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得房率宣傳

得房率宣傳

發布時間:2021-10-04 06:38:09

⑴ 平時說的得房率是指使用面積/建築面積,還是套內面積/建築面積

得房率通常是指「套內使用面積」除以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包括室內套內面積+所有的陽檯面積全算-所有套內牆體面積,有的還要加上露檯面積。
簡單的講,就是如果整套房屋都鋪滿地磚,總共要鋪地磚的面積。
實際上,不管房產測繪還是建築行業,都沒有這個概念,這個是目前很多開發商的營銷手段。因為容積率的限制,很多開發商選擇了多建房產測繪中不計算面積的部位,然後以「送」的名義給買房者,再提高容積率限制范圍內的建築面積的單價,補回這些部位的建安成本,並賺取一定利潤。
根本就是不存在贈送面積的,因為那些部位本來就不該算面積,比如跨層陽台、露台、花台、「結構板」,超大陽台和入戶花園空中花園的一半等等,本身這些就是買房者應得的,因為開發商的宣傳,使很多購房者覺得自己撿了便宜。
買的沒有賣的精哦!!

⑵ 板樓,樓高18層,135平米的房子,宣傳得房率是85%什麼概念好不好呀

能達到85%已經很好了,問題就是能不能達到這么高,一般的電梯房也就80左右

⑶ 我買了一個二層商鋪當時宣傳得房率是七十而現在只有五十怎麼辦

只能怪你買的時候眼光不夠好

⑷ 請問得房率、公攤面積、公攤系數這三樣有什麼區別計算方式分別是什麼

得房率=套內面積/單元總面積;公攤系數=公攤面積/套內總面積;每戶公攤=公攤系數*每戶套內面積。
公攤系數與公攤率的區別劃分

要搞清出公攤多少,首先要明白購房過程中常涉及的幾個面積概念。
建築面積: 住宅的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外牆外圍所圍成空間的水平面積,如果計算多、高層住宅的建築面積,則是各層建築面積之和。建築面積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積、牆體柱體佔地面積、樓梯走道面積、其他公攤面積等。(房屋總價就是根據建築面積來計算的,通常樓書或其他宣傳冊上所標注的面積也是這個)
實用面積: 它是「建築面積」扣除公共分攤面積後的余額。
套內面積: 俗稱「地磚面積」或套內建築面積。它是在實用面積的基礎上扣除了柱體、牆體等佔用空間的建築物後的一個內容空間的概念。(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要得就是套內面積,即得房率)
有了以上幾個面積指數,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公攤系數和公攤率。
公攤系數=公用建築面積(即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率=公用建築面積(即分攤面積)/建築面積
由於分攤面積是一定的,套內面積肯定小於建築面積,所以,對同一主體而言,公攤系數是肯定大於公攤率的。
當心售樓人員用公攤率的數據盜換公攤系數的概念,這樣一來可以使人感覺公攤較小,二來無法准確算出實際分攤的面積。

⑸ 買房子贈送面積能算到宣傳單價里嗎

您好,1.有部分「贈送面積」本身就是不能計入房屋的銷售面積之內的,是不能計價銷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陽台、露台、飄窗等這些地方本身就只能算半面積或不算面積,這部分面積本來就不應當計入建築面積,應屬購房人所有。

2.「贈送面積」不屬於產權面積,又不會簽入合同內,所以購房者還得做個心理准備:「贈送面積」到手後,有些可能是縮了水的;因為沒有寫進合同,沒有與開發商理論的依據,所以得房率的多少,自己應好好計算。

3.「贈送面積」只有使用權,甚至連使用權都不合法,當然不會計入產權,因而也將不受法律保護,在遇到拆遷、出售、繼承、評估、抵押等時,沒有人會關心你的「實得單價」「得房率」……,你的價值觀將被完全顛覆,權益根本得不到保障。

4.對購房者來說,買「贈送面積」還存在一定的的風險。根據法規,立面是所有住戶共有,即使要更改,也須得到管理部門的審批。所以交房以後能否把「贈送面積」變成房間,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缺乏法律的保障,說不好到時就變成違章建築了。同時專家還指出,「贈送面積」沒有計入產權,嚴格來說屬於公共空間。按相關規定,如果把公共空間封起來就是搭建違章建築,到時城管部門要求拆除違章建築,就會損害到購房者的利益。

5.「贈送面積」不計入地塊規劃容積率,會造成實際的建築容積率提高。比如一個社區的容積率為5.0,如果贈送空間達到40%,容積率將提高到7.0,導致小區的建築密度增加,影響居住的舒適性。說簡單一點你買的高品質樓盤建築密度可能比拆遷安置房還高!

