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6年新任拉薩市副市長有哪些
2016年新任拉薩市副市長有:果果、廖波、王念東、占堆。具體介紹如下:
1、果果
1967年10月出生,曾任拉薩市副市長,拉薩市委常委、城關區委書記等職務。2016年10月28日,中國共產黨拉薩市第九屆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果果當選拉薩市委副書記。2016.10— 至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代市長。
2、廖波
2016年10月29日,拉薩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任命:廖波為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3、王念東
1966年11月出生,四川營山人,研究生學歷,公共管理碩士,公共管理專業,199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8月參加工作。2016.10—至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4、占堆
1968年7月出生,四川巴塘人,大學學歷,文學學士,外交英語專業,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9月參加工作。2016.10—至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1)巴塘宣傳部擴展閱讀
2016年10月29日,拉薩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任免:
免去:陳文強的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計明南加的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次仁央宗的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史本林的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吳亞松的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
任命:果果為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王念東為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占堆為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廖波為拉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② 巴塘縣宣傳部網址是
http://www.btxcb.com/
③ 地理題 進藏旅遊須注意哪些問題
六類疾病患者不宜進藏 進藏之前應當嚴禁煙
京華時報訊(記者夏命群)鐵路部門近日已在青藏列車售票窗口貼出特別提醒。該提醒稱,根據衛生部門和醫生意見,旅客進入高原旅行前建議進行體檢,由醫生確認可進入高原旅行時,方可前往高原旅行。凡有下列疾患之一者,不宜進入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旅行:
1.各種器質性心臟病,顯著心律失常或靜息心率大於100次/分,高血壓二期以上,各種血液病、腦血管疾病。
2.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中度以上阻塞性肺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氣腫、活動性肺結核和塵肺病。
3.糖尿病未獲控制;癔病、癲病、精神分裂症。
4.現患重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上者;或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下,但全身及呼吸道症狀明顯者,在病癒以前,應暫緩進入高原。
5.曾確診患過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血壓增高明顯的高原高血壓症、高原心臟病及高原紅細胞增多症者。
6.高危孕婦。健康提醒進藏之前先禁煙酒
對准備赴藏旅遊的眾多市民來說,健康安全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為此,記者采訪了首都醫科大學低氧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於順。
嚴重高原病應馬上就醫
記者:聽起來很可怕,到底什麼是高原病?導致因素有哪些?
於順:高原病也叫高山病,是指人體進入高原低氧環境下發生的一種特發性疾病。返回平原後迅速恢復是它的主要特點。患者通常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發病。致病因素主要是缺氧、寒冷、乾燥、太陽輻射、疲勞、營養不良等。
記者:高原病有哪些症狀?
於順:高原病根據發病時間分為急、慢性兩種。急性高原病以頭痛、心慌、氣促、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為主,嚴重者出現肺水腫、腦水腫、少尿、嗜睡、昏迷等症狀。慢性高原病則常有頭昏、頭痛、記憶力減退、心悸、氣短、胸悶、失眠、食慾不振、視力減退及鼻出血、結膜充血、面部毛細血管顯露等症狀。
如果旅遊時出現這些症狀,並持續感覺嚴重不適,就應該馬上去醫院治療。
高原反應與體質無關系
記者:是不是體質弱的人容易得高原病?
於順:高原病因人而異,未上高原前很難預知。身體弱者未必反應大,體魄健壯者未必無反應。每個人的反應表現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在一般情況下,瘦人好於胖人,女士好於男士,矮個子好於高個子,年輕者好於年老者。
若准備去高原,最好先去醫院做一次嚴格的體格檢查,看看是否患有心血管、血壓及呼吸道等疾病。
進藏之前應當嚴禁煙酒
記者:如果檢查發現未患以上疾病,進藏前是否需要做其他准備?
於順:有條件的市民,可以提前進行低壓艙訓練,在模擬低氧狀態下做適應性的活動。無條件的,提前進行適當的鍛煉耐力的長跑和游泳也能起到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進高原之前應留出一段時間禁煙酒,避免過於勞累,以增強機體的抗缺氧能力,防止呼吸道感染等。
此外,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葯。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樹立堅強的自信心,能夠減弱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憂心忡忡、思慮過度、稍有不適便高度緊張的人,反而會加大腦組織的耗氧量,加劇身體的不適感。
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
記者:在進藏列車及旅遊途中需要注意什麼?
於順:由於高原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受涼感冒,引發呼吸道感染進而患急性高原病。
途中若出現比較嚴重的高山反應症狀,應立即處理,及時服用氨茶鹼或含服硝苯吡啶20毫克,嚴重時應吸氧。若出現嚴重的胸悶、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或反應遲鈍、神志淡漠甚至昏迷,除作上述處理外,還應盡快到附近醫院進行搶救,或盡快轉往海拔較低的地區,以便治療恢復。
見到美景不要過於興奮
記者:安全到達高原後,是不是就可以放鬆了?
於順:不是這樣的。很多人安全到達高原後放鬆警惕,見到了神秘的雪域風情興奮得又蹦又跳。過度興奮會讓血壓升高,心跳加速,這樣反而很容易導致急性高原反應。
另外一個原因是,初上高原的人身體內還有不少氧氣存量,這些氧氣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身體適應高原環境,因此剛開始沒有任何症狀。但若不加註意,過一兩天後就會逐漸感到頭痛胸悶,不良反應也就隨之而來。
輕微高原反應不必吸氧
記者:如果出現不適,是不是必須馬上吸氧?
於順:吸氧能暫時解除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但停止吸氧後症狀又會重新出現。假若上述症狀不很嚴重的話,建議最好不要吸氧。輕微的高原反應會不治自愈,不要動輒吸氧,以免形成依賴。
剛到高原,每個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等缺氧症狀。但這並不說明你不適應高原,如果能夠正確地保護自己,2到4天後,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狀好轉或消失。
但如果反應的症狀越來越重,就應該立即吸氧,特別嚴重的還要去醫院就診。 (記者 宋合營)
重要注意事項遊客須重視環保
進藏旅遊,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民族傳統,維護當地自然環境十分重要。一些環保組織近日提出了遊客須注意的一些事項:
不要隨地亂丟廢棄物,不向水域傾倒污物,不在水源地大小便;
不要在寺廟內大聲喊叫、喧嘩;
不要亂扔哈達,哈達代表著純潔、誠心、吉利;
不要去驚擾、追趕或嚇唬見到的野生動物,遠離它們就是最好的保護;
