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歐萊雅和寶潔各使用的是什麼目標市場策略其優缺點有哪些
1 保潔公司採用應該是避強,並集中力量進攻某一個目標市場,這種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回進答攻力,集中精力以點蓋面。但是這樣會失去一部分市場,風險挺大的。
而歐萊雅則全面滲透市場來挑戰保潔,這樣可以是產品對每個人群都有用的,但是對市場滲透相對較慢,不能集中資金。
2 我感覺歐萊雅是打算與保潔進行全面的正面對視,但是保潔迴避了部分市場進攻,而是採取快速滲透,歐萊雅從上面的資料看就是想面向各層人的。
3 加強渠道,電視廣告,以低價格高促銷的戰略快速殺入市場。同時看其他對手怎麼做。
B. 歐萊雅營銷策劃書
試用活動、體驗活動,買贈、明星簽售。加大宣傳力度。
C. 歐萊雅的產品特點是什麼
一、基礎護膚產品
1、新凈界系列
1)潔面Jel:泡沫豐富,潔面時有刺痛感,潔面後
臉不感覺滑滑的。其中的水楊酸成分,雖然對皮膚有點刺激,但是對初期的痘痘還是有一定的效果。
2)爽膚水:清潔力強,但不夠補水,不夠滋潤,而且有很強刺痛感。
3)控油保濕乳:不覺得控油,也不覺得保濕;但搓泥效果明顯。
4)祛痘精華:非常有效,但對痘印無效。
2、清新保濕系列
1)潔面Jel:清潔力不錯,氣味氛芳,洗完臉後,不緊綳,而且不容易泛油。
2)保濕爽膚水:感覺全是水,拍上臉上感覺不錯,但保濕效果後勁不足,拿來泡紙膜,又覺得有點費。
3)保濕精華:感覺很水潤,但如果只用這個精華,而不再加一層其他滋潤霜,則會感覺很乾,時間長了,臉上會出現一層明顯的老化角質,即一層死皮。
4)保濕霜:性價比很高的一款保濕霜,一年四季都可以用,而且適合各種皮膚。在上粉底之前塗一層,可以使粉妝更服貼。
3、美白系列
1)潔面膏:清潔力不錯,氣味也很是好聞,油皮和混合皮的妹妹可以大膽使用;但建議干皮和敏感皮妹妹慎用。
2)美白爽膚水:既不保濕,又不美白,還不控油,有酒精味,算是這個系列中的敗筆。
3)美白日霜:SPF15,有點小油,而且流汗時,你會發現流白汗,應該是此款霜不易吸收的結果。
4)美白晚霜:美白效果有一點,但是偏油。
5)美白精華素:對於痘印,沒有太大效果,但是對於曬斑,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不適合整臉塗,最好是只塗在斑點上。
6)雙重精純美白:包裝設計新穎,對於提亮膚色有明顯效果,但是對淡斑或痘痕,幾乎無效。也有一定保濕效果。
7)隔離防曬霜:SPF30,帶有修正膚色的效果,可以做妝前隔離,皮膚好的美眉可以塗上這個當粉底,直接出門。這是一款不錯的隔離防曬霜。
8)美白面膜:面巾式的面膜,從包裝里拿出來時,感覺好像所含的精華素不夠,但是敷在臉上,小睡一覺後,發現臉色真的變白了。算是一個小小的驚喜吧。
4、明效新顏系列
1)潔面膏:清潔效果不錯,氣味也比較好聞,洗完臉後,不油不幹。
2)明效新顏滋潤霜日霜晚霜:適合中性皮膚的JM用,長痘、油皮和混合皮的JMS要慎用。
二、眼霜
1、花蕊眼霜(現名為眼周護理霜):適合年齡在16~20歲的年輕小妹。
2、清潤眼霜:據說可以祛黑眼圈,但我是沒發現有這個效果,但是,這支眼霜不夠滋潤倒是真的,我眼部第一根小細紋就是拜它所賜。可能也只適合年齡在16~20歲之間的年輕小妹。
3、復顏抗皺緊膚眼霜:抗皺效果,沒看出來;緊膚效果也不覺得;但是營養倒是有,我用這個長了幾顆脂肪粒。也許,我用這個時,是23歲左右,用得太早了。所以,28歲的JMS,應該可以試試。
三、粉底
1、智慧平衡粉底:個人比較偏好粉底乳,對於粉瓶只是偶爾嘗試;但這款粉,無論是粉瓶還是粉底乳,都是值得購買並誇贊的一款粉。
2、VC瑩亮粉底液:不夠透氣,有點偏油。但用後,臉色看起是比較有光澤。
四、睫毛膏
歐萊雅的睫毛膏,我想不需多說了,性價比就一個字,高!
