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大運河宣傳片

大運河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1-06-10 17:07:16

❶ 劉亦菲吳中宣傳片什麼時候拍的太湖在哪個省

太湖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五湖,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 里,有大小島嶼48個,峰72座。這里山水相依,層次豐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畫卷。在觀賞這"秀色可餐的太湖風景同時,還可游覽江財名山、名園,探考歷史。

太湖東、北、西沿岸和湖中諸島,為吳越文化發源地,有大批文物古跡遺存,如春秋時期的闔閭城越城遺址、隋代大運河、唐代寶帶橋、宋代紫金庵、元代天池書屋、明代揚彎一條街、宜興三洞、無錫三山和蘇州東、西洞庭山等。

太湖流域行政區劃分屬江蘇、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蘇19399平方公里,佔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佔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佔14%;安徽225平方公里,佔0.6%。流域內分布有特大城市上海市,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鎮江4個地級市,浙江省的杭州、嘉興、湖州3個地級市,共有30縣(市)。有500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座,100~500萬人口的大城市1座,50~100萬人口城市3座,20~50萬人口城市9座。至1997年止流域內共有人口3611萬人,約佔全國人口2.9%,其中農業人口1844萬人,非農業人口1767萬人,城市化水平達49%。流域內有耕地2266萬畝,比1985年減少384萬畝,主要用於建設用地。其中水田1856萬畝,旱地410萬畝,復種指數200%。流域用地狀況,耕地佔41%,水域15%,建設用地18%,其他用地26%。

太湖流域的自然條件是優越的。太湖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四周略高,中間略低,形似碟子。其中山區丘陵佔16%,河湖水面佔16%,平原佔68%。太湖不僅位於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樞。太湖西南部上游來水,主要有來自浙江天目山脈的東、西苕溪和來自蘇皖界山和茅山山脈的荊溪。東、西苕溪在湖州匯合後,主流由長兜港、小梅口注 入太湖,其餘分散由吳興、長興「七十二溇港」入太湖 ,另有一部分通過塘水路直接東泄。荊溪正流由宜興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區來水則由宜興 百瀆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經京杭大運河直接東泄。吳興、長興沿湖諸溇港和宜興百瀆均有橫塘連接,水量可以互相 調節。太湖東北面出水也有上百條溇港(已湮廢不少 ),其中主要的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 、鯰魚口、瓜涇口、南厙等,越過京杭大運河入陽澄、淀泖湖群,再通過黃浦江、吳淞江和 太倉、常熟間眾多港浦入長江、入海,其中以黃浦江泄量最大,1954年洪水其下泄量約占整 個流域的80%。京杭大運河縱貫太湖北、東、南三面,溝通了眾多東西向的排水 河道,起著相互調節的作用。太湖下游去水,自古以來變化較大。《尚書·禹貢》即有「三江既入,震澤底定」的記載。不過人們對三江的解釋說法不一。通常多指由太湖東向出海的 松江(即今吳淞江)、東南向出海的東江和東北向出海的婁江(即今溇江),其中松江為主流。到唐代,松江「寬二十里,深可敵干浦」,但東江已不復存在。明代以後,吳淞江的主 要排水地位逐步由黃浦江所代替。今天,吳淞江、黃浦江、瀏河可視為太湖三江演變的結果。

我國人民對太湖流域的開發治理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開挖河道、修建江堤海塘、建設 塘浦圩田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使太湖流域較早成為我國經濟發達、物產豐饒的地區。我 們的祖先修築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這個西靠山丘、東接大海、南北濱江的地區形成了一個完 整的湖泊河網系統。這個河湖系統能吞、能吐、能蓄、能排,可以兼收灌溉、排水、通航和 水產之利。

太湖是一個天然的巨大水庫。太湖在水位2.99米時的庫容為44.23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89米,在水位4.65米時的庫容約83億立方米。太湖不僅接納上游百川來水,下游湖東地區 或遇暴雨,瀝水也會倒流入湖。當長江水位高漲而通江港口無水閘控制時,江水也會分流入 湖。由於湖面大,每上漲1厘米,可蓄水2 300多萬立方米,故洪枯水位變幅小。一般每年4 月雨季開始水位上漲,7月中下旬達到高峰,到11月進入枯水期,2~3月水位最低。一般洪 枯變幅在1~1.5米之間。1991年太湖平均水位4.79米,為歷史最高;1934年瓜涇口1.87米,為 歷史最低。由於太湖的調蓄,其下游平原雖然地勢比較低窪,一般年份仍可免受洪水威脅。

