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打造全景欒川的意義
讓欒川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不能成為封閉的小縣城。
㈡ 欒川常某打老師事件,未經當事人同意公布全國,騰訊新聞應該負一定責任嗎還是上傳視頻者有一定責任
【1】此案件已經在央視等主流媒體發表。
【2】該事件屬於刑事案件,不是打人者不想公布,就不公布的。
【3】二十年前,打人者認為老師施暴,二十年後對老師打嘴巴。
打人者是成年人,構成故意傷害罪,應該處罰。
【4】至於二十年前,老師是否對學生施暴,有待於進一步調查。
如果真有此事,現在已經過了訴訟時效了。
打人者就是個法盲,就是故意犯罪!
【5】對於打人者必須嚴懲,這是央視等主流媒體看法,也是我的看法。
㈢ 我的家鄉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
昔日塵土飛揚的公路已沒有蹤跡,取而代之的是寬闊的水泥馬路。走在馬路上,你一定會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五年前,這兒還是自行車的天地,現在已經成為汽車的海洋了。各種各式各樣的汽車無所不有,有紅色的小轎車,黃色的麵包車……十字路口還亮起了紅綠燈,馬路兩邊,百花爭艷,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外,有百貨商場、摩托車專賣……在房頂上,高大的廣告牌,展示著我們海虞優秀的工農業產品。啊!變了,變了,我的家鄉變了!
以前,海虞的人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都要乘車千里迢迢地去常熟城裡購買。現在好了,著名的常客隆、如海超市開到了家門口,貨架上商品琳琅滿目,高中檔次的應有盡有,滿足各層次的消費要求,買東西再也不用犯愁了。啊!變了,變了,我的家鄉變了!
人們的經濟收入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幢幢式樣新穎的樓房拔地而起,還真吸引人呢。瞧!牆壁色彩五顏六色,有粉紅的、淡黃的、淺綠的……讓人看了眼花繚亂;再數數有幾層,一層、兩層,甚至有三層。房頂上都裝著太陽能熱水器,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牆壁上還都掛著空調。啊!變了,變了,我的家鄉變了!
再過二十年,我相信,我的家鄉將成為江南的一顆璀璨明珠!
我的家鄉坐落在伏牛山腳下的一個小縣城————欒川縣(古名鸞州)。黨的春風吹進了我的家鄉。喚醒了家鄉的人們。從此我的家鄉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昔日,我的家鄉不過是一個小縣城,路大多都是柏油路,坑坑窪窪的,非常不方便,到了夏天走在上面腳下軟哄哄的,有時還會把鞋子粘掉。殘留在我腦海里的房屋,都是土房子,高高矮矮,有錢的人蓋樓房,沒錢的人始終守著他們的老房子
。那時候,不說買轎車了,買得起摩托車或電動車就算是不錯得了,人們都很少買新衣服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才會慰勞一下自己,用一句不是太貼切的話,叫:「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現在,我的家鄉在飛速得發展後,與昔日相比,那簡直是天地之別呀!只看那馬路又寬又直,能容得三輛車通過。房屋一座比一座漂亮,一座比一座高。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那教學是一流的,建築更是一流的。就連北京也有我們學校的照片。現在的人也不像以前那樣落後了,人們都在追求著買高級轎車呀,買漂亮房子呀,總之什麼好買什麼。現在的衣服也很漂亮,人們總是隔三差五地去買衣服,簡直是:「新三天,舊三天。」我的家鄉不僅有這些變化,而且隨著人們旅遊意識的提高還開發了許多很有知名度的旅遊景點呢!比如:雞冠洞、龍峪灣、重渡溝等等還有很多很多。我們隨時歡迎全國各地遊客的到來,我們會用最熱情的方式招待他們。
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要讓家鄉變得更美,更發達。
家鄉,我愛你美好的一切,更愛你那永遠不老的面貌喜看家鄉巨變
㈣ 欒川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g2NDM2NTI4.html
欒川版沒找到,找到一個四川版的,呵呵呵
㈤ 欒川柳扒螢石礦()
柳扒螢石礦區位於欒川縣合峪鄉西6公里處,礦區東西長約1公里,寬約0.5公里。
