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南浦宣傳

南浦宣傳

發布時間:2021-10-26 11:25:03

Ⅰ 世博手抄報 急~~~~

世博會,是國際性的博覽會,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縮寫; 也稱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它是一個富有特色的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更鼓勵人類把科學性和情感結合起來,將種種有助於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詳細正確的解說,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時 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點: 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
主 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目 標: 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編輯本段]【世博的歷史與由來】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著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歷屆世博會標志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歷屆世博會標志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6000多萬人次,中國館展出四大發明及長征系列火箭等,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認可類)。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中國館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峽工程等,共接待觀眾350萬人次,為各展館之最,被評為五大最佳展館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冊類世博會,中國館接待觀眾570萬人次,為接待觀眾最多的展館。
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水塔是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薩拉戈薩城市最高的建築。水塔是世博園中三大主題展館之一,展覽「水,生命之源」主題的場所,為此也稱水塔館。

◆世界博覽會一覽表

時間 舉辦國/城市 名稱
1851年 英國/倫敦 萬國工業博覽會
1855年 法國/巴黎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62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67年 法國/巴黎 第2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73年 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世界博覽會
1876年 美國/費城 費城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
1878年 法國/巴黎 第3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83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國際博覽會
1889年 法國/巴黎 世界博覽會(1889)
189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
1900年 法國/巴黎 第5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904年 美國/聖路易斯 聖路易斯百周年紀念博覽會
1908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915年 美國/舊金山 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
1925年 法國/巴黎 巴黎國際裝飾美術博覽會
1926年 美國/費城 費城建國150周年世界博覽會
193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35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37年 法國/巴黎 巴黎藝術世界博覽會
1939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58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62年 美國/西雅圖 西雅圖廿一世紀博覽
1964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爾 加拿大世界博覽會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世界博覽會
1971年 匈牙利/布達佩斯 世界狩獵博覽會
1974年 美國/斯波坎 世界博覽會1974
1975年 日本/沖繩 沖繩世界海洋博覽會
1982年 美國/諾克斯維爾 諾克斯維爾世界能源博覽會
1984年 美國/新奧爾良 路易西安納世界博覽
1985年 日本/築波 築波世界博覽會
1986年 加拿大/溫哥華 溫哥華世界運輸博覽會
1988年 澳大利亞/布里斯本 布里斯本世界博覽會
1992年 義大利/熱那亞 熱那亞世界博覽會
1992年 西班牙/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
1993年 韓國/大田 大田世界博覽會
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博覽會
2000年 德國/漢諾威 漢諾威世界博覽會
2005年 日本/愛知 愛.地球博
2008年 西班牙/薩拉戈薩 薩拉戈薩世界博覽會
2010年 中國/上海 上海世界博覽會
2012年 韓國/麗水 麗水世界博覽會
2015年 義大利/米蘭 米蘭世界博覽會

[編輯本段]【世博管理組的介紹】
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國際展覽局際組織是國際展覽局,英文簡稱為「BIE」。國際展覽局成立於19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章程為《國際展覽公約》。該公約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於1928年在巴黎簽署,分別於1948年、1966年、1972年以及1988年5月31日作過修正。
國際展覽局(BIE)的宗旨是通過協調和舉辦世界博覽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國際展覽局的常務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該處的最高領導,現任秘書長是洛瑟泰爾先生。
[編輯本段]【國際展覽局成員國】
截止2009年3月15日,有154個。名單如下:

◆歐洲地區(30個)

奧地利、比利時、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英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摩納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烏克蘭、愛爾蘭、冰島。

◆北美洲地區(18個)

加拿大、美國、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薩爾瓦多、格瑞那達、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聖克提斯與內維斯、聖艾森特和格半提內斯、聖露西亞、特立尼達與多巴哥

◆南美洲地區(8個)

阿根廷、哥倫比亞、蓋亞那、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委內瑞拉、巴西

◆非洲地區(11個)

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摩洛哥、納米比亞、奈及利亞、塞席爾、南非、坦尚尼亞、剛果、突尼西亞、烏干達

◆亞洲地區(13個)

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日本、韓國、寮國、黎巴嫩、馬來西亞、蒙古、阿曼、菲律賓、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

◆大洋洲(3個)

澳大利亞、諾魯、帛琉
[編輯本段]【舉辦城市選舉規則】
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並已先後舉辦過40屆。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02年11月,有89個成員國。1993年5月,國際展覽局正式接納中國為第46個成員國。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編輯本段]【世博會的申辦程序】

◆一•申請

按BIE規定,有意舉辦世博會的國家不得早於舉辦日期的九年,向BIE提出正式申請,並交納10%的注冊費。申請函包括開幕和閉幕日期、主題,以及組委會的法律地位。BIE將向各成員國政府通報這一申請,並告知他們自通報到達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他們是否參與競爭的意向。

◆二•考察

在提交申請函的6個月後,BIE執行委員會主席將根據規定組織考察,以確保申請的可行性。考察活動由一位BIE副主席主持,若干名代表、專家及秘書長參加。所有費用由申辦方承擔。考察內容是:主題及定義、開幕日期與期限、地點、面積(總面積,可分配給各參展商面積的上限與下限)、預期參觀人數、財政可行性與財政保證措施、申辦方計算參展成本及財政與物質配置的方法(以降低各參展國的成本)、對參展國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政府和有興趣參與的各類組織的態度,等等。

◆三•投票

如果申辦國的准備工作獲得考察團各項的支持,全體會議將按常規在舉辦日期之前八年進行投票選擇。如果申辦國不止一個,全體會議將採取無記名方式投票表決。
若第一輪投票後,申辦國獲三分之二票數,該國即獲得舉辦權。若任何申請均未獲三分之二票數,將再次舉行投票,每次投票中票數最少的國家被淘汰,隨後仍按三分之二票數原則確定主辦國。當只有兩個國家競爭時,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確定主辦國。

◆四•注冊

獲得舉辦權的國家要根據BIE制訂的一般規則與參展合約(草案)所確定的復審與接納文件,對展覽會進行注冊。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提交給BIE。這也是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注冊意味著舉辦國政府正式承擔其申請時提出的責任,認可BIE提出的標准,以確保世博會的有序發展,保護各成員國的利益。BIE在收到注冊申請時,將向舉辦國政府收取90%的注冊費,其金額按BIE全體會議通過的規則確定。
[編輯本段]【世博的分類及級別】

◆世界博覽會分類簡介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也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也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認可類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A1級是認可類博覽會的最高級別。中國申請的上海世博會屬於注冊類世博會。

◆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要規定

根據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規章的規定:
①A1博覽會必須包括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
②最小展出面積:50公項(50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物所佔最大面積為總面積的10%(不包括用於室內展覽的建築面積);③展覽面積用地面積的至少5%應留給國際參展者;
④至少有10個不同的國家參展;
⑤財政保證金:20,000瑞士法朗;
⑥A1級博覽會每年不超過一次;
⑦每個國家每10年中不能舉辦一次上A1級博覽會,舉辦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
⑧免費提供場館對不發達國家提供資助。
[編輯本段]【中國與世界博覽會】

