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姜堰宣傳片

姜堰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1-10-04 06:48:55

㈠ 姜堰市革命先烈事跡

五星紅旗迎著朝陽冉冉地升起,在晨風中飄揚。這一團紅色似乎越來越深,最後竟鮮紅如血。它彷彿一團火,在這鮮血染紅的大地上空熾烈地燃燒。它上面染滿了多少革命先烈的熱血,包含著多少革命先烈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在許許多多犧牲的戰士中,我印象最深的烈士——鮑剛。

鮑剛:生於1897年,犧牲於1940年。張甸鄉沙梓橋人,中共黨員。幼年讀過四年私塾,後因家境貧困,半途輟學,到上海日商開設的「大康紗廠」當童工。1939年,不願遭受日商壓榨,毅然返回家鄉。1940年參加革命,歷任張甸區游擊連特務長、區委組織幹事、組織科長、一九四四年五月任區委書記。一九四七年春,張甸一帶敵情嚴重,大批幹部轉移北撤,鮑剛同志堅決要求黨組織,讓他留在南線堅持敵後斗爭,同年六月十日,由於富農分子告密,遭敵包圍,鮑剛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被捕。在張甸鎮敵人刑場上,他寧死不屈,痛斥頑敵,最後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壯烈犧牲,時年二十七歲。

4月2日,我校組織五六年級去祭掃鮑剛烈士,同學們懷著沉重的心情前往沙梓.一路上,有的同學談笑分生,而有的同學隻字不提,埋頭前進。這是去掃墓啊,而不是去逛街啊!到了鮑剛烈士墓,同學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先是低頭默哀一分鍾,然後三鞠躬,最後圍繞墳墓走一圈就踏上了歸校的路。這回可沒剛才那麼嚴肅了。走了這一段路程,雖然很累,但這表達了我們對鮑剛的敬佩之情。

鮑剛,你在我的心中!烈士們,你們都在我的心中!

㈡ 【姜堰】張甸鎮綠色通道建設有無成效

一是宣傳發動到位。讓群眾充分認識植樹造林的意義,充分知曉國道兩側20米已作為林地規劃。二是實行踏地規劃。對應栽段面進行實地規劃,根據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宜寬則寬,並統一規劃所栽樹種。三是土地流轉到位。通過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充分徵求村民意見,將規劃的林地由村統一流轉、統一發包,做到先流轉後栽樹。四是安排專業隊栽植。對已落實的地塊,由鎮組織專業隊,實行統一放樣、統一打塘、統一栽植,確保苗木栽植質量。五是嚴格考核獎補。制定了2010年綠化工作和考核意見,明確對以新328國道為主的市重點綠色通道工程,完成任務、兩率達標並改制到位的,年終實行以獎代補,每畝補助600元,期限十年,完不成任務的將不享受此項優惠政策。
前期,該鎮按照市要求,對新328國道沿線可綠化地帶進行了實地勘察、規劃,確定可綠化長度為7公里,可綠化面積為209畝。到目前為此,已完成綠化長度6.3公里,實際綠化面積510畝,餘下的0.7公里因為靠近集鎮,待統一規劃後,近期組織實施。隔溝開挖長度3.6公里已全部到位。寧靖鹽高速兩側,按照30米寬幅共700米已全部綠化到位,並分別向兩側延伸,實際綠化面積達300畝。姜高線已全線補栽完善。共栽植各類苗木近6萬株,其中:意楊2.5萬株,紅葉楊0.5萬株,桃樹1.3萬株,女貞1.5萬株。

