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貴港宣傳冊

貴港宣傳冊

發布時間:2021-09-03 11:43:21

❶ 廣西武宣的文化歷史

說到城樓,必然有城牆。城牆大約成型在距今約4500年前的原始社會晚期,據史冊記載;「鯨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號令「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中國古代城市於是圍繞「防禦」戰略體系築起了系列軍事防禦設施,寬闊的城牆上普遍可跑車馬和操練。與城牆融為一體的是城樓、護城河、垛口。城樓自然鶴立雞群般的高城牆一大節,居高臨下遠眺城野。可以說,城樓是城牆的凝聚點,它伴隨著繁華同時誕生,是古代城市的顯著標志。
武宣原縣城首建在如今距縣城東南方向二十里的舊縣村,明洪武三年(1370年)開始在現在的位置依山丘築土城,成化年間改為磚牆。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縣名由武仙改稱武宣後,這才從舊縣正式遷縣城到今址。初時建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樓,城樓與城樓之間城牆相連,針對城牆外奔騰不息的黔江,在建築時既注重發揮軍事防禦作用,又以堅固的屏障構起整座城的防洪功能。現殘存的僅有縣城老北街北門上的城樓。
站在巍峨雄壯北門城樓前抬頭仰視,高大的石拱門上面撐起的是樸素的二層磚木卷頂樓,直插雲天的白瓦,翠綠的琉璃滴水檐遮掩了城內的重重風景視線。一排排井然有序的方塊青料石砌成的二丈多高城牆向兩邊延伸,綿延數里直至消失在一幢幢漂亮的現代樓房中。沿著一丈多寬的台階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直指北方的十一門炮台和七百多個古城牆似的垛口,殘垣斷壁處處流露出當年的華貴風采。撫摸著痕跡斑駁的石塊,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在城郊東鄉稱天王的鏗鏘誓言似乎從遙遠的地方追溯而來;本土驍將西王蕭朝貴、正丞相曾水源調兵遣將在城東一戰史載千秋的鐵騎在眼前栩栩如生改寫著歷史。
展眼環視,東、南、西三個城門樓已消失在那個特定年代的腥風血雨里,歷代多次修築的城牆在歷經戰火後被日新月異的高樓大廈所吞沒,剩下的也許會在一片唏噓聲逐漸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中。而北城樓卻在風風雨雨中毅然熬過來了,盡管保存得並不十分完整,卻透露出無數仁人志士千方百計保護文化遺產的千般心血。1997年6月武宣縣被中央劃為國家一類革命老區縣。這說明武宣各族兒女不屈服於外來侵略者的淫威,以縣城為中心,在通挽江龍、桐嶺修竹、東鄉界頂、三里紅石灘、二塘樂業等抗日戰爭革命老區和解放戰爭游擊根據地燃起的焚燒日寇的烈焰燎原萬里;不屈不饒、浴血奮戰的精神老少皆知,明月可鑒,秉承萬代!
一座城樓,囊括多少英雄豪傑!
一座城樓,演繹多少時代悲喜!
漫步其間,端詳樓面上方正整齊的青磚,鑒賞著封檐板上刻繪的花卉禽獸圖案,風鈴在四面翼角迎風脆響。聲聲激勵著每一個愛國人士在不停地跳躍思緒:遠眺郊外,恍惚身在嶺南畫卷中。柳江與紅水河匯成的黔江象一條綢帶環繞武宣縣城,扼南下貴港、玉林、港澳,北上柳州的水陸交通樞紐,百噸級船舶一年四季暢通無阻。難怪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自傳《徐霞客游記》時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將崇禎十年(1637年)七月游武宣時見到的亮麗山水不惜筆墨大肆揮灑。東有崖壁摩天,清溪百折的「世界罕見的峽谷風光」廣西區級風景名勝區百崖大峽谷,太平天國洪秀全東鄉莫村稱天王遺址和西王肖朝貴故居;南是中國神秘、奇特的區級風景名勝區八仙天池和「不是三峽,勝似三峽」的大藤峽;城中盤踞著廣西現存建築規模最大、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建於明代、繁華一時的西街碼頭,宛如天仙在梳理扮妝的「五馬攔江」;地下峽谷犀牛岩,能把遊客帶入岩洞夢幻般的世界;北有廣西最大的古民居黃肇熙、劉統臣、郭松年庄園。
收簾近覽,驚訝地發現昔日矗立在不到3平方公里彈丸小縣外圍的北城樓不知何時已成了「城中城」,它以縣城中心建築的身份見證了城區的迅速而又輝煌的發展:沿高立山北擴的是規模宏大的高立山商業步行街、仙蜜路商住小區、百家惠商貿城,水電大廈、聲升賓館、星級賓館華奇國際大酒店等商旅群。縣宣傳文化中心、馬鞍山文體廣場承接了廣西來賓鄉村游啟動儀式暨武宣縣首屆「仙城文化旅遊藝術活動周」,新世紀新武宣新氣象成為廣西區內外文化界矚目研究的熱點。
縣城南部是人口最多、商業最發達的區域。伴隨街道幾百年成長歷程,鄉村、家族集資修建的17所辦事、貿易公館已隨風而去……曾輝煌20年,為振興武宣經濟立下汗馬功勞的湖南街、當年走紅南北的縣總工會大樓歌舞廳、縣城主要建築物石油公司辦公宿舍樓群、一時稱雄經濟老大的五金和葯材公司、全縣人民的交易中心——縣百貨大樓等舊房、舊院、老城區都在北城樓眼皮底下轟然絕跡。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集吃、住、游為一體的汽運總站、鴻福鑫城、銀宇大廈等標志性商貿中心。文物古跡與現代文化設施交相輝映,從一個側面折射了武宣古城的沉浮興衰,這是它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所在,從此成為仙城文化的重要坐標。
遷縣後至今保存下來的古樸雄偉,建築技術高超、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北城門樓,四周皆能感受古城的祥和與進步;可觀賞羅帶碧江,翠巒奇峰舞起的山水風雲和萬家燈火,令人留連忘返的武宣城全貌:它與節次鱗比的高樓大廈成為武宣的一大旅遊景觀。雖然這城樓因歷史的變遷顯得與四周環境不那麼協調。但是存在一段殘缺,展現一絲遺憾,引起一片關注,給人們帶來的也許正是一種美罷!
登北城樓,面對如畫江山,倍增愛國之情。

