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上宣傳什麼,什麼時候宣傳,都要考慮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
「政治方向」指的是治理者的思想方向,「政治」是指管理者的治理策略,偏離了治理者版的治理策略,權就得不到治理者的支持;
「輿論導向」是指大眾的思想方向,偏離了大眾的思想,也就沒有了群眾基礎;
「價值取向」是指你自身的修養,如果你好色,那你價值取向就是諂媚、如果你好財,你的價值取向就是貪財。這些不好的價值取向,會影響到其他閱讀者的思想,因此必須慎重考慮。
所以你說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實際上通俗地說,你的「網路宣傳」,首先要不違反治理者策略(不違法),其次不能偏離大眾思想,最後要想想宣傳之後會造成什麼影響。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㈡ 輿論宣傳與輿論導向有什麼不一樣
蟻坊輿論導復向研究中心表明制:
1、輿論宣傳是通過藉助各種宣傳媒介傳遞帶有某種傾向的信息,形成社會輿論,從思想上、心理上影響個體。
2、而輿論導向是一種運用輿論操縱人們的意識,引導人們的意向,從而控制人們的行為,使他們按照社會管理者制定的路線、方針、規章從事社會活動的傳播行為。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是以擴大影響為主,後者以引導輿論發展方向為主。
——蟻坊輿論導向工具
㈢ 宣傳報導與宣傳報道有什麼區別
中國版協校對研究委員會、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國家語委異形詞研究課題組、《咬文嚼字》編委會2003年8月15日發布的《關於試用新整理264組異形詞規范詞形的建議》中說,「報導」的「導」舊讀dào,「報導」和「報道」同音,意義完全相同。1985年《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確定「導」統讀dǎo,才出現二者讀音的分化。該建議推薦用報道淘汰報導。
㈣ 新聞宣傳工作為什麼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因為正確抄的輿論導向是新聞宣傳工作的生命。當今社會,新聞輿論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引導得好,可以統一思想,對人民的事業起促進作用;引導不當,就可能激化矛盾,給社會事業帶來不利影響。 在中國,作為中國共產黨新聞和宣傳理論中的一個概念,輿論導向正確引導,是黨的宣傳思想戰線非常重要的工作。 輿論導向正確,人心凝聚,精神振奮;輿論導向失誤,後果嚴重。
㈤ 如何提高預防工作的針對性,導向性,增強預防宣傳與警示教育的實效
(一)組織領導,健全機制,形成宣教合力。 一是健全領導機構。堅持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各盡其責、各展所長,廣大幹部群眾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體合力。各級紀檢監察組織要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和組織協調機制,加強對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組織協調與聯系溝通,為教育工順利開展提供組織保證。 二是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各級黨組織要把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擺到重要位置,納入黨的建設工作整體規劃中,與反腐倡廉各項工作統籌安排,全面推進。 三是加強組織協調。領導幹部要結合業務工作抓好黨建工作和懲防體系建設任務的落實,把反腐倡廉教育作為主要內容常抓不懈,要堅持主要領導帶頭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結合業務工作抓好分管范圍內教育任務的落實。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與組織、宣傳、黨校以及文化藝術等部門的聯系溝通,定期向有關單位通報反腐倡廉教育情況,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要加強紀檢監察機關內部協調配合,切實寓教育於案件查處、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執法監察和糾風治理等各項具體紀檢監察工作之中,通過加強部門間交流合作,統一思想,協調行動,整合宣教資源,形成宣教合力,增強宣教效果。 (二)區別對待,按需施教,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一是要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開展教育活動,做到因人施教。要突出抓好領導幹部這個重點,著重開展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教育,尤其是要抓好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教育,從而引導和調動各級領導幹部一心一意謀發展、千方百計促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認真抓好廣大黨員幹部這條主線,著力開展依法行政教育和崗位責任教育,使他們能夠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能。要細心抓好廣大人民群眾這個層面,深入開展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廉潔文化教育,在全社會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濃厚氛圍,推動和諧文化建設。 二是要針對出現的不同問題開展教育活動,做到因事施教。要針對領導幹部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容易犯錯誤的問題,把反腐倡廉教育貫穿於領導幹部的培養、選拔、管理、使用等各個方面。 三是要針對不同的階段和時機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重大節慶日、紀念日、活動日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做到因時施教。 四是要針對不同的領域和崗位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做到因地施教。