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洪澇宣傳冊

洪澇宣傳冊

發布時間:2021-08-20 12:15:13

1. 關於洪水的資料

洪水到來時的自救
1.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台等地轉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牆等高的地方暫避。

2.如洪水繼續上漲,暫避的地方已難自保,則要充分利用准備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紮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盡快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注意:千萬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4.如已被捲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5.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直接觸電或因地面「跨步電壓」觸電。

6.洪水過後,要做好各項衛生防疫工作,預防疫病的流行。

自我防護

●聽從家長或學校的組織與安排,進行必要的防洪准備,或是撤退到相對安全的地方,如防洪大壩上或是當地地勢較高的地區。

●來不及撤退者,盡量利用一些不怕洪水沖走的材料,如沙袋、石堆等堵住房屋門檻的縫隙,減少水的漫入,或是躲到屋頂避水。房屋不夠堅固的,要自製木(竹)筏逃生,或是攀上大樹避難。離開房屋前,盡量帶上一些食品和衣物。

●被水沖走或落入水中者,首先要保持鎮定,盡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板、箱子、衣櫃等物。如果離岸較遠,周圍又沒有其他人或船舶,就不要盲目游動,以免體力消耗殆盡。

愛心提示

當洪水來臨的時候,你一定要聽從大人的安排,千萬不可隨意下水游動。無論你遇到何種情形,都不要慌,要學會發出求救信號,如晃動衣服或樹枝,大聲呼救等。

洪水暴發時自救方法

洪水災害中如何原地待救
水災的發生,都是災害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因此在洪水到來前,洪災區群眾應利用這段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充分地作好准備。
有條件者可修築或加高圍堤;無條件者選擇登高避難之所,如基礎牢固的屋頂、在大樹上築棚、搭建臨時避難台。蒸煮可供幾天食用的食品,宰殺家畜製成熟食;將衣被等禦寒物放至高處保存;扎制木排,並搜集木盆、木塊等漂浮材料加工為救生設備以備急需;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防水捆紮後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票款、首飾等物品可縫在衣物中;准備好醫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
洪水將至,應該如何逃生
處於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沒區內,或洪水流速較大難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應及時採取避難措施。因避難主要是大規模、有組織的避難,所以要注意:
一要讓避難路線家喻戶曉,讓每一個避難者弄清,洪水先淹何處,後淹何處,以選擇最佳路線,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動。
二要認清路標。在那些洪水多發的地區,政府修築有避難道路。一般說來,這種道路應是單行線,以減少交通混亂和阻塞。在那些避難道路上,設有指示前進方向的路標,如果避難人群未很好地識別路標,盲目地走錯路,再往回折返,便會與其他人群產生碰撞、擁擠,產生不必要的混亂。
三要保持鎮定的情緒。掌握"災害心理學"實際上也是一種學問。專家介紹,在一個擁有150萬人口的滯洪區,當地曾做過一次避難演習,僅僅是一個演習,竟因為人多混亂擠塌了橋,發生死傷事故。在洪災中,避難者由於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損失,已經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語的蠱惑、避難隊伍中突然發出的喊叫、警車和救護車警笛的亂鳴這些外來的干擾,極易產生不必要的驚恐和混亂。
哪些是較安全的避難所
避災專家們認為,避難場所的選擇不容忽視。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處,應有上下水設施,衛生條件較好,與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築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以及地勢高、條件較好的公園等。
農村的避難場所大體有兩類:一是大堤上,但那裡衛生條件差,缺少上下水設施,人們只是將洪水沉澱一下、灑些漂白粉直接飲用;加之人畜吃喝、排泄都在這里,生活垃圾堆積,時間一長,極易染上疾病。二是村對村、戶對戶,鄰近村與受災村結成長期的"對手村"關系。在洪水多發的鄉村,政府通過發放卡片方式形成"對手戶"。專家自豪地說,這是外國所不具備的,我國人民長期與洪水斗爭保留下來的良好傳統

2. 洪澇災害的防治措施

一、水利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措施是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澇的根本措施。對於丘陵漫崗區要通過大量的修建水庫、谷坊、塘壩、截流溝等水利工程,並結合田間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術措施。