㈢ 姜堰有哪些民俗

姜堰民間的傳統節日主要是春節、端午和中秋,稱「人節」;清明、中元、冬至3個節日為「鬼節」。人們為祈求吉祥,每個節日都有若干傳統禮儀和習俗。建國後,地方政府進行正面引導,並賦予新的內容,提倡過文明、節儉、祥和的節日。
春節
春節為延續時日最長、最隆重的大節。舊時正月初一,這一天家庭主人要起五更,點燭焚香,燃放鞭炮,迎接天地神,不焚香不興開門。男女老少更換新裝,殷實者,皮、呢、綢、緞,以示富有。貧寒者,外新里舊,以求整潔;婦女兒童、尢重衣著,力求新穎。飲食很有講究,晨起,有干絲、果子茶、元寶(糯米圓子)、糕點、生薑等,每道不興吃完,要存一點;中午,要吃隔宿飯,菜餚皆是除夕烹好的熟菜,意在吃陳糧,年年有餘;晚餐,吃面條。家人鄰里見面都說吉利話,如恭禧發財,倍加施捨。晚間不興點燈,及早入睡,以祈夏日蚊蟲少。初二,向親友拜年,新婚夫婦給族長至親送「果茶」。初三大早,各戶遣小孩去土地廟爭送頭香。初一不興掃地,少數待初五敬了財神菩薩後打掃,且須由外往裡掃,意在招財進寶。初五為「財神日」,店鋪一定要開張接財神。老農則從初一到初十觀察每日陰晴,預卜當年人畜五穀吉凶興衰:一天、二地、三風、四雨、五馬、六羊、七人、八谷、九豆、十棉花,以晴為吉。春節期間,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采,有玩龍燈、舞獅子、唱鳳凰、送麒麟,盡興歡娛。有民諺曰:「正月里拜年,二月里玩燈,三月種田。」蔣垛、大泗、白米一帶正月三十家家蒸饅頭,祝六畜興旺。
建國後,政府法定3天假日。機關、學校、群眾團體多舉行拜會、聯歡會、茶話會,相互祝;農村文娛宣傳隊敲鑼打鼓給烈軍屬、五保戶拜年。六、七十年代,農村大隊多排演革命樣板戲,串村演出。近年有富裕戶包場電影或請劇團下鄉演出。除祈神敬香等迷信色彩淡化以外,余多沿襲。
元宵節
亦稱上元節,俗名燈節。正月十三起,家家「扯天燈」,名「上燈」,以求合家目明。這天早上吃湯圓;十八「落燈」吃面條。民諺雲:「上燈圓子落燈面,要吃圓子到明年。」燈節期間,姜堰東岳廟、都天廟、龍王廟里置屏燈,燈上畫「三國演義」、「封神榜」等古典小說人物故事,觀眾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舊時,鄉村還有扯桅燈之風。即在土地廟前,樹十餘丈高桅桿,穿上竹篾圈數十道,每道皆以麻繩相系,如龍骨,每圈掛燈籠若干(每戶一燈籠),桿端系有鈴鐺,而後似扯篷帆一般,以兔燈、蛤蟆燈、鯉魚燈、馬燈、八角燈、飛機燈最為孩子青睞。
二月二
「二月二,家家帶女兒。」是日,城鄉家家戶戶帶女、婿回家作客,熱情款待,雖蓬門蓽戶亦不違例。今仍沿襲。
百花生日
俗以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是日,婦女多以紅紙、紅布剪成彩條,系於草間,謂之「掛紅」,祝百花生長旺盛。
清明節
又稱寒食節。清明前十天,各家就忙著「添墳」、祭祖;新媳婦則要給新故老人「上花墳」。三年滿墳時,放鞭炮、插紅紙花,以示脫孝。清明,家家祭亡人,以炒砣粉代肉食。檐前插柳枝,諺雲:「清明不插柳,死後變黃狗。」婦女鬢邊還要戴柳球。插柳一俗原為紀念黃巢起義,現已鮮為人知。在蔣垛、張甸一帶,還有用楊柳葉拌和蕎面攤餅的習俗,紀念鄭成功抗清。又說是天神下界看到民間吃樹葉會動惻隱之心,不再降災。姜堰、興泰、溱潼一帶,這一天有吃冷飯、冷韭菜之俗,以祈長精神,不疰夏;里下河地區興吃螺螄肉和孩兒菊(亦名馬蘭頭)以明目。食用冷飯菜,實從寒食節紀念介子推演而來,本意已被模糊。是日,看麻將,紙牌的人很多,傳雲:「清明不看牌,死後沒人抬。」
