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韓戰宣傳畫

韓戰宣傳畫

發布時間:2021-07-09 11:23:25

㈠ 抗美援朝資料20字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

朝鮮停戰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幫助朝鮮人民為戰後的恢復和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返回祖國。

1994年,考慮到朝鮮方面的要求,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召回了駐板門店的軍事停戰委員會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同年12月15日,派駐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朝中方面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從朝鮮平壤奉調回國,標志著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完成了歷史使命。

(1)韓戰宣傳畫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傷亡情況:

據有關統計,中國為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共消耗各種作戰物資560餘萬噸,戰費62.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當時的25億美元)。美國在朝鮮戰爭紀念牆上所刻的數字為死亡54246人,失蹤8177人,被俘7140人,傷103284人,總計172847人。

美國國防部公布54246為戰爭期間全球的死亡,此外8177和被俘7140人有一部分是包含在36574名戰區內死亡人數中的,官方公布在朝鮮戰爭中的作戰減員共計142091人,其中當場陣亡33629人,戰區內死亡36574人,負傷103284人,失蹤或被俘5178人。

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1953年8月14日公布,從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包括斃、傷、俘)109.3萬餘人。

戰爭影響:

抗美援朝對於中國恢復國民經濟和開展各項建設事業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為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建設的環境。部隊作戰能力大幅提高,戰略戰術更加豐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通過輪番作戰和輪換作戰。

人民解放軍先後赴朝鮮參戰的部隊共有:步兵27個軍又1個師、空軍12個師、野戰炮兵10個師又18個團、高射炮兵5個師又13個團和50多個獨立營、坦克3個師9個團、工兵15個團、鐵道兵10個師。

以及大量擔負後勤保障任務的後勤分部、兵站、醫院、汽車團、輜重運輸擔架團、警衛團等部隊和擔負後方剿匪、警衛、押運、裝卸與防空任務的公安部隊。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_抗美援朝

㈡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

1、李家發

李家發(1934年-1953年7月1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1934年生,安徽省南陵縣人。是明朝著名開國將領李文忠的22世孫,1951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第67軍第199師第595團第1連戰士。1952年10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一次敵機空襲中,冒著生命危險,幫助朝鮮群眾搶救衣物和糧食。在戰地練兵和修築工事中,成績突出,榮立2次三等功。1952年冬任通信員,英勇機智地穿梭在敵人的炮火中,被譽為「鐵腿通信員」 。

2、趙連山

趙連山,遼寧省清原縣人,一九二六年六月出生,一九四六年五月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第三十八軍第一一四師第三四二團第三連連長。

3、楊玉

楊玉,抗美援朝戰斗英雄,黑龍江慶安縣人,16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了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

剿匪,抗美援朝等多次立功,在出朝作戰時全連在與美軍作戰時,全連的戰友都在那次激烈的戰斗中光榮的犧牲了只有他一人堅守在高地,與美軍周旋不降,為大部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光榮的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4、劉光文

中國人民志願軍「二級戰英雄」。1950年人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同年加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在戰斗中機智勇敢,榮立一等功。

1951年被選為志願軍國慶歸國觀禮代表,1952年4月回朝鮮在返回前沿陣地的途中犧牲。志願軍領導機關授予他「二級戰英雄」稱號。

5、李漢

李漢,山東省萊州市人。1938年4月入伍,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大隊長、副團長、師長等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第一個擊落敵人飛機的飛行員,因此載入史冊。

㈢ 韓軍在朝鮮戰爭中有什麼可以值得稱道的表現

樓主硬是要找的話,那麼 白馬山戰役 可以算是一個

白馬山戰役 是朝鮮戰爭進入陣地相持戰後的一次重要戰役,交戰雙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韓國軍隊,1952年10月6日至14日發生於朝鮮境內鐵原西北大約10多公里處的白馬山。享有「萬歲軍」稱號的志願軍王牌第38軍以114師340團2個營兵力,於10月6日凌晨開始進攻由韓國軍隊第9師第30團第2營防守的白馬山。由於志願軍作戰計劃事先被泄漏,韓軍第9師在美軍空軍和炮兵支援下,作了大量炮火及兵力准備,迫使第38軍依次投入4個團的兵力,營級攻防戰斗逐步升級為戰役級規模。歷時9個晝夜,第38軍在付出了重大傷亡代價後,反擊281.2高地(聯合國軍稱箭頭山)失利,反擊394.8高地(聯合國軍稱白馬山或391高地)久戰不決,最後被迫撤出戰斗。

