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
行政推動力度明顯加強
通過幾年來的努力,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市、縣兩級防控指揮體系,各級政府把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納入政府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如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政府簽訂了防控工作責任書,台州市政府2007、2008年連續召開植保植檢工作會議,黃岩區財政2003—2008年累計投入專項經費628萬元,其他縣(市、區)政府都有不同的動作,保障了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疫情防控意識逐步提高
歷經多年來持續開展重大農業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培訓宣傳,廣大農民對疫情防控意識明顯提高,特別是臨海市湧泉柑橘主產區的橘農具有很強的防控自覺性,使全鎮柑橘黃龍病病株率持續控制在0.01%~0.03%,且呈下降態勢。另據柑橘木虱防治策略調研問卷中表明,有80%左右橘農已知柑橘木虱是黃龍病傳毒媒介、會實施木虱防治、認同政府部門開展宣傳發動和看到農業部門發布的病蟲情報。
疫情監測網路基本形成
至今,全市設立重大農業植物疫情監測點98個,落實了專人負責,建成了以系統監測為主、季節性監測為輔的疫情監測網路,有效提升了重大農業植物疫情監測預警能力和水平。
綜合防控技術行之有效
經過7年來的防控研究與實踐,在柑橘黃龍病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抓「三防」、把「五關」的防控技術;在加拿大一枝黃花上採取復耕、復種、化學除草劑防除和人工鏟除相結合的綜合防控措施;在柑橘小實蠅上採取冬翻土壤、性引誘劑誘殺、拾撿蟲爛果和化學農葯防治的綜合配套技術,均收到良好的防控效果。
植物疫情防控效果顯著
2007年全市柑橘黃龍病病株38.58萬株,比2006年53.01萬株減少27.2%,比最高年的2004年110.97萬株減少65.2%;2008年秋季加拿大一枝黃花發生3836畝,比2007年6482畝減少40.8%,比最高年的2006年8470畝減少54.7%;柑橘小實蠅控制在輕發;稻水象甲、水稻細條病、柑橘潰瘍病等疫情局部發生,發生較輕呈下降態勢;紅火蟻、葡萄根瘤蚜尚未發現。
❷ 鞍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成效
幾年來,市疾控中心認真履行工作職能,扎實有序地開展防病滅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
——重點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在抗擊「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的戰役中,實現了零病例、無疫區的工作目標;目前,全地區166個鄉級及以上醫療單位有147個實現了疫情網路直報,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的疾病報告系統,在我市傳染病疫情預警、疾病監測、重點傳染病防控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以來,我市已連續六年無霍亂疫情發生;流行性出血熱的控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發病率由2004年的24.27/10萬連續四年下降至2008年的1.33/10萬;我市的鞍鋼總醫院作為全省首批試點醫院,自2007年7月起參與了遼寧省重大傳染病症狀監測項目,為我省傳染病症狀監測及預警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我市作為遼寧省唯一的學生傳染病因病缺課症狀監測的試點城市,在15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建立症狀監測預警系統和工作機制,做到傳染病防控關口前移,為在全省推行學生傳染病症狀監測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截止6月底,本年度我市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9種5758例,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4.96%;除艾滋病、麻疹、淋病、梅毒、手足口病等5種法定報告傳染病的發病有所上升以外,其餘14種傳染病的報告發病數均有下降。 2008年5月以來,有效處置了143起手足口病聚集病例,其中8起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已報告的1417例病例中實現了無死亡病例;在當前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中,中心依法科學、反應迅速、控制規范、處置得當,全地區已排除了6起歸國人員發熱事件,追蹤並隔離密切接觸者16人,在中心實驗室已檢測的3份疑似病例樣品中,其中1份為陽性,經省疾控中心復核後仍為陽性。
——免疫規劃疫苗保持了較高的接種率。按照國家擴大免疫規劃,目前我市免費向兒童提供的一類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A群流腦疫苗、A+C群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九種。國家二類疫苗即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接種的疫苗,主要有流感、狂犬、甲肝、乙肝、水痘、肺炎等疫苗。多年來,我市國家免疫規劃的一類疫苗報告接種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我市自1991年以來已連續18年無脊髓灰質炎野毒株病例發生;連續15年無白喉病例發生;連續9年無狂犬病例發生;連續6年無乙腦病例發生;麻疹、百日咳、流腦、乙肝、新生兒破傷風等免疫規劃疫苗針對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