太湖汛期能夠蓄水,不僅下游地區依賴太湖水灌溉,上游大部分地區也依賴太湖水灌溉 ,太 湖水可一直灌到西部山腳邊。一般年份,灌溉水源都可滿足,特殊乾旱年份水源不足時,需從長江引水。現已在通江河口陸續增建翻水站,引江入湖,使水源更為豐盈。

太湖不僅對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對流域城鄉供水有重要作用。一湖好水,不僅沿湖無錫、蘇州等城市可直接取用,黃浦江以太湖為源,清水長流,對沖淤、沖污、沖咸和上海城市用水有著重要意義。不幸的是,目前黃浦江每天要接納大量工業廢水。據有關單位分析 ,每當上游來水與接納污水的比例小於8∶1時,就會發生黑臭。如1992年太湖流域大旱,據監測資料,黃浦江水黑臭長達268天。自來水凈化用葯量增加了幾倍,水出廠時仍有怪味,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近年來太湖已受到了嚴重污染,整個地區的水質下降,江南水鄉連 吃水都遇到了困難,保護太湖已提到議事日程,並列為國家重點治理項目。兩省一市聯手采 取行動,對重點排 污單位限期治理,達標排放,否則就勒令停產,禁止使用含磷洗滌劑等。現第一階段目標已初見成效。 由於有太湖水的調蓄和長江水源補充,使太湖流域整個平原河網能保持一定的通航水深。自古以來,太湖流域航運事業就十分發達。目前全區有干支航線900餘條,通航里程1.2萬公 里,形成了一個江河湖海直達、干支相連、四通八達的航運網。據不完全統計,全流域有各類船舶4.7萬艘、134萬噸。1983年的貨運量達1.73億噸,相當於長江幹流貨運量的3.3倍 。 上海港通過內河集疏的貨物約佔70%,蘇州、無錫、常州三市水運量占江蘇全省水運量的44% 。

太湖寬淺的水域還為各種魚類洄遊、產卵生長提供了良好場所。太湖魚蝦多達30多種,其中以銀魚、白殼蝦、鱭魚為水產珍品。太湖流域是我國重點淡水漁業基地,全區淡水魚產量約佔全國的10%。90年代末在東太湖還大量發展了螃蟹養殖。

太湖范圍大,景點多,人文古跡多,有極好的風景旅遊資源。太湖碧波萬頃,朝暉夕雨,霧靄晴光,自然景色變化萬千,加上周圍群山和湖中小島,融嬌艷、神秀於一體,使人心 曠神怡。目前著名風景點有無錫蠡園、黿頭渚和蘇州洞庭東山、洞庭西山等。從總體上說,太湖與「人間天堂」蘇州、杭州兩個風景游覽城市及整個錦綉江南聯系在一起。近年來,隨 著我國「四大名著」電視劇的拍攝,無錫相繼建成了「三國城」、「水滸城」等,成了新的旅遊熱點。目前,蘇州至洞庭西山已架起了跨湖長橋,西山不再是「孤島」,從蘇州、無 錫到湖州已開有旅遊客班,穿越太湖。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太湖的旅遊效益是不可估

❷ 無錫名片是什麼

2011年5月31日,無錫城市形象宣傳片開始在美國財經電視台(CNBC)亞洲頻道「亞洲財經論談」節目播出,向國際社會展示一個創新型、服務型、國際化、現代化,具有獨特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魅力都市形象。

與遍布全球89個國家、收視用戶達3.8億的美國財經有線電視台CNBC合作拍攝城市專題宣傳片,並進行年度播放是2011年無錫城市形象宣傳重大項目之一,旨在換一個視角看無錫,借重權威媒體展示無錫,提高無錫城市的國際傳播能力。該宣傳片設置了「魅力無錫」、「創新無錫」、「幸福無錫」三個城市主題宣傳和「活力新區」、「生態濱湖」兩個重點區域宣傳,涵蓋了外宣、外經、外事、人才、旅遊、科技等多個領域。據了解,自5月30日至今年年底,該宣傳片將在CNBC亞洲頻道、世界頻道和歐洲頻道各頻道播出,共計播出645次。