不要購買野生動物製品,不為盜獵分子提供市場;
不要隨意採摘、踐踏高原的植被,不要開車隨意碾壓草地;
不要使用非降解塑料袋,拉薩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建議帶些布袋。
記者 侯艷:旅行提醒高原旅遊必備十種物品
到青藏高原旅遊,進入野外在所難免,遊客應注意以下事項,並備好相關物品:
■零食
高原上地廣人稀,居民點之間的距離很長,很多地方沒有通訊網路覆蓋,因此要隨身攜帶一些應急食物,經常性地保持自己口袋裡有幾塊巧克力、奶糖、餅乾等。如果攜帶方便,也可備一些方便麵、火腿腸等,以防一時找不到就餐處。
另外,吃飯時不要吃得過飽,以免增加消化負擔。
■水壺
一定要養成隨身帶水壺的習慣,只要能補充的時候,就將水壺灌滿,途中要保持裡面至少有半壺水。一來應對長時間無處飲水的可能,二來多喝水是應對高原反應的有效手段。
■葯品
在高原上感冒或者發生其他疾病是很麻煩的。所以要准備一些常用葯品,如抗缺氧的紅景天口服液、復方丹參滴丸、銀杏葉提取液等,有條件也可隨身攜帶小型氧氣瓶;還有一些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葯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鹼等。牛黃解毒片、感冒靈等最好也隨身攜帶一些。
■檐帽
進入野外,一定要准備帽子,最好是有檐的帽子。一則防止高原紫外線對臉部皮膚的傷害,二則防止體溫通過頭部快速散失。在高原上空曠的野外,防止體溫散失比低海拔地帶更加重要。
■雨具
准備好雨衣、雨傘及防雨的衣服,高原天氣變化很快,一天多變,即使是最晴朗的天氣也要有所防備。
■防曬霜
青藏高原天氣乾燥,空氣稀薄,紫外線十分強烈,所以帶上防曬霜很有必要,即使男士也要做相應防護,以免皮膚受傷。
■保暖衣物
青藏高原的晝夜溫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氣溫偏低,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須准備外套或毛衣。
■墨鏡
高原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會傷害人的眼睛,同時,高原上眾多的冰雪及水面會反射很強的太陽光。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將雙眼直接暴露在這種環境中時間長了,容易造成雪盲,所以墨鏡是必帶物品。由於一些旅遊線上塵土大,建議不要佩戴隱形眼鏡。
■地圖
在野外旅行時,要做好旅行計劃,並帶好地圖。當地生活節奏緩慢,距離和時間概念較淡薄,因此問路時得到的信息只能作參考,防止單方面的消息誤導出現意外。
■手電筒
高原空曠遼闊,缺乏參照物,人們很容易對高度和距離產生錯覺。因此,不要隨意離開旅行路線盲目進入荒野,更不要輕易進入無人區,防止在天黑前無法到達尋求後勤支援的地方。路不熟的情況下,黑天不要趕路,可就地扎營。可隨身帶一個小手電筒,在不得不走夜路的時候可能會有大用。
特別提醒:雖然需要攜帶很多必備物品,但要注意對物品進行整理、分類、精簡,盡可能減輕負重,避免過於疲勞。比如葯品,不必成盒攜帶,可以每種葯帶上必要的幾片。
-----------------------
進入高原的十大注意事項
路書
一、 身體:西藏特殊的高原環境,對身體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到西藏旅遊之前有必要去醫院作身體檢查,在肯定自己心肺等主要臟器沒有毛病的前提下才能啟程。進入高原之前,避免過於勞累,要養精蓄銳充分休息好。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葯。
二、 高原反應: 在西藏旅行,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高原反應。高原反應因人而異,未上高原前很難預知。初到高原者,每個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等缺氧症狀。2~4天後,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狀好轉或消失。輕微的高原反應,會不治自愈,不要動輒吸氧,以免形成依賴性。初到高原的時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體力勞動。最好能用半天時間完全靜養休息,第一晚上要早休息,多睡眠。
三、 初到高原的前幾天,不要頻頻洗浴,以免受涼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腫的主要誘因(在缺氧狀態下不易痊癒)。
四、 如果感到頭疼、渾身酸痛,甚至連睡覺都困難,吃一片「去痛片」,可以持續發揮12小時的效力。
五、 高原天氣乾燥。會造成部分遊客易流鼻血和嘴唇乾裂,一定要准備唇膏,防曬露以及護膚用品。高原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會傷害你的眼睛,應准備太陽帽和墨鏡。
六、 在高原,保持皮膚一定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另一個偏方是:晚上睡覺前一定要洗臉,早上起床最好不要洗臉。超過10天的長時間野外活動,如果沒有良好的衛生條件,最好就不要洗臉,灰撲撲的一般對皮膚有保護作用,當然,塗一點酥油會效果更好。有點臟不怕,怕的是洗得太干凈很容易曬脫皮的。
七、 注意保暖,西藏的晝夜溫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氣溫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即使在夏季也必須准備外套或毛衣。
八、 建議大家考慮帶著以下葯品:感冒葯、止瀉葯、消炎葯、創可貼,止疼葯、維他命C丸、紗布、眼葯水。不要去買如下物品:氧氣枕頭或氧罐,很多購買買氧氣枕的人都沒有因為缺氧而吸用,但進藏後往往帶著累贅,扔掉又不捨得(60 align=70元/個)。
九、 停車時一定要去上一趟廁所,不管有沒有排瀉欲,因為下一個停車點可能是四、五個小時以後。
十、 請您帶些小禮物!高原深處的兒童們缺乏文具和玩具。他們經常十分珍愛地拾起色彩鮮艷的膠卷盒和塑料袋。在領略美好自然的同時,莫忘記向高原的主人表示一點小小的心意。
風景如畫川藏線
全部行程一覽:成都——雅安——瀘定——康定——新都橋——道孚——爐霍——甘孜——瑪尼干戈——德格——金沙江大橋——江達——昌都——邦達——八宿——然烏——波密——通麥天險——林芝——八一——工布江達——墨竹工卡——拉薩。
川藏公路是318國道(上海-西藏樟木)成都至拉薩的一段公路,從成都開始,經雅安、康定,在新都橋分為南北兩線:北線經甘孜、德格,進入西藏昌都、邦達;南線經理塘、巴塘,進入西藏芒康,後在邦達與北線會合,再經巴宿、波密、林芝到拉薩。北線全長2412公里,沿途最高點是海拔5050米的雀兒山;南線總長為2149公里,途徑海拔4700米的理塘。南線因路途短且海拔低,所以由川藏公路進藏多行南線。但要挑戰自己,還是選擇川藏北線,因為沿途景觀之多之奇是其餘幾條線路所無法相比的。
川藏公路可以說是中國最艱險的路段。一半以上的路是在峽谷中和山脊上穿行。而且,不斷的塌方和泥石流增加了這條線路的不確定性(尤其是6——8月份,雨季的到來使這條路更具挑戰性),有些路段(比如通麥、怒江峽谷、芒康、雀兒山等)可能會因此中斷,一堵車就是幾小時、幾天甚至更長時間。即便通過,也必須冒著栽到山溝里的危險,必須非常小心。因此,走這條線,你必須先確定自己有足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否則進退兩難的時候可就晚了。
首先要說的是坐車。我們此次主要是以坐班車為主,因此,必須按照班車發車時間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行程。在藏區,一般要提前一天購買第二天的車票,還要注意班車車次是單號發還是雙號發,否則你就只有乾等的份。
其次,在川藏北線,由於縣城布局較多,吃住很是方便。住宿從10元一鋪的多人間到兩三百元的單間、標間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數比較干凈。但也會遭遇意外,我們曾在江達縣遇到過整個縣城三天沒有手機信號、座機無法打通,甚至賓館連水都沒有的情況。除了趕路吃飯睡覺,川藏線的風景之秀麗、多變足以讓人忘卻一切艱險。如新都橋,作為攝影家的天堂,如果在秋天去的話不在那裡呆上半天,簡直就是太遺憾了。而八美、塔公草原可以讓你領略藏地之美,而後面的龍燈草原、八邦草原等也是各有魅力。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好好欣賞道孚民居、瑪尼干戈的新路海、然烏湖等沿途景點。當然,德格的印經院是必須去的,否則川藏北線就是白走了。此外,很多時候稍微拐個彎,就可以看到更美麗的風景,如從道孚拐彎可以看「飛檐走壁的愛情」,從瑪尼干戈拐彎可以看格薩爾王的故鄉,從然烏拐彎可以看察隅冰川,從八一拐彎可以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關鍵是要有時間和資金。(黨鵬)
上線青藏
西寧——青海湖——格爾木——納赤台——昆侖山口——五道梁——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拉薩
從西寧再往格爾木、拉薩走,行話就是上線。上線是上青藏線的簡稱,不管是青藏公路還是青藏鐵路。
西寧至格爾木和拉薩的車,唯一的「合法」客運站是距西寧火車站不到200米的西寧汽車站,
西寧至格爾木票價131元/卧鋪票價131,比硬座貴了不到10元錢。長途卧鋪通常都不幹凈。
不過,在西寧火車站附近散落著許多「非法」的長途客車。