6.建築密度增加,入住人口數量也會超過設計數量,同時水、電、氣、電梯、排污、泊車位、公共交通等都將不堪重負!

7.「贈送面積」改變了合理的建築形式,由於塑形的改變,這樣的建築很可能會造成不環保、不節能的情況。而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勢必會對整個建築的結構、抗風、抗震性能、立面效果,以及城市形象帶來負面的影響;同時造成內部設計不科學,不通風和材料的浪費,再加上有些「贈送面積」並不實用,居住的舒適性將大打折扣。

8.「贈送面積」不會產生報建費和稅費,損害了政府的利益,同時變相抬高了房價,會讓樓市產生虛假信息,誤導市場管理。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目前房市中「贈送面積」的在售樓盤中幾乎全部都存在「虛假」成分,不管得房率是110%還是170%,底線都不會是讓購房者獲得天上掉餡餅般的實惠,「贈送面積」不過是開發商宣傳促銷的誘餌和噱頭,目的是開發商利用獲得的不計入容積率的面積,降低了實際單位成本,並依託贈送面積提高銷售價格。

有關專家特別提醒購房者注意三個問題:一是,所謂的「贈送面積」,其建築成本等已被分攤進了房價,購房者實際並非真正撿到便宜,買房仍要重點關注房屋價格、質量、配套等基本要素;二是,一些「贈送面積」譬如入戶花園等,往往存在著光線晦暗、窄小不好用、裝修麻煩、容易飄雨受潮等問題,能否真正達到購房者預想的使用目的難以確定;三是,入戶花園、挑高陽台、露台等能否封閉起來,進而實現「一房變兩房」、「兩房變四房」的夢想,並非由開發商說了算,這取決於城建等職能部門是否批准,否則可能成為違章建築被責令拆除。
望採納

⑹ 得房率並非越高越好 公攤率也很重要

「得房率」指的是可供住戶支配的面積(也就是套內建築面積)與每戶建築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之比。得房率=(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得房率是買房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計算房屋面積時,計算的是建築面積,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

「得房率」時候就越高越好呢?

有專家認為,有關得房率的宣傳,對消費者其實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得房率高意味著房屋設計經濟實用,不浪費,好處自然是顯而易見的,但如果得房率達到100%,那麼這套房子肯定是沒有樓梯、走道的『空中樓閣』,更談不上安全性、方便性和舒適性了。

得房率過高會導致業主的公用面積減少,這樣居住起來就會感覺擁擠、壓抑、不便。比如高層住宅為減少公攤面積而只設一部電梯,上下班高峰期人們就要長時間等電梯;比如為了提高得房率,將過道、走廊造得非常狹窄,業主搬家時搬運傢具、大家電等大宗物品就會很不方便;比如有些樓盤為了提高得房率,壓縮了消防通道的空間,這樣會對業主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等特殊情況,狹窄的通道會阻緩人流通過的速度,使人們無法迅速疏散。

對於套型本身也不能盲目強調得房率,要看套型設計得是否合理,有些套型的得房率雖然高,但是進深很大,有很多走廊、暗間等,這個得房率就高得沒什麼意義了。

專家指出,高得房率往往意味著居住品質下降。開發商在得房率上大做文章,無非是為了吸引眼球,滿足購房者圖實惠的心理需求。的確,購房者就沒有不關注得房率的。這是因為得房率這個指標,直接關繫到所付出的每一塊錢中,最後到底會有幾毛幾分能夠用在自己可以支配的活動空間上。

但是,不少被華麗的得房率數據震撼得兩眼放光、忙不迭掏腰包的購房者,卻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實際上,得房率是與另一個重要指標——公攤率如影相隨出現的,兩者呈現互補零和的關系。

「得房率」影響的是自己所購置住宅的使用面積,衡量著一套住宅在使用中的舒適度。但在對於「得房率」的數值大小進行選擇時,不應該片面的一味選擇高數值,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全面的進行考究。

影響「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業內人士介紹說,不同樓盤公攤面積所佔比例不同,影響因素很多。比如說,建築形態是板樓還是塔樓,電梯等配套設施多寡等等。一般情況下,樓層越高、樓層結構越復雜,公攤比例也就越高。

其中最主要的區別是建築形式是塔樓還是板樓。如果是南北通透戶型的板樓,「得房率」通常在80%以上,戶型因為方正也容易充分利用。多層住宅的話,還能省了電梯、供水設備間等公共部位。

而塔樓結構可實現一梯多戶高容積率,但「得房率」通常僅為75%,因為除了電梯井、配電機房等都算作公攤外,一層多戶的設計形式也導致空間難以有效利用。

除了建築形態不同,有些開發商會通過其他方式提高「得房率」,在不額外增加公攤的程度上,從戶內設計方面盡量擴大使用面積,撒手鐧就是半封閉陽台和大飄窗。

影響得房率的因素分析

①、房型結構(幾梯幾戶)。例如一梯多戶可能與一梯二戶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相差無幾,可戶數增加了,總套內建築面積增加了,則每戶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就會減小。

