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們生活部做「低碳節能環保」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可以做一些什麼呢
校園環保,你我共同行動
近日,校園管理辦公室聯合環境保護協會在逸夫樓推出以「校園環保,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的展板,吸引眾多同學駐足觀看。該展板圍繞「校花校草」、「愛護校園環境」、「我心中的最美」等方面,詳細介紹環保的重要性,號召廣大學生愛護校園環境,拒絕使用塑料袋。同時,該活動還通過海報、展板、宣傳單、圖片等形式向廣大學生宣傳「節能減排」,促進「節能」意識,推動「低碳生活」的普及,從使校園環保不再是一句空話。
治理白色污染,美化校園環境
3月27日中午,校園管理工作室、校文明糾察隊聯合組織信陽師院第43期青校學員深入名貴園、桃李園等處進行校園白色污染專項治理志願服務活動。
黃喆對同學們為校園環境保護所做出的努力做出中肯的評價,肯定了我校校園環境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同時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團委組織部雷玲老師鼓勵大家積極勞動,治理白色污染,共同維護校園環境。隨後,學員們拿著自備的掃帚、鐵鉗、鐵鍬等勞動工具來到指定的地點進行清理活動。近兩個小時後,桃李園和大腹山等處恢復了整潔、美麗的面貌,鮮花盛開,滿山翠綠,與和諧的校園融為一體。
節能,從我們做起
信陽師院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進行節能。具體措施如下:一、多乘公交車;二、盡量少用塑料袋,減少白色污染;三、使用永久性物品,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四、當不用電燈時隨手關燈,手機充電完成立即拔掉電源;五、用雙面列印紙張,減少森林砍伐量;六、用低泡洗衣粉取代富泡洗衣粉,省水、省電、省時間。信陽師院歷來重視校園用電節能,通過多種形式號召廣大學生樹立節約意識,愛護校園環境。
此次校園環保系列活動使廣大學生意識到選擇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節能減排」的環保生活是每個人應該做到的事情,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大家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推廣低碳生活,共同為保護環境貢獻力量。
㈡ 低碳節能 綠色環保
家 居 篇
低碳當道,家居變臉 從現在起,改改你的「電動依賴症」吧。多數人或許並不知道,電動電器會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變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變!改走簡約設計風 ,在整個建築的能量損失中,約50%是在門窗幕牆上的能量損失。中空玻璃不僅把熱浪、寒潮擋在外面,隔絕噪音,降低能耗。纖維石膏板,是一種暖性材料,熱收縮值小,保溫隔熱性能優越,且具有呼吸功能,能夠調節室內空氣濕度。自身小戶型無論在節約建築材料、節能節電、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優於大戶型,碳排放量也明顯小於大戶型。
發泡水泥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建築保溫材料,與中空玻璃一樣能夠把熱浪、寒潮擋在外面,降低能耗,符合國家節能政策的要求,推動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20項低碳生活方式:
1、選用節能電器,省電每天做到。
2、點亮節能燈,省電看得清。
3、電視機、電腦屏幕暗一點,節能又護眼。
4、用完電器拔插頭,省電又安全。
5、科學用電腦,節電效果好。暫時不用電腦時,縮短顯示器進入睡眠模式的時間設定;當徹底不用電腦時,記得拔掉插頭。
6、巧用電冰箱,省電效果強。電冰箱及時除霜、盡量減少開門次數、將冷凍室內需解凍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凍。
7、煮飯提前淘米,並浸泡十分鍾,然後再用電飯鍋煮,可大大縮短米熟的時間,節電約10%。用電磁爐、燃氣灶等煮燉飯菜時,開鍋後轉為小火,保持沸騰即可。
8、在馬桶中放幾瓶水,就可減少水量。
9、堅持無紙辦公節能環保,多用電子郵件、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列印機和傳真機。列印紙做到雙面列印,縮小字型大小和頁邊距。
10、用太陽能熱水器,省電又省氣。
11、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地球負擔。
12、巧駕車多省油:駕車保持合理車速;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13、出門騎上自行車,健身環保一舉兩得。
14、少買不必要的衣服,才是環保新時尚。
15、減少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
16、每月少開一天車,節能省油靠自覺。
17、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綠色購物節能源。
18、少用一次性木筷,保護森林減碳排。
19、學會廢物新利用,將垃圾變為有用材料。
20、做到一水多用,用洗菜水和淘米水澆花,洗臉水、洗衣服水等倒入桶中可以用來拖地、沖廁所。
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一隻塑料袋5毛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錢的50倍;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於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製造他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年前亂丟電池還可以能是無知,現在就完全是不負責任了;隨身常備筷子或勺子,已經是環保人士的一種標簽;植樹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單,排多少,吸多少;衣服多選棉質、亞麻和絲綢,不僅環保、時尚,而且優雅、耐穿;
目前建材行業已經夏天,我們在家用空調時,不要長時間開著,用了幾個小時後,就關掉,再開電風扇。這樣就能省50%的電;在冰箱內放食物時,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用塑料盒盛水製冰後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更節電;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食品味道好又省電;開車時盡量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輪胎氣壓要適當和少開空調。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列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碟、軟盤、光碟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