過了7.1,從格爾木去拉薩就有了4種選擇方式,長途客車、火車、自駕車還有搭車。火車最舒服,不過遠離了人群,也會失去許多對風景的感受。自駕車倒是方便,隨處可停留,不過硬體要求太高,花費也大。長途客車貼近生活,但是都繞不開走夜路,夜路期間,沒有風景、沒有生活,只有冷。而且,長途客車往往不會准時發車,晚半小時,1小時都是常見的事。
搭車是最能感受青藏高原的方式了,特別是東風貨車,坐在駕駛室,視野開闊,而且,只要你准備上幾包煙,和司機套好了關系,遇到美景和藏羚羊時,司機會為你停車,拍照留念。
在格爾木搭去拉薩的車,可以在南郊西藏地礦的門口。如果到拉薩,價格在100-200元之間,如果是短途,價格則在50-100元之間。從格爾木到拉薩,沿途要翻過昆侖山口(4767米)、風火山口(5010米)、唐古拉山(5206米)等路段,如果是有高原反應的體質,這段路會比較艱苦。由於沿途基本上沒有象樣子的食宿點,不如從格爾木早點出發,1天直接到達。若是去納木錯,可以當天從格爾木到當雄縣,住一晚上,第二天去那木錯湖後再趕到拉薩。翻過昆侖山,就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了,可以看到藏羚羊。除此以外,一路值得停留的風景還包括:納赤台的昆侖神泉、昆侖山口西8.1級地震紀念碑……
可以住宿的地點有:一路上的兵站,如納赤台兵站---五道梁兵站---沱沱河兵站---唐古拉山兵站---安多兵站---黑河兵站---當雄兵站。兵站的住宿通常50元/晚,條件一般,但安全、可靠。
從格爾木一直到安多,是沒有標准間的,除了兵站,西大灘、五道梁等各處有少量旅館,價錢在10元-50元/床位之間。過了唐古拉山,穿過安多,那曲是沿線較大的城市了,這里倒是有些賓館不錯,如那曲飯店,標准間240元/晚。當雄也有個白馬賓館,藏式的。(謝揚林)
茶馬古道游
昆明——大理——中甸——德欽——飛來寺——西當溫泉——雨崩——西當——鹽井——芒康——左貢——八宿——然烏——波密——通麥——魯朗——林芝——八一——拉薩
大多數走滇藏線的人都是把昆明作為旅途的第一站。從昆明到大理,直達大巴票價116元,火車卧鋪才80元。這是因為「雲南十八怪,汽車跑得比火車快」的緣故,汽車大約4個半小時,火車要近8個小時。大理的下一站是麗江,到麗江一定要住古城裡面,可選擇的地方非常多,多處是家庭客棧,很多都能夠提供寬頻上網了。古城也有好幾家青年旅舍,價格也不貴,50-80塊能住上標間。古城裡玩的方式也與大理的古城差不多,晚上四方街河邊兩岸的酒吧非常熱鬧,男男女女站在岸邊對歌,好這一口的朋友一定能很盡興。麗江附近的束河古城非常值得一去,這是茶馬古道文化非常重要的節點,古城裡有不少當年馬幫馬鍋頭的老房子,房子非常有特點,有些已經經營客棧或酒吧。玉龍雪山也是一座沒有人攀登過的雪山,離市區大約20-30公里,如果你要接著進藏,也可以跳過,沿途還有很多雪山。
從麗江到中甸的班車不到一小時就有一班,中間經過著名的虎跳峽,沿途最好別瞌睡,風景非常優美,翻過大峽谷,就進入高原平原。中甸到德欽的班車都在上午12點以前,一天共三班。行程大約5個多小時。路上的風景非常好,要經過奔子欄,翻過白馬雪山埡口(4200KM)。到德欽後可直接去飛來寺住宿。飛來寺的對面就是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的梅里雪山,當地人叫卡瓦格博,日本登山隊數次試圖攀登均失敗,並因此發生全球第二大山難。飛來寺有一個藏族人開的藏吧——明珠禪摩藏吧,晚上,主人會給你們播放山難記錄片《卡瓦格博》。可以喝到地道的酥油茶、青稞酒,還有法國傳教士秘方釀制的葡萄酒。有時間,一定要去看一看明永冰川,也看看山下村子裡的人如何生活。
鹽井是西藏境內第一站,也是西藏境內惟一的一個納西族鄉,與茶馬古道有很深的淵源。鹽井有天然溫泉洗浴場,如果要停留,可以住在浴場。鹽井雖然僅是進藏的一個中轉站,但有兩個地方值得一去,一個是天主教堂,另一個是文成公主廟。
在鹽井,你可以坐去芒康的車,在芒康川藏南線和滇藏線由此會合。運氣好的話,香格里拉到拉薩的車也可能能碰上(問飯店老闆),這樣,你可以選擇坐到你想要去的任何一站——波密、八一,甚至直接到拉薩。(江海波)
要想走新藏 鐵人配鐵蹄
葉城——庫地大坂——麻扎大坂——蘇蓋提——康西瓦——甜水海——界山大坂——多瑪——日土——獅泉河——巴噶——仲巴——薩噶——拉孜——日喀則——拉薩
人們概念中的新藏線和現今的新藏線是兩個概念。大家的概念來自於早期認識,此前,新藏線於1957年通車,到阿里地區的首府所在地獅泉河一切就OK。但是,現在的新藏線指的是必須到達拉薩。不要耽擱,路途大致需要15天時間。
從區域劃分上看,界山大坂是新、藏兩省區的分界點,此大坂長達142公里,海拔高達6750米,是此行中最令人犯暈的地段。僅次於它的死人溝也是個很恐怖的地方,海拔5500米,站在這塊土地上的時候,身體素質再好,你沒有理由不感到飄飄然。
遊玩線路(生態區域)分布看,獅泉河作為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的首府,將新藏線割據成了兩大版塊,靠新疆方向荒無人跡,是典型的無人區,會領略到大漠之蒼浪式的惟美,醉在其間,疼在身上。不過,這段路快結束的時候,與印度一水相連的班公湖會令人眼睛大亮。而靠近拉薩一方人煙漸多,綠色吐翠,心情會隨之輕松許多。這時候,會欣賞到「神山」岡仁波齊峰和「聖湖」瑪多雍措。此外,沿著喜馬拉雅山脈行進,心隨雪山飛,照相機一般很受罪。
從交通便利程度看,距離日喀則80公里處的謝通門縣(從縣城附近走過,不進,所以不在行程之列)是一個分水嶺。此前,簸箕路、搓板路、麵粉路、戈壁路、羊腸路、過河路,路路俱全,樣樣難受,一路苦頭吃不完。之後,還算寬敞的柏油馬路豁然令人眼亮,司機興奮的會哼起小曲,此路盡頭,便是拉薩,愜意的感覺會湧上心頭。
從葉城到獅泉河1050公里,從獅泉河到拉薩則需1750(一說1250,二說1650,數字很是不統一,新藏線上的許多數字都是沒有統一的標准)公里的行程。途中需要歷經巴噶、仲巴、薩噶、拉孜,然後到達日喀則,最終進入拉薩。
在六條進藏線路中,新藏線平均海拔最高,沿線前段海拔落差很大,後段則比較平緩,大部分公路均處於無人區內,交通及通訊十分不便。夏季的時候,每天都有少量貨車從新疆葉城開往西藏阿里,但從獅泉河到拉薩的貨車很難找。
此外,從葉城到阿里沿途沒有一個加油站,而從阿里到拉薩則一路有較多的加油站。
前面所說的都是搭乘車輛的旅遊方式。據悉,如果自駕車的話,除了上述美境,還可以有所選擇的到阿里地區扎達縣的著名古跡古格王朝、普蘭縣的民間邊貿市場、日喀則的亞東民間貿易口岸、雅魯藏布江以及諸多的地方藏傳佛教聖地和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寺廟情趣觀光、遊玩、領悟。
總體感覺,走在新藏線上,有兩樣東西必須要一流,否則別去。一是身體,在過界山大坂和死人溝的時候,一旦感冒,確實要命。這一點都不誇張。二是車輛,需保養的精益求精,最少准備兩個備胎,司機要會修理工的基本功夫,能處理一些隨時可能出現的棘手問題。搭乘班車適合做工或者沒有經濟能力時選擇,如果是為了遊玩,最好不要冒那個險。
其實,現在從新藏線上徒步或者騎自行車上山的人據說也有一些,但那是冒險家和國際旅遊家、追求刺激者玩的游戲,一般的身體、大眾化的毅力、吃小苦的動力,都不足以支撐這樣的行動。(黃傑)
旅程從心開始
藏線江達一段曾經被無數旅遊者認為是這條線上最無趣的,沒有風景也沒有突出的宗教文化。但進入果普白宗神山景區之後,曾益就意識到任何時候都不能人雲亦雲。瀑布從山上直瀉而下後,匯成一條水流湍急的溪水一直留向下游,在那裡匯入江水。溪水邊是一片片盛開著五名小黃花的草壩,一條山間小路隔開草壩和樹林,無數的喬木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繪畫成一片根雕林。白宗神山是藏區著名的神山之一,相傳蓮花生大師曾在這里修行。每隔12年據說山間的一扇大門就會打開,走入其中的人們能聽到世間所有的聲音。而這個時候也是藏民轉神山的時候。
能的開發潮
「這里融合了山的雄奇和水的秀美。」來自青海藏區的曾益說這里有獨特的美。據說還沒有外人見識到這里的美,但卻是當地人耍壩子的最佳選擇。但他的感慨剛落,旁邊的當地人說想要開發這里,想把這里開發成一個高檔的旅遊度假村,會在這里建起酒店等設施。曾益默然了,走過了雲南、青海的他最後說了一句話,我希望什麼都別建。
但他也知道這不可能。旅遊資源恐怕是江達以後發展經濟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從1998年實行天保工程之後,伐木受到了禁止,木頭財政的總結勢必需要其他東西來填補空白。而旅遊會是他們的最好選擇。這對整個甘孜藏區也是如此,甘孜州委宣傳部的人明確指出,旅遊業是甘孜州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
實際上藏區的每個地方都有發展旅遊的先天優勢,天然的美景加上藏族在歷史中積淀下來的習俗,構成了今天旅遊開發的資源。以甘孜州為例,甘孜州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的核心區,「北線的旅遊開發相對於南線晚,」但道孚縣政府宣傳部劉部長並不因此承認在資源上就輸給了南線。素有小江南的波密,其旅遊局的人就憤憤不平,古格王朝不就是一堆廢墟嗎?這里也有一個歷史上很有影響的王朝,嘎朗王朝的遺址,「嘎朗村的人世世代代守護著昔日的王宮,所有的挖掘開發工作都沒有進行,因此很少人知道它。」他相信其旅遊和歷史價值不會低於古格王朝。在波密,目前進入開發程序的景點惟有米堆冰川一個。這就是川藏北線的現狀,雖然有金飯碗,但還只是看著沒有用。
因為沒有資金,線上幾乎所有的縣都希望能夠引入外資來進行開發。包括道孚、爐霍、甘孜、德格到江達、波密,其財政基本都只能持平,根本沒有多餘資金進行旅遊開發。此前,上述提及的縣城都曾主動出擊,到各個和旅遊發展的會議上去尋找合作夥伴。也有感興趣的公司到當地考察。「但基本上都黃掉了。」甘孜縣旅遊局局長說,人家嫌他們的基礎設施太差了,道路不通暢,可能導致旅遊者進步來,這就會拉長他們的投資回報時間。這對他們不劃算。
如何重蹈覆轍?
