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非典一個感人的故事(幾句話)
鄧練賢生前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傳染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2003年2月1日,他連續工作15個小時,因搶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榮殉職,終年53歲。
葉欣生前系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直到病倒前長達2個多月的時間里,她始終沒有離開過崗位,沒有回過一次家,在搶救患者的過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經搶救無效,於3月24日光榮殉職,終年46歲。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醫院內科工作。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間,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在身體極度虛弱的情況下,他心中想的還是別人。2003年4月24日上午,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治療無效,梁世奎同志光榮殉職,終年57歲。
陳洪光1987年從廣東醫學院畢業到廣州市胸科醫院工作,親手組建了醫院的重症監護室並擔任主任。在一線搶救病人的70多個日日夜夜裡,他親自為 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機,經常會被病人噴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臉。4月16日,陳洪光同志被確診為非典型肺炎,雖經全力救治,終因病情 過重於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職,年僅39歲。
李曉紅:以生命之軀迎擊非典
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年僅28歲的主治醫師李曉紅,猝然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她是第一個犧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線的軍隊醫務工作者。作為一名身著「橄欖綠」的白衣天使,為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軀迎擊肆虐的非典,給世間留下一曲悲壯的生命絕唱。
中央組織部追授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武警北京總隊為她追記一等功,並批准她為革命烈士。
李曉紅曾說過的話:現在治療上是否找到新的辦法,如需要試驗,就拿我做試驗吧。
梁世奎:用生命銘刻的豐碑
山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梁世奎,與那些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職的醫務人員一樣,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後時光留在了他一生摯愛的手術台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一天,他最後搶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復,即將健康出院。
4月29日,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向梁世奎同志學習的決定。一個抗擊「非典」、實踐「三個代表」、學習時代勇士的熱潮,在三晉大地開展起來。
梁世奎曾說過的話:我是黨培養的,關鍵時候我要為黨分憂為民解愁
劉永和:用生命譜寫忠誠
在舉國上下如火如荼全面抗擊非典時,山東省膠南市公安局大珠山派出所民警劉永和卻離開了他曾經奮斗過的戰線。
5月8日下午4時,本來是劉永和與同事們交班的時間。雖然已經緊張工作了近10個小時,多病的身體早已發出抗議,但是看著較往日增多的待檢車輛和人員,劉永和實在放心不下。為了加快檢疫速度,防止車輛阻塞,他毅然決定放棄按時換班,繼續奮戰在檢疫點上。
正當劉永和站在路邊對箱式貨車進行例常登記的時候,一場意想不到的車禍讓年僅39歲的鮮活生命就這樣在剎那間隕落。
這是全國公安系統第一個犧牲在抗非一線的勇士,5月22日,公安部追授劉永和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稱號。
劉永和曾說過的話:抗擊『非典』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危,是我們人民警察的責任,我一定要到第一線去。
額爾敦陶格陶:草原上不落的太陽
額爾敦陶格陶是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旗委常委、副旗長,旗牧區防控非典工作組組長。自今年4月22日內蒙出現第一例輸入性非典疑似患者以來,他就開始夜以繼日實施布控方案,帶領衛生、防疫、畜牧、民政等單位的領導,深入牧區,將1.2萬份蒙文宣傳資料發放到牧戶,部署春季生產及「圍封轉移」工作。終因過度勞累,腦溢血突發,5月7日倒在了防控非典的第一線。
年僅51歲的額爾敦陶格陶是目前在全國抗擊非典戰役中因公殉職的第一位副處級黨政幹部。
額爾敦陶格陶曾說過的話:人這一輩子光陰不多。要抓緊每一天、辦好每件事。
⑵ 請你寫一條預防非典的宣傳語
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抗非
鍛煉身體,強健體魄,預防非典,拒絕上網
「抽煙喝酒、透氣洗手」
⑶ 關於非典的資料
非典小資料
一、「非典」是指自2003年以來我國局部地區發生的一類由冠狀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症。它是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染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肺炎,在家庭和醫院有顯著的聚集現象。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
二、非典型肺炎的臨床表現與以往不同的是,首先病人高燒、乾咳,並且沒有一般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症狀,也沒有通常感冒常見的白色或黃色痰液,偶爾病人痰中帶血絲,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個別病人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症。一般情況下,患者發燒時白細胞會升高,而此次非典型肺炎病人白細胞正常或下降。「非典」到了一定程度以後,症狀會和感冒比較好區別,但是在初期的時候,有時候還是非常容易混淆,甚至一部分「非典」的病人,開始的時候症狀類似於感冒,或者完全和感冒相同,或者有點象流感一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因為作為「非典」的病原體來說,不是一下子到肺部的,要經過上呼吸道,氣管、支氣管到肺部,我們觀察的病人,往往是持續的發熱,持續三五天,甚至再長的時間,但是在觀察的過程中,突然出現病情的轉機。病人通常的症狀有乾咳少痰,個別痰中帶血,嚴重的會呼吸困難。一般感冒病症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可在數日後轉好,並且一般沒有肺炎跡象。