❷ 貴港市江南高中怎麼樣

廣西貴港市江南中學是一所地級貴港市教育局直屬的公立全日制寄宿高中,其前身是建於1982年的貴縣初中,1987年在初中教育的基礎上舉辦高中教育並更為現名,1999年-2001年學校轉軌過渡為完全高中,2001年通過了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立項,2004年1月學校被正式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

學校位於貴港城區南面,南望風景秀麗的南山古剎,北臨蜿蜒東流的鬱江碧水,校門前是寬闊的江南大道,交通十分便利。校園內干凈整潔敝亮,綠樹成蔭,芳草如茵,鳥語花香,蓮花朵朵,池魚悠閑,環境幽雅,是自治區綠色學校,是廣大莘莘學子讀書求學的理想之地。

學校現有高中教學班48個,共3000多名在校生,校園佔地216畝,總建築面積69,263平方米。教育教學設施完善,設備一流。擁有教學樓3幢、實驗樓1幢、科技樓1幢,學生公寓3幢,有集分餐廳、用餐廳、風雨球館於一體的學生食堂1幢。48個教學班教室都安裝有多媒體設備,擁有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8間,多媒體教室2間,電子閱覽室1間,高性能的教學、辦公電腦300多台。此外,有藏書室1間,共有圖書15.2萬冊(含電子圖書),閉路電視接收系統、閉路電視教學系統、校園網等現代教學設備一應俱全。

