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校園防騙宣傳

校園防騙宣傳

發布時間:2021-06-11 00:50:23

『壹』 防範校園詐騙作文1000字

防校園詐騙的作文開頭需要點題,指出詐騙現象的相關現象,之後重點描寫針對詐騙大學生今後該怎麼提防。

正文

近年來,互聯網借貸平台瞄準了大學生群體,以貸款平台、校園分期購物平台和電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滲入校園,寧靜的象牙塔成為網路借貸平台爭奪的地盤,近日,人民日報也發文指出,要警惕校園網貸風險。

對此,妙資金融提醒,大學生社會閱歷較少,因此千萬要保護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貸陷阱,要提高警惕。妙資金融理財師在此也將教你如何識別網貸陷阱。

網貸正入侵校園「0利率、0擔保、無服務費」,藉助誘人的公告和「網路+代理」的模式,網貸正在大學生群體中飛速蔓延。而大學生陷入「網貸詐騙」的事件也是層出不窮。

此前有媒體報道,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一名學生,用十多個同學的信息網貸了70多萬元,自己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同學們則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嚴重影響學習生活。

此外,也有不少大學生在兼職時候掉入網貸陷阱,被所謂的代理人、業務員等誘騙填寫網貸資料,最後不僅錢財落空,自己還背上借貸的信用污點。人民日報近日發文表示,要警惕校園網貸風險。

大學生社會閱歷較少,且並沒有形成經濟收入,因此更要保護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貸陷阱,要多一個心眼保持警惕。

校園貸問題頻出,一方面與提供貸款的平台審核存在漏洞有關。如有些甚至舉著身份證拍個照,讀一段話錄個視頻就可通過審核。而另一方面,與大學生自身也脫離不了關系。

事實上,大學生財商觀念方面存在不少誤區。最近,清華大學發布了當代青年財商認知與行為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有三成90後大學生期望投資年化收益超過10%,但他們對風險的甄別能力卻明顯不足。

面對各種違規的網貸平台,如何保護好學生自身的安全,可從以下幾點出發:

1.保護好個人的身份信息,無論是身份證、學生證還是支付寶、銀行卡賬戶,都不宜隨便透露給他人,哪怕是學校的熟人(包括老師、學長、室友等);

2.正規公司都有正規流程,放貸之前就要求交納費用的貸款公司統統可計為騙子公司,請不要相信;

3.購物分期需量力而行,且要綜合比較,同時切忌以貸還貸;

4.以貸款培訓作為入職前提的公司也可直接列為騙子公司,可上工商局查詢;

5.無論在任何場合之下,都要謹慎充當擔保人,否則要承擔貸款連帶責任。

『貳』 校園防騙需要牢記哪「三原則」

學生們的財務安全,看起來似乎防不勝防,不過只要心中有法,行為有度,掌握三個基本「原則」,依然可以做到「任爾八面來風,我自巋然不動」。

一是不「貪利」,也就是不要想著佔小便宜。我們從小就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使掉了也不要去撿,因為本來就不是你的,不是你的,何必哄搶?何況你怎麼知道那餡餅是否安全乾凈?所以,不管是多麼大的誘惑,不管是什麼中獎消息,不管是什麼打折鏈接,自己不想佔便宜,往往就是百毒不侵的。佔小便宜肯定不能長久,反而可能會被利用,盤點一下被騙的各種案例,背後最多的一條教訓,一定是因為貪圖便宜。

三是不「輕信」,也就是不要輕易相信別人。注意,這里強調是不要「輕易」相信,不是不要相信。每個成功的人生里可能都離不開所謂的「貴人」,但是「貴人」不會那麼容易天上蹦下來。如果突然有一天冒出來很多老鄉的老鄉、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冒出來很多莫名其妙對你很熱情的人,多點留神,並不過分。不管是什麼簽字畫押,不管是什麼簽名確認,不管是老鄉還是同學,不管是舍友還是隊友,不管是給別人幫忙還是你自己承諾,只要涉及簽名、身份證以及銀行卡,都要慎重,因為簽了名往往就是契約,就是合同,都涉及個人的財務及其他方面的安全。對於某些突如其來的壞消息,也要冷靜想一下,無論是你的銀行卡出了問題,還是家長收到孩子住院或者被抓的消息,都要先問一句:是真的嗎?能否花兩分鍾確認一下?能否找官方核實一下?

