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大決戰》在山海關天下第一關拍攝老百姓歡迎解放軍入關的片段在影片中那部出現
應該是在第三部《平津戰役》,在山海關天下第一關城樓下的確拍過老百姓夾道歡迎解放軍入關的場景,只可惜後期製作時沒放進片中。
⑵ 山海關有什麼旅遊景點
山海關旅遊景點:
一、老龍頭
老龍頭位於「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東南部渤海之濱,距離山海關景區4公里,是明長城的東起點。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橫亘在華夏大地之上,東端在山海關城南直插入海,猶如龍頭高昂,因此稱之為「老龍頭」。老龍頭由入海石城、海神廟、靖鹵台、南海口關、寧海城和澄海樓組成,由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帶兵修建而成。老龍頭深入海中,空氣清新,沙軟潮平,是海上觀日出的絕好去處。
老龍頭伸入渤海中約20餘米,以巨石壘成,一半位於海平面之上,一半在水下。據說初建時,曾在海平面下埋了很多鐵鍋,以減少海水對建築的沖擊,獨特的建築方法曾被載入建築史冊。
澄海樓高踞於老龍頭之上,是老龍頭的絕對制高點。澄海樓建於明代,清康熙、乾隆年間重修。樓上有明朝大學士孫承宗所書「雄襟萬里」和清乾隆帝所書「澄海樓」匾額。樓壁鑲嵌有數塊歷史名人手書的卧碑,樓內陳列著老龍頭附近出土的文物。自澄海樓南下3層城台有一獨聳的石碑,鐫刻著「天開海岳」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站在樓上,南可望浩瀚大海,北可望雄關漫道烽台林立。
寧海城是老龍頭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明代軍營。城內有兵營區:龍武營;武官府邸:守備署、把總署;有祭祀先驅將領的顯功祠,也有請神護佑的龍王廟和關帝廟。
二、山海關
山海關,又稱天下第一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部山海關區。山海關關城始建於明代,北依燕山,東臨渤海,是一座防禦體系完整的城關,古代重要的軍事要塞。古時常說的「關內、關外」,既是以山海關為界。山海關是明長城東部重要的關隘之一,與西段的嘉峪關遙相呼應,互為首尾,有「天下第一關」之美譽。
山海關關城周長約4公里,與長城相連,古城內明代城牆保存完好,主要街巷大都保留原樣,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樸。古城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關城東門的鎮遠樓,也就是「天下第一關城樓」。城樓聳立於長城之上,雄視四野。登上城樓,可俯視山海關城全貌及關外風光。
圍繞著鎮遠樓周邊建有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瓮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建築,不過除長城博物館外,多已殘敗。不過從遺址的布置上,可大致了解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之後信步走進古城,嘗嘗當地的特色小吃,順便領略山海關的風土人情。
山海關景區不僅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軍事要塞,更是風光旖旎、氣候宜人的旅遊和避暑勝地。景區內已開發的名勝古跡有90多處,以長城為主線,分別有「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長壽山」、「燕塞湖」、「王家大院」等幾個風景區,各景區之間距離不遠,交通便利,可順路遊玩。
二、天下第一關
天下第一關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創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先進單位。「茫茫碣石東,此關自天作。粵惟中山王,經營始開拓!
