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春共建美好家園宣傳欄
節約用電,保護資源,減少污染。
電是我們每一位小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也是我們每天學習生活都離不開的,但是現在消耗驚人。所以用電時的一舉一動,都要從節約出發。
在我國,發電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現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將在250年內消耗。到那之後,我們將無任何煤留給我們的後代。
節約用電,就是節約煤,也更是直接為減少大氣污染做貢獻。因為酸雨是因煤炭燃燒形成的,它能強烈的腐蝕建築物,並能使土壤和水質酸化,導致糧食減產,草木魚蝦死亡。據計算,我國僅西南,華南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就達140億萬元。
節約用電,能夠減緩地球變暖。由於煤碳燃燒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個罩子一樣阻隔地面的熱量向天空外散發,產生了溫室效應,如果地球溫度升高,會引起乾旱或洪水,還會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較低的國家和島嶼就會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肯定要邁入下一個世紀的,他們很多都為全球日益變暖而脆弱。德國192所學校的13.5萬兒童發誓要讓自己所居住的社區中造成溫室效應的有害氣體減少10%。他們換上節能燈,拒絕用空調,放棄用汽車,選用自行車。經過7個月的努力,他們已達到了目標。
轉眼間,我們又進入了美麗的六月,這是植樹造林,綠化國家的大好時機,為了創造良好的綠色家園,保護好生態環境,我建議同學們:
熱愛大自然,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珍惜動物。
開展植樹護綠活動。
積極宣傳環保,把環保意識帶給千家萬戶
回答者: zyl777 - 魔法學徒 一級 4-5 21:26
如今,通過各種媒體,每個人都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環境和發展問題的存在。許多人都聽說過熱帶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層破壞、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銳減、貧困、難民潮、食物危機等問題。但對許多人而言,這些事都發生在遙遠的地方,不會發生在本地的環境中。
可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問題有許多就發生在當地,甚至在校園里。學校的學生和教師都是資源的消費者。同時,作為社區的成員和現在的或未來的公民,教師和學生同時又是社區發展的負責人,有責任對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如果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比作一條跑道的話,那麼在這條跑道之外是沒有觀眾的,所有的人都是運動員。環境和發展問題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個人的事,。
環保知識是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為了使師生深入地認識和理解環境問題的重要性,提高師生環境知識、意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和行為等環境素養。根據國家環保局、國家教委、中央宣傳部下發的《關於環境教育行動綱要》及上級有關部門的指示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近幾年,開發區中學全面開展了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把環保教育列入學校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真正將對環境教育的認識融入到師生們的心中。
在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中,學校始終重視對學生的環境保護教育工作,在學校、家庭中倡導綠色文明,落實環保行動。在抓好普及的同時,更加註重內涵,堅持在德育、科技活動、團隊活動、社會實踐等各領域對學生灌輸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積累了一些值得推廣的經驗。
(一)學校領導重視環保工作,建立健全環境教育組織,把環境教育列為學校的重要議事內容。
學校成立了環境教育委員會,由校長主抓環境教育工作,負責工作計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總務主任負責校園環境的保護和綠化美化工作;政教處主任負責專題教育;教務處主任負責課堂教學滲透;團委書記負責環境保護宣傳;環保輔導員負責環境教育實踐活動和資料檔案。環境教育委員會每年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環境教育計劃和活動主題,組織師生開展環境教育活動。幾年來,學校環保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受到了省市區各級有關部門的一致好評。
(二)、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使學生切實掌握各科教材中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創建綠色學校的過程中,學校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向學生滲透環保知識。在地理、生物、化學、物理、語文、政治、健康教育課等各個學科教學中,將知識的講解與環保意識有機結合,寓教於學,寓教於自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質。同時,學校還成立了環保活動課外小組,開展了豐富多採的課外活動,從更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滲透,充分發揮活動課在環保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學校深入開展環境教育教學研究,在校內積極組織教師開展環境教育、教學交流活動,學校領導、教師幾年來共撰寫環保論文30多篇,環境保護的意識深入人心。
(三)、注重「綠色」宣傳
