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業科技三下鄉活動宣傳標語
為進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根據省第十八屆科普宣傳周的總體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從5月20-26日,以「弘揚三創精神,共建創新句容」為主題,以加強自主創新,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線的句容市第十八屆科普宣傳周活動隆重舉行。這次活動是「三個貼近」的真正體現,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一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科普活動,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一、統一部署,明確目標
為了在全市范圍內認真開展好第十八屆科普宣傳周活動,市科協精心籌劃,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並分別召開了鎮科協主席和學會秘書長會議,就科普周活動作了動員,並將活動細化量化層層分解落實,就廣場、社區、鄉鎮、青少年科普等主題活動責任到各部門、鄉鎮,落實各相關責任人,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學科學、重科技的強烈氛圍。5月12日,市委辦、市政府辦聯合下發了句委辦[2006]99號文,對全市科普宣傳周工作進行了統一部署,下達了目標任務。
二、多方合作,城鄉聯動
今年科普宣傳周活動,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主辦單位精心組織,全力以赴,各聯辦單位發揮特長,各司其職,各學會、協會和鎮科協盡心盡力,真正使科普宣傳進了千家萬戶。
1、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5月20日上午,市科協邀請省科協、鎮江市農科所有關專家及組織句容市醫學會等聯合在天王鎮戴庄村開展了送醫、送書、送科技三下鄉活動,省科協的科普大篷車為當地群眾送去了豐富多樣的科普展品、科普展板,並現場舉行了有獎猜謎活動,鎮江市農科所的農業專家們還帶來了大量的技術資料,市人民醫院的內科、外科專家咨詢台前也圍滿了慕名前來就診的群眾。咨詢現場,戴庄村養豬大戶程華堂與鎮江市農科所的申堯昌專家成功結對,活動當天,市科協為新成立的村科協--天王鎮戴庄村授牌。23日,市科協組織農學會、醫學會等市級學會又來到了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白兔鎮蔣庄村,為廣大農民群眾送來了大量的科技書籍、科技展板、宣傳手冊。由於此次科普書籍實用性強,通俗易懂,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所有書籍和資料都被前來參加咨詢的數百名群眾一搶而空。與此同時,鎮江市老科協的專家們也頂著炎炎烈日,在張小虎葡萄園為近60名葡萄種植戶舉辦了病蟲害防治知識講座,受到了果農們的熱烈歡迎。
2、開展了大型廣場科普活動。5月21日上午,市科協組織環保、稅務、醫葯、建築、農業、畜牧獸醫等市級學會聚集在新世紀廣場開展了大型科普咨詢展覽活動。市科協搭建了宏偉、壯觀的彩虹門,活動現場,專家設攤咨詢,成百上千的群眾踴躍參與,市環保、醫葯、建築等學會在廣場周圍設起了攤點,宣傳有關科技、科普和公共安全知識,科普圖片展也深受群眾矚目。活動期間,共發放各類書籍資料3000餘份,接待群眾咨詢1000多人次,接受義診500多人次,受教育群眾達4000多人次。
3、開展青少年科幻繪畫活動。24日下午,市科協在華陽鎮中凌社區圍繞科普宣傳周主題,現場開展了青少年科幻繪畫活動,來自華陽一小的20多名小學生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的科幻繪畫作品,為小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4、舉辦中老年健康知識講座。26日下午,市科協聯合華陽鎮科協組織馬扎里社區50多名中老年朋友在鎮江農科所會議室開展了一次中老年健康知識講座,市疾控中心王主任作了一場深受老年朋友喜愛的有關身心健康、生理健康知識講座,並現場進行了健康知識問卷調查。
