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大名府宣傳語

大名府宣傳語

發布時間:2021-09-12 06:55:24

A. 形容大名府的成語

大名鼎鼎的成語形容大名府

B. 鼎鼎大名的的宋朝大名府,怎麼淪為小縣城了

“時遷道:「小弟幼年間曾到大名,城內有樓,喚做翠雲樓,樓上樓下大小有百十個閣子。眼見得元宵之夜必然喧鬨。小弟潛地入城,到得元宵節夜,只盤去翠雲樓上,放起火來為號,軍師可自調遣人馬入來。」”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們想必都知道,這里說的大名就是歷史上那個家喻戶曉,非常出名的“北京大名府”。


巔峰過後往往就是衰敗,大名府在宋代盛極一時,宋代之後,自然就迎來了敗落。元朝時,疆域遼闊,不再設置陪都,大名府失去了政權的強有力支持,一時間地位驟降,但名氣還在。進入明朝,大名府遭受了它有史以來最大的打擊——洪水。

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漫灌了整個大名府,肆虐的洪水沖垮了高高的圍牆,橫掃了城內各大建築,一時間,大名府內,一片狼藉。經此一劫,大名府各方面都深受打擊,城中昔日繁華景象再也看不到,唯余數米深的淤泥昭示著這場災難的慘烈。在這樣悲慘的境況下,大名府人口驟減,搬走的、死亡的,這場洪水,讓大名府幾乎淪為空城。

就此,大名府失去了所有,經濟、人口、萬座樓閣,一切它曾經繁華的代名詞都化為烏有,它一步步走向衰落,淪為了今天的一個小縣城。

C. 都屬於千年古城,大名府都怎麼沒有西安出名呢

說起大名府,相信大家已經耳能詳熟了。狄仁傑曾在這里做官,蘇軾也曾被貶到這里過,趙構也曾遷兵於此。

大名府,也稱北京大名府,它的前身位於今天河北省大名縣東南部,大名府鍾靈毓秀,人才輩出。在春秋時期隸屬衛國,在歷史上是鼎鼎有名的“五鹿城”,曾作為各個朝代的州,郡,路 ,洲。唐德宗建中3年改名大名府。

為何大名府如此出名,其實這和北宋有著莫大的關系。

1952年平原省准備撤銷時,本來要被取消的大名府地區卻並未回來,這次行政區劃調整,徹底打破了大名府作為地區市的所有希望,大名府最後成為邯鄲市的下屬縣。但是大名縣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地帶。

未來發展勢頭強,2014年大名縣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並致力於發展優質產業,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

D. 大名府的名字由來

大名府人傑地靈,在歷史上曾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稱「北京」,元、明、清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為直隸省第一省會。解放後,曾建大名市。大名縣文化燦爛,人文薈萃,歷史上曾幾度繁榮昌盛,益滿中國古今大地。境內現有五禮記碑、狄仁傑祠堂碑、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碑、萬堤古墓群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遺址、直隸七師校址等,為發展大名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三國魏陽平郡,北周魏州,唐為天雄軍治,五代唐曰興唐付,晉曰廣晉府,又為天雄軍,漢改為大名府,周因之,宋仍為大名府,建為北京,金曰大名府路,元曰大名路,明仍為大名府,清因之,屬直隸省,民國廢,故治即今河北大名縣。

E. 大明湖的宣傳

湖畔柳成蔭
水中荷正盛

寫的不好呃.....

F. 大名府是個什麼部門

大名府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展開
大名府,或稱北京大名府,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南部。

大名府人傑地靈,在歷史上曾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大名府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三國魏陽平郡;北周魏州;唐為天雄軍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五代唐曰興唐府,後晉曰廣晉府,又為天雄軍,後漢改為大名府,後周因之,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稱「北京」,是宋朝的陪都,當時大名府人口達百餘萬,《水滸》里多次提到它,後來被淹沒。此座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黃河河沙之中。金朝時期曰大名府路,元、明、清為路、府、道所在地;元曰大名路,明仍為大名府,清因之,屬直隸省,曾為直隸省第一省會。民國廢,故治即今河北大名縣。解放後,曾建大名市。

大名境內有五禮記碑、狄仁傑祠堂碑、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碑、萬堤古墓群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遺址、直隸七師校址等。

中文名稱
大名府
外文名稱
Da ming fu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北
下轄地區
大名鎮,龍王廟鎮,舊治鄉
地名來源
「大名」這個詞是公元前661年(距今二千六百四十七年)春秋晉獻公十六年時,掌卜大夫卜偃從「魏」中測解出來的,說它是興旺強大起來的吉詞。據《左傳》、《史記.晉世家》中載:獻公十六年率領著他的太子申生和趙夙、畢萬兩名官員興兵滅掉了他們國境西南方的三個小國,其中有個小魏國(在今山西省芮城北)。勝利後,獻公把魏國這塊地方賜於畢萬。對此,卜偃作了占卜,結語說。「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此是始賞天開之矣—…今命之大以從盈數,其必有眾。」意思是說:萬是盈數,魏是大名、這樣賞賜是天開其福,今以大名去從盈數,畢萬之後必然要興起來,得到眾多人的擁護。從此,「大名」就成了一個興旺強大起來的吉詞,成了一個後來地地名金冠。

