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去慘案紀念館策劃書

去慘案紀念館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8-16 13:09:35

㈠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的主要展覽

《潘家峪慘難史基本陳列》一層展廳展示了1941年1月25日潘家峪慘案的過程。展廳頂部均塗為灰色,展廳內全部採用人工照明,採用聲、光、電等展示手段,讓觀眾感到氣氛恐怖、壓抑。二層展廳表現慘案後潘家峪人民及復仇團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的內容。尾廳展示了今日潘家峪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展廳頂部塗為紅色,形成與一層主展廳空間強烈的明暗對比,喻示由黑暗走向光明。在二層平台,觀眾可憑欄遠眺慘案發生地「潘家大院」的全貌,憑弔死難的同胞。
日寇支機槍用的高桌慘案發生時,日軍在這張八仙桌上架起了機槍,潘家峪父老鄉親幾百人死在機槍掃射之下。這張桌子成了日本侵略者屠殺中國人民的鐵證。
村民抵抗日寇時使用的桿秤縱156.5厘米,重2500克,木質結構。1941年發生慘案時,有19名鄉親躲藏在東糧房內,用土坯封堵窗戶,用桿秤頂住房門,外面火焰沒有進入到糧房內,19名鄉親得以倖免。
日寇壓死兒童的錘布石慘案發生時,日軍用此錘布石壓死了許多兒童,至今錘布石上仍留有紅色的血跡。
潘家峪兵工廠製造的手榴彈1937年~1941年間,冀東軍分區在潘家峪設立了兵工廠,製造手榴彈和地雷等武器。

㈡ 跪求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論文,2000字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中國南京市人民政府為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後製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而籌建。位於中國南京城西江東門茶亭東街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開放。
該館佔地2.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該館保持原地形地貌,建築成一座紀念性的墓冢。右側迎面是以中、英、日三種文字鐫刻的黑色大字「遇難者300000」。循院牆小徑布列13塊小型碑雕,部分地記載著大屠殺的主要遺址及史實,是全市遇難情景的縮影。院牆上嵌著搜捕、屠殺、祭祀3組總長51米、高 2.2米的大型黑灰色石刻浮雕。棺槨形遺骨陳列室門前,豎立著高 4米的立雕母親像,室內陳放著從萬人坑挖掘出的白骨和遇難者的部分名單。呈平頂半地下墓室形的史料陳列廳內,主要陳列有:當年日軍屠殺現場照片,歷史檔案資料,中外人士當年對這次歷史慘案所寫的紀實、報道和出版的專著、圖書、報刊,至今尚健在的1000多位倖存者的名冊、證言、證詞和實物;當年屠殺南京軍民的日軍軍官和士兵的日記、供詞;崇善堂、紅卐字會、紅十字會等慈善團體掩埋屍體的照片、統計表、臂章證詞以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中國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主犯松井石根、谷壽夫審判的照片、判決書等。電影放映廳,有200個座位,向觀眾放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文獻紀錄片。
該館已編輯出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照片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稿》等專輯。
紀念館正面石壁上的館名為鄧小平親筆題寫,「1937.12.13-1938.1」 一行黑色大字,標明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時間,中、英、日三種文字鐫刻的一組黑色大字:「遇難者300000」,令人觸目驚心。悼念廣場有「警世鍾亭」、「興華寶鼎」、「《狂雪》詩碑」,有「歷史的橋梁」、「殘破城牆」和「斷裂的軍刀」3組建築,以及「遇難者頭顱」、「斷臂」兩組雕塑和長明火等主體設施。院內散置著13塊記載著13處大屠殺主要遺址史實的石碑。遇難同胞遺骨陳列室呈棺槨形,陳列著由該處挖掘出的部分遇難同胞遺骨。旁邊豎立著母親像雕塑和刻有3000個遇難者名單的「遇難者名單牆」。大型墓室史料陳列廳,陳列著「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專題史料,共展出400多幅日軍現場屠殺照片、60多件實物和數十件檔案資料等

㈢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的介紹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建築面積1246平方米,始建於1999年。位於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火石營鎮潘家峪村中部。1941年1月25日,滅絕人性的侵華日軍包圍了潘家峪,對手無寸鐵的村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1230名同胞遇難,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潘家峪慘案」。為紀念慘案中死難同胞,於1999年建成潘家峪慘案紀念館,總投資412.8萬元。1995年,潘家峪慘案遺址補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國家命名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潘家峪慘案紀念館坐北朝南位於在村中部,紀念館結合地形的特點,採用不對稱布局,將主入口設在道路一側,牆上書有原冀東軍分區司令員李運昌題寫的「潘家峪慘案紀念館」館名,入口廣場用導向很強的大台階把人流引向由6米高石牆圍合的半封閉院落,院落中形成一種情緒與空間的轉換,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沿台階向上主入口樹立一組中英文寫的紀念碑文,表明時間、事情與紀念館建設主題。整個建築為灰白色的二層樓房,朴實大方,庄嚴肅穆,主題突出。院內遍鋪爆炸狀卵石,暗示日軍侵華,屠殺無辜,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庭院中的枯樹更能烘托主題,院落給人一種沉悶壓抑的氣氛。紀念館設有四個展館,通過原始照片、實物和影像資料,展示了慘案發生的歷史背景、事件經過以及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館內序廳到第一廳,用向下的沉悶感表現悲慘的潘家峪慘案。由第一廳到第二廳,地面標高不斷抬升,隱喻著從悲愴到反抗直到勝利的過程。

