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沙除了嶽麓山還有別的山嗎
1、連雲山
連雲山古名純山,西南方起於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的西北部、腹地在岳陽市的平江縣南部獻沖鄉南部的連雲村,經江西省銅鼓縣北部,東北方直達修水縣西部。腹地設有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連雲山脈與其東方偏南的九嶺山脈、及北方的幕阜山脈,地理上是一個更大整體幕連九山脈。
2、大圍山
大圍山位於湘贛界,是連雲山脈的腹地,東邊屬江西省宜春市下轄的銅鼓縣,西北方為湖南瀏陽市的東北部,它既是瀏陽河的發源地,又是湘東第一高峰,主峰七星峰海拔1607.9米。距省會長沙119公里,瀏陽市67公里。
1992年經原林業部批准開發建設為國家森林公園,1996年8月1日正式開園。2007年6月8日被評為4A級景區。2012年6月大圍山通過了國家地質公園的評審。
3、九嶺山
九嶺山脈為幕連九山脈的南支,在羅霄山脈之北,山體為北東南西走向,分布范圍較廣,綿延於江西省的永修、安義、新建、灣里、奉新、靖安、武寧、宜豐、萬載、修水、銅鼓及湖南省的瀏陽等12縣區之間。與跨越湖南平江縣—瀏陽市—江西銅鼓縣、修水縣的連雲山脈東西相望。
4、七星嶺
七星嶺是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峰,海拔1593米,為湘東第一高峰。七星嶺地處東經114°09'56.44",北緯28°26'22.18"之間,位於張坊鎮與大圍山鎮交界處,與江西銅鼓縣排埠鎮相鄰,處於著名的北緯30度風光帶內。
5、幕阜~羅霄山系的北段
長沙市地貌總的特徵是:地勢起伏較大,地貌類型多樣,地表水系發育。長沙市東北是幕阜~羅霄山系的北段,西北是雪峰山余脈的東緣,中部是長衡丘陵盆地向洞庭湖平原過渡地帶。
Ⅱ 開福區宣傳部長舒全球
舒全球現任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 區 委 常 委、宣傳部長,曾任長沙市 市 委 辦 公 廳 文電處處長、市 委 辦 公 廳 副主任。
Ⅲ 長沙市原市長譚仲池的《印象南寧》詩歌
遙遠昨天的大象,從白霧丹霞里/駝著太陽的光芒和人世的吉祥/沿著蜿蜒的歷史走廊/蹣跚在邕江之濱/古老的傳說,經風雨的吹打/沉澱成山的蒼翠和巍峨/鳳凰花、木棉花、金茶花/在民族歌聲的花海里歲歲吐艷/江上飄遠的帆影,一次又一次/捎走了江城姑娘相思的月亮/如今的廣場,聳立著世代的美好追求/如今的廣場,用力量和自豪鑄造象的永恆靈光/五象廣場,跳動著時代的脈搏/五象廣場,回響著未來的呼喚/在五象廣場拍一個紀念照吧/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異國他鄉/即使鮮花似錦、風雨如磐/你都會永遠不改對高山的思念/和對大海的嚮往
Ⅳ 楊洪的仕高山事件
石膏山位於靈石縣城東南35公里的太岳山中。靈石縣一位名士向記者介紹說,石膏山之名,並非取自礦物質石膏之意。《春秋玄命苞》曰:膏者,神之液也。故石膏之意,乃指石中流出之乳白色汁水,遇空氣凝而成鍾乳石者也。石膏山知名始自漢唐,盛於明清。
石膏山景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山西省政府1987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是擬建的山西省地質公園,整個景區佔地總面積75平方公里,由山西靈石通宇公司2007年10月接手開發,計劃總投資66億元,建設期限至2015年。
去年9月26日,景區正式開業,接待遊人。縣委書記楊洪率縣四大班子領導、各鄉鎮、縣直各部門負責人出席開業慶典儀式。
在今年4月下旬召開的靈石縣兩會上,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了將石膏山改名為仕高山的意見和建議。