②、樓盤形態。一般來說高層得房率最低,小高層次之,多層則得房率較高。

③、公共活動區域大小。一般來說,高品質的物業多建有高挑大堂,寬敞電梯、室內車庫,這些都會佔用到大量公攤面積,故得房率相對較低。④、

車庫、會所等具備獨立使用功能的空間;售樓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為多棟房屋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設備房等。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6-1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⑺ 得房率是怎麼計算的買新房得房率多少合適

買了多大面積的房子,不一定就能住上多大面積的房子,得房率的高低一直是購房者心中的一道坎,也成為購房者買房的重點考查內容。那麼,得房率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呢?買新房得房率多少合適呢?得房率真的是越大越好嗎?且看小編為你揭秘!

一、什麼是得房率?得房率怎麼計算的?

得房率是套內建築面積與建築面積的比值,是衡量實際使用面積大小的標准之一。

例如:小紅買了一套房,建築面積100㎡,套內建築面積為83㎡,那麼得房率就是83/100*100%=83%。

二、得房率跟購房者有啥關系?

1、得房率影響實際使用面積的大小

公攤面積與得房率息息相關。公攤系數是公攤面積與套內建築面積的比值,而得房率=1-公攤系數。

公攤系數越大,得房率越小,你的房屋實際使用面積越小。

2、得房率影響房屋性價比

按理來說,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價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公攤面積包括樓梯、走廊、電梯、樓梯井等,如果公攤面積太小,會使公共區域擁擠不堪。

比如高層住宅為減少公攤面積而只設一部電梯,上下班高峰期人們就要長時間等電梯;比如為了提高得房率,將過道、走廊造得非常狹窄,業主搬家時搬運傢具、大家電等大宗物品就會很不方便;比如有些樓盤為了提高得房率,壓縮了消防通道的空間,這樣會對業主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等特殊情況,狹窄的通道會阻緩人流通過的速度,使人們無法迅速疏散。

有些開發商會通過其他方式提高得房率,在不額外增加公攤的程度上,從戶內設計方面盡量擴大使用面積,撒手鐧就是半封閉陽台和大飄窗。通常情況下,這部分贈送面積是不計入得房率的。但是在購房時業主還要咨詢清楚贈送面積是否計入得房率,以免在交房時因公攤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得房率應有個合理的限度,並不是越高越好。購房者不應盲目追求高得房率,當超過合理的限度時,一定要注意辨別是以犧牲居住品質為代價換來的,還是在設計上有所突破。

三、買新房得房率多少比較合適

各個小區的「得房率」有很大的差異,一般情況下,多層住宅的「得房率」在85~90%之間,小高層住宅的「得房率」在80~85%,高層的「得房率」相對較低,一般在75~80%,酒店式公寓則會更低。

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一般多層的建築物得房率為88%,高層的建築物得房率為72%,而辦公樓為55%。

四、新房的得房率怎麼看?

新房的得房率,一般在戶型圖或者樓盤宣傳中,不會直接展示給購房者。實際去看房時,銷售人員會告知得房率有多少。另外,還有兩種方法可以算出得房率:

1、樓盤「一房一價表」上看相關數據

在售樓處,尤其是期房的項目,會有「一房一價表」,表上會標著單價、朝向、戶型、樓層數、建築面積和套內面積等。根據公式現場算出得房率,做到心中有數。

2、合肥物價局網站或者合肥房地產管理局上查詢相關信息

新房樓盤的建設,需向合肥房地產管理局報備。合肥物價局上有詳細的價格信息,包括建築面積等。

具體操作步驟:打開「合肥物價局」網站,在首頁點擊「合肥市商品住宅明碼標價查詢」,點擊「更多」,在頁面內就可搜索你想查詢的樓盤信息,找到在售樓棟信息,就可查看「建築面積」和「套內面積」,得房率就能立刻計算出來啦!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0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⑻ 得房率是怎麼算的買新房怎樣看得房率

得房率直接影響到買房的實際使用面積,更與房屋性價比息息相關。新房的得房率通過什麼途徑可以得知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什麼是得房率?怎麼計算?

得房率是套內建築面積與建築面積的比值,是衡量實際使用面積大小的標准之一。

例如:小明買了一套房,建築面積100㎡,套內建築面積為83㎡,那麼得房率就是83/100*100%=83%。

二、得房率跟購房者有啥關系?