5、組織參加「蘇農」杯百萬農民知識競賽活動。科普宣傳周期間,市科協根據省科協統一部署,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要內容,向廣大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發放了4000餘份百萬農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知識競賽試題,通過參賽,眾多「三農」熱心人學習掌握了更多的農業科技知識。
6、各鎮各部門按「兩辦」文件要求自行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如5月24日,郭庄鎮政府邀請鎮江土肥專家,廣西樂土公司駐江蘇代表處經理,對新型葯肥「金稻龍」如何使用、注意事項進行了專題講座,提高了全鎮農技人員的科學種田意識。
『貳』 有關寫作的文學作品的前言
《鎮江文學作品集》前言
文/王川
相對於鎮江的3000年歷史來說,27年的時間未免太短;相對於昭明太子的《文選》那樣的巨著來說,80萬字又未免太少。然而,當編完這部《鎮江文學作品集》的時候,我和我的同事們仍然感到一種自豪和激動。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也是一部當代的《文選》——如果說歷史是一條長河,那這本書就是趨向長河的一股涓涓細流;如果說《文選》是大海,那這本書無異於大海里奔騰的細浪。我們毫無愧怍地、不避淺陋地把它奉獻給故鄉人民,奉祀給我們的文學先賢們。因為它本身就是文學,本身就是歷史。
《鎮江文學作品集》所編選的是1978年到2005年共27年的作品,匯集了129位作家的文學作品共137篇(首、部),按照小說、散文、詩歌和紀實文學的文體分類,依發表或出版的年代順序排列。其中,小說一類中包含了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四個品種,每部長篇小說節選刊出。全書80餘萬字,分上、下兩冊出版。此外,我們還將全書的文字加上書中所選15部長篇小說的全文,共計550萬字製成電子版附在書後,以供讀者作一全貌式的閱覽,這樣就為鎮江的文學史同時保留了紙質版和電子版兩種資料。
收入本書的全是「文革」後新時期的文學作品,這是我市文學創作的一個黃金時期,無論從作者的數量、作品的品種、數量和質量來說,相對於以前都是一個飛躍。本書未含散文詩、理論、翻譯、低幼、古體詩詞和民間文學作品,雜文因為已有集子而未列入。本書收錄的標準是在省以上報刊發表的文學作品、在省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書籍中的文學作品,以及在國內獲得省以上獎的文學作品。從徵集的情況來看,這些作品的數量相當多,我們共收到了600多篇(首、部)、1800多萬字的應征作品,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震驚而欣喜的數字。然而在編輯的時候,限於篇幅,我們卻不得不懷著遺珠之憾而進行了割捨。從作者的情況來看,其中既有從上世紀30年代就開始操筆的老作家,也有啼聲新試的少年;既有八旬耋壽的老作家,也有筆鋒正健的年輕作家;還有身殘志堅、一直摸索著堅持寫作的作家,甚至還選用了若干我們至今還不認識的陌生作者的作品。我們還關注到那些曾經在鎮江工作期間發表了作品、現在已經調離鎮江的作家們,特意與他們聯絡,取得了作品。有幾位作家雖已去世,但我們仍將他們的作品找來選入,以志紀念。
鎮江在先秦兩漢時並無文學的紀錄,根據目前可考的資料,存世最早的文學作品當產生在六朝之際,東晉王恭任南徐刺史時的《南徐民歌》是有內容可考的第一組詩歌,鎮江文學史的第一頁就此揭開。1600多年以來,鎮江的大地上出現過劉勰、蕭統、許渾、沈括、劉鶚那樣的大家,但自從建國以來,卻沒有編過綜合性、全貌性的文學作品選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失和遺憾。市委宣傳部對這項工作高度關心,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使它得以面世。從這一意義上說,這既是總結地方文學成就、澤被鄉里的功績,也是文脈承續、薪火相傳的益事。作為本書的編輯,我們算是盡到了一點責任,合力完成了這一艱巨的文學工程。
『叄』 鎮江香醋的商標力爭
鎮江醋協在國家工商總局幫助下,歷時半年打贏民族品牌跨國保衛戰