然而這正是曾益擔心的地方。地方政府求發展的急迫心態和很多地方的一致,因此也可能做出和其他地方一樣的蠢事:對開發商的要求無條件滿足。「結果是什麼?只應天上有的美景從此在人間再也見不到了。」
這種例子已經不是一個兩個了。麗江的玉龍雪山被架設了3條索道,每條索道都深入到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其中,長達3000米的玉龍雪山索道延伸到海拔4506米的雪山上,每小時單向運送客流量達426人。為架設索道,玉龍雪山區域砍伐了數千平方米的原始森林。這樣的結果是給保護區帶來了生態災難,冰川開始融化;高山植被和野生花卉被遊客踐踏、破壞;野生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且小氣候的變化使得原本終年積雪不化的雪山出現了夏秋兩級雪山無雪的後果。
有這樣境遇的顯然也不是玉龍雪山一個,包括九寨溝、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溝冰川、峨眉山等這樣的景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生態被破壞的現象。
也許正是從這樣的災難中得到
④ 求玉樹地震最新消息
人民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陳沸宇)北京時間2010年04月14日07時49分許,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東經96.7)發生7.1級地震。在正在召開的青海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截至14日13時,玉樹地震已經有將近300人遇難。初步統計,傷者達8000人。
據中廣網訊 青海玉樹地震已經造成至少300人死亡,8000人受傷。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介紹,因震緣離縣城只有30公里,而且多數人還在家中,破壞力和傷亡數可能都會比較大。但是因為玉樹經濟不發達、地處偏遠地區、多數房屋為土木結構,所以相比於同等級別的地震,傷亡人數會相對較少。[詳細]
最新消息:玉樹強震致大量房屋倒塌,一村莊夷為平地,四川兩縣也受波及。中國紅十字會緊急調撥價值110萬元救災物資。青海玉樹地震未對青藏鐵路造成影響。
4月22日,一個孩子在廢墟旁看報紙。(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表示,為充分保障孤兒的生活,對因災造成的「三孤」人員(孤兒、孤老、孤殘),從地震之日起,每人每月發放1000元補貼。
4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名譽會長顧秀蓮,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熱地,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來到中國兒童中心看望來自青海玉樹則熱福利院的15名孤兒小朋友,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的「信心課」。
據介紹,這些孩子是4月20日抵達北京的。竇玉沛表示,自己受李學舉部長委託,代表民政部和部直屬機關全體幹部職工向孩子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他深情地對孩子們說:「民政部門將妥善安置孤兒和暫時查找不到親人的兒童,保障好孩子們的生活,希望你們到北京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好好學習,好好生活……」
竇玉沛表示,民政部門已籌措了足夠的資金,正在著手規劃建設玉樹州兒童福利院,讓孩子們在一個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條件下幸福成長。
⑤ 玉樹地震最新消息
北京時間4月14日7時49分,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度,東經96.7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3公里。16日晚青海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截至16日下午17時,青海玉樹「4•14」地震已經造成1144人遇難,417人失蹤,11744人受傷,其中包括重傷員1192人。
4月16日,玉樹機場轉運受傷群眾。
4月16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地震發生第三天,地震災區各個救援點正在垮塌現場緊張搶救被埋民眾。來自中國國家救援隊、蘭州軍區、山東消防特勤、重慶特勤、廣東邊防總隊、雲南邊防總隊、青海民兵等搜救隊連續搜救。玉樹地震已進入「黃金72小時」的最後時限,雖然中國各方正在積極展開緊急救援,但其救援行動卻面臨「生命線」告急、地形復雜、高原反應、氣候惡劣等四大難題。
青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夏學平說,與16日8時發布的信息相比,遇難和失蹤人員上升幅度較大,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結古鎮為商賈集散地,流動人口較多,原來的人口統計是以社區為統計口徑,沒有把流動人口統計進來,隨著救援工作的深入,信息的增加,流動人口中失蹤人口的數量有所增加;二是從15日到16日,隨著救援力量的加大,大型搜救設備的陸續使用,一些深埋在廢墟下的群眾被挖掘出來,因此16日遇難和失蹤人數的數量急劇增加。
截至16日下午17時,災區重傷員已全部轉運,共轉運危重病人1179人,其中通過飛機轉運872人,通過汽車轉運307人,按地段分,向西寧轉運608人,格爾木轉運169人,成都轉運184人,蘭州轉運123人,西安轉運95人,軍隊醫院接收180人。飛機轉運過程中,民航共安排飛機29架次。
⑥ 大理古城中的道路指示存在哪些問題,哪些不足,還有什麼不方便的,都可以說
六類疾病患者不宜進藏 進藏之前應當嚴禁煙 京華時報訊(記者夏命群)鐵路部門近日已在青藏列車售票窗口貼出特別提醒。該提醒稱,根據衛生部門和醫生意見,旅客進入高原旅行前建議進行體檢,由醫生確認可進入高原旅行時,方可前往高原旅行。凡有下列疾患之一者,不宜進入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旅行: 1.各種器質性心臟病,顯著心律失常或靜息心率大於100次/分,高血壓二期以上,各種血液病、腦血管疾病。 2.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中度以上阻塞性肺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氣腫、活動性肺結核和塵肺病。 3.糖尿病未獲控制;癔病、癲病、精神分裂症。 4.現患重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上者;或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下,但全身及呼吸道症狀明顯者,在病癒以前,應暫緩進入高原。 5.曾確診患過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血壓增高明顯的高原高血壓症、高原心臟病及高原紅細胞增多症者。 6.高危孕婦。健康提醒進藏之前先禁煙酒 對准備赴藏旅遊的眾多市民來說,健康安全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為此,記者采訪了首都醫科大學低氧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於順。 嚴重高原病應馬上就醫 記者:聽起來很可怕,到底什麼是高原病?導致因素有哪些? 於順:高原病也叫高山病,是指人體進入高原低氧環境下發生的一種特發性疾病。返回平原後迅速恢復是它的主要特點。患者通常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發病。致病因素主要是缺氧、寒冷、乾燥、太陽輻射、疲勞、營養不良等。 記者:高原病有哪些症狀? 於順:高原病根據發病時間分為急、慢性兩種。急性高原病以頭痛、心慌、氣促、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為主,嚴重者出現肺水腫、腦水腫、少尿、嗜睡、昏迷等症狀。慢性高原病則常有頭昏、頭痛、記憶力減退、心悸、氣短、胸悶、失眠、食慾不振、視力減退及鼻出血、結膜充血、面部毛細血管顯露等症狀。 