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曹宇的藝術年表
1947年古歷正月23日 出生在陝西岐山青化鎮
1963年16歲創作剪紙《出診》《學文化》入編《岐山新剪紙》
1965年18歲 青化農業中學畢業,考入西安美術學院附中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在上海、韶山、北京大串聯,毛澤東第六次接見
1967年 文化大革命鬥批改階段、與王百順、劉文西戶縣寫生
1968年 同張惠民教授,揚改朝同學赴河南學習揚水才英雄事跡並創作組畫。為揚水才尋找民國期間失散二十多年的妹妹。
1969年 在寶雞紅旗大隊學習英雄王恆德並集體創作連環畫頁,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並參加舉辦英雄事跡展覽。
1970年1月 西安美術學院革委會分配到麟游縣文化館工作。
1971年1月-12月 在麟游縣澄銘窖抓樣板戲點,排出樣板戲六本,縣上在此召開現場會。
1973年 創作油畫《燈亮心紅》1975年 創作年畫《公社桃李》入選《陝西省年畫作品展》組織麟游縣文藝創作組,主持創作《新來的老石匠》(揚苗執筆)《雙喜臨門》(羅天執筆)獲得陝西省創作獎,演出獎出版單行本,電視錄像。
1977年 參加市美術創作組,與王尊農合作《長征路上》、《關懷》入選《陝西省美術作品展覽》
1978年 創作版畫《山丹丹》,發表於《寶雞文藝》封面
1979年8月11日 版畫《讀》發表於,《陝西日報》
8 月 19日 版畫《憶延安》發表於《陝西日報》並入選《陝西省美展》
宣傳畫《海洋工程的未來》、科普連環畫《海洋的秘密》入選《陝西省科普畫展》獲陝西省科普美術創作二等獎
版畫《山丹丹》入選《慶祝國慶30周年陝西省美術作品展》
編輯出版《九成宮》綜合文藝集
1980年5月 負責編寫出版《範文賞析》並設計封面、插圖,裝幀。
版畫《憶延安》發表於《群眾藝術》雜志
版畫《大雁塔》入選《寶雞伊犁版畫聯展》並發表於《伊犁日報》
倡議並參與組織《寶雞市美術作品巡展》在寶雞市十二個縣區巡迴展出。
同年調岐山縣蔡家坡文化館
1981年 舉辦《春聯展覽》,,在蔡家坡文化館工作
版畫《晨》發表於《陝西日報》
版畫《春曲》發表於《群眾藝術》
版畫《晨曲》入選《慶祝建黨60周年陝西省美術作品展覽》
版畫《家鄉美》發表於《陝西農民報》
篆刻作品發表於《寶雞文學》
舉辦《陝西版畫展覽》主編《秦川黑白木刻選》
組織舉辦《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篆刻硬筆書法展同年又赴四川自貢展出、篆刻作品發表與《自貢日報》
版畫《家鄉美》發表於《文藝報》雜志
版畫《藝海》發表於《寶雞文學》、《西安晚報》
版畫《珍惜動物》(五幅)發表於《環境雜志》
篆刻作品發表於《民兵建設》雜志
1982年 調岐山縣博物館,連環畫《黃鼬喊冤》發表於《陝西農業》雜志
版畫《晨曲》發表於《寶雞文學》
版畫《春催桃李》發表於《陝西日報》入選《陝西省美協作品展》獲優秀獎
版畫《 春曲》發表於《曲藝》雜志封面
剪紙《優》發表於《民兵建設》
連環畫《黃鼬告狀》發表於《科普文藝》
剪紙《邊疆女民兵》發表於《民兵建設》
版畫《山村人家》發表於《群眾藝術》
版畫《趕集路上》發表於《群眾藝術》
版畫《益鳥家燕》發表於《陝西農業雜志》
版畫《桃李滿天下》發表於《上海團訊》封面
連環畫《海洋的秘密》發表於《科學美術》雜志