——艾滋病防治工作扎實推進。我市是國家、省艾滋病監測哨點和國家行為學監測點。開展對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監測工作,定期對艾滋病感染者進行隨訪,為艾滋病人免費提供抗病毒葯物。積極爭取艾滋病項目,幾年來,爭取到了中國性艾協會、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第五輪艾滋病項目等多個項目,尤其是自第五輪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在我市開展以來,得到了地方政府給予的配套經費的支持,鼓勵了21個部門參與艾滋病項目工作,扶持了8個草根組織承接艾滋病項目,建立了16個自願咨詢檢測點,設立了3個規范化性病門診,廣泛開展目標人群的宣傳教育、行為干預、自願咨詢檢測、推廣使用安全套及性病門診的管理等工作,全面摸清我市高危人群的分布情況,高危人群干預覆蓋面達90%以上。通過項目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我市艾滋病綜合防治水平。目前,我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工作居全國先進行列。自1996年發現第一例HIV感染者以來,至2009年6月,全市共發現HIV感染者108人,其中病人16例,死亡12例。傳播途徑以性傳播為主。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成效顯著。建立健全了居民死因報告和腫瘤發病報告網路和統計資料庫,作為全國死因監測點,每年按時完成居民病傷死亡原因統計報告工作。我市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始終走在全省前列。我市的腫瘤發病報告資料已納入五大洲腫瘤發病率匯編,其統計資料與世界接軌,與國際交流。2008年我市居民前三位死因分別是:心臟病、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前三位的是肺癌(83.3/10萬)、肝癌(37.2/10萬)和胃癌(30.0/10萬),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前三位的是乳腺癌(66.7/10萬)、肺癌(46.0/10萬)和宮頸癌(35.8/10萬);城市人口期望壽命男性為72.39歲,女性為76.78歲,平均為74.51。
——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強。鞍山地區的地方病是以碘缺乏病和地氟病為主。碘缺乏病分布在全地區,除了市內三個區為碘缺乏病輕病區外,其它地區病情較重。通過開展以全民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鞍山地區的碘缺乏病得到了基本控制。在2000年和2005年的全國碘缺乏病達標評估工作中,鞍山地區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階段性目標。地氟病分布於海城市、台安縣、岫岩縣和千山區,以海城、岫岩和千山等溫泉地區為重病區,涉及43個鄉鎮16.5萬人,通過防氟改水工程,已建設防氟井130眼,受益人口為14.2萬人,使病區大部分人擺脫了地氟病危害。
——衛生技術服務工作不斷拓展。2003年12月,中心通過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認證的評審。中心常年對外開展食品衛生、環境衛生、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等衛生技術服務工作,可承接各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材料、生活飲用水、化妝品的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的檢測;公共場所空氣溫濕度、風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甲醛、細菌總數等的檢測;居室空氣中甲醛和苯的檢測;工業企業車間作業環境中各種毒物、粉塵、雜訊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開展了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職業病危害有毒有害作業現場分級;放射單位射線裝置的質量控制檢測、放射防護檢測、職業外照射人員個人劑量檢測、CT質量控制檢測等工作。積極開展農村生活飲用水安全工程監測項目,定期對農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質進行監測,為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確保農民喝上衛生、安全、放心的飲用水。
——實驗室檢驗檢測能力顯著增強。中心實驗室設有微生物檢驗科和理化檢驗科,有專業技術人員38人,佔中心專業技術人員的26%。擁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離子色譜、酶標儀、PCR、超高速離心機等大型精密儀器79台,可承擔傳染病、食品、生活飲用水、化妝品、涉水產品、消毒產品、保健用品、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其它與人體健康相關產品和生產生活環境的衛生質量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樣品的檢驗工作。目前,我中心建立了艾滋病確認實驗室、國家食品污染物監測網路實驗室、國家食源性疾病網路實驗室、國家流感監測網路實驗室。2003年9月,中心順利通過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的計量認證的評審,有12類296項檢驗指標通過認證,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我中心檢測能力大幅度提高,認證檢測項目達402項。
——科研工作成績斐然。中心著力重點學科的建設,加大經費投入,積極創造條件,鼓勵科研立項,科研工作成果顯著。中心成立以來立項並組織研究的《改進WTO推行DOTS策略的研究》獲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腸道致病菌初篩鑒定一管五用培養基的研究》和《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測定車間空氣中錫的研究》獲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臨床常見革蘭氏陽性菌屬簡易鑒定法的研究》獲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與省疾控中心合作完成了遼寧省醫學科技攻關項目《遼寧省七城市空氣污染與居民健康影響的研究》、遼寧省「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遼寧省居民傷害與精神衛生流行病學調查》和遼寧省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鞍山市惡性腫瘤生存期調查》;與日本女子醫科大學合作開展了《鞍山市空氣污染與少年兒童健康影響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參與了《國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制科技重大專項艾滋病病人的疾病進展相關因素研究》和《男男性接觸人群隊列研究》等四項研究課題。《遼寧省科學技術基金項目水源中POPS監測方法及TIO2光催化治理研究》和《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多環芳烴含量研究》等四項課題正在研究中。