五、卸妝油
150元,150ML.效果不錯,價錢合理。是卸妝油中性價比較高的一款。值得擁有。
六、唇膏
歐萊雅所有唇膏都感覺比較厚重,色澤不錯,持久性一般,價錢還是比較合理的。所以是否選購,則看個人喜好了。
D. 歐萊雅的品牌決策。
新農村戰略的誘惑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整體號召之下,包括飛利浦、寶潔在內的跨國品牌已經把眼睛盯緊了三四級市場和廣大農村消費者的錢包!因為銷量和利潤回報的誘惑,連世界級的高端化妝品品牌——歐萊雅也耐不住寂寞,開始對中國的農村市場蠢蠢欲動,垂涎欲滴了!
3月23日,歐萊雅集團再次購入BodyShop(美體小鋪)普通股股份。至此,該集團將擁有美體小鋪53.1%的股份,從而絕對控股該公司。
美體小鋪主打環保、天然的概念,是近年來國際美容業的黑馬。自1976年在倫敦南部的濱海小城布萊頓創立以來,該公司目前已經在全球開設了多達1900家店面。美體小鋪在全球最傑出品牌的排列中居於第27位。其創始人安妮塔·羅迪克在當今英國商界已享有先鋒人物之稱。
歐萊雅在全球擁有300多個品牌。自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歐萊雅一直堅持在化妝品中高端市場樹立自己的品牌。據歐萊雅2005年財報顯示,其大中國區的銷售額達到4.26億歐元,已經超過日本。然而,令歐萊雅感到困惑的是,盡管穩坐世界化妝品行業的頭把交椅,但在中國,它卻始終無法超越寶潔,成為理想中的第一大化妝品公司。或許,夜思日想,歐萊雅正試圖改變這種現狀。
早在2006年2月,歐萊雅就曾宣布,將發力於中國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的市場開拓。這便是所謂的「新農村戰略」。但是,歐萊雅進軍三四級市場的大片農村地區,對於一向標榜自己高端品牌的歐萊雅是否預示著明星隕落的潛在危險?
學習寶潔好榜樣——城市包圍農村
2005財年,歐萊雅集團實現銷售145.3億歐元,營運利潤達22.66億歐元,同比增長8.5%。在歐萊雅全球各個地區的業績貢獻中,西歐業績貢獻份額跌至47.4%,北美市場達到了27.2%,而在亞洲實現銷售13.75億歐元,同比增長7.4%。
今年年初,寶潔搶先一步提出,要著力拓展農村市場。這也許刺激了歐萊雅開拓農村市場的決心。據媒體當時的報道,時任歐萊雅中國區總裁的蓋保羅直言,歐萊雅將尋找合作夥伴,將產品帶到農村、三線以及三線以下的城市。
根據歐萊雅集團的全球部署,中國的現有業務將從90個城市拓展到200個城市。目前,歐萊雅的分銷渠道包括百貨商場、大賣場、超市,而化妝品商店對於「新農村戰略」將會更加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歐萊雅此番向低端市場滲透,不單純針對旗下某一品牌,而是整體滲透。對於甫一出現在中國時,便以高端形象示人的品牌,這是不是在自毀形象呢?難免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
過去,鞏俐和章子怡,這兩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代言人,讓歐萊雅的品牌地位得到很好的詮釋。旗下的蘭蔻、碧歐泉一直被認為是,只有少數人才用得起的高端化妝品。還有中國消費者知之甚少的赫蓮娜·魯賓斯坦,更是頂級的奢侈品牌。
現在為了配合品牌開拓農村和三四級市場,歐萊雅啟用了李嘉欣作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這禁不住讓很多業內人士開始擔憂——
對於形象已經定格的歐萊雅來說,要做的或許是繼續保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拿這樣的牌子去開拓三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銷量和市場份額可以快速上升,但是品牌上的損失應該怎麼計算?
