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晉書桓宣傳

晉書桓宣傳

發布時間:2021-07-09 18:02:15

㈠ 本大王這弱小的身軀再也經不起任何摧殘了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文言原文
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於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傑,必有望風響應者矣!」 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 逖將其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餘人而後進。
字詞注釋
主簿:主管文書的官員。 蹴:踢。 惡聲:相傳中夜雞鳴是不吉之兆。 渡江:指西晉滅亡後,中原官民大量度過長江,流往江南。 軍諮祭酒:軍事顧問類的官職。 京口:現今江蘇鎮江市。 郡國:指全國各地。 廩:公家發給的錢糧,這里指軍餉。 鎧杖:鎧甲和兵器。 部曲:當時世家大族的私人軍隊。 中流:江心。 屯:駐扎。 起冶鑄兵:興建冶煉工場,鑄造兵器。 素:沒有
譯文
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不祥的聲音。」就起床舞劍。 渡江以後,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大王您如果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全國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 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 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肅清中原的敵人再渡江回來,就像這大江一樣,一去不回頭!」於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編輯本段]祖逖北伐
建興元年(313年)四月,愍帝在長安即位,以司馬睿為左丞相,讓他率兵二十萬直攻洛陽,六月復遣使催促。當時,司馬睿致力於開拓江南地區,根本顧不上北伐。祖逖出身北方大族,本可以在司馬睿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里安享尊榮,步步高升。但他不願苟且偷安,不貪戀安定舒適的生活。在南北門閥士族熱衷於新政權的權力再分配,進行新的兼並的時候,祖逖義正辭嚴地提出收復半壁河山,拯救中原漢家同胞於水火的強烈要求。祖逖向司馬睿進言:「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籓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遺黎既被殘酷,人有奮擊之志。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祖逖的要求,代表了漢族人民的願望,但無異於給司馬睿出了一個難題。司馬睿自移鎮建鄴,一心在拼湊江南小朝廷,他和擁戴他的門閥士族都無意北伐。但面對祖逖大義凜然的請求,他又不願落下阻止北伐的惡名,於是,便消極對待此事。為了敷衍天下人耳目,司馬睿乃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前鋒都督出師北伐,只撥給他1000人糧餉,3000匹布,不給鎧甲兵器,而不給一兵一卒,讓他自募士眾,自製刀槍。 司馬睿的冷漠態度並沒有動搖祖逖北伐中原的決心,他率領跟隨自己南下的流人隊伍百餘家,毅然從京口渡江北上。船到中流,祖逖眼望面前滾滾東去的江水,感慨萬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塗炭的情景,想到困難的處境和壯志難伸的憤懣,豪氣干雲,熱血涌動,於是敲著船楫朗聲發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晉書·祖逖傳》)!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決不重回江東!祖逖「辭色壯烈」,部屬為之慨嘆。 祖逖渡過長江後,暫駐淮陰,起爐冶鐵,鑄造兵器,同時又招募到二千多士兵。 建興四年(316年)十一月,晉愍帝被匈奴賊寇劉曜俘虜,長安失陷,西晉滅亡。司馬睿被迫移檄四方,約期北征,祖逖欣然應命。 當時北伐的形勢十分嚴峻。祖逖面臨的對手不僅是割據冀、豫一帶,擁兵十多萬禍亂天下的羯寇石勒,河南地區還盤踞著為數眾多的漢族地主豪強武裝,即所謂「塢主」。這些塢主修築塢堡,自稱刺史、太守,稱霸一方,依違於晉、趙之間,情況非常復雜。他們可能成為北伐軍的盟友,也可能成為北伐軍的敵人。這種形勢決定祖逖北伐的道路是一條充滿了艱難險阻的道路。 建興五年,祖逖進駐蘆洲(在今安徽亳縣),果然,北伐軍首先遭到流人塢主張平、樊雅的阻遏。張平、樊雅是兗、豫一帶的豪強,乘亂起兵,張自任豫州刺史,樊自任譙郡太守,各據一城,有眾數千人。張平部下還有董瞻、於武、謝浮等十多支小部隊,各有數百人。張、樊名義上臣屬於司馬睿,接受司馬睿給予的四品將軍頭銜,實際上不受約束,自行其是。祖逖派遣參軍殷乂去聯絡張、樊,殷乂出身世族,看不起張平,指著他的住房說這只配作馬廄,又指張平的一口大鑊說這可以鑄鐵器。並說張平不能保住頭顱。張平大怒,殺死殷義,勒兵固守。張平「阻兵固守」,殷乂誠然不能辭其咎,但根本原因恐怕還是這位自封的豫州刺史不能容忍朝廷派來的豫州刺史。這類豪強,雖然他們原來也經常受到敵人的攻擊,但當他們的既得利益稍許受到危害,他們則寧肯站到敵人的立場攻擊自己的同盟者。祖逖率軍進攻,仍不能下。於是祖逖便用離間計,從張平部下分化出謝浮,謝浮借與張平商討軍情之機,殺死張平,率眾歸降。 張平雖死,樊雅仍占據譙城,祖逖進據太丘(今永城縣西北),因軍中乏食,處境十分困難。樊雅派兵乘夜來襲,攻入營壘,拔戟大呼,直逼祖逖營帳,軍中大亂。祖逖臨危不亂,安排左右拒敵,督護董昭英勇殺敵,終於打退了樊雅的進攻。祖逖率部追討,張平余部幫助樊雅迎擊祖逖。為了盡快攻下譙城,祖逖向蓬塢堡主陳川、南中郎將王含求援。陳川派李頭、王含派桓宣來援,王含也命參軍桓宣領兵五百助戰。祖逖一面發兵進攻,一面派對桓宣說:「卿先已說平、雅,信義大著於彼。今復為我說雅。雅若降者,方相擢用,不但免死而已」(《晉書·桓宣傳》)。桓宣遂入譙城勸降。見到樊雅,桓宣說:「祖逖方欲平盪二寇,每何卿為援。前殷乂輕薄,非豫州意。今若和解,則忠勛可立,富貴可保。