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貴港宣傳部

貴港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06-10 22:06:38

❶ 黃志光的人物履歷

1979.10——1981.10,廣西玉林地區農業機械學校修理專業學習;
1981.10——1982.05,廣西貴縣大嶺公社農機站專干;1982.05——1987.07,廣西貴縣縣委辦公室機要科機要員、科長;
1987.07——1990.05,共青團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委書記(1985.10—1987.12參加廣西大學自學考試哲學專業學習);
1990.05——1992.03,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正局級);
1992.03——1992.07,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供銷社副主任、副總經理;
1992.07——1993.07,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供銷社副主任、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1993.07——1995.12,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五里鄉黨委書記;1995.12——1996.02,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大圩鎮黨委書記;
1996.02——1996.05,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1996.05——1998.08,廣西貴港市港北區委常委、副區長;
1998.08——1999.12,廣西貴港市糧食局局長(1997.09—1999.07在廣西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班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學習);
1999.12——2000.12,廣西貴港市糧食局局長、黨組書記;
2000.12——2001.02,廣西桂平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2001.02——2005.09,廣西桂平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5.09——2005.10,廣西桂平市委書記;
2005.10——2006.08,廣西桂平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6.08——2008.11,廣西桂平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副廳級);
2008.11——2008.12,廣西貴港市委常委、桂平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8.12——2009.01,廣西貴港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桂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9.01——2009.02,廣西貴港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桂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9.02——2009.12,廣西貴港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2009.12——2010.01,廣西貴港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宣傳部部長,市委統戰部部長;
2010.01——任貴港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
2016.03——任廣西貴港市委常委,貴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

❷ 尋找廣西貴港市「萬」姓的發源

一、來源有五
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為姓氏。周朝有大夫受封於芮國(在今陝西大荔縣朝邑城南,姬姓諸侯國,公元前640年為秦所滅),史稱芮伯。春秋時,傳至芮伯萬,曾一度官至周王朝司徒,但後因芮伯萬寵姬太多,便被母親芮姜趕出國去,住在魏城(今山西芮城),其子孫以祖父的字"萬"為氏。
2、亦出自姬姓,以祖父的字"萬"為氏。春秋時,晉國有大夫畢萬,乃畢公高之後,因輔佐晉獻公有功,受封於魏(今山西芮城北,原為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公元前661年被晉獻公功滅,把他封給了畢萬),又稱魏萬,其子孫以祖父的字"萬"為氏,稱萬氏。
3、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時北魏有鮮卑族復姓葉萬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為漢字單姓萬氏。一說代北(泛指漢、晉代郡和唐以後代州以北地區。大致相當於今山西、河北北部一帶。)三字姓萬紐於氏改為萬氏。
4、周武王因"以萬人而服天下",其後就有人以"萬"為姓氏。
5、古代有弈葉的人,曾居住在陰山北面的萬紐於山,他的後代以居住地為氏,取山名的第一個字"萬"作為姓氏。

二、遷徙分布
萬姓主要有兩個支派,即出自於芮伯萬及畢萬之後。這兩個支系後成了我國萬姓的主要來源,自然,萬姓發祥地應在今山西芮城一帶。大致上,早在戰國之時,已有萬姓遷入山東省境,至漢代以前,萬姓乃主要繁衍於山西大部、河南北部及四周地區。漢代,萬姓已分布於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萬姓有以"扶風"、"河南"為其堂號。換言之,主要發源於山西芮城一帶萬姓,在後來不久卻稱盛於今河南北部及陝西關中一帶。魏晉南北朝時,河南一帶由於他族改姓萬,使得萬姓家族的隊伍更加龐大,同時,又因北方戰亂之故,萬姓同其他士族一樣,又不得不大舉南遷。早期主要南遷繁衍於今江西、浙江、湖南等省,其後不斷向四周擴展,以至宋代已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區。

三、郡望堂號
【堂號】
"顕西堂":明末萬壽祺,萬曆舉人。明亡以後,誓不降清。穿著儒士的衣服,戴著和尚帽子,往來吳、楚之間,世稱"萬道人"。他的書房叫"顕西堂"。他和閻爾梅被人稱為"徐州二遺民"。他的著作有《顕西堂集》。
【郡望】
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里(今陝西興平東南)。相當今陝西麟游、乾縣以西,秦嶺以北地區。西晉移治池陽(今陝西涇陽西北)。
河南郡:漢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縣。