◆中國加入國際展覽局

經國務院批准,並獲國際展覽局確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於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請加入國際展覽局,並於1993年12月被選為該局信息委員會會員。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博會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博覽會應該始於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中國廣東商人徐榮村將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裝成12捆,托運往英國終於質壓群芳,脫穎而出,獨得金、銀大獎。
中國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國家身份參加的世界博覽會是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當時作為中國工商業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個有智、有勇、有謀、有骨氣的中國人,但淹沒在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李圭寫了一本書叫《環游地球新錄》,記錄了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雖然他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但畢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覽會。

◆新中國參加過的歷屆世博會

從1982年起到現在,受中國政府委託,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累計9次組織中國館參加了世界博覽會。即: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爾「能源」世博會;
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水源」世博會;
1985年日本築波「科技」世博會;
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交通運輸」世博會;
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科技時代的業餘生活」世博會;
1992年義大利熱那亞「船與海洋」世博會;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發現的時代」世博會;
1993年韓國大田「新的起飛之路」世博會;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來的財富」世博會。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維利亞和1993年大田世博會上,中國館二次被評為「五星級展館」,一次被評為「最佳外國館」。

◆中國歷次世博會、世園會

1.1999年昆明世園會;
2.2006年沈陽世園會;
3.2010年上海世博會;

Ⅱ 世博知多少 手抄報怎麼做

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國際性的博覽會,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縮寫; 也稱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它是一個富有特色的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更鼓勵人類把科學性和情感結合起來,將種種有助於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界展覽會的會場不單是展示技術和商品,而且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詳細正確的解說,設置成日常生活中無法體驗的、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一般市民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時 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點: 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
主 題: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目 標: 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編輯本段]【世博的歷史與由來】

◆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0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二戰後,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瘓的廢墟上重建家園,並在恢復生產,復甦經濟的基礎上,於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為了體現科學的這個主題思想,布魯塞爾世博會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型展館,代表著人類進入了科技進步的新世紀的象徵,它獨特新穎的造形,雖然時隔快半個世紀之久,但仍然歷歷在目。博覽會的輝煌和豐富,幾乎便以往的所有世博會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 「太空時代的人類」。博覽會展出全新的先進科技,自動售貨機和單鋼軌鐵路,使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為了紀念紐約建城300周年,紐約又一歷屆世博會標志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雖主題的格調高雅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然而這次世博會濃重的商業氣氛,使觀眾駐足不前,失去了紀念活動的意義。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向觀眾展示了繼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在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得益於這次博覽會,日本在以後10年的經濟發展中,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
1985年再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址是在新城築波市,一座距東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學文化城。博覽會的主題是:「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時隔一年,加拿大為紀念溫哥華建城100周年,又舉辦了一次以「交通運輸」為主題的博覽會。
1988年是英國人在澳洲建立居住點200周年,為銘記這一日子,澳大利亞在東部黃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舉辦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主題「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體現了人類在當今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時代中休聞和娛樂。各國都圍繞這個主題大做文章,以體育、文娛、旅遊、休閑、烹調、園藝等等各種內容來體現人類生活的豐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丁AI類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展出以世界園藝為內容,作為慶祝大阪「新的開端」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這次展覽會共有82個國家參加,55個國際組織與日本各省市和大企業都單獨設了展館或展台。百次在亞洲實現了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歷屆世博會標志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世博會佔地面積478萬平方米,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觀眾達6000多萬人次,中國館展出四大發明及長征系列火箭等,被評為「五星級展館」。
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認可類)。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中國館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峽工程等,共接待觀眾350萬人次,為各展館之最,被評為五大最佳展館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覽會。1998年是聯合國批準的國際海洋年,博覽會的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冊類世博會,中國館接待觀眾570萬人次,為接待觀眾最多的展館。
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水塔是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薩拉戈薩城市最高的建築。水塔是世博園中三大主題展館之一,展覽「水,生命之源」主題的場所,為此也稱水塔館。

◆世界博覽會一覽表

時間 舉辦國/城市 名稱
1851年 英國/倫敦 萬國工業博覽會
1855年 法國/巴黎 巴黎世界博覽會
1862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867年 法國/巴黎 第2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73年 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世界博覽會
1876年 美國/費城 費城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
1878年 法國/巴黎 第3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883年 荷蘭/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國際博覽會
1889年 法國/巴黎 世界博覽會(1889)
189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
1900年 法國/巴黎 第5屆巴黎世界博覽會
1904年 美國/聖路易斯 聖路易斯百周年紀念博覽會
1908年 英國/倫敦 倫敦世界博覽會
1915年 美國/舊金山 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
1925年 法國/巴黎 巴黎國際裝飾美術博覽會
1926年 美國/費城 費城建國150周年世界博覽會
1933年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35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37年 法國/巴黎 巴黎藝術世界博覽會
1939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58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
1962年 美國/西雅圖 西雅圖廿一世紀博覽
1964年 美國/紐約 紐約世界博覽會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爾 加拿大世界博覽會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世界博覽會
1971年 匈牙利/布達佩斯 世界狩獵博覽會
1974年 美國/斯波坎 世界博覽會1974
1975年 日本/沖繩 沖繩世界海洋博覽會
1982年 美國/諾克斯維爾 諾克斯維爾世界能源博覽會
1984年 美國/新奧爾良 路易西安納世界博覽
1985年 日本/築波 築波世界博覽會
1986年 加拿大/溫哥華 溫哥華世界運輸博覽會
1988年 澳大利亞/布里斯本 布里斯本世界博覽會
1992年 義大利/熱那亞 熱那亞世界博覽會
1992年 西班牙/塞維利亞 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
1993年 韓國/大田 大田世界博覽會
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博覽會
2000年 德國/漢諾威 漢諾威世界博覽會
2005年 日本/愛知 愛.地球博
2008年 西班牙/薩拉戈薩 薩拉戈薩世界博覽會
2010年 中國/上海 上海世界博覽會
2012年 韓國/麗水 麗水世界博覽會
2015年 義大利/米蘭 米蘭世界博覽會

[編輯本段]【世博管理組的介紹】
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國際展覽局際組織是國際展覽局,英文簡稱為「BIE」。國際展覽局成立於19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章程為《國際展覽公約》。該公約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於1928年在巴黎簽署,分別於1948年、1966年、1972年以及1988年5月31日作過修正。
國際展覽局(BIE)的宗旨是通過協調和舉辦世界博覽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國際展覽局的常務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該處的最高領導,現任秘書長是洛瑟泰爾先生。
[編輯本段]【國際展覽局成員國】
截止2009年3月15日,有154個。名單如下:

◆歐洲地區(30個)

奧地利、比利時、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英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摩納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烏克蘭、愛爾蘭、冰島。

◆北美洲地區(18個)

加拿大、美國、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薩爾瓦多、格瑞那達、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聖克提斯與內維斯、聖艾森特和格半提內斯、聖露西亞、特立尼達與多巴哥

◆南美洲地區(8個)

阿根廷、哥倫比亞、蓋亞那、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委內瑞拉、巴西

◆非洲地區(11個)

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摩洛哥、納米比亞、奈及利亞、塞席爾、南非、坦尚尼亞、剛果、突尼西亞、烏干達

◆亞洲地區(13個)

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日本、韓國、寮國、黎巴嫩、馬來西亞、蒙古、阿曼、菲律賓、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

◆大洋洲(3個)

澳大利亞、諾魯、帛琉
[編輯本段]【舉辦城市選舉規則】
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並已先後舉辦過40屆。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02年11月,有89個成員國。1993年5月,國際展覽局正式接納中國為第46個成員國。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後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編輯本段]【世博會的申辦程序】