如果旅遊時出現這些症狀,並持續感覺嚴重不適,就應該馬上去醫院治療。 高原反應與體質無關系 記者:是不是體質弱的人容易得高原病? 於順:高原病因人而異,未上高原前很難預知。身體弱者未必反應大,體魄健壯者未必無反應。每個人的反應表現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在一般情況下,瘦人好於胖人,女士好於男士,矮個子好於高個子,年輕者好於年老者。 若准備去高原,最好先去醫院做一次嚴格的體格檢查,看看是否患有心血管、血壓及呼吸道等疾病。 進藏之前應當嚴禁煙酒 記者:如果檢查發現未患以上疾病,進藏前是否需要做其他准備? 於順:有條件的市民,可以提前進行低壓艙訓練,在模擬低氧狀態下做適應性的活動。無條件的,提前進行適當的鍛煉耐力的長跑和游泳也能起到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進高原之前應留出一段時間禁煙酒,避免過於勞累,以增強機體的抗缺氧能力,防止呼吸道感染等。 此外,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葯。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樹立堅強的自信心,能夠減弱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憂心忡忡、思慮過度、稍有不適便高度緊張的人,反而會加大腦組織的耗氧量,加劇身體的不適感。 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 記者:在進藏列車及旅遊途中需要注意什麼? 於順:由於高原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受涼感冒,引發呼吸道感染進而患急性高原病。 途中若出現比較嚴重的高山反應症狀,應立即處理,及時服用氨茶鹼或含服硝苯吡啶20毫克,嚴重時應吸氧。若出現嚴重的胸悶、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或反應遲鈍、神志淡漠甚至昏迷,除作上述處理外,還應盡快到附近醫院進行搶救,或盡快轉往海拔較低的地區,以便治療恢復。 見到美景不要過於興奮 記者:安全到達高原後,是不是就可以放鬆了? 於順:不是這樣的。很多人安全到達高原後放鬆警惕,見到了神秘的雪域風情興奮得又蹦又跳。過度興奮會讓血壓升高,心跳加速,這樣反而很容易導致急性高原反應。 另外一個原因是,初上高原的人身體內還有不少氧氣存量,這些氧氣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身體適應高原環境,因此剛開始沒有任何症狀。但若不加註意,過一兩天後就會逐漸感到頭痛胸悶,不良反應也就隨之而來。 輕微高原反應不必吸氧 記者:如果出現不適,是不是必須馬上吸氧? 於順:吸氧能暫時解除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但停止吸氧後症狀又會重新出現。假若上述症狀不很嚴重的話,建議最好不要吸氧。輕微的高原反應會不治自愈,不要動輒吸氧,以免形成依賴。 剛到高原,每個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等缺氧症狀。但這並不說明你不適應高原,如果能夠正確地保護自己,2到4天後,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狀好轉或消失。 但如果反應的症狀越來越重,就應該立即吸氧,特別嚴重的還要去醫院就診。 (記者 宋合營) 重要注意事項遊客須重視環保 進藏旅遊,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民族傳統,維護當地自然環境十分重要。一些環保組織近日提出了遊客須注意的一些事項: 不要隨地亂丟廢棄物,不向水域傾倒污物,不在水源地大小便; 不要在寺廟內大聲喊叫、喧嘩; 不要亂扔哈達,哈達代表著純潔、誠心、吉利; 不要去驚擾、追趕或嚇唬見到的野生動物,遠離它們就是最好的保護; 不要購買野生動物製品,不為盜獵分子提供市場; 不要隨意採摘、踐踏高原的植被,不要開車隨意碾壓草地; 不要使用非降解塑料袋,拉薩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建議帶些布袋。 記者 侯艷:旅行提醒高原旅遊必備十種物品 到青藏高原旅遊,進入野外在所難免,遊客應注意以下事項,並備好相關物品: ■零食 高原上地廣人稀,居民點之間的距離很長,很多地方沒有通訊網路覆蓋,因此要隨身攜帶一些應急食物,經常性地保持自己口袋裡有幾塊巧克力、奶糖、餅乾等。如果攜帶方便,也可備一些方便麵、火腿腸等,以防一時找不到就餐處。 另外,吃飯時不要吃得過飽,以免增加消化負擔。 ■水壺 一定要養成隨身帶水壺的習慣,只要能補充的時候,就將水壺灌滿,途中要保持裡面至少有半壺水。一來應對長時間無處飲水的可能,二來多喝水是應對高原反應的有效手段。 ■葯品 在高原上感冒或者發生其他疾病是很麻煩的。所以要准備一些常用葯品,如抗缺氧的紅景天口服液、復方丹參滴丸、銀杏葉提取液等,有條件也可隨身攜帶小型氧氣瓶;還有一些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葯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鹼等。牛黃解毒片、感冒靈等最好也隨身攜帶一些。 ■檐帽 進入野外,一定要准備帽子,最好是有檐的帽子。一則防止高原紫外線對臉部皮膚的傷害,二則防止體溫通過頭部快速散失。在高原上空曠的野外,防止體溫散失比低海拔地帶更加重要。 ■雨具 准備好雨衣、雨傘及防雨的衣服,高原天氣變化很快,一天多變,即使是最晴朗的天氣也要有所防備。 ■防曬霜 青藏高原天氣乾燥,空氣稀薄,紫外線十分強烈,所以帶上防曬霜很有必要,即使男士也要做相應防護,以免皮膚受傷。 ■保暖衣物 青藏高原的晝夜溫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氣溫偏低,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須准備外套或毛衣。 ■墨鏡 高原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會傷害人的眼睛,同時,高原上眾多的冰雪及水面會反射很強的太陽光。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將雙眼直接暴露在這種環境中時間長了,容易造成雪盲,所以墨鏡是必帶物品。由於一些旅遊線上塵土大,建議不要佩戴隱形眼鏡。 ■地圖 在野外旅行時,要做好旅行計劃,並帶好地圖。當地生活節奏緩慢,距離和時間概念較淡薄,因此問路時得到的信息只能作參考,防止單方面的消息誤導出現意外。 ■手電筒 高原空曠遼闊,缺乏參照物,人們很容易對高度和距離產生錯覺。因此,不要隨意離開旅行路線盲目進入荒野,更不要輕易進入無人區,防止在天黑前無法到達尋求後勤支援的地方。路不熟的情況下,黑天不要趕路,可就地扎營。可隨身帶一個小手電筒,在不得不走夜路的時候可能會有大用。 特別提醒:雖然需要攜帶很多必備物品,但要注意對物品進行整理、分類、精簡,盡可能減輕負重,避免過於疲勞。比如葯品,不必成盒攜帶,可以每種葯帶上必要的幾片。 ----------------------- 進入高原的十大注意事項 路書 一、 身體:西藏特殊的高原環境,對身體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到西藏旅遊之前有必要去醫院作身體檢查,在肯定自己心肺等主要臟器沒有毛病的前提下才能啟程。進入高原之前,避免過於勞累,要養精蓄銳充分休息好。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葯。 二、 高原反應: 在西藏旅行,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高原反應。高原反應因人而異,未上高原前很難預知。初到高原者,每個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等缺氧症狀。2~4天後,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狀好轉或消失。輕微的高原反應,會不治自愈,不要動輒吸氧,以免形成依賴性。初到高原的時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體力勞動。最好能用半天時間完全靜養休息,第一晚上要早休息,多睡眠。 三、 初到高原的前幾天,不要頻頻洗浴,以免受涼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腫的主要誘因(在缺氧狀態下不易痊癒)。 四、 如果感到頭疼、渾身酸痛,甚至連睡覺都困難,吃一片「去痛片」,可以持續發揮12小時的效力。 