與CNBC合作作項目同時也是我市探索部門合作、市區聯動實現城市大外宣的成功實踐。該項目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外辦、商務局、旅遊局、人保局和新區、濱湖區共同出資、攜手打造。

據悉,CNBC攝制組在錫采訪拍攝了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阿斯利康制葯有限公司、珀金斯動力系統科技有限公司、朗盛化工(無錫)有限公司、康明斯渦輪增壓技術有限公司、江南大學、太湖國際學校等10餘家知名企業和院校以及無錫漢和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愛達索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530企業。

❸ 做一個關於京杭大運河的宣傳片,要求最後出現一句定板結束語(宣傳標語),10字以內,要大氣一些的。

你這是要做宣傳片還是需要結束詞,我朋友公司是做宣傳片的,如果需要推薦給你

❹ 怎樣評專題片和紀錄片

電視節目分析的寫法!
考試時一般會給出一段或者一期電視節目,比如一期《藝術人生》,《新聞調查》,或者一段電視散文,記錄片等等。寫評論文章的時候可以參考以下思路寫:
第一部分:先寫對給定的電視欄目的總的認識看法。比如分析某期《新聞調查》,就要先談一下對這檔欄目的整體看法和認識,包括欄目的層次定位、受眾定位,欄目的整體特點等等。大約寫200字左右。
第二部分:寫針對給定的這一期節目的看法。比如這期《新聞調查》的話題是關於全國的文明城市評選活動的相關報道,可以談一下對這個話題的選擇、定位、深度、特點等的總的看法,可以評價本期節目是否能夠做的符合欄目的要求,又是否有價值。
第三部分:從以下四個分析角度中選擇一個自己認為突出的並且能夠有話說的方向,明確的給出自己的觀點,並且結合節目的具體內容細節,展開分析論證。這類似於電影評論的要求。(具體的方向選擇,可以參考專帖《電視欄目分析》!)
1·節目內容。
2·節目的編導策劃的結構。
3·節目的主持人的表現。
4·節目的製作,就是技術特點。
從中選擇一個方向為主,切忌貪多,要集中有限的筆墨深入展開分析一個方向。
第四部分:再次結合欄目的整體定位進行總結。

電視節目分析範文

題目:觀看專題片《千年滄桑》第二集,並對此片作出分析,1000字左右。

跨越十一世紀
——淺評電視專題片《千年滄桑》 作者:山東有線電視台 錢景芝

電視專題片《千年滄桑》的第二集把十一世紀時世界的樣子緩緩的呈現在我們面前,這部反映人類文明進步的專題片以深邃的主題、精美的鏡頭,一下子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遠古的時代是古雅的,又是沉重的。而人類的先進文明,也就在這樣的歷史傳承中慢慢堆積呈現了。所以在這期節目里,我們看到聽到的歷史面貌,既是厚重的,又是燦爛多姿的。本片的編導作者自然貼切的調動多種電視表現手段,讓這個主題的表達更加充分和出色。
一、表現手法的多樣性
本片所有的素材都是為了表現人類文明的進步這一主題,為了使觀眾理解的更加清晰明白,全片重點採用了解說詞加畫面的表現手法。全片要表現的是十一世紀一個世紀的文明,時間跨度大,於是又細分為分為:文明、宗教、科學、經濟四個方面來分別闡述,每一個素材的指向性都很強,如經濟方面的中國的四大發明,歐洲基督教的興起等。
同時為了增加敘事的真實性,本片採用了多種手法:1、人物扮演:找一個人來扮演孔子,給觀眾更直觀的感受。為了更好的表現對外戰爭的殘酷性也是採用了扮演的手法,增強視覺的震撼力。2、圖配樂:在介紹《清明上河圖》的時候,單純的介紹一副作品容易使觀眾產生疲勞感,為此給它配上舒緩的樂曲,琴聲悠悠把觀眾帶入那個國泰民安的世界。3、權威人士說明:為了更好介紹北宋的文化,請了王渝生研究院等來介紹這方面的文化,增強了認同感、權威性。4、臉譜化:選取有標志性的道具去表現,如為了表現北宋的繁華選用開鑿大運河這樣一個標志性的建築物來表現。5、動畫製作:為了使畫面更形象生動,在介紹伊斯蘭教、基督教等這些相對比較抽象的文化的時候還採用了動畫製作來表現。
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表現人類文明進步這一主題,以上這些敘事手法使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文化歷史類專題片也變得豐富好看,富於變化,這不得不說是《千年滄桑》這個專題片最為成功的部分。
二、 鏡頭語言生動豐富。
本片在表現手法的成功之外,還充分發揮調動了多種鏡頭語言,視覺聽覺效果豐富。全片以全、遠景居多,使內涵更豐富,同時注意光效的變化,選取了一天中的不同時間的光影效果來表現不用的內容。拍攝角度也非常豐富,如拍攝大運河時的空中拍攝,讓人們更直觀的看到了大運河的全貌,理解起來更容易。色彩上根據地域來變化,如北宋的黃、伊斯蘭的籃。聲音上以模擬為主,解說詞在其中起著推動全片發展的作用,擔綱全片。
通過編導的以上努力使這個文化歷史類專題片變得生動好看,不枯燥,似流水般涓涓

