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鸚鵡策劃書

鸚鵡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8-21 04:48:06

1. 鸚鵡的介紹,仔細的

一、形態特徵:鸚鵡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鸚鵡的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鸚鵡中體形最大的當屬紫藍金剛鸚鵡,身長可達100厘米,最小的是藍冠短尾鸚鵡 ,身長僅有12厘米,這些鸚鵡攜帶巢材的方式很特別,不是用那彎而有力的喙,而是將巢材塞進很短的尾羽中,同類的其他的情侶鸚鵡,也是用這種方式攜材築巢的。

二、棲息環境:鸚鵡種類主要生活於低地熱帶森林,也常飛至果園、農田和空曠草場地中。分布於山地的鸚鵡種類較少,如巴布亞吸蜜鸚鵡,約翰氏吸蜜鸚鵡、中國的大緋胸鸚鵡等。它們一般以配偶和家族形成小群活動,棲息在林中樹枝上,主以樹洞為巢。

(1)鸚鵡策劃書擴展閱讀

鸚鵡的生活習性跟其他的鳥類其實差不多,喜歡湊熱鬧,生來就非常的嘈雜,在繁殖的季節,鸚鵡一般會幾十個組成一個群體,喜歡發出刺耳的叫聲;平時一般多會聚集在農田,主要覓食一些穀物以及玉米之類的食物,多的時候可能達到上百隻這樣的數量,一起在地面上覓食。

鸚鵡的個性就是非常的活潑,而且膽子很大,人們近距離的靠近它都不會驚嚇到,甚至會近距離的靠近人;鸚鵡其實也有遷移的習性,一般隨著季節的輪換會進行遷移,活動地點多半是食物充足的地方,其實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鸚鵡

2. 鸚鵡的相關文化

歷代文人騷客詠鸚鵡的詩詞也很多:
唐 來鵠:色白還應及雪衣,嘴紅毛綠語乃奇。年年鎖在金籠里,何以隴山聞處飛。
唐 李義府:牽弋辭重海,觸網去層巒。戢翼雕籠際,延思彩霞端。
唐 胡皓:鸚鵡殊姿致,鸞皇得比肩。 常尋金殿里,每話玉階前。
五律·詠鸚鵡:籠中鸚鵡唱,唱且擬人聲。 曲爪抓金緊,彎腰點首兢。 我心他不會,他語我難聽。 替主言多事,相嬉亦可憎。
唐 馮延巳:玉箸雙垂,只是金籠鸚鵡知。
唐 馮延巳:玉鉤彎柱調鸚鵡,宛轉留春語。
唐 韋庄:惆悵玉籠鸚鵡,單棲無伴侶。
唐 朱慶餘: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北宋 柳永:烏龍未睡定驚猜,鸚鵡能言防漏泄。
清 納蘭性德:只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鸚鵡偷教,方響前頭見玉簫。
唐 薛濤:隴西獨自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茵。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
唐 杜牧:華堂日漸高,雕檻系紅絛。故國隴山樹,美人金剪刀。避籠交翠尾,罅嘴靜新毛。不念三緘事,世途皆爾曹。
唐 白居易:
一、安南遠進紅鸚鵡,色似桃花語似人。文章辯慧皆如此,籠檻何年出得身?
二、竟日語還默,中宵棲復驚。身囚緣彩翠,心苦為分明。暮起歸巢思,春多憶侶聲。誰能拆籠破,從放快飛鳴?
三、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嘴漸紅。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餵食暫開籠。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

3. (鸚鵡)的特點和外表和生活習性是什麼

1、鸚鵡的特點:時尚,長壽,不易生病,餵食簡單,無異味(糞便味道也不大),會說話。

2、鸚鵡的外表:鸚鵡的個頭不大,顏色非常的豐富,一般也就在15cm左右,體重也就是50g左右,嘴巴是紅色的,眼睛就像蠟模一樣白色,頭部呈褐色狀,頸脖子為赤黃色的,有些環帶,上胸部為淺綠色的。

