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寧夏宣傳部部長

寧夏宣傳部部長

發布時間:2021-10-16 01:00:59

⑴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的歷任社長、總編輯介紹

男,漢族,河南孟縣人,1917年6月出生,1938年7月進入陝北公學學習,194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下半年在孟縣師范任教,同時從事抗戰群眾工作。1938年7月投奔陝甘寧邊區,進入陝北公學學習,參加革命。1939年1月至1947年5月,先後在晉察冀軍區鋤奸幹部培訓班、晉察冀邊區中學和陝甘寧邊區三邊師范、三邊公學任教員、校務處長。(1946年帶領三邊公學部分教職學員在吳旗縣五區參加土改試辦工作,土改工作隊改為「戰地服務團」後任團長,做戰勤動員工作。)1947年5月至1949年9月任《三邊報》副社長兼總編輯。1949年至1954年8月,任寧夏軍管會新聞科長,具體負責創辦了中共寧夏省委機關報《寧夏日報》和新華通訊社寧夏分社,任《寧夏日報》副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寧夏分社社長。1954年8月至1958年自治區成立前,任《甘肅日報》副總編輯。1958年自治區成立時,負責創辦《寧夏日報》,組建新華社寧夏分社、寧夏人民廣播電台、寧夏人民出版社,曾任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寧夏日報總編輯,並分管全區新聞出版工作 。
1979年10月,任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1983年4月,任自治區政協副主席。1988年5月離休。1993年9月27日逝世。 男,漢族,1942年5月生於寧夏永寧縣李俊鎮。1966年畢業於寧夏大學漢語言文學系。197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分配隆德縣工作,先後做中學教師、縣黨校教員、縣委宣傳部幹事。1977年調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先後在辦公室、幹部處、理論處工作。
1983年任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1990年任宣傳部副部長,1996年12月至2002年4月兼任寧夏日報總編輯。是自治區黨委七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自治區黨委八屆委員會委員,自治區政協第七屆常委,自治區政協第八屆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寧夏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五屆理事會主席。曾為寧夏詩詞學會會長,現為名譽會長。 男,漢族,陝西宜川人,1951年4月出生,大學文化程度,198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1月參加工作,高級編輯。1969年1月至1970年1月,在寧夏涇源縣下鄉插隊;1970年1月至1977年8月,西北軸承廠工人;1977年8月至1985年10月,寧夏日報社編輯、部門副主任;1985年10月至1997年4月,在寧夏隆德縣任政府副縣長、縣長;1997年4月至2002年4月,任寧夏日報社副總編輯;2002年4月至2006年7月,任寧夏日報社委會委員、寧夏日報社社長;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任寧夏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黨委書記、社長。
1993年至1997年,任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七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02年至今,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委員、後補委員。 男,漢族,1950年6月23日出生於寧夏平羅縣,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12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高級記者。1968年12月,被原煤炭工業部第79工程處招收為工人,先後從事掘進工、運輸工、電工,後擔任原石炭井礦務局衛東煤礦宣傳科新聞幹事。1979年底調入寧夏日報社工作,先後擔任工交部、經濟部記者、編輯;1990年10月至1993年10月,任寧夏日報社經濟部副主任;1993年11月至1995年2月,任寧夏日報社經濟部主任;1995年3月至1998年5月,任寧夏日報社總編輯助理、編委;1998年6月至2002年3月,任寧夏日報社編委委員、副總編輯;2002年4月至2006年7月,任寧夏日報社社委會委員、副社長、總編輯;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任寧夏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書記、總編輯。2001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現任自治區政協常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寧夏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 男,回族,甘肅平涼人,1959年11月出生,北京廣播學院傳播學專業研究生結業,198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11月參加工作,高級記者。1966年7月至1976年11月,甘肅省平涼市學習;1976年11月至1978年9月,甘肅省平涼市大秦公社下鄉插隊;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西北民族學院中文系學習;1982年7月至1983年9月,甘肅省平涼地區人事局幹事;1983年9月至1992年11月,寧夏日報記者部記者、周末編輯室負責人;1992年11月至1995年3月,寧夏日報文藝部副主任;1995年3月至2001年3月,寧夏日報總編輯助理、新消息報總編輯;2001年4月至2006年7月,寧夏日報副總編輯兼新消息報總編輯;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寧夏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新消息報總編輯;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寧夏吳忠市委委員、常委、紀委書記、宣傳部部長;2008年1月至今,寧夏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書記、副社長、總編輯。