㈣ 寫一篇參觀平頂山慘案紀念館的徵文,要什麼題目好

初夏的一個雙休日,我和妻子從鐵嶺出發乘火車去北京看女兒(女兒工作單位住處)。休閑之餘,我們乘車來到了曹雪芹紀念館參觀游覽。曹雪芹(1715—1764)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是中國十八世紀偉大的文學家。他的傳世巨著《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寫的最好的一部。曹雪芹紀念館座落於北京植物園內黃葉村原正白旗三十九號院。這是當年曹雪芹生活著書的地方,這里有他的旗下老屋居所。曹雪芹就在這里創作和完成了他的傳世巨著《紅樓夢》。走近曹雪芹紀念館門口,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個古式的木門和木欄隔牆,木門上方有書法家啟功先生的題匾「曹雪芹紀念館」。院落古樹蒼天、草木成蔭、階柳庭花,古樸幽靜。再往前走是一座漢白玉石雕座式的曹雪芹塑像。只見曹雪芹手持古書、炯炯有神、從容自如地坐卧在綠樹幽靜、草木蔥蔥的院落里讀書學習,凸顯出他大氣風採的文豪氣質形象。隨後我們走進了曹雪芹紀念館展廳。曹雪芹紀念館創建於1984年,館舍是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館藏主要有與曹雪芹身世相關的文物和各種《紅樓夢》原著版本等。曹雪芹紀念館有三個院落,四個展室。分別為旗下老屋、建館由來、家世淵源、雪芹一生、千古風流幾部分,全面介紹了曹雪芹傳奇的一生和《紅樓夢》的影響。旗下老屋:依據1971年題壁詩發現時的情況為基礎,剔除了明顯的近現代痕跡,重現了曹雪芹生活時代的清中期旗營生活氛圍。建館由來:是曹雪芹紀念館所在地----正白旗39號院外環境,與民間口碑中曹雪芹居所的環境相吻合。家世淵源:是從曹家的高祖曹振彥說起,曹振彥在努爾哈赤攻打沈陽時被俘為奴。他靠自己的才幹得到新主子的賞識,並屢立戰功,成為「從龍入關」的舊部功臣。從曹雪芹的太祖父曹璽開始,曹家三代四人作了五十八年的江寧織造,這在清初的歷史上絕無僅有。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文武皆能,少年時即入宮擔任御前侍衛,深受康熙皇帝的喜愛。曹寅在任織造期間,曾四次接駕南巡的康熙皇帝,為此曹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虧空。曹寅在揚州天寧寺主持刊刻了《全唐詩》和《佩文韻府》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七月,自江寧前往揚州察看刊書進度的曹寅瘧疾病死天寧寺。曹寅死後,康熙皇帝命曹雪芹之父曹顒(yong)繼任江寧織造。曹顒文武雙全,皇帝稱:「所用包衣子弟,尚無一人及他。」但,其命短,任職三年而卒。江寧織造一職,由堂弟曹頫(fu)繼任。雪芹一生:曹雪芹生於南京,他在秦淮河邊度過了十三年富貴公子哥的生活。江南的景物與市井民情都在《紅樓夢》中有著體現。雍正六年曹雪芹跟隨家人回到北京城,初居住崇文門外十七間半。雍正末年,乾隆初曹雪芹由京城遷至香山正白旗居住。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曹雪芹就在這里創作和完成了他的傳世巨著《紅樓夢》。乾隆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曹雪芹的兒子因病夭折,同年除夕夜一代文豪曹雪芹與世長辭。父子倆人都葬於地葬溝。參觀曹雪芹紀念館使我很有感觸,從中受到一次紅學傳統文化教育。曹雪芹及其《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紅樓夢》這部偉大巨著是不僅屬於中國的,也是屬於世界的。現在不僅國人學習研究《紅樓夢》,而且外國人不少學者也學習研究《紅樓夢》,《紅樓夢》正日益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曹雪芹紀念館是人們緬懷曹雪芹和學習《紅樓夢》的最好場所,對於國人來說應該的人參觀學習。這對於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人的人文思想素質,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都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意義。