五、 高原天氣乾燥。會造成部分遊客易流鼻血和嘴唇乾裂,一定要准備唇膏,防曬露以及護膚用品。高原強烈的陽光和紫外線會傷害你的眼睛,應准備太陽帽和墨鏡。 六、 在高原,保持皮膚一定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另一個偏方是:晚上睡覺前一定要洗臉,早上起床最好不要洗臉。超過10天的長時間野外活動,如果沒有良好的衛生條件,最好就不要洗臉,灰撲撲的一般對皮膚有保護作用,當然,塗一點酥油會效果更好。有點臟不怕,怕的是洗得太干凈很容易曬脫皮的。 七、 注意保暖,西藏的晝夜溫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氣溫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即使在夏季也必須准備外套或毛衣。 八、 建議大家考慮帶著以下葯品:感冒葯、止瀉葯、消炎葯、創可貼,止疼葯、維他命C丸、紗布、眼葯水。不要去買如下物品:氧氣枕頭或氧罐,很多購買買氧氣枕的人都沒有因為缺氧而吸用,但進藏後往往帶著累贅,扔掉又不捨得(60 align=70元/個)。 九、 停車時一定要去上一趟廁所,不管有沒有排瀉欲,因為下一個停車點可能是四、五個小時以後。 十、 請您帶些小禮物!高原深處的兒童們缺乏文具和玩具。他們經常十分珍愛地拾起色彩鮮艷的膠卷盒和塑料袋。在領略美好自然的同時,莫忘記向高原的主人表示一點小小的心意。 風景如畫川藏線 全部行程一覽:成都——雅安——瀘定——康定——新都橋——道孚——爐霍——甘孜——瑪尼干戈——德格——金沙江大橋——江達——昌都——邦達——八宿——然烏——波密——通麥天險——林芝——八一——工布江達——墨竹工卡——拉薩。 川藏公路是318國道(上海-西藏樟木)成都至拉薩的一段公路,從成都開始,經雅安、康定,在新都橋分為南北兩線:北線經甘孜、德格,進入西藏昌都、邦達;南線經理塘、巴塘,進入西藏芒康,後在邦達與北線會合,再經巴宿、波密、林芝到拉薩。北線全長2412公里,沿途最高點是海拔5050米的雀兒山;南線總長為2149公里,途徑海拔4700米的理塘。南線因路途短且海拔低,所以由川藏公路進藏多行南線。但要挑戰自己,還是選擇川藏北線,因為沿途景觀之多之奇是其餘幾條線路所無法相比的。 川藏公路可以說是中國最艱險的路段。一半以上的路是在峽谷中和山脊上穿行。而且,不斷的塌方和泥石流增加了這條線路的不確定性(尤其是6——8月份,雨季的到來使這條路更具挑戰性),有些路段(比如通麥、怒江峽谷、芒康、雀兒山等)可能會因此中斷,一堵車就是幾小時、幾天甚至更長時間。即便通過,也必須冒著栽到山溝里的危險,必須非常小心。因此,走這條線,你必須先確定自己有足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否則進退兩難的時候可就晚了。 首先要說的是坐車。我們此次主要是以坐班車為主,因此,必須按照班車發車時間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行程。在藏區,一般要提前一天購買第二天的車票,還要注意班車車次是單號發還是雙號發,否則你就只有乾等的份。 其次,在川藏北線,由於縣城布局較多,吃住很是方便。住宿從10元一鋪的多人間到兩三百元的單間、標間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數比較干凈。但也會遭遇意外,我們曾在江達縣遇到過整個縣城三天沒有手機信號、座機無法打通,甚至賓館連水都沒有的情況。除了趕路吃飯睡覺,川藏線的風景之秀麗、多變足以讓人忘卻一切艱險。如新都橋,作為攝影家的天堂,如果在秋天去的話不在那裡呆上半天,簡直就是太遺憾了。而八美、塔公草原可以讓你領略藏地之美,而後面的龍燈草原、八邦草原等也是各有魅力。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好好欣賞道孚民居、瑪尼干戈的新路海、然烏湖等沿途景點。當然,德格的印經院是必須去的,否則川藏北線就是白走了。此外,很多時候稍微拐個彎,就可以看到更美麗的風景,如從道孚拐彎可以看「飛檐走壁的愛情」,從瑪尼干戈拐彎可以看格薩爾王的故鄉,從然烏拐彎可以看察隅冰川,從八一拐彎可以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關鍵是要有時間和資金。(黨鵬) 上線青藏 西寧——青海湖——格爾木——納赤台——昆侖山口——五道梁——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拉薩 從西寧再往格爾木、拉薩走,行話就是上線。上線是上青藏線的簡稱,不管是青藏公路還是青藏鐵路。 西寧至格爾木和拉薩的車,唯一的「合法」客運站是距西寧火車站不到200米的西寧汽車站, 西寧至格爾木票價131元/卧鋪票價131,比硬座貴了不到10元錢。長途卧鋪通常都不幹凈。 不過,在西寧火車站附近散落著許多「非法」的長途客車。 過了7.1,從格爾木去拉薩就有了4種選擇方式,長途客車、火車、自駕車還有搭車。火車最舒服,不過遠離了人群,也會失去許多對風景的感受。自駕車倒是方便,隨處可停留,不過硬體要求太高,花費也大。長途客車貼近生活,但是都繞不開走夜路,夜路期間,沒有風景、沒有生活,只有冷。而且,長途客車往往不會准時發車,晚半小時,1小時都是常見的事。 搭車是最能感受青藏高原的方式了,特別是東風貨車,坐在駕駛室,視野開闊,而且,只要你准備上幾包煙,和司機套好了關系,遇到美景和藏羚羊時,司機會為你停車,拍照留念。 在格爾木搭去拉薩的車,可以在南郊西藏地礦的門口。如果到拉薩,價格在100-200元之間,如果是短途,價格則在50-100元之間。從格爾木到拉薩,沿途要翻過昆侖山口(4767米)、風火山口(5010米)、唐古拉山(5206米)等路段,如果是有高原反應的體質,這段路會比較艱苦。由於沿途基本上沒有象樣子的食宿點,不如從格爾木早點出發,1天直接到達。若是去納木錯,可以當天從格爾木到當雄縣,住一晚上,第二天去那木錯湖後再趕到拉薩。翻過昆侖山,就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了,可以看到藏羚羊。除此以外,一路值得停留的風景還包括:納赤台的昆侖神泉、昆侖山口西8.1級地震紀念碑…… 可以住宿的地點有:一路上的兵站,如納赤台兵站---五道梁兵站---沱沱河兵站---唐古拉山兵站---安多兵站---黑河兵站---當雄兵站。兵站的住宿通常50元/晚,條件一般,但安全、可靠。 從格爾木一直到安多,是沒有標准間的,除了兵站,西大灘、五道梁等各處有少量旅館,價錢在10元-50元/床位之間。過了唐古拉山,穿過安多,那曲是沿線較大的城市了,這里倒是有些賓館不錯,如那曲飯店,標准間240元/晚。當雄也有個白馬賓館,藏式的。(謝揚林) 茶馬古道游 昆明——大理——中甸——德欽——飛來寺——西當溫泉——雨崩——西當——鹽井——芒康——左貢——八宿——然烏——波密——通麥——魯朗——林芝——八一——拉薩 大多數走滇藏線的人都是把昆明作為旅途的第一站。從昆明到大理,直達大巴票價116元,火車卧鋪才80元。這是因為「雲南十八怪,汽車跑得比火車快」的緣故,汽車大約4個半小時,火車要近8個小時。大理的下一站是麗江,到麗江一定要住古城裡面,可選擇的地方非常多,多處是家庭客棧,很多都能夠提供寬頻上網了。古城也有好幾家青年旅舍,價格也不貴,50-80塊能住上標間。古城裡玩的方式也與大理的古城差不多,晚上四方街河邊兩岸的酒吧非常熱鬧,男男女女站在岸邊對歌,好這一口的朋友一定能很盡興。麗江附近的束河古城非常值得一去,這是茶馬古道文化非常重要的節點,古城裡有不少當年馬幫馬鍋頭的老房子,房子非常有特點,有些已經經營客棧或酒吧。玉龍雪山也是一座沒有人攀登過的雪山,離市區大約20-30公里,如果你要接著進藏,也可以跳過,沿途還有很多雪山。 從麗江到中甸的班車不到一小時就有一班,中間經過著名的虎跳峽,沿途最好別瞌睡,風景非常優美,翻過大峽谷,就進入高原平原。中甸到德欽的班車都在上午12點以前,一天共三班。行程大約5個多小時。路上的風景非常好,要經過奔子欄,翻過白馬雪山埡口(4200KM)。到德欽後可直接去飛來寺住宿。飛來寺的對面就是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的梅里雪山,當地人叫卡瓦格博,日本登山隊數次試圖攀登均失敗,並因此發生全球第二大山難。飛來寺有一個藏族人開的藏吧——明珠禪摩藏吧,晚上,主人會給你們播放山難記錄片《卡瓦格博》。可以喝到地道的酥油茶、青稞酒,還有法國傳教士秘方釀制的葡萄酒。有時間,一定要去看一看明永冰川,也看看山下村子裡的人如何生活。 鹽井是西藏境內第一站,也是西藏境內惟一的一個納西族鄉,與茶馬古道有很深的淵源。鹽井有天然溫泉洗浴場,如果要停留,可以住在浴場。鹽井雖然僅是進藏的一個中轉站,但有兩個地方值得一去,一個是天主教堂,另一個是文成公主廟。 在鹽井,你可以坐去芒康的車,在芒康川藏南線和滇藏線由此會合。運氣好的話,香格里拉到拉薩的車也可能能碰上(問飯店老闆),這樣,你可以選擇坐到你想要去的任何一站——波密、八一,甚至直接到拉薩。