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份參觀孫中山故居的活動策劃書。
策劃書么
一活動抄緣起
你們兩個單位的團建工作的同一宗旨
圍繞孫中山的一點精神或者最近有沒有和他有關的日子,講一下。
和你們單位聯系起來
二活動目的
到達什麼要的效果
三活動規劃
最好能根據紀念館的實際情況,寫個具體的參觀遊程、和所能留下寫什麼(合影啊等等),最後突出特點
四活動准備
現在聯系好了嗎、費用、交通、其他輔助設備,其他知識性資料等
⑵ 求一篇重走長征路、西吉將台堡、六盤山紅軍紀念館參觀感想的文章
六盤山紅軍長征戰役簡介:六盤山位於寧夏南部山區,海拔2800多米,古代人們稱之為大隴山。六盤山是紅軍長征中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也是在長征中橫亘在隴東高原上的一座天險。1935年9月,毛澤東率領紅一方面軍中由一三軍團和中央領導機關組成的陝甘支隊北上。10月5日,紅軍進入寧夏西吉縣境內。這時,國民黨軍為了阻截中央紅軍和陝北紅軍會合,在六盤山一帶設置重兵。在六盤山周邊有國民黨毛炳文兩個師、東北軍何柱國的騎兵部隊,門炳岳及西北馬鴻賓的部隊,形勢相當嚴峻。根據敵情,毛澤東決定從敵人兵力比較薄弱的青石嘴一帶突破包圍,穿越平銀公路,直插六盤山東邊的涇源陽清村。在前進路上,紅軍戰士意外發現在青石嘴一帶駐扎有敵人的一個騎兵團。這時已接近中午,敵人正在開火做飯,戒備相當鬆散。於是紅軍乘敵不備,發起突襲,消滅了敵軍,而且繳獲了100多匹戰馬及十多車物資。紅軍用繳獲的物資迅速裝備了一個騎兵偵察連。後來成為開國上將的梁興初就是這支騎兵偵察連連長。毛澤東在翻越六盤山的過程中,一邊爬山,一邊構思了最初的《清平樂·六盤山》即《長征謠》。
⑶ 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800字作文
寫作思路:把自己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
今年國慶節期間,我們全家從南寧到桂林全州參觀湘江戰役紀念館,接受紅色傳統教育。
湘江戰役紀念館2019年9月開館,位於全州縣才灣鎮黨山鋪。這里是紅軍長征在湘江戰役中進行規模最大的阻擊戰戰場遺址之一。
紀念館造型是以紅旗招展紅星閃爍為主體,一下車,遠遠就能看到紀念館上那巨大鮮紅的五角星。
一進紀念館大門,就看到大堂里的搶渡湘江大型雕塑。紀念館分為三層,每層有一個主題展示,分別是「生死搶渡」、「偉大轉折」、和「繼往開來。
我們主要看一層的「生死搶渡」,它介紹紅軍開始長徵到搶渡湘江的戰斗歷程。1934年秋,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連續通過三道封鎖線後,一路西進。蔣介石企圖在廣西全州湘江東岸與紅軍決戰。11月28日,中央紅軍在新圩、古嶺頭、界首、腳山鋪等地與國民黨展開激戰。
紅軍將士以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在狹窄的地域中堵住了數倍國民黨軍的圍攻,至12月1日中午,保證了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各軍團大部隊渡過湘江,從國民黨軍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湘江戰役後,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了3萬人。
我參觀了湘江戰役紀念館,我感到沒有革命先輩的浴血奮戰,就沒有今天的繁華盛世。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加倍珍惜,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報效祖國,不負革命先輩的期望。
⑷ 寫一段引導遊客參觀魯迅紀念館的導游詞80字左右
魯迅故里主要由三味書屋、魯迅故居、魯迅紀念館和百草園組成的,我們先來到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在這里魯迅先生小時候讀書的課桌上,還可以看到一個「早」字,這是先生小時候為了提醒自己上學不遲到刻下的。這里還有一個後院,書院課程枯燥乏味,當先生講得入神時,學生們就會偷偷到這里玩。
走完三味書屋,我們就來到魯迅故居,故居里有起居室、閨房卧室、少爺室等魯迅以及他的家人的住所,這是先生小時候住的地方。
游好魯迅故居,魯迅紀念館便會展現在我的面前,這里有魯迅先生一生的紀錄和保留下來的書,還有魯迅先生的雕像。魯迅紀念館有二層,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參觀一下。
百草園是魯迅小時候玩的地方,裡面有一棵大樹,小時候的魯迅會在樹下和小夥伴嬉戲,晚上在大樹下乘涼……,著名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寫得就是這里的事情。
.魯迅故里已經游完了,一天也結束了
