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m公司有打假得嗎.有電話嗎
這個項目本身就存在問題,如何打假啊。
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提示:
近期國內多地出現以「金融互助」為名,承諾高額收益,引誘公眾投入資金的行為。其主要特點包括;
一、名目繁多。常見的有:「XX 金融互助社區」、「XX 金融互助平台」、「XX金融互助理財」、「XX慈善金融互助平台」、「XX金融互助投資」、「XX互助社區」、「XX財富互助平台」等。
二、發展迅速。依託互聯網,通過網站、博客、微信、QQ等平台公開宣傳,波及范圍廣。
三、迷惑性強。有的打著「境外名人」旗號,聲稱以「摧毀不公正世界金融體系、打破金融家的控制、創建普通人的社區」為目標,通過建立所謂「公平、公正、互惠、誠實的人助人金融平台」,讓社會公眾通過資助別人從而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同時妄稱「經過市場檢驗,已在多個國家成熟運作多年,擁有全球數億會員」等等。
四、利誘性強。宣稱投資門檻低、周期短、收益高。例如,免費注冊後,投資60元-6萬元,滿15天可提現,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無手續費。此外,參與者發展他人加入,還可獲得推薦獎(下線投資額的10%)、管理獎(根據會員等級確定相應比例)等額外收益,發展人員無上限、返利無上限。
五、隱蔽性強。多由境外人員遠程操控,投資款往往通過個人銀行賬戶網銀轉賬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轉。
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一旦資金鏈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請廣大公眾切實提高風險意識,理性審慎投資,防止利益受損。同時,對掌握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幣圈比特幣之家網和眾多大眾主流媒體均報道過類似虛擬貨幣傳銷騙局。
B. 與3m一樣的互動平台
在國內這樣的盤子太多了,大多都是騙局。
MMM平台的騙局由來已久,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為「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之一」。
1994年2月,俄羅斯人謝爾蓋·馬夫羅季創立MMM股份公司,注冊資金僅為10萬盧布(當時約合1000美元)。MMM公司在俄羅斯全國幾乎所有知名媒體投放廣告,以高投資回報為誘餌吸引投資者。當時的俄羅斯,曾有數百萬人參與MMM金融金字塔,總計被騙走上百億美元。
在存活了3年之後,1997年MMM項目破產,其創始人謝爾蓋·馬夫羅季被判4年半監禁。沒想到此人「騙性不改」,2007年出獄之後,又跑到印度、中國、南非、印尼等國家,用在俄羅斯行騙的手法騙外國人,居然還屢屢得手。
比特幣之家等網站報道過類似的虛擬貨幣傳銷騙局,可以查閱相關信息。
簡單來講,龐氏騙局指的是沒有任何公司實體,對外宣傳以高額利息吸引投資者,並且由後來的投資者給前期投資者支付利息。對於一個龐氏騙局而言,一旦沒有新的資金流入,或者後續新投入的資金不足以支付前人的「收益」,龐氏騙局便立即引爆。
C. 急要一份3M隔熱膜的網路推廣計劃書.
首先 不花錢的 選你行業門戶去發帖子,注冊帳戶,注冊企業名片,黃頁信息什麼的,開設博客發技術文章.總是盡可能多的去網上散布信息發表言論等等, 其次花錢的 ,作關鍵字搜索:網路競價排名,在網路搜索你們產品名稱時候 你們 網站會出現在搜索結果前十名中的你想要的位置.其他付費的還有很多,在各個門戶上發新聞,圖片廣告,等等.
D. 美國3M公司的戰略管理
3M創新HR戰略管理——15%原則+逆向戰略法
創新是一種企業文化 「創新是一種企業文化」余俊雄開宗明義,他說他反對把創新僅局限在產品創新方面,「這記事帖的廣泛使用,膠水能佔多少的功勞呀?」余指著記事帖說,「有一半就不錯了。」
新產品都不會自然誕生。余說,3M公司創新的戰略就是努力創造一個有助於創新的內部環境,不僅包括硬性的研發投入,如公司通常要投資約7%的年銷售額用於產品研究和開發,更重要的是建立有利於創新的企業文化,余俊雄認為相對於產品創新,「觀念和方法的創新是最難的,非產品領域內的創新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產品領域創新的基礎。」
「對員工的創意要給予尊重與欣賞!」余俊雄說這是創新企業文化的根本,對員工的尊重和欣賞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裝出來的態度。在3M工作了34年,從底層做起的余俊雄,對任何一個員工都始終如一地傳遞這個觀念。
創新的觀念從員工進入3M的第一天就得領教。人力資源部經理齊敏說,所有新加盟3M的員工,在頭兩個月內必須全面接受公司文化培訓——創新理念是培訓的核心。總經理來講述3M創新的理念,成功的主管講自己因創新成功的經歷。各個主題傳達的精神是一致的:堅持不懈、從失敗中學習、好奇心、耐心、事必躬親的管理風格、個人主觀能動性、合作小組、發揮好主意的威力等。