1、得房率影響實際使用面積的大小

公攤面積與得房率息息相關。公攤系數是公攤面積與套內建築面積的比值,而得房率=1-公攤系數。

公攤系數越大,得房率越小,你的房屋實際使用面積越小。

2、得房率影響房屋性價比

得房率越高,房屋的性價比越高。

但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公攤面積包括樓梯、走廊、電梯、樓梯井等,如果公攤面積太小,會使公共區域擁擠不堪。如果購買的是塔樓,一梯十多戶的公攤如果太小,勢必會影響正常出入,居住舒適度將大大降低。

目前市場上約定俗稱的得房率標准,要求高層建築得房率不低於70%,多層建築得房率不得低於75%。

得房率應有個合理的限度,並不是越高越好。購房者不應盲目追求高得房率,當超過合理的限度時,一定要注意辨別是以犧牲居住品質為代價換來的,還是在設計上有所突破。

三、新房的得房率怎麼看?

新房的得房率,一般在戶型圖或者樓盤宣傳中,不會直接展示給購房者。實際去看房時,銷售人員會告知得房率有多少。另外,還有兩種方法可以算出得房率:

1、樓盤「一房一價表」上看相關數據

在售樓處,尤其是期房的項目,會有「一房一價表」,表上會標著單價、朝向、戶型、樓層數、建築面積和套內面積等。根據公式現場算出得房率,做到心中有數。

2、住建委網站上查詢相關信息

新房樓盤的建設,需向住建委報備。住建委網站上有詳細的信息,包括建築面積、車位比、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周邊配套、建設程序等。

以北京為例,具體操作步驟:打開「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網站,在首頁點擊「房屋管理」,在「房屋交易」中的「新建商品房項目」下搜索你想查詢的樓盤信息,找到在售樓棟信息,點擊「查看信息」,查看「建築面積」和「套內面積」。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4-2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⑼ 得房率應該多少才合適買房前怎麼查得房率

買套100平米的房子,到手才70平米,是不是感覺不大爽?「得房率」這個詞恐怕只有在中國才會被如此重視。

得房率又稱使用率,它的計算公式是「套內面積/建築面積」,這個指標是衡量房子性價比的重要指標,得房率高的房子,使用面積越大。

得房率決定了房屋性價比

公攤面積是每一戶都有的,簡單地說,就是所有住戶掏錢購買公共使用面積,得房率+公攤率=1。公攤越大,得房率就越低。

我們買房時,一般都是按建築面積確定單價,不過在合同中,也能看到套內單價。如果面積相同,得房率不同,在套內單價上會直接體現出來。

舉個簡單例子,兩套建築面積100平米,單價均為2萬元的住宅,得房率分別為75%和80%,使用面積分別是75平米和80平米。如果按照套內面積計算。75平米的單價為2.67萬元/平米,而80平米的單價為2.5萬元/平米。得房率低的房子實際套內單價要高出1700元/平米。兩套房的性價比高下立判。

不過對於得房率而言,並不能一味追求更高。這一點我們從公攤的用途就能看到。

一般公攤面積有樓梯間、電梯門廊、電梯井等。如果公攤面積不夠,這些公共部分勢必縮水,對出行會有相當的影響。塔樓相對於板樓更便宜,就是因為公攤更大,實際得房率偏低。

專業人士表示,目前並沒有針對得房率的專門規定,不過各房企對得房率都有一定標准,高層建築不能低於70%,多層建築不能低於75%,不含開發商所謂「贈送」的面積。

怎麼查看得房率?

關於得房率一般人都是從銷售口中得知一個平均數值,難以從廣告和宣傳冊頁中看到。不過開發商項目開盤時會展示銷控表,該表提供的數據有單價、朝向、戶型、樓層、建築面積和套內面積,購房者可自行計算。

另外,建委網站上也能查到相關信息。房企在開發項目時必須向建委報備。該項目的規劃也很清楚,其中就能查到「建築面積」和「套內面積」。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7-0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閱讀全文

與得房率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禾建時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36
和銀行合作推廣產品方案 瀏覽:556
公交公司職業素養培訓方案 瀏覽:534
社區志願者培訓年度方案 瀏覽:352
廈門電子商務招聘 瀏覽:506
馬雲是怎麼想到電子商務 瀏覽:519
小學學校電教培訓方案 瀏覽:196
傳統文化培訓班實施方案 瀏覽:616
南京行狐電子商務怎麼樣 瀏覽:318
展會的策劃方案 瀏覽:474
愛過主題團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3
幼兒園教師技能鋼琴培訓方案 瀏覽:932
幼兒敬老院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
奧運主題暖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12
營養包實施方案培訓總結 瀏覽:664
2016電子商務份額 瀏覽:45
優九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8
親子活動生態農場策劃方案 瀏覽:190
辰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73
社區農業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