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宣傳畫的中國發展
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北伐戰爭時期,宣傳畫創作十分活躍。作品多以報刊登載、傳單或牆壁畫的形式出現。內容以揭露帝國主義侵略、清政府和軍閥的殘暴與腐敗為主,還有的歌頌北伐戰士的英勇。20年代末和30年代前期,江西革命根據地曾出現許多粗朴而生動的宣傳畫,如《掙脫枷鎖》、《粉碎敵人進攻》等。30年代最突出的是抗日救亡宣傳畫。1938年,由周恩來、郭沫若領導的政治部三廳,團結了一批抗日畫家,創作了許多抗日宣傳畫。1932至1934年間,以畫家沈逸千為首組織了國難宣傳團,攜布畫先後歷十多個省會巡迴展出。在40年代,解放區的畫家緊密配合抗戰任務,創作了許多反漢奸、減租減息、發展統一戰線、擴大根據地乃至農業生產、講究衛生等內容的作品。其形式主要以木刻版畫為主,有的利用民間「拉洋片」、「西洋景」的方法,獲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宣傳畫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一大批宣傳畫家,影響較大的有哈瓊文、翁逸之、吳敏、游龍姑、吳性清、錢大昕、楊文秀、周瑞庄 、張汝濟等。他們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進行宣傳畫創作。北京、上海、天津遂成為出版宣傳畫最集中的地區。50至60年代,宣傳畫配合群眾運動而出現了繁榮。這一時期的著名作品有蔣兆和的《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哈瓊文的《祖國萬歲》,錢大昕的《爭取更大的豐收,獻給社會主義》,楊文秀的《豬多肥多糧高產》,周瑞庄的《越南南方人民越戰越強,堅決打擊美國侵略者直至勝利》劉秉禮的《心懷祖國,放眼世界》等。60年代末,宣傳畫開始出現浮誇、偽飾風,至「文化大革命」發展到極至。
「文革」期間,宣傳畫印行很多,但題材單調,成了為個人崇拜思潮推波助瀾的工具。在藝術上則多公式化、概念化,用大拳頭、瞪眼睛和裝腔作勢的形象表示「革命」,雖然到處張貼,卻很難有什麼藝術力量。「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宣傳畫創作跌入低谷,一些公共場合寧願掛花鳥風景畫,也不掛宣傳畫。70年代末至80年代,宣傳畫又有了復興景象,但此時的宣傳畫,風格趨向多樣,不再像50年代那樣以寫實為主。同時,一些畫作也出現了與商業廣告的合流趨勢。
㈡ 50年代--70年代宣傳畫,請通家鑒定!!!!!!!!!!
既然喜歡,又買下來了,真的假的還有那麼重要嗎?而且很好看啊
㈢ 50年代大躍進的宣傳畫及毛澤東的畫像5張 拍賣
我的家鄉是安徽涇縣茂林,1960年,我的家鄉餓死了一大半人
,直接餓死的;我縣鄰內居太平容縣(今黃山區)很少有人餓死。
60年時,糧食都上繳了。某一天,沒有糧食供應了,第二天,也沒用,然後是.......整整46天沒有糧食
。
老百姓吃雜糧、野菜、樹葉、觀音土.....
有許多人家全家餓死了,
有一個生產隊餓死了只剩下1個人,
百姓易子而食,甚至吃餓死了的子女,
餓殍百里,人間地獄,慘不忍睹
...........
今看到有人居然說餓死人是造謠,心痛啊,
這和日本人否認南京大屠殺一樣,
是在篡改歷史啊
全國餓死了3000-6000萬
㈣ 求中國革命宣傳畫的資料!!!!