成功的創新英雄向新員工們證明:在3M宣傳新思想、開創新產業是完全可能取得成功的,而如果你成功了,你就會得到承認和獎勵,員工不僅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能得到公司的鼓勵和支持。
季宏就是這樣一位成功創新英雄,他認為3M的創新與平常所說的創造力不是一回事,「創新是將創造性主意變為現實」,在季宏看來創新就跟吃飯睡覺一樣平常。任技術部經理的季宏,已經在3M工作了10幾年,他說3M這種創新企業文化可以使所有的人對創新的理解是一樣的。
15%原則 「我們鼓勵每一個人開發新產品,提出新建議和方法」余俊雄說,3M公司有名的「15%規則」就是允許每個技術人員在工作時間內可用15%的時間來「干私活」——即搞個人感興趣的工作方案,不管這些方案是否直接有利於公司。
季宏解釋「15%原則」說,3M並不是對每個人的工作時間進行了嚴格限制並確定好哪些是屬於「15%」的時間,「其實我們還是在倡導一種創新與日常工作的互動關系」。一般的當員工產生一個有很希望的構思時,他可以直接與相關部門聯系,看是否可以付諸於實踐。在一定的時候,3M公司會組織一個由該構思的開發者以及來自生產、銷售、營銷和法律部門的志願者組成的風險小組。小組成員始終和產品呆在一起直到它成功或失敗,然後回到各自原先的崗位上。
與15%原則相對應的還有3M在組織結構調整,是扁平化的公司組織結構但不是一般的矩陣型組織結構。3M在美國的做法是:組織新事業開拓組或項目工作組,人員來自各個專業且全是自願。
「誰有新主意,他可以在公司任何一個分部求助資金,新產品搞出來了,不僅是薪金,還包括晉升等」齊敏說,3M的人力資源配置和薪酬設計體系都與鼓勵員工創新相關聯,並根據員工的創新發明情況隨時調整。一般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員工開始創新時是一位基礎工程師,當他創造的產品進入市場,他就變成了一位產品工程師,當產品銷售額達到100萬美元,他的職稱、薪金都變了,當銷售額達到2000萬美元時,他已成了「產品系列工程經理」。在達到5000萬美元時,就會成立一個獨立產品部門,他也成了部門的開發經理了。
「15%是原則是創新的環境,而後通過正確的人員安置、定位和發展提高員工的個人能力。」齊敏表示,從人力資源發展的角度看,公司發展既是員工的責任,也是各級主管的責任,因此「對優秀的員工給予公平合理的獎勵,個人表現按照客觀標准進行衡量,並給予適當的承認與補償。」
逆向戰略計劃法 「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創新力的公司」是任何一個3M員工時刻都可以聽到的談論3M創新的宣言。
「3M對創新的基本解釋很簡單:新思想+能夠帶來改進或利潤的行動。」在余俊雄看來,創新是一種得到實行並產生實際效果的思想。
「創新不是刻意得來的,3M的創新戰略表明,當公司愈是刻意要創新時反而愈是不如其他公司。」余俊雄告誡整天喊創新的企業們。余還是拿記事帖說事,記事帖是在一連串意外中誕生的,並不是按照精密的計劃誕生的,「每次意外的發生都是因為某個人可以完全獨立從事非公司指定的工作,但同時也履行了對公司的正式義務。」
3M對創新戰略的管理通過實施「逆向戰略計劃法」來保證創新能有效的為公司增長服務。值得一些制定創新戰略的企業家們注意的是,3M並沒有事先將重點放在一個特定的工業部門、市場或產品應用上,然後再開發已經成熟的相關技術。3M的做法正相反,是先從一個核心技術的分支開始,然後再為這種技術尋找可以應用的市場,從而開創出一種新的產業。
「是一種先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後有問題」的創新模式季宏說,看3M核心的技術總量上並不是特別多,很多創新和發明都是圍繞既有的技術成果交叉展開的。研究人員通常都是先解決技術問題,然後再考慮這種技術可以用在什麼地方。3M的前首席執行官德西蒙曾經說過:創新給我們指示方向,而不是我們給創新指示方向。事實上,3M的做法是試圖通過一種類似溫室一樣的、允許分支技術自己發展的公司文化來支持研究活動。
基於逆向戰略計劃法,3M對創新的管理分為不同階段:塗鴉式創新、設計式創新和指導下的創新,這些階段從大到小呈漏斗狀。
「首先是創新的大膽初步設想得到一致的認可和贊許,再逐漸演變更加深入和集中的努力。」曾經經歷了整個技術創新過程的季宏說,有的時候個人設想和創新的觀點不一定能得到眾人的支持。在3M,創新戰略的實施過程必須實現眾人支持與專人負責之間的平衡,並按照不同階段逐步增加人力和資金的投入,同時,約束隨著創新階段的進展而逐漸增強,到了最終階段,經營落實要根據經營策略和市場狀況來決定了。
另外,3M又有三個管理策略來配合逆向戰略計劃法。根據3M技術部人員的親身體驗,「彈性目標」是第一個原則,它是培養創新的一種管理工具,方法就是制定雄心勃勃的但要切合實際的目標。據稱,3M公司制定的目標數量並不多,但有一個目標就是專門用於加大創新步伐的——每年銷售額中至少應該有30%來自於過去4年中所發明的產品。
「視而不見原則」是第二個管理原則。余俊雄說,3M公司的管理人員必須要有一定的容忍能力,因為即使你屢次想要取消明顯是不切實際的研究計劃或者什麼想法,提供意見的認可能會堅持的,「如果要拒絕,我們一定要充分思考,並給出充分的理由」。
