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聞稿殘疾人進校園
12月3日是第28個「國際殘疾人日」,為進一步推進殘疾人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激發廣大殘疾朋友融入社會的積極性,12月2日下午XX區XX辦事處XX社區組織轄區殘疾人、居民、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宣傳員共同舉辦了 「文藝聯歡會」及宣傳活動。 殘健朋友歡聚一堂,互相交流,真誠溝通,密切了殘疾人之間以及殘健之間的關系,促進人與人的和諧。聯歡會上殘疾人陳勝還為大家演唱了歌曲,會後社區為殘疾朋友的出行安全特組織一次宣傳活動,讓殘疾朋友不出門就能了解交通法律法規,文明參與交通,做到文明禮讓,安全行車,並教育好身邊的親朋好友。通過此次宣傳,使殘疾朋友認識到「交通安全進萬家,幸福全靠你、我、他」的認識,增強了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文明安全參與交通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 求一篇關愛殘障兒童活動的廣播稿
關懷他們,不是可憐!關心別人勝過一切.跟他們在一起,不要總是強調什麼什麼好,其實對他們來說有些事情是他們非常難做到的,我們可以從側面替他們想想,更好的維護他們的利益.前提是不要可憐他們.並不是說沒有同情心,同情心是有,但是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之上才能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 同學位,老師們: 你們知道昨天是什麼日子嗎?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昨天這個日子有什麼與眾不同,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一天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星期天。而對殘疾人來說,這一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這是我國的第十五個「全國助殘日」。
3. 關愛殘疾人演講稿 如何關愛殘疾人
其實殘疾不特殊,每一個人都是有自已的生命價值的,殘疾人也不例外。 殘疾不是某個人的錯,他們只是我們中的不幸者,就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風吹過,雨打過,總會有殘損受傷的枝葉,但我們始終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他們不應被我們輕視漫待,甚至避而遠之。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利益多元化的社會中,能想到去關心殘疾人、關愛殘疾人的人是少之又少了。但是,無數殘疾人工作者想到了,我們的一屆又一屆殘聯領導班子、全體幹部職工想到了,也做到了。為了那一雙雙渴望關懷的眼睛,他們有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一干就是幾年、幾十年。在他們的心目中,殘疾人的事無論多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無論多大都是小事!在他們的精神感召和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了扶殘助殘行列,為合水的殘疾人事業、為和諧合水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充滿了艱難和困苦,他們在發展的道路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尊重殘疾孩子的受教育權、發展權,給他們以平等的權利、同等的機會,是政府和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多年來,政府高度重視特教事業,加強了對特教工作的領導,加大了對特教的傾斜。殘疾人事業是一項公益事業,是一項社會事業,更是一項慈善事業,需要政府和會社會的共同關懷和支持。 對於殘疾人,我們不能只有所謂的忘卻和無視,而是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團結起來,愛才會傳播到每個殘疾人的心中。關愛殘疾人,並不是一味的同情他,身為殘疾人,同樣也有自己的自尊心;關愛殘疾人,就要幫他克服自尊心,積極地面對生活。 關愛殘疾人,不是口頭上的一句關愛,而是附著於行動,用行動去捍衛他們的人格。良心使然,道義使然,責任使然!讓我們向渴望平等的殘疾孩子獻出友愛之心,伸出友愛之手,扶助他們回歸主流,走和社會。為最終實現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崇高目標而努力奮斗! 關愛殘疾人演講稿相關閱讀: 健全人尊重殘疾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和尊重生命。