目前國內「革命宣傳畫」的最大收藏市場是北京。像上海、杭州、廣州、武漢、天津等地古玩市場雖也有經營,但規模都不太大。 一些人從全國各地廉價收購大量「革命宣傳畫」轉賣到北京潘家園、古玩城等攤店裡。這些本不值錢的「革命宣傳畫」經過幾次倒手變得值錢了。現在很多國外收藏者和研究者從這些舊貨市場大量購買「革命宣傳畫」。「革命宣傳畫」具有很大的投資收藏價值。
中國「革命宣傳畫」的歷史,應該從1938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成立開始算起,從那時起到1976年「文革」結束,大約70年歷史。延安時期至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宣傳畫」,受魯迅木刻運動的影響很大,一般都以黑白木刻畫加上北方民間剪紙和年畫的藝術為其主要特色。由於當時印刷條件有限,數量極少,這些革命文物至今已難覓其蹤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最多的「革命宣傳畫」是50年代、60年代特別是70年代的作品。「文革」前好的「革命宣傳畫」現在市面上也很少見了,現在市面流通的多是70年代中後期和80年代初的宣傳畫作品。現在,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假冒「革命宣傳畫」。假冒最多的是「毛主席接見紅衛兵」「一定要解放台灣」「抗美援越」等題材的「革命宣傳畫」。「文革」時期二種套色的木刻畫(黑、紅),也都屬於熱門造假題材。「革命宣傳畫」的造假只是在近幾年才開始的,是隨著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我們辨別真假,可以主要從紙張、油墨、彩色制板的清晰度等方面分析。一般仿冒的紙張比較新,沒有幾十年紙張特有的自然風化氣味。即使是作偽者對這些畫進行「作舊處理」,細心一點也能看出人工處理留下的痕跡。我們鑒別時,最主要是看畫面的清晰度和色彩飽和度。因為假的宣傳畫都是用原作翻拍後制板印刷的。有時我們能看到50年代和60年代的粗粒紙痕跡也一起被翻拍在光滑的假宣傳畫中。還有,文革時期的「黑紅版畫」作假最多,這是因為市場需求量大,還由於這種「黑紅版畫」色彩簡單,造假成本低。所以據我看,現在市場上流行的黑紅兩套色的木刻「革命宣傳畫」大部分不是真品。
從藝術風格上劃分,「革命宣傳畫」有蘇聯風格、上海畫派風格和民族年畫版畫風格等三類。「革命宣傳畫」在表現題材上極其豐富。各個時期的政治運動、外交政策、國民經濟,文化教育,體育運動等重大歷史,「革命宣傳畫」都有體現。我認為,「革命宣傳畫」不僅向我們講述著我國那段特殊的歷史,而且它們本身也是現代中國美術史的一部分。我相信,「革命宣傳畫」因其具有獨特歷史內涵和與眾不同的藝術價值,從而決定了它們具有良好的藝術品投資價值。
1979年,英國倫敦的西敏大學舉辦了「中國的政治藝術和流行文化」展覽,中國的「革命宣傳畫」在此次展覽上展出。從此,歐美諸多大學便誕生了一個以收集、探討和研究中國革命現代史的「文革學」。