攔蓄地表徑流,達到涵養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發,在保護了坡耕地的同時也保護了下游的農田,同時充分合理利用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變水害為水利。

二、水土保持措施

種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發展當地農業生產。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保護農田,調節氣候,減少或防止空氣或水質污染,美化、保護和改善流域的生態環境,從而改變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保證和促進農業高產穩產。

據有關資料,林帶可削減地表徑流80%,減少沖刷量90%,增加土壤含水量18%,提高抗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營造和更新農田防護林,結合溝、路、渠布置新林帶,同時對殘破林帶更新改造,使農田防護林林網化。

三、水利工程管理

在水利工程管理上無論是墾區還是鶴崗均已成體系,初步改變了重建輕管現象。但在管理體制、資金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1、管理設施不配套。

2、管理人員、生產人員均未按規范要求進行配備,多數由地方或農場水務局的工作人員兼管,並且人員偏少,難以保證管理質量,應根據規范要求及當地的實際情況對相關人員及設施重新進行配備,完善澇區工程管理。

(2)洪澇宣傳冊擴展閱讀:

洪澇災害包括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兩類。其中,由於強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壩潰決、風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漲而泛濫以及山洪暴發所造成的災害稱為洪水災害。

因大雨、暴雨或長期降雨量過於集中而產生大量的積水和徑流,排水不及時,致使土地、房屋等漬水、受淹而造成的災害稱為雨澇災害。由於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往往同時或連續發生在同一地區,有時難以准確界定,往往統稱為洪澇災害。

3. 洪澇的知識有那些

• 洪澇的危害
• 洪澇的成因
• 洪澇的類型
• 洪澇的特點
• 洪澇的防治
詳見:http://ke..com/view/84753.htm?pf=1

4. 洪澇有哪些特徵

從其發生的機制來看,洪澇災害有三個明顯的性質,即季節性、區域性和可重復性。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幾乎全部都發生在夏季,並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黃河流域則有不同的特點。同時,洪澇災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普遍性。洪澇災害不僅對社會有害,甚至能夠嚴重危害相鄰流域,造成水系變遷。並且,在不同地區均有可能發生洪澇災害,包括山區、濱海、河流入海口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邊地區等。但是,洪澇並不是不能防禦的,雖然人們不可能根治洪水災害,但卻能盡可能地減小災害的影響。

5. 洪水的有關資料簡短

河流、海洋、湖泊等水體上漲超過一定水位,威脅有關地區的安全,甚至造成災害的水流。又稱大水。[1] 洪水一詞,在中國出自先秦《尚書·堯典》。從那時起,四千多年中有過很多次水災記載,歐洲最早的洪水記載也遠在公元前1450年。在西亞的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羅河關於洪水的記載,則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紀。

6. 洪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洪澇災害的形成兩方面的屬性,自然屬性和社會經濟屬性。所以洪澇災害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自然條件:洪水是形成洪澇災害的直接原因。只有當洪水自然變異強度達到一定標准,才可能出現災害。主要影響因素有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地形地勢。第二,社會經濟條件:只有當洪水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才能成災。例如,每年江河中下游地區都是受洪水威脅最大的地區,而該地區水資源豐富、土地平坦,又是我國的經濟發達地區。

洪澇大致上又可以分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風暴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潰壩洪水。河流洪洪澇中影響最大、最常見,如果流域內暴雨長時間積蓄就會造成河流水位不斷上升,從而引發堤壩決口,造成地區重大損失,甚至會造成大量人口傷亡。

從其發生的機制來看,洪澇災害有三個明顯的性質,即季節性、區域性和可重復性。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幾乎全部都發生在夏季,並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黃河流域則有不同的特點。同時,洪澇災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普遍性。洪澇災害不僅對社會有害,甚至能夠嚴重危害相鄰流域,造成水系變遷。並且,在不同地區均有可能發生洪澇災害,包括山區、濱海、河流入海口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邊地區等。但是,洪澇並不是不能防禦的,雖然人們不可能根治洪水災害,但卻能盡可能地減小災害的影響。