目前,環境教育的當務之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使他們具有"綠色頭腦"。為使學生盡快具備「綠色」意識,學校積極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組織學生自覺參與有計劃的環境實踐活動,促使他們盡快實現環境意識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學校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圖書館、閱覽室每年都訂閱大量環境保護宣傳內容的圖書、報刊,學校的電教中心有專門的環境保護錄象資料,每個班的計算機里都裝有環境保護的資料軟體,利用課余時間定期組織學生觀看,使學生了解環境現狀、學習環保知識,從而用自己的行動保護環境。另外,學校還設有專門的環保櫥窗,定期向學生們宣傳環保知識,配合學校的環保教育工作;校團委將黑板報作為宣傳環保的前沿陣地,經常組織各年級之間開展以環保知識為主題的板報評比,通過評比促使讓「綠色」走進班級;「校園之聲」廣播站開設了「你我他地球村」專欄,每當有關環境的活動日:如植樹節、愛鳥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環境日等來臨,就積極進行環保宣傳,並號召各班針對節日主題認真撰寫環保廣播稿;並且,學校還在校園內設立有關環保標語牌,如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綠色消費、環保購物,改善環境、拯救地球等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事事處處把環境放在心上。
(四) 積極開展主題團會、主題班會,座談會以及環保知識講座等,調動、鞏固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
聯系當前的環境問題,學校每年都要組織有關人士進行環保專題講座。通過講座,學生了解到了自己的生存環境狀況,對環境保護有了新的認識,增強了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很多學生都寫了心得體會,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今年5月份,學校在環保知識講座結束之後,政教處緊接著還在全校開展了「做『綠色使者『承諾」活動,即:不亂扔廢物,凈化校園環境;減音降噪,凈化生活環境;不攀枝折花,愛護花草樹木;愛護野生保護動物,不捕不食;杜絕浪費,節約能源;廢物利用,平衡生態;撿臟護綠,還社區一片綠色;傳播綠色理念,追求綠色時尚;播撒綠色,創建綠色學校。全體同學都鄭重的在倡儀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次活動在全校學生中掀起了創建綠色學校的又一次高潮。
(五)、以「環保志願大隊」為依託,根據環境教育計劃和活動主題,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成為「愛綠」、「護綠」的模範。
學校自成立 「環保志願大隊」以來,由學校團委負責,積極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今年的「地球日」,學校組織了「迎接地球日,紀念五四運動」的青年志願者大行動,到開發區公園和碧海小區清除白色垃圾,到廣場護理綠地,向路人散發傳單,宣傳環境保護意識,號召人們「倡導綠色消費,保護美好家園」;去年的「植樹節」,學校開展了「種下一棵樹苗,奉獻一片愛心」綠色活動,組織全校師生踴躍植樹種草;在第20屆「愛鳥周」到來之際,學校舉辦了以「關注鳥類、珍愛自然、建設綠色家園」為主題的「愛鳥周」科技漫畫大賽,其中的獲獎作品在學校的環保宣傳欄上進行了展覽;在第30個「世界環境日」,學校開展了「環保手抄報」評比和「我愛我的家園」環保徵文大賽,並組織專門評委對參賽作品進行了評比,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共52人;校團委在每年的「世界水日」都要組織環保志願隊走上社會,對用水情況進行調查,這一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認識。初二環保支隊還建立了垃圾分類的制度,並向其他三個支隊發出倡儀,號召大家做好垃圾分類收集和廢舊電池回收等工作,他們利用業余時間走上街頭組成環境衛生巡視隊,成為維護生存環境的忠誠衛士。這些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很好的使學生達到了學習知識、培養能力、鍛煉意志和增強環保意識的目的。
(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綠色衛士。
學校注重教育師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保護環境。全校師生盡量做到不使用塗改液;不購買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紙杯盒和餐巾紙;購買飲料盡可能選擇可回收再用的罐裝材料;攜帶自己的購物袋去購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購買「綠色」無磷洗滌劑;節約用水、用電,用水後擰緊水龍頭,教室沒人時及時關燈;愛護綠化設施,不踐踏綠地,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
(七)心手相連,創建綠色家庭
為全方位奏響綠色環保之歌,學校在全面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同時,還開展了「心手相連,創建綠色家庭」活動,把環保宣傳教育推向家庭。。學校鄭重向每一位同學發出倡儀:在家庭中做環保知識的最佳宣傳員、「小喇叭」,積極倡導父母樹立「綠色」理念,帶動父母也加入到環保大軍中來,營造良好的綠色家庭環境。
(八)、加強綠化、美化、凈化工作,營造潔凈、高雅、和諧的校園環境。
為給學生營造一個幽雅和諧、寧靜溫馨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的教育功能,學校在綠化、美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做到使學校全年戴綠、四季有花,根據校園建築的格局,學校還修建了讀書長廊。長廊四周栽種藤蘿,夏秋季節,藤蘿覆蓋整個長廊,一片翠綠。真正收到了層次化、立體化的綠化、美化效果。如今,當你走進開發區中學,你會看見一個花團錦簇、綠草如茵,整潔優美的校園,它與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相得益彰,使人心曠神怡。
如今的校園里,「綠色」正在蓬勃壯大,「綠色」正在熠熠生輝,這「綠色」已常駐校園,常駐師生的心頭。
你自己選一些吧,擇優錄取~~~~嘿嘿
回答者: guixv - 試用期 一級 4-9 19:26
水資源與水污染
--------------------------------------------------------------------------------
問題:世界水日在那一天?你對水的認識?
