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校運動會跳高的通訊稿
1、輕輕的你來了,正如你輕輕的過桿,悄悄的我們,正向你悄悄的祝福。勇敢的向上吧!你們最棒。勇敢的躍過那根沖向勝利的桿吧,我們期待著你們的勝利!
2、在步伐優美的助跑後,一躍,身體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迅速沉身,收腳。過。真是優美的跳高姿勢。每一次,都是挑戰,是超越。為了每一次超越喝彩。
3、一根細細的桿子橫放在半空中,它細,然而卻像你生命中的坎,不可怕,不要怕,只要你有決心,只要你有信心,這又算得了什麼?沒有經歷過坎坷就不會有成功的喜悅,一次次的戰勝,一次次的超越自己,加油吧,努力跳過這擋在你前面的坎,去燃燒你的青春!
4、左手遮不住汗水,右手遮不住太陽,滿場的眼睛,是滿場的渴望。跨出的腳踩在雲層,飛躍的心兒在沸騰。
5、堅定,執著,耐力與希望,征服眼前的一切高度!力量,信念,拼搏與奮斗,瞬間踏響那飛翔的一步!時代的強音正在你的腳下踏響。堅信自己,眼前的這道坎不會成為此刻的障礙!我們相信你矯健的身姿將其完美征服!
『貳』 運動會跳高通訊稿
運動員們,加油吧!跳過一個竹竿。就會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越過竹竿,勝利就會屬於你們。加油吧你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你們一定可以成功的。
加油吧,你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你們一定加油吧,你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你們一定會成功的。加油,加油!再加加油,加油!再加油!
『叄』 要一篇關於描寫跳高比賽的新聞稿,600字左右。
說起22日的福州市運動會田徑賽場,不得不提縣區男子甲組跳高比賽,2名選手上演的「雙雄會」看得觀眾心跳加速,拍手叫好。
縣區男子甲組跳高比賽的試跳高度從1.60米開始,當橫桿高度升至1.83米時,比賽正式進入龔釗航和鄭訓進這兩強的對決。1.89米,第一跳,龔釗航失敗,鄭訓進則一舉越過橫桿;隨後,龔釗航來到場邊,深深呼吸,「加油!加油!」看台上的觀眾為他鼓掌。起跑、加速、躍起……龔釗航越過橫桿了!現場響起了掌聲。
橫桿升至1.92米,比賽逐漸進入白熱化,龔釗航的優勢顯現。在1.92米和1.95米兩個高度,狀態越來越好的龔釗航都是一跳成功;鄭訓進則有驚無險,均在第三跳試跳成功。
現場觀眾沸騰了,加油聲、鼓掌聲此起彼伏,甚至連場內一起參賽的選手也為他們打氣。1.97米,兩人的第一跳都失敗了;第二跳,龔釗航終於成功了,他攥緊拳頭,十分激動,現場也歡呼聲一片。但可惜的是,鄭訓進三跳都沒能成功,他搖了搖頭,遺憾地結束了比賽。
雖然此時冠軍已經沒有懸念,但觀眾們卻更加興奮,橫桿升至2.02米,如果龔釗航成功,他將打破2.01米的賽會紀錄。「加油啊!加油啊!」觀眾不斷為他鼓勁,可當他走到場邊准備時,現場卻立刻安靜下來,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前兩跳,龔釗航都失敗了,現場的氣氛更加緊張,「就差一點了,加油加油!」大家呼喊起來。「啊!」龔釗航大喊一聲,一襲黑衣沖向橫桿,跳起!大家的目光緊盯著他,「哎呀。」看著龔釗航碰到了橫桿,大家不禁為他感到惋惜。最終,龔釗航憑借1.97米的高度拿到了金牌。
「平時訓練最高只跳了1.95米,今天還是有所突破的!賽場上的氛圍讓人很興奮,明天的撐桿跳繼續努力破紀錄!」一頭金發一身黑衣的龔釗航輕松笑道。
『肆』 運動會跳高稿件50字
超越——致跳高運動員 在陽光的照耀下, 跳高的比賽場地格外輝煌, 運動健兒們, 用那矯鍵的身軀, 沖刺著一個又一個的高度. 沒有嘗試, 怎會知道自己是否為強者, 超越自己, 也許會創造一番新天地! 運動健兒們加油吧, 去..