「文革」結束至今快30年了。歐美很多大學把中國的「文革宣傳畫」做為了解現代中國文化藝術的窗口,是相關專業學生們的選修或必修課。不僅如此,有些大學每年還不定期進行中國「文革宣傳畫」的講座和展覽,並逐漸形成了專業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學位。另一方面,以經營中國「革命文物」的商人也應運而生。目前在香港、英國和美國等有專門的網站介紹這些「革命文物」,並進行網上銷售。在西方,「文革宣傳畫」的價格逐年攀升起來,目前一般比國內高約10倍左右。著名的蘇富比拍賣公司曾舉辦多次以「文革文物」為主的專題拍賣會。2001年,一張「文革」中期宣傳畫就曾以1035美元成交。但大多「文革宣傳畫」成交價都在200-300美元之間。但到了2003年,蘇富比一張1964年的「抗美援越」宣傳畫已標價到13800美元。這張宣傳畫標價高,主要因為它是「文革」之前發行的,有特殊的時代和政治背景,且印數有限。在歐美,少量中國「文革宣傳畫」由於印量小,同時具有強烈的革命和政治色彩,加之畫面視覺沖擊力強,所以一般都能賣到2000至4000美元不等。
相比之下,國內這些年來這方面學術研究就比較少,公眾收藏「文革文物」也沒有形成大的氣候。不過,有些「文革文物」還是有市場的,比如像「毛瓷」、「文革郵票」、「文革油畫」等。我認為,目前國內大多收藏人士對「文革宣傳畫」認識有偏差,因為他們認為「文革宣傳畫」只是一般印刷品,而沒有把它們看成是一種特殊時代下產生的特殊的「藝術品」。大家可以想想,「文革宣傳畫」與「文革郵票」相比,印刷數量是極少的。但一張宣傳畫的印刷成本要比一張郵票高很多。「文革宣傳畫」在當時是做為「藝術品」張貼在牆上的,「文革宣傳畫」和同為視覺藝術的「文革八個樣板戲」一起,出現在當時社會的各個角落。由於認識不足,國內目前沒有系統地對「文革宣傳畫」進行系列化和專題化分類收藏和學術研究。與這些年風風火火的「文革郵票」「紅色瓷器」「毛主席像」相比,「文革宣傳畫」還遠未被人重視起來。由於國內對「文革宣傳畫」不重視,所以近幾年有不少珍貴的「文革宣傳畫」被國外文革文物經銷商人、漢學家成批買走了。據我了解,現在連我國港澳台地區以及新加坡等國收藏者,乃至外國駐京使節和外國留學生也開始意識到收藏「文革宣傳畫」的重要性,開始在舊貨市場收購這些「文革文物」了。
目前國內「文革宣傳畫」的最大收藏市場是北京。像上海、杭州、廣州、武漢、天津等地古玩市場雖也有經營,但規模都不太大。從全國看還沒有行成較有規模的「文革宣傳畫」隊伍。據了解,北京是不少「文革文物」集散地。一些專門做這方面生意的人,從各地政府、事業機關圖書館資料室以及某些印刷廠、新華書店,廉價收購這些「文革宣傳畫」,再轉賣到北京潘家園、古玩城、琉璃廠、報國寺等攤店裡。這些本不值錢的「文革宣傳畫」經過幾次倒手,於是也就開始值錢了。
最後,本人總結幾年來收藏「革命宣傳畫」的體會是:1、描述的是有價值的歷史背景。2、畫面藝術感染力要強,如果是名家作品更好。3、品像要完整,不能有太多的殘缺。4、印刷數量要少,最好是第1次印刷版。如果符合上述3個條件,印刷數在1萬左右,就屬於珍品。5、印刷數在5萬份左右就屬於精品。印刷數在10萬份以內,就值得收藏。總之在成千上萬張「革命宣傳畫」中,符合這些條件的還是屬於少數。
圖片說明
圖1 毛主席永遠和我們在一起(贗品)
圖2 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贗品)
圖3 一定要解放台灣(贗品)
圖4 美國侵略者必敗(贗品)
圖5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供稿(68-69年)。
此畫是典型的文革早中期的作品,沒有創作者的姓名,署名是集體創作。 畫面上是祖國江山一片紅的情象,億萬紅旗飄揚在神州大地,除台灣省之外。
圖6 我們要增......為捐獻山東空軍......
