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文有趣的艾草200字
又聞到濃濃的粽香,又嗅到了艾草特有的甘苦,那一片片田地,早已被一片綠色佔得一點土壤都看不見了,五月的故鄉,充滿了艾草清涼的氣息。
掐下一片艾葉,放到鼻子邊。頓時,那種特有的艾草味兒一下就鑽進了肺腑,馥郁的香味激活了大腦中許多沉睡了許久的細胞,蠕動著,把思緒拉到很遠很遠。
外婆最喜歡把艾草編制繩子,曬干後用來驅逐蚊子。漫漫的夏夜,氤氳的艾草香一直伴隨著我,在艾香中看著村裡的婦女們拿出幾個大盆子,將採摘歸來的艾草倒在裡面,拿出幾張木凳,一邊拉著家常,一邊去掉艾草的柄,這是要做艾糍,因為每年過端午節都要做,所以,她們雖然嘴巴不停的說,手的動作卻快得很,左手拿著艾草,右手一掰柄,便將它丟進另一個盆里,不用十分鍾,便弄好了幾盆子。拿出剛燒好滾燙的開水,將艾草泡在裡面,等那艾草軟了,邊拿出來,用刀剁成艾草泥,搗刀的聲音,有節奏的響徹在夏空中,飄盪在濃濃的艾香里。
② 實踐作文500字 采艾葉 做艾米果
陽春三月,在這個春暖花開的踏青時節,也正是艾草遍地叢生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你在江南,絕對不能錯過的食物就是艾米果。艾草想必在農村的孩子都不會太陌生,艾草是一種很好的食物,現在的這個時候是艾草長的最旺盛的時候,往田野里一瞧,大片大片的。
艾葉草是一種生長於田間的一種草本植物,清明前後,是這種草長得最好的時節,也是吃艾米果的旺季。從農歷二月至清明的家家戶戶都會弄艾米果吃。記得小時候,每逢周末,我和姐姐就到田間摘到新鮮的艾葉草,鬧著讓媽媽給我們做艾米果。
在中國,只要是節日,都與吃有關,就算在清明節也不忘一飽口福,這天雖然懷著對逝者的思念,但同樣是個美食節,艾米果就是這個時節最受歡迎的美食,它不但味道可口,更是一道充滿了思念與緬懷的佳餚。好多人喜歡採摘鮮嫩的艾草,搗碎,和糯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來製作。長的,方的,圓的,各種形狀的都有,放入蒸籠,蒸熟即可。
艾米果,江西贛南一種常見小吃。特別在清明時節,田野里長滿野艾葉時,大人牽著小孩出去採摘野艾葉,回來全家人一起做艾米果,吃也熱鬧,做也熱鬧,很能營造出家庭和睦的氛圍。還可以在裡麵包上些用鮮肉或臘肉、筍、大蒜等配料製作的餡,做成艾米包包,放在鍋里蒸熟後,味道甚佳。
傳說晚清時期,有個姓艾的女人,人稱艾嫂,在修水縣城清雲門外搭了個小茶棚擺設茶攤。為招徠顧客,就試用這種艾葉和糯米粉做成包有糖餡、形似(飠肖 )子的點心應市,哪知這玩藝竟清香可口,色似翡翠,一時門庭若市,供不應求。一日,一儒者慕名而來,品嘗後稱贊名不虛傳,遂問此品何名,艾嫂笑對來者無言可答。儒者見艾嫂熱情和藹又胖乎乎矮蹬蹬的,便風趣地說:"我替你取個名吧。"艾嫂點頭應允,儒者戲說:"這玩藝既是艾葉和米粉做的,又形似你艾嫂,就叫它'艾米果'吧"!在座顧客聽後一齊拍手叫好。從此,"艾米果"這道點心就傳遍全縣,成為春季應時佳點。
艾米果特色表皮光滑,色澤翠綠,清香撲鼻,甘中帶苦,質柔有韌性,食而不膩。不僅風味獨特,且能溫肺暖脾,散寒除濕,有防病保健之功效。
也許今天的遠離家鄉、遠離父母、朋友,為了夢想在異鄉拼搏。又是一年清明到,家鄉的艾葉草長滿了田間地頭,春風吹起了你對家鄉的思緒、對親人的思念、對艾米果的懷念。
③ 關於艾草的句子
1、早晨送孩子去上學,驚喜地發現小區大門旁插著幾枝艾草,一股艾草香撲鼻而來,令人神清氣爽。
2、在我的記憶深處,故鄉的端午節就蘊藏在這悠悠的艾香里。
3、艾草是一種中葯,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似菊,表面深綠色,背麵灰色有絨毛。
4、在我的家鄉,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房前屋後,隨處都能見到艾草蒼綠色的身影。
5、艾草的生命力極強,割去一茬,新的一茬很快又會長出來,即便是秋後稈葉枯萎,到了來年的春天,它又會頑強地冒出一片新綠,並且瘋狂地長成一片蓬勃的蔥郁。
6、童年時代,每到端午節這天,母親就會早早地喚醒我,沿著鄉間小路,到田地邊去采艾草。
7、母親把割來的艾草,掛在房子的門框上,蒼郁的艾草葉給農家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8、艾草除了具備驅除蚊蠅,毒蟲的功效外,還有諸多的用途。