㈤ 潘家峪慘案的紀念展館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始建於1971年,1999年新館竣工開放。陳列面積630萬平方米,通過原始照片、實物和影像資料,向世人展示了慘案發生的歷史背景、事件經過以及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慘案留下了西大坑、老槐樹、小鐵門、南岩子、殺人場潘家大院、殉難同胞的葬墓等遺址,是日本侵略者侵華罪惡的鐵證,時刻警示後人「警鍾長鳴,勿忘國恥」。

㈥ 有沒有朋友懂得如何寫某某學校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建黨校基地的詳策劃書願望得到高人指點。

策劃書
4、受培訓學員的批次數量,培訓時間,接送、食宿安排及費用,參觀費用
5、對培訓結果的考核,記錄
6、培訓基地是否只接受學校人員
7、組建培訓基地,對學校,紀念館及社會產生的影響

㈦ 組織社團去楊虎城紀念館參觀,策劃書 怎寫 (思路)

一、 活動主題: 繼承民族優良傳統 弘揚英雄奉獻精神 二、 活動目的: 河池學院即將迎接教育部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各部門為了全面貫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加強了對學生思想建設的力度,全面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發揚中華民族奉獻他人,奉獻社會的優良傳統。提高團員思想覺悟,河池學院學生聯合會將組織團員同學以「繼承民族優良傳統、弘揚英雄奉獻精神」為主題舉辦一次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的掃墓活動。本次活動以清明節掃墓為切入點,融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宗旨,展現當代大學生思想上要求先進,行為上主動積極,學習和弘揚英雄們的精神。讓英雄的精神永駐團員心中實現學有所感、學有所悟的目的。三、 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共青團河池學院委員會承辦單位:河池學院學生聯合會策劃書:河池學院社團聯合會四、 活動時間: 2011年4月5日1. 活動前期准備階段:4月2日——4月3日4月2日學生會、社團聯合會將對活動路線,活動地點及活動應注意問題進行調查、核實、確定。2. 具體准備階段:4月2日——4月3日生活部購買製作小百花的材料,並組織同學製作參加掃墓相關人數的小百花。給同學在掃墓當天用。為確保團隊能整體順利到達活動地點,由以前去過的成員帶領隊伍,在隊伍最後保證全隊都能達活動目的地。為確保團員的安全,活動結束立即由班長及班上團干將團員帶離活動地點,遠離湖邊危險地帶。為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團支部將對活動地點周圍進行了細致的實地勘察,與活動地點管理人員達成及時取得聯系的協議。3. 後勤准備階段:4月2日——4月4日團支部為了本次活動能夠順利進行,製作了兩套應急方案:方案一:全隊分為六個小組,每組六至七個同學,分別由六個小組長負責,提醒同學們通訊工具務必要充好電,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與小組長取得聯系,以便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方案二:各組小組長到生活················································參考自:172校園活動網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精英範文網 http://www.okjingying.com/原文地址: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xiaoyuan/2011/0216/5423.html·