四、歷史名人

萬 章:戰國時期孟子門下的得意弟子,是最早揚名於歷史的萬姓先人。關於他的事跡,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孟子去齊,絕糧於鄒薛,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萬 修:漢代扶風人,平河北立大功,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大將軍。封槐里佐樹侯。
萬安國:北魏代郡人,大將軍,大司馬,封安成王。
萬寶常:隋代音樂家,善長多種樂器,著有《樂譜》。
萬其融:唐代越州人,善詩,文詞俊秀,與賀知章揚名上京。
萬敬偳:唐代廬州人,三世同堂,力盡孝道,高宗詔表,居所改名成孝里。
萬 齊:唐代,代宗欽點翰林院大學士,後升殿前侍郎。
萬 楚:唐代,代宗開元進士,善攻詩聞名。
萬 虎:唐代,代宗御前鎮殿大將軍。
萬 彪:唐代,代宗九門提督大將軍。
萬 頃:宋代浙江紹興人,十歲受帝召見誦經史、子書如流,欽賜文林郎。
萬昌泰:南宋進士。
萬子庚:南宋進士。
萬人傑:南宋,創前直諫大臣。
萬 金:元代,進士,兵部侍郎。
萬 玉:元代,進士,升傳宣太史,時人稱萬氏三龍。
萬 清:元代,進士,升樞密院使,鎮守建昌路總管府。
萬祥元:元末,進士,翰林院編修,誥封奉政大夫。
萬 安:明代,憲宗,孝宗兩朝,翰林院編修大學士。
萬陽春:明代,進士,十歲能成詩對,十六歲中進士,兩任知縣,一任知州,誥封清禎惠民大夫。
萬宏仁:明代,武進士,副將,受昭武將軍。(入川我支第四代祖)
萬 全:明代,著名醫學家。
萬 文:明代,大孝子。
萬元吉:明代,軍事紀監,兵部左侍郎。
萬 孚:清代,四川瀘州人,道光壬午舉人。(入川我支第十六代祖)
萬 泰:清代,戶部主事,詩史學家。
萬斯大:清朝經學家。他一生精於經學,對《春秋》、《三禮》尤有研究。為萬斯同之兄。
萬斯同:清代著名史學家,博通諸史,尤精明史。他講求志節,堅決不願在清朝為官。。康熙間,應邀以布衣參修《明史》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歷代年表》。
萬壽棋:清代著名國畫家。
萬 樹:清朝文學家、戲曲作家。在詞的格律方面,造詣很深。編有《詞律》20卷,為填詞者所推重。又有雜劇、傳奇21餘種。
萬香鳳:清代,江西寧義人,進士,兵部經筵講官左侍郎。
萬啟均:清代,江西南昌人,進士內閣中書,癸酉四川大主考。
萬世發:清代,江西南城人,進士,國了監,修道院助教。
萬方雍:清代,江西寧義人,廣東行走主事。
萬紹修:清代,江西南昌人,甲武恩科進士。
萬世美:清代,福建甌寧人,進士,內閣中書。
萬 雲:清代,浙江仁和人,監察御史。
萬 嵩:清代,順慶府人,乾隆丁酉科解元。
萬 岩:清代,湖廣黃州人,乾隆庚子科解元,湖北教諭。
萬 寶:清代,常州人,舉人,浙江訓導。
萬 華:清代,雲南江州人,浙江知縣。
萬 珍:清代,江西義安人,浙江知縣。
萬希和:清代,湖北人,舉人,湖南知縣。
萬希煜:清代,湖北人,歷廣東知縣。
萬法周:清代,德安人,副榜,歷湖北教諭。
萬在衡:清代,浙江仁和人,監生,歷湖南知縣。
萬雲霞:清代,臨江人,拔貢,歷江西教諭。
萬文選:清代,同川人,歷陝西教諭。
萬演光:清代,浙江臨安人,舉人,歷雲南教諭。
萬朝宗:清代,湖廣人,歷江西訓導。
萬承宗:清代,湖廣舉人。
萬邦彥:清代,順天府人,歷江西巡險。
萬豫安:清代,順天府宛平人,歷廣東巡檢。
萬人傑:清代,潼川人,資州學政。
萬 誠:清代,涌州人,內閣中書。
萬 達:清代,滿州人,戶部司員。
萬其智:清代,江西人,康熙十九年,任職納溪。
萬 聽:清代,湖廣楚雄人,廩生。
萬 川:著名畫家、繪畫理論家,博學能文,尤精繪畫,擅長花鳥。用筆含蓄,色調柔和清新,富有天趣,為當時藝苑所推崇。有《繪事瑣言》、《繪事雕蟲》等繪畫論著,影響頗大。
萬玉山:名僧、氣功大師。
萬 表:世襲寧波指揮僉事。正德武進士。於國計贏絀,河流通塞,無不通曉。通經術,熟習先朝典故。曾求學於錢德洪(緒山),宗王(陽明)學。為明代武臣通儒之佼佼者。