⑸ 組織社團去楊虎城紀念館參觀,策劃書 怎寫 (思路)
一、 活動主題: 繼承民族優良傳統 弘揚英雄奉獻精神 二、 活動目的: 河池學院即將迎接教育部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各部門為了全面貫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加強了對學生思想建設的力度,全面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發揚中華民族奉獻他人,奉獻社會的優良傳統。提高團員思想覺悟,河池學院學生聯合會將組織團員同學以「繼承民族優良傳統、弘揚英雄奉獻精神」為主題舉辦一次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的掃墓活動。本次活動以清明節掃墓為切入點,融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宗旨,展現當代大學生思想上要求先進,行為上主動積極,學習和弘揚英雄們的精神。讓英雄的精神永駐團員心中實現學有所感、學有所悟的目的。三、 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共青團河池學院委員會承辦單位:河池學院學生聯合會策劃書:河池學院社團聯合會四、 活動時間: 2011年4月5日1. 活動前期准備階段:4月2日——4月3日4月2日學生會、社團聯合會將對活動路線,活動地點及活動應注意問題進行調查、核實、確定。2. 具體准備階段:4月2日——4月3日生活部購買製作小百花的材料,並組織同學製作參加掃墓相關人數的小百花。給同學在掃墓當天用。為確保團隊能整體順利到達活動地點,由以前去過的成員帶領隊伍,在隊伍最後保證全隊都能達活動目的地。為確保團員的安全,活動結束立即由班長及班上團干將團員帶離活動地點,遠離湖邊危險地帶。為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團支部將對活動地點周圍進行了細致的實地勘察,與活動地點管理人員達成及時取得聯系的協議。3. 後勤准備階段:4月2日——4月4日團支部為了本次活動能夠順利進行,製作了兩套應急方案:方案一:全隊分為六個小組,每組六至七個同學,分別由六個小組長負責,提醒同學們通訊工具務必要充好電,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與小組長取得聯系,以便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方案二:各組小組長到生活················································參考自:172校園活動網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精英範文網 http://www.okjingying.com/原文地址: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xiaoyuan/2011/0216/5423.html·
⑹ 參觀抗戰紀念館天津觀後感300字
抗日戰爭紀念館
2014年12月4號,我們學校參觀了位於豐台區宛平城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活動。雖然,只有短暫的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但館內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處處復原景觀重重地撞入了我們的內心,豐富的史料真實再現了中國人民同日本侵略者進行英勇斗爭的光輝歷程與艱苦卓絕的抗戰之路,這些都使我受益匪淺。
在紀念館里,我們可以看見許多抗日戰爭中留下的實物和還原的場景,走過幾個展廳還可以看見海報上寫著偉大勝利四——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大型主題展覽。展覽共分八部分:民族危機,救亡興起;國共合作、共赴國難;抗戰燈塔、中流砥柱 ;日軍暴行、慘絕人寰;浴血疆場、民族壯歌 ;得道多助、國際支援;歷史勝利、巨大貢獻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從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侵華戰爭開始,中國人民局部抗日戰爭便開始了。面對著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人民發起了反抗。