跳高運動員
輕輕的你來了,正如你輕輕的過桿,
悄悄的我們,正向你悄悄的祝福。
勇敢的向上吧!你們最棒。
勇敢的躍過那根沖向勝利的桿吧,
我們期待著你們的勝利!
2.致跳高者
在步伐優美的助跑後,
一躍,
身體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
迅速沉身,收腳。
過。
真是優美的跳高姿勢。
每一次,
都是挑戰,是超越。
為了每一次超越喝彩。
3.致跳高運動員
一根細細的桿子橫放在半空中,
它細,然而卻像你生命中的坎,
不可怕,不要怕,
只要你有決心,
只要你有信心,
這又算得了什麼?
沒有經歷過坎坷就不會有成功的喜悅,
一次次的戰勝,
一次次的超越自己,
加油吧,努力跳過這擋在你前面的坎。
去燃燒你的青春!
4.致跳高運動員
左手遮不住汗水
右手遮不住太陽
滿場的眼睛
是滿場的渴望。
跨出的腳踩在雲層
飛躍的心兒在沸騰
『伍』 跳高的通訊稿怎麼寫
一根竹竿靜靜的橫在兩個木架上。我們參加運動的運動員的眼光注視著竹竿,助跑著,左腳用力一蹬,隨即右腳向上一抬,整個人越過竹竿,輕松著地,越過了橫桿,我們成功了,這個高度只是我們起跳的最低高度,就象是人生路上樹立的第一個目標,以後還有更高的標等著我們去實現,我們還能這么輕松就實現了嗎?竹竿每抬高一節,一次又一次地跳躍。我們付出的汗水就要多一分。人生路上,哪有平坦的道路,如果想多一分成功,我們就得多付出一份汗水。加油吧,運動健兒們!
『陸』 運動會跳高加油稿20字
1.致跳高運動員 輕輕的你來了,正如你輕輕的過桿, 悄悄的我們,正向你悄悄的祝福。 勇敢的向上吧!你們最棒。 勇敢的躍過那根沖向勝利的桿吧, 我們期待著你們的勝利! 2.致跳高者 在步伐優美的助跑後, 一躍, 身體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 迅速沉身,收腳。 過。 真是優美的跳高姿勢。 每一次, 都是挑戰,是超越。 為了每一次超越喝彩。 3.致跳高運動員 一根細細的桿子橫放在半空中, 它細,然而卻像你生命中的坎, 不可怕,不要怕, 只要你有決心, 只要你有信心, 這又算得了什麼? 沒有經歷過坎坷就不會有成功的喜悅, 一次次的戰勝, 一次次的超越自己, 加油吧,努力跳過這擋在你前面的坎。 去燃燒你的青春!
『柒』 跳高的稿子
背越式跳高技巧和訓練方法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
一、助跑的技術要素
一)技術特點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點是弧線助跑,助跑線一般為「J」其優點是:
1.助跑的預備段是一條直線或曲率很小的線曲,因此全球便於加速和發揮速度。
2.向弧線過渡時比較平緩自然,可以避免停頓或減速。
3.弧線曲率由大變小,使身體逐步加大內頻。
4.最後一步與橫桿約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證人體在騰空後,有一個適宜的相對於橫桿的垂直位移距離。
(二)助跑技術
助跑的任務是獲得必要的水平速度,並為提高起跳效果和順利地越過橫桿創造條件。背越式跳高一般採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線助跑段與弧線助跑段。
1.直線助跑技術:近似於短路途中跑技術,跑進時身體重心高而平穩上體適當前傾,後蹬充分有力,前擺積極抬腿,兩臂協調配合大幅度擺動;
2.弧線助跑技術:身體逐步內傾,加大外側腿臂的擺動幅度,保持頭、軀干成一直線向內傾。助跑的整個過程應有明顯的加速性和較強的節奏感,尤其是最後幾步逐漸加快,到最後一步最快。
二、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學中易出現的問題
(一)助跑弧線的曲率不當:
在學習弧線助跑中,經常會出現助跑弧線不正確的問題,主要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誤:錯誤1:在助跑中,身體內傾不是逐漸加大,而是一開始進入弧線時,身體內傾最大,跑至最後兩步時身體反而直立起來,表現在助跑路線上有跑直線的不合理現象。錯誤2:在助跑中,身體內傾沒有變化,表現在助跑路線上有跑圓弧的不合理現象。