⑵ 陶雨芳的履歷

1986.09——1990.07,西北第二民族學院中文系學習;

1990.07——1992.11,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行署辦公室法制科工作;
1992.11——1998.06,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歷史系任教;
1998.06——2001.06,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歷史系辦公室主任(其間:1999.09—2003.12月參加西北大學城市貿易學院自然地理專業研究生課程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
2001.06——2005.12,寧夏自治區旅遊局聯絡處副處長(其間:2003年8月至2003年12月在福建省莆田市掛職任市旅遊局副局長);
2005.12——2007.05,寧夏自治區旅遊局聯絡處處長;
2007.05——2012.08,寧夏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2012.08至今,任中衛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⑶ 中宣部副部長級別

省部級正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職務共10級:國家級正職、版國家級副職、省部權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3)寧夏宣傳部部長擴展閱讀

省部級正職范圍:

1、省級行政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的省(黨、市)委書記、省長(政府主席、市長)、政協主席、人大常委會主任、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政委和司令員(明確為正部長級)、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各部委正職幹部(如教育部部長、國家發改委主任)。

3、中央紀委正部級副書記、中共中央直屬各機構正職、特殊副職及辦公室主任(中聯部部長、中宣部副部長、中組部副部長、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

4、國家正部級企業正職領導(如鐵路總公司總經理、中投公司總經理、董事長 )、中央委員一般由省部級正職擔任。

⑷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工作好嗎

劉曉濱,男,漢族,1956年1月出生,河北樂亭人,1974年12月入黨,1974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經濟學專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紀委書記。
1974-1976年:遼寧省康平縣張強公社下鄉知青。
1976-1978年:遼寧省沈陽市鏈條廠工人、團委副書記。
1978-1982年:遼寧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2-1986年:沈陽化工學院黨委宣傳部幹事、副部長。
1986-1988年:沈陽化工學院學生部部長。
1988-1989年:沈陽化工學院院長助理。
1989-1993年:沈陽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1993-1994年:沈陽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
1994-1996年:化學工業部辦公廳副主任。
1996-1998年:化學工業部政策法規司司長。
1998-2000年: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企事業改革與財務司司長(正局級)。
2000-2003年:中央企業工委辦公室副主任(正局級)。
2003-2005年:國務院國資委黨建工作局(黨委組織部)局長(部長)。
2005-2006年: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兼黨建工作局(黨委組織部)局長(部長)。
2006年12月-2007年6月:自治區黨委常委。
2007年06月-2008年05月: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
2008年05月-2009年01月: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秘書長
2009年01月至今: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第九屆、第十屆自治區黨委委員。

⑸ 王正升的人物履歷

1979.09——1981.07,在固原縣教師進修學校學習;
1981.07——1983.04,在彭陽縣紅河一中任教;
1983.04——1986.07,在彭陽縣紅河鄉政府工作(期間:1984.09——1986.07,在寧夏黨校政治理論大專班學習);
1986.07——1991.09,在彭陽縣委宣傳部工作;
1991.09——1995.08,彭陽縣委辦公室幹部、副主任、主任;
1995.08——1996.05,彭陽縣委組織部部長;
1996.05——1997.07,彭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997.07——1998.06,固原地委辦公室副主任;
1998.06——2001.03,固原地委辦公室主任;
2001.03——2003.08,海原縣委書記(期間:1999.09——2001.12,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03.08——2005.03,固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05.03——2005.04,中衛市委常委;
2005.04——2007.08,中衛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黨委書記;
2007.08——2008.01,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副書記(正廳級)、副廳長;
2008.01——2011.03,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
2011.03——2013.02,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副書記、第一副廳長;
2013.02——2016.01,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安廳黨委書記、第一副廳長;
2016.01——,青海省公安廳廳長、督察長(兼)。

