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服用中葯膏方會導致營養過剩
謠言:
中葯膏方滋補性太強,服用會導致營養過剩。
辟謠:
首先,膏方須在中醫葯理論指導下應用,以補而勿過、雜而勿亂、因人而異、實證忌補、辯證施補、顧護脾胃為應用原則。根據《河南省中醫院膏方實施指南(2016年版)》,膏方適應人群主要包括正氣虛弱之人、正虛有邪之人、亞健康人群、體質偏頗之人。以上人群合理應用膏方,可達到調整陰陽平衡、扶正祛邪、提高身體抵抗能力的目的,不會導致營養過剩。
其次,中醫大家秦伯未曾言:「膏方非單純補劑,乃包含救偏卻病之義。」膏方一般由十幾味甚至幾十味防病治病的中葯及滋補性的中葯組成,以達到補中有治的作用。中葯膏方不只是簡簡單單的滋補,更多的是防治疾病。隨著中醫葯學者對疾病的研究日趨深入,膏方不僅作為補劑用於臨床,對於治療慢性、頑固性疾病也有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比如,對於脾胃虛弱之人,膏方中常會配伍砂仁、陳皮等有助於運化的葯物。合理搭配膏方的葯物組成,不會導致營養過剩。
最後,膏方雖然口感好,服用方便,但卻不同於食品。患者服用膏方必須遵循醫囑,按時按量服用,不可過量服用,更不能一方多人服用。中醫為患者診治,往往會特別交待醫囑,包括起居、飲食、服葯禁忌等。是否遵守醫囑,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康復。比如,根據《河南省中醫院膏方實施指南(2016年版)》,固元膏較為滋膩,脾胃虛弱者不宜長期服用;18歲以下人群不宜用固元膏。嚴格遵守醫囑應用膏方,不會導致營養過剩。
中葯膏方作為中醫葯的常用經典劑型之一,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中醫葯防治疾病和養生保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譴葯、組方、制備嚴格遵循個體差異用葯的原則,且隨證加減游刃有餘,一人一方,一料一灶。辯證開具膏方、遵照醫囑、正確服用中葯膏方,不會導致營養過剩。
參考文獻:
1.河南省中醫院膏方實施指南(2016年版).
2.蔡淦.中醫膏方的臨床應用.中成葯,2009,2009,31(1):3-5.
3.王慶其.中醫膏方與治未病.中成葯,2009,2009,31(1):2-3.
辟謠專家:劉延欣,河南省中醫院葯學部主管葯師
審核專家:趙旭,河南省中醫院葯學部主任、主任葯師
2. 想維權,關於中葯膏方
1、如果有正規資質的醫生開出的病歷、證明之類的,能清楚寫明你現在的情況與你所吃的中葯膏方有必然直接聯系,那麼維權比較方便,因為證據確鑿。如果拿不到,只是憑你的主觀判斷,或者醫生只肯說不寫出來,那是比較麻煩的。
2、當然,你可以留意一下那個開膏方的醫生是否有從業執照,從這個角度來維權。或者直接找他們醫院領導交涉——只要你事實如此,醫院可能會處理的。
3. 什麼是膏方中醫養生膏方效果好嗎
膏方,又叫膏劑,以其劑型為名,屬於中醫里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葯組成,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根據中醫理論,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而冬令進補,更以膏方為最佳。
膏方一般由20餘味的中葯組成,屬大方、復方范疇,且服用時間較長,因此,制定膏方更應注重針對性。所謂針對性,是指應該針對患者的疾病性質和體質類型。另外,膏方中多含補益氣血陰陽的葯物,其性黏膩難化,若不顧實際情況,一味純補峻補,每每會妨礙氣血,於健康無益,故配伍用葯,至為重要。組方時尤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一葯一性,百病百方」。各種膏方,它們的功用各有不同,但無論哪種膏方,只可治療一定的病症,而不能通治百病。補膏不能亂用,用錯了,有害無益。對於一些陰陽俱虛、氣血不足、數病同發的情況,治療時必須仔細觀察分析,謹慎選方,合理用葯,以獲佳效,切忌孟浪投葯。
4. 膏方是什麼,與中葯有什麼區別
膏方是用中葯飲片熬制的,裡面加有蜂蜜,比熬制的中葯湯劑味道好,滋補作用也很好。
5. 中葯膏方是什麼東西
膏方,又叫膏劑,以其劑型為名,屬於中醫里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葯組成,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6. 中葯膏方受追捧,服用膏方有何講究
說起中葯膏,就讓我想起了以前的一種又粗又黑的中葯丸,微苦還有一點酸酸的感覺。小的時候每次吃起這種中葯的時候,都會把它掰成好幾瓣兒才能吃下去。除了這些特別大的中葯膏葯掰開吃以外,那麼吃中葯膏的時候還有其他的講究嗎?