若猶固執,東府赫然更遣猛將,以卿烏合之眾,憑阻窮城,強賊伺其北,國家攻其南,萬無一全也。願善量之」(《晉書·桓宣傳》)。樊雅這才出城歸降。經過一年多的苦戰,祖逖終於攻佔譙城,在豫州站住了腳跟,並打通了北伐的通道。 正當祖逖以譙城為根據地,且戰且耕,逐步擴大戰果時,發生了蓬陂塢主陳川叛歸石勒的事件。陳川本是「乞活」流民集團的首領,自稱寧朔將軍、陳留太守。這支流民武裝長期割據浚儀蓬陂,曾經投降石勒,又受晉官號。陳川部將李頭攻打譙城立功,祖逖遇之甚厚,正好祖逖獲得一匹好馬,李頭很想要又不敢說,祖逖知道他的心思後,便把馬給了他。以後李頭經常感激地說:「若得此人為主,吾死無恨」。陳川聞後大怒,遂殺李頭。李頭的親信馮寵鼓動所屬四百多人投奔祖逖,陳川更加怒不可遏,大掠豫州諸郡以為報復。祖逖則針鋒相對,命衛策在谷水伏擊,盡獲其所掠之車馬子女,祖逖下令,將車馬子女全部歸回原主,軍隊一點也不截留。陳川大為驚恐,於東晉元帝太興二年(319年)四月以浚儀(今河南開封)投降石勒。 當時石勒盤踞於襄國(今河北邢台),活動於黃河流域,與匈奴人劉曜的前趙對抗,因實力所限而推行北攻南守方針。南面所要對付的主要是祖逖所率領的北伐隊伍。而要阻止祖逖北進,首要的也在於爭奪各地的塢堡組織。 祖逖得知陳川叛晉後,遂於五月進攻蓬關(即蓬陂,今河南開封縣南)。石勒派侄子石虎率領5萬大軍救授陳川,與祖逖軍戰於浚儀。祖逖戰敗,退守淮南(今安徽壽縣)。石虎在豫州進行了一番洗劫殺戮之後,帶著陳川部屬返回襄國,只留下將領桃豹戌守蓬陂塢。十月,祖逖派督護陳超攻打桃豹沒有成功。十一月,石勒僭號趙王(史稱後趙)。 東晉太興三年六月,石虎派桃豹據浚儀,屯兵西台,從南門出入,祖逖則派韓潛據東台,由東門出入,兩軍相持40日。祖逖決定設計智取。當時,雙方糧草供應都很緊張,祖逖命令把沙土裝在糧袋裡,假裝成米,讓一千多人像運送軍糧一樣,忙忙碌碌運上東台。又故意讓幾個人真的挑著大米,走在後面,佯裝疲憊在路上休息,等敵軍來搶米。桃豹的軍隊缺糧已久,見晉軍運糧,以為有機可乘,突然沖過來搶糧,那幾個人扔下糧袋倉皇逃跑。桃豹軍士搶得糧米後,以為祖逖士兵都能吃飽,而自己長久飢餓,於是更加恐懼,士氣低落。這時,石勒部將劉夜堂用一千頭驢運糧食給桃豹,祖逖偵知消息,派部將韓潛、馮鐵等部在汴水截擊,盡獲其糧食和腳力。桃豹聞訊,連夜退兵東燕城(今河南延津東北)。祖逖乘勝進軍,派韓潛進屯封丘(今屬河南),威逼桃豹,馮鐵部進據二台,自己統兵鎮守雍丘(今河南杞縣)。並屢次派兵截擊後趙軍,後趙城鎮紛紛叛趙歸晉。七月,石勒不甘心失敗,派遣一萬多精銳騎兵反撲,但又被嚴陣以待的北伐軍所敗。經過一年多的反復爭奪,祖逖終取得北伐戰爭以來最重大的勝利。 祖逖在北伐中不僅善於分化瓦解敵軍,而且善於團結可以團結的漢族豪強武裝集團和塢壁主,這是他能夠以弱小兵力多次打敗胡寇的重要原因。偵察兵常俘獲濮陽人,祖逖總是優待他們,送他們回去,這些人感謝祖逖的恩德,常聯絡了鄉人部曲來歸附。當時司州境內有趙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原西晉政府殘軍,他們雖對抗胡寇,但各據一方,經常互相以兵戎相見。祖逖多次派人從中調解,曉以大義,消除他們之間的矛盾,使他們都服從自己的統一指揮。 黃河以南,原有一些塢堡主,迫於石勒強大的勢力,不得不臣服於石勒,送其子弟到襄國為人質。祖逖允許他們表面上仍歸附石勒,任憑他們兩邊交往,並常派些小部隊假裝攻打他們,以表明他們並未歸附晉朝,從而消解石勒的疑心,減輕塢堡的壓力。各塢堡主感戴祖逖的恩德,經常幫助北伐軍刺探情報,因而祖逖在戰場上始終處於主動地位,屢戰屢勝,威名遠播。 祖逖禮賢下士,善體恤民情。即使是關系疏遠、地位低下之人,也施布恩信,予以禮遇。將士「其有微功,賞不逾日」。祖逖在統治區內勸督農桑,恢復農業生產;在軍隊中一直實行且戰且耕,以耕養戰,以減輕人民的負擔。祖逖自身生活儉朴,自奉節儉,不畜私產,其子弟與戰士一樣參加耕耘、背柴負薪。他還收葬枯骨,加以祭奠。因此,北伐軍得到河南地區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一次,祖逖擺下酒宴,招待當地的父老兄弟,一些老人流著眼淚說:「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將何恨」!乃在座上歌曰: 「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 由於祖逖策略得當,民眾歸心,所以不出幾年,基本上收復了黃河以南地區。當年的好友,此時擔任並州刺史的司空劉琨在寫給親戚的信中,大力稱揚祖逖的威德,晉元帝也下詔擢升他為鎮西將軍。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祖逖領導下的北伐軍正是依靠漢族群眾的支援,同占據絕對優勢的胡寇苦戰四年多,終於收復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北伐軍也由小到大,越戰越強,成為一支使「石勒不敢窺兵河南」的勁旅。石勒懾於北伐軍的威力,轉而採取守勢,這個奸險小人下令幽州官府修祖氏墳墓、成皋縣修祖逖母親墳墓。並寫信給祖逖,請求互通使節、互市貿易。祖逖格於形勢,沒有回信,但聽任雙方互市,收利十倍,於是官方和私人都富足起來,兵馬也日益強壯。 祖逖的目標是清定中原,他不敢稍有懈怠,抓緊練兵積谷,准備「推鋒越河,掃清冀朔」。正當祖逖准備渡河北進,完成統一大業之時,晉元帝聽說祖逖在河南深得民心,屢建戰功,怕將來不利於自己的統治,便於太興四年(321)七月任命戴淵為都督兗豫雍冀並司六州軍事、征西將軍,出鎮合肥,以牽制祖逖。祖逖認為,戴淵是南方人,北方不是他的故鄉;雖然有名望,但並無遠見卓識,加上自己目前已剪除荊棘,收復河南,而戴不費氣力,即來統御,心中頗為不樂。這時,又傳來大將軍王敦跋扈不臣,朝廷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的消息,眼看內亂將起,北伐還有什麼希望!祖逖心力交瘁,憂憤成疾。於是,把家眷安排在汝南大木山下。當時中原的士大夫都認為祖逖應該進據虎牢關,沒想到他卻把家屬安置到了險要之處,紛紛勸阻,祖逖不聽。祖逖心中雖然憂憤,但仍「圖進取不輟」,抱病營繕虎牢城。虎牢城北臨黃河,西接成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他擔心城南沒有堅固的壁壘,易被敵人攻破,特意派從子汝南太守祖濟,汝陽太守張敞、新蔡內史周閎等率眾築壘。營壘尚未修成,祖逖病危,九月,祖逖病死在雍丘(治所在今河南杞縣),終年五十六歲。 祖逖死訊傳出,豫州人民痛哭流涕,如喪考妣;譙梁百姓自發為祖逖修建祠堂,紀念這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畏強敵、百折不撓的愛國名將。東晉朝廷追贈祖逖為車騎將軍。
·······························