建國後,民間祭掃習俗基本不變,但封建迷信色彩淡化。機關、學校、廠礦、企業藉此組織祭掃革命烈士墓,講烈士故事,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立夏
「立夏立夏,婦女戴花」。是日,婦孺髻根、辮間戴皂莢花,衣襟上掛皂英葉,說是入夏免打瞌睡;不坐門檻,免「疰夏」;娘家要給新出嫁的女兒送涼席、涼枕、扇子、夏布、草帽、澡桶,名為「送夏」;以大秤稱量體重,視一年胖瘦。建國後,「送夏」之風猶存,余皆逐漸消失。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采擷新鮮蘆葉(俗名「粽箬」)包裹粽子。包心以糯米為主,摻以糯米為主,摻以蠶豆瓣、紅豆、花生、紅棗、火腿丁等,形狀以四角為多,還有羊角形、斧頭形、菱米形、元寶形等等。舊時稱五月為「毒月」,家家帖「五毒」符,掛鍾馗像,門前插艾蒿、菖蒲,室內灑雄黃水;孩子穿戴虎鞋虎帽,系「百腳繩」,蘸雄黃酒在額上寫「王」字,意為驅邪避穢。菜餚講究「五紅」:黃魚、蝦、鹹蛋、莧菜、干鹹菜燒肉。浴室燒「百草湯(湯里放艾蒿、菖蒲)」,沐浴敗毒。
建國後,不再貼「五毒」符、掛鍾馗像,余皆沿襲。
五月十三日
傳說為關公生日,一說為關平忌日。城鄉百姓有吃冷麵的習俗。
六月初六
正值大暑天氣,有「六月六,洗白肉,吃口焦屑養塊肉」之諺,興下河游泳。
七巧節
相傳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七天前,女孩用紅、綠、藍三色線扎於手腕上,叫「扎絨」。是日,取下拋於屋上,讓喜鵲銜到天河搭橋,在成牛郎織女團圓之夢。小孩用鳳仙花加明礬搗碎裹於指甲上,翌日即成紅色指甲,傳說可以除痰。傍晚,小孩子立於庭前,觀望天空雲彩,各評某一朵雲的形象。彩雲變幻莫測,飄忽不定,似奔馬、似群羊、似游龍、似彩鳳,凡看得快評得准者,眾皆為之喝彩。母親喚女兒於燈前穿針引線,乞求靈巧。古詩雲:「七巧樓前乞巧時,金針玉指弄春絲。」
中元節
俗稱「七月半」。是日祭祖禮儀如清明,唯祭奠時間在晌午時分,有「早燒清明晏燒冬,七月半亡人等不到中」之諺。相傳明代某年七月,邑中遭受特大洪災,百姓未及吃飯,即葬身魚腹,均成餓鬼。於是,後人形成了晌午時分敬亡人慰祖先的風俗。此俗沿襲至今。唯王石鄉一帶,午餐吃水餃。溱潼湖西庄窯工常開夜工,怕撞上孤魂野鬼,則在七月半請和尚放利孤焰口以超度。當天在高墩上豎桅桿,懸七盞燈籠,名七星燈(喻北斗星),招喚孤魂野鬼前來看戲受齋。
七月三十日
傳說是日為地藏王生日。菩薩開恩放赦,因此民間在路邊、田頭、荒野燒紙化錢,祭孤魂野鬼,名「齋孤」。還放河燈,祭河落鬼。建國後,此俗漸廢。
立秋
是日興吃西瓜,謂可爛吃下肚的豬毛。
中秋節
又稱團圓節。是日,家家吃月餅、圓子、粘餅、藕餅、喝團圓酒。水鄉人家必殺鴨子;南鄉農家做塊鍋蓋大小的「月光餅」。月兒正圓之時,家家設案,點燭焚香,將時鮮果餅陳列案上。舉家團聚賞月,天上人間,千里共嬋娟。蔣垛一帶還有「摸秋」之說,是日晚,年輕的小夥子到劉姓家偷碗、魚網、晚子等物,送給久婚不孕或嬰兒多夭折之戶。姜堰一帶,街上孩子用磚頭瓦礫壘寶塔敬月光,去野外採集各種果實,鬥巧取樂,以菱角斗(製作)牛頭,或以扁豆莢斗馬,芋頭子斗猴子,癩葡萄斗金魚,豇豆莢、紅豆粒斗晴蜓,家長挑選其中佳作,擺上供案,增添節日樂趣。