學校現有高中專任教師182人,其中高級職稱55人,中級以上職稱146人,教育碩士7人,在讀教育碩士6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16人,本科學歷162人,有第二期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自治區級培養對象7人,貴港市首屆教壇明星1人,學科帶頭人9人,骨幹教師7人,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青年優秀科技人才2人。雄厚的師資力量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遵循 「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堅持「以德立校,民主管校,科研興校,名師強校」的辦學思路,軟硬體建設並舉,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辦學道路,成為了開放在八桂大地上的一朵奪目的教育奇葩。近幾年,教學質量一年一個台階,高考升學人數年年攀升。1995年上重點大學人數僅2人,2000年18人,2001年達到60人,2003年增至94人,2004年突破三位數達到132人,2005年增至152人,2006年158人,2007年達到173人,本科以上人數突破千人大關達到1014人,學校連年獲市高中教育質量特等獎。近十年學校先後榮獲「全國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貴港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貴港市中小學法制教育工作先進學校」「自治區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文明小區」「廣西基礎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廣西支教工作先進單位」「貴港市依法治校先進單位」「貴港市中小學校常規管理優秀學校」「貴港市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全區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廣西綠色學校」「全區食品衛生監督量化管理A級單位」「自治區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貴港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先進集體」「自治區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自治區衛生優秀學校」等榮譽稱號。

❸ 關於廣西南寧邕江的資料

簡 介
為創立、培育和打造廣西南寧本土視覺文化藝術的學術、藝術流派,挖掘和弘揚南寧本土文化藝術內涵,傳承邕江文化藝術的基因,保存文化藝術瑰寶,繁榮文藝創作,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推動文化藝術發展,促進交流與合作,經馬鴻斌先生長期的學術思考和藝術創作實踐,於2008年11月間由馬鴻斌先生最早提出創建的學術、藝術流派——「邕江象派」。2009年1月13日,根據國家版權局《作品自願登記施行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版權局對「邕江象派」(設計圖及其文字說明)予以作品登記(作品登記號為:桂作登記:20—2009—FA—001號)。版權所有,侵權必究。2009年1月23日,「『邕江象派』創派暨《「邕江象派」創派宣言》發表會」在中國廣西南寧市舉行。會議由「邕江象派」創始人暨創派藝術家馬鴻斌主持,十數名來自廣西南寧市的具有創新精神和遠大抱負的視覺文化藝術、學術等領域的藝術家、學者和行內人士應邀出席並分別擔任「邕江象派」高級文化顧問、創派藝術家、研究員。大家簽字贊同後,《「邕江象派」創派宣言》正式通過,「邕江象派」正式宣告創派。一、「邕江象派」宗旨和目的:創立、培育和打造廣西南寧本土視覺文化藝術的學術、藝術流派,挖掘和弘揚南寧本土文化藝術內涵,傳承邕江文化藝術的基因,保存文化藝術瑰寶,繁榮文藝創作,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推動文化藝術發展,促進交流與合作,創建「在價值觀念、形式、內容和媒介等方面具有變革創新精神」並集學術理論研究、書畫雕塑攝影等藝術創作、石文化研究與收藏、工藝美術、文化藝術創意及設計等功能於一體的學術、藝術流派——「邕江象派」。二、「邕江象派」主張:「邕江出象派,革新傳文明」。三、「邕江象」組成詞彙和文字拆分的釋義:以廣西南寧的母親河、遠古文明的源頭及民族文化歷史的搖籃、代表「邕江文化」基因和藝術根基的「邕江」及「邕江流域」,代表邕江邊的「五象嶺」作為南寧別稱「五象城」的「象」、出自邕江的古象化石代表邕江文化的自然遺產以及用來自《易經》的「象數」和《歸象易》的「象」、來自老子的《道德經》的「大象無形」的「象」、來自佛教中佛陀菩薩的化身——「六牙白象」的「象」以及來自中國古代的天文星象歷法的「象」字作為「邕江象派」的核心內容組成字。「邕江象」是包含「邕江象派」宗旨和目的和以 「邕江出象派,革新傳文明」為學術和藝術主張的學術、藝術流派的名稱。