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自有人類開始就有殘疾人,殘疾人同其他社會成員一樣,是人類的組成部分,殘疾雖然發生在一部分人身上,但卻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種社會代價。沒有交通事故造成的殘疾,就沒有完整的交通法規;沒有工傷造成的殘疾,就沒有勞動安全條例;沒有出生缺陷,就沒有現代的母嬰保健。正是一部分人首先承擔了殘疾帶來的痛苦,才促使現代人類社會在醫學、遺傳學、勞動保障、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不斷發展。因此,對殘疾人更多一些尊重,是一種道義責任。 關愛殘疾人,你會怎麼做?新浪網的一項調查顯示,「不佔用殘疾人專座」成了大眾普遍認為的關愛殘疾人方式,投票率達65.79%。中科院心理學博士鄭希耕表示,相對於其他關愛行動來講,不佔殘疾人專座更具現實性,是最容易接觸到的。如果連給殘疾人讓座都做不到的話,就更不用說扶殘疾人過馬路或者去當志願者了。而且這一行為與整個社會文明禮貌風尚銜接最緊密。 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下,強調企業對殘疾人群體的社會責任也是十分必須和必要的。對殘疾人的關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必要環節,但這種關愛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同情、不歧視、救濟幫助這些較淺的層面上,而是應該從各行業、各領城中體現和諧社會的優越性,在教育、醫療、通信、就業、交通等各領城切實推動所有幫助殘疾人的行動。這種幫助不僅僅是幫助他們生存,更是要幫助他們生活,這就意味著殘疾人群體應和苦通人一樣,享受他們所應享受到的一切人權要素。關愛殘疾人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4. 世界殘疾日的通訊稿
國際解釋:目的評估WHO《殘疾評定量表》(WHO-DASⅡ)應用於殘疾運動員功能評定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WHO-DASⅡ測試56名肢體殘疾者(26名輪椅籃球運動員和30名普通殘疾人),10 d後進行重測,同時以Barthel指數分級和輪椅籃球運動分級作為效標進行效度測試.結果殘疾運動員WHO-DASⅡ總分及各領域分值的重測相關系數分別為:0.978、0.807、0.938、0.877、0.998、0.935、0.986,均P<0.01;WHO-DASⅡ總分及各領域分值與Barthel指數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77、0.17、-0.71、-0.82、-0.33、-0.73、-0.61;與運動分級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741、-0.378、-0.806、-0.541、-0.293、-0.510、-0.677.結論可以應用WHO-DASⅡ對殘疾運動員進行功能評定、分析及分級.
5. 如何做好殘疾人事業的宣傳報道工作
(1)積極爭取新聞媒體上級單位和業務主管部門領導的支持,在殘疾人事業的宣傳報道中突出「精品意識」,統一規劃,加強領導,形成規模效應。
(2)建立與新聞媒體的聯系網路,組織記者走近殘疾人,深入殘疾人各業務工作領域,使其更加了解殘疾人事業,鼓勵他們吼獨特的視角進行觀察報道。
(3)與媒體工作者之間建立密切的工作關系,互相理解、互相溝通、互相配台。
(4)組織新聞采訪團(組)到基層進行專題采訪,深入了解殘疾人事業發展狀況、殘疾人面臨的熱點問題,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為殘疾人事業鼓與呼。
(5)充分發揮每年一次的中國殘疾人事業好新聞評選活動和每兩年一次的各地人民廣播電台殘疾人專題節目展播活動的激勵作用,調動媒體工作者的積極性。
(6)充分發揮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的作用,針對殘疾人事業重點工作廈發展狀況,制訂年度宣傳工作計劃定期召開會長辦公會、常務理事會,加強領導和統籌協調:及時收集、整理工作動態,進行分類指導。
6. 關愛殘疾人演講稿
笑貓日記》讀後感
這是一本日記,讀了《笑貓日記》後,我學會了許多。
笑貓在寂寞的日子裡,沒有收到一點兒關於他的戀人虎皮貓的消息。為了找到她,笑貓踏上了艱辛曲折的尋貓之路。樣子相似的虎皮貓到處都是,一場場誤會和一個個故事,就在夏末初秋的那些日子裡接踵而至。
是那祈福的鍾聲,把笑貓和他的朋友們引向了古老的鍾樓。笑貓心中的虎皮貓,已成為了一隻敲鍾的貓,她那美麗高貴的身影、悲天憫人的情懷和被鍾聲震聾的耳朵,都令笑貓悲喜交集……
已成為了一隻敲鍾的貓,她那美麗高貴的身影、悲天憫人的情懷和被鍾聲震聾的耳朵,都令笑貓悲喜交集……
笑貓喜歡用笑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是一隻性格活潑、開朗的貓,他的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心地善良的精神和品質很值得我學習!在他摔斷腿的時候,也沒有放棄,依然非常樂觀,我真的很佩服他!