◆一•申請

按BIE規定,有意舉辦世博會的國家不得早於舉辦日期的九年,向BIE提出正式申請,並交納10%的注冊費。申請函包括開幕和閉幕日期、主題,以及組委會的法律地位。BIE將向各成員國政府通報這一申請,並告知他們自通報到達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他們是否參與競爭的意向。

◆二•考察

在提交申請函的6個月後,BIE執行委員會主席將根據規定組織考察,以確保申請的可行性。考察活動由一位BIE副主席主持,若干名代表、專家及秘書長參加。所有費用由申辦方承擔。考察內容是:主題及定義、開幕日期與期限、地點、面積(總面積,可分配給各參展商面積的上限與下限)、預期參觀人數、財政可行性與財政保證措施、申辦方計算參展成本及財政與物質配置的方法(以降低各參展國的成本)、對參展國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政府和有興趣參與的各類組織的態度,等等。

◆三•投票

如果申辦國的准備工作獲得考察團各項的支持,全體會議將按常規在舉辦日期之前八年進行投票選擇。如果申辦國不止一個,全體會議將採取無記名方式投票表決。
若第一輪投票後,申辦國獲三分之二票數,該國即獲得舉辦權。若任何申請均未獲三分之二票數,將再次舉行投票,每次投票中票數最少的國家被淘汰,隨後仍按三分之二票數原則確定主辦國。當只有兩個國家競爭時,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確定主辦國。

◆四•注冊

獲得舉辦權的國家要根據BIE制訂的一般規則與參展合約(草案)所確定的復審與接納文件,對展覽會進行注冊。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提交給BIE。這也是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注冊意味著舉辦國政府正式承擔其申請時提出的責任,認可BIE提出的標准,以確保世博會的有序發展,保護各成員國的利益。BIE在收到注冊申請時,將向舉辦國政府收取90%的注冊費,其金額按BIE全體會議通過的規則確定。
[編輯本段]【世博的分類及級別】

◆世界博覽會分類簡介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也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也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認可類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A1級是認可類博覽會的最高級別。中國申請的上海世博會屬於注冊類世博會。

◆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要規定

根據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規章的規定:
①A1博覽會必須包括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
②最小展出面積:50公項(50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物所佔最大面積為總面積的10%(不包括用於室內展覽的建築面積);③展覽面積用地面積的至少5%應留給國際參展者;
④至少有10個不同的國家參展;
⑤財政保證金:20,000瑞士法朗;
⑥A1級博覽會每年不超過一次;
⑦每個國家每10年中不能舉辦一次上A1級博覽會,舉辦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
⑧免費提供場館對不發達國家提供資助。
[編輯本段]【中國與世界博覽會】

◆中國加入國際展覽局

經國務院批准,並獲國際展覽局確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於1993年5月3日正式申請加入國際展覽局,並於1993年12月被選為該局信息委員會會員。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博會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博覽會應該始於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中國廣東商人徐榮村將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裝成12捆,托運往英國終於質壓群芳,脫穎而出,獨得金、銀大獎。
中國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國家身份參加的世界博覽會是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當時作為中國工商業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個有智、有勇、有謀、有骨氣的中國人,但淹沒在那個萬馬齊喑的時代。李圭寫了一本書叫《環游地球新錄》,記錄了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雖然他是中國代表團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但畢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覽會。

◆新中國參加過的歷屆世博會

從1982年起到現在,受中國政府委託,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名義累計9次組織中國館參加了世界博覽會。即: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爾「能源」世博會;
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水源」世博會;
1985年日本築波「科技」世博會;
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交通運輸」世博會;
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科技時代的業餘生活」世博會;
1992年義大利熱那亞「船與海洋」世博會;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發現的時代」世博會;
1993年韓國大田「新的起飛之路」世博會;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來的財富」世博會。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維利亞和1993年大田世博會上,中國館二次被評為「五星級展館」,一次被評為「最佳外國館」。

◆中國歷次世博會、世園會

1.1999年昆明世園會;
2.2006年沈陽世園會;
3.2010年上海世博會;

Ⅲ 想要了解上海世博會詳情,急!!!!!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就可以 聯系方式可以到網上搜

Ⅳ 上海世博會的芬蘭宣傳動畫片

我能弱弱地說句么:既然是上海世博,我覺得,要麼是中文版的,要麼是芬蘭語版的,連瑞典語版的都不一定有……(雖然芬蘭語和瑞典語都是芬蘭的國語,但是瑞典語使用人數少得可憐啊。。。)
但是,還是祝樓主能找到想要的資源~

Ⅳ 請問重慶市萬州區有哪些歷史文化盡量詳細點,比如巫文化、巴文化、移民文化之類的。謝謝咯

萬州歷史文化

夏商屬梁州地,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朐忍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劉備分朐忍地置羊渠縣,治城今長灘,為萬州建縣之始。蜀漢建興八年(230),省羊渠置南浦縣,治城遷至今萬州區南岸。西魏廢帝二年(553),改南浦為魚泉縣,徙治江北(今萬州區環城路)。北周時期(557-584),先改魚泉縣為安鄉縣,為信州和萬川郡治。隋初廢萬川郡,開皇十八年(598),改安鄉縣為南浦縣。大業三年(607),廢信州置巴東郡,南浦縣屬巴東郡。

唐武德二年(619)置南浦州,領南浦、武寧、梁山三縣;八年州廢,九年復置,改南浦州為浦州。貞觀八年(634)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742)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復為萬州,仍治南浦縣。宋萬州先隸川峽路,後屬夔州路,開寶三年,以梁山為軍,領南浦,武寧二縣。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明洪武四年(1317),並武寧縣入萬州,六年(1373)降萬州為萬縣,屬夔州府。民國初隸川東道,後改東川道,十七年(1928)置萬縣市,二十四年(1935)設萬縣專區,治萬縣市,轄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巫溪、雲陽、奉節、巫山、忠縣、石砫等9縣。

1950年設萬縣專區,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署駐萬縣市,轄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巫溪、雲陽、奉節、巫山、忠縣等8縣。1952年萬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原由川東行署直轄的萬縣市劃歸萬縣專署領導。轄1市、8縣。1953年萬縣市改為省轄市,委託萬縣專署代管。原大竹專區所屬梁平縣劃入萬縣專區。轄1市、9縣。1970年萬縣專區改稱萬縣地區,地區駐萬縣市。轄萬縣市及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巫溪、巫山、奉節、雲陽、忠縣、梁平等9縣。

1992 年12月1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2]194號):撤銷萬縣地區、萬縣市、萬縣,設立萬縣市(地級),轄原萬縣地區的開縣、忠縣、梁平、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8個縣,全市幅員面積為29485平方公里。萬縣市新設立3個市轄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龍寶區轄龍寶鎮、武陵鎮、19個鄉、 3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龍寶鎮;天城區轄天城鄉等31個鄉、3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天城鄉;五橋區轄五橋鎮等5個鎮、43個鄉,區人民政府駐五橋鎮。萬縣市人民政府駐龍寶區的高筍塘。

