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策劃書怎麼寫
一、活動主題:
唱讀講傳路在何方——看紅色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活動目的:
通過組織此次調研活動,深入了解紅色文化的發展現狀與大眾對於它未來走向的態度,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吸取好的意見與建議,確定紅色文化創作傳播中心未來的工作重心;同時在校園內打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引起大家對紅色文化未來發展的關注,增強同學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三、組織機構:
1、主辦:中共西南政法大學委員會宣傳部、共青團西南政法大學委員會。
2、承辦:紅色文化創作傳播中心。
四、活動時間:
2011年12月5日—2011年12月11日。
五、活動地點:
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校區。
六、活動對象:
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校區全體師生以及相關網友。
B. 井岡山根源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怎麼樣
井岡山根源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是2017-04-06注冊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注冊地址位於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茨坪鎮綜合市場3幢3109室。
井岡山根源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60881MA35UDPB53,企業法人劉莉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井岡山根源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的經營范圍是:國內會議服務拓展活動教育咨詢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井岡山根源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更多信息和資訊。
C. 求一篇關於井岡山紅色故事的演講稿!!!!急,要吸引人的那種!還要講到如何傳承井岡山精神。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很榮幸也很激動今天能站在這里演講。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走進神往已久的天下第一山——井岡山。也許她沒有泰山的氣勢恢宏,沒有廬山的風景俊秀,沒有峨眉的清新無暇。可是當你走進她的時候,你就會不覺為她那段火紅的歷史而感染,就會被她那鮮血染紅的山脈而征服。
今年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80周年紀念年。井岡山既是中國紅軍的故鄉,又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既是中國紅色政權的源頭,又是中國革命的發祥地。在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中,毛澤東等一代偉人的文韜武略,革命志士的赤膽忠誠,他們以鮮血、以生命詮釋著一種極其寶貴的精神——井岡山精神。這種寶貴的精神後來成為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國革命精神的歷史源頭。xx同志將井岡山精神高度概括為: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
雄偉的井岡山,連著中國共產黨輝煌的歷史;永遠的井岡山,寫滿了中國人民的光榮與夢想。井岡山不愧為「天下第一山」,她有著其她名山大川所沒有的「紅」:紅,是八萬先烈用鮮血換來的自由與幸福;紅,是在險峻環境中開創出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更紅的是用鮮血和生命鍛造出來的革命精神;她還有著無可比擬的「綠」:綠在黃洋界的奇峰險石,綠在五龍潭的怡人山水、在彩虹瀑的雄偉壯麗,更綠在歷經敵人的刀與火,而依然挺拔的青青翠竹和永伴烈士們的蒼勁松柏。紅,是井岡的召喚,是先烈對我們的召喚;綠,是井岡的希望,是祖國對我們年輕一代的希望。
在井岡山上的紅色之旅,每一個腳步似乎都承載了烈士們的記憶,每一個動作都昭示著歷史對我們的寄語,每一種聲音都一種無可比擬的紅色文化對於我們的召喚。
在那個血與火的年代,革命先烈在解放事業中憑著一股勇氣一身熱血,為國家殺出一條血路,在黑暗面前沒有半點的退縮,勇往直前。他們用鮮血染紅大地,用生命換來光明,用對祖國的熱愛、對事業的追求、對天下的情懷,無私地奮斗著。
作為新一代的青年學子,歷史再現,緬懷著他們的英雄事跡,繼承著他們的革命傳統,學習先烈們的優良品德。我要用他們的信念鼓舞我前行,用他們的精神鞭笞自己成才,用他們的愛國熱情點燃自己的報國之志。
D. 井岡山紅色培訓有哪些內容
井岡山紅色文化研究院是一家集紅色文化產品的研發、推廣和傳播為一體的學術研究機構。下屬有井岡山紅色文化教育培訓中心、井岡山紅色大劇院、井岡紅旗藝術館、毛澤東雕塑館等機構。學院自成立以來,制定了一攬子宏觀性戰略計劃,堅持教材開發、教學研究、教師隊伍建設三位一體整體開發的原則。教材開發緊緊圍繞井岡山紅色文化的科學內涵、歷史背景、時代價值等內容進行,尤其重視研究在新時期歷史條件下如何踐行井岡山精神。教學研究始終貫徹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文化構建緊密結合的原則。學院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自始自終都在為建立一支知識結構齊備、教育理念先進、教學素質過硬的師資團隊而努力。經過2年多的努力,學院通過整合優勢資源,曾邀請到了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昌大學、江西行政學院等各大院校的專家、學者客座參與教學研討和客座講學。學院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服務質量,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特成立井岡山紅色文化教育培訓中心,負責學院教研成果的教學實施及後勤保障工作。
井岡山紅色文化教育培訓中心是井岡山紅色文化研究院的下屬辦學機構,負責學院教研成果的教學實施及培訓班後勤保障工作。中心通過開辦短期培訓班,對黨政系統、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文化教育培訓,是一家集紅色培訓及綠色觀光為一體的服務機構。中心遵循以史育人、以情感人的教學理念,突出以體驗式教學為主,結合專題教學、現場教學、訪談教學等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模式。