㈧ 南京大屠殺主題的活動策劃,謝謝大家了~

南京大屠殺指1937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模、死傷人數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超過30萬。
在中國,南京大屠殺往往是民族主義的重要關注點。而在日本,公眾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存在著廣泛不同的情緒及觀點,尤其是日本部份極右份子,認為南京大屠殺是被誇大、甚至是憑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認為否認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修正主義、否認主義的表現。由於日本人對南京大屠殺的意見著廣泛的分歧,因此視乎講話者的觀點,南京大屠殺可能被稱為「南京大虐殺」、「南京虐殺」、及「南京事件」等。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是中日外交及人民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而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南京大屠殺一般英譯為Nanjing Massacre(南京屠殺)或Rape of Nanj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強奸)等字眼,但總體上人民對其的認知往往遠不如對納粹的種族滅絕過程的認知。
親歷和目睹「南京大屠殺」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經不可多得了,能作見證的人亦即將與時俱逝。但是,這個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慘案還懸而未決,讓我們活著的,尤其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的一代,有責任把「南京大屠殺」這件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最突出的慘絕人寰的日軍罪行,徹底澄清,以對祖先,以儆子孫,更為「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34萬同胞伸冤。
日期與地點:在南京審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時,親歷「南京大屠殺」 ,曾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的梅奇牧師(返美後任耶魯大學駐校牧師)、貝德士教授(金陵大學歷史教授,後任該校副校長,返美後任紐約聯合神學院教授) 及南京紅十字會副會長等出庭作證。貝德士說∶「南京失陷後在兩禮拜半到三禮拜的期間恐怖達於極點,從第六禮拜到第七禮拜的期間恐怖是嚴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司庫和秘書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史邁士也對南京審判法庭說∶「在最初的六個禮拜中,曾每天提出兩次抗議。」於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才有「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20萬人以上」 的裁定。據此,學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殺」只為期六個星期。「南京大屠殺」不只是六個星期,雖然這六個星期的屠殺最為嚴重。
如果我們需要確切說明「南京大屠殺」的最嚴重階段,那應該是從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淪陷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備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兩天後,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松井石根曾下令恢復南京秩序。盡管有松井上將和天谷少將的允諾,日軍在南京的屠殺、姦淫、掠奪、放火並沒有顯著的改善。當時納粹德國駐華大使館政務秘書喬治·羅森於1938年2月10日自南京發往柏林外交部的電報還說∶「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統治已達無以復加的程度。」他於3月4日的電報更清楚地分析日本人暴行的情形∶「二月份及本月近幾天南京及其周圍的形勢已有些穩定……日本人的暴行在數量上已有減少,但在性質上沒有變化。」羅森還提到直到他動筆寫信那一天(3月4日),南京還看不到一家中國商店 。史邁士教授在其1938年出版的《南京戰禍寫真》中說,南京市區在1938年3月份,有許多大門還是封著的。再有蔣介石的德國顧問團團長法爾肯豪森,當時留在南京在德國大使館工作,其遺稿中記有「一個日本兵於三月十九日在美國教會院內強奸一女孩」。上述留在南京的西洋人所報道的南京二三月的恐怖情形完全符合很多留京的中 國人所作之記述。南京失陷後未及逃出的野戰救護處處長金誦盤及其科長蔣公谷兩 位醫生於1938年2月15日搭美僑李格斯的汽車作南京陷後對市區的首次巡示 ,蔣氏於其《陷京三月記》有如下之記載∶「出新街口,經太平路,夫子廟,轉中山路,沿途房舍,百不存一,……行人 除敵兵外,絕對看不到另外的人,一片荒涼凄慘的景象,令我們不忍再看。」