礦區地表出露大片燕山期花崗岩,螢石礦脈充填在走向北東、傾向北西、傾角55°—75°的斷裂中。經評價的礦脈共有7條。其中,重要的為6號、10號兩脈。6號礦脈長522米,平均厚1.19米,傾向延深約250米左右,礦石平均品位83.91%;10號礦脈長403米,平均厚1.12米,傾向延深約200米,礦石平均品位84.24%。螢石礦多呈紫色,礦石礦物以螢石為主,全礦平均品位高達80%以上,探明儲量達中型礦床規模,是一中溫裂隙充填成因的富礦床。該礦地質勘查工作程度較低,礦產蘊藏遠景很大,地質儲量有50萬噸以上。
柳扒螢石礦床的發現、勘查過程很簡單。1970年,河南省建委地質勘探公司豫○一隊景宗楷等來該區進行找礦工作,7月發現了出露地表的螢石礦,隨即開展普查。主要工作是沿礦脈追索並取樣,取樣線距30—50米,樣距0.25—1米。全礦區共發現螢石礦脈20餘條。其中,較大的有2、3、4、5、6、8、10號7條。3、4、5號脈厚度既小,礦石品位又低,無工業價值,2、8號脈礦石品位雖在80%以上,2號脈為全礦最富者,更高達87.76%,但其規模較小,6、10號兩脈品位較高,規模也大,是該區評價的主要礦脈。1971年1月,豫○一隊寫出《河南省欒川縣柳扒店螢石礦地質普查報告》。提交礦石儲量27.2萬噸,平均品位84.57%,螢石礦物(CaF2)儲量23.2萬噸。另有礦石地質儲量50.3萬噸。
柳扒螢石礦埋藏淺、品位高、易分選,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有利於開采。因此,該礦一經發現就得到開發利用。1970年8月,欒川縣螢石公司即建礦開采,年產礦石近萬噸。產品供省內外40多個鋼鐵企業使用。至1991年末,該礦尚保有螢石儲量15.3萬噸。
㈥ 四季天空藍,夏季氣溫僅僅只有20度,住在洛陽欒川有多幸福
在我們的印象中,夏季都是烈日炎炎,真的是很熱很熱了,但是有這么一個地方那就是洛陽欒川,這個神奇的地方,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它的氣溫也僅僅只有二十度。住在洛陽欒川,可以體會到在其他地方根本體會不到的幸福,不會讓你產生大汗淋漓的時刻,一年四季的美景也是讓人賞心悅目。
接下來就不得不說的是欒川的植被了,在欒川這個地方到處都是森林。而且欒川的人們生活的是一個沿著山谷狹長狀分布的狀態,再加上大片的森林,他們似乎就生活在一個天然的大氧吧里。這個地方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含量遠遠高於了清新空氣標准,欒川也因此被稱為「中原肺葉」。
㈦ 全景欒川的主要任務
(十一)強化旅遊引領帶動。發揮旅遊規劃在產業發展、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規劃中的引領作用,加快修訂完善《欒川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加快編制區域旅遊規劃和景區詳細規劃,構建覆蓋全縣域、全行業並緊密銜接的規劃體系。各行業、各領域發展都要按照旅遊標准,融入旅遊元素,突出旅遊內容,增強旅遊功能,加快旅遊與工業、農業、城建、商貿、文化、體育等行業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提升旅遊業的輻射力和帶動力。
(十二)著力提升景區品位。強化景區先導作用,全力打造精品景區,不斷增強欒川旅遊的核心吸引力。老君山景區要深度挖掘老子文化內涵,豐富旅遊體驗項目;雞冠洞景區要做好溶洞景觀保護,開辟夜遊項目,謀劃建設旅遊綜合體;重渡溝景區要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水平,爭創國家5A級景區;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要實現由冬季游向四季游的轉變,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龍峪灣景區要發揮資源優勢,轉換經營機制,增強發展活力;養子溝景區要高水平、高標准規劃建設旅遊綜合體項目,打造養生、養老基地;抱犢寨景區要深入挖掘紅色旅遊文化內涵,培育豐富旅遊消費點;馬爾地夫港灣要加快三期工程建設,豐富完善水上旅遊產品和配套服務項目;倒回溝、九龍山溫泉、伊河源峽谷漂流、紅豆杉景區、蝴蝶谷、金牛湖等景區要加快開發進度,豐富旅遊產品。
