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弘揚黃河精神,決勝全面小康應該怎麼做
弘揚黃河精神,決勝全面小康,我們應該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為國家做貢獻。
2. 2020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年有什麼想說的
從要求來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國家層面的目標,是對我國發展所要達到的狀態、所要進入的階段的整體性描述,是國家發展水平的總體展現。
到2020年我們在總量和平均水平上完成了目標,但在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上問題依然突出,短板依然明顯,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全面小康必須是實打實的、不摻任何水分的,是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實現這些要求,非有決勝的精神狀態和實際行動不可。
2、從任務來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按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
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2)決勝小康宣傳擴展閱讀:
決勝全面小康、邁向新的征程: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船到中流浪更急,越是艱險越向前。
奮斗征程上,有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有全黨全國同心同德、開拓奮進,我們完全有能力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書寫更新更美的時代篇章。
奇跡是干出來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今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有雄心、有自信繼續奮斗,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進軍,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3.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是哪三大
三大攻堅戰是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是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的新表述。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2018年3月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三大攻堅戰「作戰圖」和盤托出:推動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取得明顯進展、加大精準脫貧力度、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
(3)決勝小康宣傳擴展閱讀: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後,必須邁過的三道關口。2019年以來,三大攻堅戰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縱深推進各項任務部署,不斷闖關奪隘,取得一系列關鍵進展。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的1660萬人,累計減少8239萬人,連續6年每年減貧規模都在100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1.7%。預計到2019年底,全國95%左右現行標準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90%以上的貧困縣將實現摘帽。
4. 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的論文該怎麼寫
論文是學術論文的簡稱,主要用來記錄科學研究的進行過程和描述科學研究成果。
1.學術性:遵循客觀規律,講究科學真實性
2.公開性:公開發表
3.獨創性:是新研究成果的首次發布;
4.規范性:自覺遵守學術規范,必須按一定的方式撰寫。;
5.科學性:在大量的資料與考察中尋找證據並整理,以理服人系統的方法明白易懂;
6.創新性:選題新,方法新,資料新,主要發現別人過去沒發現過或沒分析過的問題,推翻某一學位領域中的某種陳舊的觀點,提出新的見解;
5.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什麼三大攻堅戰是哪三大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這一重要論斷,體現了強烈的使命擔當、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三大攻堅戰既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攻克的現實難題,又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堅實保障。
(5)決勝小康宣傳擴展閱讀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增強風險防控意識。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全面、清醒、深刻、與時俱進地認識和把握當前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潛在的各種重大風險,從宏觀和微觀結合的層面把握其性質、特點、表象、原因,從標本兼治、主動攻防和積極應對的視角。找到防範化解的有效辦法。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
從排查防範最困難、最危險的風險著眼,加大風險防範力度,尤其要注意防範各種不可預料的風險,堅決避免發生系統性、顛覆性風險。三是要積極防範、有效化解重點領域的重大風險。加強對國際國內重點領域重大風險因素的調查研判、系統評估和科學管控,積極消除或控制各種存量風險,有效預防或減少各種增量風險。
6.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什麼意思
改革開放之後,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後再奮斗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從現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7. 同江普通話攜手進小康的內容
同江普通話攜手進小康的內容如下:
基本介紹:
普通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現代標准漢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通用語。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首選語言。
推普周的意義:
通過舉辦推普周系列活動,充分展現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取得的積極進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大力提高普通話普及率,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提供強助力,以堅定的決心和信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良好基礎。
語音特點:
音節結構簡單,聲音響亮。
音節界限分明,節律感強。
聲調抑揚頓挫,富有表達性。
(7)決勝小康宣傳擴展閱讀:
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開幕式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今年宣傳周的主題為「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
推普周期間,全國各地將結合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系列活動,營造和諧的語言環境,引導廣大群眾不斷增強自覺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自1998年開始,每年9月的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今年已是第23屆了。 63年來,經過數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國國民語言交際障礙已基本消除,推普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目前,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為80.72%,『三區三州』普通話普及率為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