蔣介石的衛隊中央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的郭岐營長於南京淪陷後三個月逃出,著有《陷都血淚錄》,連載於1938年8月之《西京平報》。戰後,郭在中國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出庭作證,對質日軍第六師團長谷壽夫為「南京大屠殺」的瘋狂劊子手。郭寫到∶「有人說獸兵剛進來頭三天總是放槍姦淫燒殺的……結果過了一禮拜不見停止,過了三個月仍不見停止!」另一位教導總隊的士兵營長鈕先銘,系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抗戰開始時,正肄業法國軍校,當即遄返報國。南京陷敵後,鈕落發為僧,潛居八個月始逃出南京,現仍健在並息影於美國洛杉磯。在其所著之《還俗記》中,描述他化裝和尚搭京滬 火車脫險,在車廂內的情景∶「當時京滬淪陷已半載有餘了,日軍為了確保他們的統治權,憲兵當然已不便在公共場所明目張膽地殺人,……在鬼子憲兵監視下,我不敢過分地東張西望;因此我又收回了我的視線,閉上眼簾,一隻手搓著頸項上所掛的佛珠子,以作念佛狀 。」一位文化人李克痕於南京城西鄉村躲避兩個多月後,於1938年3月初入南京城,6月3日逃離南京,著有《淪京五月記》,連載於1938年7月的漢口《大公報》。李描述其在南京所見∶「近來日兵姦淫婦女的事,在白天雖少有見到,但在晚間仍多得很。我女同胞行大街上,日兵見之即趨前阻攔,籍檢查為名,遍摸全身,百般調戲,任意玩弄,但也只好忍辱含羞,聽其胡為,否則,刺刀舉起,立刻戳死,故在白天,大街上沒有一個婦女的影子。」
南京的恐怖局面一直持續到1938年的夏天,雖然明顯的在3月中旬以後,屠殺和姦淫的程度逐漸減少。可以說三月中旬到5月底是「小屠殺」時期。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兩個慈善機關(世界紅十字會南京分會及中國紅十字會南京分會)於1938年5月份埋葬806人的記載。林娜在其《血淚話金陵》中道出其緣由∶「從日本兵進城起,到我離開止——五月二十日——掩埋屍骸的工作從未停止 ,其實埋也埋不了,一批被埋掉,馬上又有一批新的來補充。」南京雖早在1938年元月一日即有漢奸自治委員會的成立,以陶寶慶及孫淑榮為正副會長,但未能使日軍的燒、殺、奸、掠稍擱,以致「小屠殺」繼續到1938年的夏天。南京的秩序直到1938年11月梁鴻志的「維新政府」(3月成立於上海)還都南京時,始得恢復。客觀地判斷,「南京大屠殺」的期限應該說是「半年」,或者說三個月的「大屠殺」和三個月的「小屠殺」,才與事實符合。「東京審判」的判決說∶「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萬以上。」又說∶「在城外的人比在城內的人稍稍好一點。在南京四周200華里(66英里)以內的所有村莊,大體上都處於同樣的狀態。」「南京四周200華里」應即為上述之「南京及其附近」。這正好是東起於南京城東北,長江南岸之烏龍山,經堯化門、仙鶴門、麒麟門、馬群、蒼波門、 高橋門、上方鎮越秦淮河而西向花神廟、吉家凹,再越江南(即京贛)鐵路,再東北上直趨江心洲對面之上河鎮。實際上,這也就是保衛南京的防線,主要是南京之東南兩方,也是人煙稠密的區域。同時,這一區域是南京防禦的戰場,村民多在日軍未到前遠走逃避。或入南京城避難,所留者多為老弱和婦孺。日軍所至,未及逃避者,幾乎極少倖免。
日軍一路屠城殺向南京
日軍20萬分六路逼向南京,一路屠城姦淫,屋舍城墟,人煙絕跡。日軍第六師團於11月5日在杭州灣之金山衛登陸後直接北上破松江城。據英國「曼徹斯特 衛報」著名記者田伯烈報道一位英國記者於1938年1月14日親赴松江考察後 所發的電報∶「松江全城本來可以容納10萬人左右的居民,我卻只看見五個年老 的中國人,躲在法國教會的一幢宅子里,流著眼淚,他們已經斷食,懇求我帶到上 海。」 有中國威尼斯之稱的蘇州為日軍第三師團於11月19日攻陷。據1938年 上海《密勒氏評論》一篇文章報導∶「美麗古雅的蘇州城原有35萬居民,日軍占 領該城後,只剩500人了。」但最痛心的事情還如下述∶「就是日軍侮辱各種階 層的婦女。獸欲勃發的日本兵到底姦汙了多少婦女,恐怕沒有人能夠估計。」穌實 在其最近所著之《中國婦女作日軍慰安婦》一文中說∶「蘇州城陷後有二千多婦女 被擄。」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在其1939年1月15日重慶《中央日報》所發 表的《抗戰建國與婦女問題》一文中證實,日軍不僅將被擄婦女編號供姦淫,甚至 當眾將被擄婦女「剝掉衣裳,在肩上刺了號碼。一面讓我們女同胞羞恥,不能逃跑 ,一面又充當他們的獸欲的工具。」 素有「小上海」之稱的無錫,為一工業中心,平時人口達90萬人,1937 年10月下旬以來幾乎每日均遭日機轟炸。據上述《密勒氏評論》文章所載,11 月10日日軍於一日之內竟投炸彈160餘顆,全城工廠與商業區盡成瓦礫,軍民 死傷無算。惡名昭彰的日軍第十六師團所屬之第二十聯隊(相當於中國的團單位) 於11月26日陷城後,大施屠殺,縱火焚城達十餘日。