版畫《史詩》、《藝海》、《雁歸來》入選《陝西省版畫作品展覽》、入編《陝西版畫作品展》
1983年 版畫《雁歸來》發表於《西安晚報》
版畫《暮歸》發表於《陝西農業》雜志
版畫《桃李爭艷》發表於《西安晚報》並入選《陝西省衛生美術攝影展覽》
書法參加《支援安康救災義賣展覽》,磚版畫《勞動,藝術,寶庫》發表於《科普文藝》
參加五丈原諸葛亮廟維修工作,邀請舒同、梁伯載、揚隆山為廟上題字,請吳東魁先生作畫,同時拜訪張振烺、啟功、孫其峰等先生。
1984年 版畫《趕集路上》獲岐山縣文化藝術優秀作品獎,篆刻作品《錢來蘇詩》入選《淮海戰役35周年書法篆刻展覽》
1984年4月19日 調入寶雞市群眾藝術館
散文《游五丈原》發表於四川《游天府》雜志
論文《唐九成宮與禮泉銘碑》發表於《星期天》報
故事連載《海峽追魚》發表於《寶雞文化》報
童話,組畫《老虎,獅子和牛》入選《全國第六屆美術作品展》獲陝西省美術創作二等獎。
1985年 任寶雞市群眾藝術館研究部主任,唱詞《十唱政府政策好》發表於《陝西農業報》參與組織《寶雞民間藝術展覽》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陳列被展出,受文化部嘉獎。
論文《耍社火臉譜》發表在《北京日報》
《一幅有諷刺性民間術版年畫——小人圖》發表於《人民日報》
《寶雞社火》發表於《經濟時報》
《吉祥的壽雞》發表於《陝西日報》、《寶雞文化》
《為了展出成功》發表於《寶雞文化》
《壽雞》發表於《星期天》報
論文《以權謀利者戒》發表於《陝西工人報》
1986年 《寶雞名勝三字經》發表於《寶雞文化》、《陝西農民報》,攝影作品《社火臉 譜》讓中國圖片社作為廣告發表
籌辦《陝西民間美術展》參加「杭州86中國特殊游項目交流會」,擔任總體設計並出席大會。
《農民書法家梁伯載》一文發表於《寶雞民間文學》
《黃鎮題詞五丈原》發表於《星期天》報
《鳳及其圖案》發表於上海《美術叢刊》
1986年11月11日 岐陽印社正式被批准為市級社團單位並在市軍轉站開會成立。
《一束盛開的玫瑰》一文發表於《寶雞日報》
版畫《雁歸來》發表於《工人日報》、獲陝西省版畫榮譽獎
《金戈鐵馬大散關》一文發表於《陝西畫報》、當選為寶雞市青年書法協會常務副主席
版畫《婆婆的心》入選《陝西省首屆版畫展》
主持梁伯載先生逝世紀念會、立碑一通、由中國書協主席沈鵬題寫碑文:「農民書法家梁伯載紀念碑」
創辦寶雞《秦寶齋》藝術服務部,方濟眾、吳三大題字
1987年 書法作品入選《寶雞市第二屆青年書法展覽》獲優秀獎
創辦「風翔師范寶雞教學點美術班」招收34名學員
參於《九成宮杯全國書法大賽》工作、擔任組委會委員兼秘書組長
「上海文化藝術沙龍協會」為特邀顧問
擔任《中國曲藝志寶雞所屬條目》副主編、書法作品入選《陝西省首屆藝術館美術書法作品展覽》
書法作品入選《絲綢之路國際書畫展覽》獲優秀獎
1988年 籌辦《太白杯全國書畫攝影公開賽》任秘書長,請歐陽中石題字
《墨海奇珍》一文發表於《文化藝術報》
書法兩幅作品入選《百家書法展》
《農民書法家梁伯載》一文發表於《陝西農民報》
報告文學《他用甜蜜報答春天》一文發表於「陝西人民廣播電台」
論文《清代山水長卷--雲棧圖》參加《中國褒斜石門學術研究會第三屆國際學術研究會》並出席研討會
報告文學《黃土換來金鑰匙》(記民家藝術家胡新民訪美)陝西電台配樂播出
書法作品《鏤金長壽字》攜刻於河南神墨碑林
論文《嶺南書苑石門風》一文發表於《漢中日報》
聘請為「中國寶雞畫院」副院長