錯誤3:在助跑中,身體內傾由不變大,表現在助跑上有繞彎的不合理現象。產生上述錯誤的原因:學生未能掌握好弧線助跑的技術,形成正確的弧線並並依靠本體感覺來控制身體內傾的變化。
檢查錯誤的方法:檢查學生的助跑步點及路線是否正確,可以按照弧線助跑的技術要求,對每一步進行檢查,通常每一步跑進方向的轉折(一般稱轉折角)應逐漸加大。
主要教學手段:
1、運用各種半徑弧線跑練習。
(1)直道和上、下彎道的加速跑。
(2)半徑為6-8米的圓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
(3)直線接弧線或直線切入圓圈跑。
2、藉助器械練習
教師利用長的繩子連接教師和學生(學生用內側手抓繩子的一端)。弧線助跑時,教師用力牽拉繩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學生軀干保持適當內傾,加強肌肉的本體感覺。
3、利用標志物進行弧線助跑練習
教師利用標志線或在地面上畫出前進路線,要求學生沿標志或路線反復練習,加強正確弧線助跑感覺。途中的大小塊可以用小木塊或海綿塊,可以放在弧線的一邊或兩邊都放,只放單側可以避免直線助跑,放兩側可以避免圓弧助跑和繞大彎助跑。
(二)助跑最後一步的方向不正確
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學中,最後一步出現的問題通常比較嚴重,主要會產生外八字的跑法,最後起跳時的正確位置應仍然沿弧線方向跑進;而錯誤技術往往造成錯誤的起跳位置,致使最後一步的路線偏離了弧線的自然延伸,從而使下肢產生兩個不同方向的分離,導致力的分解,縣最後一步支撐中助跑速度方向偏離支撐點,以致無法產生正確的起跳,上體會過早倒向橫桿。
產生原因:起跑前有躲桿意識或急於做背向橫桿動作,起跳腿下意識地偏離起跳點。
主要教學手段:
1.反復進行上1-3起跳練習,強調最後一步上步時起跳腿的擺動方向。
2.在起跳點放置標志物,以控制最後一步的跑進方向;
3.在起跳點放置適當大小的綜墊或彈性跳板,反復進行起跳練習,練習中強調跳上起跳點起跳;
4.標出起跳點,反復練習。
(三)起跳時腳位不正
背越式跳高最後一步放腳尖的方向與起跳同等重要,腳位不正確,同樣會對起造成極大的影響。通常初學者在起跳時腳尖會自然地產生外展,形成外八字的放腳動作,這種放腳技術,一會造成起跳時橫向水平速度過大,產生沖桿現象;二易造成踝關節的損傷。
教學手段:
1.上一步放腳模仿技術練習,練習中要求放腳方向要正;
2.行進間沿直線做上1-3步起跳練習,注意強調沿直線放腳起跳;
3.在起跳點沿跑進方向放一小墊子,要求在墊上起跳;
4.短程助跑彈性跳板起跳練習,在起跳點上放置有彈性的跳板,方向與助跑方向一致,要求踏板起跳。
背越式跳高的訓練有身體訓練、技術訓練、心理訓練及恢復訓練四方面。
身體訓練是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身體訓練水平的發展是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術的基礎,是大負荷訓練的物質保證,是不斷提高運動成績的先決條件。身體訓練有以下內容:速度訓練有一般速度和專項速度。一般速度30—6m反復跑、100—150m,反復跑、30—60m追逐跑;專項速度有弧線跑30m計時,全程助跑計時,後四步助跑計時,下坡跑接弧線跑20m,下坡跑度弧線跑20m,,快速擺臂擺腿的模仿練習,快速起跳練習。
彈跳力訓練有自然彈跳力和專項彈跳力兩種。前者的方法有各種行進間跳躍!跨步跳、單足跳20—30m,計時、四步助跑五級跳";後者有帶助跑4—5步的跳躍,計時30—60m,跳躍及各種跳深、跳欄架、跳台階、綜合跳等。
力量訓練有一般力量素質訓練和專項力量素質訓練兩種。前者的訓練方法有助木舉腿、高抬腿走、實心球練習等;後者的訓練方法有負重弓箭走、負重蹬台階4cm,負重半蹲起、及利用其他器械練後群肌、小肌群力量。
協調性訓練有各種體操技巧練習,各種繞欄、跨欄跑,各種球類運動等均能提高運動員的靈敏和協調能力。技術訓練跳高技術是影響運動成績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掌握合理的技術,才能充分發揮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潛力,取得好成績。