(十三)打造特色旅遊城鎮。城鎮建設要強化旅遊引領、遊客至上理念。旅遊縣城建設要按照新中式建築風格加快東部新區大開發和舊城舊村改造,積極推進城區路網建設和道路提升,逐步實施山體、水面、河道、街道、樓宇美化亮化,建設一批文化雕塑和城市園林小品,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旅遊產業集聚區要統籌推進主要功能板塊建設,重點抓好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建設提速、招商引資增效、產業集群培育,盡快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要融入旅遊元素,圍繞生態景觀廊道,加快豫西新民居改造,打造獨具特色的豫西風情村鎮。要加大旅遊招商力度,積極發展養生養老基地、「第二居所」等旅遊地產。
(十四)加快發展鄉村旅遊。積極實踐「旅遊景區+風情小鎮+特色農庄」發展模式。堅持差異化發展,實現「一鄉鎮一品」,打造一批以休閑度假為主題的鄉村旅遊度假區。潭頭鎮要抓緊建設旅遊集散中心,加快九龍山溫泉度假區開發進度,建設本草堂中葯產業園,開發黃金工業游。三川鎮要以抱犢寨景區為基點,協調推進大紅川觀光園、姚灣彩葉林基地建設。叫河鎮要圍繞倒回溝景區,在道路沿線建設桃菊間作觀光園和珍稀苗木觀光園,發展高山休閑度假游。陶灣鎮要圍繞伊河源度假區和高山漂流項目,發展苗木花卉產業。石廟鎮要圍繞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打造七姑溝旅遊產業集聚板塊。廟子鎮要圍繞龍峪灣景區,做好洪洛河沿線環境提升,打造好玫瑰、藍莓、月季庄園。合峪鎮要依託柳坪生態農業觀光園,發展農業觀光、採摘游。赤土店鎮要重點發展油菜花庄園,打造攝影寫生基地。重渡溝管委會要重點做好農家賓館升級改造、旅遊咨詢中心和大清溝旅遊綜合體建設。欒川鄉、城關鎮要發揮區位優勢,做好旅遊綜合體招商,發展商務餐飲、特色街區、風情小鎮、旅遊地產項目。白土、獅子廟、秋扒3個鄉鎮要在道路沿線發展苗木花卉產業、特色養殖業,做大柿子醋飲品、荷花石、藤編、連翹等旅遊商品產業。冷水鎮、赤土店鎮要依託鉬礦采、選、冶,發展特色工業游。
(十五)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引入市場機制,辦好老君山文化旅遊節、伏牛山滑雪節、消夏避暑節、金秋紅葉節等節會活動,提升中原旅遊商品博覽會的規模和水平,打造中部地區知名會展品牌,帶動欒川會展旅遊發展。舉辦全國帳篷節、象棋大賽、全國山地運動會、高山滑雪公開賽等體育賽事活動,推進體育與旅遊融合發展。依託旅遊產業集聚區,打造中原會議中心,鼓勵舉辦新年音樂會、演唱會、攝影大賽、鄉村音樂會等商業文化活動。努力實現旅遊宣傳、招商引資、產品銷售、經貿交流、文化展示等互促發展,不斷提高會展經濟的綜合效益。
(十六)完善旅遊產業體系。在持續推進旅遊景區建設的同時,不斷豐富完善「吃、住、行、購、娛」等旅遊要素。
開發特色餐飲。挖掘創新地方特色餐飲文化,創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小吃品牌。突出綠色、生態,開發以山珍為主的地方特色菜餚、風味小吃和養生葯膳,豐富餐飲種類。制定和推行欒川農家宴標准,提升農家宴的品位和品牌知名度。堅持舉辦小吃大賽,推出精品菜餚,加強對外宣傳推介。完善提升旅遊餐飲場所服務設施。在縣城規劃建設特色餐飲街區,在鄉村培育和發展以特色農家菜餚為主的農家院、農家莊園、美食街。
提升接待能力。按照「高端求突破,中端擴規模,低端抓提升」的思路,編制縣城酒店業規劃,在縣城、景區周邊發展一批品牌酒店、主題酒店、快捷酒店、汽車旅館、青年旅舍等,形成門類齊全、層級合理的接待體系。建立全縣農家賓館聯動營銷和准入機制,制定農家賓館扶持政策,鼓勵農家賓館主題化、精品化、差異化發展,扎實推動農家賓館改造提升和創星升級,打造一批特色農庄和田園鄉村酒店。
完善交通體系。創造條件,力爭武西高速欒川段盡早開工,做好欒川至盧氏高速前期准備工作。加快實施縣城及景區停車場擴容工程,滿足自駕游遊客需要。開通縣城至主要景區和景區之間旅遊專線公交,構建暢通便捷的縣域旅遊交通體系。在縣城和主要景區、鄉鎮之間規劃建設自行車綠道,開展自行車騎游項目。
發展旅遊商品。舉辦旅遊商品設計大賽,提升旅遊商品創新能力。加強與國家旅遊局旅遊商品研發中心、義烏旅遊商品企業合作,提高旅遊商品研發水平。積極發展旅遊商品企業,依託農副土特產、水晶、黃金、觀賞石(黃蠟玉、河洛玉、伊源玉、荷花石)等資源,開發更多受遊客喜愛的旅遊紀念品、旅遊商品。鼓勵旅遊商品企業爭創省優、國優品牌。依託中原旅遊商品博覽會,搭建中原旅遊商品交流交易平台,做大做強旅遊商品產業。
豐富文化娛樂。各景區要積極發展符合自身文化內涵的文化娛樂和演藝項目。鼓勵成立專業演藝公司,投資建設廣場舞台,做優廣場文化活動。聘請專業人士策劃,打造一台具有欒川特色的大型演藝節目。出台優惠政策,鼓勵引導酒吧、茶吧、歌廳、足浴等文化休閑產業快速有序發展。加快鳳凰天街、鳳凰廣場建設,打造旅遊商貿綜合性街區。規劃建設休閑娛樂酒吧專業街,豐富旅遊夜生活。積極引進文化創意、動漫產業等,滿足不同遊客群體的多樣化消費需求,有效擴大旅遊消費。
