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宣傳標語
1、糧食是血汗換來的。
2、米粒雖小,尤見禮義廉恥,節儉事微,可助興國安幫。
3、米粒回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答。
4、盤中粒粒皆辛苦。
5、普及節糧知識,提高節糧意識。
6、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7、請記住:糧食來得不容易。
8、生命誠可貴,糧食價更高。
9、省下一顆糧食,已許可以救活一個人的生命。
10、節約用水一點一滴,珍惜糧食一顆一粒。
11、食於大地糧,應人人為節。
12、世界是我們的,糧食是世界的。
13、手中有糧,心裡不慌。
㈡ 糧食生產宣傳標語是什麼
1、陳規直播要制止,落實拋秧保密植。
2、鋤頭耙握得緊,作田還是本。
3、創建示範高產,主攻水稻單產。
4、大力發展糧食規模化生產,重點支持種糧專業大戶。
5、多種糧、保穩定、促發展。
6、多種糧食有功、拋荒耕地違法。
7、多種雙季稻、糧食安全之需要。
8、多種田、有補貼;不種田,收回田。
9、發展糧食生產,禁止耕地拋荒。
10、加強糧食生產管理,確保糧食穩產增收。
11、家中有糧,心中不慌。
12、堅決打擊佔用耕地建房違法行為。
13、堅決杜絕拋荒,直播田,選優良早稻雜交品種,促進糧食生產。
14、堅決制止耕地拋荒。
15、禁止亂佔耕地、禁止耕地拋荒。
16、精耕細作為榮,棄耕拋荒可恥。
㈢ 節約糧食的宣傳語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民猶餓死。
㈣ 世界糧食日宣傳稿
------ 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人類文明得以發展的先決條件。然而,由於全球人口數量不斷增長、可耕地面積逐年減少以及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因素,世界農業和糧食生產形勢已十分嚴峻。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球有40個國家面臨不同程度的糧食短缺,全世界有8.54億人營養不良,每年有560萬兒童因飢餓和營養不良而夭折。在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尤為嚴重,約有五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
糧農組織認為,如果國際社會要消除飢餓,農業必須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主角。發展農業對於拉動國家經濟,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至關重要,但農業的發展往往受到投資不足的困擾。糧農組織在一份題為「2005年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的報告中指出,由於75%的飢餓人口生活在農村,因此要想實現在2015年前將全球飢餓人口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發展中國家必須將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地區,加大對農業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
由於稻米對於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作用,2002年第57屆聯合國大會還將2004年定為「國際稻米年」,主題為「稻米就是生命」。2004年10月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宣布,將「2004國際稻米年科學研究獎」授予中國科學家、雲南農業大學教授朱有勇和一位日本科學家。
2011年 糧食價格–走出危機走向穩定
㈤ 節約糧食的宣傳語有哪些
1、浪費糧食是最大的犯罪!
2、一寸一千寸金顆金光難糧難陰買食換!
3、節約從糧食開始。
4、愛惜糧食就是愛惜生命!
5、糧食是血汗換來的!
6、一斤糧,千粒汗,省吃儉用細盤算!
7、浪費猶如河缺口,節約好比燕銜泥。
8、飲水應思源,吃飯當節儉。
9、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10、若要生活好,勤勞,節儉,儲蓄三件寶!
㈥ 節約糧食的宣傳標語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㈦ 怎樣宣傳愛惜糧食這一傳統美德
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讓學生們在生活中樹立起愛惜糧食,勤儉節約的意識,同時讓大家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和勞動人民的艱辛,近日,石家莊綠都小學的同學們通過進社區宣傳、光碟行動、開學第一課等多種形式開展了「珍惜糧食,我們在行動」的主題活動。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社區,大力宣傳節約糧食,從我們身邊每一個人做起
一句「珍惜糧食」,聽起來多麼簡單,其實在行動上卻很難做到。文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社區走街道宣傳珍惜糧食的重要性,從自身做起,厲行節儉,這是多麼好的一次崇尚節儉、傳承中華美德的一次實際行動啊!
由此使我想到了《朱子家訓》中的一段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是告訴我們:吃一碗粥,一粒飯時,都應該想到它們的來之不易;用半根絲半根線時,都應該想到它們紡成時的艱辛。每次讀到這段話時,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勤儉節約、愛惜糧食該有多麼的重要。當前一些人覺得自己走出了以前那種「吃得飽,穿得暖」的苦日子,鋪張浪費隨處可見。餐店裡,廚房裡、餐桌上到處都是剩飯剩菜,到處有隨手扔掉的饅頭、麵包、蔬菜……面對這樣的場景,我們怎能不扼腕痛惜?
要想真正的做到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就要從自身做起,從娃娃抓起,不只是讓孩子們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更要讓全社會的人們都知道「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世界,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和珍惜糧食,只有全社會的人們行動起來,勤儉節約、珍惜糧食,才能真正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
我們的國力雄厚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過去那種「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狀況早已不復存在。勤儉節約、遏制糧食浪費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我們大家攜起手來,一起向糧食浪費說「不」。
㈧ 節約糧食的宣傳語50字有哪些
1、浪費糧食是最大的犯罪!
2、節約從糧食開始。
3、愛惜糧食就是愛惜生命!
4、糧食是血汗換來的!
5、一斤糧,千粒汗,省吃儉用細盤算!
6、浪費猶如河缺口,節約好比燕銜泥。
7、飲水應思源,吃飯當節儉。
8、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9、若要生活好,勤勞,節儉,儲蓄三件寶!
10、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11、浪費去無蹤,糧食更出眾。
12、生命誠可貴,糧食價更高!
13、今年過年不節約,節約要節糧食。
14、一粒糧食,一滴汗水。
15、糧食搞上去,浪費降下來。
16、滴水湊成河,米湊成籮!
㈨ 如何做個節約糧食的宣傳活動
主題: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建設節約型社會已是全體國民的共識。作為教書育人的校園,理應成為節約的典範之地。但最近一段時間,校園里鋪張浪費的現象仍然很多,尤其是餐廳里的浪費現象尤甚。
在這次班會活動中,各班班主任精心組織,學生參與熱情高漲。學生用飽蘸情感的語言把心中對糧食的情與愛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來,一個個由糧食與愛凝聚而成的故事,讓學生深受感動、教育。通過這次班會,學生思想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此後,學校的浪費現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朝詩人李紳寫的《憫農》,他的意思大家應該都知道。農民伯伯務農很辛苦,每天早出晚歸的,大家都做到愛惜糧食了嗎?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餐廳里為了撐面子,多點飯菜,吃不完倒掉;小飯館里嫌飯菜不好吃直接倒掉;學校食堂中飯菜顏色不好看,不吃倒掉的……種種這些都是浪費糧食的行為。有的人似乎認為:我的條件達到了,我不怕花錢,浪費的是我的錢,你管的著嗎?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一粒糧食飽含著農民伯伯的多少辛苦和心酸。浪費是一種極為可恥的行為。
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吃東西總是挑三揀四,米粒掉了一地,吃不完就隨手扔掉。自從我在電視里看到了很多難民飢不擇食,因飢餓骨瘦嶙峋,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感到很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不應該在每次吃飯時掉米粒,不應該在爸爸媽媽批評我時,還找各種借口狡辯。爸爸媽媽的疼愛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不是我糟蹋糧食的理由。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我要節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責任,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