「天下第一關」為萬里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是關內關外的分界線,是明朝京師——北京的重要屏障。這里依山襟海,雄關鎖隘,易守難攻。關城建於公元1381年,由關城、瓮城、羅城、翼城、哨城及星羅棋步的烽火台、墩台共同組成的一座科學、完整、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因其建置獨特,所以在明代萬里長城的眾多險關要隘中脫穎而出被譽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三、樂島海洋主題公園
樂島海洋主題公園位於青皇島市山海關區龍海大道南側海濱,緊鄰老龍頭風景區,是一處著名的海洋主題公園。公園內可以遊玩眾多娛樂項目、觀看水族館和動物表演,還可以下海游泳,是秦皇島夏季遊玩的好去處。
樂島海洋主題公園的規模很大,長約有700米左右,依海而建。園內歡樂海灣區、主文化廣場區、戲水樂園區、美食風情街、海濱浴場區和運動休閑區幾大主要區域,一般在園內慢慢遊玩,大約需要半天到一天時間。
在樂島海洋主題公園內遊玩,體驗園內的眾多娛樂項目是必不可少的活動,這里既有普通游樂園里的刺激娛樂,也有海濱主題的水上項目,還可以在海濱浴場下海游泳。園內大多數項目都包含在門票內(快艇、大船、卡丁車等項目需要另收費),可以盡情遊玩。游覽水族館、觀看動物表演也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園區東側有海獅灣、海豹灣、海龜灣、極地館、鯊魚館和海底總動員等,都可以進入觀看(免費觀看,與動物合影需要另收費)。另外,園區西側是兒童戲水池,有很多適合兒童遊玩的項目,可以帶小朋友前往。
四、燕塞湖
燕塞湖是一座建於1974年的人工湖,又名石河水庫,位於秦皇島山海關區西北側,這里山川連綿,山間樹木茂密,群山圍繞的人工湖湖水碧綠,環境非常優雅,也被稱為「北國小江南」。在景區內,還有很多兒童游樂設施,遊客也可以乘坐遊船游湖,還能觀賞小型的動物園,趣味十足,是秦皇島出遊的選擇之一。
遊玩燕塞湖景區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乘坐纜車到湖邊的山上俯瞰湖面和周圍群山,視野非常的開闊,景色壯觀。淡季時纜車會停運,可以步行上山,大約半小時左右即可到達。第二是到湖邊乘坐遊船游湖,游湖一圈大約25分鍾。第三便是觀看動物園和遊玩娛樂設施,動物園共有鳥語林和松鼠園兩處,可以看到可愛的小松鼠,還有美麗的孔雀開屏等。娛樂設施有碰碰車等,適合帶小朋友前往娛樂。
遊玩景區一圈需要大約半天時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每到周末和節假日時,景區內會人滿為患,每個項目都要排隊很久,請盡量錯峰而行。
五、孟姜女廟
孟姜女廟又稱貞女祠,位於山海關城東約6公里的望夫石村後山崗上。孟姜女廟的修建,是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產物。廟內有前後兩殿,前殿有孟姜女像,左右侍有童男童女,兩側壁上鑲有碑刻,其中有乾隆、嘉慶、道光題詞。後殿原供觀音,殿後有「望夫石」,石上有坑,傳為孟姜女望夫足跡。旁有石台,台後有振衣亭,為孟姜女梳妝更衣處。廟東南4公里渤海中有兩塊礁石,傳為孟姜女墳。
孟姜女廟是長城文化衍生出的民間民俗文化產物。初臨孟姜女廟的人,常常會感慨於108級石階深深的寓意,更感嘆這小小廟宇歷經千年的頑強「生命力」。廟內前殿供有孟姜女的塑像,隴上橫額「萬古流芳」,兩邊楹聯:「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真實地反映了人們對孟姜女、秦始皇的喜惡之情。譽為「天下第一奇聯」的「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hǎi shuǐ cháo ,zhāo zhāo cháo,zhāo cháo zhāo luò;fú yún zhǎng,cháng cháng zhǎng,cháng zhǎng cháng xiāo。)表面看雖是文字游戲,卻包含著人生哲理,讓後人產生無限遐想,從中可見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內涵。
