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策劃讀書沙龍活動
「閱讀•交流•共享」讀書沙龍活動方案 為了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構建學校學習型組織,我校以讀書活動為載體,每學期每位教師「讀完一本教育專著,寫好一篇讀書心得,參加一次交流活動」,積極為老師搭建交流讀書體會的平台。通過與書本為伴,與經典為友,與教師對話,來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開拓我們的視野。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鍛造研究型教師隊伍,讓教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推進學校內涵發展。 一、活動時間。 8月24日下午……? 二、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劉 張雲 成 員 s z y d cccc vvvv 三、活動流程。 (一)分組交流分享。 1、老師按活動分組參加活動,校委會成員分到各組參加活動。 2、各組長按照活動實施方案,負責活動的組織、主持、記錄等事宜,每位成員必須發言交流。 3、各組成員上交一篇原創的讀書心得,在組內評出3—5篇優秀的讀書心得上報教科室參評。(網路下載抄襲的一律作廢,並全校通報)。 4、在活動中推選出參加全校讀書沙龍活動的中心發言人1—2名,並要求中心發言人做好現場發言的准備。 (二)全校交流分享。 1、我聲飛揚。 現場配樂朗誦經典篇章。可以獨誦,也可以合誦。既可以是在沙龍圈裡的中心發言人,也可以是現場的老師。 2、我讀書的那些事兒。 現場交流讀書經歷的故事,讀書過程中的心得收獲,讀書與工作、生活的聯系,讀書的方法和時間安排,自己對讀書這件事兒的個性觀點…… 3、不動筆墨不讀書。 現場展示教師不同形式的讀書筆記和評選出來的優秀讀書心得。作者現場暢談自己積累和創作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4、書韻流香,你我共賞。 現場相互推介好的書目,為老師們提供更大的選擇平台。 四、活動要求。 1、各組活動要認真組織,每個人發言時間不超過5分鍾,要談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效的,有條理的,比較輕松的把自己要表達的說清楚。 2、中心發言人要按活動流程和活動中的一些話題,做好充分的准備。現場交流的時候盡量不照著稿子念,以談話聊天的形式,輕松表達。為現場營造一個愉悅、輕松、有激情的分享空間。 3、現場交流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有台下老師交流的時間。每位老師都要按照活動內容做好發言的准備,在活動中積極發言。 4、現場「經典篇章朗誦」這個環節要活動前做好准備。每組准備一個篇目的朗誦,時間不超過5分鍾。在分組分享活動結束後,各組要把朗誦的篇目、人員、形式、音樂等信息上報教科室。隨後教科室將組織人員逐一觀看審定。 5、各組在分組分享活動結束後,將有讀書筆記或摘抄的老師推薦給教科室。 6、有優秀書目推薦的老師,分組分享活動結束後,將書目上傳給教科室。 7、電教中心負責活動現場的音響設備和攝像工作,辦公室負責活動現場的照相工作。 五、活動分組。 組別 人員分配 人數 備注 一年級組 一年級教師、廖秋蓮、朱麗君、冉錚、康益 16人 「組別」年級組以2011年春季學期編制不變。 二年級組 二年級教師、譚庚妹、李小雨、張秀雲、 蒲曉娟、賈遠國 17人 三年級組 三年級教師、魏xx 17人 四年級組 四年級教師、姚xx、音樂組教師、劉、張、吳、廖cc 16人 五年級組 五年級教師、美術組教師、艾、向、宋 16人 六年級組 六年級教師、體育組教師、袁 16人 附:活動環節說明表。 活 動 環 節 活 動 任 務 分組交流分享 1、交流分享讀書心得。 2、評選讀書心得。 3、推薦中心發言人。 4、推薦經典朗誦篇目。 5、推薦有讀書筆記的老師。 6、上傳優秀書目。 全校交流分享 1、經典篇目朗誦。 2、讀書心得交流。 3、讀書筆記和優秀讀書心得展示交流。 4、優秀書目推介。 5、活動總結。 2011年7月
❷ 親子沙龍活動主題有哪些
親子藝術沙龍主題活動:拍手點頭
活動目標:
1、有初步的節奏意識,能隨音樂一拍一拍地拍手、點頭。
2、能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伴隨音樂節奏初步合拍做小鴨叫、小雞叫等動作。
活動准備:
事先學過小鴨叫、小雞叫等動作,布置場地。
活動過程:
1、隨音樂示範表演,幼兒觀察。
(1)引導幼兒坐成半圓形,教師示範表演第一段音樂。
教師提問:老師做了哪幾個動作?拍了幾次手?點了幾次頭?
(2)教師再次示範表演。請幼兒認真觀察細節,注意音樂的節奏:看看老師的動作是怎麼配合 音樂的節奏?
