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縣級宣傳部部長有權沒有負責管理哪些部門
縣委宣傳部長是縣委常委,是副處級別。
縣委宣傳部長具有下列權內力:
宣傳工作容領導權,負責領導、協調和規劃全縣政治理論學習、輿論宣傳、網路新聞宣傳、對外宣傳工作
精神文明建設指揮權,負責指揮協調全縣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和創建活動;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和縣委關於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並提出具體實施意見
分工范圍內工作的決策權,對分工范圍內日常工作做出決策,對分工范圍內提交常委會討論的重大問題,負責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檢查督辦權,執行縣委集體作出的決策,檢查督辦縣委常委會重大決策執行情況和縣委常委會委託處理的事項,保證縣委決定的事項在所主管、分管的部門順利實施
幹部推薦使用權,以個人名義向縣委推薦提名科級幹部擬任人選和縣處級後備幹部人選;對鄉鎮黨委宣傳委員人選提出使用建議;組織和指導全縣宣傳文化幹部隊伍建設
工作建議權,對事關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等方面重大問題,向縣委和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其他。完成縣委、市委宣傳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Ⅱ 現任中宣部副部長名單
一樓的名單大部分都不正確~~!
部 長:劉雲山 中央政治局委員 書記處書記
副部長:王太華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
副部長:雒樹剛(常務) 中央文明辦主任(負責部日常工作,分管理論局 機關黨委 社科規劃辦)
副部長:蔡武 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
副部長:王晨 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
副部長:翟衛華 (分管宣教局 輿情信息局 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副部長:孫志軍 (分管辦公廳 研究室 機關服務中心)
副部長:王曉暉 (分管文藝局 文化體制改革與發展辦公室 協管理論局、社科規劃辦)
副部長:蔡名照
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王世明(負責中央文明辦日常工作)
秘書長:官景輝 (分管學習出版社 黨建雜志社 時事報告雜志社)
副秘書長:李 偉 (兼全國宣傳幹部學院院長)
Ⅲ 內蒙古宣傳部領導名單
1、劉俊清,年1月生,內蒙古內曼旗人,大學學歷,現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
2、周凱:1973年5月生,武漢大學畢業,公共管理碩士,中共黨員。現任內蒙古自治區黨組織部副部長,內蒙古自治區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黨工委書記。
3、石芳:女,漢族,1964年11月生,畢業於山西財經大學,黨員。現為烏蘭察布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內蒙古自治區扶貧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
4、孫紅梅:女,滿族,1970年1月生,遼寧北票人,大學學歷,199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評估辦公室專職副主任。
5、周春傑:男,漢族,1959年10月生,湖北新州人,197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12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商管理碩士。現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書記、內蒙古自治區記者協會理事長(正廳級)。
(3)宣傳部長人選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了《內蒙古自治區事業單位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部署》明確了全區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總體部署和體制設置,明確要求統籌推進自治區人大、政協、社團事業單位改革。
自治區設立了60個同級黨政機關。其中,有17個黨委和43個政府機構。《綱要》確定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總體方案。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的十九中全會精神。
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講話,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對齊意識。我們將繼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優化協調高效,依法推進改革。
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以滿足需求的開發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我們將加強黨的領導,中國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和能力為指導原則,並專注於優化機構的功能,使他們更協調和高效,按照總書記習近平副主席的重要指示,在內蒙古工作。
全面推進自治區各級事業單位改革,改革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理順責任關系。的集中統一領導下中共中央、自治區黨委的假定各級負責制促進改革和各領域,政府和群眾組織,充分實現所有改革任務,促進協調和協調各領域改革,充分發揮改革的整體效果。
Ⅳ 請問誰知道福建省統戰部、宣傳部最新的領導名單
福建省宣傳部部長唐國忠,副部長朱清、蔡小偉、張宗雲、馬照南