9、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上一年級的一個冬天,我的雙腳生了凍瘡,腳踝腫脹的像兩個剛出鍋的饅頭,媽媽熬了一鍋的艾草水,讓我把雙腳浸泡在熱騰騰的艾水裡,幾天後,腫脹全無,功效很是神奇。
10、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地遠離了故鄉,但我與那平凡而神奇的艾草卻藕斷絲連,每逢端午之際,我都會去葯店買些艾草條,不為驅蚊,也不為避邪,只是喜歡那種苦香味,似蒿草,像野菊。
④ 描寫艾草的句子
1、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地遠離了故鄉,但我與那平凡而神奇的艾草卻藕斷絲連,每逢端午之際,我都會去葯店買些艾草條,不為驅蚊,也不為避邪,只是喜歡那種苦香味,似蒿草,像野菊。
2、有時在工作之餘,我會把艾草條點燃,放在百會、三足里、神厥、關元等穴位進行熱灸,任憑自己被那濃烈的香味和煙霧所包圍,清苦的香味就像我蘊藏的心事,在五月的田野里彌漫開來。
3、下班後,我和妻子帶著孩子,去梨園里割艾草,盡管這時候的艾草長得不算太高,但那淡淡的清香味,卻時刻彌漫在梨園得最深處,聞著那艾草的香味,我覺得是那樣的芬芳、親切與可愛,我似乎聞到了家鄉的味道,聞到了母親包的粽子的香味,也喚起了我心底那份對美好時光的回憶。
4、艾草陰干壓製成艾條、艾柱,能治病驅蚊;艾草煮的雞蛋,也酥香可口,有清火消炎的功效。
5、母親把割來的艾草,掛在房子的門框上,蒼郁的艾草葉給農家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6、艾草的生命力極強,割去一茬,新的一茬很快又會長出來,即便是秋後稈葉枯萎,到了來年的春天,它又會頑強地冒出一片新綠,並且瘋狂地長成一片蓬勃的蔥郁。
7、在我的家鄉,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房前屋後,隨處都能見到艾草蒼綠色的身影。
⑤ 對艾草美食的贊美唯美句子
沙(杜甫)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 風來蒿艾氣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 古風(陸游) 木生雖拱把,鮮不困斧斤。 枯朽亦可全,又以薌故焚。 嘉禾終銍艾,豈獨草見耘。 此理講已熟,要當尊所聞。 山房(陸。
⑥ 以我喜歡艾草寫一篇作文300字左右丶
我喜歡讀書
我喜歡讀書,就好像我熱愛各種各樣香甜可口的美食一樣,讀書不但豐富了我的知識,開拓了我的視野,還給我帶來了許多的快樂。
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天晚上睡覺前,媽媽為了哄我睡覺總是要給我讀上一段故事書。從媽媽的故事裡,我知道了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美麗善良的「白雪公主」,還有機靈可愛的「小紅帽」……那時我總是想盡辦法纏著媽媽讓她盡量給我多讀一會書,可是媽媽總是在9點一過就不再理會我的任何要求了,我只好躺在床上一邊假裝睡覺,一邊在腦子里回想剛才的故事內容,不知不覺中也就真的睡著了,我還真的在夢里夢見過白雪公主呢!
記得開學沒多久,媽媽就送了我一套注音版的《小豬唏哩呼嚕》,上面的小豬唏哩呼嚕雖然很傻,但它很可愛、也很勇敢,在它身上發生的一個個故事常常讓我捧腹大笑好久,厚厚的兩本書,我只用了不到一個月就讀完了。從那以後,我又讀了《阿獃和阿瓜的故事》、《兔子的名片》、《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選集》、《科學家的故事》、《名人名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十萬個為什麼》等各種類型的書,從這些書中我不但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得到了很多啟發,懂得要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學會了關愛他人。我也知道了時間的寶貴,要珍惜時間,不能浪費時間,因為「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書可真是我的良師益友啊!