說行天下
朋友推薦的小說網站大全
好東西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哦

㈡ 晉書恆溫傳中皇帝加長將軍是因為什麼

桓溫,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而太原溫嶠見之,曰:「此兒有奇骨,可試使啼。」及聞其聲,曰:「真英物也!」以嶠所賞,故遂名之曰溫。嶠笑曰:「果爾,後將易吾姓也。」彝為韓晃所害,涇令江播豫焉。溫時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復仇。至年十八,會播已終,子彪兄弟三人居喪,置刃杖中,以為溫備。溫詭稱吊賓,得進,刃彪於廬中,並追二弟殺之,時人稱焉。

溫豪爽有風概,姿貌甚偉,面有七星。少與沛國劉惔善,惔嘗稱之曰:「溫眼如紫石棱,須作猥毛磔,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選尚南康長公主,拜駙馬都尉,襲爵萬寧男,除琅邪太守,累遷徐州刺史。

溫與庾翼友善,恆相期以寧濟之事。翼嘗薦溫於明帝曰;「桓溫少有雄略,願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濟艱難之勛。」翼卒,以溫為都督荊梁四州諸軍事、安西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假節。

時李勢微弱,溫志在立勛於蜀,永和二年,率眾西伐。時康獻太後臨朝,溫將發,上疏而行。朝廷以蜀險遠,而溫兵寡少,深入敵場,甚以為憂。初,諸葛亮造八陣圖於魚復平沙之上,壘石為八行,行相去二丈。溫見之,謂「此常山蛇勢也。」文武皆莫能識之。及軍次彭模,乃命參軍周楚、孫盛守輜重,自將步卒直指成都。勢使其叔父福及從兄權等攻彭模,楚等御之,福退走。溫又擊權等,三戰三捷,賊眾散,自間道歸成都。勢於是悉眾與溫戰於笮橋,參軍龔護戰沒,眾懼欲退,而鼓吏誤鳴進鼓,於是攻之,勢眾大潰。溫乘勝直進,焚其小城,勢遂夜遁九十里,至晉壽葭萌城,其將鄧嵩、昝堅勸勢降,乃面縛輿?親請命。溫解縛焚?親,送於京師。溫停蜀三旬,舉賢旌善,偽尚書僕射王誓、中書監王瑜、鎮東將軍鄧定、散騎常侍常璩等,皆蜀之良也,並以為參軍,百姓咸悅。軍未旋而王誓、鄧定、隗文等反,溫復討平之。振旅還江陵,進位征西大將軍、開府,封臨賀郡公。

及石季龍死,溫欲率眾北征,先上疏求朝廷議水陸之宜,久不報。時知朝廷杖殷浩等以抗己,溫甚忿之,然素知浩,弗之憚也。以國無他釁,遂得相持彌年,雖有君臣之跡,亦相羈縻而已,八州士眾資調,殆不為國家用。聲言北伐,拜表便行,順流而下,行達武昌,眾四五萬。殷浩慮為溫所廢,將謀避之,又欲以騶虞幡住溫軍,內外噂?沓,人情震駭。簡文帝時為撫軍,與溫書明社稷大計,疑惑所由。溫即回軍還鎮,上疏曰:

臣近親率所統,欲北掃趙魏,軍次武昌,獲撫軍大將軍、會稽王昱書,說風塵紛紜,妄生疑惑,辭旨危急,憂及社稷。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顧,隕越無地。臣以暗蔽,忝荷重任,雖才非其人,職在靜亂。寇讎不滅,國恥未雪,幸因開泰之期,遇可乘之會,匹夫有志,猶懷憤慨,臣亦何心,坐觀其弊!故荷戈驅馳,不遑寧處,前後表陳,於今歷年矣。丹誠坦然,公私所察,有何纖介,容此嫌忌?豈丑正之徒心懷怵惕,操弄虛說,以惑朝聽?