1997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復,撤銷萬縣市及其所轄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設立重慶市萬縣移民開發區和重慶市萬縣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改為龍寶管理委員會、天城管理委員會、五橋管理委員會。萬縣區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管理委員會。萬縣移民開發區受重慶市委、市政府的委託,代管開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1998年5月22日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國函[1998]37號),將重慶市萬縣區更名為萬州區,萬縣移民開發區更名為萬州移民開發區。萬州區轄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

2000年6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撤銷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原萬州移民開發區代管的奉節縣、開縣、雲陽縣、忠縣、巫溪縣和巫山縣由重慶市直轄。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更名為龍寶移民開發區、五橋移民開發區、天城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管轄,共32鎮、45個鄉、14個街道辦事處、1277個居委會、村委會。2004年萬州對鎮鄉(街道)區劃作了調整,由原來的92個鎮、鄉、街道減少到53個;2005年4月,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撤銷龍寶、天城、五橋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直接管理鎮鄉、街道,轄14個鄉、28個鎮、11個街道辦事處。

有萬州文化藝術一條街,你可以克看哈。。至於現在還開起滅得。。我斗不曉得了
具體位置在:新城路中段靠近上面白岩路那邊的一個巷巷頭~上面還寫了幾個類似於「文化街」之類的大字。
至於萬州民間藝術。。多賽。。。
首先斗應該是詩嘛。。。
你看流杯池。。。是李白嘛。。。啥子對影成三人。。。 =_+
太白岩也是李白噶,位於三峽,詩人的搖籃,出了個寫何其芳嘛~上回CCTV10還跑太白岩上搞了個詩歌朗誦節目。。。詩的氛圍也算是一個老~
還有斗是三峽石藝術,根雕藝術。。。
然後你想一哈你小時候吃的耍的嘛。。。
啥子腰鼓隊,車車糖吖,捏麵人啊都有嘛。。。魚泉榨菜和詩仙太白。。食品文化之類。。
我記得還有個啥子民間藝術網。。。
http://www.99cq.net/index/index.asp

一、概述

這是一座美麗幽靜的山鄉小鎮,這是一座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鎮,這是一座歷史古跡眾多、文化氛圍濃厚的歷史文化古鎮,這就是重慶市邊貿重鎮之一的羅田鎮。它以「田園風光,自然和諧,文物古跡,魚米之鄉」的特色聞名於世。

羅田鎮位於重慶市東南部邊陲,萬州區東南部,東徑108°36′,北緯30°36′,與湖北省利川市接壤,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七岳山腳下,距萬州城區71公里,幅員面積81.7平方公里,轄14個村(居委會),總人口32429人。

羅田鎮邊貿活躍,是重慶市邊貿重鎮之一。位於渝鄂兩地交匯處,與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建南鎮、百勝鄉「兩鎮一鄉」緊緊相鄰。古時周邊無場,自古商貿活躍,輻射半徑30公里,是渝鄂兩地的邊貿經濟中心,古時為川鄂兩省的必經要地,有「老318」國道之稱。古時川鄂兩地的各路商人紛至沓來,路上行人絡繹不絕,一派邊貿繁榮景象。時至今日,盛況絲毫未減,每逢趕集天,渝鄂兩地人來人往,車輛川流不息,有上萬人之多,場上現有各類商業門面100餘個,從業人員300餘人,年商品成交額在4000萬元左右,顯示出羅田強大的邊貿優勢。

羅田鎮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三條出境主幹線四通八達,距318國道22公里,並全面硬化。距萬石高等級公路15公里,也即將硬化,萬石高等級公路的建成通車,更是給羅田帶來便利的交通優勢,「1小時萬州、3小時重慶」快捷便利。即將建成通車的宜萬鐵路縱穿四個村(居),並建二級火車站一座與羅田古鎮緊緊相連。宜萬鐵路的修建將大大改善羅田的交通格局,也給羅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宜萬鐵路的建成通車,羅田將伴隨火車飛馳的車輪,走出重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羅田鎮境內歷史文物古跡眾多,「普濟橋、字型檔塔、四合院、古墓群、羅漢水井」等古建築,是羅田古鎮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展示了濃厚的傳統文化積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風貌。400多年的古場古鎮保存完好,渝東大小店鋪、典當行、布莊有跡可尋,從現存的街道、廟宇、作坊以及延伸南北的石板路等依稀可見當年羅田鎮的繁榮景象和獨特的人文氣息。普濟橋、古墓群、字型檔塔、金黃甲大院分別於1999年和2006年被萬州區人民政府列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濟橋、古墓群、金黃甲大院建造年代久遠,雕工精美,氣魄宏大,保存完好,重慶市內較少見,原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現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主任何智亞教授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完全具備申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條件。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集奇、幽、險於一體的紅岩石林;海拔1600米高,林業面積達2000多畝的大小二寨;碧波盪漾的楓香坪水庫;風景秀麗的百丈溝、「似桃源」等自然景觀,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

二、歷史沿革

羅田古鎮始建於明代,距今四百多年歷史。相傳明末此處有一大土包,其形圓如羅盤,四周良田環繞,又當川鄂交通要道,習稱羅針田,簡稱羅田。當地村民開始在此修房集居,清乾隆十七年增築建場,並逐漸形成規模,距今已兩百多年。清末民國初屬市廓里大十甲,1941年由馬頭鎮劃出羅田鄉,駐地羅針田。1949年12月解放後,於1950年初成立羅田鄉,同年8月劃歸第十區管轄,1951年成立羅田區管轄羅田、馬頭、中山、穀雨、大興、謀道、百勝七鄉,駐地馬頭場。1955年民主建政時撤消羅田區,建立羅田鄉改屬龍駒區,中山、穀雨劃歸走馬區管轄,大興、謀道、百勝劃歸湖北省管轄。1958年建立羅田人民公社,1966年11月更名為友誼公社,1975年恢復羅田原名。1992年10月四川省撤地設市建區時,由馬頭、羅田兩鄉合並建成羅田鎮,並隸屬於萬縣市五橋區,1998年10月馬頭鄉分設成立馬頭鄉,羅田鎮保持原名,2004年10月萬州區行政區劃調整時由羅田、馬頭、中山再次合並成立羅田鎮,並隸屬於重慶市萬州區至今。

三、歷史文化特色與自然風光

(一)古建築群歷史悠久

1、羅田古場鎮:始建於明朝後期,清代開始形成規模,是川鄂兩省間陸上交通必經之地,三條老街呈「之」字形,現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有房屋720間,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老街總長391米,寬1.8-3.5米,由1623塊條石鑲嵌而成。古時,周邊50里內無場鎮,商貿歷來活躍,有布莊、當鋪、作坊等40餘家;中場關廟是當地老百姓為祭拜關羽而建,也是人們拜神燒香祭祀的地方;「三祭店」是休閑、說理、說書的場所;場上原有「禹王宮」供奉著龍王,用於人們在天旱時求雨,「萬壽宮」每逢大年三十、初一、元霄佳節以及重大活動都有人來求拜,至今還保存完好的石公廁,四周及屋頂全部用條石鑄成,屋頂百多年來滴水不漏;供場上人畜飲用的羅漢水井,一大肚羅漢左手拿書,右手拿扇,穩坐龍腰嬉笑二百多年,一股泉水從龍口流出,過路人們都要到這里喝上一口甘甜的泉水,輕松一下心境。街道兩側房屋年代久遠,特別是永興場40-42號四合院保存較好,佔地35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小巧玲瓏的天井和獨特的門窗、回樓及排水系統,具有典型渝東古民居建築風格。走過街道,至今仍感受到羅田的古樸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2、典型四合院古建築