⑹ 寧夏集中處分13名廳官主要集中在那幾市

5月1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通報了近期查處的1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

注意到,這1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主要發生在固原市和吳忠市兩個地級市,且是兩市的主要領導幹部。其中12名廳級幹部都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或黨內警告處分,另外一人被降級處理。

其中,固原市有4名現任領導:固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羅永紅,固原市政協主席馬玉芳,固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王正儒,固原市政協副主席馬寶福。

王正儒出生於1980年2月,寧夏同心人,是法學博士,教授。2002年7月他從寧夏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即到寧夏大學回族研究中心實習、工作。2012年他在寧夏大學回族研究院直屬黨支部書記、副院長任上公選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成員,同年10月他擔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成為副廳級幹部。2015年7月,王正儒調任固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兩個月後兼任統戰部部長,身兼三職至今。

此外,固原市還有4名離任領導被通報:現任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駐京辦主任、時任固原市市委副書記王剛,自治區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固原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姜文奎,固原市政協原主席田治富,固原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黃金庫。

2016年3月29日晚,時任固原市市委副書記王剛在固原某酒店公務接待中超標准消費2417元;

2016年,姜文奎在擔任固原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期間,4月13日晚,在固原某酒店公務接待中超標准消費2140元;5月12日晚,在固原某賓館公務接待中超標准消費1683元;6月1日晚,在固原某賓館公務接待中超標准消費2058元;

2016年3月22日晚,時任固原市政協主席田治富在固原某賓館公務接待中超標准消費2520元;

2016年5月19日晚,時任固原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黃金庫在固原某賓館公務接待中超標准消費1942元。

此外,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還通報,現任自治區黨委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武晉斌於2016年8月6日晚,與家屬、朋友一行6人因私出行,接受固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公款宴請,共消費2480元。2017年3月8日中午,武晉斌一行5人因公從甘肅慶陽返回途中接受固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領導違規公款接待,就餐人數8人,共消費2666元。

注意到,吳忠市被通報的三起涉及3名現任領導:吳忠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長張學慧,吳忠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蘭德明,吳忠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郝明。

2017年6月14日晚,蘭德明在吳忠市機關食堂公務接待中超標准消費2133元;

2017年5月9日晚,郝明在吳忠某賓館公務接待中超標准消費808元;

2016年5月11日晚,張學慧在吳忠市機關食堂公務接待中超范圍陪餐2人,超標准消費1518元。2016年、2017年,吳忠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在公務接待中,多次違規超標准接待。通報稱,「張學慧作為分管副市長,監管不力。」

張學慧出生於1962年4月,2015年任現職。蘭德明是名「70後」,出生於1970年3月,他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2015年調任吳忠市委常委,任統戰部部長,後又兼任宣傳部部長至今。郝明於2016年12月當選為吳忠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上述12人中,武晉斌因違規接受公款宴請等問題,另外11人因違規超標准公務接待問題,都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或黨內警告處分。

注意到,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工作委員會主任、機關黨組成員、自治區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洪斌則被降職處理。

通報稱,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時任自治區黨委副秘書長陳洪斌在公務接待中超標准消費6794元、超范圍2人、公款購買並贈送禮品1.2萬元;在組織審查時,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

陳洪斌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建議由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依法免去其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工作委員會主任、自治區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職務,罷免其自治區人大代表職務;由自治區監委依法給予其撤職處分;降為副廳級非領導職務。

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通報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以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恆正風肅紀,緊盯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強化監督檢查,對違規違紀問題,堅決查處、決不手軟,尤其是對專項治理工作後仍頂風違紀問題,一律先免職再處理,給予黨紀政務處分的一律點名道姓公開通報曝光。

注意到,在5月1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全區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情況匯報。

他強調,對專項治理中發現的問題,要嚴格掌握政策,把握好政策界限,本著教育絕大多數幹部的原則,明確責任,區分不同性質,區分不同情況,區分不同時段,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以上內容來自:政事兒

