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誠信實踐報告策劃書

誠信實踐報告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6-10 12:32:30

① 誠信教育活動策劃

是什麼學校?大學還是中學?
可以搞演講,簽名,戲劇,拍微電影,創意攝影等

② 以誠信為主題的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大學生社會誠信調查實踐報告
社會誠信現在看來是最重要的,誠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可是醉著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的改變,誠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去注意的事情。誠信開始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斷的成長中得到更大的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將誠信進行下去。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美德。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誠信度在逐漸下降。這種現象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了青少年一代。為了了解中學生的誠信現狀,現對某市職業中專324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綜合歸納如下。
一、

③ 社會實踐報告(內容要有大學生誠信意識調查)3000字

大學生誠信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誠信對於大學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誠信是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本。恪守誠信是每個大學生每個人應當有的生存和發展理念之一。誠信的人必將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從而享有做人的尊嚴和發展事業服務社會的機遇。每一個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都應該認真地分析評價一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把誠信這兩個字刻進我們心靈的深處,用一生的言行去實踐它。只有當我們對於誠信的修養提高了,我們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個寶貴的人生際遇,讓自己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二:大學生的誠信缺失問題表現
信的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周易》有「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孔子曾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見《論語•顏淵》)。古人關於「誠信」的上述代表性觀點,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和借鑒價值。當前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如何呢?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行長曾痛心疾首地說:「從1999年起至今我們一共為我國的大學生提供了695萬的國家助學貸款,然而至今年為止,拖欠貸款的比例還一直徘徊在20%—40%之間。我們是懷著一顆熾熱的心送出我們的幫助的,但收獲的結果卻令人心寒。」因貸款按期歸還違約率太高,國家助學貸款曾一度暫停,到2004年才重新啟動,並新增了大學生畢業兩年後必須開始還款的要求,2006年也就成為助學貸款還款的首個高峰年。央行徵信管理局的一分調查調查顯示,在個人徵信系統建立之前,大學生畢業後不能按時歸還助學貸款的比例較高,某些地方違約率達30%。我想,除了部分大學生畢業後暫時沒有找到工作,無能力償還外,更深層次更本質的原因可能是:大學生誠信的「危機」。與此同時,目前社會上假文憑、假證書、假學術之風也刮及高雅校園,難怪莘莘學子為之躁動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學生不守諾言、作風虛浮、畢業違約等不良現象有所抬頭,「誠實守信」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被拋於九霄雲外,這樣培養出來的「建設者」、「接班人」要麼是營養不良,要麼是底氣不足,總之是「跛腳」的。此外,大學生就業的誠信問題尤為嚴重:
1、推薦時虛報材料。部分畢業生為了能在眾多應聘者中用人單位的注意和重視,使出渾身解數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奪目、完美無缺以至言過其實。如偽造課程成績、英語、計算機、普通話等級考試證書;虛構在學校期間的任職情況,編造社會實踐經歷;採取「偷梁換柱」的方法搖身一變,變成「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
2、 面試中自我拔高
部分畢業生在面試中面對招聘主管人員的提問時,對自己各方面素質和能力誇誇其談,結果到了實際工作中,用人單位發現其十分普通平淡。再如一些畢業生再接到面試通知時害怕自己不能通過而叫其他人代替面試。
3、部分大學生隨意毀約
現在學校一般要求應屆畢業生在三四月份就要找好簽約單位,以便把畢業生的各種關系轉到新單位。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畢業生會先找一個可以簽約的單位簽約以求得緩沖,一旦有更好的單位接收,他們就馬上跳槽。畢業生這種邊簽約邊毀約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給用人單位造成了損失。
三:關於解決問題的建議
大學生是社會高素質人才,將擔當社會重任。而面對另人擔憂的大學生誠信問題,解決大學生誠信問題迫不及待。
1、通過法制強制規定。
立法建制是關鍵,應抓緊進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設,盡快把我國建設成為信用社會。政府要著手制定、完善和貫徹執行能充分體現誠實信用體系的法律法規,用以規范政府、企業、個人的行為,以法律形式約束社會的各種行為。在現行的法律中,都應有明確的、要求主體誠實信用的具體條款。對違法者的處置,也要有明確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徵信管理處有關人士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已將大學生助學貸款情況納入了個人信用體系中。某位大學生一旦有違約行為,即會被記錄在案,在今後的房貸、車貸、留學、創業,甚至就業中都會受到限制。
2、學校誠信教育
開展誠信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誠信素質。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要求高目標,但要從低起點,從基本行為抓起。要培養大學生的事業心、責任感,平等競爭的意識,獨立自主人格和對規則的虔誠態度,讓他們在日常的同學交往中、在學習和考試過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絕作弊、誠實守信,並逐漸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學校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種種不誠信現象的發生。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僅僅停留於口號,停留於課堂灌輸,停留於形式,而應從學校管理、教師形象上做起,以學校的誠信、教師的誠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結語:調查中反映出種種誠信缺失問題,讓我們擔心,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各個領域的骨幹,如果大學生誠信缺失了,我們還怎麼談社會的道德建設呢?國家還能有什麼發展呢?
誠信對創業如此重要,我會讓它伴我永遠!