(1)金黃甲大院,始建於民國26年(廳堂中樑上清楚地記載著該院建成時間),「祖遺美田園齊梓承待萬代,親修華棟宇箎同繼千秋」的門聯首印眼簾。該建築系當年大地主向忠士、向朝士倆兄弟修建(其後人向全福,孫向峰尚健在),座南朝北,合院式布局,三院橫向合一,佔地面積2310平方米,原有56間房屋,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建築奇特,磚木結構,一樓一底,抬梁式與穿斗式梁架混合結構,青瓦硬山屋面,五開間,木樑架脊檁、梁托架等施以彩繪、雕刻,工藝精細,青石板天井180平方米;下房樓上正中設木構戲台。東房穿斗式架構,三開間,青石板天井101平方米;西房穿斗式架構,三開間,青石板天井80平方米,石水池一口;下房三院相通,一些門窗為歐式風格。在飯堂正面牆上,繪了一尾栩栩如生、活蹦亂跳的鯉魚,魚的上端是一幅喜鵲鬧梅的小圖案,畫的掛繩也歷歷在目,仿若一幅年代久遠的掛圖,但細細一瞧,確是將畫繪在了牆上。大門樓上美人椅獨具匠心,大門觀察眼,16個槍眼的設置以及院內木質建築風格令人嘆為觀止。該建築規模宏大,工藝精湛,保存完好,融合了中西方建築風格,實屬少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該院曾用做糧站倉庫,部分石刻、木雕毀損於文革年代。

(2)鍋圈洞大院,始建於清代,四合院布局,穿斗式結構,一樓一底,青瓦硬山屋面,門窗具有典型渝東地域特色,牆上壁畫栩栩如生,25厘米高的地樓防潮防水獨具特色,現有住戶4戶,佔地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

(3)石中壩大院建築距今有兩百多年歷史,佔地面積1100平方米,大門兩側一對石獅栩栩如生,20厘米高的地樓隔潮建築獨具特色,該院現住6戶人家,至今還部分享用古建築及雕工精湛的木椅、木床以及書桌等。後兩大院堂壩鑲嵌有明顯標志,堂屋正對面與大梯同寬,縱嵌兩條間隔2米寬石板。

3、古墓群牌坊石刻藝術

距古鎮2公里的用坪壩,與三大四合院暉映一體的古墓群牌坊石刻,以向志揚夫婦之合葬墓牌坊雕刻尤為細膩、完整,建造於光緒十一年,碑高6.5米,寬5.7米,原系三重牌坊,第一道牌坊已損毀,兩旁曾矗立望柱,四圍精雕細刻用條石圍砌,共佔地1400多平方米,現僅存兩重牌坊,牌坊雕刻有「八仙過海」、「桃園結義」「梁祝觀景」以及「賽龍舟」、「迎親嫁娶」等人物、戲曲故事畫面,雕刻非常精緻,工藝為淺浮雕、深雕、鏤空雕等,特別是原墓碑右上角有一石雕海螺,曾有人用口吹便發出「嗚嗚」之聲;各類石雕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其墓誌銘由萬州區清代翰林、書法家趙尚輔為其書寫,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水平;與之不遠的向榮讓(系向志揚之子)之墓,建造於民國五年,墓碑牌坊通高8.6米,寬7.5米,雕刻、建築大氣、美觀,更是書法、雕刻並重。「鬣聳山頭高石馬,脈環水口鎖江龍」;「功雖萬字難書寫,穴傍兩城自然佳」兩幅碑聯耀眼奪目,出自大手筆風范,氣勢磅礴,墓碑牌坊上有萬州同盟會會員劉聲元的題詞。整個墓碑正反兩面均雕刻人物、動物、植物,栩栩如生,書法結構嚴謹,蒼勁有力,不拘一格。牌坊雕刻精湛,特別是墓碑牌坊頂上雕慈祥老人及六名小孩石像,寓意深刻。碑身雕刻形態萬千,玲瓏剔透。相距不遠的向母幸君(系向榮讓之妻)之墓,顯得更為嬌小玲瓏,但卻保存最為完整。無論是墓碑石刻還是拜台,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損壞。墓碑上一左一右兩個石獅雕琢得虎虎生威,各種人物花鳥圖案也活靈活現。墓前方至今保存有一段弧形的圍台,圍台用條石砌成,上面加蓋石檐,石與石之間吻合非常緊密,即便是薄薄的刮鬍刀片也很難嵌入。象這樣清朝末和民國初建成的古墓大小共6座,墓碑牌坊至今保存比較完整,在重慶轄區也比較少見。從這些墓群我們能依稀感受到向氏家族昔日的繁華,也曾座擁糧倉、富甲一方。

4、美麗幽靜的普濟橋

普濟橋建造於道光十七年,是迄今為止重慶萬州境內發現最古老的石拱橋,距今約100多年歷史,系當時數名社會名流捐資修建。該橋為單孔石拱橋,東西走向,跨百丈溝,是當時川鄂交通道上的主要橋梁。橋長24.7米,寬6.6米,拱高12.9米,跨度18.4米。橋上龍頭口含龍珠,龍尾懸於石拱正中,相傳為保護石橋所鑄,歷來發洪水均未超過此龍頭。橋上雕塑有石獅、石象等雕塑,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橋身兩側建有亭廊,一邊上刻有「德厚流光」幾個行書大字和「察地利而通南北,盡人力以濟往來」對聯,從字面上理解,是較早提出構建「和諧」的理念的例證,上還刻有「普濟橋序」和「功德碑」。一邊上供有觀世音菩薩像等,古時供人們燒香拜佛求神用。橋身兩側為十級石梯。該橋橋拱形如雞蛋,橋面正中有一塊石名叫「魯班石」,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當時的工匠師傅修該橋時,設計此橋,怎麼也立不穩,就看見橋頭有一個賣雞蛋的老太婆,把雞蛋立在地上賣,四四方方、平平穩穩,就頓悟,何不把橋拱也設計成雞蛋形。在橋面的合攏上,據說,怎麼也合不攏,修橋工費盡移山心力,打造了萬千條石不成。當時路過一打扮似叫花子的人,說他在那裡打了一塊石頭,放在一個老太婆家裡,正好可以安放於此,於是照辦,花十石米從老太婆那兒換來此石,果真「天衣無縫」。人們疑為魯班下凡,取該石為「魯班石」。

該橋於1999年被萬州區人民政府評為區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在「萬州是個好地方」公益宣傳片中就以此橋作為背景,多麼漂亮。一座古老的橋披著青苔的衣,搖曳著古藤的臂,有力的脊樑和臂膀將兩岸青山一個古鎮擁入氤氳的懷抱,石拱橋上游200米處,有兩巨石,自然形成為高3.5米,寬2.4米的石洞,走過此洞,前面豁然開朗,風景秀麗,有潺潺的流水,飛瀉而下的瀑布,相得益彰,似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景象,詮釋為 「似桃源」。走過石橋便是古鎮,古橋、古鎮、流水渾然一體,美麗幽靜,似畫圖。

