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軍旅電影有那些
1、《殲十齣擊》
《殲十齣擊》是由空軍政治部、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八一電影製片廠等聯合拍攝,寧海強執導,王斑、胡可、李光潔、黃奕等主演的空軍題材電影。該片講述了以岳天龍和印雙虎為代表的空軍新一代指揮員,在殲十新機裝備部隊後,勝利完成演習和保衛祖國領空的故事。
2、《戰狼》
《戰狼》是由吳京執導的現代軍事戰爭片,該片由吳京、余男、倪大紅、斯科特·阿金斯 、周曉鷗等主演。該影片屬於國內首部3D動作戰爭電影,歷時七年全力打造,《戰狼》真實呈現了一場中外邊境戰爭,也讓堪稱「東方之狼」的特種兵戰隊及高能戰士首次登陸大銀幕。
3、《紅海行動》
《紅海行動》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林超賢執導,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等主演的動作片。
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4、《戰友無聲》
《戰友無聲》是北京緣河華藝電視傳媒有限公司2007年出品的一部電影,由何偉執導,王立秋、李顯偉、王欣等主演。
5、《沖天飛豹》
影片《沖天飛豹》講述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前後兩代試飛員如何飛出中國第一架國產戰斗機"飛豹"的故事。
❷ 關於新飛豹戰斗機
跟蘇30和34比是不如,先進在中國自己製造的。雖然說和蘇30都是戰斗轟炸機,其實30是主要是空戰兼具轟炸附帶一定協同指揮功能。而飛豹主要是對地對艦轟炸,對空作戰能力比較弱。對空軍來說,有蘇30殲10都有一定的對地轟炸能力,飛豹雖然轟炸能力更強,但是不到沒有就不能執行任務的地步,最多也就是其他飛機出動的多點。海軍就不行了,他們不可能像空軍那樣有很多地面機場支持,他們要求航程要遠,載彈量要大,有一定突防能力,不能像蘇30那樣雖然載彈量大但大型航空炸彈反艦導彈裝不了就不行了,轟六又體積太大,突防能力不行,只有飛豹才是最合適的,有一定的空戰能力,不要護航飛機也能執行任務,大型反艦導彈也能裝載。
飛豹不帶隱形,發動機也不先進,雷達電傳比殲10差不少,但總歸來說它的能力不是其他中國飛機能代替的。其實飛豹一直在改動,據說空軍和海軍對它的要求不一樣,具體是非兩種型號研發還是改成中和的還沒有確定,現在改到幾代了也不知道,裝備的大部分是AB型的。
❸ 深圳的,想拍個企業宣傳片,去哪找人呢
去當廣告公司...那裡都是做宣傳的./
❹ 求《沖天飛豹》片尾曲名字!!!!!!
額,那個,我還是比較懂動漫。 。
動漫里的曲子都在放片尾曲的時候畫面上有的,我想應該電影里也有。。
還有,沒幫上忙很抱歉。。。。。。
❺ 為什麼有些戰斗機像殲十、飛豹還有f16機腹後部都會有兩片機翼是投放干擾彈的位置嗎
飛機腹鰭是在飛機機身尾部下面順氣流方向布置的刀狀翼片。腹鰭相當於垂直尾翼,側滑時起增加飛機航向穩定性、保持平衡的作用。腹鰭還可以抵消一部分垂尾側向力對機身的扭矩,減少機身扭轉變形。超音速飛機在高空大迎角飛行中,垂直尾翼受到機翼和機身的「遮蔽」,航向穩定作用嚴重下降,而腹鰭不受影響,因此超音速殲擊機普遍採用腹鰭。為了避免飛機起飛和著陸時腹鰭碰地,在有的飛機(如米格23殲擊機)上,當起落架放下時腹鰭自動折轉。腹鰭一般為輕金屬結構,當內部布置無線電設備天線時,則用非金屬材料製作。
❻ 求新飛豹殲擊轟戰機與老飛豹的對比圖
新飛豹有兩片垂尾(不知道叫不叫垂尾)舊飛豹就一片
http://ke..com/view/771837.htm到這里看看~
❼ 詳細介紹一下飛豹戰機,和殲_11
機身布局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兩側進氣,矩形進氣口,後方2個方形輔助進氣口,進氣道與機
身之間設有適量的附面層隔道,進氣口前緣裝有隔流板和前罩角。蜂腰形機身,前段主要包括有空速管雷達天線罩、前設備艙、氣密乘員艙、前起落架艙和設備艙;中段主要是中央翼與機身對接區,包括油箱艙、主起落架艙;後段主要是發動機艙,為裝拆發動機方便,在機身腹部開設了艙門。後機身下部有單片式復合材料大腹鰭。後機身上下表面各裝有兩塊開度分別為35°和45°的減速板,初期機體壽命4000小時。
❽ 飛豹是殲8還是殲轟7
殲轟-7
————————
小資料:
FBC-1:
研製國家:中國,名稱:飛豹
一、概述:
FBC-1「飛豹」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雙發雙座超音速全天候殲擊轟炸機,它的學名為「殲轟7」,飛豹的設計單位是西安飛機設計所和西安飛機工業公司。它的主要作戰設計性能是進行戰役縱深攻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
中國自1973年就開始研究飛豹戰機,該機的原型機於1988年12月14日首飛,1994年1月定型投產,在199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飛豹首次公開亮相,引起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
FBC-1A是在FBC-1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採用了新的整體圓弧座艙風擋,取代了原型機上的三片式座艙風擋,使飛行員的視野得到改善;新設計了機頭雷達整流罩;兩翼新增一對武器外掛點,並取消了FBC-1上的翼刀設置;改FBC-1上的單腹鰭為雙腹鰭。
二、性能指標(FBC-1)
尺寸數據:翼展 12.7米,機長 22.33米,機高 6.58米。
重量數據:最大起飛重量 2850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 1800千米/時,升限 15500米,作戰半徑 1650千米。
武器裝備:一門 23毫米雙管機炮,7個外掛點,最大載彈量 5000千克。
動力裝置:兩台斯貝MK-202發動機(中國編號渦扇9/WS-9)渦輪風扇發動機發動機,推力 2*54.5千牛,加力推力 2*91.2千牛。
❾ 飛豹和梟龍一樣嗎
飛豹和梟龍不一樣。飛豹即為殲轟-7,梟龍即為FC-1戰斗機。
一、氣動外形不同
飛豹:採用高位雙後掠翼標准氣動布局,使用全動水平尾翼、單面垂直尾翼、機腹導流片。
梟龍:機身採用超音速面積律,梁式與半硬殼式混合結構。單垂直尾翼,差動水平尾翼,雙腹鰭,全翼展前緣襟翼和後緣襟翼。
二、最大起飛重量不同
飛豹:飛豹的最大起飛重量為27415千克。
梟龍:梟龍的最大起飛重量為12700千克
三、用途不同
飛豹:飛豹用於突擊敵戰役戰術縱深中的地面、水面目標。
梟龍:梟龍供飛行員和地勤人員進行適應性訓練。
(9)飛豹宣傳片擴展閱讀
飛豹的改進:
與老飛豹相比,飛豹的主要改進為:
1、換裝斯貝MK202的國產版「秦嶺發動機」。
2、優化機翼設計,取消翼刀,平尾改為復合材料。
3、航電進行基於1553B數據匯流排和新任務計算機的數字化升級。
4、雷達換成JL-10A脈沖多普勒雷達。
5、採用數字式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替代了原來的模擬式三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