白馬山之戰韓9師及美遠東空軍造成中國軍隊傷亡6700餘人(韓國宣稱14322人),萬歲軍被擊敗,首開志願軍敗給韓國軍隊的記錄。韓軍方面也付出了傷亡4000餘人的代價(中國方面記錄此役韓國損失9400餘人)。作為韓戰中對中國軍隊唯一的獲勝戰例,韓國軍方戰後一直大力宣傳白馬山戰役,韓國第9師同時贏得了「白馬師」的稱號。

㈣ 求朝鮮戰爭的始末,為什麼會發生朝鮮戰爭呢

朝鮮戰爭指1950年6月爆發於朝鮮半島的軍事沖突,朝鮮戰爭原是朝鮮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蘇聯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而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

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

朝鮮戰爭起因:

二戰的後期,美蘇兩國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這就是後來的朝鮮和韓國。戰後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及其所控制的兩大陣營之間的冷戰局面導致了南北朝鮮兩個對立的政權產生,南北朝鮮的矛盾不斷激化,並且雙方都有意通多武力去重新統一朝鮮半島。於是朝鮮北部想要採取軍事的進攻手段去實現統一朝鮮的願望,所以他在得到蘇聯的同意直接發動了朝鮮戰爭。

(4)韓戰宣傳畫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歷史背景

1、朝鮮半島的分裂1945年8月8日,根據雅爾塔協定,蘇聯對日宣戰。13日,蘇軍開始在朝鮮東部清津地區登陸,14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為劃分對日本佔領地區受降范圍,經蘇,美協商,在朝鮮,以北緯三十八度線(以下簡稱三八線)為界,以北為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

根據開羅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蘇、美、英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達成協議,由駐朝鮮的蘇軍司令部和美軍司令部組成聯合委員會,協助南、北朝鮮迅速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但是由於蘇、美雙方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意見分歧而未能實現。

1948年8月15日,在朝鮮半島南部大韓民國成立,9月9日,北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在朝鮮半島上出現了兩個不同性質的政權,形成南北分裂、對立的局面。圍繞朝鮮統一問題,雙方之間的斗爭日益尖銳化,三八線上武裝沖突日增,局勢日趨緊張。

1948年10月,蘇聯把朝鮮半島北半部的行政權移交給朝鮮政府,同年12月25日,蘇軍全部撤離朝鮮。

2、金日成欲武力統一朝鮮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各種勢力進行了重新組合,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1950年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字並公開發表,中蘇同盟促美改變對台政策。

朝鮮半島分裂為兩個相互對立的國家以後,南北雙方都試圖通過武力實現民族的統一。美國和蘇聯當時都無意在亞洲出現雙方直接沖突的局面,因此,對其代理人均採取了限制和壓抑的措施。1950年1月底,由於中蘇條約談判中來自中方的壓力,莫斯科改變了主意。

為了保證蘇聯在亞洲的戰略利益,以朝鮮半島南部的港口取代旅順港,在4月10日-25日的秘密會談中,斯大林與金日成詳細討論並最終批准了發動戰爭的計劃。

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訪北京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澤東通報了對韓戰爭的意圖,而毛澤東持反對意見,認為此時發動戰爭時機不夠成熟。斯大林要求毛澤東調幾個師的兵力到東北,布防於丹東-沈陽一線。

毛澤東要求蘇方提供幾個師的武器,斯大林回復稱裝備問題可以幫助解決一些,但要求中方盡早布置兵力;5月15日,毛澤東表示同意金日成統一半島的計劃,但是並未被朝方告知時間表。當戰爭爆發時,中國並未事先得到消息。在進攻開始時,斯大林下令召回了在朝鮮人民軍前線部隊中的所有蘇聯顧問 。