據該聯隊第三大隊上等兵 北山於1987年公布之《北山陣中日記》所載,日軍入城後不分軍民一律屠殺。 上述穌實的文章里報導日軍在無錫擄奪中國婦女3000人,其中為軍官所佔有, 隨軍押向南京者為數不少。日軍於11月29日陷常州(武進)。按《北山陣中日 記》所載,日軍接上級命令,所擄居民皆殺,結果四千餘人被屠。 鎮江為南京之屏蔽,運河中樞,且系江蘇省會,日軍於12月9日破城後,數 千未能離境之難民皆遭屠殺,婦女被輪奸致死者極多。後來紅十字會收屍共300 0具。當時年僅7歲的尹正美,全家五口居鎮江城內,其祖母、母親、大爺和哥哥 皆死於日軍屠刀之下,本人之後背被日兵刺了3刀,後被救活,現居北京,其背後 3刀傷痕仍清晰可見。尹女士已撰文報導其受害經過,在《日本侵華研究》第十六 期發表。 田伯烈在其書中提到∶「中立的外國觀察家曾赴日軍佔領下揚子江下游三角地 帶旅行視察。據他們的報告,破壞毀滅的情形,決非局限於上海及其附近。……生 產和生存工具的全部絕滅比較幾千幾萬人犧牲於姦淫屠殺之下,其影響實在更為可 怕啊!」田氏估計上海附近三個月的戰事,造成中國官兵傷亡至少30萬人,平民 的死傷數目也不相上下。但是,最可怕的「南京大屠殺」繼踵而至。
日軍近八個師團約20萬人,此外還有飛機助戰,海軍游弋長江(因其武器精良,火力優於中國軍隊的三倍),分六路圍攻南京。守軍約12萬人(除教導總隊 及憲兵兩團外,有十三個師)。日軍第十三師團之一部連同第十一師團之一部編成 之天谷支隊於鎮江北渡長江,先取揚州,再西向迂迴南京對岸之浦口。第十三師團 的六十五聯隊組成山田支隊沿長江南岸直趨下關。第十六師團於12月5日進據句 容後,其第三十八及三十三聯隊繞湯水鎮經紫金山(針山)北麓奔向下關之東煤炭 港江邊,以其第九及二十聯隊攻麒麟門經馬群由紫金山南麓直逼中山門。第九師團 第七、三十五、三十六,及十九各聯隊在第十六師團之南並進,奔向光華門及通濟 門。第十軍所屬之第一一四、第十八及第六師團自杭州灣登陸後即西向,經太湖之 南,其中第一一四師團繞太湖南岸北上取宜興,經溧水而攻南京城西之花神廟、雨 花台、而中華門。第六及第十八兩師團西進,於11月30日陷廣德後,第十八師 團及偽滿於芷山旅繼續西進,於12月8日陷江南重鎮蕪湖。第六師團之第十三、 四十七、二十三聯隊即北上為第一一四師團之左翼進攻中華門;其第四十五聯隊由 最左翼直奔下關。另有第五師團之第四十一聯隊,由國崎登旅團長率領之國崎支隊 未參加廣德戰事即北上,經固城湖及石臼湖之南,於馬鞍山之北渡長江而東向浦口 ,對南京形成包圍之勢。 12月9日南京外圍要地龍潭湯山、淳化鎮、秣陵關盡失,於是環城防衛戰開 始。12日晨日軍攻陷城西南之中華門。當日下午五時,自告奮勇保衛南京之投機 軍閥唐生智長官召集師長以上人員開會宣布撤退,部隊由下關渡江北上與正面突圍 南下;唐迅即渡江北逃。入夜後,南京徹夜槍聲不停,各奔生路,無路可走的官兵 多化裝到老百姓家,特別是國際安全區藏匿。日軍於13日晨9時許始由中華門及 中山門湧入市區,三個月的「南京大屠殺」隨即開始。
三十四萬同胞慘遭日軍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佔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
日軍佔領上海後,直逼南京。國民黨軍隊在南京外圍與日軍多次進行激戰,但未能阻擋日軍的多路攻擊。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亂中被日軍佔領。日軍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揮下,在南京地區燒殺淫掠無所不為。
12月15日,日軍將中國軍警人員2000餘名,解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焚屍滅跡。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餘人,被日軍押往海軍魚雷營,除9人逃出外,其餘全部被殺害。
16日傍晚,中國士兵和難民5000餘人,被日軍押往中山碼頭江邊,先用機槍射死,拋屍江中,只有數人倖免。
17日,日軍將從各處搜捕來的軍民和南京電廠工人3000餘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門江邊用機槍射斃,一部分用木柴燒死。
18日,日軍將從南京逃出被拘囚於幕府山下的難民和被俘軍人5.7萬餘人,以鉛絲捆綁,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復用刺刀亂戳,最後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余骸骨投入長江。令人發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後,「比賽又在進行」。
在日軍進入南京後的一個月中,全城發生2萬起強奸、輪奸事件,無論少女或老婦,都難以倖免。許多婦女在被強奸之後又遭槍殺、毀屍,慘不忍睹。與此同時,日軍遇屋即燒,從中華門到內橋,從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廟一帶繁華區域,大火連天,幾天不息。全市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築物和財產化為灰燼。無數住宅、商店、機關、倉庫被搶劫一空。「劫後的南京,滿目荒涼」。