建國後,吃月餅賞月之俗仍興。80年代,每屆佳節,人民政協、統戰部門多舉行茶話會,與各界人士聯誼交友,暢敘國事,促進團結。餘俗漸消。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城鄉群眾素有以吃米糕登高、攀高之俗。姜堰鎮糕店特製售斜形糕,配製彩紙小旗,增添節日氣氛。因白晝漸短,勞力者從此不再加餐吃晚茶,諺雲:「吃了重陽糕,就把晚茶撂。」舊時手工作坊老闆於是日設酒菜犒賞職工,示意此後要開夜工,諺雲:「喝了重陽酒,夜作不離手。」舊日農村僱主於此日解僱放牛小伙計,諺雲:「九月重陽十月朝,看牛的細佬兒往家飄。」女孩亦於是日開始纏足,諺曰:「九月重陽十月朝,裹雙小腳兒個個嗷(誇獎)。」80年代,城鄉於重陽開展尊老敬老活動。
冬至
即「下元節」,又名大冬,前一日稱小冬。大冬為人節,小冬為「鬼節」,諺曰:「大冬大似年,小冬不值錢。」境內民間祭祖,有於小冬,有於大冬,各遵舊例。大冬興吃番瓜,謂可治頭風。
臘八節
臘月初八,傳為釋迦牟成道之日,民間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富家在粥中佐以白果、紅棗、栗子、蘑菇、金針、木耳、花生仁、茶豆等;貧困戶則佐以山芋、胡蘿卜、芋頭、雜豆、花生仁等。
送灶
臘月二十四民間送灶神上天。白天撣塵大掃除,夜晚以紅豆、糕、糖、肉、米飯及綴有白果、紅棗的柏枝為祭品,焚香叩拜祭灶。祭前,在筷桶里插滿筷子,請灶神上天多報人口,多要口糧;在灶神爺像的嘴上抹點糖,並焚之於灰堆旁,灰堆旁樹芝麻秸為「天梯」,讓灶神「上天言好事」。儀式由男主人主持,如男人外出,則由女主人代為默禱:「送灶是我,接灶是他」。溱潼鎮朱、陳、李、沈四姓,均在臘月廿三送灶,不知何故。臘月三十日接灶:「下界保平安。」建國後,此俗漸廢。
除夕
俗稱「三十夜」,是農歷一年中最為神聖的一天。除夕前,要備齊年貨。「有錢沒錢,洗洗過年」,大人小孩剪元寶頭,洗元寶澡。當天下午早早地貼上喜旗、春聯(有一字不寫的稱「滿堂紅」)、年畫、忌貼梅花之類美術作品,亦忌喚貓,為諱「梅」、「咪」與倒「楣」諧音。天井裡印上元寶墩子,為忠臣岳飛戴孝;門前插芝麻秸,以示神箭驅年,永保平安。諺曰:「長不愁,短不愁,只愁芝麻秸兒插檐頭。」家庭主婦精心製作陳飯盆,用上等米煮好一盆飯,飾以果脯,上插柏枝、陳飯旗,葉間綴上銀杏、花生等,供於家神櫃上,至正月初六,才蒸熱食用。「陳飯旗」:用柴桿糊上彩色紙旗,高一米,由上而下依次粘貼各種剪紙;下端橫扎一桿,上掛雙魚,謂「連年有餘」。農村主婦在量米時,虔誠祈禱:「人一升,豬一升、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連年有餘、步步高升」。溱潼一帶煮陳飯,少則六升六合,多則六斗六升。因地處水鄉,「十年九澇」,方言「六」與「撈」同音,「六」,即「撈住了」。晚上,家人團聚吃守歲酒,備鰱魚喻年年有餘,吃芹菜喻勤勞,吃芋頭兆新年遇好人;點燭焚香辭舊迎新。婁庄沙家套一帶,除夕日不一,有二十八夜,有二十九夜,不明何故。不少人家除夕至年初一,禁吃魚肉勞腥,謂年尾年頭吃素,可保一年太平。長輩給晚輩紅紙封為「守歲錢」,忌小孩吵鬧、嚷叫,興悶聲大發財。據雲,是日晚,諸神下界,鞏有觸犯。放幾粒棗子、雲片糕和花生在孩子枕邊,孩子醒後品嘗,可得「早高升」之吉。
舊時,貧者過年如過關,除夕夜,債主有打燈籠討債之習。債戶躲至凌晨,即可露面。
建國後,人民政府每於除夕前,組織幹部深入民間訪貧問苦,撥錢撥糧,救濟貧困,慰問烈軍屬、殘復軍人。近年,民間年貨檔次逐年提高,在城鄉,放焰火年勝一年。