(十七)提高宣傳營銷效果。完善欒川旅遊形象識別系統。加大在主流電視媒體、戶外媒體、平面媒體的品牌宣傳力度,在縣城區增設公益性廣告,在洛欒高速、武西高速等公路沿線投放大型戶外廣告牌,營造「全景欒川」的濃厚氛圍。整合景區營銷資源,執行旅遊通票、聯票、分時段免票等政策。制定旅遊大巴團、旅行社等獎勵政策。運用現代傳媒手段,加強網路宣傳營銷,拍攝旅遊形象片、微電影、微電視宣傳片,創作欒川旅遊主題曲。動員黨政部門、旅遊景區、旅遊企業等各方力量,大力開拓中遠程客源市場。
(十八)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提升全縣幹部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推廣使用節能產品,開展「綠色飯店」和「森林人家」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強化林業生態基礎。加強主要河流和水源區水質監測保護。核定旅遊景區遊客可承載容量,促進旅遊資源有序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優化林下養殖業結構,發展與旅遊觀光、餐飲相配套的特色養殖。推進工業清潔生產,實現綠色發展;提高礦山、尾礦庫生態恢復標准,改善生態環境。持續扎實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清潔家園、美麗鄉村」行動,努力建設設施完善、環境良好、人文和諧的美麗鄉村。
(十九)強化旅遊行業管理。大力推進旅遊標准化建設,提升旅遊業整體水平。在潭頭、合峪、廟子、欒川鄉、城關鎮、石廟等鄉鎮及重渡溝管委會建設旅遊咨詢中心;完成縣城及主要景區星級公廁升級改造,開放沿街單位廁所;完善縣域交通主幹道、城區主街道的旅遊交通標識、信息版面,對縣城廣場、游園及市政公共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增加全縣治安崗亭旅遊咨詢服務。推進智慧旅遊和數字欒川建設,提供多終端信息服務。建立健全全景欒川統計指標體系,開展旅遊資源普查,落實旅遊月報、年報制度,為全景欒川建設提供決策依據。
㈧ 欒川縣的欒川特產
欒川特產資源豐富。根莖類(天麻、首烏、柴胡、黃芩、黨參等)、果實類(紅色獼猴桃、杏仁、山楂、五味子、枸杞子、連翹等)、花葉類(竹葉、二花、茵陳、野菊、辛荑等)、皮枝類(杜仲、桑枝、柳枝、椿皮、竹薷)、藤本樹脂類(松香、桃膠、冬藤、木通、五倍子等)、菌藻類(豬苓、桑寄生、靈芝、銀耳、馬勃等),中葯材有1400多種,年產量500萬公斤以上,醫葯專家稱之為「豫西天然葯庫」,有「一步三棵葯」之美譽。木耳、香菇、猴頭、鹿茸、核桃、板栗、柿子、蜂蜜等100多種土特產享譽全國,產品遠銷歐洲和東南亞各國。
食品類:欒川紅色獼猴桃、欒川豆腐、連湯肉片、欒川柿子醋、欒川猴頭菌、欒川核桃、欒川板栗、山萸肉、洛陽燕菜、酸棗、玉米面、板栗、野生靈芝、天麻、野生黑木耳等。
㈨ 河南洛陽欒川縣的老君山,其背後有什麼秘密,為何對姓李和姓張的小夥伴免門票
老君山景區對李姓,張姓免票,是一種營銷手段,是從2013年開始的,2018年還對老師免票,現在是2019年,並不確定能對相關姓氏免票,最靠譜的是對身高1.4米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軍人、記者、導游、持本人有效證件免費。
之前推出張姓和李姓免門票是因為老君山上的老子姓李,而道教的創始人張天師姓張,景區為了表達對兩位聖人的尊重,特意實行了對李姓和張姓的免門票政策。由此看來我國還是非常的注重歷史文化的,不得不為強大的國家點贊。
㈩ 欒川縣國土資源局
欒川縣位於伏牛山南麓豫西山區,縣城距洛陽市200公里,距省會鄭州市349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33°39′~34°11′,東經111°11′~112°01′。總面積2477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209個行政村和4個居委會,共有人口32萬人。境內地貌起伏跌宕,形成中山、低山和河谷三種類型。海拔千米以上的中山區面積佔49.4%,千米以下的低山區面積佔34.1%,河谷溝川面積佔16.5%。最高點伏牛山雞角尖海拔2212.5米,最低點伊河出境處海拔450米,相對高差1762.5米。海拔絕對高度大,為欒川地貌特徵。自古有「四河三山二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
高戰民 黨組副書記、局長
耿向陽 黨組書記