後來發表的《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中寫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縱的野蠻人似的來污辱這個城市」,他們「單獨的或者二、三人為一小集團在全市游盪,實行殺人、強奸、搶劫、放火」,終至在大街小巷都橫陳被害者的屍體。「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屍體」。
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
中華民族在經歷這場血淚劫難的同時,中國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奪。據查,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以後,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南京大屠殺慘絕千古人寰!
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證據與資料,為了中國審判戰犯和遠東國際法庭的審理 ,南京市議會自1945年8月即開始收集資料,歷時兩載。首先中國軍事法庭於 1947年2月初審判「南京大屠殺」首要戰犯第六師團長谷壽夫。親歷其境之證 人如美籍貝德士及史邁士教授等1250餘人出庭或具結作證,連同物證資料提作 審判依據。3月10日宣布判決∶ 「計我被俘軍民,在中華門花神廟、石觀音、小心橋、掃帚巷、正覺寺、方家 山、寶塔橋、下關草鞋峽等處,慘遭集體殺戮及焚屍滅跡者達19萬人以上;在中 華門下碼頭、東岳廟、堆草巷、斬龍橋等處,被零星殘殺,屍骸經慈善團體掩埋者 ,達15萬人以上,被害總數共30餘萬人。」 判決書所定之集體屠殺19萬人及零星屠殺15萬人,系根據身歷其境之12 50餘人,及當時主持掩埋屍體之許傳音、周一漁、劉德才、盛世徵等具結證明; 具有紅十字會掩埋屍體43071具,崇善堂收埋屍體112266具之統計表; 靈谷寺無主孤魂3000餘具之碑文;及谷壽夫在法庭上猶洋洋自得敘述其以叢葬 方式集中掩埋之「萬人坑」五處所起出之頭顱數千具;並有眾多的出版物和照片為 物證。 其實,中國政府檢察官陳光虞根據十四個團體的調查,於1946年5月向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提出的「南京大屠殺」確定的被屠殺者294911人,未確定的 被屠殺者20萬人。同年九月,陳氏根據繼續收到的確實資料,又增列被屠殺者9 6260人,故確定被屠者應為391171人。東京審判對「南京大屠殺」頗為 重視,聽取來自中國親歷目睹的中外證人十餘人(包括貝德士、梅奇、威爾遜醫生 、許傳音、伍長德、粱延芳、秦德純等)的口頭證言並接受了百餘件書面證詞,最 後作出慎重的保守的判決∶ 「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 20萬以上。這種估計並不誇張,這由掩埋隊及其他團體所埋屍體達15.5萬人 的事實就可以證明了。……這個數字還沒有將被日軍所燒棄了的屍體,投入到長江 ,或以其他方法處理的屍體在內。」
1981年以來,在日本軍國主義復活聲中,日本文部省猖獗地竄改歷史教科書,否認對華侵略和「南京大屠殺」。南京各文化學術團體,尤其是南京大學及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組織「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料編輯委員會」,重新調查研究並編寫「南京大屠殺」的史料與著述。據1984年的調查,南京全市尚有仍健在 的受害者、目睹者1700餘人,他們接受采訪的證言都收藏在1985年建立的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這番重新調查和研究的結果對於19 47年中國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的判決作了一些補充,但重新肯定「南京大 屠殺」的數目為34萬人,即集體屠殺19萬人,零星屠殺15萬人。 「南京大屠殺」的消息首先傳到外界是由《紐約時報》駐南京記者竇奠安所發 的電稿《紐約時報》1937年12月18日封面大標題為「南京強奸事件」;其 小標題為「日軍陷南京,屠殺兩萬人」,世界輿論為之大嘩。以後東京審判亦沿用 「南京強奸事件」一詞。事實上,南京淪陷後,我女同胞所遭遇的是再悲慘沒有了 。日軍隨時隨地不分晝夜強奸我國婦女。東京審判十一名法官之一的中國法官梅汝 敖說∶「強奸和殺人是分不開的,因為日軍在強奸之後,通常是把被奸的婦女,甚 至連同他們的家屬子女,一齊殺掉的。」曾出席「東京審判」法庭作證的許傳音舉 一實例∶ 「水西門外某寡婦,有女三人,長女十八歲,次女十三歲,幼女九歲,均被輪奸,幼女當場死去,長女次女亦不省人事。」 金陵大學校園內,一個十一歲的幼女,被日軍輪奸致死。另珠江路口,有一個 七十九歲的老婦,被強奸,其子向日軍拚命,亦被殺死。兩年前受日本記者訪問之 李秀英,當時懷孕七月被刺三十餘刀而未死之奇跡亦為世人所周知。奸後必殺幾乎 成了日軍的一條規律。在國際檢查處向東京審判庭提出的證據里,有一件是日本軍 部發給戰區司令長官的秘密命令,禁止日軍士兵歸國後談論他們在華的暴行,並引 用某中隊長關於強奸給士兵的指示∶「為了避免引起太多的問題,或者是給以金錢 ,或者於事後殺掉。」