一、世界水資源狀況
1、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人和水是分不開的。成年人體內含水量占體重的65%,人體血液中80%是水。如果人體減少水分10%便會引起疾病,減少20%-22%就要死亡。
大象身體的70%是水,馬鈴薯的水分含量為80%,西紅柿約為95%。人體中的水調節體溫,促進新陳代謝,輸送營養物質、排除廢物,忙碌而有秩序。同時,水也參加化學反應,與蛋白質、糖、磷脂結合,發揮復雜的生理作用。一個健康成人,每天平均要喝2200毫升水,再加上體內物質代謝產生的內生水300毫升水,總共2500毫升,每天經皮膚和糞便排除與此相等數量的水。簡言之,每天中稍加間隔就需要而且是必要的水補充和排出,這是生命的象徵,也是生命的內容。對人來講水是可敬的也是可畏的。
2、世界上水的總儲量約有14億立方公里,平鋪在地球表面上約有3000米高。地球表面70%被水覆蓋,因此有人把地球說成是藍色星球,又叫水球。地球上的水97.2%的水都分布在大洋和淺海中,這些鹹水是人類無法直接利用的(要利用就要海水淡化,成本高)。陸地上兩極冰蓋和高山冰川中的儲水占總水量的2.15%,目前也無法直接利用。餘下的0.65%才是人類可直接利用的。從數字上可看出,水是豐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極其有限的。若把一桶水比為地球上的水,可用的淡水只有幾滴。
????人類用水量中,25%的消費被用於工業,70%以上則用於農場和牧場。農業是用水矛盾最突出的領域。
當今世界的水資源分布十分不均。除了歐洲因地理環境優越、水資源較為豐富以外,其他各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嚴重缺水地區,最為明顯的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內陸國家,那裡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不存在嚴重缺水的問題;在亞洲也存在類似問題。例如,公元前每天人均耗水約12升,中世紀時人均耗水增加到20-40升,18世紀增加到60升,當前發達國家一些大城市人均每天耗水500升。在發展中國家,對水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如我國,近20年城市用水番了幾番。根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00年,全世界的用水量將由1985年的3900億立方米增長到6000億立方米。屆時人們將面臨全球性的嚴重水荒。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被迫從1984年起每年從日本進口雨水2000萬立方米。
為水而引發的戰爭。例如土耳其給幼發拉底河以及底格里斯河畔的大型水利工程配備了地對空導彈,抵禦軍事襲擊約旦盆地也潛伏者水的爭端。那裡許多蘊藏地被掠奪破壞,以致海水湧入,使地下水不能再為人所用。為了避免沖突,科學咨詢委員會要求制定"世界水憲章",簽署國有義務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水爭端。
二、中國的水資源狀況
1、我國水資源總儲量約2.81萬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相當於美國的1/5,前蘇聯的1/7,,加拿大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為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國家之一。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90年代初,我國476個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個。
2、重點水域水質狀況
1998年度我國主要流域(水系)中,遼河、海河污染嚴重,以五類或劣五類水質為主;淮河水質較差,五類或劣五類水質也佔到50%左右;黃河局部河段污染嚴重;松花江水質以四類水質為主;長江、珠江水質良好,以一至三類水質為主。滇池、巢湖、太湖富營養化問題突出。
富營養化:在湖泊、水庫、海灣、水口,由於氮、磷等植物營養成分大量積聚,使水生生物,特別是水藻類過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現象。富營養化還可能使有些湖泊有貧營養湖變為富營養湖,進一步發展為沼澤和乾地。
水體的劃分:一類指未受任何污染的源頭水。二類指重要的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及珍貴的魚類保護區、魚蝦產卵場。三類指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及一般魚類保護區、游泳區。四類指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五類指一般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的水域。
三、北京的水資源狀況
1、北京因水而建都。北京是的水資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內地表水和地下水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補給。1996年全市水資源總量為45.8億立方米。北京水資源的特點:
※ 北京屬華北地區乾旱少雨氣候,水資源嚴重不足。
※ 年際變化大。如1959年降雨量達1406毫米,而1993年卻只有400毫米。
※ 降雨多集中在6-8月,往往形成地表徑流,不易補充、涵養地下水。
3、北京的五大水系:薊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00餘條,全長2700多公里。有大小湖泊、水庫120餘座。
4、北京人均水資源不足30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2。若世界人均一杯水,我國人均只有這杯水的1/4,北京人均只有這杯水的1/32。
5、北京城市生活水源:北京市區自來水供應量為245萬立方米/日,其中40%來自地下水,60%來自地表水(地表水主要是密雲水庫的水)。99年夏天用水量高峰達244萬立方米/日,差一點就不夠用了。官廳水庫原是為北京提供飲用水的,由於近20年來水量大量減少,水質受到上遊河北張家口一帶工業的污染,已不符合飲用水標准,不再向市區供飲用水,而做工農業用水。
6、北京的四次水危機
A、60年代中期的城市供水危機是靠開挖京密飲水渠飲用密雲水庫的水化險為夷的。
B、70年代的供水危機是以犧牲子孫後代的水資源為代價,過量開采地下水來勉強度日。(現已有近2000平方公里的大漏斗)
C、80年代初期,華北地區連續5年出現乾旱,北京用水極為緊張。國務院決定密雲水庫的水只給北京供水,河北和天津市人民為保證首都人民用水做出了重大犧牲。
D、目前,面臨第四次水危機,我們如何渡過?