對重點部門重點崗位黨員幹部,要重點開展崗位廉政教育,預防職務犯罪的發生。要以學習貫徹《廉政准則》為契機,以各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掌管「人權、財權、事權」的人員和處科級黨員幹部為對象,開展「明確崗位職責,增強廉政意識」主題教育活動,進行崗位廉政紀律教育、崗位廉政示範和警示教育、崗位廉政風險教育,引導他們明確崗位職責,正視手中權力,找准廉政風險,制定防範措施,作出廉政承諾,增強廉政意識。 五是要注重用本單位、本系統的先進事跡和典型案例,進行正反兩方面的教育。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充分挖掘身邊的優秀個人和先進事跡,發揮榜樣的示範性作用;通過典型案例開展案例討論剖析活動,汲取教訓,警鍾長鳴,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針對性。 (三)豐富載體,創新方法,注重教育的實效性。 一是要完善廉政文化「六進」活動載體。深入開展廉政文化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的「六進」活動,大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廉政文化和拒腐防變氛圍,全面推進基層黨風廉政文化建設。 二是要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既要善於運用「三會一課」等傳統教育手段,又要充分利用並發揮電視、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作用,做到「電台有聲、電視有影、報紙有欄、網路有頁」。積極組織廉政談話、任前談話、述職述廉、民主評議、民主生活會等活動,綜合運用反腐倡廉成果展、重大紀念日、參觀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影視資料、反腐倡廉文藝作品、編發廉政教育手機簡訊、組織家庭廉內助座談、播放廉政公益廣告等多種有效形式,開展反腐倡廉教育。 三是創新教育方法。採取廣大黨員幹部易於接受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方式方法開展教育,在實踐探索中,通過分類指導、分類施教、因人施教、因崗施教的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育模式,把個性與共性、傳統教育手段與現代化教育手段等緊密結合起來,改變陳舊、單一的教育方法,使教育的目標更加符合實際,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要綜合運用各種反腐倡廉教育形式。善於把面向全黨教育與面向全社會教育、他律教育與自律教育、傳統手段教育與現代手段教育、集中教育與日常教育、理論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宗旨觀念教育與紀律法律教育、示範教育與警示教育、開展主題教育與企業廉政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增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使黨員幹部及其群眾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廉潔從政意識更加增強,紀律觀念和法律理念更加強化,遵守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自覺性更加提高。 (四)完善制度、強化基礎,落實工作保障機制。 一要建立黨風廉政教育組織保證制度,建立完善黨風廉政宣傳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協調會議制度、工作例會制度,促使各職能部門積極參與,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和優勢,形成齊抓共管的「大宣教」工作格局和運行機制。通過教育聯席會議制度,按照反腐倡廉工作目標要求,制定工作要點,分解工作任務,明確工作職責。要堅持把教育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考核,推動教育工作任務的完成。 二要建立教育對象方面的制度和教育形式方面的制度,使黨風廉政教育突出重點,面向社會,具有針對性,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要形成經費投入制度。將反腐倡倡廉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不斷增加投入經費,積極為黨風廉政教育提供必備條件和物質保證。 四要抓好隊伍建設。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加強幹部隊伍建設,重要的是選好配強宣教幹部,切實加強對幹部的培養、使用和管理。
㈥ 廣告與其他宣傳(如新聞)的本質區別是
廣告與新聞是有根本性區別的,廣告屬於商業行為,內容的訴求不受導向專壓縮,可以隨心所欲進屬行創意和表演,雖然廣告法規定要求廣告內容必須真實,但往往被無限誇大甚至虛假,所以,受眾對商業廣告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拍板定局的依據。而新聞不存在商業行為而且必須客觀公正和真實,絕對不允許誇大事實,同時要與形勢導向保持嚴格一致。
㈦ 你覺得我國目前的宣傳導向有問題嗎娛樂片低品位化,現代劇多宣傳婚外戀、三角戀,想把社會導向何方
因為要過審核,沒有辦法。不是在唱紅歌的就是這類的。其他文化向的東西一方面市場前景未知,回報未知。另一方面申報難度大(焚化局才不管品味問題,管的是政治傾向。所以呵呵呵)
㈧ 如何正確把握新聞宣傳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新聞宣傳;引導作用;正確把握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2/view-474407.htm
目前,網路已經以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網路更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其傳播速度和影響力日漸趨強,甚至大有超過電視媒體之勢,其信息的快速更新、信息的超大容量、信息的多樣性、可選擇性、信息的覆蓋面等都是傳統媒體所無法比肩的,也正是如此,「漫天飛的各種信息」深深地影響著公眾對事件和相關問題的理解和判斷,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