該命令中又說∶「如果將參加過戰爭的軍人一一加以調查, 大概全都是殺人、搶劫、強奸的犯人。」正如日本《讀賣新聞》隨軍記者小俁行男 在其《中國戰線隨軍記者的證言》中所說∶「不強奸的士兵幾乎沒有,(被奸婦女 )大部分在事後殺掉。」 東京審判確定「日軍入城後的一個月內,強奸中國婦女達2萬名」。國際安全區主席拉貝亦向德國政府報告南京被日軍佔領一月之內發生不只2萬起強奸事件。 麥加倫牧師送東京審判庭的證詞有「強奸——強奸——又是強奸,我們計算一夜至 少有一千起」之語。東京審判判決書說∶「全城中,無論是幼年的少女或老年的婦 人,多數都被強奸了。」貝德士在作證時說過,從1938年2月6、7日直到那 年夏天,很多嚴重的暴行還在發生。因此,據「安全區」的國際人士的統計與估計 ,「南京遭受強奸的婦女至少8萬人之多。」 日軍四齣強奸婦女而奸殺並施,日以千起,我南京全城婦女,人人自危。日軍 蹂躪我婦女之方式離奇慘虐,古今史冊前所未聞。我婦女堅貞不肯受辱或受奸含羞 而投井和懸梁自盡者何止萬千。
日軍入南京後大肆搶劫放火,不僅把南京商業區搶劫一空,而且縱火焚燒。日 軍入城後,見人就殺,遇屋即燒,烈火不停七周之久,夜晚照成白晝。大火延至白 下路、朱雀路、中華路太平路、中山東路,繁華商業區不數日而化為灰燼。日軍總 司令松井石根於12月17日抵南京舉行入城儀式,在南京逗留一周。12月20 日後復作有計劃的縱火燒城,市民有敢營救者,盡殺無赦。是日費吳生博士同史邁 士教授駕車外出所見∶ 「城內最重要的商業區太平路一帶,烈焰沖天。向南行,我們看見日兵在店鋪 內放火。更向南行,我們看見日本兵忙著把東西裝入軍用卡車。青年會已起火,尚 未波及附近的房屋,起火的時間顯然不久。我們無心細看,匆匆前進,夜間我從窗 口眺望,十四處的火舌向天空飛騰。」 日軍放火是在軍官指揮下,先由他們在認為可燒的門上劃一記號,士兵們再使 用汽油和化學葯品縱火。國際安全區委員會曾收集了日軍放火用的幾種化學引火物 的樣品。 費吳生在給他在上海的友人信里說∶ 「今天是一月十一日。……我昨夜駕車外出時,還看到四處火警,並目睹日本 兵正在另一家店鋪動手放火。從十二月十九日迄今,日本兵幾乎沒有一天不放火。 前天,克魯治君曾設法溜出東門,回來告訴我們,他所經過約二十哩的區域內,廬 舍均已焚毀,闃無人跡,連家畜也看不見。」 羅森於1938年1月15日給外交部的報告說∶日本軍隊放的大火,在日軍 佔領一個多月之後至今還在燃燒;全城三分之一被燒毀。 日軍在南京的搶劫也是破天荒的。梅奇牧師在其12月19日信中說∶「整個 過去的一星期,日軍已把南京城搶奪一空,任何東西都要;他們甚至搶走德國領事 館的汽車。」費吳生在其給上海友人的信中也說∶「全城所有私人住宅,不論是被 佔領的或未佔領的,大的或小的,中國人的或外僑的,都蒙日軍光顧,劫掠一空。 」美大使館職員晉欽,女傳教士苞爾,及德人雷伯、巴赤德、波濮羅、蒸姆生等之 住宅均遭多次搜劫,損失嚴重。德國六十幢房屋,有四十幢遭受不同程度搶劫。 日軍在南京的搶劫是有計劃的,上自師團長下至士兵無不從事搶掠,很多發了 橫財。於1937年12月21日自第六師團長谷壽夫手中接管南京城防的第十六 師團長中島今朝吾就是滿載而歸回日本的;他偷去了蔣介石的文房四寶。社會學家 史邁士率領國際安全區委員會新培訓之工作人員作三個月(1938年3月8日至 6月15日)的南京附近六縣(即長江北的江浦、六合兩縣,江南的江寧、句容、 溧水、高淳四縣)的農村調查及南京市的家庭調查,而完成《南京戰禍寫真》由該 會於1938年在南京出版。調查結果南京市內房屋遭破壞者為百分之八十九;其 中因交戰因素毀壞的有百分之二,毀於縱火焚燒的有百分之二十四;另外的百分之 六十三是由於掠奪和搶劫。城外地區房屋及房內財產損失估計為二億四千六百萬元 (當時國幣三點五元兌換一美元)。1946年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公布的「南京抗 戰損失調查表」,估計「南京大屠殺」期間公私財物之損失約為國幣兩千三百億元 (當時二十元兌換一美元)。
證言

閱讀全文

與去慘案紀念館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換屆選舉後村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386
生態小農場策劃方案 瀏覽:807
校園宣傳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878
生鮮肉品促銷方案 瀏覽:88
怎麼宣傳營銷方案 瀏覽:184
潮牌衣服促銷活動有哪些 瀏覽:608
快遞行業微信推廣方案 瀏覽:557
佛山市達人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32
千千電子商務騙局揭秘 瀏覽:97
qq商務推廣方案 瀏覽:578
電子商務市場細分領域 瀏覽:768
富至創投電子商務 瀏覽:39
最有效的項目營銷方案 瀏覽:928
個人生日會策劃方案 瀏覽:533
社區端午節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62
電子商務管理課後答案 瀏覽:834
微課製作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951
奶粉促銷活動廣告詞範本 瀏覽:389
端午節飲料促銷活動 瀏覽:130
廈門星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