????·城市管網漏水率達20%,即供水中1/5被白白浪費了,每年跑冒滴漏的水有13個北海的水。怎麼辦?
????·污水回收利用 美國洛山磯、以色列等缺水城市污水回收率已達90%,99年北京城市污水處理率22.4 %,回收率更低。
·降低城市生活用水指標 美國92年立法,規定全國每戶家庭用水量從原來的291升降至204升。而北京家庭計劃用水量為每天360升,偏高。
·治污、開源、節水、引水
治污:在上游投資建污水處理廠,本市再建14個污水處理廠
引水:南水北調是解決北京水危機的根本出路。2010年開始陸續從南方調水,40-100億立方米。如何調,在研究過程中。
節水:青少年怎麼做?這是每一個北京人必須面對和為之付出行動的現實問題。
四、水污染與人體健康
1、 水污染種類
水污染是指進入水體的污染物含量超過水體本地值和自凈能力,使水質受到損害,破壞了水體原有的性質和用途。水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農業廢水等。一句話,水污染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水污染可分為病原體污染、需氧物質污染、植物營養物質污染、石油污染、熱污染、放射性污染、鹽類污染、有毒化學物質污染等。有些污染物是可以用肉眼看出來的,例如水污染後,有飄浮物、水變顏色、有異味等,而有些污染物則需要測定。
2、 水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水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嚴重的,其中包括:
※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水體受化學毒物污染後,通過飲用水或食物鏈便會造成中毒,入甲基汞中毒(水俁病)鎘中毒(痛痛病)砷中毒、氰化物中毒、農葯中毒等。
致癌作用
3、 水污染實例
重金屬污染:水俁病
1950年,在日本水俁灣附近的小漁村中,發現一些貓的步態不穩,抽筋麻痹,最後自己跳水溺死,當地人稱它們為"自殺貓"。後來又有大批自殺貓、自殺狗出現。此後,水俁鎮發現了一個怪病人,開始時步態不穩,面部獃痴,進而是耳聾眼瞎,全身麻木,最後精神失常,一會兒酣睡,一會兒興奮異常,身體彎弓,高叫而死。1956年又有同樣病症女孩住院,引起當地熊本大學醫院專家注意,開始調查研究。最後發現原來是當地一個化肥廠(日本氮肥公司)在生產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時,採用成本低的汞催化劑工藝,把大量的含有有機汞的廢水排入水俁灣,使魚有毒、人和貓、狗吃了毒魚生病而死。因為此病發生在水俁灣,故叫水俁病。改病真相大白了,成為世界八大公害之一被曝光。
1991年3月底已有2248人被確認為公害病患者,其中1004人死亡,製造氮肥的公司(TISSO株式會社的前身)累計支付的補償金額到93年底為908億日元,現在仍每年支付30多億日元。直到現在仍能從一部分魚類貝類的體內檢測出高於厚生省規定的"汞的暫行控制值"。(因底泥污染嚴重)
痛痛病(略)
X、 赤潮:是由於浮游生物異常繁殖使海水變色的現象。種類繁多的浮游生物,其中多數具有一定顏色,少部分還有發光本領。當港區海面養分過分時,帶有各種顏色的浮游生物大量浮於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赤潮並非都是紅色,它是隨著引起紅潮的浮游生物的顏色不同,而呈現發光的和不發光的紅色的、紅褐色的、綠色的。發生赤潮時,大量浮游生物浮在水面,減少或隔絕水中溶解氧的來源,使大量魚類等水生生物缺氧而死。同時,有道德浮游生物在代謝過程中或屍體分解時,往往產生多種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通過食物鏈而富集在魚類、貝類體內,產生毒害作用,被人食用就有中毒的危險。(北京鮑家街幼兒園,一兒童及家長吃火鍋,大蝦是赤潮中死的蝦,中毒住院一個月。)
Y、 多瑙河污染 2000年2月12日,從羅馬尼亞邊境城鎮奧拉迪亞一座金礦泄漏出的氰化物廢水不可阻擋地流到了南聯盟境內。毒水流經之處,所有生物全都在極短時間內暴死,迄今為止流經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南聯盟的歐洲大河之一--蒂薩河及其支流內80%的魚類已經完全滅絕,沿河地區進入緊急狀態。這是自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以來歐洲最大環境災難。
Z、 淮河、遼河、黃河、長江等
五、 北京市水污染現狀與防治
1、加強法制建設
2、綜合整治城市水系
3、建城市污水處理廠
4、防治工業污染
5、節約用水
六、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水是那樣的普通,普通的讓人須臾不可離開,而又隨時可以忘卻。人只是在俄的時候想到吃飯,渴的時候想到喝水,而對於糧食和水本身,可以說關心的很少甚至從未關心過。
至今絕大多數地球人的心目中,水仍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到處都是對水資源的過量盲目開采,肆意揮霍浪費以及粗暴的踐踏與污染。
水的歷程造就了生命的歷程,卻又隱身於生命之內。有相當於全球河流一半的水,流淌在人類和動物的血管里,流淌在植物的根莖、葉脈之中。