④ 大學生實踐報告3000字,主題是「我的中國夢」,內容1:大學生理想信念,2:誠信與誠信教育,求幫忙

作為一個民族的集體夢想,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夢,符合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強國夢,體現了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它是文明夢,體現了貴和尚中、海納百川的精神;它是幸福夢,體現了追求個體全面發展的共同期盼。中國夢所凝結的文化精神,對於凝聚力量、振奮人心、積聚正能量具有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中國夢是「強國夢」
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是中國人積極人生態度的最集中的理論概括和價值提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精神。《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天體運行無休無止、永遠向上的規律,要求人們積極有為、勇於進取。孔子是極力提倡有為並身體力行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後繼者們,對「有為」和「自強」的學說作了進一步發揮。孟子從人格修養、擴充人性中的善這一角度提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荀子從天人關系角度作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著名論斷。這種精神彰顯的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家國情懷和文化胸懷,凝聚、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培育了中華民族的自立自強、反抗壓迫的精神和不斷學習、不斷前進的精神,不僅在我們民族興旺發達的時期起著重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民族危難之際,總是能激勵人們起來進行反侵略反壓迫的斗爭。
中華民族創造過人類歷史上的繁榮和輝煌,它是周秦偉業,是兩漢文明,是大唐盛世,是宋季富土,是元朝拓疆,是明代興旺,是康乾勝景。然而這片土地也經歷過1840年以來的百年夢魘。戰爭、失敗、割地、賠款……那是一個禍患頻仍、災難深重的一百多年,是一個民不聊生、備受凌辱的一百多年,是一個悲愴無助、不堪回首的一百多年。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這個苦難民族的光明之夢、理想之夢,更是無數仁人志士、民族脊樑的信仰之夢、實踐之夢。而正是這種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無數志士仁人,懷抱著強國夢,鞠躬盡瘁,不息奮爭,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前赴後繼,犧牲前行。
可見,中國夢不是異想天開,不是空穴來風,它是沉重而艱難的記憶,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歷史經驗,是要發憤圖強使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現代化夢想,因為只有一個現代化的強大中國才能反抗和擺脫西方的霸權、強權。真正把實現中國夢引上人間正道的是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起,中國共產黨經歷了一次次血與火的考驗,團結帶領人民掀起了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經過前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借鑒其他國家現代化的有益經驗,綜合中西文化的優點,避開了資本主義發展方式的弊端,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惟一正確道路。
所以,中國夢是一個擁有悠久文化的大國自近代一百多年來歷經外敵入侵與種種苦難而形成的偉大夢想,是不滿現狀的中國人頑強不屈、堅持探索形成的發展道路。這就不難理解一個曾經落後挨打、任人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圖自強、謀發展的熱切願望,不難理解中國共產黨人重溫革命理想、呼喚新時代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境界,以及勇於承擔、不謀私利、富於犧牲精神的歷史使命感和民族責任感。因此,中國夢必將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激勵全國人民釋放磅礴正能量,齊心協力圓夢。
中國夢是「文明夢」
中國夢是文化中國之夢。「中國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的一種歷史性體現,是對中國文化價值觀的世界性新詮釋。中國文化的「和為貴」、「和而不同」、「講信修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中國夢對世界與社會構想的思想來源之一。這種「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為世界全球化與人類社會發展賦予了中國特色的文化內涵,為世界如何面對矛盾與沖突提供了新視角、新思路。
中國是世界歷史中惟一從古至今延續下來的文明古國。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事業,不僅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還要完成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因此,無論是增強國家「軟實力」、提高國際影響力,還是實現經濟與文化相互促進融合,構建和諧社會,都需要樹立一個充滿活力、富於創新的「文明中國」的國際形象。毫無疑問,一個被世界各國廣泛認同接受的「文明中國」,將會展示中國國際形象的最具體、最親切可感的一面,這是在經濟上日益現代化的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己博大浩瀚的文化蘊含、開放進取的文化品格,以及崇尚和平的文化理想的由衷願望。