3、朝鮮人民軍的南進與美國的干涉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南進作戰,朝鮮戰爭爆發。28日即攻佔南韓的政治中心漢城。韓國軍隊在朝鮮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

美國為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台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進攻台灣。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向安理會提交了議案,授權組成「聯合國軍」幫助韓國抵抗朝鮮軍隊的進攻。在蘇聯代表因抗議聯合國拒絕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成員國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況下,動議以13對1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美國提案,要求各會員國在軍事上給韓國以「必要的援助」。

「聯合國軍」以美軍為主導,其他15個國家也派小部分軍隊參戰。7月5日美軍參加了第一場對朝鮮的戰役。

朝鮮人民軍處於節節勝利,先後發動了漢城戰役、鐵原戰役、大田戰役和洛東江戰役,佔領了韓國90%的地區和92%的人口,把韓、美軍壓縮到洛東江以東約一萬平方公里的大丘、釜山間的狹小地區。8月31日,又發動了釜山戰役,先遣部隊打到了北緯35度線上,但是此後戰局處於膠著狀態。

4、美軍越過三八線、威脅中國安全

1950年6月28日,毛澤東發表講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准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同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遣責美國侵略朝鮮、台灣及干涉亞洲事務的罪行。

號召「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正義和自由的人類,尤其是東方各被壓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奮起,制止美國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新侵略。」 7月6日,周恩來再次發表聲明,指出聯合國安理會6月27日關於朝鮮問題的決議為非法,中國人民堅決反對。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在北京成立,並在14日發出《關於舉行『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周」的通知》。

抗美援朝運動開始波及全國,形成第一個高潮。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於7月13日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第13兵團及其他部隊共25.5萬餘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後又調第9、第19兵團作為二線部隊,分別集結於靠近津浦、隴海兩鐵路線的機動地區。

1950年9月15日,美軍第10軍於朝鮮半島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損失嚴重,轉入戰略後退。9月30日,周恩來發表講話,警告美國:「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但是麥克阿瑟認定中國不敢出兵與美國對抗,所以美國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軍越過北緯38°線,19日佔領平壤,企圖迅速佔領整個朝鮮,並公然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邊。

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10月19日晚,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第39、第40、第42軍(以後又增調了第50、第66軍)和炮兵第1、第2、第8師以及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工兵團,分別從安東、長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輯安等地,先後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北部地區。

第13兵團過江後,於10月20日改組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的第一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朝鮮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美援朝

㈤ 朝鮮人怎麼看待抗美援朝戰爭

對同一個問題,每個國家寫的歷史,是非常不同的。朝鮮認為是人民軍的力量起決定性的作用,

㈥ 抗美援朝時期 英雄人物簡介 急用!

1、歐陽代炎

1949年10月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第十五軍第四十五師第一三四團第四連副排長。在上甘嶺戰役的一次戰斗中,指揮突擊隊的排長犧牲後,他立即代理指揮,繼續向敵占陣地發展。途中被敵火力封鎖,沖擊受阻,傷亡增加,他立即運動到暗堡側後,把它炸毀。

但另一路敵人卻趁機向他反撲過來,他一手打槍,一手投手榴彈,打退敵人兩次反撲。後因腿部負傷無法行動,敵從側面迂迴將他包圍。這時,他毅然拉響手榴彈,滾進敵群,與敵同歸於盡。立一等功,獲二級英雄稱號。

2、黃繼光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1931年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

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所在部隊黨委追授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在上甘嶺戰役中,關鍵時刻黃繼光用身體堵住了槍眼,戰友們沖上「零號」陣地時發現,黃繼光敦實的身軀仍然壓在敵人的射擊孔上,他的手還牢牢地抓著周圍的麻袋,寬闊的胸膛還緊緊地堵著敵人的槍口……人們看到,黃繼光的腿已被打斷,身上有七處重傷,他的身後有一道長長的血印。

犧牲後的黃繼光全身傷口都沒有流血,地堡前也沒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可以想見,在最後時刻,黃繼光是以何等堅強的毅力,拖著重傷的身軀,爬到敵人的地堡前,又一躍而起的。