論文《召伯、甘棠樹、甘棠圖》一文入選《周公與古卷阿學術討論會》
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新書法大展》
推薦為政協寶雞市委員會委員、赴沈陽、盤錦、北京三地筆會
主編《中青年書法家讀書法》一書出版、三秦出版社出版
1989年 攝影作品《市長上街寫春聯》發表於《寶雞日報》獲的攝影三等獎
論文《蘇軾書法的創新思想》入選《全國第六屆蘇軾研討會》
篆刻作品入選《全國印社篆刻聯展》並入編作品集
1990年 主編《龍泉青瓷杯全國中師書法大賽獲獎作品集》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創辦《石鼓》雜志、主編《論書技法詩百首》
組織籌辦《銀母寺鉛鋅礦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1991年 聯合浙江紫薇印社江蘇蒼梧印社組織全國城市印社聯展、並主編《全國城市印社聯展作品集》
書法作品入選「紀念辛亥革命80周年—海峽兩岸書畫展」
1992年 在福建三明市舉辦《曹宇書畫展》、《三明日報》三明電視台全程報道,返途於浙江美術學院拜訪顧生岳教授、劉江教授。
倡議重修炎帝陵、書法作品入選「詠湖墨苑」並刻石
1993年 當選為寶雞市書協副主席
論文《石門頌在隸書創作中的指導意義》入選《蜀道及石門石刻國際學術研究會》
書法作品入選「聖泉碑林」並刻石
1994年 國畫《甲戌大吉》發表於《人生報》
國畫《五更雞》入選《94陝西省群星美術作品展覽》
國畫《幾度滄桑》入選「陝西省美展」並發表於《陝西日報》入編《炎帝故鄉書畫集》
舉辦《寶雞—鎮江金石書畫聯展》〉
1995年 任周原文化研究會秘書長、組織陝西婦女文化藝術節在半坡文化館開幕
1996年 國畫《麟山秋月》入選「中央電視台書畫院畫展」
主辦《全國名家作品展》
國畫《烈日當空》入選《寶雞、漢中、隴南》三地市書畫展
散文《文懷沙心系寶學》發表於《寶雞日報》
國畫山水入選《海內外文化名人紀念史可法殉難350周年書畫展》
書法作品入選《中華萬歲書畫金石大辭典》
舉辦岐陽印社成立十周年暨《石鼓》雜志創辦五周年大會、並舉辦《岐陽金石展》
在北京北普陀舉辦《周秦文化藝術展》、中國作協主席李准題字。 應邀在廣西藝術學院作《中國西部民間藝術》報告
在廣西南寧群眾藝術館舉辦《曹宇歷代碑貼收藏展》、《孫倩俠剪紙展》
1997年 篆刻作品入選《首屆書法藝術節》創建西普陀、創辦西秦美術專修學院
書法入選《三都澳中國書畫大展》、《周原金文名家釋評書法展》、《97香港回歸書畫展》、《紀念周恩來誕晨百年全國書畫展》
與吳三大、貧恩風、雷冰等倡議「小藝術級希望工程」在省黨校舉辦首期培訓班
設計並規劃重修大散關
1998年 傳記入選《東方之子》
中共寶雞市委市政府授予「優秀文藝工作者」
籌辦《連接新世紀陝西版畫回顧展》
雕塑作品《騰升》被寶雞縣政府採用並築於西環街中心
《三鳳迎賓》被鳳縣政府採用並築於老城三角街中心
書法作品攜刻於北海市「南珠碑廊」
國畫《莽原無聲》獲「98陝西群星獎」
1999年 國畫《祖國萬歲》入編《奮進的歷程》〉畫冊、寶雞市政協主編
2000年 出版《孫可興隸書聯集》
論文《北周七女碑賞析》獲「寶雞藝術節」三等獎
書法作品入選《陝西省政協成立50周年書畫展》
2001年 國畫《暗香浮動》入選《寶雞市慶祝建黨80周年書畫展》獲一等獎
2003年 受聘於西京大學、任人文藝術學院教授
出版《曹宇書畫集》