我有時還會把書中看到得好的詞語及句子記在本子上,作為我的讀書筆記。後來媽媽為了讓我更好地學習寫作,又給我買來了《200字作文》、《400字作文》、《看圖作文》等,這樣慢慢地我對寫作文也就不那麼害怕了,有時也能寫出一些好的句子來。
讀書令我受益無窮!
⑦ 艾草的相關文章
浮生拾慧---艾草 (黃廷法 文)
花草能夠有幸走進人間的節日,並被賦予了特定的意義又得以為人類廣泛使用,是花草的幸事!然並非所有的花草都具備那般意義!大凡能粉飾民俗的花草,或以花色取勝,譬如牡丹,被命名為國花之後,洛陽人還特意為其專門設立了一個國際牡丹節;有以花語意義取勝,情人節送出的玫瑰,母親節送出的康乃馨是也!另有以時令取勝的,便是那「凌寒獨自開」的梅花。還有以葯性取勝的,即如那重陽的茱萸,端午的艾草。
杏為醫家之花,艾乃醫家之草。端午為春夏之交,是時氣溫轉換,百病易生。蛇穴周圍,七步之內必有化解蛇毒的良草;春秋雜病易生之即,阡陌溝渠間也定能找到祛病的妙葯!《本草》記載:艾草性味苦辛、溫熱,宜養脾、肝、腎。艾葉艾梗,除能夠熬製成祛病的湯劑外,中醫實施針灸術時,也常以揉捻成團的艾葉固著於針尾,點燃後用作輔助治療。
也因此葯性,走入民俗中的艾草便被賦予了神異的功用。端午之日,采來艾草懸掛於門首,傳說可以祛病辟邪。是日還可以采來懸掛的是一種叫作菖蒲的草葉,此草葉形似劍,有斬妖除魔之寓意,民間遂有俗諺曰:「菖蒲驅惡迎喜慶,艾葉避邪保平安。」「蒲劍沖天皇斗觀,艾旗拂地神鬼驚。」
我母親是很能夠洞悉並利用艾草功效的一個人。小女出生之即,因身體孱弱,母親便於端午日親自到野外采來大量艾草,晾乾、揉碎,為女兒縫制了幾個精緻小巧的艾葉枕頭,時至今日,女兒一直枕用,於是對於春秋時節小兒易發的哮喘咳嗽,女兒總是能夠幸運地避免!
⑧ 清明節作文艾葉草400字
記得小時候,每每快到清明節時,我常約幾個小夥伴到田野、山坡去挑艾葉,待采滿一籃子拿回家,媽媽就會挑掉硬梗、枯葉,用清水淘凈泥沙,然後在開水中焯一下,以去掉其苦味,然後擠掉水分,把艾葉剁碎(或者用粉碎機絞碎)。取晚米粉、糯米粉,按2∶1的比例,加水拌勻,放入適量的已剁碎或絞碎的艾葉,揉勻,加入已准備好的細沙或鹹菜炒春筍等餡子,做成一個個團子,上籠蒸熟後,色香味全的清明團子就成了。
其實艾葉不僅是一種食材,而且也是一種有2000多年歷史的葯材。早在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記載艾葉的療效與用法。艾者,有治理、安定之義。《釋名疏證補》雲:「艾,治也」。因艾可治病安身,是以得名,葯用其葉,故名艾葉。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指出了艾葉的神奇功效。
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葉,為多年生草本,生於路旁、草地、林緣等,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其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耐蔭,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最宜生長。常在4~7月花尚未開、葉正茂盛時,采葉陰干。艾葉多皺縮,有短柄,完整葉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粗鋸齒,上表麵灰綠色,有稀疏的柔毛,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以葉厚、色青、背麵灰白色、絨毛多、香氣濃郁者為佳。臨床應用的艾葉以陳久者為好。
艾葉性味苦辛、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濕止癢、安胎等功效。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曰:「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正》也說:「艾葉,能通十二經,而尤為肝脾腎之葯,善於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搗汁,或熟用煎湯,或用灸百病,或炒熱敷熨可通經絡,或袋盛包裹可溫臍膝」。艾葉止血宜炒炭用,理氣血宜生用。但陰虛血熱者當慎用。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艾葉主要成分為揮發油,還含有鞣質、黃酮、醇類、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對艾葉油平喘有效成分進行系統的葯理學研究表明,其單萜類、倍半萜類的化學結構與平喘作用有關。