品牌就像談戀愛,你到底愛的是誰?
一位曾經在歐萊雅工作過的高管認為,如果大舉進軍三線城市以及農村,會過分透支歐萊雅的品牌。進入中國十年後,歐萊雅迅速增長的銷售額,讓其自有品牌——巴黎歐萊雅正在被極端化。
這位高管甚至警告,向低端滲透的策略在幾年內可能沒有問題,但長此以往,巴黎歐萊雅將會成為下一個美寶蓮——幾年前,美寶蓮正因為向低端滲透,很快被一個中國本土的彩妝品牌打敗。如果失去了巴黎歐萊雅這個品牌,歐萊雅公司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畢竟,歐萊雅和巴黎歐萊雅很多時候是綁在一起的。
歐萊雅會成為第二個美寶蓮嗎?
根據專業人士分析,2001年以前,歐萊雅在中國的經營狀況並不是很理想。這位高管坦言,歐萊雅當時在模仿歐泊萊—為了提升形象,歐萊雅撤掉很多賣場的專櫃,僅保留一部分高端賣場。這就是所謂的「收」策略。這種策略,必然讓歐萊雅丟掉一大部分中低端市場,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寶潔旗下的品牌出現在各種賣場,賺的盆滿缽溢。
提升品牌形象帶來的利潤下滑,迫使歐萊雅在2003年底到2004年初,改「收」為「放」。從高端賣場到中低端賣場,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歐萊雅的專櫃又重新出現在這些地方。
但在「放」的策略中,美寶蓮卻成了犧牲品。之前,美寶蓮的價格遠高於一般的彩妝品牌。因為實行「放」的策略,美寶蓮的產品進行了持續的降價,降幅達到30%。
30-40元的平均價位,讓美寶蓮贏得了不少年輕女性的歡迎。而在當時的中國市場,彩妝領域的競爭有一個巨大的空檔,就是缺少平均價位在100元左右的彩妝品牌。如此定位的美寶蓮雖然獲得廣泛的知名度,但是,很快便被中國本土的一個彩妝品牌打敗。
因此,從美寶蓮的失敗案例中可以看出,是否進入三四級市場和農村市場,歐萊雅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和選擇權,但是,當歐萊雅深陷三四級市場和農村市場的亂戰之後,被迫降價而迎合當地的消費者,提升渠道中的銷量將是歐萊雅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但是,對於一個國際大牌來講,陷身自己並不熟悉的農村市場被輕車熟路的當地品牌排擠、打壓,最終的被迫撤出,失敗的宿命也許是早就註定的!正如抗戰時期,日本軍隊能夠在上海、南京等地攻城掠地,但是進入太行山區之後,就只能被動挨打一個道理了!
改縱向開拓為橫向延伸——歐萊雅明智之選!
在定價上,雖然歐萊雅旗下在中國銷售的品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檔次,但整體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還是較高的。赫蓮娜根本不在中國做任何廣告,蘭蔻、碧歐泉都是通過最時尚的媒體和派對等渠道進行宣傳。巴黎歐萊雅、美寶蓮、卡尼爾、羽西等,也大多通過認知度高的明星和時尚雜志,來形成強有力的品牌認知和傳播。僅有小護士還沒有提升形象的打算。
試想,蘭蔻的消費者會願意在小超市裡就能買到這個品牌的化妝品嗎?或者去一個商場買蘭蔻時,櫃台里還擺著大寶。雖然,一個品牌由高到低,要比從低到高容易得多,但是風險也將大得多。不過,好在歐萊雅各自為陣的品牌策略,或許能降低這個風險。
在歐萊雅為了實現更宏偉的目標而大張旗鼓推進「新農村戰略」的同時,在銷量增長的誘惑的背面,卻是一場品牌放棄純情和專情,而純粹、地地道道的為了市場份額的金錢游戲的濫情游戲!看似前景廣闊,「錢」景無限的品牌之旅,卻開始把一個針對時尚人群的名門閨秀變成了一個誰都可以褻玩的歌廳舞女。這或許是歐萊雅品牌惡夢的開始,也是眾多的小品牌尋找崛起機會的開始。因為,通過歐萊雅前期的市場教育,本土品牌能夠輕易的在後期切入市場,並且贏得農村消費者的青睞似乎他們更在行一些!
