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互聯網現代農業項目建設運營方案
生產方面
要深入推進農業物聯網示範應用,按照全系統、全要素全過程理念深入實施國家物聯網試驗示範工程,推廣適宜農業、方便農民的傻瓜技術裝備,經營方面加快電子商務,通過電子商務利益驅動機制,投入研發農村電子商務創新、統籌。推進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休閑觀光電子商務的協調發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休閑觀光農業電子商務這是農業部具體的有實施計劃的重要方面。
管理方面
要抓緊農業大數據工程,建立數據互通共享機制,消除信息孤島,做到數據公開開放,挖掘大數據的價值。
服務方面
大力提升農業信息服務水平,加快推進信息入戶,擴大12316覆蓋范圍和使用用戶,豐富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培訓服務的內容。
接下來從農業部的網站和中國農業信息網為大家分享一些數據:
1、每日的點擊率是700萬到800萬人次,甚至於達到一千萬。它是覆蓋全世界158個國家,英日俄韓四種語言,這些為我們今後做宣傳服務。
2、農業部的網站較為權威,各個司局給農業部的網站提供一手信息,想要互動需出權利清單。農業部的網站是一個網站集群,是部省市縣農業網的網站集群,現在我們沉澱了516萬個關鍵詞,4.2萬個來源訪問渠道,總的數據量超過10T,我們的數據,能達到五秒鍾刷新一次。
3、12316是三省市聯動服務平台。目前平台已經覆蓋了98%的省市,各個省的實名制用戶都是百萬級,中央實名用戶是22.3萬,每天發送的彩信達三千多萬條,服務對象是各省平台上的70萬農計員,其中有5萬管理人員,這都是每天要提供的服務,目前中央平台已經匯聚13個省數據資源。
4、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和移動客戶端。移動客戶端是著力打造掌上農業部,現在已有十多個移動應用產品,它整體體系跟農業部網站是一樣的。
具體到農業電商方面,農業部已經做了以下的幾項工作:
1、出台指導文件。制定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明確農業部門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目標等。
2、培育示範典型。2015年示範基地,認定了電子商務企業12個,希望下次評選新農人也名列其中。
3、做好主體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希望可以與新農商學院有效對接,這個培訓連接合作社、有關企業以及新型主體開展。
4、開展縣域農業電子商務的地點工作,為電商發展提供規劃、咨詢、推廣和資源對接以及專家服務等。
5、電商服務試點。
6、建設中國農產品促銷平台,平台在這個月末上線試運行,到時會下發通知,而且完全是公益服務,為大家提供好平台。將出口和入口變成一個匯聚口,也是農產品品牌宣傳權威發布窗口。
7、成立全國農業信息化聯盟,建立政產學研溝通交流和協同工作機制,申請加入聯盟的單位是2500多家,加盟人數超過6萬人。
2016年將繼續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推進
1、組織千禧對接。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農業電子商務平台對接專項行動的通知》,組織開展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和電商平台對接的專項活動。
2、基於12316平台,進一步集中平台、聚集資源、集約服務、集群商務,開展升級建設探索新應用,目前正在抓試點,一張圖、一政通、一網通、一號通、一卡通等等。
3、繼續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工程以12316的服務基礎為依託。以鄉村、村級信息服務農業建設為著力點,現在有十個省市22個縣已經開展試點,提供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在「十三五」期間覆蓋55.8萬個行政村。
4、落實互聯網+三農保險行動計劃,是農業部信息中心和中航安盟保險公司的一項戰略合作,推動政、保、銀、企、社、站六方大協作,同時通過兩站合一,兩元一體推進農業信息化和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融合發展。
5、推進農民創業創新系列行動計劃。繼續加強農業領域電子商務和網上平台建設,加強職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培訓,進一步引導支持新農人創業創新。
Ⅱ 逸盟(南京)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我們是美國獨資專業從事跨境電子商務及O2O的線下服務公司。在美國已經有了多年成熟的生活服務管理運營經驗,企業發起人之一系美國運通(AE)國際信用卡組織的總裁之一的David Thompson先生。攜美國優秀的管理團隊在中國首度展開,以會員服務為中心,線下網點服務為依託,線上平台服務為紐帶的360度全方位的管家服務模式。 經過在美國多年的實踐,2013年,我們的產品「逸管家」正式進入中國的籌備期。 「逸管家」的想法起源於各類服務型平台網站中出現的問題,用換位思考方式去理解百姓的根本需求,用藍海戰術去應對復雜的商業環境,最終用全新的模式為「逸管家」每一位的會員提供便民,貼心,無所不周的「管家」服務,為百姓解決正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在2014年我們啟動了「逸管家」產品服務,今年正在快速的發展,我們真誠的歡迎優秀人才加入我們,期待您的加盟!