3、羅連成

羅連成(1930 - 1953),耒陽坪田鄉積明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1946年秋考入湖南省私立廣湘中學,就讀兩年,因家貧輟學。1948年10月入國民黨交警總隊第三大隊第七中隊當兵,1949年10月在廣東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四野四十五軍一三三師三九七團二營五連當戰士。

1953年5月2日,接受反擊下勿閑北山美軍任務,時為二營五連三班班長。晚上11時戰鬥打響,他與爆破手李少林炸毀兩座敵堡,左臂已負傷。羅連成顧不得包紮傷口,即向暗堡沖去,不幸被側面射來的子彈打穿小腹,他忍痛將手雷投進暗堡,敵堡炸塌了,他也暈倒了,腸子從小腹流了出來。

戰士來救助他時,他蘇醒過來,命令戰士:「完成任務要緊,不要管我!」騰地一躍,站起來高呼:「同志們,狠狠地打呀!立功的時候到了,給祖國和毛主席爭光啊!」戰士們向美軍勇猛地沖殺過去。

忽然,美軍另一暗堡又射出了猛烈的槍彈。羅連成一咬牙,把流出的腸子盤了盤,從傷口塞進腹腔,夾起一包炸葯,拚命爬近美軍暗堡,縱身一躍,將炸葯堵死暗堡槍眼,一聲巨響,暗堡炸毀,羅連成英勇獻身。

4、羅盛教

羅盛教(1931年-1952年1月2日),原名羅雨成,1931年出生於湖南省新化縣圳上鎮(原松山鄉)桐梓村。1945年冬去乾城縣所里鎮(今吉首)叔父羅迭文家。

1946年入湖南省立九師附小就讀,1947年免試升入湖南省立九師簡師班學習,畢業後考入省立十三中(高中部),改名羅盛教。1951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7軍第141師偵察隊文書。

1952年1月2日,羅盛教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為搶救朝鮮落水兒童崔瑩而英勇獻身。羅盛教犧牲後,朝鮮政府為他修建了紀念碑和墓,並授予羅盛教一級戰士榮譽勛章和一級國旗勛章,志願軍政治部授予羅盛教「中國人民志願軍愛民模範」稱號,

5、楊根思

楊根思(1922年11月6日~1950年11月29日)原名羊庚璽,革命烈士,江蘇省泰興市根思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斗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斗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1947年1月,在齊村戰斗中,國民黨軍守敵旅長李玉堂在被新四軍包圍5天的情況下,企圖依附工事據守待緩,時任9班副班長的楊根思領受了團長下達爆破圓形大碉堡的任務。楊根思抱著炸葯包沖到大碉堡前,放好後正要拉弦,猛然聽到碉堡里的敵人正吵嚷要投降,而領頭軍官不同意。

楊根思當機立斷,抱起炸葯包跳入交通壕,飛起一腳踢開碉堡門,大喝一聲:「繳槍不殺,誰敢頑抗,通通報銷!」說著,就做出要拉弦的姿勢,一看這陣勢,碉堡內近一個排的敵人都乖乖地爬出來繳了槍,戰後評功,楊根思被授予「華東一級人民英雄」稱號。

㈦ 美國如此強大,為何韓戰,越戰中均戰敗

這個問題要是詳細回答的話要說很久,我主要從大眾比較能理解的兩個角度來回答,也只是個人看法吧,不涉及任何專業性色彩。
第一,戰爭如果發展成持久戰就要看它是不是值得。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的是美國在韓戰和越戰這兩場戰爭中的主要目的,簡單來說就是打破地緣政治平衡,企圖在朝鮮半島和亞洲尋找一個它勢力可以控制亞洲的點,說到底一是為了戰略目的,二是為了經濟目的。那麼這個經濟目的就是他在亞洲的各種利益。
那麼問題來了,經過朝鮮人民和越南人民的不斷頑強反抗,還有中國的加入被迫把這場戰爭拖入了持久戰的狀態,本來期待突破式的猛進結果變得越來越僵持,美國本土離亞洲太過遙遠,戰爭後備資源的儲備等等都進入了消耗期,這時候美國自己就會衡量是繼續戰爭好還是果斷結束會更好,權衡利弊,未來所獲取的利益可能未必有這場戰爭消耗的大,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第二,亞洲鄰國的加入,可能會導致局部地區戰爭升級。尤其是中國的加入,導致了美國發動這場戰爭想要迅速解決變得更為艱難,如果繼續僵持下去,甚至會導致蘇聯的加入或者更多周邊國家的加入,本來企圖速戰速決的一場戰爭變得越來越焦灼,加入的大國越多帶來的弊端就越多,是不是要引起一場大規模的世界級戰爭看來似乎有點得不償失。其實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原因。
美國是很強大,但是它的強大不應該用於戰爭去掠奪他人資源,即便再強大,被壓迫反抗的國家團結起來也一定可以戰勝它。