萬密齋(1488—1580),亦名萬全,羅田大河岸人,與李時珍齊名的明代大醫學家。清初被皇帝封為「醫聖」,康熙四十七年(1708),羅田知縣沈廷楨為他重建墳墓,並立墓碑。
萬福麟:民國,國民黨高級將軍。
萬 濤:民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烈士。
萬家寶(曹禺):共和國著名劇作家。
萬 里: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萬國權:共和國全國政協副主席。
萬海峰:共和國成都軍區政委。
萬紹芬:共和國江西省省長、省委書記。
萬賢國:湖南省澧縣人,中國原子能農學會理事、湖南省農學會與核學會常務理事、省光學會理事、省原子能農學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水稻輻射育種工作,育成了「湘早糯 1號」、「湘激80—41」、「湘激80—32」、「湘激76—163」、「湘輻91—1」、「湘輻85—6」、「湘輻87—12」等。出版了《同工酶技術及其應用》、《水稻栽培》2本專著,發表了論文60多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萬 健:副編審,四川簡陽人。「九三」學社社員。曾任甘肅省財政科學研究所副主編、編委、「九三」學社甘肅省委宣傳部部長,甘肅省高校學術期刊研究會常務理事,甘肅省美學研究會理事。先後發表美學、詩歌研究、經濟等方面的論文30餘篇,詩詞80餘首,書畫70餘幅。學術研究、書畫成果已分別入編《中國當代專家學者傳略選》、《中國網路專家人物傳集》、《中國當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大辭典》。
萬 錦:江西臨川人。任江西省撫州地區文聯主席、黨組書記。在全國報刊發表文章百餘篇,主編了《年輕幹部方略》(伊犁人民出版社),主編了《贛東文學作品選》(長江文藝與報社)。
萬 燕:女,原名萬小燕,北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副高級館員。近代史研究所工會副主席,婦工委委員。
萬百萬:教授,江蘇南京人。交通大學任,博士生導師。
萬百五:教授,江蘇南京人。西安交通大學任教,博士生導師。享有國務院給予的政府特殊津貼。在國內外發表270餘篇學術論文。
萬德鈞:廣西玉林人。筆名魯曼。民盟盟員。廣東肇慶市群眾藝術館戲曲部主任。中國國際名人協會會員、廣東戲劇家協會、曲藝家協會會員、廣東民俗文化研究會會員、肇慶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
萬 一 :原名萬梃森。河北昌黎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霞色》、《清幽》分別參加第六屆、八屆全國美展。1987年設計「猛禽」特種鄧票一套四枚被評為銀質獎。
萬望月:陝西洋縣人。中國書協、世界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中國書研會會員,國家人事部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中外名人研究會藝術委員會學術委員。
萬聯眾:天津人。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被聘為人民日報社歷聞函授部黑龍江分校常務副校長。著有《郭玲春新聞伯選評》《消息寫作藝術技巧》兩書。成表新聞論文70多篇。
萬龍驤:高級工程師。河北棗強人。沈陽汽車製造廠副廠長。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委員。沈陽市有突出貢獻專家。
萬孟儀:副主任醫師。江西省南豐縣中醫院院長,兼任政協常委醫葯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南豐縣中醫學會理事長、中華全國醫學會撫州分會理事、南豐縣醫學會理事。