中心教學配套設施相當完善,擁有四星級酒店天樂府大酒店和三星級酒店天公館作為培訓接待基地,均處井岡山黃金地段——天街旅遊商業文化廣場,可同時接納培訓學員500多人。中心還擁有2個紅色餐廳分別是崢嶸歲月紅色經典餐廳和老客家農家餐館,可滿足全國各地、各民族宗教的各種飲食習慣。中心還擁有一家紅色大劇院,可容納觀眾1000多人,用於舉辦各類文藝匯演,同時也是中心的紅色拓展培訓基地。中心配套設施整體規劃採用原生態復古風格,充分展示紅色文化的整體氛圍,讓學員置身「紅色」去體驗紅色。
備注:培訓中心可開具行政事業單位報銷票據(財政收據)。
E. 井岡山紅色教育方案是免費給你做的嗎
井岡山紅色教育方案是免費給你做的,自然已經是紅色教育了。
F. 蘭花坪的井岡山紅色文化
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里用得著中國的一句老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就是說,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是會很快的。」
賀敬之《重回延安——母親的懷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岡山的紅旗插到了延安,插遍了全中國。」
《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
G. 井岡山紅色旅遊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策略
當前紅色旅遊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 當前紅色旅遊資源開發中普遍存在著趨同化現象嚴重、基礎配套設施跟不上、整合力度不夠、缺乏新意、導游員和解說員素質偏低、發展不穩定等問題,對此,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打造紅色旅遊品牌和新亮點、完善紅色旅遊配套設施、整合紅色旅遊資源、提高導游員和解說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拓展紅色旅遊發展空間。
[關鍵詞] 紅色旅遊 資源開發 問題與對策
紅色旅遊資源是指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以及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內涵,以現代旅遊為基本形式,組織接待旅遊者參觀游覽、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以振奮精神、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資源,是紅色革命精神與現代旅遊經濟的結晶。筆者這里主要以江西省為例,分析當前我國紅色旅遊資源開發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並提出相應對策。
一、當前紅色旅遊資源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紅色景區趨同化現象嚴重。現在很多紅色旅遊景區基本上都是模仿當年的建築,各景區之間的風格差異較小,這就使得一部分遊客不禁發出了「紅色景區咋都一個樣」的疑問,進而產生了「游一當十」的心理,影響了紅色旅遊市場的良性發展。
2.有些紅色景區基礎配套設施跟不上。如江西紅色旅遊資源雖然遍布全省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井岡山、贛州瑞金等革命老區,而這些地方都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普遍存在著產業結構單一、資金短缺等問題,致使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紅色旅遊熱潮時,在吃、住、行、娛、購、游等方面的綜合配套服務設施落後的問題凸顯了出來。
3.紅色資源整合力度不夠。許多紅色景點未能很好地與當地自然資源、風土人情相結合,削弱了其經濟利用價值。如有「英雄城」之美譽的南昌,所在紅色舊址缺少秀麗的山水風景,影響了外地遊客前來參觀。另外,現行體制下造成的地域分割也增加了不同區域資源整合的難度,影響了紅色旅遊目的地的聚集效應。
4.資源開發單一,缺乏新意。一些紅色旅遊地在經營上還停留在遺址參觀、簡單的圖片和物品展示階段,如井岡山的舊址和「紅都」瑞金、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等都是這樣,展示的內容雷同,形式單調。旅遊者在游覽此類景點時均以參觀為主,缺乏參與效應。
5.紅色導游員和解說員素質偏低。紅色旅遊屬於新興產業,當前紅色旅遊從業人員素質不一,良莠不齊,有些紅色導游員和解說員所編解說詞不能充分反映景區的紅色文化內涵,泛泛而談,缺少針對性,令人感到枯燥乏味。
6.紅色旅遊市場波動幅度較大,發展不穩定。紅色旅遊發展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整體上呈現為波浪式發展態勢,其高潮主要集中在紀念日前後和黃金周期間。另外,由於政策導向的作用,紅色旅遊市場有時會大起大落,如2005年是紅色旅遊年,井岡山的接待量達到高潮,而2006年是鄉村旅遊年,井岡山的接待量突然下降,這給紅色旅遊的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二、進一步拓展紅色旅遊業、做好紅色旅遊資源開發的對策及建議
1.強化品牌意識,打造紅色旅遊品牌。目前,包括北京、上海、陝西、貴州在內的全國許多省市都在開發紅色旅遊資源。在這種激烈競爭的環境中,江西的紅色旅遊市場一定要在全國叫響「紅色搖籃」這一品牌,並使之成為紅色旅遊中最具震撼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品牌。
2.提升旅遊品位,打造紅色旅遊新亮點。近年來,江西各紅色旅遊基地大力推進紅色旅遊文化節事開發,提升旅遊品位。如井岡山完成了「星火燎原——歲月井岡山」大型紅色主題歌舞節目和「紅色歌曲——唱響井岡山」大型紅歌會。同時,江西正著力於高標准打造旅遊新亮點,如紅色文化研習游,革命搖籃體驗游,紅色故都尋訪游等紅色旅遊新亮點。
3.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紅色旅遊配套設施。各紅色旅遊景點都要進一步改善景區的公路狀況和相關配套設施,不斷提高參觀游覽的安全性和舒適度。另外,在設施建設過程中,要大力引進現代科學技術,如利用聲、光、電等把單調的資源陳列變得活靈活現,使人如臨其境,印象深刻。
4.加強紅色旅遊區域間的合作,整合紅色旅遊資源。各地要積極主動地搞好區域之間的協調、配合工作,在項目選擇上統籌兼顧,形成合理分工和相互促進的格局,防止各自為政、爭搶項目、自成體系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5.加強對紅色導游員和解說員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其綜合素質。相對於山水風光游,紅色導游員和解說員的要求更高。他們不僅要通曉當地的革命史,還要了解整個區域乃至全國的革命發展脈絡。因此,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定期培訓,不斷提高其服務質量。
6.穩定紅色旅遊市場,不斷拓展發展空間。發展紅色旅遊是加強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紅色旅遊區所在地政府要建立健全綜合協調機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不斷推進紅色旅遊的健康、持續、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