第三是「授權原則」,對此余俊雄有著切身體會——總部對他關於中國市場事務的處理給予充分授權。在具體的創新操作過程中,授權是在員工已做好創新的思想准備之後讓他們開始工作,但創新主要還要靠他們自身的動力。當他們在發明創造時,公司就要及時給予幫助。
[編輯]
E. 3m公司是屬於杜邦公司的嗎,或者2者是什麼關系
MMM公司和杜邦公司沒有任何的關系。
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提示:
近期國內多地出現以「金融互助」為名,承諾高額收益,引誘公眾投入資金的行為。其主要特點包括;
一、名目繁多。常見的有:「XX 金融互助社區」、「XX 金融互助平台」、「XX金融互助理財」、「XX慈善金融互助平台」、「XX金融互助投資」、「XX互助社區」、「XX財富互助平台」等。
二、發展迅速。依託互聯網,通過網站、博客、微信、QQ等平台公開宣傳,波及范圍廣。
三、迷惑性強。有的打著「境外名人」旗號,聲稱以「摧毀不公正世界金融體系、打破金融家的控制、創建普通人的社區」為目標,通過建立所謂「公平、公正、互惠、誠實的人助人金融平台」,讓社會公眾通過資助別人從而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同時妄稱「經過市場檢驗,已在多個國家成熟運作多年,擁有全球數億會員」等等。
四、利誘性強。宣稱投資門檻低、周期短、收益高。例如,免費注冊後,投資60元-6萬元,滿15天可提現,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無手續費。此外,參與者發展他人加入,還可獲得推薦獎(下線投資額的10%)、管理獎(根據會員等級確定相應比例)等額外收益,發展人員無上限、返利無上限。
五、隱蔽性強。多由境外人員遠程操控,投資款往往通過個人銀行賬戶網銀轉賬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轉。
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一旦資金鏈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請廣大公眾切實提高風險意識,理性審慎投資,防止利益受損。同時,對掌握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幣圈比特幣之家網也曾報道過多個類似的虛擬貨幣傳銷騙局,可以去查閱一下。
F. 3m投資現在最新情況介紹
網路一下相關的新聞就知道了。
MMM平台的騙局由來已久,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為「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之一」。
1994年2月,俄羅斯人謝爾蓋·馬夫羅季創立MMM股份公司,注冊資金僅為10萬盧布(當時約合1000美元)。MMM公司在俄羅斯全國幾乎所有知名媒體投放廣告,以高投資回報為誘餌吸引投資者。當時的俄羅斯,曾有數百萬人參與MMM金融金字塔,總計被騙走上百億美元。
在存活了3年之後,1997年MMM項目破產,其創始人謝爾蓋·馬夫羅季被判4年半監禁。沒想到此人「騙性不改」,2007年出獄之後,又跑到印度、中國、南非、印尼等國家,用在俄羅斯行騙的手法騙外國人,居然還屢屢得手。
比特幣之家等網站報道過類似的虛擬貨幣傳銷騙局,可以查閱相關信息。
簡單來講,龐氏騙局指的是沒有任何公司實體,對外宣傳以高額利息吸引投資者,並且由後來的投資者給前期投資者支付利息。對於一個龐氏騙局而言,一旦沒有新的資金流入,或者後續新投入的資金不足以支付前人的「收益」,龐氏騙局便立即引爆。
G. 3m中國公司分有幾個事業部
這個不太清楚,他們的信息都是不公開透明的。
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提示:
近期國內多地出現以「金融互助」為名,承諾高額收益,引誘公眾投入資金的行為。其主要特點包括;
一、名目繁多。常見的有:「XX 金融互助社區」、「XX 金融互助平台」、「XX金融互助理財」、「XX慈善金融互助平台」、「XX金融互助投資」、「XX互助社區」、「XX財富互助平台」等。
二、發展迅速。依託互聯網,通過網站、博客、微信、QQ等平台公開宣傳,波及范圍廣。
三、迷惑性強。有的打著「境外名人」旗號,聲稱以「摧毀不公正世界金融體系、打破金融家的控制、創建普通人的社區」為目標,通過建立所謂「公平、公正、互惠、誠實的人助人金融平台」,讓社會公眾通過資助別人從而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同時妄稱「經過市場檢驗,已在多個國家成熟運作多年,擁有全球數億會員」等等。
四、利誘性強。宣稱投資門檻低、周期短、收益高。例如,免費注冊後,投資60元-6萬元,滿15天可提現,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無手續費。此外,參與者發展他人加入,還可獲得推薦獎(下線投資額的10%)、管理獎(根據會員等級確定相應比例)等額外收益,發展人員無上限、返利無上限。
五、隱蔽性強。多由境外人員遠程操控,投資款往往通過個人銀行賬戶網銀轉賬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轉。
