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音樂未來創意和策劃的發展趨勢
面對新一代的音樂新營銷
對於青年人來說,音樂營銷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營銷手段,音樂營銷是可以跨越國界、地域、文化和行業的營銷,很多行業只要是面向15~35歲青年人的品牌都適合,汽車、運動品牌、健康、時尚品牌、快消品等等都可以找到與音樂的結合點,關鍵在於採取什麼樣的營銷策略。
第一,音樂營銷應讓音樂成為品牌符號傳遞的載體。一個品牌所要做的音樂營銷方式,既要符合品牌的特性,又要抓住青年人所關注的要素,例如,熱波傳媒作為專業的音樂整合營銷機構,訴求的「我在乎」的概念就很好地貼合了青年人的價值取向,因為只有品牌找到青年人在乎的元素,然後去傳遞跟他在乎的這種元素相匹配的音樂,品牌的信息才能准確地傳遞。
第二,音樂營銷要充分利用娛樂明星的力量。娛樂明星對於青年人群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青年人處在價值變遷的過程,他會有一些潛在的偶像和明星來作為自己參照的一個對象,所以他們對明星的崇拜不僅僅是外表,對明星的個性、能力、才華出眾、努力拚搏等等都是比較推崇的。總的來看,當下青年人比較推崇的明星都是在才華、品德等方面相對都是比較好的,明星不能沒有道德觀,這實際上和青年人自己的偏好、自己的個性實際上是相吻合的,因此,利用音樂明星為品牌代言、為品牌創作歌曲、與明星開展聯動的營銷活動等都是品牌與青年人溝通的絕佳方式。
第三,音樂營銷要讓音樂和品牌產生共振。眾所周知,英特爾的品牌總是與一段強有力的音樂配合出現。那麼,一個品牌怎樣做出有關這個品牌的音樂呢?英特爾當初認真研究了人們對其品牌的一種觸覺,並將音樂融合在其品牌中。品牌一旦擁有了標志性的音樂,那麼,音樂出現,品牌也就出現,消費者聽到音樂同時也感觸到品牌,所以品牌和音樂的結合對於品牌是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第四,音樂營銷可整合音樂和電視欄目建立品牌。雖然現在有很多衛視台開發了類似「超級女聲」這樣的音樂營銷節目和品牌,但是其可持續性弱,原因就在於他們並不專注於音樂,而是大娛樂概念,這很難凝聚那些喜歡音樂的青年人群。國外有非常好的專業音樂頻道,但是國內青年人都看不到,因此,在中國,專業的音樂電視頻道和電視節目的欄目目前也沒有品牌。對於品牌來說。抓住這個機會,與一些有志於打造青年音樂專業頻道的電視台合作,
第五,音樂營銷應該建立全方位的音樂關聯平台。青年人喜歡音樂,不僅限於音樂本身,如果建立關聯平台和音樂有關,比如歌友會、歌迷見面會等,形成全方位的立體式的營銷平台,就能夠把品牌更好地、更深入地傳遞給這些消費者。品牌選擇了音樂營銷,就要將品牌全程地置入到青年人接觸音樂、參與音樂消費的各種場合中,這可以形成一個新的品牌接觸點鏈條,從而加深品牌與消費者的黏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波瀾壯闊的中國市場畫卷中,誰都想不到音樂可以這么輕松的賺大錢!
2000年,互聯網公司沒有想到,網路用mp3搜索功能賺了大錢。
2003年,音樂唱片界沒有想到,宋柯們用音樂版權賺了大錢。
2004年,許多知名歌星沒有想到,楊臣剛們通過彩鈴賺了大錢。
2006年,許多SP眼紅地看著滾石移動因獨特的「SP+音樂」優勢融資3000萬。
2007年,運營商們忙著組建各自的中央音樂平台……
2008年,媒體界都沒有想到,音樂原來還有如此大的潛力有待挖掘!