2006年 書畫作品入選《紀念趙朴初誕辰百年書畫展》並收藏
2006年10月 美術作品入選《首屆中朝美術交流大展》獲一等獎
11月18日 書法作品入選《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書畫展》,作品發表於《贛南日報》楊建兮為《石鼓》題字
2007年 赴雲南采風
書法入選《第五屆海峽兩岸書畫大展》並收入作品集、獲書法百強獎
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新農村建設藝術展》
作品入選《千禧寶典》作品集
西菩陀菩薩店開工
2008年《石鼓文圖》創作發表於《華海報》、《寶雞日報》、《西部建設報》
獲《和諧陝西2007年書畫新聞人物獎》作品入編《和諧陝西文獻》
國畫四幅發表《中國書畫鑒藏》
《西秦美術學院畫展》在西安、寶雞展出
塑西普陀菩薩像、赴銀川筆會,賀蘭山、沙湖采風
赴新疆庫爾勒吐魯番、烏魯木齊等地采風
參於編輯《安正中文集》
《剪紙探源》一文入選「第四屆國術剪紙藝術論壇」獲優秀獎。《剪紙史話》獲陝西省山花獎
2009年 北京請文懷沙題寫「西普陀四字碑」,廖靜文為西普陀「天然大佛」題詞
赴北京聯系中國書協舉辦九成宮全國書法大賽、編《九成宮概覽》
赴北京參加傳統與現代對話展,看望歐陽中石、文懷沙、廖靜文、吳東魁等書畫家
出版《石鼓堂尺牘》一書
蔡家坡召開「岐陽印社第四屆社員代表大會」 在藍天賓館召開「岐陽印社換屆會議」曹宇當選為社長
在深圳寶安畫院舉辦《岐陽印社社員作品展》、《寶安日報》、《中國書法網》等報刊網站報道
應邀在麟游作「九成宮文化」專行報告會
赴山西靈石縣參觀「王家大院」、「資壽寺」,洪洞縣參觀大槐樹、廣聖寺、霍泉等名勝
《古今剪紙與藝術創作》金盾出版社出版
2010年 《石鼓》雜志復刊,新《石鼓》雜志為大16開、64頁全彩色膠印入居麟游縣,籌辦九成宮全國書法大賽、任麟游「二會一賽」秘書長
創意刻制「九成之宮」巨印,《寶雞日報》《三秦都市報》專題報道
2011年 深圳舉辦《曹宣畫展》、出版《曹宣畫集》
編輯《石鼓堂法貼》
三原舉辦西安美院師生聯誼展、《岐陽印社書畫展》
2012年 《曹宇教授從藝五十周年座談會暨師生書畫展》在鳳鳴岐山故地舉辦
舉辦寶雞首屆篆刻藝術聯展
出版《寶雞首屆篆刻藝術聯展作品集》
編輯《石鼓堂楹聯》
Ⅱ 寶雞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寶雞古稱陳倉、雍州,古華夏九州之一,中華文化重要支脈寶學(寶雞之學)所在地,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餘年建城史。是炎帝故里、周秦文明發祥地、青銅器之鄉、佛骨聖地、民間工藝美術之鄉。遠古姜水育炎帝,商末周原興周、鳳雛宮奠定中國四合院庭落模型,春秋雍城興秦,鎮國之寶石鼓、何尊、毛公鼎等出自於此,法門寺藏佛骨,西府社火、年畫、泥塑等彰顯中華工藝。是關天經濟區副中心城市、陝西第二大城市、中國鈦谷、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首屆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十大生態宜居城市及中國十大綠色生態城市之一~
Ⅲ 寶雞投放戶外廣告那個效果好