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一旦資金鏈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請廣大公眾切實提高風險意識,理性審慎投資,防止利益受損。同時,對掌握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幣圈比特幣之家網和眾多大眾主流媒體均報道過類似虛擬貨幣傳銷騙局。
H. 請問3m汽車貼膜哪個牌子最好
國際窗膜協會簡稱 IWFA (international window film association),是由全球各著名窗膜製造商組成的窗膜行業權威機構。由它制定的全球行業標准,代表著最高的質量和技術標准。換句話書,無論你什麼品牌,你只要製造車窗膜,技術標准就必須執行IWFA定出的標准!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IWFA 的成員一共也僅有7家汽車窗膜製造商,他們是:美國強生、美國3M、美國龍膜、以色列聖羅、美國馬迪可、美國量子、中國康得新。
I. 3m是什麼意思,有人讓我跟他做3m,需要往裡面投錢,真的假的
是假的。
MMM平台的騙局由來已久,早在20多年前,就被定性為「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之一」。
1994年2月,俄羅斯人謝爾蓋·馬夫羅季創立MMM股份公司,注冊資金僅為10萬盧布(當時約合1000美元)。
MMM公司在俄羅斯全國幾乎所有知名媒體投放廣告,以高投資回報為誘餌吸引投資者。當時的俄羅斯,曾有數百萬人參與MMM金融金字塔,總計被騙走上百億美元。
在存活了3年之後,1997年MMM項目破產,其創始人謝爾蓋·馬夫羅季被判4年半監禁。沒想到此人「騙性不改」,2007年出獄之後,又跑到印度、中國、南非、印尼等國家,用在俄羅斯行騙的手法騙外國人,居然還屢屢得手。
簡單來講,龐氏騙局指的是沒有任何公司實體,對外宣傳以高額利息吸引投資者,並且由後來的投資者給前期投資者支付利息。對於一個龐氏騙局而言,一旦沒有新的資金流入,或者後續新投入的資金不足以支付前人的「收益」,龐氏騙局便立即引爆。
(9)3m公司宣傳擴展閱讀:
相關報道:龐氏騙局頻換馬甲
「如果你錯過了『3M』,千萬不要錯過摩提弗!」記者在群內了解到,很多投資者來自「3M」平台。群內成員「風清揚」說,有人早投資「3M」賺了錢,還想再撈一票;有人晚進「3M」,提不出錢了,企圖通過新平台回本。
知情人士陳女士說,別看去年是「3M」,今年是摩提弗,事實上,這種金融游戲年年都存在,只不過換了名字,「總有人積蓄被卷了,但卻『記吃不記打』」。
3M受害者建群 想維權卻很難
目前,「3M」凍結提現已有十餘日,有投資者組建了維權QQ群。據群中粗略統計,投資者的損失達千萬元。有投資人稱,報案了,但公安機關未予受理。
據悉,刑法中並無「傳銷罪」這一罪名,只有「組織、領導傳銷罪」,如果想舉報傳銷的行為,必須找到傳銷的領導,「3M」目前尚未跑路,對外也是宣稱平台資金只是凍結維護,尚未出現實質的受害者,因此公安機關無法介入調查。閩君律師事務所律師卓文彬說,若「3M」定性為傳銷後,公安立案,那麼,所有涉及款項也將被認定為贓款而被沒收。
此外,「3M」是個人針對個人打款,若利用打款記錄去起訴收款人,A追查B,B追查C,可AB、BC間並無直接聯系,取證難度大。一筆投資可能分解為多單,想要針對不同的人取證起訴,付出的成本也很大。
J. 3M科技創新故事的創新發明故事
當你看到一頭長頸鹿,你觀察到了什麼?一頭高高的、姿態優雅的動物,在非洲大草原上悠閑地散步?是本地動物園里你最喜愛的動物?假如你通過3M的好奇心文化(堅持敢冒風險、拒絕平庸的精神)做成的望遠鏡來觀察的話,你又會觀察到些什麼?你可能會看到一種治療人類痛苦的嚴重病症的新療法,這種病叫做下肢靜脈性潰瘍(因血管、瓣膜受損或肌肉功能衰退而失去控制的高靜脈血壓導致的嚴重並發症)。
下肢靜脈性潰瘍的患者是幸運的,因為此類挑戰刺激了3M科學家們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解決問題的創造性靈感。在這個案例中,德國的一名3M產品開發人員回憶說,他曾經讀到長頸鹿從來不會生靜脈性潰瘍。他很好奇這是為什麼,因為長頸鹿的腿這么長,從腿到心臟的距離是人類的兩倍,這就要求更高的靜脈血壓,才能維持血液循環,於是血管受到的壓力就更大。
他想到,長頸鹿粗糙、缺乏彈性的皮膚起到了類似壓迫綳帶的作用,將每一次肌肉運動的效應最大化,以優化血液迴流,防止腫脹和潰瘍。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3M團隊開始著手尋找一種具備長頸鹿皮膚的功能的材料。3M的好奇心文化激發了機遇,而合作的文化則推動了解決方案的出台。在3M,人與技術之間的紐帶令不同專業的結合和應用產生了無窮的可能,令創意倍增,解決方案拓展。在調查了一系列材料、成敗互現之後,3M團隊中的一名成員建議試試3M™ Coban™ 自粘綳帶中使用的材料——一種用來包裹扭傷的地方和固定包紮的彈性材料。這種綳帶基於3M的核心技術之一的無紡技術(Nonwovens),並於1960年代問世,其材料最初是3M開發用在禮品包裝緞帶上的。今天,這種技術被應用於數千種產品上,從外科手術口罩到拖地擦,一直到保暖服的隔熱材料。
