、蔣建國、徐麟、孫志軍、慎海雄、庄榮文、張建春、傅華、胡和平、孫業禮。

『肆』 西安市政府辦公廳主任與雁塔區區委書記級別大小

西安市政府辦公廳主任與雁塔區區委書記級在正常情況下級別是一樣大的,都是廳局級副職。

廳局級副職:

1、地級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市委副書記、市委常委、副市長、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協副主席,省級下屬單位(如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各部下屬單位,如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等)。

2、國務院部委各司副職幹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動開發司副司長)。

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廳局副職幹部(如黑龍江省建設廳副廳長、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新疆兵團農二師副師長)。

4、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幹部(如長春市朝陽區區長)。

5、直轄市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幹部。

6、省直管市正職。

(4)西安市宣傳部長擴展閱讀:

我國城市行政級別:

1、正部級(正省級)

4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直轄市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區,行政地位與省相同;直轄市與省轄市、地級市管轄區域相同,下轄:區,縣,市(縣級)。

2、副部級(副省級)

10個省會城市所在市:哈爾濱、長春、沈陽、濟南、南京、杭州、廣州、武漢、成都、西安。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副省級受省級行政區管轄,副省級市的市長與副省長同級。重慶曾經一直是副省級城市,1997年成為省級的直轄市。其最高行政官員(市長)對應的行政級別為副省長級(副部長級)。重慶是第一個副省級城市。

3、計劃單列市

計劃單列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名之一。所有副省級城市早先都是計劃單列市,後來規定省會城市不再設為計劃單列市,所以上面的10個計劃單列省會都已經相繼取消了,現在的計劃單列市只剩下廈門、寧波、青島、深圳、大連等。

5個非省會城市,的收支直接與中央掛鉤,由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兩分,無需上繳省級財政。我國的計劃單列市有五個,分別是深圳、大連、青島、寧波和廈門。它們享受著省一級的經濟許可權。

4、准副省級

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會城市。

『伍』 請問陝西電視台新聞熱線電話是多少,

西安電視台的新聞熱線是029—9600168。

2013年3月27日,西安廣播電視台成立大會在曲江南湖畔的西安廣電中心隆重舉行。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金學鋒、副市長段先念、省廣電局副局長李選政等領導參加了成立大會。新成立的西安廣播電視台是由西安人民廣播電台、西安電視台合並重組而成的。移動圖片動電視七個電視頻道和西安網路電視台,統一呼號為「西安廣播電視台」,播出時分別稱「西安廣播電視台XX廣播」、「西安廣播電視台XX頻道」。

西安市文廣新局局長嚴彬指出,西安廣播電視台旨在遵循廣播電視發展規律,調整結構,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優化配置,統籌協調,發揮優勢,豐富節目,提高管理,經營產業,拓展空間,不斷增強活力,鍛煉實力,擴大影響力,增進競爭力,提高公信力,使全市的廣播電視事業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為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做出新貢獻。

西安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惠毅代表全台幹部職工感謝市委、市政府多年來的關懷、支持、愛護和指導。 他表示,西安廣播電視台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嚴把導向,創新方法,提高質量,把市委、市政府交給的各項宣傳任務完成好,為全市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持。

(5)西安市宣傳部長擴展閱讀:

西安廣播電視台是公益性事業單位,是西安市委市政府重要的宣傳輿論陣地,也是西安市民表達民生的重要通道。

西安廣播電視台擁有新聞、交通、音樂、資訊、綜藝五個專業廣播頻率,以及新聞綜合、白鴿都市、商務資訊、文化影視、健康快樂、樂購購物、移動電視七個電視頻道和西安網路電視台、西安網兩個網路媒體。統一呼號為「西安廣播電視台」。

西安廣播電視台以合台為契機,改革節目生產、管理模式,推出一批適應新傳媒時代發展趨勢、貼近實現生活的新欄目,不斷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為把西安建設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陸』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的年鑒