平時我們勤動手動腦, 也可以實現「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製作成儲物盒,可以在裡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麵盒、罐頭瓶、酸奶瓶製作一盞漂亮的台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你看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 逐步採用木塑採用應用到家庭裝修中,弘泰(中國)雪登木塑整體家居涵蓋了整個家居材料。
交 通 篇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開車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也可讓駕駛變得更為「綠色」:
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擋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時安全系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多步行或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
網上購物減少交通出行。低碳出行—做減排先鋒
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定期檢查輪胎氣壓,氣壓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一般的車用93#汽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費油,還傷發動機; 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鬆了,靠慣性滑過去; 洗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盡量選用公共交通,開車出門購物要有購物計劃,盡可能一次購足。多步行,騎自行車,坐輕軌地鐵,少開車。
相對開車來說,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一不擔心油價漲;二不擔心體重漲。
辦 公 篇
多用電子郵件、MSN 、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列印機和傳真機。 在午餐休息時和下班後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做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
辦公室內種植一些凈化空氣的植物,如吊蘭、非洲菊、無花觀賞樺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復印機、列印機排放出的苯,並能咽下尼古丁。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商家發來的廣告宣傳單,大多數人對這些垃圾廣告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它們丟進垃圾桶。要知道,為了節約成本,很少有商家會使用再生紙印製宣傳單。 每天都有那麼多木材製成的紙張白白地被當成垃圾一樣扔掉,著實讓人心疼。我們無法讓商家少發廣告宣傳單,就應充分地利用這些宣傳單。例如我們可以用它們做成小的裝飾品,既環保又不失時尚,從而真正地做到廢物利用。
旅 游 篇
發展低碳旅遊,培育低碳生活。應當成為新時期的重要戰略。其中包括3個重點:
一是轉變現有旅遊模式,倡導公共交通和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方式,同時也豐富旅遊生活,增加旅遊項目。
二是扭轉奢華之風,強化方便、舒適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強旅遊智能化發展,提高運行效率,同時及時全面引進節能減排技術,降低碳消耗,最終形成全產業鏈的循環經濟模式。
零碳中心
零碳中心是由Bill Dunster先生創建的在建築業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先鋒。ZED的含義是指零化石能源開發。零碳中心設計了第一個,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零碳村BEDZED,零碳中心致力於推廣全球領先的的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零碳中心相信可持續社區應當是廣大民眾支付得起的和易於建造。 2009年5月零碳中心在北安普頓的項目成為英國在冊的第一個節能標准實現頂級零碳的代碼6建築。
在過去的幾年中,零碳中心在多方面探索了與中國的合作。零碳中心現在中國擁有設計、供應鏈和展覽推廣業務。
2004年,萬科,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邀請零碳中心來設計他們的下一代房子的原型「萬科零宅」。這所房子被設計成為零碳、零能源消耗、零需水量及零排放。萬科零宅預期2009年8月向公眾公開開放。
2005年,城鄉建設部邀請零碳中心參予北京的國家級「未來之家」計劃,以展示可持續和經濟適用的建築方法。一個500平方米的展示房將在北京建造。 2008年,世博會選中零碳中心作為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倫敦案例,並且零碳中心被邀請在2010年世博會設計和運營一個3000平方米的場館。
低碳經濟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污染後治理、先低端後高端、先粗放後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
「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態經濟」「生物質能經濟」。但現階段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是煤電水電的5-10倍,一些地區風能發電價格高於煤電水電;作為二次能源的氫能,目前離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取的商業化目標還很遠;以大量消耗糧食和油料作物為代價的生物燃料開發,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糧食、肉類、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從世界范圍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也只達到世界電力供應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後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時代」向「太陽能文明時代」(風能、生物質能都是太陽能的轉換形態)過渡的未來幾十年裡,「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時間保障。