水的流轉是生命的流轉,水的滲透是生命的滲透。水的交融是生命的交融,水的永續是生命的永續。
水的循環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循環之一。它永遠是老的、舊的,又總是新的、美的。
② 製作宣傳欄的材料都是怎樣的
宣傳欄的材質多為鋼板、不銹鋼板、木材或鋁型材。宣傳欄鋼板和不銹鋼板的公告欄會採用鋼板烤漆的工藝,表面進行防腐處理。可埋於地面以下,也可用膨脹螺絲固定在硬化地板表面。宣傳欄為了遮擋陽光和雨水,宣傳欄一般會有頂棚。宣傳欄有前開門和後開門之分,前開門用玻璃鎖,後開門用普通鎖具就可以,內容多是寫真畫面或紙張內容。個人認為公告欄採用後開門會更好一些,後開門的公告欄防水防塵比前開門要好。木材的宣傳欄多用在園林中,這種宣傳欄不太實用,一般只能張貼戶外寫真畫面。由於木質的宣傳欄不能把內容藏於玻璃內部,只能裸露在外面,所以內容得不到保護。
宣傳欄標識製作工藝,宣傳欄通常選用不銹鋼鏡面或拉絲板,鈦金板,玻璃,亞克力板,銅板,鋁板,冷軋板,大理石,不銹鋼管,實木作為表面材料,內部結構採用不銹鋼管,黑色金屬型材為加強材料,發光源用led,等離子燈,霓虹燈,導光板等相關材料。標識的製作工藝;金屬採用焊接,折彎,洗槽,車床,水切割,線切割,打磨,拋光,拉絲,電鍍,氧化,腐濁,烤漆。亞克力和玻璃表面採用絲印,貼即時貼,雕刻,噴砂等工藝根據設計圖紙來綜合加工。標識的完美關鍵在設計理念和製作工藝的合理性。標識系統設計是整個項目的前期而標識系統後期製作完成材料和工藝起到致命性的作用。
③ 環保活動有哪些
1、高校環保藝術節
為慶祝「六·五世界環境日」,以「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為主題的「2010高校環保藝術節」在北京舉行,以環保材料和生活回收物品為原材料的藝術作品,構思巧妙,充分體現了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
本次活動由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指導,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和環 保部宣教中心支持,從去年年底開始至今,共徵集到100餘位新銳藝術家和高校藝術院系大學生的300多件作品。
2、「美的一天」活動
由中華環保聯合會發起主辦、21CN承辦、美的環境電器支持的「美的一天」大型環保公益活動正式啟動。該項環保活動號召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少開一天空調,多用一天風扇」,度過「美的一天」。
並倡導在整個夏季期間,每星期五關閉空調使用風扇,或者將空調溫度調整到26度以上。「美的一天」活動網路平台也正式上線,可以通過此網路平台參與「綠色使者」評選,最終的「綠色使者人氣王」將獲得4999元的現金大獎,每周網路人氣最高的前50名可獲得美的電風扇一台。
3、地球日環保主題活動
地球日網路與中國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路(CYCAN)聯手,於2016年4月22日將億綠行動帶到中國,決心在2020年地球日之前收集10億項關愛地球的綠色行動。
來自近50所高校在2016年地球日開展了一系列環保主題活動。億綠行動聯合國內高校,旨在提升對於地球日的公眾認知,推廣環保教育。
通過在各大高校開展「icommit," "環保沙龍," "環保電影之夜」等一系列活動,億綠行動鼓勵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環境問題,做出生活習慣上的小改變, 從而共同減少環境壓力。地球一小時
4、地球一小時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於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2019年地球一小時時間為3月30日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5、世界清潔地球日
世界清潔日(英文原名:World Cleanup Day)是一個國際性的社會行動,致力於通過影響人類行為模式的改變以應對世界上的陸地失控垃圾以及海洋垃圾問題。
這個行動源起於愛沙尼亞的Let』s Do It. 基金會,2008年他們首次行動即召集到了50,000多名志願者在愛沙尼亞全境內進行一天的失控垃圾清理,這次行動為愛沙尼亞減少了大約10000噸非法的垃圾。
同時,世界清潔日也沒有一個中心的組織機構,這項活動是在不同國家基層民眾的努力之下達成的。世界清潔日的參與者主要以志願者為主,同時非政府組織有時會幫助他們影響大眾,協調活動,以及籌款。
④ 宣傳欄 地球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還有我們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對環境污染很嚴重,埋在土壤中很難分解,會導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燒會導致大氣污染,所以現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購買東西時最好自備工具,減少它的利用.