❸ 革命烈士有哪些代表人物

1、孟起安

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9歲進私塾讀書。1939年冬結婚後,在蔣垛處館教書。1940年10月,參加減租減息斗爭,成為蔣垛農抗領導人之一,後任五抗會主任。

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蔣垛區委組織幹事、組織科長。1942年春,以塾師身份到江村發動抗日救亡工作,培養了一批青年幹部,建立了江村鄉黨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區區委書記,組織「二五」減租,開展懲奸運動。

1945年8月,調任蔣垛區委書記,組織發動了對地主的清算斗爭。1946年秋主力北撤,領導群眾開展游擊斗爭。由於關節炎發作,行動不便,組織上讓他暫時離職休養。1947年2月,在邱西鄉西後港,不幸被捕。

關押期間,敵人軟硬兼施,透過其親友誘他自首,他寧死不屈,堅持獄中斗爭。

2月21日,在姜堰東場上,他被綁在電線桿上,敵人用鐵絲穿過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敵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廣場(現姜堰中學內),一個地主舉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幾個傢伙一齊撲過去用刀亂戳,他昂首高呼:「共產黨萬歲!」倒在血泊中。

2、王璞

王璞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夥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璞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盪,民兵大搞地雷戰,王璞不僅僅學會了佈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製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盪到王璞的家鄉,王璞和鄉親們躲進山裡。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璞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帶給的名單,讓村幹部、幹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璞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和藏在哪裡。王璞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

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製造了又一齊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璞、王璞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立了紀念碑。解放後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王璞生前學習時用過的石板,站崗時用過的紅纓槍,以及犧牲時壓在身下,被鮮血染紅的石塊,陳列於中國革命博物館。

3、劉傳文

原名劉堅,羅浮徐東鄉笠石人。他為人勇敢剛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親劉觀英,母張氏,有兩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貧苦,難以度日。

他在小學讀至十三歲時,因家貧輟學,爾後,跟他叔父劉鏡淵(軍劉志陸部下當副官)在部隊當勤務員,經過三年的部隊生活,看出政治腐敗,軍心渙散,感到長此下去,沒什麼前途,便離開部隊,回家耕田。

農閑磨豆付,做付竹出賣。以後,又在徐田村謝自瑤手下當民團,因謝在徐田村設卡抽稅,苛捐繁重,傳文對重稅甚感不滿,對客商則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經抽稅的客商給予放行。後被謝自瑤發覺,即把他開除,於是他私帶駁殼一支,憤然離去。

當時,革命烈火已燃燒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蘇維埃政府。傳文與共村的劉王妹、劉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蘇區跟從劉光夏、劉靄環等參加革命工作。傳文參加革命隊伍後,英勇善戰,用心工作,經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門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後提升為駁殼隊排長。

1927年間,由於謝自瑤在徐田村設卡抽稅,勒索群眾,早已使傳文不滿,他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曉,他親自持槍到謝自瑤家,當場打死謝自瑤、謝泉芳、謝泉深三人。以後,他又到羅崗霞嵐把練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參」,解決當時革命活動經濟困難的問題。

1928年,他帶領紅軍、赤衛隊攻打岩前地主賴乾古的新屋和羅浮義興當。是年冬,又攻打嶺峰丹竹樓的民團,繳獲槍彈後,又率領赤衛隊攻打羅浮橋雲當。他以前帶領紅軍攻打羅浮有三四次之多。

他經常對戰士說:「打仗不要怕,俗話說:耕田吾怕屎,當兵吾怕死,我們為窮人翻身鬧革命,就不怕殺頭,萬一為革命而犧牲,也是光榮的。」因此,他屢建戰功,提升為連長。出征時,他經常騎馬或騾子,身先士卒,有個醫生王森雄也騎騾子跟隨同行。

自從傳文同志參加革命後,興寧的反動頭目,對他又怕又恨,如陳堯古兩次帶領部隊到笠石村,揚言放火燒屋,抓走他的鄰居,結果人將傳文老屋內的賞田三斗種賣掉,贖回被捉去的八人。傳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僅存兩間爛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蘇區紅軍由營長張國標率領,聯合赤衛隊共約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羅崗。劉傳文連長帶領赤衛隊從左翼鐮子寨進發,但當時陳堯古的部隊聯合由羅崗頑畲上的敵人,已趕到鐮子寨,阻擊我左中兩翼部隊