⑺ 賀滿明的個人履歷

1976~1979年寧夏大學政史系讀書
1979~1984年鹽池縣教師進修學校教師
1984~1985年鹽池縣黨校副校長
1985~1986年鹽池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機要室主任
1986~1988年鹽池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1988~1995年鹽池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1993.08~1995.12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5~1997年鹽池縣委副書記1997~1998年永寧縣委副書記、政府副縣長、代縣長
1998~2001年永寧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
2001~2003年永寧縣委書記
2003~2004年銀川市金鳳區黨委書記,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副廳級)
2004~2006年銀川市金鳳區黨委書記,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
2006~2008年銀川市委常委、銀川市興慶區黨委書記
2008~2008年銀川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2008~2009年銀川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銀川 經濟技術開發區(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正廳級)、管委會主任
2009~2011年銀川市委常委,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正廳級)、管委會主任
2011~2012年銀川經濟技術 開發區(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正廳級)、管委會主任
2012~2012年銀川市政協黨組書記,銀川經濟 技術開發區(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正廳級)、管委會主任
2012~銀川市政協黨組書記、政協主席

⑻ 張德生的人物年表

張德生(1909.10.20—1965.03.04)學名張世德,字心餘、辛余,曾用名博五、仲房、老關、德甫等;陝西榆林 (今榆林市榆陽區)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原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
1926年入綏德省立四師讀書。
1927年加入共青團,1930年轉為黨員任中共府谷縣委組織部長。 同年10月出席中共陝北特委在綏德合龍山召開的擴大會議時被綏德縣政府抓捕,入獄後經組織營救於翌年獲釋。
1932年任中共寧夏特別支部書記。
1933年1月至5月任中共寧夏區委書記,6月至8月任中共甘寧青特委組織部部長,同年11月至1934年2月陝南(漢南、漢中)特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
1934年2月至9月任中共陝南特委宣傳部部長期間於8月赴上海向中共中央局匯報工作。10月赴川北傳達中共中央給紅四方面軍指示。
1935年2月任中共漢中道委宣傳部長、川西道委宣傳部部長。
1935年3月先後擔任中共川東、川西道委宣傳部部長、 川陝省委宣傳部幹事。 6月調入紅軍總政治部地方部和中央局工作。
10月長徵到陝北。 11月任中共陝甘省委宣傳部幹事。
1936年1至3月任中共關中特委宣傳部部長兼《關中小報》社主編。
1936年6月任中央巡視團成員,到靖邊、安邊、定邊一帶開展地方工作。10月至11月任中共三邊特委書記。
「西安事變」後,參與重建中共陝西省委的工作,同年12月至1941年6月任中共陝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937年3月至至1938年春兼任西安市委書記。
1941年3月任中共陝西省委書記。
1942年7月兼任關中分區保安司令部政治委員。8月兼任中共關中分委書記。
1942年12月至1946年4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警備第一旅兼關中警備區司令部政治委員。
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任中共關中地委書記。12月任關中分區友軍工作核心領導成員。
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7月至8月指揮爺台山反擊戰。
9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10月任西北局秘書長。
1946年1月兼任西北局統戰部部長。4月出席陝甘寧邊區第三屆參議會第一次會議。6月密赴商洛接應從中原解放區突圍到豫鄂陝邊境的中原野戰軍北路部隊。
1947年3月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
8月任中共榆林地委書記、榆林分區行政督查專員公署專員。
1948年12月任西北野戰軍前委民運工作委員會第一副書記,主持政治部主編的<群眾工作通訊>的創刊發行。
1949年2月任一野政治部副主任,同年11月至1950年5月任一野暨西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1949年7月至1954年6月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
1949年8月至1950年3月兼任甘肅軍區政委、黨委副書記、蘭州市軍管會副主任。
1950年1月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政府副主席。
1950年3月至8月任西北軍區第二兵團、甘肅軍區副政委,同年8月至1954年9月任甘肅軍區政委。
1954年6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統戰部部長。
1954年7月兼任中科院西北分院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1954年10月至1965年3月任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兼陝西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1955年3月至至1962年5月任陝西省第一、二屆政協主席。
1956年9月出席中共八大,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作大會發言,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1960年11月至1965年3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重新設立西北局, 張任第二書記,仍是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
1955年3月、1959年7月,還被選為政協陝西省第一、二 屆委員會主席;張德生在主持陝西省委工作期間,對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力求從實際出發;在領導陝西「三 大改造」運動中,也比較積極穩妥。
1956年,陝西農業生產獲得空前豐收。在隨後開展的反右斗爭和 「大躍進」運動中,陝西的工作在「左」的指導思想影響下,也發生一些失誤,但他能及時糾正。三 年困難時期,他和陝西省委顧全大局,調出一些糧食支援外省,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表揚。 張回陝後曾反復講,陝西省的工業布局要解決好「骨頭」和「肉」的關系(即重工業和輕工業、 骨幹工業和生活服務業之間的關系),得到毛澤東的贊揚和周恩來的多次肯定。
1960年以後,由他主 持的陝西省委,針對工農業方面存在「兩長兩短」(工業腿長,農業腿短;機械工業腿長,原材料工 業和輕工業腿短)的狀況,提出「千方百計加強農業戰線」的口號和一系列支援農業的措施。1962年, 在渡過暫時困難之後,陝西省委按照中共中央的統一部署,排除各種阻力,採取斷然措施,堅決調整 和整頓了產供銷問題無法解決的工礦企業,減輕了農業負擔,保證了骨幹工業的鞏固和發展。在農業 內部,根據陝西省的自然條件和實際情況,提出了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方針:確定陝北地區,要在 糧食自給有餘的條件下,大力發展山貨土特產;關中平原和漢中盆地,要建設成為商品糧棉基地。這 些論點的提出,推動了陝西經濟的發展。在「四清」運動中,他對當時的「左」的做法,有所覺察, 曾對一些地委書記說:「給幹部作結論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過去有人說陝西地下黨是托派、是紅旗黨,後來事實證明這些看法是錯誤的。」
張寬於待人,嚴以律己,對自己的錯誤、缺點經常進行自我批評。「大躍進」運動中一度出現的 「一平二調」、剝奪農民的錯誤,他作過幾次公開檢查。對於反右傾斗爭中批判錯了的同志,他在會 上公開檢討,賠情道歉。
1965年3月4日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56歲。臨終時曾留下遺言,將自己的遺體獻給醫學研究;主要遺文收入《張德生》一書。