一、「白色污染」的現狀及其危害
塑料製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生產技術成熟、成本低的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塑料包裝材料在世界市場中的增長率高於其它包裝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裝材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1995年,我國塑料產量為519萬噸,進日塑料近600萬噸,當年全國塑料消費總量約1100萬噸,其中包裝用塑料達211萬噸。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遊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據調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4萬噸;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9萬噸。天津市每年廢舊塑料包裝物也超過10萬噸。北京市每年廢棄在環境中的塑料袋約23億個,一次性塑料餐具約2.2億個,廢農膜約675萬平方米。人們對此戲稱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於「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1、「視覺污染」。在城市、旅遊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視覺污染「。
2、「潛在危害」。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境後,由於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第二,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和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佔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於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
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主要是「視覺污染」問題,而對於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認識。
二、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國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情況
早在1985年,美國入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就已達23.4公斤,日本為20.1公斤,歐洲為15公斤。進入九十年代,發達國家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的數量更多(我國1995年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和其它塑料製品為13.12公斤)。從消費量來看,似乎發達國家的「白色污染」應該很嚴重,實則不然。究其原因,一是發達國家很早就嚴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隨手亂扔廢舊塑料包裝物,基本消除了「視覺污染」。二是發達國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較高。以美國為例,80年代以前,處置廢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後來發現塑料長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後,他們轉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現在已建立起了一套嚴密的分類回收系統,大部分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轉化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無害化處置,也基本消除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潛在危害。
美國制定了《資源保護與回收法》,對固體廢物管理、資源回收、資源保護等方面的技術研究、系統建設及運行、發展規劃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加利福尼亞、緬因、紐約等10個州先後出台了包裝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資源法》、《節能與再生資源支援法》、《包裝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專門條款,以促進製造商簡化包裝,並明確製造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各自的回收利用義務。德國在《循環經濟法》中明確規定,誰製造、銷售、消費包裝物品,誰就有避免產生、回收利用和處置廢物的義務。德國的《包裝條例》將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包裝材料的義務與生產、銷售、消費該商品的權利掛鉤,把回收、利用、處置的義務分解落實到商品及其包裝材料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細微環節,因而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效性。
2、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國開始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採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強管理。例如,社會上較為關注的鐵路兩側的」白色污染「問題,通過加強管逗已取得顯著改觀。鐵路部門從1994年下半年開始,在沿線分區劃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車採用袋裝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拋棄廢物。乘務員也不象以前那樣,將車箱垃圾直接掃出窗外,而是將垃圾袋卸在車站,由車站集中處理。目前,採用袋裝垃圾的列車越來越多,隨意向車外扔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已有2.9萬公里的線路兩側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實踐證明,加強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於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環衛局、工商局、衛生局聯合發布了《關於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將此通告在《杭州日報》上連續刊登三天。管理部門在執行過程中發現,一些個體流動商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杭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條例》第35條規定:禁止銷售、使用泡沫塑料製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違者可處500~5000元罰款。該《條例》將於1997年9月15日起實施。武漢、哈爾濱、福州、廣州、廈門、寧波、汕頭等城市也頒布了有關政策、法規,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從實踐的結果來看,單靠禁止是很難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上述頒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紙製品或可降解塑料製品代替原來的難降解的泡沫塑料製品。但是替代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均無法與普通塑料製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第三,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於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築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並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好辦法。