3、鸚鵡的生活習性:,喜歡湊熱鬧,生來就非常的嘈雜,在繁殖的季節,鸚鵡一般會幾十個組成一個群體,喜歡發出刺耳的叫聲;平時一般多會聚集在農田,主要覓食一些穀物以及玉米之類的食物,多的時候可能達到上百隻這樣的數量,一起在地面上覓食。

鸚鵡的個性就是非常的活潑,而且膽子很大,人們近距離的靠近它都不會驚嚇到,甚至會近距離的靠近人;鸚鵡其實也有遷移的習性,通常隨著季節的輪換會進行遷移,活動地點多半是食物充足的地方,其實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

(3)鸚鵡策劃書擴展閱讀:

鸚鵡養殖注意事項:

1、不能只餵食葵瓜子,鸚鵡類都喜愛享用葵瓜子,然多數鳥友卻以此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為會減少鸚鵡採食的樂趣與能力,而且只餵食葵瓜子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質,容易導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2、不要打它的嘴或身體的其他部分。當你的鸚鵡亂咬時,不要將它摔在地上或搖晃它,更不要把它關在櫥櫃或者浴室里,不要將它扔到鳥籠里。這些行為都是具有強制性和侵略性的。

3、不要給鳥籠附近加溫。大多數種類的鸚鵡都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有的鸚鵡主人不了解這一點,於寒冬季節額外在鳥籠附近加溫,結果是當鸚鵡往來於籠子和活動場所時,太大的溫差變化使鳥感冒。只要保證鸚鵡不挨餓,不被寒風直吹,冬季保持5℃以上的室溫,就能讓鸚鵡舒適地越冬。


4. 鸚鵡的象徵意義

在中國,鸚鵡是愛情的象徵,而且最早的文學就提到它們,唐代詩人寒山在他的《寒山詩篇》中多次提到鸚鵡。在印度,鸚鵡曾是神聖的,殺害鸚鵡會被處死。印度神話傳說中有大量鸚鵡故事,鸚鵡被描述成狂喜之鳥,為歡樂之神拉提駕車。由於鸚鵡能模仿人聲,一些古代美洲印第安部落相它們有人類靈魂。

5. 關於鸚鵡的說明文

我家養著兩只鸚鵡。它們有著麻雀一樣小的身子,叫聲也和麻雀差不多,不見得怎麼好聽。兩只鸚鵡都有一身漂亮的羽毛,背部都是翠綠的,頭部是黃色的,胸部和腹部都是淡綠色的,細長的尾巴是青灰色的,金黃色的翅膀上有綠色的斑紋,好看極了。它圓圓的腦袋上有兩個黑豆似的眼睛和向內勾著的嘴巴。嘴巴上有個小小的突出的地方,那兒有兩個鼻孔。細長的腿上,長著彎曲的利爪。

鸚鵡最愛吃小米,它吃小米時發出的聲音就好象是小孩子在吃棒棒糖。

每天早晨,它們鳴叫著把我從睡夢中叫醒。晚上,當我一到家,他們就「嘰嘰嘰」地叫個沒完,好象在說:「我要吃東西,我要吃東西!」到了睡覺的時候,它們像鬧鍾一樣按時叫我睡覺。

做完作業後,我願意在籠子邊看它們玩兒。它們每分鍾都不老實,不是從這兒跳到那兒,就是從那兒飛到這兒。有時還把自己的翅膀展開來讓大家欣賞。

記得有一次,家裡沒人,它們自己飛出了籠子,飛到了窗縫里,窗子還開著,差一點就讓它們給跑了,這時媽媽回來了,急忙把窗子光上了。晚上,爸爸回來後才把它們捉住。時間一點點流逝,我和它們之間有了深厚的感情,我們成了最好的朋友。後來我們要搬到別處去了,媽媽說它們在新家裡會把家裡弄臟的,所以要把它們送到姥姥家裡,和它們在一起這么長時間,我怎麼捨得呢?但媽媽說的也有一定道理。我也逐漸長大了,學習任務也重了,沒時間和它們玩了。我只好依依不捨地把它們送走了。

我非常喜歡這兩只鸚鵡,它們給我的童年增添了很多歡樂。

6. 有什麼關於鸚鵡的書

給你介紹個很好的書,外國人寫的《我的鸚鵡老大》,建議你去看看!