展館中記錄了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歷史。日軍暴行館從轟炸、焚燒、搶掠、屠殺、製造「無人區」、殘害婦孺、設立「慰安所」、虐殺大量勞工,製造細菌戰、毒氣戰等各個方面,揭露了日軍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人民戰爭館通過介紹和展示抗戰時期根據地軍民創造靈活機動的武裝斗爭形式,通過景觀,再現了當時的歷史。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首先感受了當面對外來侵略時,中華民族一致抵禦外敵團結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和愛國主義者。全國同胞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團結起來,匯成一股不可抵擋的抗日洪流。從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等戰役到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戰役,國共合作,共赴國難。在這關系民族存亡的時刻,整個中華民族空前的團結精神,形成了真正戰勝日本侵略者的無堅不摧的力量源泉。
展覽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第四部分:日軍暴行、慘絕人寰。在這里展出了侵華戰爭中,日軍對待同胞的殘忍刑具、用過的毒氣罐子、細菌燒瓶和萬人坑中的一些骸骨。日軍對我們中國900多座城市和廣大鄉村進行轟炸,大肆掠殺無辜平民,殘酷虐殺俘虜,強制奴役勞工,實施細菌戰和化學戰。盡管這些罪行我們在很久以前就已經了解,但當今天走進這個展廳時,那種忿忿的心情難以平靜。他們無恥的推行「三光」政策,摧殘婦女兒童,把嬰兒的心臟挖出,用殘忍的方式殺死抗日戰士,南京大屠殺中殺死同胞300000餘人!這些罪行是他們幾輩子都無妨洗脫的罪孽!
在這場展覽中,我感受了在那個危難時刻,中華民族一致抵禦外敵的那種「團結」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四萬萬同胞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團結起來,匯成浩浩盪盪的抗日洪流。從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在正面戰場的奮起抵抗: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保衛武漢„„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讓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再到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華僑認購國債回國參戰,不同黨派和團體捐棄前嫌,共赴國難„„「到了這個最危險的時刻」,整個中華民族聚合了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空前的團結精神,形成了真正戰勝日本侵略者的無堅不摧的力量源泉。
歷史充分證明,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勝強國的偉大奇跡,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浴血奮戰於抗戰最前線,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走出紀念館,心中充滿崇高與悲壯的情懷。傷亡人數和財產損失,一個個鮮明的數字讓我們不能有絲毫的輕松和愉快。在這場戰爭中,民族承載了許多的苦難,付出了許多的代價。以後的日子裡,我們要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精神,同時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不懈努力奮斗。
⑺ 參觀抗戰紀念館申請函
想起一九三七年,心如刀絞淚漣漣,當年倭寇幾兇狠,害我中華家不全。
七七不是情人節,更甚六月飛天雪,盧溝狼煙惡戰起,祖國山河遭洗劫。
盧溝事件大戰發,血洗山河九一八,烈士紅潮平地滾,多少革命英雄花。
倭寇侵略罪滔天,長江黃河長悲咽,國破哪有家存在,地下閻王都喊冤。
哭罷江山無淚流,亡國慘禍已臨頭,拔劍寒光誓不返,將士熱血灑神州。
南京屠殺幾十萬,街頭橫屍魂難安,婦孺齊心抗倭寇,抗戰何懼肢體殘。
狂轟濫炸無人性,殘害無辜更寒心,無惡不作是強盜,欺我中華無神兵。
國仇家恨怒火燒,幾多先烈熱血拋,全國工農大旗舉,掄起鐵錘和大刀。
大海能容百川水,國共合作第二回,百團大戰鼓士氣,台兒莊上揚神威。
任憑日寇幾張狂,中國處處是戰場,縱有飛機和大炮,照樣來把日本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日寇就是癩蛤蟆,喪盡天良必然敗,繳槍投降滾回家。
現在有國又有家,要給先烈送束花,祭奠抗日的烈士,勿忘國恥勿忘他。
八年仇帳能清算,百萬生靈還不回,如今賊心又想起,前倭雖死未同灰。