靈石縣人大常委會武姓副主任向記者證實,這個改名的建議是政府負責辦理的,因為民政部門不同意而被否決了。她告訴記者,這個改名的主意是縣人大教科文衛的孟主任(兼縣文聯主席)提出的。
孟主任向記者介紹說,仕高山這個名字用了很短的時間,當時考慮到叫仕高山是不是對宣傳旅遊有好處,後來發現好處也不大。實際上老百姓和周圍的好多人都叫慣了石膏山,所以對叫仕高山持不歡迎的態度,後來就又改過來了
當記者向孟主任進一步了解有關情況時,孟主任堅持讓記者找縣委宣傳部。
聽聞記者說石膏山改名是孟主任牽頭提出的,縣委宣傳部一位副部長十分驚訝:他提出的,真奇怪!他明確告訴記者,據他所知,改名為仕高山的原來是縣委書記楊洪有這個想法。
關於石膏山改名的事,縣政府沒有開會討論過。
有網友爆料稱,楊洪因對歷史悠久的石膏山山名不滿,便想改名為仕高山,當地人雖多反對,但無濟於事。
曾任縣志辦主任多年的靈石縣文史研究會副會長張國華研究員告訴記者,改稱仕高山是縣委書記楊洪的創意,他想搞,他就改成了仕高山。
靈石縣兩會過後不久,當地人就發現,電視等媒體上關於石膏山的廣告宣傳就變成了仕高山,並加註了又名石膏山。
在石膏山改名為仕高山的一條網帖後面,一些網友對改名表達了不滿。
有網友跟帖:真俗氣!有股官場腐敗的銅臭味。
有網友評論:窮則思變,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生意差。靠改名絕對不解決問題,策劃有問題,水平不夠。
張國華研究員說,為了給改名找到出處、依據,楊洪還瞎編了一個《仕高山宋太祖賜名》的典故。 打開靈石縣的官方網站中國靈石,點開領導介紹,記者發現在縣委書記一欄,已經開了天窗,沒有人名。
縣長吳文勝告訴記者,楊洪大概是今年6月份被上級紀檢部門帶走的,是因為涉嫌經濟犯罪。至於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他不清楚。
縣人大常委會武副主任對記者說,今年6月份楊洪已經被省檢察院逮捕了,因為涉嫌貪污受賄,同夥出事後被牽扯出來的。
晉中市政府部門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供出楊洪的是晉中市榆次區的副檢察長楊某,她是楊洪的情人,因為貪污受賄被抓,供出了楊洪。
2012年7月2日,晉中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晉中日報》發布《公告》,稱:靈石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罷免了楊洪的晉中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第四十九、五十條規定,楊洪的晉中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終止。
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縣委書記楊洪的落馬,非是御璽、仕高山不保佑他,而是因其自身涉嫌貪腐。他的落馬,不能不讓人深思。
Ⅳ 戰長沙湘君怎麼死的
長沙,對我來說,多年來只是一個名字,一個虛幻的存在。知道湘江清澈,漫江碧透、魚翔淺底,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在詩詞里;而桔子洲、愛晚亭、禹王碑,連同名驚中外的馬王堆漢墓,對一個未曾登臨、目睹的人,也不過是漢字堆起的亭台,雕鏤氣體的聲音和語言帶給我的符號罷了。至於瀏陽河,則一直流淌在一個女子清婉亮麗、一個男人深厚素樸的曲曲折折的聲音里,縱然幾十里水路通過兩張嘴漫出河床,流遍了大江南北、八荒四野。再就是李谷一在花鼓戲里補鍋,長沙火車站頂部的火炬雕塑被誤識為一隻紅辣椒。一些粗淺的印象均來自藝術的影子和新聞傳媒;而具體的領略,便是吸過的白沙煙、飲過的白沙液了,可煙消雲散、酒醉復醒之後,一切又依然如故,長沙還只是虛妄的長沙。 %D%A初到長沙是在9月下旬的一個晚上。隨著人流從站口湧出來,像水滴滲入了沙地,茫然,一無所知,一切都真實可靠而處處無法留存,一個陌生的城市,面對這城市的陌生人大抵只能是這樣一種心態。 %D%A腳下的馬路,街旁的樹木,沿街兩側的樓舍,濃密的車流,閃閃爍爍的燈光,歸去來兮的行人,初看起來,長沙和其他城市並沒有什麼兩樣,雖然遮天蓋地的廣告、裝修豪華的商場和夜總會,透露出物慾膨脹的時代和新生活方式的信息,但這仍不是長沙獨有的特色。我不認識這座城市,是「只緣身在此城中」吧? %D%A任何陌生的城市給人的最初印象,無非是吃和住,而印象尤以與人身體密切相關的事物感觸最深,比如食物,其集中調動了人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且深入人體的內部,那體驗不能不說是深刻的。 %D%A下榻較為寬闊,沒有那種伸手便將觸及屋頂的局促和壓抑,室內潔凈、素樸,是個舒適的居所。晚飯是在馬路對面的開雲樓吃的。或許是第一次領略湘菜,或許是火車上的食物實在差得讓人不敢恭維,於索然無味之後,一頓咸辣香軟、鮮嫩汁濃,感覺味道極佳。湖南菜以煨、燉、炒、蒸、臘見長,尤以煨、燉者最為適口,那大抵是文火的效力。文火雖微,卻有無法扼制的穿透力,久久的煎熬,猛料厚味與食物渾然一體,無遮無礙,讓人想到透徹、糯軟、濃烈這樣的詞,想到時間的饋贈、表層和深度之類。當晚所吃的菜中,砂鍋茄子當屬煨制,每一口都有滋有味,後來吃過的水煮活魚,湯清如鏡,伴以紫蘇、香蔥、熟蒜,鮮嫩爽口,浸入肺腑,想來是鮮活與原初的緣故,活魚、活水、活火,我是既飲長沙水,又食湘江魚了。 %D%A長沙菜選料精細,一盤娃娃菜,其實是小蘿卜菜秧,但細嫩如綠絲,有莖無葉;炸泥鰍,酥脆味美,但那泥鰍也細瘦纖小,和北方的泥鰍大不相同,此鰍未被豢養,純系野生,因而沒有腹滿腸肥狀;而炸蝗蟲我是第二次吃了,在南戴河吃的蝗蟲肥肥胖胖,可長沙的蝗蟲也都是微型蝗蟲。長沙的米飯稱為神仙缽,缽大小如拳,米在缽中蒸熟,一缽只有一兩米左右。這讓我想到傻大黑粗的北方與這纖細精絕的南方的相異。 %D%A自然,湘菜的辣是其主要特色,該是我走南闖北,飽嘗過雲貴川的辣和北方的鹹的緣故,湘菜既辣又咸兼酸,然而其味都不過重,倒滿合我的胃口。在飯桌上說辣,長沙市的宣傳部長曾向我談到湖南人的辣椒性格,什麼是辣椒性格呢,我想該有足夠的烈性,辣椒色紅如火,形瘦削尖銳,既像毛筆的毫尖,又像長矛的矛頭,說湖南人會讀書、會打仗、會種田,這辣椒的形象倒是很好的取喻,夠狠,夠辣,夠烈,帶著燒灼感,有時,辣和燒灼給人帶來的疼痛感是相同的。對湖南人的性格,這位曾在黑龍江下鄉插隊、大學畢業後進藏教書,後回到長沙的歷史系碩士鄭佳明,講過不同地方的人打架的區別,說黑龍江的人先吵後打,吵得火起,或惱羞成怒,才大打出手;山東人是先打後吵,三句不合,便動起手來,最後再說是非曲直;西藏人是只打不吵,一人倒下後,勝者揚長而去;四川人是只吵不打,吵得一塌糊塗。拳頭卻始終揚不起來;只有湖南人是邊吵邊打,文攻武略一起來,整個一個文武全才。這樣的描述讓我又想到辣椒,那味道,是既攻心又辣口,既感到疼痛,又感到灼熱,既有深度,又有力度。 %D%A初始的兩天是在蒙蒙細雨中過來的。路旁的樟樹葉子油亮、墨綠,行人似乎被雨洗瘦了,這時我才感到長沙不獨食物精巧,人也細瘦,難得見北京街頭常有的腰腹肥滿者和富態的婦人、麵包一樣的兒童。地理學家曾把不同人種所適應的溫度確定為:白種人為12-21度;黃種人為15-23度;黑種人為18-27度。因而世界上的大都市多在溫帶地區,如中國的北京、上海、天津。或許是溫度適宜生長故,溫帶的生物大多肥壯,而長沙夏日酷熱難當,或許是體能消耗大吧,賣減肥葯、減肥茶的人在這里是發不了財的。 %D%A雨中的湘江依然是清澈的,這江水讓我想到純凈這個詞。以我浪跡天涯、東奔西走的所見所聞,雖知古人便臨水而居,但時下諸多的城市,有水脈穿越全城者為數並不多,而水清冽如許,不說絕無僅有,也頗為罕見了。