昔樂毅謁誠,垂涕流奔,霍光盡忠,上官告變。讒說殄行,姦邪亂德,及歷代之常患,存亡之所由也。今主上富於陽秋,陛下以聖淑臨朝,恭己委任,責成群下,方寄會通於群才,布德信於遐荒。況臣世蒙殊恩,服事三朝,身非羈旅之賓,跡無韓彭之釁,而反間起於胸心,交亂過於四國,此古賢所以嘆息於既往,而臣亦大懼於當年也。今橫議妄生,成此貝錦,使垂滅之賊復獲蘇息,所以痛心絕氣,悲慨彌深。臣雖所存者公,所務者國;然外難未弭,而內弊交興,則臣本心陳力之志也。

進位太尉,固讓不拜。時殷浩至洛陽修復園陵,經涉數年,屢戰屢敗,器械都盡。溫復進督司州,因朝野之怨,乃奏廢浩,自此內外大權一歸溫矣。溫遂統步騎四萬發江陵,水軍自襄陽入均口。至南鄉,步自淅川以征關中,命梁州刺史司馬勛出子午道。別軍攻上 洛,獲苻健荊州刺史郭敬,進擊青泥,破之。健又遣子生、弟雄眾數萬屯嶢柳、愁思塠以距溫,遂大戰,生親自陷陣,殺溫將應庭、劉泓,死傷千數。溫軍力戰,生眾乃散。雄又與將軍桓沖戰白鹿原,又為沖所破。雄遂馳襲司馬勛,勛退次女媧堡。溫進至霸上,健以五千人深溝自固,居人皆安堵復業,持牛酒迎溫於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初,溫恃麥熟,取以為軍資。而健芟苗清野,軍糧不屬,收三千餘口而還。帝使侍中黃門勞溫於襄陽。

初,溫自以雄姿風氣是宣帝、劉琨之儔,有以其比王敦者,意甚不平。及是征還,於北方得一巧作老婢,訪之,乃琨伎女也,一見溫,便潸然而泣。溫問其故,答曰:「公甚似劉司空。」溫大悅,出外整理衣冠,又呼婢問。婢雲:「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溫於是褫冠解帶,昏然而睡,不怡者數日。

母孔氏卒,上疏解職,欲送葬宛陵,詔不許。贈臨賀太夫人印綬,謚曰敬,遣侍中弔祭,謁者監護喪事,旬月之中,使者八至,軺軒相望於道。溫葬畢視事,欲修復園陵,移都洛陽,表疏十餘上,不許。進溫征討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諸軍事,委以專征之任。

㈢ 「構會」是什麼意思

ɡòu huì

構會(構會)

--------------------------------------------------------------------------------

1.謂使彼此結成嫌隙。《漢書·韓延壽傳》:「 潁川 多豪強…… 趙廣漢 為太守,患其俗多朋黨,故構會吏民,令相告訐。」 顏師古 註:「構,結也。」

2.謂設計陷害。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而忍絕王命,明棄碩交,實為佞人所構會也。」《晉書·桓宣傳》:「而好利險詖之徒,以 安 ( 謝安 )功名盛極,而構會之,嫌隙遂成。」

㈣ 晉書桓玄傳(列傳第六十九)的翻譯

網上有《白話二十四史》

㈤ 找出成語,並說出含義

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壯志未酬——舊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沒有實現就衰老了。也指抱負沒有實現就去世了。

㈥ 晉書桓伊傳翻譯

原文:
(桓)伊字叔夏。伊有武干,頻參諸府軍事,累遷大司馬參軍。時符堅強盛,邊鄙多虞,朝議選能距捍疆埸者,乃授伊淮南太守。與謝玄共破賊別將王鑒.張蚝等,以功封宣嘗縣子,又進都督豫洲軍事.豫洲刺史。及苻堅南寇,伊與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俱破堅於淝水,以功封永修縣侯。伊性謙素,雖有大功,而始終不替。善音樂,盡一時之秒,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師,泊舟青溪側。素不與微之相識,伊於岸上過,船中稱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謂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伊是時已貴顯,素聞徽之名,便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時謝安①女婿王國寶專利無檢型,安惡其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內,於是國寶諂諛之計稍行於主相之間。而好利險 ②之徒,以安功名盛極,而構會之,嫌隙詖逐成。帝召伊飲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無③,迕即吹為一弄,乃放笛雲:「臣於箏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韻合歌管,請以箏歌,並請一吹笛人。」帝乃下敕御伎奏笛。伊又雲:「御府人於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乃許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撫箏而歌《怨詩》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藤》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聲節慷慨,俯仰可觀。安泣下沾矜,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須曰:「:使君於此不凡!」
帝甚有愧色。遷江洲刺史。伊到鎮,以邊境無虞,宜以寬恤為務,乃上疏以江洲虛耗,加連歲不登,今餘戶有五萬六千,宜並合小縣,除諸郡逋④米,移州還鎮豫章。詔領移州尋陽,其餘皆聽之。伊隨宜拯撫,百姓賴焉。在任累年,征拜護軍將軍,卒官,謚曰烈。
(節選《晉書•桓伊傳》)

【注】①謝安:東晉名士.軍事家,孝武帝時官拜相位。②詖:不平正,辟邪。③迕:違背。④逋:拖欠。

翻譯:

桓伊叔夏,桓伊有軍事才略,多次為諸軍府參謀軍事,歷升至大司馬將軍。當時苻堅兵力強盛,邊境上多處令人憂慮,朝廷商議選拔能御敵守邊的將領,於是任桓伊為淮南太守。他和謝玄一起擊敗苻堅的將領王鑒.張蚝等人。因功封為宣城縣子,又進升都督豫洲諸軍事,豫洲刺史,等到苻堅向南侵襲的時候,桓伊和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共同在淝水打敗苻堅,因功被封為永修建侯。桓伊生性謙遜平易,雖立了大功,但始終作風不改,他擅長音樂,成為當時的高手,被稱為江東第一,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經常吹奏,王徽之有一次奉召進京,所乘的船隻停泊在青溪旁,桓伊向來不認識王徽之,他正好在岸上經過,船上的人稱呼恆伊說:「這位是桓野王,」王徽之便讓人對恆伊說:「聽說你善於吹奏,請為我吹奏一曲。」當時桓伊已是官高位顯,平時就久聞王徽之大名,於是下車,做在矮幾上,為他演奏了三支曲子,出走完畢,便上車走開,主人和客人並沒有交談一句。當時謝安的女婿王國寶專謀私利品行不端,謝安很討厭他,經常對他進行約束,晉武帝晚年嗜酒好色,於是王國寶便能靠拍馬奉承,逐漸挑撥君主和宰相謝安之間的關系,而那些為利的奸險之輩,因為謝安功名極勝,便造謠設計陷害,於是晉武帝和謝安之間產生了猜忌不滿。晉武帝請桓伊赴宴,謝安陪坐。晉武帝讓桓伊吹笛助興,桓伊表現出順從的神情,就為他吹奏了一曲,放下笛子說:「我彈箏的水平雖然不如吹笛的水平高,但也能做到與歌聲和其他樂器音調和諧,請允許我為陛下邊彈邊唱,請一個人來吹笛子,」晉武帝於是讓皇室的樂伎來吹笛,恆伊又說:「皇室樂隊的人和我不一定配合得好,我有一個奴僕,善於和我配合。」晉武帝就准許把他的奴僕叫來,奴僕吹起笛子,恆伊便彈箏歌唱《怨詩》,歌詞說:「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公佐文武,《金藤》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音調鏗鏘,情緒慷慨激昂,聲調高低悅耳。謝安(被感動)的淚濕前襟,就跨過座位(坐席),走近桓伊,用手捋著鬍子說:「刺史大人在這一點上真是不同凡響!」晉武帝則滿臉羞愧,桓伊後來升任江州刺史,桓伊到江州鎮城,鑒於邊境上沒有什麼擔憂的地方,應以寬免百姓的賦稅,撫恤貧困為要務,就上奏朝廷,因為江州連年爭斗,地方人力物力消耗殆盡,加上連年收成不好,現在只剩下民戶五萬六千多戶,應該將小縣合並,免除所欠的賦稅,把州治遷回豫章,皇帝下令州治移至尋陽,其他各項都聽從了桓伊,桓伊因地制宜地進行安撫,使百姓有所依賴,他在任多年,朝廷征他為護軍將軍,他死在了官任上,謚號為「烈」。

㈦ 晉書·祖逖傳 翻譯:祖逖字士雅……士馬日滋。這一段。急!!!

唐·房玄齡《晉書·祖逖傳》白話釋義:

祖逖字士雅,范陽遒縣人。祖逖少年時父親去世,他性格豁達,不修習儀表。但他輕視財物看重義氣,為人慷慨有氣節,每到農家,就托稱哥哥的心意散發穀物布帛來接濟貧困人家,鄉間宗族的人們都很敬重他。

後來他就博攬群書,多涉獵古今史實,見到他的人都說他有治國的才幹。他與司空劉琨同任司州主薄,兩人志趣相投,共卧就寢。半夜聽到野雞啼叫,祖逖用腳把劉琨踢醒,說:「這雞鳴不是壞聲音呀。」於是起床習舞劍藝。

比及京城洛陽發生變亂,祖逖率領親族數百家避難到淮河、泗水地區,他用自己所乘坐的車馬收載一同逃難的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所帶的葯物和衣服糧食與大家共同分享,祖逖很有計謀,因此老少都以他為首。到達泗口後,晉元帝司馬睿任命他為徐州刺史。祖逖因為西晉政權遭顛覆,常常懷有振興復國的大志。

當時晉元帝正在拓展平定江南地區,無暇北伐,祖逖就進言,元帝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並提供可供一千人吃的糧食和三千布匹,但不提供盔甲武器,讓他自己招募士兵。

祖逖就帶領著先前同流亡來的部屬幾百戶鄉親一起渡過長江,船到江心,他用船槳敲擊著發誓說:「我不能掃平中原而再來渡過這條江的話,就像大江流逝不能復反。」他言辭形容慷慨壯烈,大家都為之慨嘆。

祖逖屯兵江陰,發起冶煉鑄造兵器,又招募了兩千多新兵,然後進發,隨後攻克了譙城。祖逖鎮守雍丘,多次派遣軍隊攔截石勒部屬,石勒屯兵戍守的地盤日漸狹小。

石勒又派遣一萬精銳騎兵來抗拒祖逖,再次被祖逖打敗。石勒手下鎮守戍衛的士兵歸附祖逖的很多。祖逖親愛眾人禮賢下士,即使關系疏遠地位低下的人,都以恩禮相待。因此黃河以南地區都成了晉朝的土地。

祖逖自己生活儉朴,獎勵督促農業生產,自我節省盡量資助他人,不積蓄私有財產,他的子弟輩從事農耕打柴。他又為死者收葬枯骨,百姓感動高興。

石勒不敢出兵到黃河以南,命人在成皋縣修祖逖母親的墳墓,並寫信給祖逖,請求互通使節和互市貿易。祖逖不回書信,但聽任雙方互市,獲利十倍,因而官方、私家都富足起來。兵馬日益強壯。