主要考慮一下幾點標準是否達到,一個就是它的設計師能力,像佳禾眾信這樣比較好的戶外廣告公司的設計師都是經過國際ICAD認可;一個就是看它的戶外媒體資源豐不豐富,擁有的路段資源多不多;還有一個就是看這個公司的策劃能力,怎樣安排戶外的發布能取得最好的廣告效果。
Ⅳ 寶雞書法家谷雁冰的字畫有收藏價值嗎
字畫尺度大小不同,價值也不相同,尺越大價值越高,寶雞書法家谷雁冰的字畫有收藏價值。但是書法收藏價值更高。
Ⅳ 寶雞市的民風民俗
1、鳳翔彩繪泥塑
寶雞鳳翔彩繪泥塑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其興起於明代,原為孩童的「耍貨」,用以護生、辟邪、鎮宅、祈子、納福,主要分布在鳳翔縣城關鎮六營村。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鳳翔彩繪泥塑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2、2003年,六營村民間工藝大師胡深和胡新民創作的泥塑馬和泥塑羊先後被選為當年生肖郵票的主圖。同一個村子,同一種工藝品,連續兩次印上被譽為「國家名片」的生肖郵票,這在我國郵政史上絕無僅有。
2、馬勺社火臉譜
馬勺社火臉譜是由寶雞社火派生出來的一種民間工藝美術新品。馬勺是寶雞農村常見的舀水用具,舊時農村有懸掛描有簡單神怪面像的木馬勺以鎮宅辟邪的習俗。
上世紀八十年代,寶雞民間藝術家受這個習俗啟發,將社火臉譜繪制到馬勺背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馬勺社火臉譜。馬勺社火臉譜以封神演義故事、三國人物居多。近年來,又有人嘗試把社火臉譜繪制在木杴、葫蘆、斗、梭子上,形成了新的陳設藝術品種。
3、西路秦腔
西路秦腔是陝西四路秦腔之一,因其發源並流播於西府地區及甘肅一帶而得名,也稱西路秦腔、西路梆子,其音樂屬板腔體並輔以曲牌、雜腔構成,延續了明末清初「西秦腔」的唱調和板式,以寶雞地方的土音方言行腔咬字,西府特色鮮明。
表演講求火爆卻不失細膩,臉譜粗直大方,傳承有許多絕活特技,如鞭掃燈花、掄麻鞭、打五雷碗、卷席筒、夾雞蛋簸米等。清末民初,西府秦腔達到鼎盛階段。2008年,出身西府秦腔世家的名須生呂明發被授予「陝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秦腔代表性傳承人」榮譽稱號。
4、西府社火
寶雞是陝西社火藝術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區,謂之「西府社火」,以陳倉區、隴縣、鳳翔、岐山等縣的最為有名。寶雞社火的種類很多,有山社火、車社火、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地社火、黑社火、高芯社火、高蹺、竹馬、旱船、獅子、龍燈等。
它通過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和嚴密的構思,讓演員扮演成家喻戶曉的歷史、現代人物,形成經典故事組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特別是這種民間藝術常常與秦腔戲劇人物緊密地結合,有著悠久的歷史韻味和獨特魅力。
現在,寶雞各地每年都在春節期間或元宵節前後開展社火游演活動,表達喜慶歡樂、渲染節日的氣氛,以慶賀豐收,保佑平安,辟邪懲惡。寶雞社火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寶雞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5、西府曲子