郭景岳 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蘇毅 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少傑 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少華 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新玲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高戰民簡歷:河南省伊川縣高山鄉人,1963年7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79年9月~1982年7月,在豫西農業專科學校(現河南科技大學)學習;1982年7月~1984年8月,在欒川縣食品公司工作;1984年8月~1986年10月,在欒川縣檔案局工作;1986年10~1992年10月,在中共欒川縣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87年12月起任副科級協理員;1992年10月~1994年12月,在中共欒川縣委辦公室工作,任秘書、信息科科長(副科級);1994年12月~1997年1月,任欒川縣城建環保土地局黨組成員、副局長;1997年1月~2002年6月,任欒川縣土地房產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02年6月~2007年2月,任欒川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07年2月~2008年9月,任欒川縣國土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正科級)。2008年9月至今,任欒川縣國土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耿向陽簡歷:河南省洛寧縣城郊鄉人,1964年1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81年12月,洛寧縣物資局木材公司全民固定工;1984年9月,任洛寧縣木材公司會計;1987年11月,任洛寧縣木材公司副經理;1986年7月,河南廣播電視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畢業;1989年7月,評為助理經濟師;1989年3月,任洛寧縣紀委幹部;1993年2月~1997年3月,任洛寧縣澗口鄉紀委書記;1997年3月~2002年3月,任洛寧縣回族鎮紀委書記;2002年3月~2003年8月,任洛寧縣國土資源局紀檢組長;2003年8月~2007年8月,任洛寧縣國土資源副局長;2007年3月~2008年11月,任洛寧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正科級);2008年11月至今,任欒川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
【機構設置】2010年,欒川縣國土資源局有幹部職工213人,其中,在編人員162人(財政全供51人,自收自支111人),不在編人員38人(有企業手續12人,臨時工26人),退休人員13人;局領導班子指數7人,其中,2正5副(局長1名,黨組書記1名;副局長4名,紀檢組長1名)。內設行政辦公室、通訊報道組、人事教育科、紀檢監察室、後勤服務中心、財務科、國家建設用地科、重點項目辦公室、集體建設用地科、地政地籍科、耕地保護規劃科、法制信訪室、法規監察科、窗口辦、房產交易科、廉租住房管理辦公室、住房維修基金管理中心、房產管理科、危房鑒定辦公室、測管科、租賃辦公室、物業管理辦公室22個科室和土地房產交易中心、土地監察大隊、土地儲備整理中心、土地勘測規劃隊4個二級機構,轄城關、欒川、赤土店、廟子、合峪、潭頭、秋扒、獅子廟、三川、白土、冷水、叫河、陶灣、石廟14個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欒川縣土地總面積為3714004.5畝(247600.3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55900畝(17060公頃),園地面積24519.30畝(1634.62公頃),林地面積3038723.55畝(202581.57公頃),草地面積126316.95畝(8421.13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52949.90畝(10196.66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4427.20畝(1628.48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7729.35畝(2515.29公頃),其他土地53438.25畝(3562.55公頃)。其中,耕地中包含基本農田232650畝(1551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率100%。全縣人均耕地0.8畝,低於全國和全市平均水平(全國人均1.4畝,全市人均1.02畝)。耕地中,中低產田所佔比例超過80%,人多地少,耕地質量差,可供開發的後備資源嚴重匱乏。