原文: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人也。逖少孤,性豁盪,不修儀檢。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賙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後乃博攬書記,該涉古今,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就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及京師大亂,逖率親黨數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車馬載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葯物衣糧與眾共之,又多權謀,是以少長咸宗之。達泗口,元帝逆用為徐州刺史。逖以社稷傾覆,常懷振復之志。

時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進說,帝乃以逖為奮威將軍,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招募。

仍將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屯於江陰,起冶鑄兵器,得二千餘人而後進,遂克譙城。逖鎮雍丘,數遣軍要截石勒,勒屯戍漸蹙。勒又遣精騎萬人距逖,復為逖所破,勒鎮戍歸附者甚多。

逖愛人下士,雖疏交賤隸,皆恩禮遇之,由是黃河以南盡為晉土。逖躬自儉約,勸督農桑,克己務施,不畜資產,子弟耕耘,負擔樵薪。又收葬枯骨,百姓感悅。

石勒不敢窺兵河南,使成皋縣修逖母墓,因與逖書,求通使交市。逖不報書,而聽互市,收利十倍。於是公私豐贍,士馬日滋。

(7)晉書桓宣傳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房玄齡,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相公庄鎮房庄)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

武德九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唐太宗即位後,拜中書令,封邢國公,負責綜理朝政,兼修國史、編纂《晉書》。

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房玄齡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軍謀大事,負責管理文牘,每逢軍書奏章,停馬立成,文字簡約,義理豐厚。李淵對房玄齡深加嘆賞,對侍臣講:「這個人深重地了解機宜,足能委以重任。

每當替秦王陳說事務,一定能了解人性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對面說話一樣。」後來,隱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官屬,房玄齡與杜如晦一並被驅斥於外任。

武德九年,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幫助李世民謀得帝王之位,李世民稱贊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李世民論功行賞,以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功為一等。房玄齡因功進爵為邢國公。

房玄齡精減官吏的做法,對經隋末大亂、人口銳減的唐初來說,既裁去冗官濫職,避免十羊九牧,提高朝廷各部門辦事效率,同時也節省國家財政開支,減輕人民負擔。

房玄齡精通典制政令。貞觀初年,時值天下初定,朝章國典還很不完備,他與尚書右僕射杜如晦共掌朝政,亭台樓閣等建築物的規模以及法令、禮樂、制度以及歷代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他們二人所制定,在當時獲得美譽。

㈧ 祖逖與劉琨的故事

聞雞起舞
初,范陽祖逖(ti),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於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傑,必有望風響應者矣!」 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逖將其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餘人而後進。