㈣ 請問姜堰新聞每晚播出時間

11月27日上午,我區舉行泰州電視台《姜堰新聞》開播儀式。從今天起,《姜堰新聞》以日播的形式在泰州電視台播出,每天播出15分鍾,首播時間為20:30,次日12:30重播。這是我區新聞宣傳工作的一件大事、喜事,開啟了我區宣傳工作的嶄新一頁。區委書記、區長李文飆,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戴兆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新區(羅塘街道)黨工委書記薛金林,副區長、興泰鎮黨委書記王亮,泰州廣播電視台副台長孫小平等參加開播儀式。

㈤ 姜堰幼兒早教

寶寶上早教班當然是有好處的。但是,早期教育應該是寶寶的家人和教育機構相結合的方法。關鍵的還是靠自己。只有父母才是寶寶的第一老師,與寶寶接觸最多的人言行舉止都會對其產生一生的影響力。大多數孩子的脾氣秉性都隨父母或家人,就是這個道理。性常言道,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孩子的早期教育是一門科學,作為寶寶的父母和家人都應該很好的學習一下有關的教材。 現在,馮式早教非常火!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廣告宣傳只能當成一個信息,千萬不要完全相信。看了電視廣告後,我先到網上看看大家的評價,結果是褒貶不一。了解中發現,早教革命並不是簡單的幾張光碟+幾本書。還要加上音樂、英語、漢字、數學等配套的教材,要全套買下才可進行早教的,淘寶網上最便宜的也要2000多元,聽信廣告或別人的片面介紹就冒然購買當然是不理性的。 後來同事們議論說,淘寶網上有人拷貝下來低價分享的,價錢很便宜,可買來先看看,覺得確實好,再買正版的。我花了幾天時間,在網上找到了人氣很旺的賣家,確實非常便宜,我買了電子版的套餐一,僅用了老公的半包煙錢,正在仔細研究。那家小店的旺旺名好像是:地球旺鋪 馮式早教的全套教材有早教革命講座8張VCD+《早教革命》3本電子書+《啟智音樂》(8張CD 105首世界名曲)+啟智音樂目錄+啟智音樂指導攻略+《仔仔通》課件(19套)+《0-3歲嬰幼兒家長指導手冊》+寶寶識字計劃+《0歲方案》+《愛迪英語》(4張CD 138個單元)以及學漢字和數學的光碟等等。這種全方位多角度,聲像圖文有機配套的現代教育方式,亦被稱為「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 我大體看了一下,原來《早教革命》是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學家馮德全教授,經過30多年深入研究,總結千萬家庭及國內外教育方法,專為孩子家庭而著作的一套嬰幼兒教育方案。主要讀者對象是0—6歲孩子的父母及家人,主要內容是告訴人們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潛能開發」、「行為早教」、「性格培養」等方面的早期教育。主要目的是讓7歲前的孩子在語言理解能力、表達力、判斷能力、記憶力、空間感知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藝術修養、性格塑造等多方面獲得巨大進步。從而改變孩子做事任性、缺乏毅力、性格孤僻、自私專橫、自理能力差、依賴父母、嬌生慣養、高分低能等缺點。 我的感覺是「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 教育介質和表現形式多樣,比較適合家庭,應對家庭不同對象都可以輕松自如地學習和實施立體教育的方法。書籍可以給家長們在閑暇時閱讀,講座VCD光碟可以方便給家長們在電視機前觀看,也方便文化水平較低的孩子祖輩們共同學習。 本人認為,早教是必需的。現代科學證實,0—6歲期間孩子大腦智力開發,是事關孩子一生的關鍵。家長必須明白,科學的早教絕不是對孩子進行填鴨式的知識型教育。 這種教育方式的改變,已經引起了70後和80後年輕父母的高度關注。看來,早教的成敗,將是事關誰的寶寶贏在起跑線上關鍵所在。因此,花點時間和精力了解一下十分必要。