大名府
「大名」這個詞,這個金冠用在府名上,始於唐德宗建中三年,田悅任魏博節度使時。自春秋畢萬封於魏,事後,經過一千四百四十三年,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即782年的時候,駐在魏州(今大名縣城東北五至二十五里處即魏州治舊址)的魏博節度使田悅與蘆龍軍節度使十滔、恆州團練使王武俊結盟抗唐命,各自稱王,田悅自稱魏王,為取吉兆,把魏州之「魏」改為「大名」

G. 智取大名府讀後感

在本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聰明的智多星吳用,不盲目採用猛抓猛打的形式,而採用里應外合的方式達到目的,亦可算是一個人才。古代的戰爭、劫獄等活動,講究的是策略和戰術,例如空城計、美人計、聲東擊西等等,從《三國演義》和《三十六計》中都有詳細的講解。從本文來看,智取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類似我們的生活,都需要這樣的智慧去合理安排生活、合理攻破學習任務。
這讓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例子,在姐姐高三的學習中,時間十分緊迫,學習壓力又相當大,若是像張飛一樣胡亂復習,沒有計劃,就會亂套。這時,她就要學習吳用的智慧,給自己的生活安排學習計劃,勞逸結合,在空餘時間運動運動、聽聽音樂,放鬆心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反而事半功倍。我們的學習壓力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大,制定計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同時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完成目標。
既然在古代戰爭、劫獄中講究策略,那我們的學習中也需要策略,光制定計劃但學習沒方法也是徒勞,我們可以換取多種方式來學習,一味的死記硬背其實毫無意義。其實方法數不勝數,我們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效率才會高:如背英語時使用形象記憶法;背誦科學公式時使用實驗法;語文學習文言文時採用選句法等等……
我們一定要合理學習、巧用方法,才不會變成應試教育的試驗鼠。

H. 你們知道邯鄲大名府的來歷嗎

大名,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在歷史上曾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稱「北京」,元、明、清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為直隸省第一省會。解放後,曾建大名市。大名縣文化燦爛,人文薈萃,歷史上曾幾度繁榮昌盛,益滿中國古今大地。境內現有五禮記碑、狄仁傑祠堂碑、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碑、萬堤古墓群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遺址、直隸七師校址等大名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是冀、魯、豫三省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全縣面積1052平方公里,耕地110萬畝。全縣轄6個鎮,14個鄉,651個行政村,人口73萬。 大名縣屬黃河沖積平原,黑龍港流域,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有漳河、衛河、馬夾河三條河流橫貫全境,全縣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適合花生、小麥、玉米、大豆等多種農作物和各類干鮮果品的種植。 大名,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在歷史上曾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稱「北京」,元、明、清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為直隸省第一省會。 解放後,曾建大名市。大名縣文化燦爛,人文薈萃,歷史上曾幾度繁榮昌盛,益滿中國古今大地。境內現有五禮記碑、狄仁傑祠堂碑、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碑、萬堤古墓群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遺址、直隸七師校址等,為發展大名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宋真宗趙恆親征時駐扎過大名府;宋仁宗趙禎把大名府稱為「北京」。 從先秦實行郡縣制以來。大名縣先後數次與魏縣、元城縣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現在 的大名縣境,是歷史上大名、元城兩縣的疆域。 大名自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至民國26年(1937年)「七七事變」的1700年間,先後是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置陽平郡,北周為魏州;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田悅僭稱魏王,改魏州為大名府。為京大名府,元為大名路,明、清為大名府,民國3年(1914年)建大名道,轄冀南47縣。1928年改道為大名專區,轄13個縣。1945年大名解放,一度將縣城及郊區建市,不久廢市並入縣。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大名「不乏、瑰琦、忠孝、廉節之儔」。歷史上官於斯土者,如狄梁公仁傑,寇萊公准,韓魏公琦,文路公彥博,歐陽忠公修,蘇侍郎轍等;鄉賢有以死抗金的郭永,力排浮靡文風的柳開,人民喜愛的賦作家束皙,號稱「殿上虎」的劉安世等。皆彪炳史冊,為後人所稱道。共產黨建立後,則有郭隆真、馮品毅、平傑三、工從吾、趙紀彬、謝台臣、晁哲甫、解蘊山、李大磊等一大批革命家和領導人,或出生於大名,或執教、就讀於大名,或工作於大名,為大名縣人民作出過重大貢獻,為全縣人民所尊敬和稱頌。 回顧歷史,瞻望未來,大名人民清醒地認識到:振興大名的關鍵在經濟,經濟騰飛的途徑在農業。發展農業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優勢: 其一,上地平曠,土質良好,宜農、宜林、宜牧;具有發展農業的廣闊門路和前景。

閱讀全文

與大名府宣傳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年末活動營銷方案 瀏覽:3
每天惠電子商務是什麼 瀏覽:336
電子商務的模式都有哪些 瀏覽:321
美食嘉年華策劃方案 瀏覽:764
培訓項目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44
營銷方案考核 瀏覽:358
年貨展銷會策劃方案ppt 瀏覽:82
統計局放管服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808
月子餐整體營銷方案 瀏覽:83
麵包食品策劃方案 瀏覽:235
自考電子商務都有哪些科目 瀏覽:208
老年人團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79
招聘職位培訓方案 瀏覽:816
如何培訓中醫護理方案 瀏覽:672
校本培訓方案考核標准 瀏覽:796
關於系統建設策劃方案 瀏覽:952
培訓中心活動現場方案 瀏覽:787
軟包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291
電子商務網站設計風格 瀏覽:588
娃哈哈酸奶類飲品策劃方案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