(江海波) 要想走新藏 鐵人配鐵蹄 葉城——庫地大坂——麻扎大坂——蘇蓋提——康西瓦——甜水海——界山大坂——多瑪——日土——獅泉河——巴噶——仲巴——薩噶——拉孜——日喀則——拉薩 人們概念中的新藏線和現今的新藏線是兩個概念。大家的概念來自於早期認識,此前,新藏線於1957年通車,到阿里地區的首府所在地獅泉河一切就OK。但是,現在的新藏線指的是必須到達拉薩。不要耽擱,路途大致需要15天時間。 從區域劃分上看,界山大坂是新、藏兩省區的分界點,此大坂長達142公里,海拔高達6750米,是此行中最令人犯暈的地段。僅次於它的死人溝也是個很恐怖的地方,海拔5500米,站在這塊土地上的時候,身體素質再好,你沒有理由不感到飄飄然。 遊玩線路(生態區域)分布看,獅泉河作為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的首府,將新藏線割據成了兩大版塊,靠新疆方向荒無人跡,是典型的無人區,會領略到大漠之蒼浪式的惟美,醉在其間,疼在身上。不過,這段路快結束的時候,與印度一水相連的班公湖會令人眼睛大亮。而靠近拉薩一方人煙漸多,綠色吐翠,心情會隨之輕松許多。這時候,會欣賞到「神山」岡仁波齊峰和「聖湖」瑪多雍措。此外,沿著喜馬拉雅山脈行進,心隨雪山飛,照相機一般很受罪。 從交通便利程度看,距離日喀則80公里處的謝通門縣(從縣城附近走過,不進,所以不在行程之列)是一個分水嶺。此前,簸箕路、搓板路、麵粉路、戈壁路、羊腸路、過河路,路路俱全,樣樣難受,一路苦頭吃不完。之後,還算寬敞的柏油馬路豁然令人眼亮,司機興奮的會哼起小曲,此路盡頭,便是拉薩,愜意的感覺會湧上心頭。 從葉城到獅泉河1050公里,從獅泉河到拉薩則需1750(一說1250,二說1650,數字很是不統一,新藏線上的許多數字都是沒有統一的標准)公里的行程。途中需要歷經巴噶、仲巴、薩噶、拉孜,然後到達日喀則,最終進入拉薩。 在六條進藏線路中,新藏線平均海拔最高,沿線前段海拔落差很大,後段則比較平緩,大部分公路均處於無人區內,交通及通訊十分不便。夏季的時候,每天都有少量貨車從新疆葉城開往西藏阿里,但從獅泉河到拉薩的貨車很難找。 此外,從葉城到阿里沿途沒有一個加油站,而從阿里到拉薩則一路有較多的加油站。 前面所說的都是搭乘車輛的旅遊方式。據悉,如果自駕車的話,除了上述美境,還可以有所選擇的到阿里地區扎達縣的著名古跡古格王朝、普蘭縣的民間邊貿市場、日喀則的亞東民間貿易口岸、雅魯藏布江以及諸多的地方藏傳佛教聖地和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寺廟情趣觀光、遊玩、領悟。 總體感覺,走在新藏線上,有兩樣東西必須要一流,否則別去。一是身體,在過界山大坂和死人溝的時候,一旦感冒,確實要命。這一點都不誇張。二是車輛,需保養的精益求精,最少准備兩個備胎,司機要會修理工的基本功夫,能處理一些隨時可能出現的棘手問題。搭乘班車適合做工或者沒有經濟能力時選擇,如果是為了遊玩,最好不要冒那個險。 其實,現在從新藏線上徒步或者騎自行車上山的人據說也有一些,但那是冒險家和國際旅遊家、追求刺激者玩的游戲,一般的身體、大眾化的毅力、吃小苦的動力,都不足以支撐這樣的行動。(黃傑) 旅程從心開始 藏線江達一段曾經被無數旅遊者認為是這條線上最無趣的,沒有風景也沒有突出的宗教文化。但進入果普白宗神山景區之後,曾益就意識到任何時候都不能人雲亦雲。瀑布從山上直瀉而下後,匯成一條水流湍急的溪水一直留向下游,在那裡匯入江水。溪水邊是一片片盛開著五名小黃花的草壩,一條山間小路隔開草壩和樹林,無數的喬木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繪畫成一片根雕林。白宗神山是藏區著名的神山之一,相傳蓮花生大師曾在這里修行。每隔12年據說山間的一扇大門就會打開,走入其中的人們能聽到世間所有的聲音。而這個時候也是藏民轉神山的時候。 能的開發潮 「這里融合了山的雄奇和水的秀美。」來自青海藏區的曾益說這里有獨特的美。據說還沒有外人見識到這里的美,但卻是當地人耍壩子的最佳選擇。但他的感慨剛落,旁邊的當地人說想要開發這里,想把這里開發成一個高檔的旅遊度假村,會在這里建起酒店等設施。曾益默然了,走過了雲南、青海的他最後說了一句話,我希望什麼都別建。 但他也知道這不可能。旅遊資源恐怕是江達以後發展經濟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從1998年實行天保工程之後,伐木受到了禁止,木頭財政的總結勢必需要其他東西來填補空白。而旅遊會是他們的最好選擇。這對整個甘孜藏區也是如此,甘孜州委宣傳部的人明確指出,旅遊業是甘孜州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 實際上藏區的每個地方都有發展旅遊的先天優勢,天然的美景加上藏族在歷史中積淀下來的習俗,構成了今天旅遊開發的資源。以甘孜州為例,甘孜州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的核心區,「北線的旅遊開發相對於南線晚,」但道孚縣政府宣傳部劉部長並不因此承認在資源上就輸給了南線。素有小江南的波密,其旅遊局的人就憤憤不平,古格王朝不就是一堆廢墟嗎?這里也有一個歷史上很有影響的王朝,嘎朗王朝的遺址,「嘎朗村的人世世代代守護著昔日的王宮,所有的挖掘開發工作都沒有進行,因此很少人知道它。」他相信其旅遊和歷史價值不會低於古格王朝。在波密,目前進入開發程序的景點惟有米堆冰川一個。這就是川藏北線的現狀,雖然有金飯碗,但還只是看著沒有用。 因為沒有資金,線上幾乎所有的縣都希望能夠引入外資來進行開發。包括道孚、爐霍、甘孜、德格到江達、波密,其財政基本都只能持平,根本沒有多餘資金進行旅遊開發。此前,上述提及的縣城都曾主動出擊,到各個和旅遊發展的會議上去尋找合作夥伴。也有感興趣的公司到當地考察。「但基本上都黃掉了。」甘孜縣旅遊局局長說,人家嫌他們的基礎設施太差了,道路不通暢,可能導致旅遊者進步來,這就會拉長他們的投資回報時間。這對他們不劃算。 如何重蹈覆轍? 然而這正是曾益擔心的地方。地方政府求發展的急迫心態和很多地方的一致,因此也可能做出和其他地方一樣的蠢事:對開發商的要求無條件滿足。「結果是什麼?只應天上有的美景從此在人間再也見不到了。」 這種例子已經不是一個兩個了。麗江的玉龍雪山被架設了3條索道,每條索道都深入到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其中,長達3000米的玉龍雪山索道延伸到海拔4506米的雪山上,每小時單向運送客流量達426人。為架設索道,玉龍雪山區域砍伐了數千平方米的原始森林。這樣的結果是給保護區帶來了生態災難,冰川開始融化;高山植被和野生花卉被遊客踐踏、破壞;野生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且小氣候的變化使得原本終年積雪不化的雪山出現了夏秋兩級雪山無雪的後果。 有這樣境遇的顯然也不是玉龍雪山一個,包括九寨溝、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溝冰川、峨眉山等這樣的景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生態被破壞的現象。 也許正是從這樣的災難中得到
很不錯哦,你可以試下
iznjfsauso08374787142012/1/10 19:57:09
⑦ 中國的第十八軍是什麼時候渡金沙江的
十八軍遵照西南軍區決定於1950年10月7日開始全線渡江,執行昌都戰役的命令,准時於鄧柯、德格、巴塘橫渡金沙江,打響了昌都戰役。
金沙江位於長江上游,鄧柯至巴塘段水面最寬到120米,水流急速,多暗礁漩渦,水情十分險惡。鄧柯為北線主要渡口。
為了實現昌都戰役的大迂迴戰略,五十二師前指及所屬一五四團提前於10月6日凌晨開始渡江,並迅速向預定地點前進,10月8日至青海省玉樹以南的巴塘草原;青海騎兵支隊於10月7日從玉樹出發,當天到達巴塘草原。
五十二師騎兵偵察連已於10月6日到達巴塘草原,配合騎兵支隊行動。郄晉武團長和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夏川具體組織協調部隊展開行動。師前指於10月8日趕到巴塘草原,10月8、9日,按騎支、師前指和一五四團的序列向西南繼續前進。
五十二師主力於10月7日開始強渡金沙江,10月12日渡江完畢。渡過金沙江以後,一五五團在右,向生達、昌都攻擊前進;一五六團(欠一個營)、軍炮兵營在左,沿玉曲、都蘭多之線,直取昌都。
師指沿一五六團路線跟進。一五五團先頭部隊前進途中,獲悉牙夏松多藏軍和民兵駐防,即向牙夏松多奔襲,斃傷和俘虜藏軍10餘人,藏軍殘余部隊倉皇西逃。
擔負正面進攻任務的軍偵察、工兵兩營及第五十四師炮兵連,於10月6日黃昏後從德格向金沙江邊開進。
三隊人馬在開進中,除指戰員背負武器裝備和糧食外,兩個人抬一隻牛皮船,60人抬一條木船,乘夜暗急行幾十里路,凌晨三炱到達金沙江邊。
10月7日拂曉,偵察營擔任突擊的第一連在炮火掩護下開始渡江,向對岸崗拖藏軍第十團一部發起猛烈攻擊。但藏軍居高臨下,進行頑強堅守。