特別從中國能源結構看,低碳意味節能,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經濟」的環境日主題提示人們,「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製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後生產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哪些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比如,據製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於冷櫃,而敞開式冷櫃電耗比玻璃門冰櫃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採用玻璃門冰櫃,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一年可節電約4521萬度,相當於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二,是以「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今年6月全國開始實施「限塑令」。無節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來人們盛行便利消費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這一嗜好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單讓公眾理解「限塑」意義在於遏制白色污染,這只是「單維型」環保科普意識。其實「限塑」的意義還在於節約塑料的來源——石油資源、減排二氧化碳。這是一種「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據中國科技部《全民節能減排手冊》計算,全國減少10%的塑料袋,可節省生產塑料袋的能耗約1.2萬噸標煤,減排31萬噸二氧化碳。關聯型環保意識不僅能引導公眾明白「限塑就是節油節能」,也引導公眾覺悟到「節水也是節能」(即節約城市制水、供水的電能耗),覺悟到改變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與節能、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關系。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為代價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的嗜好。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車市銷量增長最快的是豪華車,其中高檔大排量的寶馬進口車同比增長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運動車SUV同比增長48。8%。與此相對照,不少發達國家都願意使用小型汽車、小排量汽車。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並不一概反對小汽車進入家庭,而是提倡有節制地使用私家車。日本私家車普及率達80%,但出行並不完全依賴私家車。在東京地區私家車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車一般年行使1.8萬公里。國內人們無節制地使用私家車成了炫耀型消費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點學校門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輛私家車將周圍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於人們將「現代化生活方式」含義片面理解為「更多地享受電氣化、自動化提供的便利」,導致了日常生活越來越依賴於高能耗的動力技術系統,往往幾百米的短程或幾層樓的階梯,都要靠機動車和電梯代步。另方面,人們的膳食越來越多地消費以多耗能源、多排溫室氣體為代價生產的畜禽肉類、油脂等高熱量食物,肥胖發病率也隨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減肥群體又嗜好在耗費電力的人工環境,如空調健身房、電動跑步機等進行瘦身消費,其環境代價是增排溫室氣體。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四,是全面加強以低碳飲食為主導的科學膳食平衡。低碳飲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目前我國國民的日常飲食,是以大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的生產形式和「南米北面」的飲食結構。而低碳飲食可以控制人體血糖的劇烈變化,從而提高人體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產生,長期還會有保持體型、強健體魄、預防疾病、減緩衰老等益處。但由於目前國民的認識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不能立即轉變。因此,低碳飲食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工作。不過相信隨著人民大眾普遍認識水平的提高,低碳飲食將會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人們要實現宏大的節能降耗戰略,或許要取決於很多細微之處。人們應看到,這「細微之處」不只是製造業、建築業中許多節能技術改進的細節,也包括日常生活習慣中許多節能細節。對於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來說,每個人生活習慣中浪費能源和碳排放的數量看似微小,一旦以眾多人口乘數計算,就是巨大的數量。科技工作者和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有責任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眾開展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創意活動和普及工作,使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新貢獻」的科學發展決策,變為全民的實際行動。發展低碳經濟,是中國的「世界公民」責任擔當,也是中國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難得機遇。推行低碳經濟,需要政府主導,包括制定指導長遠戰略,出台鼓勵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減免稅收、財政補貼、政府采購、綠色信貸等措施,來引領和助推低碳經濟發展;但也需要企業認清方向自覺跟進,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集體行動」。只有更多企業改變目前的被動狀態,自覺跟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步伐時,中國向低碳經濟轉換才有現實的基礎和未來的希望。
你是參加英領館那個比賽嗎?祝你有個好成績、、可能我們還會碰到
㈢ 低碳指的是哪些方面說詳細點!