法定代表人:張蕾
成立日期:2014-04-25
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
所屬地區:江蘇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20100094235053F
經營狀態:在業
所屬行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人員規模:少於50人
企業地址:南京市高淳區東壩鎮沛橋村308號
經營范圍:從事物聯網科技專業領域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通訊工程、網路工程施工;企業形象策劃、資料翻譯服務、禮儀服務、公關活動策劃、婚慶禮儀服務、餐飲管理、商務咨詢、旅遊信息咨詢、企業投資咨詢、文化藝術交流策劃咨詢(不含演出)、醫療健康信息咨詢、社會經濟信息咨詢、地產信息咨詢、房地產營銷策劃、物業管理咨詢、度假信息咨詢、醫葯信息咨詢、醫療器械信息咨詢、投資信息咨詢(不含金融、證券、期貨);汽車技術信息咨詢;從事自有房產的出租、出售(上海市延平露121號23層A、B、C、D、E、F室;上海市黃興路2077號2201-2206室),物業管理及配套服務;網上零售服裝服飾、鞋帽、箱包、建築材料、裝飾材料、日用品、五金家電、廚房用具、機械設備、電子產品、數碼產品、通訊產品、化妝品、工藝品、文具用品、辦公設備、酒店用品;從事房地產經紀業務;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財務咨詢;從事金屬材料及製品(除專控)、汽車配件、衛生潔具、供暖設備、製冷設備的進出口業務;汽車租賃(不含九座以上客車);家政服務;網路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企業管理策劃及咨詢服務;保險代理;葯品、醫療器械、健身運動器材網上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Ⅲ 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背景
至2011年,我國物聯網發展與全球同處於起步階段,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產業和應用基礎,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產業發展初具基礎。無線射頻識別(RFID)產業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其中低頻和高頻RFID相對成熟。全國有1600多家企事業單位從事感測器的研製、生產和應用,年產量達24億只,市場規模超過900億元,其中, 微機電系統(MEMS)感測器市場規模超過150億元;通信設備製造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建成全球最大、技術先進的公共通信網和互聯網。機器到機器(M2M)終端數量接近1000萬,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場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10年物聯網市場規模接近2000億元。
技術研發和標准研製取得突破。我國在晶元、通信協議、網路管理、協同處理、智能計算等領域開展了多年技術攻關,已取得許多成果。在感測器網路介面、標識、安全、感測器網路與通信網融合、物聯網體系架構等方面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取得進展,成為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感測器網路標准工作組(WG7)的主導國之一。2010年,我國主導提出的感測器網路協同信息處理國際標准獲正式立項,同年,我國企業研製出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晶元,研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光纖感測器,TD-LTE技術正在開展規模技術試驗。
應用推廣初見成效。至2011年,我國物聯網在安防、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保等領域已經得到應用,且應用模式正日趨成熟。在安防領域,視頻監控、周界防入侵等應用已取得良好效果;在電力行業,遠程抄表、輸變電監測等應用正在逐步拓展;在交通領域,路網監測、車輛管理和調度等應用正在發揮積極作用;在物流領域,物品倉儲、運輸、監測應用廣泛推廣;在醫療領域,個人健康監護、遠程醫療等應用日趨成熟。除此之外,物聯網在環境監測、市政設施監控、樓宇節能、食品葯品溯源等方面也開展了廣泛的應用。
盡管我國物聯網在產業發展、技術研發、標准研製和應用拓展等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應清醒的認識到,我國物聯網發展還存在一系列瓶頸和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與國外差距較大,高端綜合集成服務能力不強,缺乏骨幹龍頭企業,應用水平較低,且規模化應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隱患等。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物聯網由起步發展進入規模發展的階段,機遇與挑戰並存。
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美國已將物聯網上升為國家創新戰略的重點之一;歐盟制定了促進物聯網發展的14點行動計劃;日本的 U-Japan計劃將物聯網作為四項重點戰略領域之一;韓國的IT839戰略將物聯網作為三大基礎建設重點之一。發達國家一方面加大力度發展感測器節點核心晶元、嵌入式操作系統、智能計算等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加快標准制定和產業化進程,謀求在未來物聯網的大規模發展及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創新驅動日益明顯。物聯網是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突破的重點方向,蘊含著巨大的創新空間,在晶元、感測器、近距離傳輸、海量數據處理以及綜合集成、應用等領域,創新活動日趨活躍,創新要素不斷積聚。物聯網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不斷深化,將催生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