譯文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於是起床舞劍。 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大王您如果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派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鎧甲和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 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發誓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於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㈨ 祖逖,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東晉名將。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文言原文
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於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傑,必有望風響應者矣!」 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 逖將其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餘人而後進。
字詞注釋
主簿:主管文書的官員。 蹴:踢。 惡聲:相傳中夜雞鳴是不吉之兆。 渡江:指西晉滅亡後,中原官民大量度過長江,流往江南。 軍諮祭酒:軍事顧問類的官職。 京口:現今江蘇鎮江市。 郡國:指全國各地。 廩:公家發給的錢糧,這里指軍餉。 鎧杖:鎧甲和兵器。 部曲:當時世家大族的私人軍隊。 中流:江心。 屯:駐扎。 起冶鑄兵:興建冶煉工場,鑄造兵器。 素:沒有
譯文
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不祥的聲音。」就起床舞劍。 渡江以後,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大王您如果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全國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 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 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肅清中原的敵人再渡江回來,就像這大江一樣,一去不回頭!」於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編輯本段]祖逖北伐
建興元年(313年)四月,愍帝在長安即位,以司馬睿為左丞相,讓他率兵二十萬直攻洛陽,六月復遣使催促。當時,司馬睿致力於開拓江南地區,根本顧不上北伐。祖逖出身北方大族,本可以在司馬睿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里安享尊榮,步步高升。但他不願苟且偷安,不貪戀安定舒適的生活。在南北門閥士族熱衷於新政權的權力再分配,進行新的兼並的時候,祖逖義正辭嚴地提出收復半壁河山,拯救中原漢家同胞於水火的強烈要求。祖逖向司馬睿進言:「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籓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遺黎既被殘酷,人有奮擊之志。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祖逖的要求,代表了漢族人民的願望,但無異於給司馬睿出了一個難題。司馬睿自移鎮建鄴,一心在拼湊江南小朝廷,他和擁戴他的門閥士族都無意北伐。但面對祖逖大義凜然的請求,他又不願落下阻止北伐的惡名,於是,便消極對待此事。為了敷衍天下人耳目,司馬睿乃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前鋒都督出師北伐,只撥給他1000人糧餉,3000匹布,不給鎧甲兵器,而不給一兵一卒,讓他自募士眾,自製刀槍。 司馬睿的冷漠態度並沒有動搖祖逖北伐中原的決心,他率領跟隨自己南下的流人隊伍百餘家,毅然從京口渡江北上。船到中流,祖逖眼望面前滾滾東去的江水,感慨萬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塗炭的情景,想到困難的處境和壯志難伸的憤懣,豪氣干雲,熱血涌動,於是敲著船楫朗聲發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晉書·祖逖傳》)!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決不重回江東!祖逖「辭色壯烈」,部屬為之慨嘆。 祖逖渡過長江後,暫駐淮陰,起爐冶鐵,鑄造兵器,同時又招募到二千多士兵。 建興四年(316年)十一月,晉愍帝被匈奴賊寇劉曜俘虜,長安失陷,西晉滅亡。司馬睿被迫移檄四方,約期北征,祖逖欣然應命。 當時北伐的形勢十分嚴峻。祖逖面臨的對手不僅是割據冀、豫一帶,擁兵十多萬禍亂天下的羯寇石勒,河南地區還盤踞著為數眾多的漢族地主豪強武裝,即所謂「塢主」。這些塢主修築塢堡,自稱刺史、太守,稱霸一方,依違於晉、趙之間,情況非常復雜。他們可能成為北伐軍的盟友,也可能成為北伐軍的敵人。這種形勢決定祖逖北伐的道路是一條充滿了艱難險阻的道路。 建興五年,祖逖進駐蘆洲(在今安徽亳縣),果然,北伐軍首先遭到流人塢主張平、樊雅的阻遏。張平、樊雅是兗、豫一帶的豪強,乘亂起兵,張自任豫州刺史,樊自任譙郡太守,各據一城,有眾數千人。張平部下還有董瞻、於武、謝浮等十多支小部隊,各有數百人。張、樊名義上臣屬於司馬睿,接受司馬睿給予的四品將軍頭銜,實際上不受約束,自行其是。祖逖派遣參軍殷乂去聯絡張、樊,殷乂出身世族,看不起張平,指著他的住房說這只配作馬廄,又指張平的一口大鑊說這可以鑄鐵器。並說張平不能保住頭顱。張平大怒,殺死殷義,勒兵固守。張平「阻兵固守」,殷乂誠然不能辭其咎,但根本原因恐怕還是這位自封的豫州刺史不能容忍朝廷派來的豫州刺史。這類豪強,雖然他們原來也經常受到敵人的攻擊,但當他們的既得利益稍許受到危害,他們則寧肯站到敵人的立場攻擊自己的同盟者。祖逖率軍進攻,仍不能下。於是祖逖便用離間計,從張平部下分化出謝浮,謝浮借與張平商討軍情之機,殺死張平,率眾歸降。 張平雖死,樊雅仍占據譙城,祖逖進據太丘(今永城縣西北),因軍中乏食,處境十分困難。樊雅派兵乘夜來襲,攻入營壘,拔戟大呼,直逼祖逖營帳,軍中大亂。祖逖臨危不亂,安排左右拒敵,督護董昭英勇殺敵,終於打退了樊雅的進攻。祖逖率部追討,張平余部幫助樊雅迎擊祖逖。為了盡快攻下譙城,祖逖向蓬塢堡主陳川、南中郎將王含求援。陳川派李頭、王含派桓宣來援,王含也命參軍桓宣領兵五百助戰。祖逖一面發兵進攻,一面派對桓宣說:「卿先已說平、雅,信義大著於彼。今復為我說雅。雅若降者,方相擢用,不但免死而已」(《晉書·桓宣傳》)。桓宣遂入譙城勸降。見到樊雅,桓宣說:「祖逖方欲平盪二寇,每何卿為援。前殷乂輕薄,非豫州意。今若和解,則忠勛可立,富貴可保。若猶固執,東府赫然更遣猛將,以卿烏合之眾,憑阻窮城,強賊伺其北,國家攻其南,萬無一全也。願善量之」(《晉書·桓宣傳》)。樊雅這才出城歸降。經過一年多的苦戰,祖逖終於攻佔譙城,在豫州站住了腳跟,並打通了北伐的通道。 正當祖逖以譙城為根據地,且戰且耕,逐步擴大戰果時,發生了蓬陂塢主陳川叛歸石勒的事件。陳川本是「乞活」流民集團的首領,自稱寧朔將軍、陳留太守。這支流民武裝長期割據浚儀蓬陂,曾經投降石勒,又受晉官號。