5、巍峨的字型檔塔

字型檔塔座落於古鎮上場尾端。該塔為仿木重檐閣式石塔,建造於清末年間,塔高7.5米,塔頂呈寶瓶形,塔身上刻有對聯:「昔今人敬字,教古聖文明」和「蝌蚪雲霞煥,鴻篇日月光」,其書法蒼勁有力,氣勢磅礴。相傳,修建該塔是緣於當時羅田場上羅氏家族和劉氏家族斗爭,羅氏家族相信一風水先生的話,修建一石塔鎮壓興旺的劉氏家族,現羅田劉氏家族確實後繼無人.其實,該塔是當時是作為人們燒字紙專用,當時羅田場上的文人墨客、有文化水平的知識分子寫的文章字紙都要到塔里去燒,外面不準亂燒,故有「一字值千金」之說。是古時人們尊崇文化,保護環境的具體體現。該塔於2006年被萬州區人民政府列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田鎮原有字型檔塔五座,而現在僅存此一座,故顯得十分珍貴。

(二)自然景觀別具一格

1、大小二寨:海拔近1600米,雄居古鎮隘口,地質險峻,僅有崎嶇的山路可攀崖而上,山裡星羅其布48個山頭,遠看象兩個寨子,因一大一小而得名。寨上古木參天,有森林面積2000多畝,各種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有水杉、針葉杉、馬尾松等高大喬木,已初步發現有野豬、野兔、猴子、斑鳩、喜鵲等物種,穿梭林間,時不時會覓見野豬、野兔的蹤跡,各種鳥兒在樹梢飛來飛去。若遇雨後天晴,那便是上寨子採摘蘑菇的最好時節,各種知名或不知名的野生菌遍布林間。當寒冬來臨,寨上銀妝素裹、白雪皚皚,賞雪變成了都市人難得一遇的休閑方式。若運氣好,還可採得成團成簇稀有的「雪菌」(系當地人稱謂,待考證)呢!寨上有充足的水源,水質異常清冽,實為一大奇跡。從寨上俯視西面,萬畝田園風光盡收眼底,彎彎的田坎組成一幅幅美麗的曲邊圖,夏天,恍入霧海之中,猶如人間仙境。東面寨腳下一大一小兩座水庫猶如鑲嵌在綠色地毯下的兩面鏡子,當陽光斜照,微風輕拂,水面會泛出片片銀光,彷彿自己已身居人間天堂。

2、紅岩石林:集奇、幽、險於一體,真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設,極為壯觀。各種岩林千姿百態,惟妙惟肖,或像老人、或像座椅、或像羅漢抱扇、或什麼都不像,但每一處石林都各有各的特色,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3、百丈溝:長20公里,風景秀麗,有「將軍石」、「犀牛滾水」、「印盒石」等48處景點。

由於羅田海拔較高,夏天氣候涼爽,每逢盛夏時節,到羅田避暑納涼的遊客絡繹不絕。目前,萬州區水利局、龍駒經營所等單位已著手旅遊前期開發,楓香坪水庫管理所經過改造,已具備接待遊客的能力。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遠近聞名

羅田鎮自古以來文化昌盛,人才輩出,書香不絕。自宋、清年間,先後出進士21名,舉人36人。康熙年間,譚氏三候至今廣為流傳,譚丈封涪候,譚詣、譚弘分別封向化候、慕義候,猶以慕義候譚弘最為耀眼,時任川北地方總督,封地萬頃,當地至今流傳著譚候虎的人生軌跡。人們傳為佳話,據說譚候虎准備在馬頭場立皇城,當時他勢力非常大,威脅中央政權,皇上曾派馬將軍帶兵收復他,馬將軍被譚候虎一箭射下五桐橋,現該處名為將軍石,就是為了紀念馬將軍。張獻忠入蜀也曾被譚候虎打敗過。光緒年間,曾任九省提督向九九斗字不識,力大無窮,家世顯赫,如今還廣為流傳著向九九成長興衰的諸多故事。

近代名人高天柱烈士,又名高宏森,1915年出生於羅田鎮新馬村,1938年讀省萬師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回鄉任教,曾擔任小學校長、代理鄉長、中寺農會名譽會長等職務。此期間,他利用會長身份巧妙地與敵人進行斗爭,為黨和人民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1948年6月17日,因叛徒出賣,他為掩護同志被捕。1949年11月27日犧牲於重慶「中美合作社」渣滓洞集中營,時年43歲。現重慶渣滓洞還留有遺像及資料介紹。

羅田鎮至今仍保存著古樸的民風、民俗,如迎新嫁娶,紅白喜事,至今還使用歷史流傳下來的獅舞、鑼鼓、年簫等慶賀方式;人們對中秋、端午等傳統佳節,仍沿用傳統習俗進行慶賀,原汁原味,傳統氛圍十分濃厚。人們在勞作時,常常一人領唱,其他人合唱的薅草歌以及抬石頭號子、打夯號子、打鐵錘號子等,歌詞淳樸易懂,古風古韻。有人去世後,葬前每晚民間藝人到靈前高唱孝歌,以表示對死者的無限哀悼,以七律的形式,寫上厚厚的一本「家祭」,列數死者的功苦,以悲痛哀輓的聲調唱與世人,等等這些均體現出了當地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古樸民風民俗。

四、羅田鎮文物古跡保護措施

(一)領導重視,組建了專門班子

鎮政府成立了以鎮長陶榮為組長,郎邦福、程萬、魏大東為副組長,郎正清、毛文彬、黃東、張健、李伍之、鄧永志為成員的歷史文化名鎮申報工作暨文物古跡保護領導小組,理清了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目標,落實了工作責任。

(二)強化了文物保護的宣傳工作

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文物保護法》、《文物保護條例》的宣傳工作,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書寫宣傳標語等形式,在全鎮形成了「熱愛文物,保護古跡,推動發展」的共識。

(三)落實了保護措施

一是在各文物保護點都設置了標志,指定了專人負責日常管護;二是鎮、村、組、農戶層層簽訂了文物古跡保護責任書;三是整頓和規范了文物古跡保護區域內的搭建、堆碼、開山、取土等行為;四是實行有獎舉報制度,嚴肅查處破壞、盜賣、販賣文物的行為;五是鎮文物古跡保護小組每季度實地檢查一次,解決存在的問題;六是組織人員對散落民間的文物進行了認定、登記工作;七是把文物古跡保護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優先考慮。

五、羅田鎮文物古跡開發規劃

(一)羅田鎮文物古跡開發規劃遵循「保護古跡,挖掘資源,發展經濟」的總體思路,場鎮建設中要把文物古跡的保護放在首位,在開發現有文物古跡的同時,要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力度。

(二)在規劃上,要立足現實,分期實施,近期重點抓好市級歷史文化名鎮的申報,多方籌資,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完善一些基礎設施;遠期要從提升羅田形象,促進羅田經濟發展的高度,充分利用歷史文化名鎮這塊牌子,做大做強羅田的旅遊產業。

(三)走合作開發的路子,充分利用宜萬鐵路和萬石公路開通後帶來的便捷交通,加強與旅遊大市利川的合作,共同打造跨省「旅遊經濟圈」。
聲名遠播的昔日皇家貢米,層層疊疊、蔚為壯觀的萬畝梯田,奇幽險峻的石林群……在人們的印象中,羅田鎮詩畫般的山水田園風光,有著動人的形象標簽。