團隊回到研發工作中來,將Coban™ 牌的材料加以改進,設計出了3M™ Coban™雙層壓迫系統,其中包含一個泡沫塑料層,以解決舒適性的問題,和一個緊綳的壓迫層。兩層塗敷在一起之後,會互相鎖定,構成薄而缺乏彈性的「褲腿」,與傳統的四層系統或鋅膏綳帶相比,讓醫生更容易塗敷,並且在舒適性和壓迫性之間達到了理想的平衡。在3M,尋找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本能,已經成為第二天性了。這一次,故事是從長頸鹿開始的——證明了在創新的世界中,沒有什麼難題是「高」不可攀的。 實驗室中的靈光乍現
實驗室裡面的奇思妙想蛻變成最後的創造發明是最為司空見慣的事了,同樣, 對於3M而言,實驗室也是3M創新科技一個重要孵化器。
二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加拿大魁北克的一個地下室,一位3M的研究員正在作實驗。由於地處北半球高緯度,冬日的太陽整日低低地掛在地平線上方,於是他發明了一種帶棱鏡的玻璃導管,斜射的陽光射入導管一端後,會沿著導管壁傳播,整個管子像個燈管通體發亮,令地下室頓時明亮許多。
在這之後,3M採用薄膜技術生產這種光導管,但在很多年內,這種棱鏡導管的應用一直局限在建築物的照明或裝飾上,每年只有很小的銷售量。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筆記本電腦的普及,液晶顯示技術開始飛速發展。由於液晶板獨特的特性和構造,光的利用率很低,如何增加液晶顯示的亮度一直是困擾科研人員的難題。
偶然的一個奇思妙想讓3M的科學家嘗試著剪開這種棱鏡導管,平鋪在LCD背光源上。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由於棱鏡的聚光作用,這個新穎的嘗試方法讓液晶顯示屏正向的亮度大為提高。
之前,3M的科學家曾經受到蝴蝶翅膀由於鱗片物理結構對光線的折射、反射產生不同斑點想像的啟發,利用高分子工業上最先進的計算機模擬控制系統,成功地發明了3M™多層光學膜(Multilayer Optical Film )技術,通過改變薄膜的結構來控制光的出射。這種多層膜由上百層納米級的膜組成,每一層的材料性質都不同。通過膜層間的光學作用,最終達到反射光的功能。
由此,3M的科學家想到了將這兩個獨特的發現合而為一,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開發,3M結合微復制技術和薄膜技術,進一步優化了棱鏡導管的聚光功能,從而使其增亮效果更加顯著,並將其命名為增亮膜BEF(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為了讓客戶更好地接受這一產品,3M的工程師購買了兩台當時市場上最好的筆記本電腦,將其中一台加上兩片棱鏡方向相互垂直的增亮膜,在這層不起眼的薄膜的作用下,電腦屏幕亮度竟然比原來增加了一倍多!當這兩台電腦擺在它的製造商面前,他們很快就被說服了。從這一天起,增亮膜開始了它的神奇之旅,廣泛應用於小至手機、PDA,大至電腦顯示器、液晶電視等各種液晶顯示產品中,而這些產品的製造商也不再被如何既省電又能使屏幕亮度增加這個難題困擾了。 留心生活,細致入微
相比較實驗室的單調乏味,生活更像是一本瑰麗神奇的書本,不經意的瞬間也可能會洞開創新的天窗,折射出智慧的光芒,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足夠細致入微。
1930年,3M生產的透明膠帶被數以萬計的家庭及辦公室廣泛應用,成為公司直接與消費市場產生關系的第一個產品。但是,要把薄而且透明的膠帶從厚紙圈上剝離,十分麻煩。有時膠帶前端捲起或粘在紙圈上撕不下來,很難處理。整天用透明膠帶固定包裝紙的店員,因為整天撕膠帶,甚至發生手部抽筋的現象。3M的一位業務經理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他開始研究如何將膠帶從厚紙圈上剝離的簡單方法,從而讓透明膠帶的使用更加便捷。
反復實驗後,他最終發明了帶有小刀的桌上型膠帶切割器。使用這種膠帶切割器,不但能使膠帶在所需長度的地方切斷,而且因為帶有小刀,使用時再也不必麻煩尋找剪刀或者刀片了。
隨著帶有鋸齒型小刀的膠帶切割器發明後,愛用透明膠帶的顧客逐日增多,為3M帶來了更多的顧客群。試想如果沒有這樣的組合,透明膠紙的市場可能遠不及今天的發展勢頭,而更為重要的是,想到並且解決這個問題的不是負責研究開發或產品企劃的人,而是一個面對問題能發揮創意,努力設法解決的業務經理。
現代移動通訊設備的發明發展大大便利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隨時隨地溝通的願望唾手可及,但在這些便捷的背後,也存在著隱私泄漏的隱患。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細心的3M研究員發現,百葉窗可以在不同的視角呈現不同的景象。正對著看過去的時候,可以清晰地看到窗外的景象,如果微微側轉一個角度,則景色全被遮蔽。他很受啟發,並立即著手研發超微細百葉窗結構。經過3M眾多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終於成功研發出了顯示防窺片,使屏幕資料專供使用者從正面60度視角閱讀,任何人在兩側只能看到漆黑畫面,從而保護了商業機密及個人隱私權,讓電腦或手機等的使用更加自由自在。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時刻關注生活,留心生活的態度,正是3M一直以來創意無限的源泉。一個世紀以來,也正是這種永遠用創新的眼光打量生活的態度推動了3M不斷推陳出新,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的產品 。 創意源自客戶的需求