但是很多西葯就是在飯後服用,因為西葯傷胃的成分比較多,所以在飯後服葯的話對我們胃傷害就會小很多。什麼要在不同的時候吃都是特別有講究的,一定要問清楚醫生。
7. 中醫膏方的好處有哪些
平衡陰陽:中醫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也就是說疾病發生、發展,均為受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陰陽失調,從而形成陰陽的偏衰或偏勝的病理狀態。利用葯物的偏勝之性,補其偏衰,抑其偏盛,糾正人體陰陽的不平衡,是制訂膏方上服葯的主要原則。如對於陰虛所致的虛熱證,方中用滋陰葯補陰;對於陽虛引起的虛寒證,則以溫陽葯以補陽。陰陽兩虛者,就當陰陽兩補。而對於陽邪過盛所致的實熱證,用寒涼葯物清熱;對於陰盛所致的寒實證,則用溫熱葯祛寒。
培補五臟: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與臟、臟與腑、腑與腑之間在生理上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當某一臟腑發生病變時,會影響別的臟腑功能,甚至同時發生病變。膏方屬於大方、復方,不僅能調補某一臟腑,還能綜合性調理臟腑,使臟與臟、臟與腑、腑與腑之間的關系逐步趨向平衡、協調,最終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8. 膏方和中葯湯劑有什麼區別
膏方和補葯是不同層次的概念,兩者既有聯系,也有區別。膏方強調的是葯物的劑型,而補葯則強調葯物補虛的作用。
只有功能補益虛損的膏方歸屬補葯范疇。膏方中有的是補虛強身為主,有的是以祛邪治病為主,有的則既可養身,又可治病。因此,膏方並不完全等同於補葯,認為吃膏方就是吃補葯的說法不正確。
膏方適應人群較廣,臨床所用膏方大多屬於調理性的,往往治病之中求滋養,攻邪之中求補虛,扶正之中防斂邪,補虛之中防壅滯,是具有扶正祛邪、攻補兼施、全面照顧特點的膏滋劑。
膏方作為中葯劑型之一,口感好,容易被兒童接受。所以,需要進行調治的兒童是可以服用膏方的。
9. 網上中葯膏方真的管用嗎
膏方是將部分中葯材經過選擇、清洗,用水煎煮濃縮而成膏汁,它集中了葯物中的精華,量少而純,不含纖維素及雜質;然後將部分珍貴中葯通過超細粉碎成末,用紅糖或密或水泛製成丸,服用起來不損傷胃氣,便於消化吸收,葯效溫和持久,對於平素胃腸功能不佳、體弱多病者尤為適宜。
10. 中葯的膏方治療效果好嗎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膏方,又名膏劑,是以其劑型為名,屬於中醫里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膏的含義較廣:如指物,以油脂為膏;如指形態,以凝而不固稱膏;如指口味,以甘姜滑腴為膏。《山海經》 曾中說:「言味好皆滑為膏」,如指內容,以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養膏潤為長。膏劑有外敷和內服兩種,外敷膏劑是中醫外治法中常用葯物劑型,除用於皮膚、瘡瘍等疾患以外,還在內科和婦科等病症中使用。內服膏劑,後來又稱為膏方,因其起到滋補作用,也有人稱其為滋補葯,廣泛地使用於內、外、婦、兒、傷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後體虛者。
膏方,在中醫理論里是一種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綜合作用的成葯。它是在大型復方湯劑的基礎上,根據人的不同體質、不同臨床表現而確立不同處方,經濃煎後摻入某些輔料而製成的一種稠厚狀半流質或凍狀劑型。其中,處方中葯物盡可能選用地道葯材,全部製作過程操作嚴格,只有經過精細加工的膏方最終才能成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