7. 洪澇水災的成因是什麼

洪澇水災包括洪災和水災兩種情況。由於暴雨、冰雪消融造成江河湖泊流量劇增,水位猛漲,超過江河主漕兩岸地面和灘地,泛濫溢滿或沖擊堤壩從而對生態環境、經濟建設和人身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災害,稱為洪災;由於降雨在低窪地面蓄積,難以宣洩引起的危害,稱為澇災。洪災澇災二者實際上很難完全分開,並經常同時出現,因而統稱為洪澇水災。

洪水是形成洪澇災害的直接原因。只有當洪水突然變強,強度達到一定標准時,才可能出現災害。同時,只有當洪水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才能成災。

8. 洪澇的本書目錄

第一章 全球洪澇概覽
認清洪澇真面目
洪災及其特徵
洪災的一些主要特徵
洪澇災害的主要類型
全球洪澇分布
第二章 中國洪澇概覽
中國洪澇分布
中國洪澇時間分布狀況
洪澇地區分布狀況
影響洪澇時空分布的主要因素
中國洪澇主要特點
洪澇成因和種類的多樣性
洪澇災害鏈
洪澇時空分布的普遍性和不均勻性
洪水的突發性和澇漬的遲緩性
第三章 待解的洪澇謎團
氣候因素
人為因素
全球變暖,各類災害增多
第四章 洪澇的地理原因
地理位置
多洪澇災害的中低緯地區
一把雙刃劍:洪澇重災區的地理位置及原因
地形地勢
中國洪澇災害的主要地理背景
地理位置
地形地勢
第五章 洪澇的氣候原因
大氣圈
季風形成的原因
夏季風系統的構成
夏李風的進退與雨季的關糸
季風的年際變化與旱澇的關系
季風強弱與旱澇的關系
季風的多年變化
水圈
厄爾昆諾
拉琶娜
氣候變暖
第六章 面對洪澇人類要反省
加速氣象現代化建設,提高監測預測水平
加強氣候監測
努力提高氣候預測的准確率
加速氣象現代化,提高氣象保障服務能力
加強防汛抗洪其信息的科學綜合能力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植樹造林,治理水土流失
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環境
加強水利建設,實施綜合治理
應對全球變暖,世界各國有責
第七章 洪澇防治的工程性措施
堤防與河道整治
水庫工程
分滯洪區建設
防汛搶險
建立防汛搶險決策指揮系統
准備好充分的人、財、物
嚴密監視堤防、巡迴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生態環境的維護和改善
加大林地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增加植被覆蓋率,恢復森林水庫功能
恢復濕地原有生態環境,提高洪水調蓄能力
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第八章 洪澇防治的非工程性措施
洪水風險圖的應用
洪澇的監測預警
天氣氣候變化的監測預報
洪水的監測預報
遙感技術在洪澇災害防治體系建設中的應用
洪澇災害背景資料庫的建設和更新
洪澇災害承災體的識別和信息提取
洪澇災害相關模型計算
洪澇災害救災減災應急系統
洪災的保險制度
洪水保險慨況
美國的洪水保險
防洪減災體制的建設
防洪需要全流域統一規劃,強制執行
全民防洪減災體制建設
加強防洪減災的法制建設
參考文獻
後記

9. 洪澇的簡介

洪澇,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續降雨使低窪地區淹沒、漬水的現象。雨澇主要危害農作物生長,造成作物減產或絕收,破壞農業生產以及其他產業的正常發展。

10. 關於洪澇災害的祝福語

多一份關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閱讀全文

與洪澇宣傳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玩游樂園促銷活動 瀏覽:188
威海市電子商務協會 瀏覽:265
4s店售後活動營銷方案 瀏覽:818
小朋友包餃子策劃方案 瀏覽:221
部門語言文字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78
傢具搞促銷活動的記錄 瀏覽:787
風箏節策劃方案書 瀏覽:284
教師技能提升培訓方案 瀏覽:869
培訓學校復課洗手方案 瀏覽:682
順豐優選是什麼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306
景區全員營銷激勵方案 瀏覽:955
廣州九大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 瀏覽:692
學校物業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3
就業局培訓精準扶貧方案 瀏覽:764
電子商務專員可以轉推廣嗎 瀏覽:389
廣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61
竹製品的營銷方案 瀏覽:664
建立銀行策劃方案 瀏覽:504
社區健身操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06
電信網格化管理培訓方案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