三、潛伏期約為二至十二天之間,多數人通常在四到五天就有明顯症狀。目前大家公認的傳播途徑是經過呼吸道傳播,主要是通過飛沫來傳播,特別是近距離接觸,咳嗽、噴嚏、病人的分泌物、體液接觸所傳染;現在又有一些其它情況,直接接觸病人後,通過手,再揉鼻子、眼睛等,也是一個傳播途徑。
四、建議如發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早就診,因為這種病在觀察的過程中,會突然加重,假如能及早發現,給予及時治療,大多數的病人經過數周就可以康復出院。另外到醫院就診,除了早期診斷和治療以外,可以及時的採取隔離措施,避免回家裡感染家人和到社會上傳染給別人。還有,有些人認為如果有流鼻涕的症狀,就肯定不是「非典」是不對的。無論「非典」病原體是什麼,都是經過上呼吸道,經過口咽、鼻喉部侵入的,所以早期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普通感冒的類似症狀。懷疑感染非典型肺炎應及早到醫院就診,X光檢驗有助於診斷。
五、目前沒有特效葯物和治療方法,但經及時的支持性治療和對症治療後,絕大多數病人可以痊癒康復。目前衛生部疾病控制司組織多學科專家,在總結前階段防治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全國非典型肺炎防治技術方案》。目前沒有疫苗預防非典型肺炎,而且也沒有特效葯物和治療方法,所以說,預防「非典」最根本的辦法是強身健體,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六、主要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① 培養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洗手後,用清潔的毛巾和紙巾擦乾。不要共用毛巾。
② 注意均衡飲食、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定期運動、充足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經常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③ 室內經常通風換氣,促進空氣流通,注意居室環境清潔衛生,勤曬衣被。(室內安裝空調的要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性能,並經常清洗隔塵網,保證送風安全。)
④ 避免前往空氣疏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或長時間呆在密閉的空間內。
⑤ 出現病症應及時就醫。
⑷ 用一句話為「抗擊『非典』」活動擬一則公益廣告,至少用上兩個成語。
眾志成城抗非典,萬眾一心渡難關。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和衷共濟,必將取得抗擊「非典」的勝利。
注意審題,要從「抗擊『非典』」出發,要求兩個成語。
⑸ 抗擊非典宣傳成語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⑹ 寫一句抗擊非典宣傳活動擬一則廣告至少用上2個成語
眾志成城,抗擊非典.同心協力,共創未來.
⑺ 非典時代的口號是什麼
下面是SARS襲來後產生的一些預抗擊「非典」的口號或歌決。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科學防治,戰勝非典。
非典可防、可治、可控制,
將這些內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首較完整的歌訣。
可4自-7字,
⑻ 就「敬畏大自然」以這一主題擬一句宣傳標語
1.讓我們愛護自然就像愛護我們的身體一樣吧。
2.敬畏它們,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3.我們人類只有敬畏生命,崇尚科學,熱愛大自然,都懷著一顆慈愛的心,那麼我們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才將會變的更和諧,人們的生活才會更幸福。就讓我們共同呼籲: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托起美好的明天吧!
4.自然界的法則不是競爭,不是適者生存,而是合作、節儉和藝術性,作為人類,我們偉大之處與其說是我們能夠改變世界,還不如說我們僅能夠改變自我。
5.提倡綠色生活 實施清潔生產
6.樹立節水意識 反對浪費水源
7.保護環境 抗擊非典
8.提高環境道德水平 建設文明小康城區
9.保護環境 造福後代
10.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同心共創美好家園
11.當環保衛士 做時代公民
12.保護海洋環境,禁止向海洋傾倒有毒有害廢棄物
13.購買尾氣排放達標的汽車
14.種樹種草,有利環保
15.積極推展減廢運動,落實做好廢棄管理;
16.建設綠色企業,堅持綠色經營;
17.索取資源力求簡單,利用資源轉化完全;
18.完善環保制度,落實環保責任;
19.珍惜資源永續利用,綠色環境凈化心靈
20.愛護我們的地球從點點滴滴做起;
21.不要旁觀,請加入環保行動者的行列;
22.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23.環境與人類共存,開發與保護同步;
24.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
25.生產綠色產品,倡導綠色生活
26.水--人類生命之源
27.增創環境新優勢 再創汕頭新環境
28.熱愛生活 珍愛生命 保護環境
29.保護環境 抗擊「非典」
30.身體要健康 環保是保障
31.珍惜水 保護水 讓水造福人類
32.讓藍天白雲永駐 願綠水青山長留
33.實施《清潔生產促進法》 加快工業污染防治
34.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 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
35.推行清潔生產 增強企業競爭力
36.貫徹《環境影響評價法》 從源頭上預防污染
37.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有效保護生態平衡
38.保護生態環境 共建美好家園
39.企業求發展 環保須先行
40..鞏固創模成果 創建生態城市
41.誰污染誰治理 誰破壞誰恢復
42.加強環境監督 維護環境安全
43.保護環境 就是保護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