⑼ 王正偉的人物履歷

1976-197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王團鄉幹事;
1978-1982年,寧夏大學中文系中文專業學習;
1982-198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委宣傳部秘書;
1983-1986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秘書;
1986-198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副處級秘書;
1989-199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副主任(正處級);
1993-199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其間:1994.09-1995.01,中央黨校進修部學習);
1997-199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1998-199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
1998-200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1-200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2000-2003年,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經濟研究所民族經濟學專業學習,獲法學博士學位);
2003-200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
2004-200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區政府副主席;
2007-200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區政府副主席;
2007-200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區政府代主席;
2008-201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區政府主席;
2013-2015年,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2015-2016年,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2016-,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閱讀全文

與寧夏宣傳部部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客戶經營及營銷方案 瀏覽:430
中國電信營銷活動的方案在哪兒查 瀏覽:490
網路營銷不適合什麼產品 瀏覽:572
市場營銷專業職業素質分解對比表 瀏覽:449
杭州旅遊網路營銷 瀏覽:890
市場營銷管理理念 瀏覽:481
電子商務與網路交易 瀏覽:545
幼兒園十周年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673
新職工消防安全培訓方案 瀏覽:431
客房淡季營銷方案 瀏覽:253
網路營銷策劃成功案例 瀏覽:636
汽車銷售公司培訓方案計劃ppt模板 瀏覽:292
化學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37
網路營銷中的客戶關系管理 瀏覽:108
可口可樂的媒體推廣方案 瀏覽:190
學校結對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01
會計人才培訓方案 瀏覽:927
湖北自考市場營銷真題 瀏覽:13
公眾號線推廣方案 瀏覽:715
互聯網產品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