技術訓練在教學和訓練中反復進行,技術訓練中應包括學習掌握跳高的基本技術和一些主要環節的動作,但應側重於進一步改進技術細節,不斷完善整個技術的節秦,提高技術水平。在訓練中應採用簡化的練習和專門輔助手段,各個技術環節分別練習,逐一改進,並進行大量的完整技術練習,進一步增強肌肉感覺和體會技術動作。只有不斷地在突破某些技術環節的基礎上,再進行完整的技術訓練才能提高運動成績。
在技術訓練時,更強調根據運動員個人特點在技術細節上有所創新,如:對彈跳力好的運動員要求多練跳躍,發揮自己的長處;對有一定基礎的運動員強調大強度,時間短而有效的訓練方法。
心理訓練在激烈的比賽中,運動員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比賽成績。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保持最佳競技狀態。心理訓練有感知覺訓練、表象訓練、集中注意力訓練、意志訓練、自信心培養五種。
在訓練中不僅要與身體訓練、技術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還必須因人而異地運用不同的方法,循序漸進地提高心理訓練水平,逐漸培養和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恢復訓練隨著運動員水平的不斷提高,優秀運動員的負荷越來越大,故恢復過程也顯得十分重要。主要的恢復訓練方法有:教育學手段與方法,醫學生物學恢復手段,心理恢復的手段和方法,同時應對恢復訓練的水平進行必要的測定。一、越式跳高助跑技術特點:
(一)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點是弧線助跑
弧線助跑與直線助跑相比較有不足之處。如弧度不易固定、步點不易准確、助跑不易丈量和起跳時容易造成過早轉體倒肩等。但是弧線助跑的積極因素,特別對於背越式起跳、過桿等動作結構,卻是非常必要的。助跑線一般為「J」形,其優點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降低身體重心。背越式最後3-4步弧線跑,因身體承受離心力作用,致使身體向弧心傾斜,半徑越短跑速越快,人體內傾越大,這就自然降低了身體重心。研究資料證實:身體內傾30度可降低重心13厘米。重心降低,自然加長了起跳時的工作距離。
(2)由於背越過桿的要求,起跳後身體要轉成背向橫桿的姿勢,採用弧線助跑在不影響跑速的情況下,至起跳時身體已成側對橫桿了,最後一步與橫桿約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證人體在騰空後,有一個適宜的相對於橫桿的垂直位移距離。這為起跳作好了准備,有利於起跳時的身體繞縱軸旋轉。
(3)弧線助跑在起跳時有一個身體由內傾轉向垂直的運動,弧線曲率由小變大,使身體逐步加大內傾,有關資料表明:其所產生的法向加速度可以加大支撐點的壓力,增加起跳效果;所產生的切向加速度(即離心加速度)有助於向橫桿方向的運動。這是身體起跳後由垂直轉為水平的主要動力。
(4)弧線助跑由於身體內傾,可以避免起跳時的過早倒向橫桿。
(二)助跑技術
助跑的任務是獲得必要的水平速度,並為提高起跳效果和順利地越過橫桿創造條件。背越式跳高一般採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線助跑段與弧線助跑段。
1.直線助跑技術:跑進時身體重心高而平穩上體適當前傾,後蹬充分有力,步幅由大變小,前擺積極抬腿,兩臂協調配合大幅度擺動,積極為弧線助跑獲得更大的加速度,為起跳作準備。
2.弧線助跑技術:身體逐步內傾,加大外側腿臂的擺動幅度,保持頭、軀干成一直線向內傾。助跑的整個過程應有明顯的加速性和較強的節奏感,尤其是最後幾步逐漸加快,到最後一步最快。
二、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學中易出現的問題
(一)助跑弧線的彎曲程度不當
在學習弧線助跑中,經過自我的學習和訓練中經常會出現助跑弧線不正確的問題,主要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誤:
錯誤1:在助跑中,身體內傾不是逐漸加大,而是一開始進入弧線時,身體內傾最大,跑至最後兩步時身體反而直立起來,表現在助跑路線上有跑直線的不合理現象。