與其不斷把市場開向縱深,讓自己的品牌服務於從月收入200元到月收入20000元的漫長戰線,歐萊雅不如明智的收縮自己的戰線,讓自己的品牌專心為城市中特定的人群提供源源不斷的產品和增值服務,因為,這些顧客的需求對於歐萊雅來說還有很多的缺口!而伴隨跨國品牌的不斷湧入,歐萊雅在城市市場的份額也遠未達到飽和!
最後,歐萊雅能夠懂得的一個結論可能是:品牌如愛情,因為專情而無價,因為濫情而讓自己貶值!當然,如果歐萊雅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品牌運作高手,可能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訝和精彩!
E. 歐萊雅的產品組合
歐萊雅的產品都還不錯的
具體要怎麼組合還是要看你是什麼膚質 需要什麼效果的
還是到專櫃去看看 專櫃的BA也會給你一些建議的
F. 歐萊雅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種戰略分析方法,通過對被分析對象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加以綜合評估與分析得出結論,通過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來清晰地確定被分析對象的資源優勢和缺陷,了解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從而在戰略與戰術兩個層面加以調整方法、資源以保障被分析對象的實行以達到所要實現的目標。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也稱波士頓矩陣,它是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的,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准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單位現實情況的方法。 SWOT分別代表: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會)、threats(威脅)。 SWOT分析通過對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加以綜合評估與分析得出結論,然後再調整企業資源及企業策略,來達成企業的目標。 SWOT分析已逐漸被許多企業運用到包括: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產品研發等各個方面。 SWOT分析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隸屬於企業內部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礎。按照企業競爭戰略的完整概念,戰略應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著名的競爭戰略專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競爭理論從產業結構入手對一個企業「可能做的」方面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和說明,而能力學派管理學家則運用價值鏈解構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注重對公司的資源和能力的分析。SWOT分析,就是在綜合了前面兩者的基礎上,以資源學派學者為代表,將公司的內部分析(即20世紀80年代中期管理學界權威們所關注的研究取向,以能力學派為代表)與產業競爭環境的外部分析(即更早期戰略研究所關注的中心主題,以安德魯斯與邁克爾.波特為代表)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結構化的平衡系統分析體系。 與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較,SWOT分析從一開始就具有顯著的結構化和系統性的特徵。就結構化而言,首先在形式上,SWOT分析法表現為構造SWOT結構矩陣,並對矩陣的不同區域賦予了不同分析意義;其次內容上,SWOT分析法的主要理論基礎也強調從結構分析入手對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進行分析。另外,早在SWOT誕生之前的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有人提出過SWOT分析中涉及到的內部優勢、弱點,外部機會、威脅這些變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對它們加以分析。SWOT方法的重要貢獻就在於用系統的思想將這些似乎獨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來進行綜合分析,使得企業戰略計劃的制定更加科學全面。 SWOT方法自形成以來,廣泛應用於戰略研究與競爭分析,成為戰略管理和競爭情報的重要分析工具。分析直觀、使用簡單是它的重要優點。即使沒有精確的數據支持和更專業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但是,正是這種直觀和簡單,使得SWOT不可避免地帶有精度不夠的缺陷。例如SWOT分析採用定性方法,通過羅列S、W、O、T的各種表現,形成一種模糊的企業競爭地位描述。以此為依據作出的判斷,不免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臆斷。所以,在使用SWOT方法時要注意方法的局限性,在羅列作為判斷依據的事實時,要盡量真實、客觀、精確,並提供一定的定量數據彌補SWOT定性分析的不足,構造高層定性分析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