應用需求不斷拓寬。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註重經濟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亟需採用包括物聯網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巨大的市場需求將為物聯網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產業環境持續優化。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物聯網發展,明確指出要加快推動物聯網技術研發和應用示範;大部分地區將物聯網作為發展重點,出台了相應的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許多行業部門將物聯網應用作為推動本行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加以支持。隨著國家和地方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的出台,社會對物聯網的認知程度日益提升,物聯網正在逐步成為社會資金投資的熱點,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Ⅳ 互聯網+行動計劃一周年,今年兩會有何新意
「互聯網+」行動計劃曝光,看看它們將有何新動作
分享至:
2015-04-11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互聯網+」已成為地方政府關注的重點。現綜合整理福建、湖南、天津、廣東、河南等地在「互聯網+」領域工作重點,以饗讀者。
福建:工業互聯網是發展重點
福建省政府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快互聯網經濟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提出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設立自貿區的重大機遇,依託數字福建總體戰略,科學編制互聯網經濟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區位、產業、平台、政策等綜合優勢,把發展互聯網經濟作為實施創新驅動和打造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支撐。該政策明確2015—2017年每年統籌不少於5億元的省級互聯網經濟引導資金。爭取到2020年,福建省互聯網經濟總規模超過4000億元。
需要強調的是,工業互聯網是福建加快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重點。針對工業互聯網,福建將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推動基於互聯網的全流程生產協同和綜合集成,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行業協同平台,基本覆蓋各工業領域的企業。推進「機聯網」「廠聯網」,發展智能製造,加快數控一代、工業自動化通用技術、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等平台建設,打造工業4.0。
另外,福建還將重點發展電子商務和物聯網產業。重點發展跨境電商,健全跨境電商公共平台和服務體系。加快建設一批特色閩貨網上專業市場,重點培育、整合一批面向全國、覆蓋全產業鏈的行業垂直電商平台。加強射頻識別、感測元器件、北斗終端、基帶晶元、無線感測器網路等技術攻關,加快物聯網產業園建設,提升智能終端產業水平和規模。優先發展車聯網、船聯網、智能家居、人體感知、智慧城市等集成應用,深度推進環境監測、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應用。
湖南:五大舉措推動「互聯網+」
在近日召開的「湖南省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是湖南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承前啟後的關鍵之年,湖南將大力推動「互聯網+」行動計劃,力爭實現全省移動互聯網相關業務收入增長100%以上,移動互聯網企業數量增長100%以上的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包括:
一是立足本省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產業互聯網。大力支持智能製造企業依託移動互聯網,積極發展工業物聯網和(服)務聯網新業態,組織開展工業電子商務試點,推動工業物流與製造業融合發展,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繼續做大做強移動支付產業,促進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
二是促進移動互聯網與特色產業融合。面向瀏陽煙花、醴陵陶瓷、蘆淞服裝等特色產業區域,扶持區域特色產業研發設計、銷售推廣、專業物流等網路平台服務。推動移動互聯網與特色農業產業化融合,形成一二三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農業新型經營體系。
三是培育移動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扶持三、四線城市發展線上與線下結合(O2O模式)的本地生活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大力發展移動醫療、移動健康、移動教育等新型服務業。
四是促進移動智能終端與應用服務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智能手機、穿戴式智能終端等新型終端產品,積極支持基於移動互聯網各種智能應用的開發和推廣,促進移動智能終端與應用服務相融合、數字產品與內容服務相結合,推動產品創新,服務創新。
五是持續推進寬頻建設優化信息基礎設施。加快產業園區、酒店等城市重要公共區域無線區域網(WLAN)熱點覆蓋,確保移動互聯網產業園區免費Wifi全覆蓋、寬頻快速通暢,擴大特色農業集聚區移動互聯網的覆蓋率。
廣東:物聯網成核心
廣東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日前在「2015物聯網推進大會暨廣東省物聯網產業聯盟年會」上向媒體透露,廣東正在研究制定有關「互聯網+」發展的指導意見。可以把「互聯網+」理解為傳統產業用上互聯網,在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均給廣東帶來了很好的機遇。