但回收利用應該在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垃圾之前。從垃圾場里重新分揀廢舊塑料包裝物,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廢塑料的利用價值也很低。因分揀出來的廢塑料製品太臟,也難以按材質分類,質量無法保障。北京市環保局在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回收利用為主,替代為輔,區別對待,綜合防治」的技術路線。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環保局與市工商局聯合發出了《關於對廢棄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須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產、經銷一次性塑質餐具(包括托盤、碗、杯等)的單位或個人必須負責回收利用廢棄餐具,也可以委託其他單位回收利用。《通知》還規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須達到30%,1999年達到50%,2000年達到60%。《通告》發布後,生產、經銷單位和個人立即到當地環保部門申報登記,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計劃和具體保證措施。這是北京市解決「白色污染」的一個突破口。在取得實效後,將逐步增加強制回收利用的廢塑料製品的種類和比例,最終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環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調研報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確定通過回收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計劃書」、「試點工作運行圖」、「試點工作進度大綱」,並在籌備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產業協會」。
在技術方面,一是採取以紙代塑。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後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並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紙製品尚不能與塑料製品抗衡。目前,我國也有以甘蔗桿、稻草為原料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處於試驗階段。
二是採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裝製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澱粉、改性澱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區已有19家研製或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單位。試驗表明,大多數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後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則降解效果不明顯。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個不足:一是多消耗糧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視覺污染」;三是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於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而難以回收利用。
三、我國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沒有全國性的專門法規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業或個人的自覺性,應有強制性措施,約束公民和餐飲、交通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的行為。如,要求企業或個人對自己生產、經營、消費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進行回收利用;對隨意拋棄、堆放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進行處罰等。但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這方面的全國性法規。
2、缺少相關的經濟政策
要調動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業的積極性,需要給予這些企業以優惠政策。現有的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行業形成良性的市場機制。為了不增加政府負擔,同時體現「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應要求產生廢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業或個人要交納回收處理費,用於對回收利用者的補償。這種做法在國外已較為普遍,我國,目前還沒有這類經濟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風景旅遊區、交通干線、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飲、商業、鐵路、水運部門對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沒有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聽任顧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員對已收集起來的廢物又拋棄到車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遊區的配套設施還不健全,商場、飯店、公園等繁華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還沒有設置分類垃圾箱。市容環衛部門雖有規定禁止亂扔廢物,但執法、檢查的人員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現象較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統一。
我國相當多的地區對「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防治「白色污染」問題還未提上議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張以紙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來解決「白色污染」,有的地區則主張靠回收利用來解決問題,管理思想還不統一。
5、人們的環境意識還靠進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環保觀念雖比前幾年有所提高,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但還沒有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上,隨手拋棄廢物,亂倒、亂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隨處可見。新聞媒介對「白色污染」的報導大多集中在以紙代塑和採用可降解塑料等技術方面,缺少對居民日常行為的引導教育。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單位和消費者沒有責任感,既沒有履行義務的內在動力,也沒有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外部壓力。
四、防治「白色污染」的對策建議
總結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實踐經驗,結合目前「白色污染」現狀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國防治「白色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原則。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污染」問題,使市容、景觀有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靠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依法強化管理,促使企業和個入對自己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妥善收集、處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決廢舊塑料包裝物對生態環境長期的、深層次的危害。這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於回收利用的法規和經濟政策,對廢舊塑料包裝物實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還應加強研究開發符合實際的替代(綠色)包裝用品。現就加速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進程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教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憤。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