【耕地保護】2010年,欒川縣共完成補充耕地項目79個,面積287公頃(4305畝),占市局下達新增耕地233.3公頃(3500畝)任務的112%。其中,完成補充耕地儲備項目36個,面積145.4公頃(2181畝)。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完成城市1個批次建設用地和鄉鎮6個批次建設用地的補充耕地工作,共計補充耕地59.9公頃,全縣耕地保有量穩定在17060公頃。規范基本農田管理,確保欒川縣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面積穩定在15510公頃。
【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全年處置批而未用土地27.6公頃,完成徵收實施並移交的國有建設用地總面積44.5公頃,2010年供地率達到92%以上;列入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的保障性住房用地45畝,完成42畝,占計劃完成率的93%。
【土地整理儲備】2010年,新施工兩個新增費土地整理項目,項目區位於合峪鎮的柳坪、三里橋兩個行政村和秋扒鄉秋扒村,已全部完工,總建設規模151.5公頃,整理後總新增耕地8.5公頃,合計總投資521萬元。同時,欒川縣國土資源局做好了2個老項目的工程整改完善工作(國投欒川鄉土地整理項目,市投廟子鄉土地整理項目)。11月17~19日,市驗收組分別對合峪、欒川、秋扒三鄉鎮的土地整理項目進行了驗收,專家組認定,三個項目財務賬目清晰,內業資料整理齊全,工程施工質量全部達到驗收標准,驗收合格。同時,積極選址申報2009年新增費土地整理項目,完成三川鎮土地整理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預算編制,並上報省市入庫。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度完成2009年度報件省政府批回3批,其中,城市批次2個,鄉鎮批次1個,面積約45公頃;2010年度整理上報批次5個,其中,城市批次1個,鄉鎮批次3個,單選批次1個,總面積約46.6公頃。其中3個批次本年度已經市政府審查通過,報省廳審查;另外1個批次已基本整理完畢,當年報市政府待審查。
確保重點工程項目用地,欒川縣國土資源局安排專職人員開展高速公路征地、永吉年產80萬件服裝廠、移動3G基站報批、保障性住房用地、新區醫院、學校文化藝術中心用地等縣重點項目供地,以及做好羅庄、西河「城中村」改造補償安置等工作。對重點項目欒川縣恆裕礦業有限公司提前介入全程服務,6次到實地踏勘為其確定廠址,提供轉用4.3公頃集體土地;欒宜軟木工藝製品廠項目轉用0.6公頃集體土地,已辦完供地手續。協助城關鎮、欒川鄉、城東辦等單位完成欒川一高暨朝陽村整村連片拆遷改造任務,拆遷農戶420戶1680人,拆遷面積16.3萬平方米。參與完成欒川縣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清查工作,清查出涉土問題單位167個,已辦理用地手續26項,項目未實施21項,屬於違法用地已上報省市政府審批12項,已下發整改通知書87項。
【「招拍掛」土地收益】2010年,完成土地出讓金收入1.5億元,比2009年增加0.34億元,增長率29.3%,再創歷史新高。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31宗,其中「招拍掛」出讓19宗,總面積達420.8畝,總價款1.2億元;協議出讓7宗,總面積達85.5畝,總價款2862.3萬元(其中3宗為改變用途補交土地出讓金);劃撥土地5宗,總面積160.9畝。
【標准廠房建設】完成標准化廠房建設8860平方米,其中二層以上項目4個,在建項目2個,新入駐標准化廠房數5個,完成標准化廠房投資額1438萬元,全部為企業自籌資金。