不是所有3M的點子都來自於實驗室和對日常生活的細心觀察,有時候,客戶的抱怨和要求也是另一次創新旅程的開始。
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美國流行雙色車身的汽車。當時工人的做法是在對車身塗漆之前,用強力膠帶和牛皮紙把一部分車身遮住,待油漆幹了以後再把「膠紙」撕掉,但這樣的操作方式有很多缺點:在撕掉「膠紙」的同時往往會帶下車身上的一部分新漆,結果既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又導致了生產成本的超支。3M的一名科研人員Dick Drew從聖保羅市一家汽車車身修理廠工人的抱怨中偶然得知了上述的情況。當時,3M還只生產研磨產品,但敏感的Dick卻由此發現了顧客(車修廠)對一種特殊膠帶的強烈需求。因此他利用業余時間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在無數次嘗試之後最終利用將砂紙背基的生產工藝與膠水塗布工藝相結合,成功地開發出了粘性適中,操作簡便,易剝除的遮蔽膠帶。
經過多年的不斷改進和完善,3M遮蔽膠帶形成了高品質全方位的系列產品,並成功地應用於小汽車原裝廠及配件供應商,飛機及其它交通工具生產廠,汽車維修遮蔽廠,船隻及其它水上交通工具生產廠,印刷造紙業以及各類電子電器生產廠。而這種遮蔽膠帶也成為了3M在以後60多年裡最重要的產品之一。
20世紀20年代, Dick Drew 已經成為3M歷史上最具創意的發明家之一,但他並沒有安於現狀,沒有忽視不斷改變的客戶需求。當他知道聖保羅市的一家搞絕緣的工廠需要3M幫助開發一種為有軌冷藏車的絕緣棉設計的防水物時, Dick Drew 又開始了他的工作……
3M的一些研究員開始考慮在3M遮蔽膠帶外包裹一層DuPont發明的防水玻璃布,Drew於是聯想到:為什麼不能在玻璃布上直接塗上一層膠粘劑來作為絕緣棉的防水封條。1929年7月,Drew 用100碼的玻璃布做導電試驗,他很快開發了一種膠帶樣品並送到了聖保羅市的那家絕緣公司。不幸的是,他的新產品不能充分解決這個特殊顧客的要求,但這個樣品明確地顯示出了為其他類型的產品做絕緣包裝的優越性能。Drew繼續努力的工作,他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解決了很多材料的難題,最後一個生產工藝的難題又擺在了前面:在玻璃布上均勻地塗膠粘劑很困難,玻璃布在用機器掛糖衣時很容易扯斷,經過不斷嘗試,Drew發現如果底塗應用到玻璃布上,膠粘劑就能塗得很均勻,而斷裂的難題,也在運用了一種特殊機器之後迎刃而解。最終,Drew 開發了無色無味的粘合劑,改善了這種膠帶。
1930年9月8號,第一卷Scotch(TM) 玻璃布膠帶送到了客戶手中,客戶反饋時盛贊3M「你們毫不猶豫地使自身盡可能地完善。我相信如果把這種產品推向市場,將會有足夠的銷售額來證明這筆研發支出是正當的」。實踐證明,客戶的話顯然是保守的。Scotch(TM) 玻璃布膠帶成為了3M歷史上最著名並被廣泛使用的產品之一。商業企業用來封裝;農民發現它可以用來修補火雞雞蛋的破損;家庭用戶用他來修補玩具和破損的紙張……新的用途被不斷的發現,銷售額到現在一直在增漲。
以卓越的品質、價值、服務滿足客戶的需要,繼而超越他們的期望值是3M的核心價值觀之一,這一價值觀讓3M不斷的進行自我突破,建立了穩固的客戶關系,從而也讓自己成為全球最為人尊重的企業之一[]1 。 失誤的土壤孕育創新的果實
一個新產品的誕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許多產品從設想到誕生一波三折,3M的報事貼®就是其中一例。1978年,3M科學家Spence Silver發現了一種非常與眾不同的膠,粘性不大,能保持很久,重復使用還能保持粘性,但是不知道怎麼把它用到產品中。跟許多其它的新技術一樣,如果找不到用途就不能算好的技術,Silver不斷在公司內部宣傳這個技術,3M的技術人員也沒有放棄對新產品開發的希望。
1973年,一位負責產品開發的研究員Art Fry聽說了Silver的技術,非常感興趣。他在教堂做禮拜的時候,看到唱詩班的人會把一條紙片放在聖經里做書簽,但是紙片常常會從書中滑落下來。這激發了Fry的靈感:這種可以重復使用的、不太粘的膠塗在紙片上不正合適這個用途么?於是,報事貼®(Post-it®)的創意在教堂的唱詩誕生了。