六、角山
角山位於距山海關城北約3公里處,是關城北山巒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為平項,可坐數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龍首戴角而名。其主要景點有角山長城、旱門關、棲賢寺等。
角山長城包括了角山的主峰大平頂,登臨角山長城,遠山近海盡收眼底,長城內外的美景可一覽無遺。旱門關是角山南部的一座關隘,由城樓、城台兩部分組成,地理位置非常險要,是山海關十大關隘之一。棲賢寺在角山長城內側,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建築,寺中有一大奇景,名為山寺雨晴,是角山夏季特有的景觀,山下細雨綿綿,寺中卻是天清氣朗,紅日高懸;有時,寺中大雨滂沱,山下卻又是日上三竿,兩處距離相近而景色殊異,令人叫絕。
角山景區集山、城、寺為一體。大門是仿明代城堡建築形式設計的。其造型像個「山字」。背額「碧海峰」匾為當代詩人賀敬之的手筆。有詩雲:「自古盡道關城險,天險要隘在角山,長城倒掛高峰上,俯瞰關城在眼前。」足以證明角山的險要。角山深謐之處有一座古樸雅緻的古寺——棲賢寺。明代書法家蕭顯、兵部左侍朗詹榮、監察御史鄭已等都寄居於此,潛心求學,因而這里被譽為「山海關文化的搖籃」,並修建了魁星閣。喜好古典文學的人,可以到這里感覺一下蕭顯等當年寒窗苦讀的情景。夏秋雨季瀏覽棲賢寺,也許會遇到「山寺巍峨逼太清,下方陰雨上方睛。階前俯視蛟龍斗,檻外高懸日月明」的奇景。
七、山海關國際冰雪大世界
山海關國際冰雪大世界源於哈爾濱冰雪藝術,成功地實現了北冰南移的神話。本次冰雪大世界為人工製冷,面積達千餘平米,館內溫度為零下10度,用冰量達到千餘噸;匯集了眾多國際冰雪雕刻大師,歷時近兩個月之久,苦心構築,精雕細琢,在展廳內建成了三十多個景點,70餘件精美作品。
本次冰雪藝術展分七大主題,萬里長城,幽燕秦皇,中國名勝,佛教禮儀,東北農家院落,兒童樂園,飄雪世界等。達到了步步有景,步移景異的效果。
八、長壽山
長壽山景區位於山海關城東北約9公里處,是一座景色清秀的小山,山間有怪石、樹木和水流,環境非常優美,在山裡漫步感覺清新舒暢,是當地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長壽山景區內共有兩條登山路,一條是主要的觀光路線,需要徒步石台階等,大約3小時,另一條是公路,大約1小時即可上山。
一般遊客都會選擇是台階路觀景鍛煉,在山間有懸陽洞、神醫石窟、壽字碑林等景觀。懸陽洞是一處天然山洞,洞內高十幾米,進入洞後可以看到歷代的文人游士在這里留下的石刻,還有釋迦摩尼佛祖和羅漢的塑像等。神醫石窟則是在山體間開鑿的雕像,有李時珍和張仲景像。壽字碑林是在石頭上刻畫了各種字體的「壽」字,可以在這里為親人許願祈福。
⑶ 山海關哪裡可以做照片視頻
電子相冊視頻那種?我能做!
⑷ 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匾是否為嚴嵩所寫,現在這塊是否仍為嚴寫的
現在的「天下第一關」匾相傳是明代成化八年進士、山海關人蕭顯所題字為楷書。
明代嘉靖年間武英閣大學士嚴嵩所題。此說見於1933年出版的《榆關抗戰史》。書載明代嚴嵩所題的匾,每字大1.7米見方,一向藏放在關城東南角的魁星樓中。日寇攻破山海關時,將其掠往東京,並公開陳列。
從當年所拍攝的老照片上看,該匾的「第」字,寫成「竹」字頭。而現存山海關的這塊匾,其「第」字,卻分明寫成了「草」字頭。以此推論,巨匾真跡很可能有兩塊,分別為蕭顯和嚴嵩所題。
(4)山海關宣傳片擴展閱讀:
蕭顯題字的故事:
清光緒四年編纂的《臨榆縣志》。但書中在有關記載的前面,卻加上「相傳」兩字,顯得不十分肯定。而在當地的民間傳說中,有關蕭顯題匾的故事卻活靈活現,說是他大筆揮毫之後,叫人把巨匾掛上城樓,一看,卻發現「下」字少了一點,怎麼辦?