陳川部將李頭攻打譙城立功,祖逖遇之甚厚,正好祖逖獲得一匹好馬,李頭很想要又不敢說,祖逖知道他的心思後,便把馬給了他。以後李頭經常感激地說:「若得此人為主,吾死無恨」。陳川聞後大怒,遂殺李頭。李頭的親信馮寵鼓動所屬四百多人投奔祖逖,陳川更加怒不可遏,大掠豫州諸郡以為報復。祖逖則針鋒相對,命衛策在谷水伏擊,盡獲其所掠之車馬子女,祖逖下令,將車馬子女全部歸回原主,軍隊一點也不截留。陳川大為驚恐,於東晉元帝太興二年(319年)四月以浚儀(今河南開封)投降石勒。 當時石勒盤踞於襄國(今河北邢台),活動於黃河流域,與匈奴人劉曜的前趙對抗,因實力所限而推行北攻南守方針。南面所要對付的主要是祖逖所率領的北伐隊伍。而要阻止祖逖北進,首要的也在於爭奪各地的塢堡組織。 祖逖得知陳川叛晉後,遂於五月進攻蓬關(即蓬陂,今河南開封縣南)。石勒派侄子石虎率領5萬大軍救授陳川,與祖逖軍戰於浚儀。祖逖戰敗,退守淮南(今安徽壽縣)。石虎在豫州進行了一番洗劫殺戮之後,帶著陳川部屬返回襄國,只留下將領桃豹戌守蓬陂塢。十月,祖逖派督護陳超攻打桃豹沒有成功。十一月,石勒僭號趙王(史稱後趙)。 東晉太興三年六月,石虎派桃豹據浚儀,屯兵西台,從南門出入,祖逖則派韓潛據東台,由東門出入,兩軍相持40日。祖逖決定設計智取。當時,雙方糧草供應都很緊張,祖逖命令把沙土裝在糧袋裡,假裝成米,讓一千多人像運送軍糧一樣,忙忙碌碌運上東台。又故意讓幾個人真的挑著大米,走在後面,佯裝疲憊在路上休息,等敵軍來搶米。桃豹的軍隊缺糧已久,見晉軍運糧,以為有機可乘,突然沖過來搶糧,那幾個人扔下糧袋倉皇逃跑。桃豹軍士搶得糧米後,以為祖逖士兵都能吃飽,而自己長久飢餓,於是更加恐懼,士氣低落。這時,石勒部將劉夜堂用一千頭驢運糧食給桃豹,祖逖偵知消息,派部將韓潛、馮鐵等部在汴水截擊,盡獲其糧食和腳力。桃豹聞訊,連夜退兵東燕城(今河南延津東北)。祖逖乘勝進軍,派韓潛進屯封丘(今屬河南),威逼桃豹,馮鐵部進據二台,自己統兵鎮守雍丘(今河南杞縣)。並屢次派兵截擊後趙軍,後趙城鎮紛紛叛趙歸晉。七月,石勒不甘心失敗,派遣一萬多精銳騎兵反撲,但又被嚴陣以待的北伐軍所敗。經過一年多的反復爭奪,祖逖終取得北伐戰爭以來最重大的勝利。 祖逖在北伐中不僅善於分化瓦解敵軍,而且善於團結可以團結的漢族豪強武裝集團和塢壁主,這是他能夠以弱小兵力多次打敗胡寇的重要原因。偵察兵常俘獲濮陽人,祖逖總是優待他們,送他們回去,這些人感謝祖逖的恩德,常聯絡了鄉人部曲來歸附。當時司州境內有趙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原西晉政府殘軍,他們雖對抗胡寇,但各據一方,經常互相以兵戎相見。祖逖多次派人從中調解,曉以大義,消除他們之間的矛盾,使他們都服從自己的統一指揮。 黃河以南,原有一些塢堡主,迫於石勒強大的勢力,不得不臣服於石勒,送其子弟到襄國為人質。祖逖允許他們表面上仍歸附石勒,任憑他們兩邊交往,並常派些小部隊假裝攻打他們,以表明他們並未歸附晉朝,從而消解石勒的疑心,減輕塢堡的壓力。各塢堡主感戴祖逖的恩德,經常幫助北伐軍刺探情報,因而祖逖在戰場上始終處於主動地位,屢戰屢勝,威名遠播。 祖逖禮賢下士,善體恤民情。即使是關系疏遠、地位低下之人,也施布恩信,予以禮遇。將士「其有微功,賞不逾日」。祖逖在統治區內勸督農桑,恢復農業生產;在軍隊中一直實行且戰且耕,以耕養戰,以減輕人民的負擔。祖逖自身生活儉朴,自奉節儉,不畜私產,其子弟與戰士一樣參加耕耘、背柴負薪。他還收葬枯骨,加以祭奠。因此,北伐軍得到河南地區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一次,祖逖擺下酒宴,招待當地的父老兄弟,一些老人流著眼淚說:「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將何恨」!乃在座上歌曰: 「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 由於祖逖策略得當,民眾歸心,所以不出幾年,基本上收復了黃河以南地區。當年的好友,此時擔任並州刺史的司空劉琨在寫給親戚的信中,大力稱揚祖逖的威德,晉元帝也下詔擢升他為鎮西將軍。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祖逖領導下的北伐軍正是依靠漢族群眾的支援,同占據絕對優勢的胡寇苦戰四年多,終於收復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北伐軍也由小到大,越戰越強,成為一支使「石勒不敢窺兵河南」的勁旅。石勒懾於北伐軍的威力,轉而採取守勢,這個奸險小人下令幽州官府修祖氏墳墓、成皋縣修祖逖母親墳墓。並寫信給祖逖,請求互通使節、互市貿易。祖逖格於形勢,沒有回信,但聽任雙方互市,收利十倍,於是官方和私人都富足起來,兵馬也日益強壯。 祖逖的目標是清定中原,他不敢稍有懈怠,抓緊練兵積谷,准備「推鋒越河,掃清冀朔」。正當祖逖准備渡河北進,完成統一大業之時,晉元帝聽說祖逖在河南深得民心,屢建戰功,怕將來不利於自己的統治,便於太興四年(321)七月任命戴淵為都督兗豫雍冀並司六州軍事、征西將軍,出鎮合肥,以牽制祖逖。祖逖認為,戴淵是南方人,北方不是他的故鄉;雖然有名望,但並無遠見卓識,加上自己目前已剪除荊棘,收復河南,而戴不費氣力,即來統御,心中頗為不樂。這時,又傳來大將軍王敦跋扈不臣,朝廷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的消息,眼看內亂將起,北伐還有什麼希望!祖逖心力交瘁,憂憤成疾。於是,把家眷安排在汝南大木山下。當時中原的士大夫都認為祖逖應該進據虎牢關,沒想到他卻把家屬安置到了險要之處,紛紛勸阻,祖逖不聽。祖逖心中雖然憂憤,但仍「圖進取不輟」,抱病營繕虎牢城。虎牢城北臨黃河,西接成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他擔心城南沒有堅固的壁壘,易被敵人攻破,特意派從子汝南太守祖濟,汝陽太守張敞、新蔡內史周閎等率眾築壘。營壘尚未修成,祖逖病危,九月,祖逖病死在雍丘(治所在今河南杞縣),終年五十六歲。 祖逖死訊傳出,豫州人民痛哭流涕,如喪考妣;譙梁百姓自發為祖逖修建祠堂,紀念這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畏強敵、百折不撓的愛國名將。東晉朝廷追贈祖逖為車騎將軍。

閱讀全文

與晉書桓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培訓方案模板word 瀏覽:386
門窗銷售推廣方案 瀏覽:724
促銷服裝活動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702
寧波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953
華潤萬家電子商務事業部 瀏覽:411
輪滑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04
上海集鋼電子商務面試 瀏覽:11
聯誼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114
關工委志願者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
網路視頻營銷方案 瀏覽:446
大眾點評網電子商務 瀏覽:81
排水檢測修復培訓的計劃方案 瀏覽:790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培訓方案 瀏覽:402
38婦女節黃金營銷方案 瀏覽:263
電子商務可做項目 瀏覽:941
初中政治校本網路培訓方案 瀏覽:157
關於理論宣講的培訓方案 瀏覽:561
湖南集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6
美麗隨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59
杭州森馬電子商務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