2011年1月2日,記者從鎮江市醋業協會了解到,醋協秘書長王明法和協會知識產權部部長董民,日前第三次來到國家工商總局,將寫有「鎮江香醋衛士,跨國維權先鋒」的錦旗,分別送給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和國際合作司。至此,一場「鎮江香醋」民族品牌跨國保衛戰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離公示截止只有20天才得知「鎮江香醋」遭搶注
王明法告訴記者,2010年6月3日,鎮江市醋業協會從一個外貿客戶那裡得到信息:一名韓國人向韓國特許廳提交了「鎮江香醋」中文、韓文商標注冊申請。韓國特許廳已經受理了注冊申請並公告,公示日期是2010年4月23日,公示截止日期是2010年6月23日。距離公示截止日期只有20天的時間了。如果韓國「鎮江香醋」商標注冊成功的話,鎮江香醋將無法出口韓國地區。並且,如果商標所有人再進行領土延伸或單一國家注冊的話,鎮江香醋業將失去所有商標注冊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這對正在擴大產能,信心十足地准備「走出去」的鎮江香醋業來說,後果十分嚴重。
一場「鎮江香醋」集體商標跨國保衛戰就此打響:6月4日,鎮江市醋業協會緊急發函給國家工商總局,請求幫助和指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對此案高度重視,迅即與鎮江市醋業協會知識產權部董民取得聯系,告知務必在公示期屆滿前提起商標異議,較復雜的證據材料以後再補。6月12日,江蘇省、鎮江市工商部門負責人與王明法、董民一起趕赴北京,與國家工商總局相關部門商量應對之策。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和國際合作司負責人對案件性質、韓國的法律依據、異議代理事項、可能的不利結果及應對辦法等,做了分析和指導。
公示截止前一天,醋協提交「異議申請書」
董民告訴記者,在准備異議申請材料的十幾個日日夜夜,那種緊迫感讓其至今難忘:
查找有關文獻資料,說明「鎮江香醋」的歷史淵源;找出「鎮江香醋」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國受保護的證明;進行近三年來「鎮江香醋」產品的國內、國外銷量統計;對近三年「鎮江香醋」在國內和國外廣告宣傳投入的統計;任何宣傳「鎮江香醋」的廣告,包括宣傳小冊子、電視媒體廣告等任何能顯示「鎮江香醋」標志的廣告……6月22日,也就是公示截止的前一天,鎮江醋業協會通過商標代理機構向韓國特許廳提交了「異議申請書」。
6月24日,國家工商總局國際合作司司長安青虎正式致函韓國特許廳廳長,希望對方根據2009年中韓簽訂的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駁回注冊申請,維護「鎮江香醋」的合法權益。7月5日,省、市工商部門與鎮江市醋業協會負責人一起,第二次來到國家工商總局。雙方就「鎮江香醋」集體商標的保護進行交流。國家工商總局提出,將約請韓國駐華使館相關官員,並做好出訪韓國談判的准備。7月7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又書面來函,就案件的異議作具體指導,並告知,商標局將以李建昌局長的名義致函韓國特許廳長官,請韓方對此案給予關注並依法處理。根據指導意見,協會又補充了部分證據材料。
7月13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李建昌局長致函韓國特許廳長官,向其表達工商總局商標局對此案高度重視,請韓方依法公正處理此案。之後,國家工商總局國際合作司司長安青虎在北京約見韓國駐華大使館知識產權官員,就「鎮江香醋」商標案進行正式會談。
歷時半年打贏「跨國保衛戰」 成典型案例上報國務院
努力終於有了結果。11月15日,喜訊傳來,韓國特許廳已於10月26日裁定,駁回韓國公民的商標申請,支持鎮江市醋業協會的異議請求。韓國公民對該裁定如在2010年12月10日前不申請復審,這將是最終的結果。12月10日,韓國公民沒有提出申請復審,鎮江醋業協會獲得了最終勝利。
在這場「鎮江香醋」跨國保衛戰中,中方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國家、省、市工商部門和鎮江醋業協會的人都表示,這件事不會也不應該就此結束,他們正在從中總結知識產權維權的經驗,反思此案帶來的一系列啟示。