㈧ 抗美援朝有那些電視劇

中美關系正常化以來,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一下子突然變成了禁區,除了在早些時候拍攝的《英雄兒女》、《上甘嶺》等少數的純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外,近些年幾乎看不到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劇,這主要是出於外交考慮,避免因為這個題材的影視劇影響中美關系。

不過抗美援朝戰爭畢竟是我們心中無法抹去的一段歷史,是我們心中的驕傲所在,近些年也又有一些涉及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不過多數只是一部作品中的少數呈現,並不作為主線表現,比如《集結號》裡面的片段,再比如《激情燃燒的歲月》裡面主人公出征朝鮮的片段。這些都只是出於整體的劇情需要,並沒有真正地表現出抗美援朝本身。

《集結號》電影截圖

即使是以抗美援朝戰爭為故事主線拍攝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其中同樣不以美國人為主要對手,而是把李承晚的偽軍放在了對立面,這也是出於外交關系的考量而被迫做出的改變。這就使得這些影視劇無法完整的表現抗美援朝這段戰爭的歷史,而且這兩部作品都不是為抗美援朝的專門製作,無法體現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劇情也不夠吸引人,無法吸引到年輕人觀看。

不過廣電總局對抗美援朝題材解封後,關於抗美援朝題材影視作品的好消息就接連傳來,現在已經傳出正在拍攝的電影有《冰雪長津湖》、《金剛川》,已經殺青的網劇《我們的戰爭》,准備年內開機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這對於我這樣一個苦苦盼望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的人來說,莫過於今年最大的好消息了。

《冰雪長津湖》主演張涵予的《集結號》劇照

一看到「長津湖」三個字,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人一定都知道,長津湖戰役是第二次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役,志願軍戰士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天氣條件下,向美軍發起的主動進攻,是抗美援朝戰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電影《冰雪長津湖》就圍繞此歷史事件展開。

《冰雪長津湖》這部電影是狼君比較期待的一部,由執導過《建軍大業》、《中國機長》的劉偉強擔任導演,主演則是在《集結號》、《湄公河行動》中擔任男主角的張涵予。導演和演員都是實力派,再加之長津湖戰役的特殊性,使這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還未殺青,就引來了諸多關注。

管虎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我個人最期待的一部電影,導演、演員陣容更加龐大,由執導過《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的管虎、執導過《流浪地球》的郭帆、執導過《綉春刀》的路陽三人聯合執導《金剛川》,主演更是扔出了張譯加吳京的王炸,想必如此陣容,電影效果一定差不了。更令

閱讀全文

與韓戰宣傳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培訓方案模板word 瀏覽:386
門窗銷售推廣方案 瀏覽:724
促銷服裝活動方案範文大全 瀏覽:702
寧波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953
華潤萬家電子商務事業部 瀏覽:411
輪滑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04
上海集鋼電子商務面試 瀏覽:11
聯誼策劃實施方案 瀏覽:114
關工委志願者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3
網路視頻營銷方案 瀏覽:446
大眾點評網電子商務 瀏覽:81
排水檢測修復培訓的計劃方案 瀏覽:790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培訓方案 瀏覽:402
38婦女節黃金營銷方案 瀏覽:263
電子商務可做項目 瀏覽:941
初中政治校本網路培訓方案 瀏覽:157
關於理論宣講的培訓方案 瀏覽:561
湖南集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6
美麗隨行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59
杭州森馬電子商務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