有人說:一切都晚了,再好的賺錢機會都被用光了,音樂產業現在不過是個玩意!
或許有朋友有同感,不過先別急著關頁面,來看看下面這則消息:
2007年,知名快餐連鎖品牌「肯德基」上海總部發出了一個有趣的招聘需求:亞太區音樂市場經理。這個超過30萬年薪的職位,主要工作內容看上去很簡單:定位亞泰區各肯德基門店的音樂風格,細化到各時段、各區域、各地段不同風格音樂定位。目的是「開發/發展KFC音樂風格、音樂種類,使主流青少年貼近KFC品牌。」
為什麼一家以烤雞為主的快餐店、一個販賣生活用品和潮流小玩意的連鎖集團會花如此重金和精力進行專門深入研究呢?難道音樂營銷只是大企業經營者的閑情逸致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多企業把音樂營銷作為廠商提升銷量的重要手段,也把它當成與消費者溝通的重要最好語言。更有一些企業,已經把音樂營銷提升到品牌戰略的高度,將品牌核心文化滲透進音樂。
本文將試圖通過對若干典型案例的分析,展開對音樂助營的各種成功運用模式、音樂背後的各種商業價值杠桿現象。
葉齊:音樂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最好語言
人的消費心理通常是由人的消費情緒決定的,一般說來消費者在情緒好的情況下,比較願意購買與消費,並且在這種情況下所促成的購買決策,後悔的機率也較低。音樂,在調節消費者情緒上,則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
音樂已經成為各行各業商家促銷、活躍門店氣氛、提升企業形象而採用的手段之一。無論企業是西式還是中式,傳統行業還是新行業,音樂設置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視。毫不誇張的說,音樂營銷技巧是區分同類企業形象和品牌的魔術棒。「聽著音樂長大的牛」在肉類市場上銷售價格特別高、評級高是一例,餐廳咖啡館和娛樂消費場所播放音樂後顯得時尚高檔、能讓相應消費檔次的人群取得舒適感和認同感,又是一例。
近幾年,特步結合代言明星的影響力和冠名東南勁爆音樂榜,以其獨具時尚、前衛、自由與叛逆的「非一般的感覺」,牢牢抓住了青少年的心,成為時下青少年最喜愛的時尚運動品牌。特步的娛樂和體育相結合的「雙軌制」戰略模式,為企業及品牌注入了無限生機和活力,在行業領跑中攻城略地。
李岱:一個品牌代表一種音樂態度
一個品牌就代表了一種音樂態度。當聽到「酸酸甜甜就是我」,你會想到什麼?沒錯,我們會想到清純的張含韻和蒙牛酸酸乳——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中國移動借著周傑倫的一首「我的地盤」,吸引了廣大青年用戶,成功推出了動感地帶業務。歌曲中所蘊涵的「我的音樂我做主「的基調與動感地帶——」我的地盤我做主」的風格非常默契,成為了中國移動的一個成功的音樂攻略。可以說,動感地帶從代言人開始,並融入音樂,將品牌核心文化滲透進音樂,得到了非常好的營銷效果。
從更深層次看,品牌與廠商客戶將是今後音樂產業的推動者。在這種條件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將升華為一種「流」,而音樂內容是另一種「流」。兩者共同推動、互為廣告、彼此映照。蒙牛是什麼?如果你認為它是一家擁有「快速崛起經驗」的企業,那麼《蒙牛內幕》這本書就是它的產品之一。如果你認為它的產品意味著「娛樂的青春」,那麼你一定也是《超級女聲》的消費者。那麼,你覺得《蒙牛內幕》和《超級女聲》算是內容,還是廣告?
兵團衛視作為國內唯一的一家以音樂為主要內容的省級衛視頻道,正式成為熱波傳媒「跨媒體音樂營銷平台」的一部分。所謂跨媒體音樂營銷平台,是將傳統電視、互聯網、移動增值業務和大型活動全線整合,創立一種互動、共通、有效的共享型音樂推廣、營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