前進,由於敵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僅有粉槍、炮等,結果在無法取得勝利時,我軍下令撤退。當進,劉傳文同志為了掩護赤衛隊後撤,阻止敵軍追擊,他使用兩支駁殼槍靠在大松樹下與敵人激戰,結果,在敵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卻壯烈犧牲了,那時他年僅22歲。

4、周銀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對侯河地區進行「掃盪」。周銀海發現敵情後,立即通知鄉幹部,為了掩護這些鄉幹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敵人逼他供出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明白!」。

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產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明白!」

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後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

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必須會打敗反動派!」

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5、江竹筠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

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後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鏹水毀屍滅跡,時年29歲。

❹ 誰知道廣西貴港市港北區區委和區委宣傳部地址和郵編

537110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北區荷城路

❺ 你好,我是去年在南寧畢業的,現在在柳州工作,戶籍貴港。現在想報考教師資格證,請問應該去那裡報名呢

在你的工作所在地,就可以報名。按當地的考試流程,報名考試就好。

❻ 跪求李鳴的詳細資料

李鳴[1],男,漢族,1957年11月生,廣西陸川縣人,197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83年7月廣西師范

貴港市副市長李鳴
大學政治系政治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法學學士,講師。
1975.07—1977.12 廣西北流縣附城公社涼水井大隊知青
1977.12—1979.09 廣西玉林地委黨校教研室教員
1979.09—1983.07 廣西師范大學政治系政治專業學習
1983.07—1992.07 廣西自治區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講師(其間:1983.09—1984.07在中國人民大學進修學習;1987.09—1988.07在中央黨校黨史師資班學習;1991.09—1991.10在中央黨校黨建理論班學習)
1992.07—1993.08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第一秘書處幹部
1993.08—1994.11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副處級機要秘書
1994.11—1996.06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正處級機要秘書
1996.06—1998.08 廣西平南縣委副書記(正處級)
1998.08—1999.02 廣西貴港市政府副秘書長,政府辦公室主任
1999.02—2000.07 廣西貴港市政府副秘書長,政府辦公室主任、黨組副書記
2000.07—2000.12 廣西貴港市港南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代區長
2000.12—2001.04 廣西貴港市港南區委副書記、區長
2001.04—2001.05 廣西貴港市港南區委書記
2001.05—2003.09 廣西貴港市港南區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3.09—2003.10 廣西貴港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政府辦黨組副書記,市人民政府辦證管理辦公室主任
2003.10—2004.01 廣西貴港市人民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市政府辦黨組副書記,市人民政府辦證管理辦公室主任
2004.01—2004.07 廣西貴港市人民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市政府辦黨組書記,市人民政府辦證管理辦公室主任
2004.07—2005.05 廣西貴港市人民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市政府辦黨組書記
2005.05—2005.07 廣西貴港市委常委,市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市政府辦黨組書記
2005.07—2005.08 廣西貴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政府秘書長
2005.08—2006.10 廣西貴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6.10—2011.08 廣西貴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2011.08— 廣西貴港市委副書記[2]。
2013.5.16擬任正廳級領導職務[1]

❼ 劉三姐是誰

劉三姐是唐朝時候的人,她是壯族傑出的民歌手,被譽為「歌仙」、「歌聖」。
關於劉三姐的傳說很多,有民間口頭流傳的,也有古籍和地方誌所記述的,流傳於廣西宜山、柳州一帶。 傳說劉三姐家裡貧窮,她和哥哥靠打柴和種田養母。三姐聰明美麗,能歌善唱,財主莫懷仁想娶她為妻,遭三姐拒絕,莫懷仁便請來三位能歌的秀才,企圖唱敗三姐。三位秀才撐船來劉三姐的家鄉——廣西宜州,先遇著在河邊洗衣的三姐之「妹」,聽她唱歌已夠歷害,後來,三秀才與劉三姐對歌,大敗而返。莫懷仁於是在民間強行禁歌,但始終禁不住,惱羞成怒的莫懷仁陰謀暗害三姐,三姐巧扮成乞婦來告訴莫仁懷,說三姐又在岩洞里唱歌,並領著他去看。當莫懷仁走進洞口時,三姐用拐杖在洞口邊一敲,洞口立即關閉起來,把他夾死了。後來三姐和一青年又到柳州魚峰山、桂林七星岩去唱歌。最後兩人化作一對黃鶯飛上了天。這個故事優美生動,是建國以後對劉三姐傳說最先整理出來的一篇。