【地籍管理】全年共發放土地使用證283本,土地登記200宗,面積39萬平方米。其中,國有土地131宗,面積37萬平方米;集體土地64宗,面積1.7萬平方米;三房發證5宗,面積0.3萬平方米;他項權利登記41宗,面積8.7萬平方米。完成土地利用現狀位置確定的用地報件圖件及數據資料90餘份,外業調查共計102宗,出具土地利用現狀圖410餘幅。繼續做好城鎮地籍更新調查建庫工作,完成內外業調查資料的收集整理,圖件的製作和上圖工作;已制訂實施方案,按時間安排於12月底結合遙感監測完成任務。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自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以來,歷經近4年時間,投入990餘萬元,縣、鄉、村參與人員達600餘人,購置惠普DL360G5伺服器、惠普600HP1米繪圖儀、天寶手持GPS定位儀等20餘套設備,完成內外業調查面積2493.2平方公里,形成調查影像工作底圖119幅,高標准、高質量地完成了第二次土地調查內外業建庫工作任務。
【土地房產管理】配合各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及個人,做好房屋改建、擴建、變更登記、確權等工作。全年給各單位及企業發證17起,面積110086.8平方米;給私有房屋發證200餘起,面積183456.71平方米;房改登記發證24起,面積840平方米,收費32萬元。全年共辦理房地產抵押230起,簽證率達100%,抵押面積56417平方米,抵押金額215382319元。先後配合法院完善處理3起房地產後期產權轉移工作,保障金融信貸工作的正常進行,確保信貸資金的正常回收,依法維護了資金放貸者的合法權益。
【房地產市場管理】全年共辦理房地產交易279起,房產交易139起,面積23236平方米;土地交易140起,面積27250平方米,交易金額達2450萬元;核發預售許可證書4起,批准預售面積62353平方米;商品房預售備案310套,面積為35000平方米,預售金額為8190萬元;辦理商品房按揭面積59184平方米,貸款金額為7832萬元;辦理房地產抵押簽證140起,抵押房產面積78302平方米,抵押土地面積152997平方米,貸款金額為9953萬元。使房地產市場形成了健康有序發展的良好局面。
【房屋安全鑒定】全年完成房屋安全鑒定248戶,面積41178.89平方米。2010年汛期前,對教育系統的房屋狀況進行全面排查,針對重大隱患,拿出方案,作出處理決定;同時對教育系統房屋安全鑒定費欠款予以追繳,確保房屋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人民調解委員會】為快速、有效、依法調處國土資源糾紛,創新國土資源糾紛調解機制,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在創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11月30日,縣政府在國土資源局成立欒川縣國土資源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至12月31日,成功調解國土資源歷史遺留矛盾糾紛3起,收到了良好效果。被縣政府評為「依法行政先進單位」。
【安居惠民工程】2010年,全面完成南苑新村、利民、伊源小區廉租住房項目,總計建築面積47000平方米,總投資額4300萬元,實物配租入住176戶;完成市下達2010年廉租住房租賃補貼保障戶725戶,累計發放租賃補貼200萬元。較好地解決了全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測繪管理】一是建立測量標志台賬,重新對現有的測量標志台賬進行整理,分發到各鄉鎮。二是對縣或有測繪資質的4家測繪單位進行檢查和換證。三是完成1954北京坐標系、1980西安坐標系縣境內坐標轉換參數的計算。四是建立統一的測繪共享系數系統,確保全縣測繪成果相互利用。
【欒川「7·24」大洪災】2010年7月24日,欒川縣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災。災情發生後,欒川縣國土資源局在第一時間向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報告,7月28日,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局長趙建國等一行8人,在欒川縣國土資源局局長高戰民、黨組書記耿向陽等人的陪同下,深入欒川災區國土資源局受災幹部職工家中,察看受災情況;7月28日下午,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郭公民與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局長趙建國等一行10人到欒川石廟等地察看災毀耕地情況;欒川縣國土資源局上下積極行動,捐款捐物總價值達21.6萬余元;參加實驗中學等義務清淤勞動;調查被洪水沖毀耕地和群眾房屋情況,全縣14個鄉鎮有1494戶房屋或倒塌或受損,倒房5910間,災毀耕地共計756.14公頃,其中基本農田718.33公頃;及時義務實施群眾和單位房屋安全鑒定,受潭頭鎮政府委託,欒川縣國土資源局抽調房屋安全鑒定辦6名同志無償對潭頭鎮湯營村部分房屋進行現場勘查鑒定,對148戶給出正確鑒定報告,向群眾和各級政府提供了有效合法依據,達到了房屋安全有效使用;積極幫助所包倒房重建村陶灣鎮協心村做好倒房重建工作,給倒房重建村協心村支持款8.6萬余元;向上級爭取恢復耕地補助資金1067萬元,使災毀耕地恢復工作能夠正常有序開展,較好地完成了市縣交辦的中心工作任務。
