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抗戰為何不宣傳陝軍

抗戰為何不宣傳陝軍

發布時間:2021-08-16 22:53:29

『壹』 抗戰時期,為何日軍不攻打陝西呢

自從日本在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後,開始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由於國內內戰的混亂,再加上東北軍的不抵抗,日本輕松順利地攻佔了東北三省,不僅佔領了大片地區,而且獲得了戰爭補給,這對當時的日本來說是非常需要的。

陝西在抗日戰爭時期已經被當作大後方來看待了,那裡擁有很強的抗日武裝力量,日軍由於需要分兵駐防,不能以全部的兵力來進攻陝西,即使多次的轟炸和試探性的進攻,都被我軍打退了。日軍其實並不是不想佔領陝西,根據相關軍事專家的說法來講,日軍嘗試了多次,但那時候的日軍已經沒有打陝西的本事了。

『貳』 為何不怎麼宣傳對越自衛反擊戰

說沒有打贏是顯然不正確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無論從戰略目的還是軍事成果都是絕對的勝利。越軍北部守軍幾乎都被全殲,懲戒蘇聯南北鉗制的政策的目的也達到。而之所以不願意太宣傳,主要是因為背後有紅色高棉問題。說收復南海島嶼的是痴人說夢,再怎麼打都不可能的事情。
但實際上完全不宣傳對越反擊戰是不正確的,對越的書籍,回憶錄,包括紀錄片都不少。只不過向央視這樣的國家媒體不願意提及而已。對越反擊戰有一個不太願意提及的一點就是紅色高棉問題。中國當時是支持紅色高棉的,而越南當時是反對紅色高棉的,並且為了消滅紅色高棉入侵柬埔寨,我國對越開打,有一個直接原因也正是因為越南打紅色高棉(但實際本質原因還是中蘇關系問題,蘇聯高調扶植越南)。而紅色高棉非常殘暴,可以說是用現在的老百姓的角度看是完全的反派嘴臉。所以中國支持他們自然不光彩。
而且蘇聯已經不再存在也是一個原因。真正的敵人已經沒有了。宣傳抗戰,一大原因是日本還在,宣傳抗美援朝,因為美國還在。蘇聯已經不在了,而且俄羅斯已經是中國最重要的戰略夥伴之一。當然沒有啥必要大力宣傳了。

『叄』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為何不打陝西

因為日本人的兵力有限,日本人想要攻打陝西就必須得渡黃河,可是那會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人馬來渡黃河打陝西了。

『肆』 陝軍裝備好嗎在抗日戰爭中參加了哪些戰役

陝軍即西北軍,由於不屬於中央軍,所以他們沒有好裝備。

陝軍參加的抗日戰役有:台兒庄戰役淞滬會戰中條山戰役等。

1、台兒庄戰役

台兒庄大捷,又稱台兒庄戰役、魯南會戰或血戰台兒庄。台兒庄戰役的起止時間有幾種說法,一般認為從1938年3月16日開始至4月15日結束。戰役由滕縣戰斗、臨沂附近戰斗、台兒庄戰斗和日軍的潰退,中國軍隊的追擊作戰等部分組成。


(4)抗戰為何不宣傳陝軍擴展閱讀:

西北軍著名將領

馮玉祥部下:宋哲元、韓多峰、劉郁芬、趙席聘、韓復榘、石友三、劉汝明、孫良誠、孫連仲、趙登禹、佟麟閣、張自忠、馮治安、石敬亭、梁冠英、吉鴻昌

胡景翼部下:鄧寶珊、岳維峻、董振堂,高桂滋馮毓東 田玉潔 李紀才 蔣世傑 曹世英 李虎臣 衛定一 黨玉琨

孫岳部下:徐永昌,龐炳勛

『伍』 抗戰初期為什麼各個戰區都不願意接收川軍

抗戰初期各個戰區都不願意接收川軍是因為在許多人眼裡,川軍是雜牌軍中的雜牌軍。裝備落後,戰鬥力差。

川軍為民國期間四川軍閥部隊。清末,清政府編練四川新軍成為川軍源頭之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四川軍閥由此產生。民國時期,四川軍閥長期混戰,自辛亥革命後自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四川軍閥混戰共約470餘次。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秋,二劉之戰後劉文輝敗走西康,劉湘成為川軍首領。

(5)抗戰為何不宣傳陝軍擴展閱讀:

在長達20餘年的軍閥混戰中,川軍各部人數雖眾,但紀律不太好,戰鬥力不強,被世人稱之為煙槍和步槍並有的「雙槍兵」。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川軍以貧弱之師在歷次大會戰中,戰績卓著,給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成為人所稱道的鐵血之師。

抗戰期間,川軍先後有6個集團軍另有2個軍1個獨立旅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是除中央軍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裝,幾乎參加了抗戰中的所有大型戰役。解放戰爭時期,1949年12月9日,川軍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等將領發出起義通電。

『陸』 為什麼國名黨的抗日名將不被宣傳

不對吧,怎麼沒有宣傳?我記得抗戰勝利六十年時,新聞三十分的節目中就播出了杜聿明將軍.只不是過是宣傳的少吧,在一些紀錄片里,或者文學作品裡還是有的.