胡蘇作,1951年6月初版,印數只有1萬張。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到1951年6月1日全國抗美援朝總會發出關於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的運動。此畫正是配合當時的運動,畫面婦女右手拿著愛國公約,天空中有架從蘇聯買來的轟炸機。
圖7 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而奮斗
此畫是1956年第1版,共計17萬張。
張碧梧是屬於上海月份牌畫派的重要人物,其畫風比較細膩、柔美,不管解放前的商品廣告畫還是解放後創作的革命宣傳畫,上海畫派都非常受歡迎。
圖8 自由婚姻,美滿幸福
1953年,第1版3萬張。
俞雲階為上海畫院畫師。此畫是1950年新中國解放之後,關於共和國發布第一個婚姻法的宣傳畫。
圖9 和平的勝利
作者林漢傑,1957年第1版,6千張
50年代,整個世界形成兩大陣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在經濟、科學和軍事領域大競賽。1957年毛澤東第二次訪問莫斯科,發表了著名的論斷「不是東風壓到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張畫表現當時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在航天領域超過美國。毛澤東回國後,發動了1958年「趕英超美」的大躍進運動。
圖10 積極參加選拔,歡迎台灣、香港、澳門的運動員來參加競賽!
這張畫沒有署名。是中國參加第16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籌備委員會提供的。1956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積極籌備參加第16屆奧運會,並歡迎身在不同制度下的台灣、香港、澳門運動員回國參加選拔競賽。此宣傳畫是新中國成立後爭取參加奧運會的重要記載。
圖11 做祖國第一代有文化的農民!
袁維青作,1957年第1版,印數1.1萬1千張。 這是一張50年代早期號召城市青年插隊的宣傳畫。
圖12 南京長江大橋建成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
此張畫非常特別之處是一張「雙全開」作品。這種雙開畫在宣傳畫不常出現。印刷這種版面成本高,也不太容易銷售和保存。 1968年底中國自行設計的南京長江大橋全面通車時,全國上下一片歡騰,毛澤東揮筆寫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圖13 發展集體生產爭取農業豐收
1962年,4.5萬張
一張受蘇聯風格影響的作品。大家從畫面的構圖上看,非常成熟,色彩鮮明、亮麗、筆法流暢,視覺沖擊力很強。沒有早期延安時期的「鄉土味」,也沒有上海月份牌甜美風格的「城市味」。
圖14 人民公社好!
芮光庭作 1959年1月
「人民公社好」是毛澤東1958年視察北方農村後提出的口號。此畫表現了當時流行的對聯「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
圖15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萬歲
1971年。陝西省階級教育展覽館。
此畫在2001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035美元成交。
圖16 毛主席去安源
劉春華執筆,1968年。
此張宣傳畫的印量在中國乃至世界宣傳畫歷史中大概是最多的了,印刷達到9千萬份,這還不算用此畫大量製作的像章、書籍封面、郵票等等。
圖17 毛主席啊,世界革命人民無限熱愛您
1969年5月第一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圖片資料由本文作者提供)
㈤ 80年代宣傳畫上的字體是什麼字體啊
這是那個年代特有的字體,其主體是宋體,但是由於當時的宣傳畫很多時候要內人工繪制到大型容的宣傳板(牆)上,字體部分為了成行成列,要先打格子再在格子裡面寫字。因此,對字體進行了一定的改變,以便於書寫。現在這種字體已經不常用了。
㈥ 宣傳畫的革命經典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毛主席親自締造、領導和指揮的人民軍隊