西府曲子是寶雞獨有的曲牌聯套演唱形式,最早出現於先秦時的秦都雍城(鳳翔),系秦國宮廷音樂,稱「雍城秦曲」,後傳入民間。秦漢更迭後,雍人不敢再言秦,於是改為「雍城清曲」;大約明以後又被稱為西府曲子和鳳翔小曲。
有平弦、越弦曲子之分。平弦又稱「小宮調」,唱腔平順委婉,類似民歌;越弦又稱「正宮調」,唱腔慷慨激越,接近戲曲。一直以坐唱為主,偶有曲子班嘗試將之搬上舞台,曾多次在陝西省舉行的民間文藝匯演中獲獎。
Ⅵ 彰顯寶雞歷史文化的霸氣句子
大寶之地匯三教;雄雞鳴處傳八荒。
唱白雄雞棲寶地;一脈斯文百世聞。
Ⅶ 寶雞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寶雞古稱陳倉、雍州,古華夏九州之一,中華文化重要支脈寶學(寶雞之學)所在地,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餘年建城史。是炎帝故里、周秦文明發祥地、青銅器之鄉、佛骨聖地、民間工藝美術之鄉。遠古姜水育炎帝,商末周原興周、鳳雛宮奠定中國四合院庭落模型,春秋雍城興秦,鎮國之寶石鼓、何尊、毛公鼎等出自於此,法門寺藏佛骨,西府社火、年畫、泥塑等彰顯中華工藝。是關天經濟區副中心城市、陝西第二大城市、中國鈦谷、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首屆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十大生態宜居城市及中國十大綠色生態城市之一。
Ⅷ 陝西省寶雞市市區圖片(要分區)
你可以試試用用谷歌地球!
Ⅸ 寶雞一美術老師雪地中掃出巨幅雪竹圖引熱議,這位老師作畫的水平如何
寶雞這位美術老師在雪地畫出的巨幅雪竹圖受到了網友的一致好評,從圖片可以看出這位老師的繪畫水平還是很高的,但是,這位老師的舉動才是更值得點贊的,他用另一種方式給大家展示了藝術的魅力。
相信這位老師也是一位有風骨的人,他在畫幅旁邊書寫君子之風,也顯示出了他對竹子品行的喜愛,而且他也想通過自己的畫作,讓孩子們感受到竹子的風骨和氣節。
現在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把孩子的成績放在了首位,而這位老師則帶給了孩子們不一樣的課堂,讓孩子們可以感受到藝術不同的表達方式。
老師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輕視的作用,而一位優秀的老師就如同孩子生命中的一盞明燈,會幫孩子照亮方向。
而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更是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而作為老師和家長陪伴的機會也只有一次,寶雞的這名美術老師在雪地中掃出巨幅雪竹圖,他的舉動不只是給孩子,也給很多家長和老師上了一堂生動的課程,遇見這樣的老師,可以說是孩子的一大幸事,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遇到這樣眼中有光,認真負責的老師,也可以擁有能夠以身作則、認真陪伴的家長。
養育孩子實際上是一場共同的修行。
Ⅹ 寶雞有哪些旅遊特色紀念品