㈥ 張傑是誰

張傑,中國著名歌手,華語歌壇新生代領軍人物,偶像與實力兼具的超人氣天王。2004年出道至今,已發行9張高品質唱片,唱片銷量稱冠內地群雄。2008年以來舉辦過9場爆滿的個人演唱會,在各大權威音樂獎項中先後21次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手」稱號,2012年度中國TOP排行榜內地最佳男歌手,2010年在韓國M-net亞洲音樂大賞(MAMA)上獲得「亞洲之星」(Best Asian Artist)大獎,影響力觸及海外。2010年作為歌手代表受邀擔任博鰲亞洲論壇表演嘉賓。2012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啟了巡演的歷程,同年捐資200萬作為北斗星空愛心基金創始基金,並啟動「張傑音樂夢想教室」公益項目,自2012年10月份起已陸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六所「張傑音樂夢想教室」。2013年首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中文名: 張傑
英文名: Jason
昵稱:張爸爸、張媽媽叫他:傑娃。星星叫他:張小傑、包子、傑寶、小白、小傑
性別: 男
公司:天娛傳媒
職業:歌手
圈中好友:何炅,謝娜,沈凌,王櫟鑫,吉傑,李宇春,李晨,李維嘉,曹軒賓,劉吉寧,阿牛,李承炫,周治平,吳克群,譚維維等
粉絲昵稱:內地:星星,散星 香港:港星 國外:海星
籍貫: 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
民族: 漢族
生日: 1982年12月20日
身高: 180CM
三維: 90-79-100
星座: 射手座
生肖: 狗
大學: 四川師范大學旅遊與藝術設計系(旅遊與酒店管理專業•本科)
愛好: 唱歌、舞蹈、籃球
性格: 個性低調內斂、積極上進
專長: 中英文歌、情歌、舞曲風等,尤以高音見長
人生格言: 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自己!
注冊商標: 喜戴手套尤其是單只手套
最喜歡的顏色: 藍色,黑色
最喜歡的食物: 紅燒的(最喜歡媽媽做的土豆燒排骨)
最喜歡的動物: 狗
最喜歡的影星: 周星馳
最想去的地方: 加拿大
最喜歡的歌手: 張學友,Justin Timberlake,Michael Jackson

張傑堪稱是內地歌壇不可多得的一位實力兼具偶像的歌手,其具有高度可辨性的嗓音征服了無數的聽眾,張學友、巫啟賢、庾澄慶等樂壇前輩都曾對他的歌聲贊口不絕。
特長總結
1、張傑是一位難得一見的中、英文歌曲演唱都非常嫻熟的歌手。英文歌曲的吐詞發音堪稱一絕,
鼻音的運用讓他的英文歌曲甚至超越原唱。
在「我型我秀」和「快樂男聲」的比賽以及後來的演唱會中,他多次翻唱後街男孩、西域男孩、邁克爾·傑克遜等人的英文歌曲。
他所演唱的中文歌曲,曲風變化多樣、不拘一格,
2、張傑氣息之穩、之沉,令人驚嘆,這也成為了其另一個「王牌」。他經常翻唱張雨生、張學友、王傑、齊秦等歌手的經典老歌,尤其是張雨生的《天天想你》、《大海》,成為其標志性的翻唱歌曲。
3、高、中、低音,各具特色。張傑最為人熟知的是他嘹亮、高亢的高音,在「快樂男聲」的比賽中,他曾經翻唱了《山歌好比春江水》,讓評委包小柏都贊嘆:「連我都被震撼了。」他在演唱《死了都要愛》時,可以比原唱高5個以上的階度。而張傑的中、低音區也非常迷人,比如《花手絹》、《消失》、《明天過後》,以及翻唱歌曲《過雲雨》都展示了他磁性的中低音區。
4、真假音轉換自然而不留痕跡。在轉換上,張傑與陳西貝所共同合唱的歌曲《美麗愛情》中,其假音功力可見一斑。
5、曲風多變。張傑擅長的不僅僅是情歌,還有英式搖滾、拉丁曲風等等。
6、舞蹈卓絕。無經過任何正規舞蹈訓練的張傑,卻擁有著卓絕的舞技。快歌熱舞,氣息平穩、舞技超群、驚艷全場。