正當圍觀者議論紛紛之際,只見蕭顯抓起一塊麻布,揉成一團,沾上墨汁,往上奮力一拋,恰好就打到了點兒上,這一下,匾額就更顯得氣勢不凡了。此說雖然有趣,但一個讀書人,能否有如此精準的眼力和非凡的臂力,恐怕,只能是人們想像中的誇張與浪漫了。
⑸ 贊美「山海關」的詩句有哪些
1、《長相思·山一程》
清代: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盪盪,向山海關進發。入
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
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麼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
2、《風流子·出關見桃花》
清代:張惠言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看地盡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疊障東還。人何
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念玉容寂寞,更無人處,
經他風雨,能幾多番?欲附西來驛使,寄與春看。
譯文:海風吹著我的痩骨,我衣裳單薄,有些寒冷。四月初,我離開北京,到了山海關、望
見到處都是關塞的牆垣,飛沙北走;山勢向渤海延伸,層巒向東方展開。人跡何在?只見柳
樹的柔條搖擺不定,草很短,難以形成一片綠色。乍見一樹桃花。獨自向我微笑。它旁邊有
短短的頹垣,一灣一灣的曲水。
三月末的山海關,不知有多少東風,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使我的良好念頭一掃而光。我遠
來此地不是為了尋春,也未嘗可惜(辜負)春盡,只是深深地念記著這樹桃花,玉容寂寞,
在沒有人煙的地方,還能經受住幾番風吹雨打?還能堅持多久?陸凱詩句:「折花逢驛使,
寄與隴頭人。」我也想折一枝桃花,通過西來的驛使(古時郵遞員),寄給我家鄉的親友,
看看關外的春花,聊表我的堅忍之心。
3、《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譯文:我巍巍大唐的獵獵旌旗在陰山飄揚,突厥胡人膽敢來犯定叫他有來無還。作為子民我
願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4、《從軍行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三面黃金甲,單於破膽還。
賞析:這首詩描寫了漢武帝時,大將軍衛青在漠北以武鋼車合圍單於,從此漠南無王庭的一
戰。結合史記的一段記載:「而適值大將軍軍出塞千餘里,見單於兵陳而待,於是大將軍令
武剛車自環為營,而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可萬騎。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
兩軍不相見,漢益縱左右翼繞單於。單於視漢兵多,而士馬尚強,戰而匈奴不利,薄莫,單
於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
5、《子夜吳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長安城內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何
時才能平息邊境戰爭,讓我丈夫結束遠征。
⑹ 課文是《山海關》
先總起(贊嘆山海關)再分述(山海關的威武情懷—山海關的動人歷史,後總結(歌頌山海關)全片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後具體空間位置轉換記述山海關風貌的局部行文思路。
⑺ 山海關大戰的評價
顧誠評斷山海關之役:「李自成等大順軍領導人,在一片凱歌聲中滋長了驕傲輕敵的思想,對於隨著明王朝的土崩瓦解而必然出現的滿洲貴族的武裝干涉,缺乏清醒的估計。這首先表現在,大順軍渡河東征時調集的兵員不夠。當時,大順軍兵力總數在百萬以上,但平定西北地區後派駐各地的軍隊數量過多,佔領山西、河北、山東等地後,又在各戰略要地分別駐軍,使兵力進一步分散。」「他們的行動卻給人一種強烈的印象,似乎在他們心目中明、清之戰是『前朝』的事情,自己並沒有同清方交惡,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心過日子。」
⑻ 河北秦皇島的山海關有什麼獨特的風景
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河北秦皇島的山海關,也就是著名的“天下第一關”。它是明長城的起點,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這里流傳著歷經300年的“闖關東”的故事,這里有山、有海、有古城,有厚重的歷史,門票卻只收50元。
小院子一共兩層,我最喜歡他們家二樓的的飲茶區。茶桌上伏著幾只可愛的小茶寵,博古架上的古玩和工藝品也讓人愛不釋手,這些不同風格的小東西擺放在一起還蠻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