吳敏創作 1977年 雙全開吳敏是軍事體裁宣傳畫的代表人物。從1949年在部隊擔任美術宣傳工作。在50、60、70年代創作了大批的宣傳畫代表作有《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敵人磨刀,我們也要磨刀》等等。此張畫創作於70年代中後期,因畫面主體強烈,氣氛熱烈,作為宣傳畫本身語言,表現的比較完美,雖然是文革後期的作品可是印刷質量好,又是雙全開,故在2003年蘇富比拍賣會上標價是3680美元的高價位。
做人要做這樣的人
單聯孝創作 1971年做為大連電瓷廠工人的單聯孝是業余宣傳畫的創作者。此張宣傳畫水準是比較專業的。她被入選為1972年全國美術作品展為數不多的宣傳畫之中。鐵梅的形象是文革時期所有新中國女性的凱模。此畫在1999年英國出版的中國、日本古董價格書中的市場價是:200-240英鎊(約合2400-3000人民幣)。黃河兒女
陳忠志創作 1978年此畫入選於197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50周年美術作品展,後做為宣傳畫在全國發行。表現了毛主席在抗日戰爭時期跟陝北兒童講解放全國的信心。在1999年英國出版的書籍的標價是:200英鎊(2400人民幣)。
裴建華創作 70年代中後期
此油畫也入選於1972-1975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後做為宣傳畫在全國發行。在1999年英國出版的書籍中標價為:200英鎊(2400人民幣)。
在繼續革命的道路上奪取更大勝利
上海出版系統出版革命組創作 1969年 三張開此次三張開宣傳畫是文革中代表之作。不管是畫面中場面之大,人物之多,氣氛之熱烈,藝術感染力都屬上乘之作。而且印刷版面是三張,屬於少見。可喜的是此畫在潘家園市場被國人以7000元人民幣高價買走。如果在國際市場要標到上萬美元。可以看出我們的市場在進步,但是離國際價位還有一定差距。
緊跟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鍛煉成長
唐小禾、程犁創作 1976年此畫印刷數量在12萬5千張,在香港的中文書庫網站的標價是220美元。此畫是唐小禾、程犁夫妻在文革中繼創作《在大風大浪中前進》後的又一張力作。
祖國建設花怒放,提高警惕防虎狼
盛此君創作 1965年印刷數25萬張,此宣傳畫在2001年蘇士比的價位是500-800美元。
工農攜手保豐收
宋恩民創作 1976年
印刷數量36萬張。在英國的毛澤東宣傳畫網站上的標價是120英鎊(1500人民幣)。
大力支援農業
沈陽革命委員會出版,70年代創作。
在2001年蘇士比拍賣會上成交價是460美元,2003年拍賣會的標價是632美元。畫面是典型的文革宣傳畫特點,紅、光、亮、高、大、全。而且時代特徵強烈,印證了當時流行的「萬歲不離口,語錄不離手」的特點。
姑嫂選筆
忻禮良創作 1964年至1966年共14次印刷,計280萬張。作者是上海月份牌畫家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上海畫派所創作的宣傳畫銷售情況之好,是有目共睹的。畫面中細膩柔美之風,深受歡迎,從當時的印刷數量就能看出。此張宣傳畫在2001年蘇士比拍賣會中標價為300-400美元。
提高警惕保衛祖國隨時准備殲滅入侵之敵
關琦銘創作 70年左右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此畫做為在70年北京舉辦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展覽的宣傳畫,放大後豎立在展覽館的門口。此畫是當時軍事題材的宣傳畫代表之作。在2001年蘇士比的拍賣會上標價是400-600美元。
農大新學員
唐一文創作 1974年第1版印刷數量95萬張。在美國的毛澤東宣傳畫網站上的標價是120英鎊(1500人民幣)。
婦女半邊天
劉佩武創作 1959年印刷數量1萬3千張。此張宣傳畫雖說年代早,印刷數量少,但是畫面缺發藝術感召力,沒有文革時期宣傳畫的特點,也沒有上海月份牌畫家們的藝術技巧。故價格在英國毛澤東宣傳畫網站上的標價是150英鎊。但是畫面的體材和內容還是比較吸引人的。
㈦ 哪裡能買到五六十年代中國經典宣傳畫
我有文革的 開有80年代的
㈧ 70年代宣傳畫有價值嗎
好好保存,以後會更值錢,不要急著出手。
㈨ 六七十年代的電影宣傳畫多少錢一張
不同的電影,意義不一樣;宣傳畫不同質量,不同品相,價格也有較大差距。不過六七十年代比較特殊,這類東西有一定收藏價值,但市場價還比較低。
㈩ 70年代宣傳畫有版權嗎可以用來做廣告宣傳嗎類似於這樣的
你看能不能查到作者,有沒有版權,如果有就需要人家許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