1953年
6月30日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部長高朗山來到經濟快報社,宣布市委決定:《西安日報》七月一日正式出刊;高朗山兼任西安日報社長,袁烙任副社長;原《經濟快報》工作人員一律留用。
7月1日 《西安日報》(中共西安市委機關報)正式出版。每日四開四版。
1954年
1月1日 《西安日報》由四開四版變為對開二版。開辦《文藝生活》副刊和《大眾科學》專欄。
3月 市委決定:將西安日報社的社長負責制改為總編輯負責制,袁烙任總編輯。
5月 西安日報社社址由西大街81號遷至南四府街公字2號。
1956年
7月1日 《西安日報》擴大為對開四版,文橫排。
11月22日 經中共西安市委批准組成西安日報社編輯委員會,總編輯為袁烙。
1957年
5月 整風運動開始,市委派常委叢一平到報社負責報紙工作。
1958年
5月8日 報社購買回的一台32寸輪轉印刷機開始運轉。
1959年
1月1日 《紅雨》綜合文藝副刊創刊。
1961年
2月1日 《西安日報》改為《西安晚報》,四開四版。西安日報社更名西安晚報社,袁烙任總編輯。
1964年
4月1日 《西安晚報》由四開四版擴大為對開四版。
這一年,又購進一台32寸輪轉印刷機。
1966年
6月13日市委派出三十多人的文化大革命工作隊進駐報社。編采人員大多「靠邊站」,報紙工作基本由工作隊代替。
1967年
1月1日 西安地區造反派組織非法奪了中共西安市委的權,作為市委機關報的《西安晚報》停刊。
1968年
8月中旬 市革委會派出一支四十多人的工宣隊進駐報社。
1969年
6月16日 作為西安市革委會機關報的《西安日報》正式復刊。
1970年
4月8日陝西省支左委員會決定撤消西安日報社軍管組;市革委會決定成立西安日報社革命領導小組,肖谷任組長。
1971年
5月 中共西安市第六屆代表大會召開,中共西安市委恢復,《西安日報》為市委機關報。
1977年
8月16日 市委決定: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袁烙兼任西安日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肖谷免職。
1978年
1月 市委決定將報社下放幹部全部調回,一部分下放幹部重新回到報社工作。
2月市委決定撤銷西安日報社黨委,成立西安日報社黨總支,隸屬於市直屬機關黨委領導;撤銷西安日報社革命領導小組,成立西安日報社編輯委員會,恢復總編輯負責制。
3月28日 《西安日報》原副刊《紅雨》恢復出版。
4月6日 《鍾樓下》專欄復刊。
8月16日 時任中共中央主席的華國鋒為《西安日報》題寫的報頭啟用。
1979年
1月12日西安日報社召開平反大會,為文革中受迫害的32位同志平反昭雪,為原副總編輯鄧評被迫害致死平反昭雪。
1981年
1月1日 《西安晚報》(中共西安市委機關報)復刊,《西安日報》停刊。《西安晚報》仍為四開四版。
11月30日刊登王曾吾老人給編輯部來信,希望「引」來一個閨女,求女信登報後三天內就有許多女孩登門爭當老人的閨女,十天後登門的人超過300人,寫信者多達582人,加起來共有800多人。
12月24日 通訊《八百閨女天外「飛」來》在一版頭題刊出,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12月29日 西安市衛生學校的600多名學生願集體當老人的閨女,記者又寫出消息《助人為樂,班班相傳市衛校六百同學當「集體閨女」》。
西安日報社逐步實現采編電腦化。1983年
9月12日 市委調整報社領導班子,馬漢卿出任《西安晚報》總編輯。
1984年
上半年 公開招聘了七十多名采編人員及校對、行政管理人員。
7月1日《西安晚報》由四開四版小報擴大為對開四版大報。擴版後,二版由社會部包版,並提出「不吃一版剩飯,辦出自己特色」的編輯思想。四版增設《今日晚報專電》專欄。
1987年
3月 購進一台樹脂版曝光機,淘汰了傳統的鉛版。同年又購進了一台上海膠印機。
1988年
6月25日 市委決定:李凡任西安晚報社總編輯。
1989年
1月1日 報紙自辦發行開始啟動。
這一年改造平印車間為激光照排車間。
1991年
3月11日 西安晚報零售總站成立。
3月18日 實現了激光照排、膠版印刷,告別了火與鉛的歷史。
9月10日 西安晚報首次出版彩報(一版和四版)。