以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為例,廣東將用3年左右時間,使廣東省50%以上的工業企業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從今年開始到2017年,省財政還將安排7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技改。而不論是引入自動化生產線還是機器換人,都與物聯網密切相關。
產業推動和發展與政府支持緊密相關。2014年,廣東省相繼印發公布《廣東省雲計算發展規劃(2014-2020年)》、《寬頻廣東發展規劃(2014-2020年)》、《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智慧城市群建設和信息化一體化行動計劃(2014-2020年)》,全力推動物聯網發展。廣東省經信委和省財政廳組織申報2014年物聯網專項,扶持資金近1億元,重點資助30個項目。
據悉,2015年,面對廣東物聯網應用和發展中企業數量多但龍頭骨幹少等不足,廣東省還將繼續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力爭2015年培育物聯網技術研發及產品設備製造優勢企業50家和100家物聯網示範企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物聯網企業1200家。廣東省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平均增長超過30%,達到2800億元的預期目標。
河南:瞄準智慧城市
近日,河南省政府宣布騰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互聯網+」達成全方位、深層次的戰略合作,將共同探索和推進「互聯網+」在各個城市領域的應用。根據協議,雙方將依託於騰訊的數據基礎、雲計算能力、以及微信、QQ等社交平台產品,充分整合雙方的優勢資源,以「互聯網+」解決方案為具體結合點,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戰略合作。
其中,鄭州將作為樣板城市,在「互聯網+城市」、「互聯網+民生」、「互聯網+產業」等領域全面探索,並逐步向濟源、洛陽、開封、焦作、鶴壁等城市乃至省級平台擴展。
在「互聯網+」智慧城市的建設上,河南將會在微信接入電網、高速公路服務區、燃氣和城市入口等領域實現多個全國第一:在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的支持下,河南會成為全國第一個省級電網接入微信支付的省份;河南省交通廳也已與騰訊達成初步協議,將全面開展上下高速微信支付、全省高速服務區微信支付等全國首創的合作。此外,鄭州華潤燃氣股份有限公司也將啟動鄭州范圍的微信智慧解決方案。
根據協議,河南省各政府機構的政務微信公眾帳號將統一整合入微信「城市服務」入口,包括交通出行、醫療、社保、交警、戶政、出入境、旅遊等多種政府事務類型公眾帳號,共同搭建微信智慧河南平台。市民只要打開微信,就相當於走進了一部手機上的政府服務大廳,不但將給百姓生活帶來更多便利,也會為政府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起到試點和示範作用。
河南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是河南未來的新增長點。河南擁有發達的物流交通網路、龐大的消費市場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依託「互聯網+」所帶來的產業模式的革新,能搶占更多的發展先機,政府將全力支持。
天津:重點推動「互聯網+城市交通」模式
天津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日前向媒體表示,智慧出行是通過構建在數字化的交通運輸系統、大數據分析平台以及移動互聯網的高效適配,將人和各種交通工具、信息源連接在一起,實現高效匹配和人性化服務的綜合解決方案,系統范疇除了航空、鐵路之外,還包括計程車、商務租車、商務專車和公共交通為一體的綜合化體系。「互聯網+城市交通」的模式,將盤活現有的公共資源,構建新的商業模式,塑造新的生態體系,並且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將大大便利市民群眾的出行。
天津市工信委去年擬定的《天津市新一代信息服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4—2016年)》對「互聯網+城市交通」模式給出了「頂層設計」方案,這份已經市政府批復的「方案」指出,天津在啟動「智能交通」升級工程方面,將推廣電子站牌、移動支付和統一結算平台,建設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智能交通引導系統,開展智能泊車、公共交通行駛信息引導試點應用,實現交通運輸要素的智能識別、指揮調度和應急響應;並在公共交通和貨運交通中推廣車聯網、車輛智能終端等智能化應用。
目前,天津市正通過搭建「兩個系統、兩個平台」來促進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據介紹,「兩個系統、兩個平台」即交通指揮調度系統、交通信息服務系統,大數據處理平台、設備運行維護管理平台。交通指揮調度系統能夠實現基於警力和智能交通設備的應急指揮調度;交通信息服務系統能夠實現對社會公眾的有效信息服務和政府部門的信息共享,兩個平台能夠為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發揮功能提供後台數據支撐和運行管理保障。
Ⅳ 物聯網工程學院學習部可以策劃舉辦哪些有特色意義的活動
可以做一些物聯網應用情況調查表,比如:
1 食堂消費
2 商鋪消費
3 自助開水
4 自助淋浴
5 自助洗衣
6 自助復印
7 預付費水表
8 預付費電表
9 班車收費
10 影劇院自助購票
11 圖書管理
12 機房管理
13 上網管理
14 醫療管理
15 門禁管理
16 指紋門禁
17 考勤系統
18 會議簽到
19 通道管理
20 電梯控制管理
21 車輛出入管理
22 體育場館自助管理
23 琴房自助管理
24 教室設施管理
25 實驗設施管理
26 校內寄包管理
27 車庫管理
28 智能水控管理
29 智能電控管理
30 智能路燈管理
31 儀器設備監管
32 迎新服務
33 離校服務
34 注冊服務
35 考試報名服務
36 財務大額繳費
37 教務小額繳費
38 補貼發放
39 圈存轉帳
等等,整理於網路資料,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