但是很多人對報事貼的市場表示懷疑,這樣一個小黃紙片能有什麼樣的吸引力呢?誰會願意付出額外的費用來買這樣一個帶膠的紙片,來代替原有的書簽呢?經過市場和技術人員地不斷努力,報事貼® 在1980年正式推向市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小小的黃紙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各種顏色和造型的產品不斷涌現,每天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人使用3M的報事貼®,而這個原本不起眼的小紙片甚至流行成為一種辦公室的文化,由此誕生出了各種各樣的精彩創意。
生生不息,創意不止,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3M的創新科技和產品以細節打動人心,裝點著人們的生活。放眼未來,3M創新文化的傳承將會引領一批又一批3M員工,孜孜不倦,用源源不斷的創新科技和產品刷新歷史,點亮生活。 跨部門的溝通促進新市場的誕生
1993年的9月,3M在聖保羅的研發中心又一次技術交流大會開始了。研發人員都私下裡把它稱為「奧林匹克運動會」。因為每個科學家在這一天都要製作展示板,登台演講,介紹自己新的研究想法和實施方式。在3M,只有吸引了其他領域的科學家的關注,才能將一個單純的技術轉向多領域應用的可能,也只有這樣,相應的公司內部基金才有可能贊助這個創新項目。
3M科學家A在發布會上告訴大家,自己發現了一個折射率非常高的材質,它可以調控反射比率,讓材料100%或者80%或者更小比率的反射光線。但是他不清楚,這個發明有什麼用途,但是經驗告訴他,也許這將帶來材料界的一次革新。A來自工藝研究部門的激光研究部門,這項意外的發現與他所在部門的項目毫無關系。A的想法獲得了薄膜開發部門的B博士的響應,B當時是一種防爆膜的產品工程師。他一直在考慮什麼能夠讓玻璃爆炸而不會碎成碎片,傷及司機。B在了解到A的想法時,當即有了一個想法,有沒有可能讓這種技術擋住紅外線的熱量,同時多膜重疊,起到防止爆炸的作用。
這讓他們不得不找到另一個光學研究部門的博士C,請他在研究室做一個計算機模擬試驗,看一看這一材料是否有助於防止紅外線的影響。而試驗的結果給予三位科學家以極大的震驚。因為試驗的結果顯示,這一材質的反應完全違反了光學定律。反復推算仍然無法解決的情況下,三位3M科學家決定向公司申請兩筆研究基金,以實物研究的方式來製作多層膜,以驗證是否出現技術上的突破。
1997年,基金支持下的小規模生產開始了,三位科學家製作了不同反射率的產品,並發現這個產品可能在非常廣泛的領域都有應用的可能。3M的高層為這一發現欣喜不已,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成立了項目團隊。這個項目團隊由各個國家、地區、不同的事業部門的員工組成,包括了市場部、研發部、生產部門等等不同的部門。這個小型的團隊擔負起了一個關鍵的責任,把新技術轉變為新的業務機會。而如何做到這一點,則由非常嚴格的步驟來達成。
參與這一項目的3M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劉堯奇博士依然還記得當時非常有趣的市場反應:光學部門的市場人員把技術樣品帶到燈具廠,客戶對他說,這樣的技術也許可能用在電燈的背後,這樣也許相同的瓦度就可以帶來更亮的折射效果。而汽車廠家則對機械部門的市場人員說,也許我們可以用在汽車玻璃上,因為可以防止灼熱的紅外線,另外也許可以達到隱私保密的效果。最有經濟價值的建議來自液晶顯示器的廠商,他們驚喜的發現同樣的液晶屏幕在背部使用了這個技術之後亮度可以增加一倍。亮度一直是液晶顯示器被晶體管顯示器打得抬不起頭的關鍵原因,而這一技術讓液晶顯示器有了飛速發展的潛力。
最終,市場人員將各方客戶的想法帶回了實驗室。在考核了每個可能應用的產品的實現方式和生產成本之後,市場人員又回到了客戶那裡,去詢問對方願意為這一新技術的應用付出多少成本。最終,大家發現在液晶屏幕上的應用價值最高。3M公司最終用這一技術開發出了應用於液晶顯示屏的Vikuiti增亮膜,目前這種產品被廣泛用於全世界的手機、電視、手提電腦的液晶顯示屏上,不僅使畫面更亮,色彩更鮮艷,而且大大節省了能耗,使產品設計能更輕薄、小巧。而3M光學產品事業部在2005年開始演變為近千人的新事業部門,
「1993年到2005年也許不是很短暫的時間,但是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快的速度,從一個想法萌芽到一個巨大的事業部門。」劉堯奇博士說。技術的研發用了4、5年的時間,而一旦從液晶屏市場上看到商機,整個業務的發展速度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另一個機遇是全球市場對於液晶屏需求的增長,如果這個發明提早了20年,也許這個技術現在還只能支撐一個小型的事業部門。」
3M很多產品都是結合了正在成長的經營和科技領域,在很多領域不斷通過技術進步以取得產品區隔,遙遙領先於其他企業,它的錄像帶、遮蔽與透明膠帶、保溫棉(Thinsulate新雪麗,超薄保溫防水材料)、外科用無塵套(surgicaldrape)等部份創新產品,都是改變了市場游戲規則,不僅創造了嶄新的產業,也衍生出整個產品家族,從而保證了3M獲得新的市場和一流的品牌[]1 。 大閃蝶的啟發
受到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雨林發現的藍色大閃蝶的啟發,3M的科學家們經過數年研究,正式推出極景系列多層光學微復建築隔熱膜。它能讓光線在我們的膜上大變戲法,就像光線讓蝴蝶翅膀流光溢彩一樣!