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慾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大,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類曾經引以為豪的高速增長或膨脹的GDP也因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國曾呼喚「綠色GDP」的發展模式和統計方式)。
低碳內涵
低碳內涵為:低碳社會、低碳經濟、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區、低碳家庭、低碳旅遊、低碳文化、低碳哲學、低碳藝術、低碳音樂、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義、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內容。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核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它的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為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操作性詮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綜合創新與實踐,完全符合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發展思路,是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轉的劃時代潮流,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經濟學家、原國家環保局副局長張坤民教授認為低碳經濟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世界范圍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也只達到世界電力供應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後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時代」向「太陽能文明時代」(風能、生物質能都是太陽能的轉換形態)過渡的未來幾十年裡,「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時間保障。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特別從中國能源結構看,低碳意味節能,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 低碳經濟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產業的領域。著名學者林輝稱之為「第五次全球產業浪潮」,並首次把低碳內涵延展為:低碳社會、低碳經濟、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區、低碳家庭、低碳旅遊、低碳文化、低碳哲學、低碳藝術、低碳音樂、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義、低碳生活方式。
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 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願不願意和大家共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
低碳生活標准
以下是低碳生活24條准則:
1、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張紙都雙面列印,雙面寫,相當於保留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3、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不坐電梯走樓梯,既省下一點電,又換自己的健康;
4、請相信,痴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返祖沖動;
5、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於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
6、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製造他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7、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里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么好的食慾吃魚翅撈飯嗎;
8、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製傢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9、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0、過量肉食至少傷害三個對象: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1、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要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
12、定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13、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省不少電;
14、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鬆了,靠慣性滑過去;
15、尤其是女性,洗個澡不要用掉四五十升水;
16、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後,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箱;熱氣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17、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18、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凈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29、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20、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
21、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就可以調暗,或乾脆關掉;
22 .停車等人要熄火,盡量不要「熱車」,減少排放。
23. 水可以進行多次利用,比如,洗完米的水可以用來澆花,米水裡豐富的營養會使花兒長得更好;還可以將洗完衣物的水用來沖廁所等等。
低碳在生活中就是節約,只要我們在生活的細節處留心注意,就都能做到「環保低碳」。
編輯本段
交通篇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開車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也可讓駕駛變得更為「綠色」。
1.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擋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2.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時安全系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多步行或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
3.網上購物減少交通出行;
4.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5.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6.一般的車用93%汽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費油,還傷發動機;
7.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鬆了,靠慣性滑過去;
8.洗同樣型號的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9.盡量選用公共交通,開車出門購物要有購物計劃,盡可能一次購足。多步行,騎自行車,坐輕軌地鐵,少開車。
編輯本段
辦公篇
多用電子郵件、MSN 、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列印機和傳真機。
在午餐休息時和下班後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做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
辦公室內種植一些凈化空氣的植物,如吊蘭、非洲菊、無花觀賞樺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復印機、列印機排放出的苯,並能咽下尼古丁。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商家發來的廣告宣傳單,大多數人對這些垃圾廣告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它們丟進垃圾桶。要知道,為了節約成本,很少有商家會使用再生紙印製宣傳單。 每天都有那麼多木材製成的紙張白白地被當成垃圾一樣扔掉,著實讓人心疼。我們無法讓商家少發廣告宣傳單,就應充分地利用這些宣傳單。例如我們可以用它們做成小的裝飾品,既環保又不失時尚,從而真正地做到廢物利用。
編輯本段
旅遊篇
發展低碳旅遊,培育低碳生活。應當成為新時期的重要戰略。其中包括3個重點:
一是轉變現有旅遊模式,倡導公共交通和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方式,同時也豐富旅遊生活,增加旅遊項目。
二是扭轉奢華之風,強化方便、舒適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強旅遊智能化發展,提高運行效率,同時及時全面引進節能減排技術,降低碳消耗,最終形成全產業鏈的循環經濟模式。
編輯本段
城市篇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徵、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
低碳城市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國際大都市以建設發展低碳城市為榮,關注和重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代價最小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性的舒緩包容。
自2008年初,國家建設部與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國大陸以上海和保定·中國電谷兩市為試點聯合推出「低碳城市」以後,「低碳城市」迅速「躥紅」,成為中國大陸城市自「花園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競爭力城市」......之後的最熱目標,該目標將具有長期的特性。
㈣ 低碳宣傳單版面內容怎麼做
你可以去昵圖網看看很多的
㈤ ps關於低碳環保主題的宣傳單
123
麻煩採納,謝謝!