❸ 我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下一步流調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流調是流行病學調查的簡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開展的應對傳染病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流調工作是病例早發現的核心,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一般來講,它是疾控人員針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開展的一種現場調查。這個過程主要是和患者面對面進行交流,詢問他們在發病前後的一些暴露情況和接觸其他人員的情況,以及了解他們的活動軌跡、就醫情況等,通過一系列詢問,能夠科學判定患者或者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都有哪些人。之後,盡快對判斷出來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並盡早採取隔離醫學觀察措施。這種做法的目的就是有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實現病例早發現、早報告。
目前我國外防輸入的壓力不斷加大。為了落實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目前流調工作有幾方面重點:第一,要做好入境人員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發熱症狀的人群以及密切接觸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第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社區、家庭發現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第三,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學校、托幼機構在復學、復園過程中發現的一些異常情況的摸排。第四,養老機構、殘障人員福利機構、監管場所等發生的異常情況,這些都納入目前我國流行病學調查的重點。
❹ 臨海市黃龍病疫情防控的成效是怎樣的
據全市19個鎮(街道)秋冬防及普查情況匯總統計,全市組織普查1030個行政村,計內172668畝,1202萬株容柑橘,普查率達100%。普查結果有黃龍病發病鎮(街道)18個,有黃龍病疫情村200個,佔有柑橘種植總村數的29.46%,較2006年減少0.88個百分點;總發病株數12266株,較2006年減少417株,總株發病率1.02‰,下降了0.04個千分點,但鎮街道之間控制情況不平衡。其中柑橘主產區湧泉、小芝、大田3個鎮和江南街道發病率下降74.91%,其他鎮街道病情仍趨上升。通過屬地管理、責任制度、防控宣傳,推行操作規程、湧泉經驗、包干包片負責,著力提升預警能力,創建群防群控機制等一整套措施落,到2008年2月為止全市組織挖除病株12266株,挖除率達到100%。總體上基本控制了疫情快速擴散上升勢頭,但各區域不平衡,有待繼續深化,努力保障整個柑橘優勢產業的健康發展。
❺ 請同學們結合當前疫情防控所取得的階段性重要成效,談一談如何深刻認識中國抗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截至3月12日,有2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超過14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6個省份超過1周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繼續積極向好,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2020年4月8日零時起,中國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這一天,距離1月23日武漢關閉機場、火車站等離漢通道,過去了整整76天。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的消息,引發了國際輿論的關注。
(5)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成效擴展閱讀:
報道說,在武漢「解封」之際,中共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5日強調,武漢重啟對中國防控新冠疫情的大局具有標志性意義,但解除管控後不意味著放鬆防疫,政府將繼續加強社區防控措施。俄羅斯「第一頻道」的報道稱,隨著武漢「解封」,中國大部分地區正在恢復正常生活。
但中國並沒有放鬆警惕,自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已經治癒了94%的病例。同時中國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在防控疫情的同時迅速恢復經濟。報道同時說,中國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抗疫奮戰後,已經由「遏制階段」走向「緩疫階段」。
中國的經驗正在幫助其他處於抗疫初期的國家,使它們可以更好地制定應對疫情的措施。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截至北京時間6日16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20萬例,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這場「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面前,誰也不能置身事外,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❻ 單位疫情防控宣傳方案怎麼寫
單位疫情防控宣傳方案的話,這個只要在網上搜一下,就有很多這樣的線程方案,反正我們只要照著這個上面做就可以了,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❼ 疫情防控宣傳內容是什麼
1、吃了一塊刺蝟肉,地府裡面個人秀。
2、萬眾一心迎挑戰,眾志成城戰疫情。
3、提高疫情防專控的科屬學性和有效性,凝聚起了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的強大正能量。
4、碧雲天,黃葉地,來日再見。
5、戴口罩,勤洗手,不給病毒有可乘之機。
6、當先鋒,作表率,打頭陣,站前線,上火線。
7、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8、老實在家防感染,丈人來了也得攆。
9、團結一心,疫情定可防。
10、明月別枝驚鵲,你我今年不見。
11、要聽晚輩好言勸,不戴口罩全家嫌。
12、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
13、阻擊戰,總體戰,攻堅戰,試金石,大考場。
14、今不相見,再歸時候,縱囤痛飲。
15、做到無遺漏、無死角、全方位掌握,做到心中有數、心裡有底、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得當。
16、抗擊疫情,我們在「同一條船上」。
17、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
18、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19、是一場考驗,是一次淬煉。
20、抗病毒,大任務,做好安全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