不為眾知的是,素以"文脈綿長、古跡眾多、冰川遺址"而獨具特色的羅田,還有兩塊熠熠生輝的"金字招牌"--中國綠色名鎮、重慶市級歷史文化名鎮。而這,都是萬州獨一無二的"桂冠",彰顯出羅田不一般的內涵。

雖然沒有城郊優勢,但這座邊貿古鎮憑借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旖旎的風光,在波瀾壯闊的重慶第二大城市建設進程中,抓住機遇揚長避短,以全新的發展視角,依託資源優勢亮出三張"名片"。一個魅力四射的鄉村特色文化旅遊名鎮和生態古鎮,正破殼而出驚艷四方。

一群古石雕民居蜚聲庫區

作為重慶市級歷史文化名鎮,羅田除了明清古場鎮之外,還有令人艷羨的豐富內涵。境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院落,至今仍有近10處,是萬州最大的古建築群,展現出典型的巴渝風格。流連其間,讓人恍若來到了清代或民國年間的大戶人家做客。

而這之中,尤以美輪美奐的金黃甲大院、鍋圈洞大院、石中壩大院最為有名。修建於民國26年的金黃甲大院,合院式布局,佔地2310平方米,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大院規模宏大,建築奇特,採用抬梁式與穿斗式梁架混合結構,青瓦硬山屋面,木樑架脊檁、梁托架等施以彩繪、雕刻,工藝精湛、細膩,融匯了中西方建築風格,透出古樸厚重的文化底蘊,非常罕見。

四合院布局的鍋圈洞大院,興建於更早的清代,穿斗式結構,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門窗具有典型的渝東地域特色,山牆上端彩墨壁畫清晰可見。已有200多年歷史的石中壩大院,正門兩側一對石獅栩栩如生,至今仍保存有雕工精美的木椅、木床、書案……

不僅如此,距古場鎮2公里的用坪壩,與三大"四合院"暉映一體的古墓群牌坊石刻,同樣蜚聲庫區堪稱一絕。

這里現存大小古墓12座,每座都有精美的大型石雕。其中,以清光緒年間向志揚夫婦之合葬墓牌坊雕刻尤為細膩、完整。該墓現存兩重牌坊,雕刻有"八仙過海"、"桃園結義"、"梁祝觀景"以及"賽龍舟"、"迎親嫁娶"等人物、戲曲故事畫面,非常精緻,工藝為淺浮雕、深雕、鏤空雕等。各類石雕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墓誌銘由清代翰林、書法家趙尚輔為其書寫,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水平。

其他清朝至民國初年建成的古墓牌坊,也都雕刻、書法並重,大氣美觀,各種人物花鳥活靈活現,雕刻形態萬千。

坐擁如此得天獨厚的祖宗遺產,高擎"鄉村特色文化旅遊"大旗的羅田亮出了第二張"名片"--整合資源,打造用坪古文化展示區。

"傳承、保護好文物古跡,是我們的責任。"在蔣培華看來,古宅院、古石雕極具考古、觀賞和旅遊開發價值,大有文章可做。"現在人們外出旅遊,已不滿足於單純觀賞自然風景了,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更受青睞。"而羅田就有這樣的資本,關鍵是要打造好,展示出來。

記者采訪期間,正巧碰上羅田鎮政府回購金黃甲大院。蔣培華表示,這只是行動之一。目前,已委託專業機構設計金黃甲大院、石鍾壩大院、古墓群牌坊石刻等文物古跡修繕加固方案。擬依託羅田獨有的古宅院和古石雕群,在用坪打造民俗文化古村落觀光區,展示羅田精湛的石雕技藝和獨特的大院文化,生產銷售石雕旅遊產品;展示土家獅舞、鑼鼓、薅草秧歌、抬工號子等傳統民風民俗。同時,搞一個農耕文化博物館,吸引遊客參加體驗農業活動……

Ⅵ 東方明珠的具體資料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位於上海市浦東陸家嘴的未來主義建築,與外灘隔黃浦江相望,原名上海廣播電視塔,也常簡稱其為東方明珠。

東方明珠由當時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1991年動工,1994年落成,總高468米。

在1994年至2007年間,是中國大陸地區的最高建築,2007年被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超越。東方明珠自落成以後便成為上海天際線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上海的地標性建築,同時也是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上海廣播電視塔概念來自白居易的詩《琵琶行》一節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定格概念,由三個相距7米,呈品字形排列的圓筒體和三個與地面成60度角,直徑達7米的斜撐構成主體,期間排列貫穿了11個大小不等的球體。

圓筒體直徑9米,內置6部高速運行的電梯及管線,由鋼筋混凝土築成。11個球體為球形鋼空間網架結構,並採用國產新型鋁蜂窩金屬幕牆板貼面圍護。最底層為混凝土基座。觀光層、客房、餐廳、展覽館、廣播電視發射設備分布於球體和基座內。

(6)南浦宣傳擴展閱讀

活動:

東方明珠自建成後,不僅是地標性建築,同時也成為上海全民健身運動的一個舉辦場所。1996年1月1日,上海市體育局便在上海廣播電視塔舉行元旦登高活動,此後便形成一個慣例和常設活動。

每年的登高活動一般於1月1日上午9時,在東方明珠廣場上開始,參賽人數一般在500名左右,另外還有2000名選手參加長跑活動。比賽常設男子組和女子組,當然也會根據不同情況增設其他組別。例如2011年的登高活動增設金葵花城市朝陽組、歡樂和睦家庭組兩個組別。

從2009年起,作為上海標志性建築的東方明珠宣布加入「地球一小時」的活動中,以此來響應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節能減排號召。

2009年3月28日晚8點30分,上海廣播電視塔關閉所有戶外景觀燈光1個小時。2010年3月27日,東方明珠和整個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都熄燈一小時。2011年3月26日晚,東方明珠第三年參加地球一小時活動。

Ⅶ 重慶萬州的來歷

萬州,歷史悠久,以「萬川畢匯」、「萬商畢集」而得名。夏商屬梁州地,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朐䏰縣。
東漢,建安二十一年( 216 ),劉備分朐䏰地置羊渠縣,為萬州建縣之始;蜀漢建興八年( 230 ),省羊渠置南浦縣。
南北朝,西魏廢帝二年( 553 ),改南浦為魚泉縣;北周先改魚泉縣為安鄉縣,後又改萬川縣,與南州和萬川郡同治。
隋朝,開皇十年( 598 ),廢萬州郡,改萬川縣為南浦縣,與南州同治;煬帝大業三年( 607 ),省南州、南浦縣歸屬巴東郡。
唐代,武德二年( 619 )置南浦郡,領梁山、南浦、武寧 3 縣;武德八年改南浦郡為浦州;貞觀八年( 634 )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 742 )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 758 )恢復萬州,仍與南浦縣同治。
宋朝,沿循唐制。
元代,世祖至元二十的年( 1283 ),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
明朝,洪武四年( 1371 ),並武寧縣入萬州,洪武六年( 1373 )降萬州為萬縣。
清代,沿循明制。
民國二十四年( 1935 ),設萬縣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92 年設萬縣市,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開縣、梁平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城口縣3區8縣。
1997年,重慶恢復中央直轄市,撤萬縣市,設萬縣移民開發區和萬縣區。
1998年5月22日,國務院(國函[1998]37號)批准同意萬縣區更名為萬州區,萬縣移民開發區更名為萬州移民開發區。(萬州區仍轄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2]
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國函[2000]88號)批准同意撤銷萬州移民開發區,原萬州移民開發區代管的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和巫溪縣由重慶市直轄。同時,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更名為龍寶移民開發區、五橋移民開發區、天城移民開發區,仍由萬州區管轄,共32個鎮、45個鄉、14個街道,1277個居委會、村委會。[2]
2005年4月,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撤銷龍寶、天城、五橋3個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直接管理鎮鄉、街道,轄13個鄉、28個鎮、11個街道,總人口168萬人,主城區人口53萬,幅員面積3457平方千米。2005年6月24日,國務院(國函[2005]55號)批准同意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駐地由太白岩街道遷至陳家壩街道