『柒』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為何沒有打下陝西,難道是潼關打不下

日本沒有打下陝西是因為兵力不足。

1937年七七事變後,華北方面日本先後佔領北京、河北、內蒙和山西,連閻錫山的老窩太原都給掏了,但此時南方淞滬會戰吃緊,於是很多部隊被調到南方去作戰了,比如那個製造南京大屠山的熊本師團,華北方面則在李宗仁、閻錫山和宋哲元幾個方面的支持下勉力支持住了。

隨著南方戰場不斷擴大,這些部隊再也沒機會回到華北了,再後來日本關東軍在諾門罕狠狠的被蘇聯教訓了一頓,至此日本國策發生變化,一年後偷襲珍珠港,戰略重心轉移到太平洋,可以說日本在佔領山西後始終沒有騰出手來在華北繼續擴張,所以陝西才得以保全。

(7)抗戰為何不宣傳陝軍擴展閱讀:

潼關,處於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處,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八年抗戰期間,潼關始終處於戰爭的最前沿。飛機轟炸、炮擊、渡河與反渡河等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1937年11月8日,日軍攻破了太原城的東、北兩面城牆,蜂擁而入,太原陷落。此前一天,日軍開始轟炸潼關,炮聲在潼關的上空,一直響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為止,幾乎整整8年。

1938年3月7日,剛剛占據山西風陵渡的日軍,突然從黃河北岸向潼關鳳凰山隴海鐵路橋進行炮擊,猝不及防之下,潼關車站的客貨車被擊中,民房倒塌,民眾出逃。

從1937年11月7日,第一次被轟炸到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潼關頂住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轟炸,成了日寇無法逾越的雄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潼關保衛戰

『捌』 為什麼抗戰中後期很少有關於東北抗聯的活動

1936年至1937年,是東北抗日聯軍迅速發展的年代。到1937年七七事變時,已建成11個軍,達30000餘人,並開辟了東南滿、吉東和北滿3大游擊區,抗聯各軍在遼、吉、黑廣闊的原野所進行的大規模的游擊戰爭,威脅著日偽統治
而到了1939年1月至1940年是東北抗日聯軍陷入敵人重重包圍的極端苦鬥時期
例;1939年10月至1941年底,東北抗日聯軍陷入了敵人重重包圍的極端困苦時期。楊靖宇領導的第1路軍各部指戰員們,在缺衣少食的條件下,冰天雪地之中吃樹皮、嚼草根,與超過自己幾十倍的敵人頻繁作戰、堅持斗爭、苦苦周旋,部隊減員過大,無法補充,困難日益加重,游擊戰爭遭到嚴重挫折
第2路軍由於部隊給養極端缺乏,戰斗頻繁,部隊大量減員無法補充,和1路軍一樣,遭到嚴重挫折。
第3路軍與1、2路軍的情勢相差無幾,因敵我力量相比懸殊,兵員無法補充,戰斗到1940年2月,第3路軍只存500餘人。
1940年11月至1941年12月,因抗聯部隊損失嚴重,抗聯第1路軍、第2路軍和第3路軍大部,相繼越界到蘇聯境內進行休整,東北戰場上只留下了少數小股抗聯部隊同敵人作戰,進行游擊活動。
從1936年中共滿洲省委取消後至1942年,東北黨組織幾乎與中共中央失去了一切聯系,這一時期全國都在進行抗日斗爭,處於極其艱苦的時期,東北的抗日斗爭已成為局部的斗爭。

『玖』 為什麼抗戰都不提起桂軍

22場大會戰中記錄中確實沒有桂軍什麼事,你要怎麼提?像貼吧一樣寫抗日神劇嗎?抓住一點點特寫來描述成大會戰嗎?
37年桂軍出動6個師抗日,兵分兩路去上海和第五戰區
淞滬會戰,桂軍以前日軍放毒氣彈,撤出陣地,第二天知道是假的,組織敢死隊拿回陣地,結果6天死6000人,就撤出主戰場了。這個要提嗎?要寫成6天死6個師6萬人嗎?到上海的桂軍都沒有6個師呢!
台兒庄戰役,桂軍打側翼,還跑路了,湯恩伯抗命把台兒庄打贏了,連贏的都跑了,還有什麼好提的,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用的好唄!要寫成台兒庄大捷,桂系主力打的嗎?
徐州會戰李宗仁要打持久戰,結果怎麼樣,炸花園口黃河保部隊撤退,這個要提嗎?
武漢會戰,白崇禧多次抗命,把部主力隊拉走,把雜牌送上戰場,這個要提嗎?
桂南會戰,白崇禧拒絕桂軍主力參戰,在外圍監視,雜牌上前表示一下,指揮5軍作戰,知道粵軍主力等國軍部隊過來,桂南會戰才緩解壓力,兩次收復南寧的主力是粵軍64軍,這些要提嗎?
桂軍和日軍簽互不侵犯條約,這個要提嗎?
柳桂會戰,主力跑路,流行雜牌去戰斗,這個要提嗎
桂軍能提的就是雜牌,然而雜牌能作到多少事,絕大部分桂軍戰場的特寫都是這寫雜牌打的