2、引導幼兒練習。
(1)引導幼兒隨音樂做動作,教師用有節奏的語言就行提示。
(2)放慢琴速,引導幼兒獨立隨音樂動作。
(3)按照正常速度彈琴,鼓勵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做動作。
3、引導幼兒學習有節奏地拍肩、叉腰等動作。
(1)引導幼兒學習有節奏地拍肩,並隨音樂律動。
教師:小肩膀聽到好聽的音樂,也要和音樂一起玩了。大家用兩只小手拍拍肩、拍拍肩。
(2)引導幼兒學習叉腰動作,並隨音樂律動。
4、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有節奏地做小鴨叫、小雞叫等動作。
5、組織幼兒交流、評價,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利用自由活動,組織幼兒繼續進行,《拍手點頭》的律動。
三、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 小貓輕輕走 見領域P6。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親子藝術沙龍主題活動:捉小魚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自由的表現魚兒游動的動作,感受音樂的停頓。
2、有初步的角色意識,願意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事先引導幼兒觀察魚兒游的動作,理解捕魚的意思。
2、物質准備:音樂《捉小魚》。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以小魚游的游戲引入,激發幼兒游戲的願望。
教師:小朋友,小魚是怎麼游的?誰來表演小魚游?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魚游吧。
(二)介紹游戲的玩法。
玩法:請兩個幼兒雙手上舉,碰在一起做"網魚",其他的幼兒扮演"小魚",跟著音樂有節奏的游動,一個接一個用碎步從網下鑽過。當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時,漁網迅速地放下,開始"捕魚",把"小魚"套進網里。被捉到的幼兒排到尾末,游戲繼續進行,等音樂反復多變到結束時捕到的兩只"小魚",與"漁網"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三)提出遊戲要求。
(四)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隨音樂學"魚兒"游動的動作,讓幼兒享受自由隨音樂運動的快樂。
3、引導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感受音樂結束前的休止。
4、鼓勵幼兒創編各種表現魚兒游動的動作,讓幼兒隨音樂進行游戲。
5、開始時教師可以當捕魚人,幼兒熟悉玩法後,與幼兒交換角色。
(五)教師簡要評價後,幼兒自由做魚游動作結束活動。
三、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 小刺蝟
❸ 以《麥田裡的守望者》為題的讀書沙龍策劃書!
硪,
❹ 親子關系沙龍·《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1、真實地去「聽」你的孩子說話有時當媽媽一邊炒菜一邊盛飯時,八歲的女兒在想跟媽媽說些什麼時,媽媽有時是不經心腸聽著,有時會打斷她,反而請她幫助擺桌吃飯,但從未停下來,專注去「聽」她想說的話,除非她說的話,真是什麼天大的好消息(不過,這種機率低於百分之一)。專家也不是叫咱們一定要停下手邊所做的,但你可給孩子一個「斷定」的時刻,比如:「好,等我把飯菜擺好。」或是「再給我十分鍾。」
當然,最好是當即去「聽」孩子要說的。由於,你一次、二次、三次地疏忽了他們後,他們便會慢慢地失去了「通知你」的愛好。別的,在「聽」時,最好做目光觸摸,要孩子知道你是真的情願聽。
許多時分,孩子中不過想說你覺得不太要緊的事,但對他們而言,卻是重要的。假如你不去拒絕他們,當他們真遇到困難時,就會自然地來找你談了。
2、不管孩子跟你說什麼,千萬別笑他。孩子的國際與主意是和大人們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不然別去笑他。特別當孩子很認真地通知你什麼時,你輕視或不相信的情緒,只會損傷孩子,並且今後也不再跟你談了。
攀談中的詼諧是好的,是溝通中的最好潤滑劑,但要當心運用詼諧,要看孩子能否了解詼諧與取笑的不同。
3.自動共享自己的感觸
當然,做爸爸媽媽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向孩子標明,去添加孩子憂慮的心思擔負,但有時不妨自動地與孩子共享自己的心境、感觸,及對工作的觀點,孩子當然也就比較簡單向你訴說他的心境、感觸與觀點了。
4.身體語言的重要
目光的觸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說話等,這些小動作,皆能鼓舞孩子表達自己的志願。
當然,也別心急,盼望一坐下來,孩子就會喋喋不休地開講,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你已准備和他「聊」了。
5.別問一些太空泛的問題
比如「今天怎麼?」「校園好嗎?」也別常用,「為什麼?」由於孩子會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學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孩子有愛好的電視節目或作業便是一個好開頭。
6.了解孩子的主意
大部分時刻,孩子僅僅想從他信賴的成人中,斷定自己的主意與做法。所以,咱們可在了解狀況後,做個答復或支撐。
7.每個孩子都需要與你單獨相處的韶光
有一個母親,說她很愛惜接送女兒的時刻。由於這個時刻沒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沒有父親的吼叫聲。
8.對孩子表達你無條件的愛
自孩子小時,即讓孩子很清楚地了解到你是關懷他的,是情願接納他的。
上面所談的,有些是說來簡單做來難。但只要咱們做爸爸媽媽的有一顆酷愛孩子的心,隨時介意咱們的身教與身教,孩子是不會太讓咱們失望的。
❺ 怎樣做閱讀交流共享讀書沙龍活動主題設計海報
閱讀是非常好的事,關於共享閱讀沙龍的事情,我覺得沒有必要給他們這樣設計海報。就在外面寫一個大字報,我們一起到那裡去共享吧!