劉三姐的傳說又一說是劉三姐聰明美麗、勤勞、善歌而遠近聞名。她與同村賣柴的歌手李小牛相愛。財主莫懷仁以觸犯禮教之名,把他倆捆綁丟下河裡。李被淹死,三姐漂到柳州,被老漁人救起,並收為義女。後來,劉三姐在柳州唱歌又唱出了名,莫懷仁請來三個歌手與三姐賽歌,大敗而歸。莫惱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綁裝進豬籠,沉入河底。三姐死後,人們在其墳前供祭兩條大鯉魚,祭間墳墓裂開,三姐跳出來騎著一條鯉魚上了天,另一條鯉魚變成了「魚峰山」。

劉三姐生在壯鄉,長於歌海,故能出口成歌。劉三姐歌唱的內容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思想和願望。據傳, 劉三姐留下不少歌篇於民間,大體有以下三類:一是同秀才對唱的歌,二是情歌,如《相思曲》、《妹相思》等,三是勞動歌。 劉三姐及其山歌對後世的影響深遠,壯族人民稱她為「歌圩」的開創者和領導者。有關她的故事傳說,或加工成詩集,或編成劇本搬上舞台,還拍攝了聞名中外的電影《劉三姐》,深得國內外人士的好評。

❽ 黃志光調往哪裡

[貴港市副市長黃志光同志簡歷]
貴港市副市長黃志光同志簡歷
黃志光,男,漢族,1960年7月生,廣西浦北人,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10月參加工作,1999年7月廣西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班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師。
現任廣西貴港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宣傳部部長,人民政府黨組成員[2]。
1979.10——1981.10,廣西玉林地區農業機械學校修理專業學習;
1981.10——1982.05,廣西貴縣大嶺公社農機站專干;
1982.05——1987.07,廣西貴縣縣委辦公室機要科機要員、科長;
1987.07——1990.05,共青團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委書記(1985.10— 1987.12參加廣西大學自學考試哲學專業學習);
1990.05——1992.03,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正局級);
1992.03——1992.07,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供銷社副主任、副總經理;
1992.07——1993.07,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供銷社副主任、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1993.07——1995.12,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五里鄉黨委書記;
1995.12——1996.02,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大圩鎮黨委書記;
1996.02——1996.05,廣西玉林地區貴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1996.05——1998.08,廣西貴港市港北區委常委、副區長;
1998.08——1999.12,廣西貴港市糧食局局長(1997.09—1999.07在廣西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班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學習);
1999.12——2000.12,廣西貴港市糧食局局長、黨組書記;
2000.12——2001.02,廣西桂平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2001.02——2005.09,廣西桂平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5.09——2005.10,廣西桂平市委書記;
2005.10——2006.08,廣西桂平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6.08——2008.11,廣西桂平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副廳級);
2008.11——2008.12,廣西貴港市委常委、桂平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8.12——2009.01,廣西貴港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桂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9.01——2009.02,廣西貴港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桂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9.02——2009.12,廣西貴港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2009.12——2010.01,廣西貴港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宣傳部部長,市委統戰部部長;
2010.01——,廣西貴港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宣傳部部長,人民政府黨組成員。
主要論文有《實施「四五」規劃 全面推進依法治市》、《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 加快桂平發展》、《政府主導 市場運作 努力把桂平建設成為區域性旅遊中心城市》、《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山水文化旅遊城市》等。

閱讀全文

與貴港宣傳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
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語言 瀏覽:585
房地產開盤推廣方案 瀏覽:236
教學專家到校培訓方案 瀏覽:756
企業內部培訓策劃方案 瀏覽:762
感恩系列茶會策劃方案 瀏覽:956
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22
初中教師暑假培訓方案 瀏覽:482
教職工文字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580
相親類策劃方案 瀏覽:488
商場產品有效的促銷方案 瀏覽:782
教師語言文字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110
美人魚電子商務靠譜嗎 瀏覽:95
山東創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51
建材團購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36
上海生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58
活動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