很多臨近城市的江河海濱,魚蝦絕滅,臭氣熏天,水質渾濁不堪,廢棄物漂浮游移,工業廢水染得河面五顏六色,刺鼻的氣味里蚊蚋嗡營,似乎已讓人見慣不驚了。或許所見污泥濁水者多,初見清碧的湘江,便有一種通透清爽感。有這樣一條江的城市,會充溢著生氣,更為潤澤、豐盈而瀟灑。或許瀟湘者,便是指這瀟灑的湘江吧。 %D%A長沙更引以為傲的,該是泊於江心的桔子洲了。這由水流的停滯迴旋,歷萬年所形成的洲島,寬約百米,竟長達5公里,這田土膏腴、「露蒸千樹熟,風撼一洲香」的水陸洲,以南桔為名,登洲一覽,但見雜花生樹,綠蔭覆地,桔絡含羞、雖未見瀟湘八景中的「江天暮雪」,鷺立青風,但沙沈白浪,灘底的不系之舟與這長艇般的洲島動靜相宜,花木疏落有致,水氣清寒,流連其間確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江河中的洲島,多為石礁、沙灘,像這樣簇青擁翠,岸芷汀蘭者恐也絕少見到。在洲中放眼望去,但見「一雨懸江白」,蒙蒙的淡淡的雨霧里,臨近江邊的嶽麓山依然青翠蔥蘢,讓人慨嘆。是啊,到哪裡去另尋一處山在城裡,城在山裡這山半城水半城的佳妙去處呢?如果說囂鬧長存街巷,而幽深便在眼底。嶽麓山納儒、佛、道三教於一體,便看得出其胸襟的博大,分仙凡界,立天地心,也難怪這山中古樹森森、峰迴路轉處,會有那麼多近代史中的風雲人物在這里長眠,但願長睡不願醒了。在山間看江中的一葉扁舟,我想起了詩人屈原、杜甫,一在長沙東北的汨羅江投水,一在湘江舟中病死的詩人,我痴想著其筆下的水神山鬼,湘君和湘夫人;想著「斑竹一枝千滴淚」的娥皇和女英;也想起那「岸花飛送客,牆燕語留人」的名句。 %D%A夜晚,在燈下鋪開長沙地圖,讀文字資料,讓我感到這城市既陌生而又相熟。看這街道的名字,既有蔡鍔路、黃興路這知其名尚不知其路的所在,也有芙蓉巷、紫荊街、樟樹園這種花木掩映、令人神往的居處;既有猴於石、白鶴巷、喜鵲橋似可觀賞的名目,又有肉鋪巷、鞋鋪巷、燈籠街這樣與衣食住行不可離分的九行八作;「金沙里、木牌樓、水風井、火後街、土城頭」蘊含著「金木水火土」這世界最基本的元素;「金線街、銀盆嶺、銅盆湖、鐵鋪巷、錫慶里」則五金俱全;而「紅石嶺、赤崗沖、黃泥街、青石井、黑石渡、碧湘街、紫竹林」,囊括了七彩。至於從半湖街、一人巷依次直至十間頭、百善台、千佛林、萬祠巷,或許意味著一個城市的繁復與變幻莫測,而我的認識只能掛一漏萬吧。就我初始的印象,淺薄的知識,確難以展示一個城市的全貌。 %D%A對於長沙的概括,多有描述,不妨抄錄一段,會比我這外來者的粗淺印象更為准確。其曰「嶽麓為屏,湘江為帶,水陸洲浮碧江心,瀏陽河曲繞於此,湖泊星布,崗巒交錯,山色空檬,水光瀲灧,交映成趣,城廊屹立其間,展示著帶岳襟湘的自然風姿。」 %D%A「此地既佳麗,斯人亦豪英。」當一個陌生人把初始印象寫下來的時候,我知道,只不過是蜻蜓點水,也有如黃昏中看人的面目,既看不清晰,更沒有洞悉其魂魄。
Ⅵ 長沙火車南站到高山村南的公交車有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 → 703路 → 星通5路,全程約39.0公里
1、從長沙南站步行約280米,到達長沙火車南站
2、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4站, 到達人民東路站
3、步行約330米,到達古曲路人民路口站
4、乘坐703路,經過19站, 到達星沙中學站
5、步行約230米,到達縣郵電局站
6、乘坐星通5路,經過8站, 到達春華山站
7、步行約3.9公里,到達高山村
公交線路:503路 → 星通5路,全程約41.5公里
1、從長沙南站步行約1.5公里,到達花侯路勞動東路口站
2、乘坐503路,經過27站, 到達盼盼小學站
3、步行約340米,到達星沙購物中心站
4、乘坐星通5路,經過11站, 到達春華山站
5、步行約3.9公里,到達高山村
Ⅶ 請問長沙有做河南高山縮水閥嗎
長沙有做河南高山縮水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