11月10日,在二版增闢《經濟》專刊,每周一期。到1993年底,共出刊101期。
1992年
10月 開辟《九州傳真》《三秦縱橫》新聞專版,為目前中國新聞和陝西新聞版的前身。
1993年
1月6日 《西安晚報·經濟專刊》創刊。
1月9日 《西安晚報·周末專刊》創刊。
5月20日 《西安日報》試刊,每周出刊一期,至6月10日,共出4期。
6月30日西安晚報社在止園飯店舉行慶祝成立四十周年大會。市委書記程安東到會祝賀,市長崔林濤寫來賀信。同日市委決定:將西安晚報社改為西安日報社。8月5日《西安晚報》8月8日二、三聯版廣告版競拍以36萬元成交,並將此款捐贈設立西安新聞獎勵基金。
1994年
1月1日西安市委機關報《西安日報》正式復刊。同日,原隨《西安晚報》出版的《經濟專刊》更名為《西安日報·周末經濟》,每周末隨日報出版。同日,《西安晚報》改版,成為市委領導下的城市晚報。
4月26日 市委決定成立西安日報社社委會,王長安任社長。
1995年
3月20日 廣告部設立駐京、滬、粵、魯廣告聯絡站。
5月9日 《西安日報》《西安晚報》被評定為陝西省一級報紙。
5月25日 新聞大廈動工。
9月4日創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巨幅《西安晚報》懸掛在南門內,比原報放大1590倍,內容為當日的一、四版。全國30多家報紙對此作了報道。
在中國「印協」組織的評比中,《西安日報》和《西安晚報》的印刷質量躍居全國報紙的前列。
1996年
11月《西安晚報》與《新民晚報》合作,在《新民晚報》美國版開設《西安新聞》專版,每月一期,為西安的對外宣傳開設了一個新的窗口。1997年
1月1日 《西安晚報》每周二、三、五、六四天擴為對開八版,其餘三天仍為四版。
10月 由我社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聯合興建70個街頭閱報欄竣工。
這一年, 《西安晚報》廣告收入突破億元。新聞大廈竣工,面積為10582平方米。
1998年
1月1日 《西安晚報》擴為12版。兩報發行有所調整,市區部分區域交郵局發行,其餘仍為自辦發行。
5月19日 兩報編輯部遷到朱雀門里新聞大廈。
5月28日對《西安日報》與《西安晚報》編輯部首次進行大規模改革,增設抓深度報道的機動記者部,擴充了社會新聞部的新聞熱線,招聘人員實行人事代理制;對編采人員實行量化管理。
同日,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在中國媒體調查報告會上宣布:西安地區的居民中閱讀《西安晚報》的達74.7%,閱讀率及忠實讀者比例在西安市二十多種報紙中名列第一。
6月1日 兩報上樓入戶工程啟動。
6月8日 陝西省新聞出版局同意《西安晚報》在我省9個地市設立記者站。
12月28日 《西安晚報》改出早報。
當年在南二環路建成印務中心(廠房和紙庫),安裝第一台羅蘭印刷機。編輯部安裝了北大方正采編電腦網路系統,人手一台電腦,取代了筆與紙,實現了微波傳輸。
1999年
1月5日《西安晚報》日發行量突破30萬份,《西安日報》達到6萬份。實現了全國無空白省市區,全省無空白市縣,全市無空白行政村的覆蓋目標。
同日 《西安晚報·經濟專刊》改為四開彩印小報。到3月2日,又恢復對開大報。
4月1日 西安日報社印務中心啟用,德國羅曼·羅蘭UNISET60彩印機正式投產。
4月19日 西安日報社采編網路開通運行。
5月1日 《西安日報》《西安晚報》電子版互聯網站開通並上網成功。
6月15日 市委決定:馬師雄任《西安日報》《西安晚報》總編輯。
7月1日 《西安晚報》的傳統欄目「鍾樓下」改為「鍾樓熱線」。
9月29日 兩報編輯部合並,設立15個部門。
10月1日 《西安日報》出特刊50版;《西安晚報》刊出慶祝建國五十周年珍藏版52個版。
10月編輯部中層幹部新一輪競爭上崗開始,先後有40多人參與1室13部領導崗位的競爭,最後聘用了26個部門負責人。
10月17日 《西安晚報》正式擴為16版(周一至周五)。
11月8日 「新聞招手停」駛上街頭。
12月26日《西安日報》開始啟用60年代初由毛澤東親筆題寫的「西安日報」新報頭,並發表毛澤東題寫「西安日報」手跡。
2000年
1月24日 《西安晚報》「鍾樓熱線」撤銷,「黃亞平熱線」開通。
7月報社發行部完成了公司化改造,注冊成立了西安報業報刊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營銷公司。