㈥ 關於低碳生活
30種低碳生活方式:
http://www.low-carbon-life.cn/low-carbon-life/1.htm
其中還有其他一些關於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低碳,可以看看,在節約成本的同時也很好地做到低碳。
㈦ 低碳生活的手抄報
.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傢具,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慘劇。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㈧ 低碳環保的戶外實踐活動
最近,在廣闊的天空中,多了一層層的霧霾,不僅威脅到了我們的交通安全,也威脅到了我們的健康,所以,今天我們到泉城廣場進行了「低碳生活,驅散霧霾」的環保宣傳活動,將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向大家宣傳。主要活動過程,是宣讀環保誓詞和發放環保傳單。這次活動,我認為辦的很成功。低碳生活一直是最近一段時間的焦點,但是卻缺乏重視,只是局限在理論和宣傳方面。但是通過本次活動,能將低碳的「理論」落實在生活實踐中,向大家宣傳低碳的重要性。我覺得很榮幸,為我的班級和學校感到驕傲。
這次活動中,我們不僅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了霧霾以及它的危害,也使我們充分長了見識。我們不僅將低碳生活的倡議傳播給了廣大市民,也一展了我們實驗學子的風采。
看到大家人手都有宣傳單的樣子,我覺得很欣慰,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家長和同學,還有各位朋友,不管是否參加此次活動,都能做到重視低碳和環保,讓地球重新變得欣欣向榮。
我們也應像宣誓書中說到的那樣,少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用品,將身邊的垃圾分類扔到垃圾箱內……
我覺得我們應該帶動身邊的夥伴,家人,親戚等人,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我們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讓地球從厚厚的塵土中走來,讓地球來到我們有我們的行動來給他創造的綠色環境中來!讓我們的家園遠離灰塵,遠離霧霾,遠離所有對我們家園有害的東西!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境,共創美好家園!
讓我們大家一起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地球變得更美一些吧!向各位致敬,謝謝各位對此次活動的支持與關心。
㈨ 「低碳經濟」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共同主題.提倡「無紙化」辦公,公文、通知、宣傳單等主要以電子郵件的形
「無紙化」辦公,公文、通知、宣傳單等主要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傳送,不再以紙質的形式下發,可以節約用紙.造紙的材料主要是樹木,所以這樣可以保護森林.
故選:D.
㈩ 低碳生活建議
21項低碳生活方式: 1、選用節能電器,省電每天做到。 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2、點亮節能燈,省電看得清。 3、電視機、電腦屏幕暗一點,節能又護眼。 4、用完電器拔插頭,省電又安全。 5、科學用電腦,節電效果好。暫時不用電腦時,縮短顯示器進入睡眠模式的時間設定;當徹底不用電腦時,記得拔掉插頭。 6、巧用電冰箱,省電效果強。電冰箱及時除霜、盡量減少開門次數、將冷凍室內需解凍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凍。 7、煮飯提前淘米,並浸泡十分鍾,然後再用電飯鍋煮,可大大縮短米熟的時間,節電約10%。用電磁爐、燃氣灶等煮燉飯菜時,開鍋後轉為小火,保持沸騰即可。 8、在馬桶中放幾瓶水,就可減少水量。 9、堅持無紙辦公節能環保,多用電子郵件、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列印機和傳真機。列印紙做到雙面列印,縮小字型大小和頁邊距。 10、用太陽能熱水器,省電又省氣。 11、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地球負擔。 12、巧駕車多省油:駕車保持合理車速;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13、出門騎上自行車,健身環保一舉兩得。 14、少買不必要的衣服,才是環保新時尚。 15、減少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 16、每月少開一天車,節能省油靠自覺。 17、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綠色購物節能源。 18、少用一次性木筷,保護森林減碳排。 19、學會廢物新利用,將垃圾變為有用材料。 20、做到一水多用,用洗菜水和淘米水澆花,洗臉水、洗衣服水等倒入桶中可以用來拖地、沖廁所。 21、走路上班。車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也可讓駕駛變得更為「綠色」。 1.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擋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2.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時安全系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多步行或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 3.網上購物減少交通出行 4.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5.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6.定期檢查輪胎氣壓,氣壓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7.一般的車用93#汽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費油,還傷發動機; 8.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鬆了,靠慣性滑過去; 9.洗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9.盡量選用公共交通,開車出門購物要有購物計劃,盡可能一次購足。多步行,騎自行車,坐輕軌地鐵,少開車。 PS:相對開車來說,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一不擔心油價漲;二不擔心體重漲。
多用電子郵件、MSN 、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列印機和傳真機。 在午餐休息時和下班後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做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 辦公室內種植一些凈化空氣的植物,如吊蘭、非洲菊、無花觀賞樺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復印機、列印機排放出的苯,並能咽下尼古丁。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商家發來的廣告宣傳單,大多數人對這些垃圾廣告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它們丟進垃圾桶。要知道,為了節約成本,很少有商家會使用再生紙印製宣傳單。 每天都有那麼多木材製成的紙張白白地被當成垃圾一樣扔掉,著實讓人心疼。我們無法讓商家少發廣告宣傳單,就應充分地利用這些宣傳單。例如我們可以用它們做成小的裝飾品,既環保又不失時尚,從而真正地做到廢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