㈦ 姜堰有哪些比較出名的烈士

1、沈毅烈士
沈毅(1900.1—1928.6.28.)原名鴻均、樂貧,泰州市人,貧民家庭出身,大革命時期入黨,是蘇北地區黨的創始人之一。一九二四年他曾在安源煤礦做工,後進入彭湃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一九二五年春他受江浙特委委派回蘇北開展農民運動,在泰興刁家網、泰縣蔣垛一帶開展黨的活動,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一九二六年八月任泰興縣委書記。一九二八年春,他發動聲勢浩大的「五·一」農民起義,威震大江南北。同年六月二十五日,他隱蔽在我縣花家舍,不幸陷入敵手,沈毅大義凜然,揮筆寫下《告全國同胞書》、《告全黨同志書》等,六月二十八日,他昂首挺胸,走向刑場,沿途高呼口號宣傳共產主義,喚醒民眾,敵人為之驚愕,犧牲時年僅二十八歲。

2、孟致祥烈士
孟致祥(1893—1933.5.13.)原名孟啟和,蔣垛鄉蔣垛村人,貧農出身。一九二六年參加沈毅創辦的塾師聯合會。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姜堰市早期的黨員,歷任溪河岸支部長、蔣垛區區委書記、泰興縣縣委委員、泰縣縣委委員等職,領導群眾打土豪、反聯軍。一九二八年「五·一」農民前夕,孟致祥為籌集槍支在黃村被捕,一年後獲釋,他百折不撓繼續組織蔣垛一帶的農民運動。一九三O年紅十四軍失利後,他堅定共產主義信念,領導農民赤衛隊頑強地與敵斗爭,不久再次被捕,關進鎮江國民黨監獄,一九三三年五月十三日病故於獄中,忠骨掩埋在北崮山下。

3、蕭忠廷(1914—1940.9.13.)湖南省酃縣人。一九一四年出生於貧農家庭,十六歲參加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參加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司號員、通訊員、班長、排長等職;抗日戰爭中,先後擔任副連長、指導員、團政治處總支書記、營政委等職。一九四O年九月姜堰戰斗中,新四軍二縱二團擔任主攻,蕭忠廷身先士卒,英勇沉著地指揮戰斗,不幸中彈壯烈犧牲,犧牲時年僅二十六歲。
蕭忠廷同志犧牲後埋葬在姜堰北部天目山腳下,戰友用刺刀刻了一塊石碑,一並埋葬,一九六三年三月烈士碑文和棺柩遷葬泰縣烈士陵園內。現保存的他的遺物就是從棺柩中整理出來的。

4、徐克強(1908—1942.7.2.)乳名開甲,學名世祥,上海寶山縣殷行鄉南徐家灣人,一九二七年春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任共青團吳淞區委委員。後兩度入獄,「八·一三」事變後獲釋,經組織審查轉入共產黨,並進入第一國際難民收容所工作,任支部組織委員、支部書記。一九三九年十月赴蘇南敵後,先後任蘇州縣委組織部長兼肖陸區區委書記、縣委副書記,蘇、常、太工委組織部長。一九四一年底調來泰縣,任縣委書記兼組織部長,次年五月任縣委書記獨立團政委。多少年來,他雖身患嚴重肺結核病,但一直嘔心瀝血,忘我工作,一九四二年七月二日晨,縣團駐在繆家野被日偽軍包圍,突圍中徐克強病體不支,毅然決定讓通訊員帶著文件沖出去,自己開槍自盡,保持了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時年三十四歲。

4、馬塞(1921.4.30.-1945.5.25.)原名馬文霞,南通市人,中共黨員,一九四O年八月參加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十一月調聯抗部隊,先後任民運組長、政治指導員、工作隊委、曲北區委書記、組織科長,白米區委書記兼區游擊隊政治委員等職,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夜裡在呂庄鄉菜子港遭敵襲擊光榮犧牲,時年二十四歲。