8月16日 《城市經濟導報》《現代保健報》《西安商報》劃轉西安日報社主管。
11月起 編輯分兩批上機組版,到次年4月,全部編輯人員直接用電腦組版。2001年
4月29日 采編部門開始第三次改革。6月底實施。
5月10日我國國內第一台羅曼·羅蘭UNISET70無軸印刷機在西安日報社印務中心演示,次日正式投運,每小時出報14萬張。
7月1日 《西安晚報》擴為20版(周一至周五)。
2002年
1月1日《西安日報》由對開4版擴為對開8版(周一至周五)。
5月 市委調整西安日報社領導班子,原市委副秘書長陳浩任副社長、《西安日報》《西安晚報》總編輯。
7月1日 《西安晚報》改為國際流行版——彩印窄幅報, 同時啟用西安日報社報徽。
2003年
9月 西安新聞網正式上線。
2004年
9月,全國第六屆「韜奮新聞獎」揭曉,西安日報社高級編輯郭興文榮獲該獎。
11月,中央電視台「中國風雲記者」揭曉,西安日報社記者黃亞平當選,其專題片在央視10頻道播出。
2005年
為西安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西安日報》《西安晚報》開辦多種專欄共出170多期,發稿830篇,約40萬字,有力地配合了「創衛」工作。
2006年
8月西安日報社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推出「循詩讀長征」系列報道,以毛澤東10首長征題材詩詞為線索,以詩詞所涉地點為目標,採取記者實地尋訪形式,進行專題報道。還采訪報道了20多名老紅軍和紅軍後代,舉辦了老紅軍與萬名大學生聯歡活動。
西安日報社運用媒體力量扶危濟困,呼籲社會力量奉獻愛心,救助了一批特困家庭和人員。
2007年
6月8日上午報社召開幹部大會,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郭若為宣布了市委的任職決定:原市委副秘書長郝小奇擔任西安日報社社長,原市社科院院長、黨組書記李穎科擔任副社長、西安日報、西安晚報總編輯,宋若虹、屈勝文分別兼任西安日報執行總編、西安晚報執行總編。陳浩已當選市政協常委、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不再擔任西安日報社社長、總編輯。
2008年
1月 《西安晚報》《西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正式發布。
8月 我社舉行新一輪中層管理崗位競聘演講大會。
2009年
1月8日為期兩天的「中國傳媒大會·2008年會」召開。《西安晚報》在大會上榮獲「金長城傳媒獎」,並被評為「2008中國城市晚報十強」。「金長城傳媒獎」是為了肯定、獎勵為中國傳媒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傳媒及傳媒人而設的獎項。它是中國傳媒歷史上除「范長江新聞獎」和「鄒韜奮新聞獎」外首度設立的傳媒大獎,也是長期設置的傳媒大獎。
2010年
3月21日 陝西報業聯盟在安康舉行成立大會。聯盟廣告有限公司同時揭牌。
5月11日西安報業傳媒物業有限責任公司宣告正式成立。西安報業傳媒物業有限責任公司由西安日報社為主出資組建,是西安日報社下屬子公司。該公司前身為西安日報社後勤服務中心。根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文化產業體制改革的有關政策,結合西安日報社實際,後勤服務中心轉製成為面向市場獨立經營的法人企業。10月28日西安報業紅馬甲發行配送網路有限公司成立。西安報業紅馬甲發行配送網路有限公司是由西安報業報刊發行有限公司改制而成,由西安日報社、西安新星廣告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新型企業。公司主要業務有報紙發行、物流配送、廣告信息等。
11月10日~11月16日 我社舉行新一輪中層管理崗位競聘大會。
2011年
3月9日 接市委通知,李穎科總編輯調任西安市教育局局長。
10月17日 西安日報社新印務中心試生產。10月28日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成立。