而來,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跨越十一世紀,領略到古老文明的魅力。

❺ 央視台四套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江北水鄉,運河古城」系列專題片將於什麼時間播放

七集「江北水鄉,運河古城」系列專題片定於4月20日—26日每晚20點—20:30分在中央電視台四套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播出,敬請收看。

節目具體信息:(每晚20點—20:30分)
4月20日 浴火台兒庄
4月21日 復活的古城
4月22日 當秘室打開以後
4月23日 迷失的王陵
4月24日 鐵道游擊隊傳奇
4月25日 尋找傳說中的車神
4月26日 石刻上的往世今生

❻ 吳文化的發源地究竟是哪裡

是太湖

吳文化的地域范圍究竟有多大?根據自然環境蘊含的不同特徵,物質精神方面的不同形態,相關專家研究認定,吳文化的地域界定是:以長江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帶。形象地說是以太湖為腹心,滬、寧作首尾,蘇錫常、杭嘉湖為節肢,旁及鎮江、南通、揚州的一個地域整體。
作為吳地腹心的太湖,應是吳文化的發源地。太湖文化作為一種大文化,涵蓋了先吳文化和吳文化。卻有人誤將太湖文化當作吳文化的一部分,譬如那部電視宣傳片《水天堂》的解說詞,就是這樣寫的:太湖騎在蘇州這匹已經奔走了兩千五百多年的竹馬上,風韻動人地擺動著不老的青梅……
吳文化起源於太湖,其開創則源自吳地始祖泰伯及其弟仲雍。他們為讓王位,離開岐山來到太湖,立國「勾吳」。一直延續到春秋時期,都被習慣地稱為「吳國」。後世人就以「吳」字作為這一地區的代稱或簡稱,也作為這一地區的文化符號。「吳」是會意字,《說文解字》解道:「吳,大言也。從矢,口。」「口」表示呼喊,「矢」系人在奔跑時回頭反顧的象形。這是早先居住在陝西一帶狩獵者——吳人的原始意義(筆者姑且稱其為「先吳人」)。上古「吳」字,是後世「吳」、「虞」兩字的原始文字,狩獵者為誘捕獵物,往往身披獸皮,所以在吳字上也加上「虍」字頭作「虞」,故先秦以前,吳、虞兩字相通,因此,吳人也可稱「虞人」。至今在常熟還有以「虞」命名的地名,如虞山、虞城。
確切的說,泰伯奔吳,應是泰伯奔「湖(太湖)」。早在炎黃之時,隨著炎黃部落的東擴,先吳人就大規模東遷。到堯舜時,先吳已有多支系遷徙到太湖流域。泰伯奔吳後,學江南之俗,荊蠻文身,刀耕火種,漁獵為業。《吳地誌》載:泰伯「以『魚』為圖騰,並建立『吳(魚)國』(吳語「吳」「魚」音義相同)」。吳文化從此揭開了序幕。先吳人也由內陸山區的虞人、獵人,變為水鄉澤國的漁人、農人。同時帶來了中原地區的先進農業技術和手工業技術,使黃河流域文明與太湖流域土著文化相融合,推進了太湖地區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勾吳文化」。並歷經了越楚齊魯等國的頻繁交戰兼並、春秋戰國時的相互交融整合,直到六朝前期才走向完善,形成了兼容並蓄的獨特的吳文化。
而泰伯奔「湖」前的史前文化,包括新、舊石器時代太湖地區土著人創造的文化,人們習慣稱為江南土著文化的遠古時期,或稱之荊蠻文化、先吳文化。其實這段吳文化的原創時期,也就是太湖文化。人們發現,一萬年前太湖地區就有古人類活動。如舊石器晚期的太湖三山文化、馬家浜的稻作文化,作為吳地的史前文化,比之於中原地區也有輝煌時期。太湖流域河網稠密,湖盪眾多,雨量充沛,氣候溫潤,是我國著名的水鄉,適合農業的發展,種植水稻的歷史十分悠久。考古發掘證實,馬家浜文化類型的蘇州唯亭草鞋山,就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之一,在吳縣澄湖和吳江梅埝龍南遺址等處,也發現了史前水稻遺址,並有一套較為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與生產工具。太湖流域及良渚大小墓地出土的數量不等、精緻不一的陶玉器等隨葬品,顯示了吳地先民的卓越智慧。漫長的太湖文化(先吳文化)所創造的史前文明,對華夏文明產生了很大影響,為隨後而來的勾吳文化乃至整個吳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打下了良好基礎。