福建省統戰部部長張燮飛,副部長張劍珍、李韌、陳大明,翁卡
Ⅳ 同樣是副處級領導幹部,縣委宣傳部長和副縣長,他們有何區別
一是主管領域不同;二是日後發展方向不同。
首先說說宣傳部長,主要是負責思想、文化、宣傳、新聞等領域,也就是常說的意識形態,具體包括主持制定宣傳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總體思路、工作要點和推進措施,解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組織推進思想政治工作,指導理論武裝、黨員教育、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組織推進宣傳輿論工作,指導新聞宣傳、社會宣傳、對內對外宣傳和輿論導向工作;組織推進文化事業發展,指導文化活動、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工作;組織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文明創建活動、文明生態村和新農村建設工作。
當然,也不排除副縣長進入黨務口,宣傳部長進入政府口的情況,但一般不多見。除非這個人能力很強,組織上面准備重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安排到不同崗位進行全面鍛煉提高。
Ⅵ 歷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
李達(1921年8月—1922年7月,以主任身份)
蔡和森(1922年8月—1923年6月,往後曾轉任委員)
羅章龍(1924年5月—1925年1月)
彭述之(1925年2月—1927年3月,以主任身份)
瞿秋白(1927年4月—1927年4月,於武漢漢口,以原委員身份晉升)
蔡和森(1927年5月—7月)
瞿秋白(1927年8月—1927年10月,此為中央臨時政治局負責人身份之兼任)
羅綺園(1927年11月—1928年6月)
蔡和森(1928年7月—1928年10月)
李立三(1928年11月—1930年12月,此期間中宣部曾更名為中央宣傳鼓動部)
沈澤民(1931年1月—1931年4月)
張聞天(1931年4月—1934年12月,其間曾由楊尚昆或潘漢年暫任)
吳亮平(1935年1月—1937年7月,後由張聞天兼任,吳轉任副部長)
張聞天(1937年7月—1942年12月)
陸定一(1943年1月—1952年12月)
(註:1943年—1945年8月曾隸屬於精簡後的中央宣傳委員會之下,初期曾由凱豐任代理部長。)
習仲勛(1953年1月—1954年6月)
陸定一(1954年7月—1966年12月)
陶鑄(1966年12月,1967年初被四人幫實行軍管,部門在四人幫倒台後解散)
耿飆(四人幫倒台後成立之中央宣傳組)
張平化(1977年7月—1978年12月)
胡耀邦(1978年12月25日—1980年3月12日)
王任重(1980年3月12日—1982年4月)
鄧力群(1982年4月—1985年8月)
朱厚澤(1985年8月—1987年2月)
王忍之(1987年2月—1992年12月)
丁關根(1992年12月—2002年10月24日)
劉雲山(2002年10月24日—2012年11月21日)
劉奇葆(2012年11月21日—2017年10月)
黃坤明(2017年10月——至今)
(6)宣傳部長人選擴展閱讀:
機構職能
第一,負責指導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學習和宣傳;
第二,負責引導社會輿論,指導協調中央的各新聞媒體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搞好輿論引導;
第三,從宏觀上指導精神文化產品的創作和生產;
第四,規劃和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
第五,受中央的委託,協同和會同有關部門對我們宣傳文化系統的重要崗位的領導幹部進行管理。聯系宣傳文化系統的知識分子,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知識分子的工作;
第六,負責提出宣傳文化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指導宣傳文化系統制定政策和法規;同時還要按照中央的統一工作部署,做好宣傳文化系統各有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
第七,為中央領導和中宣部領導的決策和指導全局工作提供輿情信息的服務,並且要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宣傳文化系統的輿情信息工作。
Ⅶ 我要競選系宣傳部長一職,但據說有了內定人選,我該怎麼辦
去參加競選吧
不管別人怎樣 至少自己努力過
假如最後證實是有黑幕 至少你展示了你自己
大家心中其實都有桿秤嘛
假如最後證實沒有黑幕 可能你就上了也說不定呢
呵呵 祝你好運!
Ⅷ 我是學生會宣傳部部長,過幾天就要招新了,要問那些問題怎麼面試他們才好
呵呵 我是剛「退休」的宣傳部長 同行呀 我做了9年的宣傳部工作 我那時候招新時 總共三輪面專試 一 讓他屬們在台上1分中自我介紹 可以看出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還有就是為人怎麼樣 還有就是讓他們說出自己對宣傳部發展的暢想 可以看出他們中誰的思想更有新意
二 短時間畫或寫出自己的拿手東西 會寫的寫 會畫的畫 總干這個的一看就能看出 誰是高手 誰是業余
三 我把他們分別叫來 回答我的問題 我的主要目的是看他們是想好好工作而工作 還是想來宣傳部「掛名」,比如問 你和寢室姐妹定好周六去逛街 我周五突然通知你 周六大家做海報你會怎麼辦 有的人會表現他很義氣方面 說去逛街 有的會很重視工作 而有的則模稜兩可
lz要回分別 要選能自己把握住的學生 不然以後忙起來人都找不到就不好了 最後希望你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工作愉快
Ⅸ 歷屆大方縣委宣傳部部長名單
1、市一級宣傳部部長為正處級,縣一級縣委書記也為正處級。兩者專級別雖然相同,但是因為宣屬傳部只負責一個部門工作,而縣委書記負責一個地方的全面工作,所以縣委書記實權大。2、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三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行政級別中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是一種習慣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