『拾』 陝軍抗日最威武的那幾長戰役

陝軍抗日最威武的幾場戰役分別是:陝軍東征戰役、永濟保衛戰、六六戰役、中條山戰役。

1、陝軍東征

提起中條山保衛戰中陝軍的貢獻,還要從「西安事變」說起。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帶到南京,楊虎城被解職。陝西軍由孫蔚如將軍統領。

孫蔚如是西安市長安區人,身高一米九以上,膀大腰圓,是一名典型的關中大漢。他和戶縣人趙壽山都畢業於當時的西安陸軍測繪學校,在楊虎城手下從下級軍官做起,後成了集團軍司令。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孫蔚如接任陝西省政府主席、第38軍(由原楊虎城的17路軍縮編)軍長。

隨後的大半年時間里,孫蔚如派出第17師、第177師之529旅、教導團依次開赴前線,參加了保定、娘子關、忻口等戰役,以重大的犧牲遲滯了日寇的軍事進展。娘子關戰役和忻口戰役後,這些軍隊西撤黃河沿岸休整。

1938年2月,趙壽山的第17師和第529旅進入晉東南太行山區開展游擊戰,屬太行山東路軍戰斗序列,歸朱德和彭德懷指揮。其間,17師還參加了西陽河谷戰役,這是陝軍第一次在中條山和日軍的正面沖突。

1938年7月,38軍改編為第31軍團,轄第38軍和第96軍兩個軍及軍團部直轄的教導、騎兵兩個團。孫蔚如解去省主席職務,任軍團長,並在蔣介石的命令下,率在陝各部東渡黃河對日作戰。

孫蔚如率部渡過黃河後,一舉收復永濟等十幾座縣城並奪回了風陵渡,但1938年8月「徐州會戰」結束後,西路日軍兵鋒直指風陵渡以威脅西安。


4、中條山戰役

從1938年到1941年間,中條山區大小戰斗雖然有13次之多但是規模都不大。但是,一場真正的危機卻正在悄悄臨近。

1940年底,日本政府調整了中國作戰指導方針,作出「必須迅速解決中國事變」的決定,要求在1941年秋季以前,「進行最後的積極作戰,力圖解決中國事變。」另外,中國的盟友蘇聯也為了抵抗德國的入侵,與日本簽訂了雙方互不侵犯條約。

因此,日軍得以調動主力作戰,意在打通華北通道,徹底消滅駐守中條山的國軍,威脅西安、洛陽乃至重慶。

雖然國民黨高層都意識到了日軍大舉進攻中條山的企圖,但是他們認為日本人的野心在於渡過黃河,直取西安、洛陽。因此,派重兵把守這兩地,不讓日本人渡河,甚至將中條山的守軍調往洛陽駐守。

其中,孫蔚如的第四集團軍也是在晉南會戰前夕被調離的。這支陝軍因為「六六戰役」的慘勝,被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贊譽為「中條山鐵柱子」。

孫蔚如被調離後,意味著原本中條山的24萬守軍,一下子就變成了18萬。有資料顯示,軍隊看似是18萬人,實際上1/3的人在經商做生意,1/3的人在種地,只有1/3在操練。那麼實際有戰鬥力的只有這6萬人。而日本人卻又增兵到了10萬人,此消彼長之下實際上日軍占據了絕對優勢。

同時,因為各個部隊長期駐扎,不曾調換營地,導致了日本人的奸細將各個軍團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甚至在雙方臨陣之時,敵人都能喊出國民黨軍隊營、團長的名字。

在這樣的情勢下,1941年5月7日,中條山戰役爆發了。戰役前後歷時一個多月,中國軍隊由於事前准備不足、又缺乏統一指揮,除少數突圍外,大部潰散,被俘3.5萬人,遺棄屍體4.2萬具。

閱讀全文

與抗戰為何不宣傳陝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園宣傳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78
生鮮肉品促銷方案 瀏覽:88
怎麼宣傳營銷方案 瀏覽:184
潮牌衣服促銷活動有哪些 瀏覽:608
快遞行業微信推廣方案 瀏覽:557
佛山市達人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32
千千電子商務騙局揭秘 瀏覽:97
qq商務推廣方案 瀏覽:578
電子商務市場細分領域 瀏覽:768
富至創投電子商務 瀏覽:39
最有效的項目營銷方案 瀏覽:928
個人生日會策劃方案 瀏覽:533
社區端午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62
電子商務管理課後答案 瀏覽:834
微課製作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951
奶粉促銷活動廣告詞範本 瀏覽:389
端午節飲料促銷活動 瀏覽:130
廈門星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3
一年級培訓元旦活動方案 瀏覽:109
杭州網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