❼ 崔巍的舞蹈劇場《遇見大運河》

舞蹈劇場《遇見大運河》 是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觀念的藝術家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向人類文明的共同致敬之作。它不僅展現了大運河的歷史風貌,而且強烈地表達了對真實、完整的文化遺產現實命運的思考和判斷,即:文化遺產價值就在於人與自然共同完成的傑作。 · 一部開口說話的舞劇 一部沒有句號的史詩
· 黑珍珠號停靠運河岸邊 文化遺產傳播的新渠道
· 歷史的題材 現代的藝術
· 親民的票價 讓普通百姓走進高雅藝術殿堂 以實際行動參與運河的保護 · 2008北京奧運會主創團隊時隔6年,再挑國之重擔,完成歷史使命,向中國、向世界宣布中國人保護運河的決心。
· 17年前舞蹈詩劇《阿姐鼓》原班主創,《阿姐鼓》曾開創國內舞蹈詩劇的先河,先後獲得了全國舞劇展演7項大獎和文化部「文華導演獎」。
· 曾為《加勒比海盜》《珍珠港》等影片作曲的好萊塢作曲家克勞斯·巴德爾特傾情加盟,西方文化的視野去解讀中國的民族文化,形成一個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旋律。
· 為使該劇尊重大運河的歷史文化,特邀中國文物學會大運河專委會專家,擔任該劇的文化遺產傳播顧問,讓該劇在歷史及文化遺產傳播過程中更加嚴謹,並有效表達。 本劇演出是一項綜合藝術的系統工程,從觀眾進入劇場內所看到循環播放的紀錄片以及有著特殊意義的一件物品,到劇目最後觀眾共同參與的互動行為,形成了一個藝術品創作的系統工程。
《遇見大運河》的舞台表演形式運用了新的藝術樣式。導演在創作中打破了程式化舞台表演模式的束縛,包括在人物、舞蹈、語言、燈光、舞美進行的創新和突破。
在這部戲的巡演中,每到一座城市,都會將當地特色的物質文化、人文風情的元素與劇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這是一部沒有句號的史詩,每一次遇見都是新的故事、新的開始。作為全國唯一一部文化遺產傳播劇,得到了國家申遺辦的高度評價:為大運河申遺成功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遇見大運河》將在浙江省內運河沿線的城市寧波、紹興、嘉興、湖州等地進行28場巡演。而這一路的巡演,劇組將繼續了解、走進當地運河的歷史與人文風情,和年輕的學子們一路探尋遇見流失在民間的文化遺存,傳播千年的中國文化。
1.首演:2014年5月21日、5月22日、5月23日
2.巡演:
1)首站:時間:2014年9月12日、9月13日
地點:揚州京杭會議中心
2)2014年高雅藝術進校園:
第一站:9月27日 地點:浙江大學 第二站:9月29日 地點: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第三站:10月9日 地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第四站:10月10日 地點:中國計量學院
第五站:10月13日 地點: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第六站:10月14日 地點: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第七站:10月15日 地點:浙江旅遊職業學院 第八站: 10月16日 地點:杭州市聾人學校
第九站:10月17日 地點:浙江理工大學 第十站:10月21日 地點: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第十一站:10月22日 地點:杭州第十一中 第十二站:10月23日 地點:湖州中學 《遇見大運河》在媒體宣傳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推廣工作,為該劇的宣傳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在首演當天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中,二十多家媒體前來現場進行了實時采訪與報道。這也是舞蹈藝術作品在首演現場幾乎不曾遇見的火熱畫面。
戶外媒體廣告中,包括公交車站、交警崗亭、機場、自行車亭、牆體等地投入宣傳海報共計三百張。戶外LED大屏廣告中每日播放宣傳片。
紙媒宣傳中,省內媒體包括錢江晚報 、浙江日報 、青年時報 、杭州日報在該劇進展的不同階段做了全面性的報道,中央媒體包括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婦女報、文藝報、舞蹈雜志、文化月刊等,對於該劇的整體演出、背景、社會效應及未來發展發面做了深入的報道與提煉。
網路媒體宣傳中,騰訊大浙網 、騰訊大蘇網 、新華網 、浙江在線 、杭州網 、新浪 、愛杭州也跟隨著該劇的發展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策劃、人物專訪、開辟專欄等。同時,大運河申遺官網中將《遇見大運河》的所有內容資訊都收入其中,並作為重點推薦新聞呈現。
電視媒體中,浙江衛視 、浙江經視、浙江教育科技頻道、江蘇衛視、導視·記錄、走遍杭州 都對該劇做了即時的紀錄片跟蹤拍攝,其中,江蘇衛視所拍攝的紀錄片已於6月在中央10套科教頻道播出。杭州綜合頻道、杭州影視娛樂頻道、西湖明珠、浙江之聲、浙江影視頻道、浙江衛視在實時新聞中也進行了多次報道。
通過這些宣傳,使一部作品的宣傳,取得了極佳的「蝴蝶效應」只有近四千觀眾的三場演出,卻取得了全國范圍內的社會效益。 舞蹈劇場《遇見大運河》得到了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在杭州運河岸邊建立專屬運河藝術中心。舞蹈劇場《遇見大運河》在杭州首演後,將沿大運河兩岸的27個省市巡演。同時這部劇將永久落戶運河最南端城市杭州,在運河藝術中心進行常態化演出,為杭州人民、全國人民乃至世界各國遊客展示這部開口說話的舞劇、這部沒有句號的史詩。