2、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管理。按照「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防治原則,一是加強對「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市民自覺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對大量產生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業(如鐵路、水運、民航、旅遊、飯店、餐飲、零售等),要通過強化管理,改變無人負責、無序堆放、隨意拋棄的現象;三是採取強制措施,從回收集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強替代包裝產品的開發、研究,努力減少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等。
3,盡快制定頒布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運作機制。運用經濟手段,鼓勵和促進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防治「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⑤ 誰有環保手抄報豎版的內容或圖片
試試這兩個網址吧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BB%B7%B1%A3%CA%D6%B3%AD%B1%A8&s=0# (圖片) http://ke..com/view/22254.htm(內容)我也在做手抄報,只找到這些,希望能幫到你。
⑥ 植樹節到了為了宣傳環保、綠化小麗為學校宣傳欄做了兩張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壁畫,其中一個
一個邊長是√800=20√2厘米
一個邊長是√450=15√2厘米
所以周長的和是20√2×4+15√2×4=140√2厘米約等於198厘米
所以1..2米不夠
還要198-120=78厘米
⑦ 環境保護為主題的手抄報
2005年,一場「環保風暴」在中國內地颳起,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版目被國家環保總權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屬正部級單位的三峽總公司的三個項目。理由是,這些項目未經環境影響評價,屬於未批先建的違法工程。
環境惡化無路可退中國的環境問題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紀90年代,環境污染問題就已非常嚴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紀90年代五類水質就佔到了80%,整個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條巨大的污水溝。1995年,由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875億元。
據中科院測算,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佔到GDP總值的15%,這意味著一邊是9%的經濟增長,一邊是15%的損失率。環境問題,已不僅僅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已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
目埃
⑧ 環保宣傳欄
呵呵 如果有誰要找環保建材的可以聯系我 leng9999@163
.com
⑨ 消防 安全 環保宣傳欄
防火8、防爆及j動火7作業管理制度 3目的 通過對廠h內1防火4防爆區s域的嚴格劃分8和動火0管理,杜絕火1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於y本公4司內1各部門i、車n間。 5 職責與w分3工b 主管部門p:安全環保部。負責監督本制度的執行。相關部門h:各部門a、車i間。為5本制度的執行部門j。 7 內4容與n要求 0。7 防火1防爆區y域劃分6標准及e區s域劃分0 4。5。0 甲類防爆區o域劃分8標准 A 閃點<25℃的液體; B 爆炸下w限<50%的氣4體; C 常溫下m能自行分4解或在空氣1中8氧化8即能導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質; D 常溫下f受到水4或空氣1中0水7蒸氣2的作用,能產生可燃氣5體引0起燃燒或爆炸的物質; E 遇酸、受熱、撞擊、摩擦、催化4以3及r遇有機物易燃的無g機物,極易引3起燃燒或爆炸的強氧化3劑; F 受撞擊、摩擦或與h氧化7劑有機物接觸時能引1起燃燒或爆炸的物質; G 在密閉設備內2操作溫度等於j或超過物質本身自燃點的生產。 4。6。2 乙a類防爆區n域劃分5標准 A 閃點≥26℃至閃點?10℃的液體; B 爆炸下y限≥10%的氣2體; C 不y屬於w甲類的氧化7劑; D 不l屬於n甲類的化3學易燃危險固體; E 助燃氣3體; F 能與s空氣2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狀態的粉塵、纖維、閃點≥10℃的液體霧滴。 0。3。0 丙類防爆區k域劃分6標准 A 閃點≥60℃的液體; B 可燃固體。 0。2 公0司動火5管理范圍 8。2。6 在動火1區d內2使用電氣2焊(割)、噴燈及z在易燃、易爆區r域使用電鑽、砂輪等,可產生火0焰、火5花及y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均為1動火1作業。 5。2。2 動火2項目 A 氣7焊、電焊、鉛焊、錫焊、塑料焊等; B 噴燈、火1爐、液化5器爐、電爐等; C 烘烤、熬瀝青、炒沙等; D 明火7取暖和明火2照明等; E 生產裝置和缸罐區f使用電動砂輪、風6鎬等。 7。5 動火8作業區a的劃分7 1。2。6 固定動火5區w:經審批確定後無w須辦1理動火0手6續的區f域為0固定動火8區w,固定動火1區k由所在單位提出申請,由安環部部長6簽字,分0管經理批准並備案。 0。5。2 臨時動火1區i:新建、擴建、改建等各類施工y場所,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7進行的動火1作業區z域為0臨時動火2區v,臨時動火2區z由施工i單位報公3司安全環保部批准辦8理動火3證,非經批準的施工h項目不u得在該區o域內8進行作業。 1。4 三x級動火0的范圍 3。5。7 特殊動火8:指在處於i運行狀態的易燃、易爆生產裝置和罐區m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險的動火0作業。 8。1。2 一m級動火5:易燃、易爆區y域的動火1作業。 5。5。6 二j級動火8:指一t級動火8及b特殊動火5以8外的動火3作業。 0。1。4 凡s一s個h單位或一l個b工n序全部停車u,裝置經清洗、置換、分1析合格,並採取隔離措施後的動火6作業,可根據其火0災危險性大u小z,全部或局部降級為2二j級動火0管理。 8。0。1 遇節、假日0或生產不r正常的情況下z的動火8,應升1級管理。 5。2。1 廠p區o管架上z的動火0作業按一e級動火4作業管理,帶壓不j置換動火5作業按特殊危險動火6作業管理。 4。4 生產裝置防火7防爆要求 7。8。3 根據生產、使用化1學物品的火5災和爆炸危險性等級分6類要求,其廠d房布置、建築結構、電氣3設備的選用、安裝及k有關的安全設施等符合有關要求。 5。4。2 在工v藝m裝置上m有可能引6起火2災、爆炸的部位,應設置超溫、超壓等檢測儀表等裝置。 4。3。5 因反5應物料爆聚、分7解造成超溫、超壓,可能引1起火2災、爆炸危險的設備,應設置自動和手8動緊急泄壓排放處理裝置等設施。 6。8。2 應在可燃氣5體(蒸汽)的放空管出口h處設置呼吸閥阻火2器。 0。1。4 輸送易燃物料時,應根據管徑和介6質的電阻率,控制適當的流速,盡可能避免產生靜電。設備、管道等的靜電接地設施應安全可靠。 8。3。6 有突然超壓或瞬間分6解爆炸可能的生產設備或貯存設備,應裝有爆破板(防爆膜),導爆筒出口x應朝向安全方2向,並根據需要採取防止4二b次爆炸、火6災的措施。 7。6。2 用於p易燃、易爆氣4體的安全閥放空管,必須將其導出管置於u室外,並高於w建築物2米以2上z,但應在避雷裝置的保護范圍之z內1;放空管應有良好的接地。 eⅢc償leⅢn≡tg〃鉛鰲n≡pΕ貳g〃鉛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