難忘七七九一八,豈容賊心再起發,中華兒女團結緊,若再侵犯把寇殺。
勿忘國恥恨不消,豈容再度鬼狼嚎,心如東海滔天浪,捍我江山永世牢。
泱泱我國大中華,華夏兒女成千萬,同齊舉手天撐起,同心跺腳地抖顫。
全國協力驅倭鬼,萬眾同心鑄鐵城,警惕覬覦吾領土,江山永固躍龍神。
玉女長發高盤起,紅妝換下穿武衣,英姿顯赫沙場見,雪恥為任等召集。
閱兵禮炮響震天,三軍儀仗樂聲宣,飛機坦克核裝備,威武軍師展眼前。
抗戰勝利七十年,慶賀閱兵威空前,家仇國恥要記好,莫給陰霾又遮天。
閱兵陣容夠強大,世界仰望看中華,海陸空軍都威武,國土不再受踐踏。
海陸空軍排長龍,戰旗排排舞秋風,先輩殺敵最勇猛,後生保家也英雄。
飛機呼嘯長天過,晴空萬里飛白鴿,妖魔若敢再搞鬼,要他缺頭少胳膊。
和平來得不容易,天下眾生要珍惜,那個敢來種惡果,讓他打包自己吃。
⑻ 參觀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有感作文
一個秋高氣爽、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三年級十二名少先隊員穿著整齊的校服,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在老師的帶領下乘坐公共汽車來到了花果山,參觀我縣著名的「賀誠紀念館」。
我們象嘰嘰喳喳地小燕子有說有笑、拾階而上,一會兒功夫便來到了花果山半山腰。遠遠望去,一座高大、雄偉的「紀念館」從蒼松翠柏中突兀出來聳立在我們眼前。紀念館的路旁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芳香撲鼻、泌人心脾,蒼勁挺拔的松柏象一個個士兵庄嚴守衛著賀誠紀念館。館前石階中央盤旋著巨龍浮雕,那凌人的氣勢彷彿要騰空飛起。
我們邁入紀念館殿堂,一尊雪白的人物雕像映入了我的眼簾——他就是賀誠將軍,我帶著崇敬的心情仔細瞻仰起來。在帶隊老師和解說員深入淺出的解說下,賀誠將軍的歷史輪廓在我心中初步呈現:賀誠名宗霖,字潤之,射洪太乙鎮龍埡人,1901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是射洪地區最早接受馬克思主義、從事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先驅。1919年「五.四」運動時,賀誠在潼川中學讀書,積極參加了「五.四」運動,「五.四精神」在他心裡扎了根。他深深感受到「國運衰敗,應變革圖強」,下定決心要作一個陳伯玉先生所期望的「來者」。他曾作為一個軍醫參加過北伐戰爭,也曾在大上海開設醫院作為共產黨員秘密聯絡點,參加過長征戰勝敵人的圍追堵截,也為東北解放戰爭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同時在醫學、醫葯界深受專家學者們的擁護愛戴……
我們隨著解說員的步伐來到了展覽室,只見裡面陳列著賀誠將軍的一些遺物以及長征時期的一些頗具歷史紀念意義的物品,有紅軍長征時候穿的衣物、用過的生活用品以及圖片和資料。看到這些,我不禁肅然起敬:紅軍戰士們真是太了不起了,在那個烽火硝煙的革命年代,生活條件和戰斗環境是那麼地艱苦卓絕,但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取得了長征的最後勝利,用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美滿的生活。他們為祖國、為人民奮斗不止、戰斗不息的崇高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和發揚嗎?難道不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嗎?
此時,我的心激揚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我們生長在一個美麗、富饒的社會主義國家,有著美滿幸福的家庭,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加強礪練,爭取成為國家有用之才,用實際行動回報革命烈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多做一點貢獻,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美好、更加富強。我們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比起革命先驅們又算得了什麼呢?只要我們發揚紅軍戰士們的那種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我們一定要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畢生力量。
長征的故事撼人心魂,長征的精神代代相傳。我會永遠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