必須說明的一點是,我們在校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種種謬誤,並不是教我們去做懷疑論者,也不是教我們生活在不信任的恐慌之中,更不是教我們整日惶惶。生活只是教我們做一個聰明的好人,不給壞人以作惡的機會,不給好人以受傷的可能,發現真善美,防住假惡丑,這才是美好生活和美好世界。

『叄』 從哪幾個方面加強防騙宣傳工作

1、各學校不僅通過微信、QQ宣傳防騙知識,還舉行主題班會課、「民警進校園」、黑板報比賽等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防騙知識,通過體驗式活動,掌握防騙技巧。

2、除此以外,布吉教育辦建立了微信工作群,統一部署轄區學校的防騙工作,要求各學校班主任在家長微信群內宣傳防騙知識,提醒家長關注"終結詐騙"微信公眾號,提高普通群眾對防騙知識的知曉率。


(3)校園防騙宣傳擴展閱讀:

各學校紛紛積極響應,積極做好防騙工作宣傳。據統計,布吉、吉華街道所有學校已經通過家長微信群轉發相關防騙知識,提醒家長加入"終結詐騙"的微信公眾號。

在參加了布吉、吉華街道全民防詐騙工作推進會以後,布吉、吉華街道各學校迅速響應,在學校教職工、家長、學生內部開展了防詐騙的宣講活動,提高了教職工以及家長學生的防騙意識。各學校傳達了布吉、吉華街道全民防詐騙推進會的會議內容和要求,同時就常見的詐騙手法進行了介紹,讓教職工、家長以及學生深入了解防騙知識。

『肆』 網路詐騙學校宣傳的好處

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反詐騙實驗室致力於安全應用與黑產研究,多次協助警方破電信網路詐騙和金融詐騙案,並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安全雲庫,內容涵蓋風險網址、詐騙電話、騷擾簡訊、銀行賬號黑名單、木馬、APK等豐富的網路安全數據,網民的上網、搜索、網購、支付、通信等各層面的安全

『伍』 派出所聯合學校進行防詐騙知識宣傳

犯罪分子多冒充受害人的親戚、同學或朋友,通過套話騙取受害者的信任[1] 。
一般詐騙流程是:先撥通受害者電話,讓受害者「猜猜我是誰?」,如受害者說「真的想不起。」,犯罪嫌疑人就會說「你連我都忘了,那就算了。」;如受害者「恍然大悟」說「哦你是某某」,嫌疑人就會順著說「是呀,你終於想起來了。」,然後就說要去看望對方,獲得好感,次日或稍後兩日編造在去的途中出車禍、遭綁架、嫖妓被抓或包二奶被發現等謊言,向受害人借錢,讓受害者匯錢到指定的帳戶。
這種詐騙主要詐騙公司老總、高級官員,或者隨機撥打的某號碼段電話號碼,一些連號較多或吉數結尾的號碼如888、666、168之類的手機持有人。
警方還介紹,電話詐騙的犯罪分子准備充分,精心編制固定操作流程。在實施詐騙活動前,犯罪分子都會充分收集受害人的資料,還對詐騙過程進行「綵排」。同時,騙子們分工明確,一般以3-5人為一個小團伙,專人負責打電話,專人負責詐騙帳號管理,專人負責現金的提取。每次詐騙數額也不多,在3000-30000元之間。
犯罪分子普遍採用異地作案、異地詐騙、異地跨行取款,假如詐騙市民,一般撥打電話時都在外地,或者用外地手機在本地撥打。犯罪分子多來自於同一地域,相互間「掩護」意識強。

閱讀全文

與校園防騙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
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語言 瀏覽:585
房地產開盤推廣方案 瀏覽:236
教學專家到校培訓方案 瀏覽:756
企業內部培訓策劃方案 瀏覽:762
感恩系列茶會策劃方案 瀏覽:956
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22
初中教師暑假培訓方案 瀏覽:482
教職工文字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580
相親類策劃方案 瀏覽:488
商場產品有效的促銷方案 瀏覽:782
教師語言文字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110
美人魚電子商務靠譜嗎 瀏覽:95
山東創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51
建材團購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36
上海生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58
活動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