『柒』 魏野疇的魏野疇簡介

魏野疇(1898年-1928年)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優秀黨員和宣傳活動家,原名鳳標,號明軒。陝西興平人。1913年春入西安三秦公學(後改為省立第三中學)。1917年考取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在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影響下,開始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1920年同北京大學楊鍾健等人一起創辦《秦鍾》雜志,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同年冬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編寫了《中國近世史》(1930年由商務印書館、申江書店、開明書店分別出版發行)。同年夏畢業後回陝西,在華縣咸林中學任教務主任兼歷史教員。1922年夏,因受當地封建頑固勢力的排擠,辭職赴北京。
在京期間,一邊修改《中國近世史》書稿,一邊與楊鍾健、劉天章、李子洲等組織共進社,出版《共進》半月刊。1923年初經李大釗,劉天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春,應陝北聯合縣立中學校長杜斌丞邀請,到榆林任該校國文和英語教員,在青年學生中廣泛進行革命宣傳。是年秋,為逃避陝北軍閥的迫害,離開榆林回到北京,以共進社為陣地,繼續進行革命活動。
1924年春到延安,先後執教於省立第三中學和第一中學。這時他把主要精力放在領導群眾革命運動和建立黨團組織的工作上。同年夏建立了西安市第一個青年團支部。1925年5月和7月,先後領導了驅逐直系軍閥陝西督軍吳新團和反對教育界封建頑固勢力的群眾運動。接著又參與了國民黨陝西省黨部的籌建工作,並被指定為臨時省黨部的負責人之一。這期間他所創辦的《西安評論》成為當時陝西宣傳革命思想、促進革命運動發展的重要陣地。9月參與領導了西安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整頓工作,擔任中共西安特別支部委員。
1926年1月出席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年初中共西安地委成立,任地委委員,負責宣傳工作。4月至11月,直系軍閥劉鎮華率八師之眾圍困西安,他協助楊虎城等堅持了8個月的守城斗爭。1927年1月任國民軍聯軍駐陝總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長。不久國民黨陝西省黨部正式成立,當選為執行委員會委員,後兼任宣傳部長。2月被選為中共陝甘區委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負責宣傳工作。
魏野疇是西北地區共產主義活動的先驅者,也是黨在西北地區最早從事軍事活動的領導人,他指派吳岱峰利用吳與楊虎城的個人關繫到楊虎城部創辦西安中山軍事學院(吳岱峰任黨總支書記),為黨培養了一大批重要軍事幹部,為推動陝甘地區革命運動的發展做出了極為重要貢獻和准備。7月中共陝甘區委改組為中共陝西省委,任軍委書記。8月應楊虎城之邀離開陝西赴安徽太和,任楊部國民黨軍第十軍政治部主任和該軍中的中共軍委書記。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促使楊虎城繼續同共產黨合作。12月任中共皖北特委委員。
1928年2月任中共皖北臨時特委書記,4月任皖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指揮,與吳岱峰等人一起組織領導了皖北暴動(即阜陽暴動);4月9日,在率領起義部隊轉移途中被捕,在臨泉老集慘遭殺害,壯烈犧牲。 阜陽暴動點燃了皖北的革命烈火,打響了中國共產黨在安徽地區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史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捌』 魏野疇是哪裡人