王明法說,此次「鎮江香醋」跨國保衛戰是2009年我國與20多個國家簽訂國際合作機制以來,第一個通過國際合作機制解決商標糾紛的案例,意義重大。目前,國家工商總局已把此案作為典型案例上報國務院,提出今後要加大民族品牌的國際保護,通過國際注冊促進自主品牌的國際化。同時,國家工商總局已要求江蘇省工商局就此案進行專門研究,以政府部門形式出具有關意見。在去年12月9日召開的鎮江全市深入實施商標戰略工作會議上,鎮江提出明年將圍繞企業商標國際注冊、商標國際保護和自主品牌國際化三個關鍵環節,大力推動鎮江自主國際品牌建設。
目前,醋業協會正在進行「鎮江香醋」韓國注冊的相關准備。同時,「鎮江香醋」集體商標進行中國馳名商標的申報工作已經啟動。
國產名牌「出洋」必須商標先行
「中國產品要走出國門,商標是企業必需的一張『名片』。忽視商標注冊的結果,必將使經過努力樹立起來的商標被外商搶先注冊或者假冒,被別人輕易佔有,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只有商標先行,商品才能在海外安全銷售,企業的產品和營銷活動才能在國外受到法律保護。」鎮江醋業協會秘書長王明法表示,2004年,「鎮江香醋」在香港遭搶注,促成鎮江醋業協會的盡快成立以及「鎮江香醋」集體商標的申請成功。近年來,醋業協會加大了商標國際注冊的力度,已在近1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海外注冊。接下來,協會將進一步強化超前意識,對於主要出口國盡快進行商標注冊。
鎮江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響應國家「走出去」戰略,接下來「鎮江香醋」將加快海外市場拓展步伐。「鎮江香醋」已佔到國內醋出口量的90%左右,這一民族品牌潛在的隱性商業價值不可低估。這位負責人認為,在「鎮江香醋」品牌國際化的過程中,除了會員企業和協會的努力,還非常需要地方政府給予大力的扶持。
『肆』 弘揚優良家教家風,萬人萬封手寫家書範文範文
「『有米而實、勇猛精進』是我的家規,希望家人在生活中抱有一顆知足惜福、樂觀有為的平常心,在工作與學習中擁有一顆專注理想、嚴格自律的工匠心。」年輕的科級幹部謝冉一邊說著一邊展示手中親筆書寫的家規卡。今年以來,江蘇鎮江市丹徒區開展「重家教、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活動,以思想、行動、傳承、表率上的四個「自覺」抓實領導幹部家風建設。
重家教,喚醒思想自覺。丹徒區緊抓科級領導幹部這個主體,開展「學家教重家教」系列活動。丹徒黨建網和「丹徒組工園地」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優秀家教書目,同時不定期推送古今中外家教名言與趣味故事。全區還將學家教與科級幹部日常管理培訓工作相結合,累計發放家教宣傳讀物《紅色家書》630冊,組織集中觀看《周恩來的家風家規》《梁啟超家書:一生家國夢、幾代赤子心》等主題教育片460人次,收集讀書觀影心得體會200餘篇,不斷提高科級幹部學家教重家教的思想自覺。
立家規,樹立行動自覺。丹徒區開展「立家規曬家規」活動,鼓勵科級領導幹部以召開家庭討論會等形式,與家庭成員深入交流討論,訂立家規;發放統一設計印製的家規卡片,收集到各類家規1300餘條。全區82家單位建立了家規建設宣傳欄,將領導幹部家規分批在宣傳欄展示,接受黨員和群眾監督;其他黨員幹部將家規放置於辦公室,隨時提醒自己牢記家規、規范言行。
傳家訓,增強傳承自覺。丹徒區倡導領導幹部通過家信、微信、QQ、簡訊等形式寫家書,與親朋好友分享家訓,推進家訓代代相傳。區委組織部還舉辦了「優良家風·薪火相傳」書畫藝術比賽,以書法、繪畫、篆刻、剪紙等創作形式,展現經典的家教、家規、家訓、家風及其傳承創新,傳遞正能量。
樹家風,激發表率自覺。丹徒區舉辦「涵養好家風·引領好風尚」主題演講比賽,決賽中13名選手圍繞孝、勤、廉、善、誠等內容,從不同角度闡釋了新時期良好家風的豐富意義和內涵。6位科級領導幹部代表也通過視頻分享了各自的家風故事以及對家風的理解與認識。「我們還將開展50戶『家風建設示範戶』創建與30組『最美家庭』評選,力求真正做到領導幹部帶頭先行、幹部家庭主動垂範,展現出丹徒家風建設的新氣象。」丹徒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平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