【執法監察】2010年,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88起,立案88起,結案73起,移送法院7起。國土資源違法違規案件結案率達到90%以上;年度違法佔用耕地面積沒有超過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總面積的10%,無重大土地違法違規案件發生。縣政府牽頭,國土資源局、規劃局、住建局、公安局、監察局等十幾個單位組成聯合執法隊,對縣城規劃區內非法佔地,嚴重影響城區規劃的建築及臨時設施,進行了集中整治,全年強行拆除3次,共拆除違法佔地17宗,涉及土地面積12532.2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面積4177.4平方米。其中衛片檢查4宗,使縣城規劃區的土地違法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起到了良好的震懾作用。為確保欒川縣第10次衛片執法檢查任務順利完成,縣政府主管領導親自出面與各鄉鎮政府協調,使本縣的衛片檢查工作順利進行。在第10次衛片執法檢查中,全縣涉及圖斑9處,總宗地數10宗,總面積167.6畝,耕地面積109.8畝。此項工作已順利通過市、省驗收。
【國土資源警察隊伍建設】國土資源警察大隊於2009年2月3日成立後,與局監察大隊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採取聯合辦案、共同巡查、依法同查同辦的原則,加大國土資源聯合執法力度,全面提高依法科學管理國土資源水平。全年共配合局監察大隊在全縣范圍內進行12次巡查,依法制止5起違法佔地案件。配合行政執法126餘人次,制止全縣違法佔地等其他違法行為31起,批評教育26人。配合拆除違章建築3000餘平方米。協助局監察大隊查處土地違法案件20起,在2010年4月22日縣政府組織各有關部門在縣城對違法佔地及違法建築統一行動中,警察大隊幹警密切配合,圓滿完成任務,得到縣政府等領導的表揚和好評。
【信訪穩定】2010年,全縣國土資源系統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20起。其中,鄉鎮受理101起,結案98起,結案率97%;縣局受理19起,其中,重訪4起,結案18起,結案率95%。市局和縣政府批轉、交辦的信訪事項5起,結案5起,結案率達到100%。到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參與行政聽證1起;到伊川法院參與訴訟1起;到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參與審理案件3起,均取得了較好效果。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維持率達到90%以上,全年信訪接待率、穩控率均控制在責任目標之內。
【鄉所建設】在市、縣、鄉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懷與支持下,欒川縣國土資源局2010年投資200餘萬元,在廟子、石廟、叫河三鄉鎮,建成了高標准鄉鎮國土資源所辦公樓。至此,欒川縣有陶灣、獅子廟等5個鄉鎮國土資源所的單獨辦公場所。這批辦公樓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標志著欒川縣基層國土資源所規范化建設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幹部隊伍建設】按照「三年可以交流,五年應該交流,八年必須交流」的原則,對4個鄉鎮國土資源所和9個科室及二級機構負責人,進行了交流任職,達到鍛煉幹部、激發活力的目的。重新修訂完善了12項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人。
【住村扶貧與新農村建設】為陶灣鎮西溝村、廟子鄉北凹村和陶灣鎮協心村這三個村解決幫建資金8.1萬元,協調資金93萬元。
(趙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