Morpho butterfl大閃蝶是一種大型色彩艷麗蝴蝶,生活於中美和南美的熱帶地區,因其翅膀呈顯著的彩虹藍色而著名。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報道,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物理學家彼得·武庫希奇和羅伊·桑布爾斯於1997年開始合作,花了3年時間研究蝴蝶和飛蛾翅膀的構造特徵。他們發現,從不同角度觀察大閃蝶時,它的虹彩會發生令人驚嘆的改變。其實大閃蝶鮮艷的藍翅膀上並不含有任何色素,它的顏色來自於光線的反射,既所謂的「結構顏色」——光線在物體內部經過多次反射而形成的顏色。他們發現,蝴蝶翅膀由數層僅有3至4微米厚的鱗片組成,這些鱗片像微小的屋瓦一樣交迭,每個鱗片的構造也很復雜。蝴蝶翅膀這種井然有序的安排形成了所謂的光子晶體,光子晶體能捕捉光線,僅讓某種波長的光線透過。
兩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很快引起了以創新為宗旨的美國3M公司的興趣,3M的研究人員由此開發出極景系列多層光學微復建築隔熱膜。這款具有卓越的隔熱效能和良好通透性、景觀性的建築膜,採用了尖端的納米技術和微復制技術,實現了完全無金屬化,為整個行業樹立了全新的標准。 每個領域的研究與創新是一系列平行延伸的線條,相互之間並無交點,但當這一系列平行線在某一點交叉時,往往能碰撞出火花,形成突破性的卓越創新,這便是3M視如生命的多元化創新。當這個交叉點不斷向外擴展,觸及到各個市場的終端,這便是3M魔幻般的鏈式反應。3M醫療產品事業部的核心產品-- Tegaderm™透明敷料的發明就是源自靈感之觸。
1978 年, 醫療事業產品研發部產品研發科學家Steve Heinecke 博士在醫院觀察護士進行靜脈輸液操作時, 發現護士在常規進行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護理的時候是使用紗布和膠帶固定。「在護理穿刺部位的時候, 護士只好先撕取膠帶固定導管, 再用紗布覆蓋,」 他說:「我想應該可以有更加簡單的方法解決。」
為什麼不可以設計一種透明的,具有粘性的薄膜,幫助護士即可以觀察靜脈輸液穿刺部位, 又可以起到保護固定作用呢?
當然可以! Steve 帶著這個想法回到實驗室, 將3M的經典粘結和薄膜技術結合,經過4 年的研發, 1982 年3M™ Tegaderm™ 透明敷料上市了。醫用透明敷料的概念瞬間成為流行, 在醫院系統Tegaderm™ 透明敷料迅速徹底變革了IV 穿刺部位護理的方法。今天,Tegaderm™透明敷料被廣泛運用到全球140 多個國家。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 有關《預防血管導管相關性感染規范》聲明:「 透明的、半滲透性的、聚氨酯敷料是用於導管穿刺部位護理的常用敷料。透明敷料能夠可靠地固定導管及血管通路器材; 可以持續觀察穿刺部位; 患者可以沐浴;與紗布及膠帶的傳統方法, 相比可以減少更換敷料的次數; 可以減少護理時數。」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引用此規范指導本國的臨床實踐。 故事發生在2004年,當時的中國汽車美容市場還停留在洗車打蠟的階段,然而打蠟只能實現一時的光亮,遇到空氣氧化、雨水沖刷甚至最簡單的洗車,薄薄的一層保護層,很快就不起作用了。如何更好地實現汽車漆面的持久性養護?作為汽車美容行業的領軍者,3M中國汽車售後市場產品部的技術工程師們率先開始了對更高階產品的研究。
他們首先從當時業內領先的日本引進了一些漆面美容的新產品,研究後發現其特性是可以在車漆表面形成一個較硬的保護層,實現相對持久的保護和耐磨,但也會帶來一些弊端,如果局部損壞,就需要對整個漆面重新維護。
經過多種材料的反復實驗,終於有一天,3M中國技術團隊的Irene Rao靈光一現,持久保護漆面,並不一定要做硬,何不試試反向思考,做個有彈性的表面保護層?
從這一思路出發,再回到3M龐大的專利和技術材料庫里去搜索,Irene對THV這款3M獨有的專利含氟材料產生了濃厚興趣。經過與3M歐洲技術同事的反復溝通,Irene進一步發現THV下屬的多種牌號材料中,有一款對於金屬漆面的疏水疏油能起到獨特的作用,而這正可以解決我們汽車漆面常遇到的雨水和泥沙沖刷、沾染油污難以去除,影響漆面光澤的問題。
在歐洲同事的幫助下,Irene最終完成了新配方的設計,這就是後來為人們所熟知的3M封釉套裝。3M封釉套裝一經推出,即迅速佔領了汽車美容界的高端市場,受到廣大車主的熱烈追捧。
3M的創新並未止步於此, THV在3M還有很多應用,比如塑料光纖和汽車油管的防滲透層,在新能源領域將THV應用於太陽能電池板的保護膜(back sheet film)產品等等。而3M封釉產品本身近年來也開始進行配方的進一步改進。3M的創新成果已在多個行業遍地開花,為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做出了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