❻ 新閱讀沙龍: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1.營造適於學生閱讀的校園文化環境。
(1)每幢教學樓的走廊上分別懸掛名人名言和師生的優秀書畫作品、座右銘等,設計成文學藝術長廊。
(2)開展書香班級創意布置比賽,發動學生收集家庭藏書目錄,讓教室里的圖書角「活」起來。讓學生每天與書相伴,使學生在校的每時每刻受到熏陶,讓師生生活在一個充滿讀書氣息的潛在課堂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3)學校設立圖書室,圖書室要豐富藏書量,開架向學生借閱圖書,鼓勵學生利用網路讀書,圖書管理員每月要設計好書推薦的宣傳畫,引導學生讀好書。
2.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1)探索教師閱讀習慣的培養途徑。要求師生制訂個人讀書計劃,安排好讀書時間,思考讀書反饋形式,定期對照,督促自己抽時間讀書,逐步養成讀書習慣。倡議教師每年至少自費訂閱兩種教育教學刊物雜志。每年要求教師填寫讀書卡,交流讀書樂。讓教師填寫一年中閱讀的各種書目,發表自己的一句話感受,並且將自己讀的一本好書推薦給其他教師。力求在教師隊伍中營造學習的氛圍,研討的氛圍,以提高教師的文化底蘊,促使教師更具有人文精神。
(2)探索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措施。
①向學生推薦小學生必讀書,每半月每班開設一次書刊閱讀課。
② 開展「好書天天讀」活動。指導學生廣泛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學校畫出表格展出每個學生的閱讀的進展、進步情況(二年級以上學生都要摘抄讀書筆記,根據筆記或背誦情況,學生將所讀的書名貼到讀書板上)。班級要制定班級讀書計劃,要求學生每天進行20-30分鍾的閱讀;每周背誦一首古詩和一句名人名言(各班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選擇「每周二首詩或二句名言」等)。每半月教師要帶學生到圖書館上一節閱讀課。每月學生要讀2本左右的好書。第四周的星期四綜合時間活動時間開展一次班級讀書交流活動,評選讀書之星。
③背誦讀書名言。學校開展全校學生、教師、家長共同參與的收集讀書名言活動,向全校推薦100條讀書名言,要求班級布置中外名言上牆、上黑板報;再根據年級不同要求選擇背誦。
④開展教師、家長、學生讀書情況調查。及時、准確地了解他們的閱讀狀況。讓教師了解學生、家長的讀書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同時針對調查內容審視自己的讀書情況,讓每位教師真正成為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3.組織多樣的讀書活動。
(1)組建教師、學生、家長讀書沙龍,為開展文學導讀活動搭建平台。每周有班級讀書沙龍,每月有年級讀書沙龍,每兩周業務學習有教師分組的讀書沙龍。定期有家長和全體教師的讀書沙龍。讀書沙龍每次活動都有組織、有主題、有記載、有照片,以此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讓教師在讀書中不斷提升自己,豐富自身內涵。並組織教師、家長、學生共同暢談讀書之樂,相互交流,資源共享,讓學校真正開放。
(2)開展系列讀書活動。
①訂好一個計劃。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制訂讀書計劃,並根據所推薦的讀書目錄有選擇地進行閱讀,每周二、四早上8:00~8:15為晨讀時間,教室里必須有琅琅的書聲;每周三、五中午12:00~12:20為閱讀時間,學生須靜心看書,每天回家需保證半小時的閱讀。
② 製作一張書簽,可以把書簽設計成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可以把書簽設計成各種書的形狀,可以在書簽上寫上勤奮讀書的格言和名句,各班進行展評。
③開展一次交流會,各班級由語文教師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會」,以「名人名言」、「我最喜歡的——」、「好書推薦者」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④開展美文誦讀活動,以美文的滋養達到陶冶身心的目的。
⑤開展「好書伴我成長」的講故事比賽,讓優秀的文學作品占據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發揮其潛存的能量。
4、將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結合。
(1) 注意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定期召開班級讀書交流會,從形式上看,有競賽、辯論、朗誦、介紹、交流等等;從內容上看,有名著欣賞、方法介紹、讀書體會交流、好書推薦、古詩文朗誦、名言成語積累等等。
(2)滲透於課堂。課前一分鍾閱讀活動。此活動是一種常規性的導讀活動,內容豐富,有課前一分鍾演講、一分鍾誦古詩詞、一分鍾即興讀新聞、一分鍾欣賞同學們摘錄的精彩一句話等。
5、讀寫結合。要求學生每天至少讀半小時的課外書,建立讀書成長記錄冊,摘錄好詞好句好段,寫一寫讀後感。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用筆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記錄生活中的真、善、美等等。養成記日記的習慣,每周至少寫一篇周記。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及人員分工
1、准備階段:2010年8月—2010年10月
選定課題,確定人選,組織分工,寫好申報表,制定詳細計劃。
負責人:組長、副組長
2、研究階段: 2010年11月—2011年4月
實踐研究,舉行座談會,初評研究成果,舉行專題論文研討會。
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