❽ 求中等職業學校班級宣傳片配音文案

煙波浩抄淼的駱馬湖,蟹襲肥蝦美;古韻流長的大運河,裹挾著洋河雙溝美酒醇郁的芳香千年詩意流淌。革命老區**,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是一塊英雄的熱土,**的母校——**坐落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佔地80509㎡,其中,建築面積17933㎡,運動場地8350㎡,校園環境如詩如畫:**塑像挺拔英武,池塘水光瀲灧、魚翔淺底,四周垂柳輕舞、翠松挺拔,綠化率達61%。現有在校生1543人,教職工114人,專任教師95人,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8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7.37%。中學高級教師1人,小學高級教師53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能手、教壇新秀26人。1人被評為省先進工作者,5人被評為市先進工作者。我校堅持走紅色德育的特色辦學之路,灌輸少年兒童對**、對祖國的樸素情感。學校在用**將軍波瀾壯闊的一生引領學生志存高遠的同時,把學習**精神與教育教學活動和規范管理相結合,讓**精神體現在學習、生活、集體活動等諸多方面,內化為學生自覺的行為追求。

......

❾ 澳門大運河購物廣場上面的假天空是怎樣造出來的

07年開業時,威尼斯人廣場曾播出人造天空繪制過程的宣傳片。
購物街天花底色(藍天白雲)通過人手繪制,配以天花兩側的燈槽中的彩燈(紅白藍等)在雲彩之上營造日出、白天、黃昏、夜初等不同時段的天空。

閱讀全文

與大運河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
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語言 瀏覽:585
房地產開盤推廣方案 瀏覽:236
教學專家到校培訓方案 瀏覽:756
企業內部培訓策劃方案 瀏覽:762
感恩系列茶會策劃方案 瀏覽:956
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22
初中教師暑假培訓方案 瀏覽:482
教職工文字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580
相親類策劃方案 瀏覽:488
商場產品有效的促銷方案 瀏覽:782
教師語言文字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110
美人魚電子商務靠譜嗎 瀏覽:95
山東創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51
建材團購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36
上海生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58
活動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