以後同學們遇到困難時,我一定會熱心幫助他們的!我由衷地希望自己也能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表達自己的愛心。也希望大家可以樂於助人,講義氣,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絕不退縮,幫助身邊的人!參考資料:《笑貓日記》讀後感
7. 急求一篇關於 關愛殘疾人 的朗誦稿,請大家幫忙
殘疾人,多麼熟悉的字眼呀!相信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殘疾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知道既然上帝為他關上一扇窗,那麼,就會為他開啟另外其他的門。他們應該用樂觀·向上的精神來面對生活。殘疾人,並不是因此而放棄一切,他們雖然淪落為一位殘疾人,但是他們還是想要得到成功。所以他們努力拚搏而贏取成功!美國殘障教育家,海倫。海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塔斯喀姆比亞。她在19個月的時候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並在導師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海倫學會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並從中得到許多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海倫認為視力和聽力喪失的悲劇往往發生在那些因貧困而無法給予孩子及時治療的家庭。為了消除社會不平等引發的罪惡現象,海倫加入了美國社會黨和國際產業工人協會成為一名激進的社會主義者。就這樣一個殘疾人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績。
還有,在我們的殘奧會上,一名名運動員神采奕奕,精神抖擻。他們為我國贏得一塊又一塊的獎牌,為我國創下佳績。我們由衷的從心中向他們致敬,心中感到非常興奮。蘇嚇你然他們身體上有缺陷,但是他們化缺陷為優勢,我們應學習他們身上那種精神——堅持不懈,永不退縮,勇敢面對身體上的殘疾。
有的人,就因身體殘疾而自暴自棄,但最終受傷害的還是自己,自己的心靈也因此受到傷害。他們應該將那股阻力化成為前進的動力,而不是成為絆腳繩。
我們必須做到為殘疾人做貢獻,不歧視他們,不排斥他們,從而使他們走出心中的陰影,回到「陽光」下,我相信,只要世上有真愛,世上會變的更美好。社會的愛,對於殘疾人來說就像疲倦的人得以依靠;就像迷路的人,找到一盞指路明燈;就像炎熱的人找到濃濃的綠蔭;就像心靈乾枯的人們找到一泓清澈山泉。
我們一起關愛殘疾人,為殘疾人奉獻出一絲絲的愛吧!
8. 求,誰能給一個殘疾人演講稿,關愛殘疾人,殘疾人自強自立,感恩等演講稿[email protected].謝謝啦!
甲:春有百花,秋有月,
乙:夏有涼風,冬有雪。
甲:當我們享受這無限美好時光,
乙:可有些人,他們的一生,只能以黑暗為伴,與無聲為侶。
甲:甚至有的人,精神世界一片混亂。
乙: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每天迎著朝陽,穿著整潔的服裝,鬥志昂揚地走在上班路上的時候,您可曾看到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人是依靠冰冷的輪椅、沉重的拐杖艱難前行?當我們欣賞著五彩斑斕的世界,聆聽著悅耳動聽的歌曲的時侯,您可曾發覺在您的周圍還有一群人卻連看一眼藍天,聽一聲鳥叫都是他們一生最大的奢望?
甲:當我們喜怒哀樂溢於言表的時侯,您可曾意識到,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一些人的喜怒哀樂他們全然不知?他們帶著殘缺的身體經歷著別人不能想像的磨難,面對命運,他們更需要世人的理解。他們哪怕取得一點點成績,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出幾十倍的努力。
乙: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殘疾人。
甲:今天這次班會,就讓我們走近他們,關注他們特別的生活。
合:五年級二班《關愛殘疾人---主題隊會》現在開始。
乙:請大家聽一聽萬觀鋒朗讀張海迪的事跡。(學生朗讀)
張海迪 5 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 15 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她以頑強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難,精益求精地進行創作,執著地為文學而戰,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翻譯作品《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會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強的反響,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已經在日本、韓國出版。1991 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甲:請各位談談自己聽後的感想。
(自由發言)
乙:同學們說的可真好啊。
甲:張海迪身殘志堅另我們敬佩。
乙:是啊,我們四肢健全的人還不及她各方面表現的好呢。
甲:張海迪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乙:下面開展體驗活動。
通過猜測手語,感知不能發出聲音的痛苦。
甲:通過同學們參與的一系列活動,切身體驗了作為一名殘疾人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實際困難以及他們為克服困難所付出的努力,同時感受到關愛、幫助殘疾人的意義。
乙:從體驗中,我們真正地體會到殘疾人內心的痛。
甲: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呢?
請觀賞小表演
情景一、馬路上過來一位盲人,他正用拐杖摸索著走路不小心撞到一位打扮入時的青年,青年生氣的一把推倒盲人,頭也不回地走了。一位紅領巾看到了,跑過去把盲人扶起來,同時扶著他過馬路。
乙:從剛才的表演中,我們領悟到了些什麼?(學生發言)
甲:我們應當如何對待殘疾人?
(學生發言)
乙:進一步引入這世界上除了殘疾人,還有很多人是需要我們去關愛。聯系現實生活,同學發表言論。
甲: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得更加美麗。
乙:通過活動,我們親身去聽、去看、去想、去感受了殘疾人生活的困難和艱辛。
甲:希望同學們把這次活動當成自己成長的一個台階,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同時,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互相關愛,把孝心獻給父母,忠心獻給祖國,誠心獻給朋友,愛心獻給社會。
合:讓我們都成為一個關愛別人的人,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盪起愛的雙槳,讓這世界變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