7. 鸚鵡觀察日記300字

媽媽買了兩只可愛的小鸚鵡送給我。我很高興

兩只鸚鵡一公一母,母的是灰色的,臉頰上露出淡淡的紅色「腮紅」。頭上翹起的綠毛,讓人一看就很舒服。而公的那隻鸚鵡更是美麗,頭上翹起長長的黃色羽毛,尾巴又細又長。它身上那油亮亮的羽毛,就像是穿上了一件絲絨小襖。配上那閃閃發亮的小眼睛,顯得多麼聰明伶俐呀!我真覺得它們太可愛了!因此,我給它們取名叫「可愛」。公的叫可可,母的叫愛愛。

可可又聰明又調皮,而愛愛則又伶俐又文靜。

一天,我給放鳥食的盆子里裝滿了小米、麻子和小瓜子。可可一看「美味」來了,便一隻爪子抓住鐵絲,一隻爪子巴到盆子里,准備讓它已餓了的肚子享受一番。便狼吞虎咽的啄起瓜子,一點也不給愛愛留。而愛愛看見可可吃了,便上前去擠,想給自己一個位置。結果被可可一啄,嚇得連忙後退。我看到這一幕,不禁「呵呵」笑出了聲。對可可說「你應該讓愛愛呀,因為它是你的好夥伴。」說完,可可好像聽懂了我的話,騰出一點兒地方給愛愛。愛愛高興地上前吃起了食物。

還有一次,我想讓它們感受一下飛翔得感覺。便把籠門打開,只見兩只鸚鵡高興地「撲哧撲哧」煽動翅膀飛出了籠外。在房間里飛呀飛,一會兒飛到床上,一會兒飛到空調上,還有時在衣櫃上和鋼琴上等。而且高興地到處拉屎!衣櫃上、床上、地板上都留下了它們的「戰績」我一看不行,便要把它們捉回去。我先捉愛愛,愛愛好抓,一下就放回籠子了。而可可就難了,一會抓這里,它飛到那裡,而你捉到那裡,他又飛到這里……終於,捉到可可了!「呀」剛才一不留神,愛愛飛出去了!我趕緊去捉愛愛,結果連手上的可可也跑了。最後,我想出了「美食計」哈哈,它倆還是中了我的計。乖乖跑進籠子里了。其實,我是用食物把它們引進了籠子。

漸漸地,我和可可愛愛的感情逐漸變好。每當聽見「嘰嘰喳喳」的聲音。好像它們再說:「我的主人!我好想念你呀!」睡覺時,它們總是會唱一會兒歌,它們唱的可好聽了!我煩悶時,一看見它們,它們就叫出清脆的叫聲。我一聽完,心情就開心了起來。

可是鳥兒們那麼可愛,那麼聰明,而且還能給我們人類帶來許多歡樂。可是大家總是去把它們殺死!現在地球上已經有很多動物滅絕了,我可不希望鳥兒們變成接下來滅絕的生物!我想,大家應該也不希望吧!

別看鸚鵡它們身軀小小,但總能給我帶來無限的快樂!

啊!鸚鵡,你給我帶來了童年美好的時光!我喜歡你,鸚鵡!