6、阮朝興(1918—1945.8)福建閩東人,中共黨員。十五歲參加工農紅軍,一九四三年十月任泰縣獨立團副團長兼參謀長。一九四五年八月中旬,調任新四軍蘇中獨立旅第十四團副團長兼參謀長。他在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參加過郭村保衛戰、姜堰戰斗、黃橋決戰、討李戰役和豐利鎮戰斗,是我軍一位優秀指揮員。一九四五年八月中旬,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在小白米與拒降的日偽軍作戰,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時年二十八歲。

7、高鳳英(1925—1947.1.16)姜堰鄉前堡村人,出身漁民家庭,中共黨員,曾任雙堡鄉婦聯主任。
高鳳英是聞名全國的女民兵英雄,一九四七年「三八」節,黨中央在《解放日報》社論中號召解放區的婦女向她學習。一九四四年雙堡鄉一帶革命政權建立後,她被選為鄉婦聯主任,光榮入黨。一九四六年七月,國民黨反動派佔領姜堰後,高鳳英參加了姜北區游擊隊,她不畏強暴,勇敢戰斗,多次深入敵占區,襲擾敵人,一九四七年一月十五日,她在高家垛戰斗中負傷,因叛徒出賣被捕,在凶惡的敵人面前,她堅貞不屈,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二十二歲。

8、孟起安(1914.8~1947.2.21.)蔣垛鄉人,一九四O年秋參加革命,一九四一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蔣垛中心區委組織幹事、組織科長,一九四二年春赴姜南區,在江村一帶秘密發展黨的組織。一九四三年夏秋間任姜南區區委書記,一九四五年八月任蔣垛區區委書記。一九四六年秋因病離職休養,一九四七年二月六日在蔣垛區西後港被捕。二月二十一日在姜堰南天寺慷慨就義,時年三十三歲。

9、鮑剛烈士
鮑剛(1920.5.26. —1947.6.12.)東橋小學的學生鮑宇爺爺的哥哥。張甸鄉沙梓橋人,中共黨員。一九四O年參加革命,歷任張甸區游擊連特務長、區委組織幹事、組織科長、一九四四年五月任區委書記。一九四七年春,張甸一帶敵情嚴重,大批幹部轉移北撤,鮑剛同志堅決要求黨組織,讓他留在南線堅持敵後斗爭,同年六月十日,由於富農分子告密,遭敵包圍,鮑剛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被捕。在張甸鎮敵人刑場上,他寧死不屈,痛斥頑敵,最後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壯烈犧牲,時年二十七歲。

10、林興海烈士
林興海(1919.6.21. —1947.8.16.)王石鄉人,中共黨員。一九四二年參加新四軍,先後任班長、鄉民兵中隊長、姜南區游擊連排長、泰興獨立團二營四連副連長等職。解放戰爭期間他成為威震海泰線的民兵英雄,受到蘇中區黨委的表揚。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三日,為恢復陣地,奪取南線堅持的新勝利,在泰興周家院的戰斗中光榮犧牲,時年二十八歲。

㈧ 姜堰七彩廣告是不是騙工的

您好,這個就是社會,這個就是商家,無奸不商就是這個道理,可以直接投訴到勞動監察大隊,只要您有證據證明您在他們那打工,然後就可以告他們無合同用工,要賠雙賠工資的,證據才是說話的本錢,只要能證明您們在他們那打工,可以用手機悄悄錄音,就是要工資,把要工資時候說的清楚一點,比如說打工多長時間,做了什麼工作,想要多少錢,他也會跟您討價還價,只要留下了錄音,他們就死定了,試試看吧,不用擔心的。。。。。

閱讀全文

與姜堰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禾建時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36
和銀行合作推廣產品方案 瀏覽:556
公交公司職業素養培訓方案 瀏覽:534
社區志願者培訓年度方案 瀏覽:352
廈門電子商務招聘 瀏覽:506
馬雲是怎麼想到電子商務 瀏覽:519
小學學校電教培訓方案 瀏覽:196
傳統文化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616
南京行狐電子商務怎麼樣 瀏覽:318
展會的策劃方案 瀏覽:474
愛過主題團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3
幼兒園教師技能鋼琴培訓方案 瀏覽:932
幼兒敬老院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
奧運主題暖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12
營養包實施方案培訓總結 瀏覽:664
2016電子商務份額 瀏覽:45
優九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8
親子活動生態農場策劃方案 瀏覽:190
辰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73
社區農業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