❹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第12課答案(人教版) 要最後一題

廣西普降暴雨,江河水位暴漲,引發洪澇災害。9 月25 日中午,貴港市覃塘區黃練鎮新朱村一村民不慎掉進黃練河中,被暴漲的洪水圍困在河中在建大橋的橋墩上,生命危急。接到報警後,時任貴港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大隊長的黃建平立即率領戰友們緊急趕赴現場組織救援。面對快速上漲的洪水和被困群眾的急迫呼救,黃建平同志臨危不懼,捨生忘死,沖鋒在前,奮力下水救人。當他游出50 多米遠時,不幸被突然襲來的洪峰捲入橋墩下湍急的洪流中,壯烈犧牲,年僅34 歲。
感想:
黃建平同志捨己救人、無私無畏的英雄壯舉,我要學習他視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永遠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優秀品質;學習他牢記宗旨、捨己救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學習他紮根基層、熱愛本職、努力工作、奮勇爭先的工作作風;學習他愛崗敬業、奮發有為、勇創一流的進取精神。

❺ 你們知道貴港市山北鄉嗎

山北就是蒙公過去,樟木回來那個地方。另一條路去東龍。

山北鄉位於廣西貴港市覃塘區西北部,東與東龍鎮交界,南與蒙公鄉相連,西同古樟鄉接壤,北和來賓市相鄰。國道209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鄉現有11個村委會,48個自然屯,285個村民小組。
山北鄉系1987年從原貴縣石龍鎮分出來的新分鄉,屬老、少、邊、窮的鄉鎮。全鄉土地總面積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萬畝,其中水田1.4萬畝,早地0.9萬畝,山地面積4萬多畝。山北鄉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以煤和石灰石為主。石灰石不儀儲量豐富,而且質量上乘,現已探明儲量4000萬立方米。
去年政府投入30多萬元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機關大院,投入6萬元建設機關大院後山花園,投入30多萬元搞好乾部職工宿舍及辦公樓維修、裝修。製作永久性標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添置了辦公電腦,配置了掃描儀,安裝寬頻網,實現了辦公現代化。2003年被貴港市評為「文明庭院」。
盛產優質水稻、雞、鴨、生豬、魚類、木材等。甘蔗是主要經濟支柱。全鄉甘蔗種植面積9600畝,年產5.5萬噸,創稅110萬元。同時,大力發展300多畝的武漢良種蓮藕種植基地和30000平方米的蘑菇種植基地。利用山地多的優勢,種植15000市速豐桉連片示範基地。投資120萬元的年產80-120噸優質石灰廠和投資500萬元的選礦廠目前已動工興建,預計明年起每年可創新稅l00多萬元。
全鄉有3所中學、12所小學,在職中小學教師360人,在校學生5082人。全鄉有2個宣傳文化站,各種農技書籍10000多冊。
編輯本段
山北鄉並入東龍鎮

2009年12月31日,貴港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投票表決通過決議,將山北鄉並入東龍鎮,屬覃塘區。

閱讀全文

與貴港宣傳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教育培訓班成立方案 瀏覽:669
培訓方案資料培訓 瀏覽:751
教師業務培訓規劃及方案 瀏覽:987
2016年中小學校長培訓方案 瀏覽:170
烘焙店開業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115
怎麼做合作策劃方案 瀏覽:388
黨務培訓工作方案嚴守紀律 瀏覽:360
績溪聚土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24
電子商務coo經驗分享 瀏覽:195
開封對電子商務的 瀏覽:468
企業培訓活動執行方案 瀏覽:937
公司營銷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985
義烏全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12
井岡山幹部學院培訓方案 瀏覽:963
德育培訓方案 瀏覽:313
單位評優評先策劃方案 瀏覽:629
小區蓄水手推廣執行方案 瀏覽:463
動漫展會策劃方案6 瀏覽:965
大學班級聚會的策劃方案 瀏覽:965
綜述電子商務物流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