錯誤2:在助跑中,身體內傾沒有變化,表現在助跑路線上有跑圓弧的不合理現象。
錯誤3:在助跑中,身體內傾不變化,表現在助跑上有繞彎的不合理現象。
產生上述錯誤的原因:學生未能掌握好弧線助跑的技術,形成正確的弧線並並依靠自我的感覺來控制身體內傾的變化。
檢查錯誤的方法:檢查學生的助跑步點及路線是否正確,可以按照弧線助跑的技術要求,對每一步進行檢查,通常每一步跑進方向的轉折應逐漸加大。
主要教學手段總結:
1、運用各種半徑弧線跑練習。
(1)直道和上、下彎道的加速跑。
(2)半徑為6-8米的圓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
(3)直線接弧線或直線切入圓圈跑。
2、藉助器械練習
利用長的繩子連接教師和學生(學生用內側手抓繩子的一端)。弧線助跑時,教師用力牽拉繩子以加大向心力,迫使學生軀干保持適當內傾,加強肌肉的本體感覺。
3、利用標志物進行弧線助跑練習
教師利用標志線或在地面上畫出前進路線,要求學生沿標志或路線反復練習,加強正確弧線助跑感覺。途中的大小塊可以用小木塊或海綿塊,可以放在弧線的一邊或兩邊都放,只放單側可以避免直線助跑,放兩側可以避免圓弧助跑和繞大彎助跑。
(二)助跑最後一步的方向不正確
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學中,最後一步出現的問題通常比較嚴重,主要會產生外八字的跑法,最後起跳時的正確位置應仍然沿弧線方向跑進;而錯誤技術往往造成錯誤的起跳位置,致使最後一步的路線偏離了弧線的自然延伸,從而使下肢產生兩個不同方向的分離,導致力的分解,縣最後一步支撐中助跑速度方向偏離支撐點,以致無法產生正確的起跳,上體會過早倒向橫桿。
產生原因:起跑前有躲桿意識或急於做背向橫桿動作,起跳腿下意識地偏離起跳點。
主要教學手段總結:
1、反復進行上1-3起跳練習,強調最後一步上步時起跳腿的擺動方向。
2、在起跳點放置標志物,以控制最後一步的跑進方向;
3、在起跳點放置適當大小的綜墊或彈性跳板,反復進行起跳練習,練習中強調跳上起跳點起跳;
4.標出起跳點,反復練習。
以上練習中,教師應在一旁觀察並及時進行糾正。
(三)起跳時腳位不正
背越式跳高最後一步放腳尖的方向與起跳同等重要,腳位不正確,同樣會對起跳造成極大的影響。通常初學者在起跳時腳尖會自然地產生外展,形成外八字的放腳動作,這種放腳技術,一會造成起跳時橫向力量過大,產生沖撞到桿的現象;二易造成踝關節的損傷。
教學手段總結:
1.上一步放腳模仿技術練習,練習中要求放腳方向要正;
2.行進間沿直線做上1-3步起跳練習,注意強調沿直線放腳起跳;
3.在起跳點沿跑進方向放一小墊子,要求在墊上起跳;
4.短程助跑彈性跳板起跳練習,在起跳點上放置有彈性的跳板,方向與助跑方向一致,要求踏板起跳。
對於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術中常見的錯誤,還有許許多多,等待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實踐中解決,但一條不能變的是一經發現馬上糾正,從而提高整個背越式跳高的質量
『捌』 運動會跳高加油稿50字
1.致跳高運動員
輕輕的你來了,正如你輕輕的過桿,
悄悄的我們,正向你悄悄的祝福。
勇敢的向上吧!你們最棒。
勇敢的躍過那根沖向勝利的桿吧,
我們期待著你們的勝利!
2.致跳高者
在步伐優美的助跑後,
一躍,
身體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
迅速沉身,收腳。
過。
真是優美的跳高姿勢。
每一次,
都是挑戰,是超越。
為了每一次超越喝彩。
3.致跳高運動員
一根細細的桿子橫放在半空中,
它細,然而卻像你生命中的坎,
不可怕,不要怕,
只要你有決心,
只要你有信心,
這又算得了什麼?
沒有經歷過坎坷就不會有成功的喜悅,
一次次的戰勝,
一次次的超越自己,
加油吧,努力跳過這擋在你前面的坎。
去燃燒你的青春!
4.致跳高運動員
左手遮不住汗水
右手遮不住太陽
滿場的眼睛
是滿場的渴望。
跨出的腳踩在雲層
飛躍的心兒在沸騰
『玖』 跳高宣傳稿
以後要每天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