寶雞的特產:看看下面有沒有你需要的
渭濱區姜城堡:附近特產生薑。
渭濱區石壩河:附近特產甜蘿卜 (清為貢品)。
陳倉區
慕儀鄉:以手工製作蒸籠、毛氈聞名。
顏家河鄉:特產五味子、獼猴桃。
歧山縣
特產「鳳鳴酒」、手工掛面、竹器、柳編、花燈。
蔡加坡紫皮大蒜:又稱火蒜,產於蔡家坡鄉。皮紫紅,味辛辣,早熟高產。
馬江鄉:特產掛面。
鳳翔縣
「鳳凰牌」西鳳酒為全國名酒。木版年畫、泥塑、剪紙、煙花紙炮、皂素、皂金漆器、西鳳草提籃、草帽等工藝品聞名。
鳳翔臘驢肉:又稱臘驢腿。製作時選鮮驢肉,尤以驢腿為最佳。其色澤紅潤,質地細密,五味俱全,滋味鮮香。可補氣血、益肝腑,對積年勞疾、久病初愈、氣血虧虛、氣短乏力、倦怠羸弱、食慾不振、心悸失眠等有一定療效。已有百餘年生產歷史。
鳳翔罩金漆器:成品的銀底轉呈金色,故名。為罩金漆者實不用金。初製成時色澤渾厚凝重,放置三五年後,金底由暗轉亮,紅漆底由暗變艷,其整體效果愈加富麗堂皇,其後即經久不變不褪。圖案皆明朗大方,形象逼真,生動活潑,有立體感。產品有10餘個品種。無不選材精良,做工細致,堅實耐磨,色澤持久,抗腐蝕,耐高溫。罩金漆器始於明,盛於清,延續至今。
鳳翔草帽:系以當地所產的小麥麥稈為原料。所使用的麥稈韌性強,不易折,成品做工精細,造型美觀,質地牢固,經久耐用。其製作始於清初,遍於農村,以鳳翔所產的質量、式樣最佳,為該縣傳統名產,被譽為鳳翔「四寶」之一。當地民俗,婦女婚後第一年,母家必以鳳翔草帽贈婿,寄寓「遮陽、避雨、勤勞動」之意。此外並利用麥稈,以編扎草帽技藝,發展製作各色提籃、提包、掛幅、海濱席、沙發墊、瓦當式小杯墊等,成為日用與旅遊工藝品之一。
鳳翔木版年畫:以田家莊鄉南、北小里村為中心。為供春節時室內張貼,增添絢麗色彩的裝飾品。該年畫製作歷史悠久,從該縣珍藏的年畫古版中,尚有明代正德年間刻版,可見其經歷時間至少達四五百年。
鳳翔彩繪泥偶:為傳統的兒童玩具。
柳林鎮:為中國名酒「鳳凰牌」西鳳酒產地。
田家莊鄉:名產草帽。
田家莊鄉南小里村:傳統木版年畫、花火、紙炮馳名全國。
南指揮鄉太尉村:傳統擰麻繩工藝享有盛名。
紙坊鄉六營村:傳統泥塑工藝馳名。
唐村鄉六冢村:傳統編織蘆席工藝享有盛譽。
董家河鄉:草制工藝品聞名。
隴縣
隴縣馬蹄酥:又名蜜餡兒,因形似馬蹄而得名。原為宮廷膳食,據縣志載,該縣西南有吳山,歷朝派員郊祀,清光緒末年,隨行御廚將製法授予當地,逐漸傳及秦隴,成為民間名貴食品。層多松軟,油潤酥脆,油而不膩,香甜味厚,嚼不粘齒,營養豐富。
河北鄉:盛產核桃、水梨,以質優聞名。
固關鄉黑溝門村:家庭養麝聞名,盛產麝香。
東南鄉:手工葦席、簸箕聞名。
東南鄉河溝村:條子籠編織遠近聞名。
太白縣
嘴頭鎮塘口村:特產貝母。
桃川鄉、桃川鄉靈丹廟村:特產山萸。
白雲鄉古跡街村:特產木耳。
麟游縣
特產杏仁、蜂蜜、棗仁、山楂。
扶風縣
產品以白毛巾、孔雀藍硫璃瓦、「西安千椒」聞名。
千陽縣
特產核桃、桃花米、魚化石、山葯、棗仁、沙棘。
城關鎮:特產桃花米和山葯。
上店鄉:特產石魚。
南寨鄉大寨村:特產蘆席。
眉縣
名產有骨粒、骨球、太白酒。
湯峪鄉井溝村:特產農具木杈。
鳳縣
特產鳳黨、鳳椒。
龍口鎮:特產「龍口梨」、「胭脂桃」、「雞心李子」和鳳椒。
唐藏鄉:特產「鳳黨」(黨參)、甜辣椒。
南星鄉留鳳關村:為「大紅袍」花椒產地。
鳳州鄉:特產「鳳椒」。
瓦房壩鄉:「鳳黨」茶聞名。
紅光鄉:特產「安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