陝西興平人

魏野疇(1898年-1928年)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優秀黨員和宣傳活動家,原名鳳標,號明軒。陝西興平人。1913年春入西安三秦公學(後改為省立第三中學)。1917年考取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在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影響下,開始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1920年同北京大學楊鍾健等人一起創辦《秦鍾》雜志,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同年冬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編寫了《中國近世史》(1930年由商務印書館、申江書店、開明書店分別出版發行)。同年夏畢業後回陝西,在華縣咸林中學任教務主任兼歷史教員。1922年夏,因受當地封建頑固勢力的排擠,辭職赴北京。
在京期間,一邊修改《中國近世史》書稿,一邊與楊鍾健、劉天章、李子洲等組織共進社,出版《共進》半月刊。1923年初經李大釗,劉天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春,應陝北聯合縣立中學校長杜斌丞邀請,到榆林任該校國文和英語教員,在青年學生中廣泛進行革命宣傳。是年秋,為逃避陝北軍閥的迫害,離開榆林回到北京,以共進社為陣地,繼續進行革命活動。
1924年春到延安,先後執教於省立第三中學和第一中學。這時他把主要精力放在領導群眾革命運動和建立黨團組織的工作上。同年夏建立了西安市第一個青年團支部。1925年5月和7月,先後領導了驅逐直系軍閥陝西督軍吳新團和反對教育界封建頑固勢力的群眾運動。接著又參與了國民黨陝西省黨部的籌建工作,並被指定為臨時省黨部的負責人之一。這期間他所創辦的《西安評論》成為當時陝西宣傳革命思想、促進革命運動發展的重要陣地。9月參與領導了西安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整頓工作,擔任中共西安特別支部委員。
1926年1月出席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年初中共西安地委成立,任地委委員,負責宣傳工作。4月至11月,直系軍閥劉鎮華率八師之眾圍困西安,他協助楊虎城等堅持了8個月的守城斗爭。1927年1月任國民軍聯軍駐陝總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長。不久國民黨陝西省黨部正式成立,當選為執行委員會委員,後兼任宣傳部長。2月被選為中共陝甘區委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負責宣傳工作。
魏野疇是西北地區共產主義活動的先驅者,也是黨在西北地區最早從事軍事活動的領導人,他指派吳岱峰利用吳與楊虎城的個人關繫到楊虎城部創辦西安中山軍事學院(吳岱峰任黨總支書記),為黨培養了一大批重要軍事幹部,為推動陝甘地區革命運動的發展做出了極為重要貢獻和准備。7月中共陝甘區委改組為中共陝西省委,任軍委書記。8月應楊虎城之邀離開陝西赴安徽太和,任楊部國民黨軍第十軍政治部主任和該軍中的中共軍委書記。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促使楊虎城繼續同共產黨合作。12月任中共皖北特委委員。
1928年2月任中共皖北臨時特委書記,4月任皖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指揮,與吳岱峰等人一起組織領導了皖北暴動(即阜陽暴動);4月9日,在率領起義部隊轉移途中被捕,在臨泉老集慘遭殺害,壯烈犧牲。 阜陽暴動點燃了皖北的革命烈火,打響了中國共產黨在安徽地區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史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閱讀全文

與西安市宣傳部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月餐飲營銷方案 瀏覽:435
旅遊業網路營銷論文 瀏覽:414
工會福利方案策劃 瀏覽:163
眼鏡網路營銷策劃案 瀏覽:897
策劃學校親自活動方案 瀏覽:169
園區元旦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321
培訓中心春季開學工作方案 瀏覽:223
文化對市場營銷的機會 瀏覽:512
市場營銷技巧對企業的作用 瀏覽:95
電子商務案例是指什麼意思 瀏覽:909
骨幹教師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76
海爾集團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畢業論文 瀏覽:853
小學教師培訓改進方案 瀏覽:537
市場營銷部有什麼證書 瀏覽:139
網路營銷年度總結 瀏覽:626
培訓中心安全防範工作方案 瀏覽:847
校園水果的網路營銷策劃案 瀏覽:386
銀行創意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46
電子商務專業歸屬 瀏覽:539
電子商務基礎習題 瀏覽: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