Ⅷ 古今內衣品牌歷史

1989年,「古今」店招申請注冊為「古今牌」產品商標。

1992年,「古今牌」產品被評為「上海市名牌產品」。

1992年,「古今牌」商標被認定為「上海市著名商標」。

1993年10月,被國家內貿部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

1995年6月,在本市江灣五角場開出了第一家市內連鎖店,突破了傳統的單店銷售模式。

1995年8月,在江蘇省南京市開出了第一家外省市連鎖店,開始實施「品牌連鎖,走向全國」的經營戰略。

1996年6月,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全額投資建造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內衣製造廠,開發、設計和生產與國際流行同步的六大系列產品,揭開了古今商業辦工業和工貿為一體的歷史新篇章。

1996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徵集古今廣告語評選活動,在全國近萬封徵集信中,甄選出「古今胸罩,一戴添嬌」為古今品牌廣告語,傳遍大江南北。

1997年,古今文胸廣告登上上海市的南北高架道路,引發社會的大討論和評論,此後,古今文胸廣告沖破了世俗的偏見,登上了上海的南浦大橋。

1998年,在全國范圍內招聘「古今」產品形象代言人,首創了國內內衣品牌採用國際通行做法提升品牌形象。

1999年8月,在上海市召開古今全國連鎖企業百家慶典。慶典期間,首創內衣動態櫥窗表演,影響深遠,國內媒體爭相報道,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導播了表演現況。

2000年,開展了「讓美麗展開雙翼——古今品牌萬里行」品牌宣傳活動,從上海出發,歷經蘭州、西安、成都、重慶、武漢、北京等9大城市,歷時一個月,所到之處颳起古今內衣美麗旋風。

2001年,公司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將企業的產品設計、生產、銷售、服務全過程嚴格按照國際標准管理。

2002年母親節在北京東安市場舉辦「媽咪康乃馨,古今關愛您」大型展評活動,特邀了各國駐華大使夫人參加評選和頒獎儀式。

2002年,引進外資,將古今內衣廠轉制為滬港合資內衣製造有限公司,運用境外先進的產品設計理念和生產管理機制,提升古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003年滬港合資古今內衣製造有限公司搬遷至近萬平方米的新建廠區。

2003年初,在上海淮海中路上傾情打造約1000M2營業面積的古今旗艦店。匯聚國際著名品牌,融入古今體貼服務,實現上海與巴黎、米蘭的時尚零距離接觸。

2003年初,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古今內衣第七屆全國連鎖年會暨古今內衣全國連鎖300家慶典,催人奮進的詩意歌舞劇《海上霓虹》展示了古今的十五年美麗追求。

2003年底,在南京市希爾頓大酒店召開了古今第八屆全國連鎖年會暨新品展示會,顯示古今品牌從上海走向全國,輻射長江三角地區的新發展。全國355家連鎖企業代表歡聚一堂,共謀古今發展未來,盛況空前。

2004年9月,古今連鎖店開到世界屋脊——拉薩。除台灣和港澳地區外,古今連鎖店已遍及全國各地。

2004年,古今內衣製造有限公司開發和全面啟用ERP生產製造系統管理軟體,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2004年,古今產品參加了在英國伯明翰舉辦的中國名牌出口商品歐洲展覽會和在法國里昂舉辦的上海名牌產品展。

2005年1月,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第九屆全國連鎖年會暨新品展示會,創作和演出了大型詩意歌舞劇《炫麗古今》。

2005年,公司全面實施商業銷售系統ERP軟體管理,按照現代物流管理要求,強化和整合了倉儲、批發、零售等方面的數據和信息綜合管理。

公司和「古今牌」產品歷年獲得市、全國的主要榮譽稱號。
(詳見「榮譽榜」)

Ⅸ 關於世博會

【國名】湯加王國(The Kingdom of Tonga)。

【面積】陸地面積74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25.9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11萬人(2005年),其中98%是湯加人(屬波利尼西亞人種),其餘為歐洲人、亞洲人及其他太平洋島嶼人,華人約占湯加人口的6‰。通用湯加語和英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首都】努庫阿洛法(Nuku』alofa),人口約6萬人(2005年)。

【重要節日】6月4日(獨立日),7月4日(國王生日)。

要英語的就翻譯以下

The Kingdom of Tonga (The Kingdom of Tonga).

Land area of 747 square kilometers, water area of 259,000 square kilometers.

About 11 million people (2005), of which 98% is the Tongan (Polynesia species), the rest of Europeans, Asians and other Pacific islands, Chinese, Tonga's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about 6 ‰. GM Tongan and English. Residents are Christians.

【Capital】 Nuku'alofa (Nuku'alofa), a population of about 60000 people (2005).

【Major festivals】 June 4 (Independence Day), July 4 (the King's birthday).

Ⅹ 世博小報

我這有一些文字資料,你自己把它編輯成小報,你自己再找些圖片。我推薦個網站給你:
www.expo2010china.com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位於世博會規劃核心區,處於世博會園區浦東區域主入突出位置。規劃中的中國館由建築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中國國家館、3萬平方米的國地區館以及3000平方米的港澳台館三部分組成。在世博會舉辦期間,中國館是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的主要展示區和重要載體。
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
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

英國館主題和方案
2007年9月21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設計方案正式揭曉。
主題:「創意之館」
造型亮點:「會發
光的盒子」
展館位置:世博園
區C片區
丹麥館主題和方案
2008年9月9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丹麥館設計方案正式揭曉。
主題:「幸福生活,童話樂園」
造型亮點:環形軌道
德國館主題和方案
2008年5月22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館設計方案正式揭曉。
主題:「和諧城市」造型亮點:展館四面呈開放狀,其建築設計給人輕盈、飄逸的感覺
展館位置:世博園區C片區

閱讀全文

與南浦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概論中文版 瀏覽:978
好的派對策劃方案 瀏覽:415
市場營銷實驗報告心得 瀏覽:498
禁毒知識定向賽策劃方案 瀏覽:240
結合培訓怎樣工作方案 瀏覽:106
華為p9營銷方案 瀏覽:931
飾品情人節促銷活動 瀏覽:447
衛生紙產品銷售方案策劃 瀏覽:490
小米手機營銷方案 瀏覽:793
美食直播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130
關於美容師的培訓方案的培訓方式 瀏覽:194
高中教學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96
網路營銷的策略是什麼意思 瀏覽:142
騰訊公司網路營銷 瀏覽:32
超市外展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139
酒鋪促銷活動 瀏覽:394
創文信息報送培訓班方案 瀏覽:45
機關語言文字培訓方案 瀏覽:345
酒店夏季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877
旅行社組團策劃方案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