解放軍戰士拚死強渡,齊心協力把船劃到岸邊,迅速攻佔了灘頭獨立家屋,在炮兵掩護下,堅守了灘頭陣地。後續分隊強渡時,遭到藏軍密集火力的封鎖,強渡受阻。到了10月8日凌晨,經嚴密組織,才強渡到金沙江對岸,於是迅速攻佔崗拖,斃傷和俘虜藏軍30餘人。駐同普的藏軍第十團百餘人聞迅便向江達方向逃竄。
由苗丕一指揮的五十三師一五七團主力,於10月7、8日自巴塘以北偷渡金沙江,直取寧靜。該團第三營於10月10月9日零時,在竹巴籠渡口經過激烈戰斗,終於渡過金沙江,斃傷和俘虜藏軍第九團一個連。
10月11日,當一五七團部隊進至寧靜(現芒康縣)附近的古雪(古樹村)時,藏軍第九團代本德格?格桑旺堆見敗局已定,經與部屬和官員、頭人等商議,就主動前來接洽和解,受到一五七團政委冉憲生的熱情接待。
苗丕一將格桑旺堆謀求和解的情況上報後,西南軍區於12日復電,給予寬大處理。10月12日,格桑旺堆引導一五七團進入寧靜。藏軍第九團的起義,削弱了藏軍的抵抗能力,大大增進了解放軍的進軍速度。
戰役發起後的第5天,十八軍前指張國華、李覺根據藏軍各部隊反映過來的情況,判斷藏軍有全線撤退的可能,大概會放棄昌都城。張國華等人於10月11日電令各部迅速前進,特別電令青海騎兵支隊和一五四團兼程前進,務必完成戰役迂迴包圍任務,務必切斷藏軍退路。
此時,各路部隊已進入戰役縱深地區,跋山涉水,歷盡了無數的艱難困苦。為完成作戰任務,各參戰部隊加強部隊的思想教育,充分發揮幹部和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以及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確保軍前指迅速前進、兼程前進命令的實現。
五十二師決心以一五五團、一五六團一起殲滅位於生達的藏軍第三團。兩團兼程前進,其先頭營分別於10月13日晚、14日中午抵生達,尚未對藏軍形成包圍,牟霞代本便率藏軍西逃。一五六團立即經玉曲卡向昌都快速前進。
10月16日下午在小烏拉追上藏軍第三團後尾。藏軍見勢後撤。經生達、小烏拉兩次戰斗後,師主力分路繼續向昌都急進。
走內翼的一五四團,在穿越近百公里荒無人煙的巴塘草原時,天氣異常惡劣。也許剛才還是烈日當頭,可能馬上就會烏雲密布,接著就大雨磅礴,而且風雨之後還可能大雪彌漫,條件可謂艱苦。
10月14日夜,該團被大風雪和冰雹阻於囊謙寺以南高山上,戰士們就卧在冰雪上進入了睡眠。10月15日晨,整個部隊已被大雪覆蓋而看不到人,這真是難以想像的艱難啊,為了西藏解放他們受盡了折磨。
偵察、工兵營強渡金沙江後,戰士們繼續挺進,追擊開始西逃的藏軍十團。16日晚,從藏族群眾中獲悉前面就有很多藏軍,牛馬千多頭的情況,根據群眾的情報,蘇桐卿、王達選立即率部連夜兼程前進15公里,在覺雍以西的拉者山口發現了集聚地。
於是,解放軍迅速將藏軍第三團噶炯娃部及第十團一部約200人包圍。激戰1小時,打敗藏軍。戰斗結束後,立即向昌都追擊前進。
⑧ 原甘孜州公安局福局長扎西澤仁在哪
你好,樂意為你解答:
扎西澤仁 四川巴塘人,藏族,1929年3月出生,1949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194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巴塘師范附小校長,康定軍管會秘書處秘書、教育科科長,康定自治州人委辦公室主任,康定自治州宣傳部副部長,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孜州委書記處書記、宣傳部長兼理塘縣縣委書記,甘孜州委副書記、州革委會副主任,省委民工委副書記、省民委主任,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1999年9月離職休養。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屆省委委員。 2008年6月13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0歲。
⑨ 格桑卓瑪是什麼意思
格桑是高原上的一種野花,卓瑪就是女孩的意思
⑩ 堯茂生的探險故事
這個;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考驗人的體能、膽氣、智慧和信念的漂流探險活動像送春的東風,吹遍世界最高處、四季雪飄的三江源地區。
許多人或個人或組隊,先坐火車,再乘汽車,最後騎馬驅牛,紛紛從全國各地直抵長江、黃河的源頭。一時間,姜根迪如雪山、瑪曲曲果日國旗飄揚,激情沖天,人跡罕至的三江源頭通過報紙、電視,映入人們的眼簾,滲入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田。漂流長江、黃河的勇士們乘小橡皮筏子,揮動木槳,在坡陡流急的三江源區河道中穿波擊浪,勇氣感人,精神感人。許多漂流勇士在空氣稀薄、含氧量少的高原患上了病,體能明顯下降,但他們的鬥志不減,信心倍增。不少人在險攤危峽翻船而付出了生命,三江源漂流的壯舉中,犧牲了的漂流勇士和經過最為艱難和最為險惡河段的漂流勇士,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精神在世界的最高處樹起了水晶石般的碑。
漂流活動就像大江大河般快速地越險穿峽,義無反顧地撲入大海。三江源區彷彿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空曠。但江河的奔流聲又不時把人們的記憶引回80年代,大橋上、渡口邊似乎仍有鞭炮聲、鑼鼓聲的餘音,在草地上至今好像留有淡淡的甘露般的青稞酒的清香。高原人喜歡勇敢的人,但高原人更喜歡誠實的人。在三江源區豐富的故事寶典中,一個來自內地的漢族漂流勇士有了他的一頁。他是神聖古老故事的又一延續……
一個橡皮筏子,一雙木槳,幾本日記本和簡易的照相錄相器材,再加上補充熱量的食品,帶著「我們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對長江和黃河的漂流探索應該走在外國人的前面」的激情,西南交通大學電化教育室攝影員堯茂生,由他的三哥堯茂江陪伴,從成都乘坐火車經蘭州、西寧,到達格爾木市,然後改乘汽車前往目的地,因公路難行,返回雁石坪.在多瑪區委幫助下,他騎馬驅牛,與馭手加索、區幹部司求加布,經過尕爾曲、崗隴強瑪、查索山等,跋涉十餘天,終於到達姜根迪如雪山,他將國旗和西南交通大學校旗、校徵插上人跡罕至的長江源頭。1985年6月20日清晨6時,堯茂生和堯茂江在查索山前的納欽曲岸邊與相處了二十幾天的向導和馭手握別,兩人乘著「龍的傳人號」橡皮船開始啟航。在發辮似的河道里,在冰雪和寒風中,兄弟倆輪流劃槳,途中險遭棕熊襲擊,險被暴風颳走。倦極蜷卧於船上,餓了吃幾口冰冷的食品。6月23日頂風冒雪終於到達沱沱河沿的唐古拉小學,並夜宿小學馬彪校長和何老師的宿舍。堯茂生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到:「唐古拉山鄉小學,海拔全國居冠。小學生們臉紅黑,胖胖的,居然比內地小孩懂禮(貌),遠遠向老師行禮,打招呼,憨實可愛。……今日組織學生拍攝十餘鏡頭,又與馬彪老師在大橋處合影」。7月2日,堯茂生告別眾人,離開沱沱河沿開始了單人漂流。由於河道散亂,多次擱淺,堯茂生下水拖船,一路上大雨淋,又遇逆風,還遭熊等猛獸的侵擾,7月6日出一峽口時,遇連續數排數米高的巨浪襲擊,險些船翻人亡。後遇兩藏族青年,幫助堯茂生清除艙內積水。7月7日午時,在谷內一牛毛帳房中,堯茂生得到牧民的熱情招待,以開水、油餅贈之。7月8日,在一處名叫牙格張卡(地名)的地方,堯茂生在風起浪涌的河道里不慎落水,所幸憑救生衣化險為夷。在堯茂生歷經艱險的日記中,對高原動物有動情的描述。當他割取河岸邊一頭死雄鹿的鹿頭掛在後艙出發後,他發現「途中有數只鹿見之,爭奔涉水靠近,並發出嗚咽之聲,依哀悼之情矣。其聲之悲,其情之切,令人心碎。船行遠,鹿群似木立水中,戀戀不去」。在這里,與其說鹿在傷悲,還不如說堯茂生在傷悲。一顆善良博愛的心躍然紙上,令人肅然起敬。7月10日,堯茂生得到曲麻萊縣委宣傳部茲誠部長和一位張姓老師的接待,他們開了證明,並贈送堯茂生食品。7月17日,在直門達水文站受到全體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他在此處休整並拍攝了周圍的一些地方。7月23日,又開始了漂流,過巴塘河口,進入金沙江。7月24日在金沙江通伽峽險流中堯茂生不幸翻船遇難。一個年僅35歲的中國優秀青年,在漂流了1 300多公里後,魂歸長江源。僅剩下的一冊約2.2萬字的漂流日記,寫得朴朴實實,沒有虛華,就像他的為人一樣。
在三江源區,人們除了談到他如何勇敢地與險關激浪搏鬥外,人們更多地談到他與這里的牧人、學生、幹部、老師、水文工作者傾心相談,心心相印的一件件、一幕幕平平常常的事情。在三江源普通牧人的眼裡,他是一個踏踏實實、憨厚可愛的人,是一個向上的好青年,是一個值得深交的好朋友、好兄弟,是一個能感動萬里長江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