8. 鸚鵡的介紹

鸚鵡的嘴給人的印象深刻。
乍看之下很象老鷹的鉤喙,但從圖中的對比可以看出,鷹嘴的上喙強有力而下喙很弱,主要用於象撓鉤那樣撕裂獵物而不具備強大的咬合力;鸚鵡的嘴則上下喙均十分有力,臉頰的咬肌也很發達,啃咬的力量較大,結構上如同鉗子。除了啄羊鸚鵡等極少數種類外,鸚鵡幾乎都是素食者,象鉗子一樣的大嘴是對付堅硬果殼的利器,雖然其咬合力和實際破壞力都遠勝猛禽類,然而鸚鵡在自然界屬於被捕食者,習性上不會主動攻擊,所以它們是「具有獅牙的綿羊」。當然,在形勢窘迫時,它們也會出於自衛的目的而咬人,大型種類甚至可能使人受傷。在家中飼養大、中型鸚鵡時,要記住不要任意挑逗起它們的進攻性。
鸚鵡的舌多肉而具圓端,有著「橡皮擦」般的質地,與其它鳥類有顯著的不同。
很多人以為這樣結構的舌頭是鸚鵡學說話的優勢條件,其實不然,科學已經證明舌頭不是發音器官,只是合成某些音節的輔助器官,而鸚鵡的舌頭甚至連輔助發音的功能都不具備,它們可以叼著滿嘴的東西,不張嘴就能「說話」。鸚鵡舌頭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碾碎食物的時候當作「杵」來使用(下喙作為盛食的容器)以及探索物體時作為探測工具,相當於人類的食指。
它們的舌有堅韌的結締組織和豐富的神經末梢,能靈敏地感知物體的軟硬質地和溫度,好奇的鸚鵡,特別是幼齡鳥常有舔人手指的動作,那樣的舉動相當於小狗在嗅聞你的腳背,並不意味著它要咬你。據說鸚鵡的味覺不發達(鳥類通常均如此),難辯食物的酸甜苦辣。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鸚鵡偏愛甜食(那是因為人類總是選擇香甜的東西作食物)而在野外生活的很多鸚鵡常以苦澀的樹果為食。純人工繁育的有些鸚鵡可能不會分辨食物,它們可能會試食軟塑料和別的質地類似食物的東西,甚至是手指和皮膚上的痣!(圖片:鸚鵡在舔主人的手指)
鸚鵡也是羽色最豐富多彩的鳥類族群。
自然界的色彩在它們身上幾乎均有所體現:既有鮮艷的大紅、金黃、翠綠和天藍色,也有樸素的純白、暗灰和黝黑,就連鳥類中罕有的肉桂、藍紫和緋紅也並不罕見。這歸因於鸚鵡分布廣泛,生活環境的多樣化和它們特殊的羽毛構造。國內的幾種常見的鸚鵡羽毛大致都以綠色為主,所以我們稱它們為「紅嘴綠鸚哥(鸚鵡的俗稱)」。隨著對外交流的增多,我們會接觸到更多具有花朵般色彩的異國種類。
鸚鵡之所以被識別和歸類,當然還有別的特殊之處,譬如說兩前兩後相對分布的腳趾,更適於在樹上攀爬;食道上發達的嗉囊可以貯存和消化更多的食物;在樹洞中棲息營巢和交嘴餵食的繁育習性;用腳握著食物進食的滑稽神態……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它們的聰明才智——善於學舌和模仿。鸚鵡因此也是最早被人類豢養的玩賞動物,在我國,成書於大約兩年前的《禮記》中就已經有了「 鸚鵡能言,不離飛禽」的記述。

鸚鵡的叫聲:
http://www.qsng.cn/html/bkjzx/nlnnxsVie/2006062672474.html

閱讀全文

與鸚鵡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順豐優選是什麼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306
景區全員營銷激勵方案 瀏覽:955
廣州九大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 瀏覽:692
學校物業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3
就業局培訓精準扶貧方案 瀏覽:764
電子商務專員可以轉推廣嗎 瀏覽:389
廣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61
竹製品的營銷方案 瀏覽:664
建立銀行策劃方案 瀏覽:504
社區健身操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06
電信網格化管理培訓方案 瀏覽:357
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培訓方案 瀏覽:376
醫院崗前培訓方案ppt 瀏覽:381
機關幹部年度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927
房產公司父親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67
網路公司策劃方案 瀏覽:702
公司組織員工家屬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474
體能拓展培訓方案 瀏覽:472
聖誕培訓機構活動方案 瀏覽:818
少兒書畫培訓方案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