筆者認為,不論何種媒體,都是百姓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是黨和政府在增強黨的執政能力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重要工具。這種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媒體在新聞宣傳中擔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不論是何種媒體,都應在遵循職業道德,引導社會輿論,追求高品位,傳播先進文化等方面正確把握新聞宣傳的引導作用。
一、引導作用與把握新聞價值
引導作用與新聞價值應該是相一致的,首先要有正確的引導作用,才能在選擇中截取和把握有價值的新聞。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而事實能否被報道出去,取決於是否含有新聞價值。所謂新聞價值,就是客觀事實本身所包含的引起人們興趣關注,體現著受傳者對當今物質的和社會文化的追求、選擇和需要,一條新聞中包含的價值要素越多、越全,新聞價值越大,而起到的引導作用也就越大。
例如,今年冬天我省罕見的的大雪給各條戰線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利,我們在報道災害的同時更要積極的引導人們怎麼去化不利因素為有利的動力並積極主動的戰勝災害。我們長期以來強調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在新聞導向上更強調新聞的引導功能和社會效益,因而,這種新聞價值與導向作用的結合就成為衡量一篇報道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看其所報道的人物或事件是否在公眾中產生影響,是否與人們的政治生活及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是否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和現實指導性。
因此,選擇好新聞事實與讀者在生產、生活、求知等方面的新聞興趣聯結點,尋找適當的報道角度,抓住新聞事實的特點,形成引人關注的新聞報道,這就是一種導向的作用。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新聞事實及新聞報道與受眾的接近性,在選擇新聞時,要考慮新聞事實的社會效果。
二、引導作用與新聞事實
新聞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反映政治立場,政治主張和政治觀點。我們要善於用新鮮感人的事實,從全局的、歷史的、本質的角度來報道新聞、分析形勢、引導輿論,達到吸引讀者,宣傳群眾、感染群眾,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要求不斷前進的目的。這其中,引導作用尤其重要,這是我國主流媒體以及網路媒體都必須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能否堅持正確的引導作用是黨的新聞宣傳的原則,而能否在新聞宣傳中有很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感性,決定著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新聞功能的充分發揮。
新聞事業必須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這就要求媒體在注重引導的作用下以事實作為主導的依據,例如,四川汶川震後重建的過程是全國人民都極度關心的大事,甚至很多國外媒體都在關注著災後的重建,但是國外某些媒體對全國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和決心災區人民重建的和全國人民對災區人民的支持視而不見,卻無中生有地污衊說什麼統一規劃的縣城是「面子工程」等等,引來很多網站的轉載,其別有用心不言而喻。中央電視台以災後重建的一組系列節目正了視聽,不僅揭穿了片面之詞,更鼓舞了群眾,起到了引導輿論的作用。
因而,我們說,新聞事業的首要的是要把握新聞宣傳的導向性問題,在事關國家利益和重要事業發展的問題上,新聞媒體要牢固樹立「主體意識」,堅持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把正面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既滿足人們的需求,回應社會關切,又能搶佔先機,贏得話語權,掌握主動權,牢牢佔領輿論引導的制高點。
三、引導作用與實現社會價值
對於媒體來說,不僅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把黨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給廣大人民群眾,也要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要求,反映給黨和政府,反映給決策部門,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問題,為社會作出貢獻,這種貢獻越大,社會價值也越大。因此,媒體在新聞宣傳中,通過自身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的和精神的需要,實現其社會價值,體現自身價值。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新聞媒體在抗震救災、恢復重建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社會價值的最好詮釋。但是也有一些媒體尤其是一些網路媒體,把大量的時間、精力消耗在捕捉獵奇名人逸事上,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和工作卻很少關心、很少過問。可見,媒體對大量社會信息進行精心篩選,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製作過程,始終包含著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這就是其導向的問題。
因此,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要善於發現新聞事實中的價值,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全局,以正確的輿論導向為人民提供更多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