取艾葉油0.25~0.5毫克/千克,對大鼠進行灌胃或腹腔注射,結果顯示各組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艾葉油還有祛痰、抗過敏、利膽的作用,如將艾葉油製成混懸液(艾葉油25微升/毫升),可使大鼠膽汁流量增加。艾葉油還對離體蟾蜍心和兔心有抑製作用,並能對抗異丙腎上腺素的強心作用。將艾葉油對兔子進行腹腔注射,結果顯示有鎮靜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艾葉不同炮製品的凝血時間也不同。體外實驗證明,艾葉油對球菌和大多數革蘭氏陰性桿菌均有抑製作用。綜上所述,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護肝利膽、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可治療崩漏、痛經、習慣性流產、支氣管炎、肺結核、感冒等多種疾病。
⑨ 贊美艾草的句子
老家的土地上生長著一種叫艾草的植物,一叢叢,一簇簇,隨處可見,對生存環境要求不高,只要是向陽排水好的地方就能生長,可食用可入葯。
在家鄉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房前屋後,隨處都能見到蒼綠色的身影。艾草的生命力極強,割去一茬,新的一茬很快又會長出來,即便是秋後稈葉枯萎,到了來年的春天,又會頑強地冒出一片新綠,並且瘋狂地長成一片蓬勃的蔥郁。
(9)宣傳艾草徵文擴展閱讀:
艾草使用注意事項:
1、用戶在點燃艾草後,用戶要注意艾草擺放的位置。切記要遠離一切容易著火的位置,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以免引起火災。
2、用戶使用艾草水拖地後,要小心翼翼行走或者等地板幹了以後才在上面走動,防止滑倒摔傷。
3、用戶點燃艾草驅蚊的時候,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防止艾草味道過濃,引起呼吸不暢。
4、不要長久使用艾草驅蚊,艾草味道聞多了會引起人體不適,尤其是對艾草過敏者。
⑩ 家鄉的艾草寫一段話50字
明時節,細雨綿綿,滿山遍野鮮嫩的艾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我和家人提著籃子,去火堤旁,小河邊、田埂上,采一些鮮嫩的艾草來做艾糕和艾餃。
到家後,我們先把采來的艾草清洗干凈,擇掉莖,然後把洗好的艾葉和食鹼一起放在鍋里煮。這時,熱氣騰騰的,滿屋子都是艾草的香味兒。等艾葉煮開後,就把它們撈出、擠干,和適量剛沸騰的水一起放進大盆里,再放人大約3:7的糯米粉和粳米粉。用筷子攪勻後,用力揉呀揉,把它揉成一個『大面團兒。這時的面團已經變成了翠綠色,好像剛剛打磨好的璞玉。這可是純天然的哦!還要在面團里放一些白糖,這樣蒸出來才會亮晶晶的,義漂亮又好吃。
把面團搓成條,拽成一塊塊的面團。小的面團可以做艾餃。艾餃的餡兒可豐富了,有芝麻白糖、芹菜肉絲,扁筍成菜等等;做出來的花樣也很多,有波浪形、花朵形、三角形……再捏上精巧細致的花邊,真像一件件美麗的藝術品。大的面團用來做艾糕。把面團搓成圓球摁進糕模子里,「啪」的一打,嘿,艾糕成了。圓圓的艾糕上有「福」「祿」「壽」「禧」字樣,寄託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艾糕的形狀也有各種各樣的。一些是模子的形狀:圓的.方的、心形、桃子形一…一些是手工做的,那就有趣了,巧手的媽媽會做十二生肖呢!媽媽曾為我做過一頂小艾帽,還說:「吃了小艾帽,以後被雨淋了,就不會感冒了。」
我們把做好的艾糕、艾餃放進蒸爐里蒸大約20分鍾。這時香噴噴、綠得發亮的艾糕就出鍋了。還沒等涼,我便忙抓起一塊艾糕往嘴裡塞。哦,味道真是好極了,香香的,軟軟的、甜甜的,糯糯的,吃起來很有嚼勁。吃完了,還會有艾草的清香留在唇舌之間。接著我又抓起一隻艾餃大吃起來。艾餃的味道不僅包含了艾糕的特點,裡面還有美味的餡兒,真是錦上添花。
這美味的艾餃不僅是可口的小吃,還是很重要的供品呢!每當親人去世,頭三年上墳,我們都要做好看的艾餃,放在親人的墳頭,點燃香燭,表達我們的哀思。聽媽媽說艾餃是青青的顏色,有諧音「親親」的意思。所以新娘子出嫁後的第一個春天,娘家人一定會挑著做工精細的艾餃去看望女兒。
家鄉那美味獨特的艾餃、艾糕,真讓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