作為中國形象在文化層面的反映,「文明中國」還意味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性、獨特性在21世紀的傳承和拓展,意味著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意味著中國文化對人類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從而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通過對話與交流廣采博納世界各國文化的有益成果,樹立一個充滿魅力與活力的中國形象。不難想像,在文化多樣性和文化間的對話交往愈來愈發達的今天,一個新的「文明中國」必定是一個統一但同時又充滿魅力的多元文化競相發展的中國,必定是一個熱愛和平、尊重人類所有文化價值的中國。可以說,一個熱愛和平、富於創新、豁達、開放、理性的「文明中國」,必將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信賴與尊重,也必將早日實現和平發展的民族理想。
中國夢是美麗中國夢。美麗中國夢不僅是生態理念的問題,而且是更宏大更長遠的文化理念,除了美麗山川、美麗江河,它還包含美麗社會、美麗文化、美麗人生和美麗心靈等更為豐富的內涵。中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人的行為與自然的協調。也就是說,人不能違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一味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壞自然,而只能在順從自然規律的條件下去利用自然、調整自然,使之既符合人類自身的需要,又使自然界的萬物都能生長發展。因此,生態問題絕不是孤立的自然和環境問題,而是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緊密融合在一起的文明形態。只有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樹立新的生態文明理念,落實生態文明的實踐,才能實現古老中國恆久美麗的千年祈願,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中國夢是同世界人民攜手共進、同各國合作共贏之夢。中國文化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中國文化正是在其發展歷程中不斷吸收、融合不同地域的文化而逐步形成的。由於中國地域廣大,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多元文化的特徵,是中華大地不同文化融合的產物。「漢唐氣象」正是中華文明海納百川、開放博大的體現。所以,中國夢是和平之夢,它秉持「求同存異」的理念,追求世界的和諧相處,以開闊的胸懷廣泛吸納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讓中國分享世界,讓世界參與中國,不是一廂情願地改造他者,而是謀求共同發展,以積極的姿態與其他國家共同應對世界發展帶來的新挑戰。
中國夢是「幸福夢」
中國夢、中國道路最終都要落到全體人民的幸福生活上。中國夢並不僅僅是宏篇大論,它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歸根結底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每一個人都是「夢之隊」的一員。今天,文化的多樣性激發了全社會強勁的政治參與熱情,每個人都在密切關注當下和長遠的生存質量,因為它關乎中國每一個普通百姓的「幸福夢」的實現。
中國夢關注每一個公民在教育、工作、收入、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服務、居住條件、優美環境等方面具體夢想的實現,它尊重個體尊嚴,為個體自由全面的發展創造了可能。中國夢的內涵有意識地體現了對個體的重視與關注,在強調集體主義的同時又尊重個體的需要,讓每一個人都參與,使每個人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是以人為本的切實體現。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可謂一語道出了中國夢的個體觀。所以,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眾志成城,始終不渝地凝心聚力、艱苦奮斗。也就是說,個人發展的夢想與民族復興的夢想是一致的,個人的夢想匯聚起來就是國家的夢想、民族的夢想。所以,中國夢不僅以國家的名義而存在,也不僅作為對一百多年來恥辱記憶的回應而存在,而是切切實實地通過實現每一個國民的個人權利與個人福祉來實現。
這些思想從本質上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文化精神。天地之間人為貴,把人作為考慮一切問題的根本,是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內容。在中國文化中,人是宇宙萬物的中心,人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與天地「相參」,考察事物,明辨物理,既要「上揆之天」,「下察之地」,還要「中考之人」,等等。而旨在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既吸取了傳統文化中積極一面,又擯棄了消極一面,既重視民族的整體利益,又不忽視個體利益,實現了二者的統一。質言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對個體的重視、對個體的幸福和自由的關注,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特徵。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宣稱,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前提,就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在《共產黨宣言》里,他們更是把共產主義社會界定為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所以,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中國夢,正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這樣一種理念。中國夢本質上是人民的夢,它重視個體,普惠於民,它是每一個個體和家庭的幸福夢、富裕夢、安全夢,是公平夢、成功夢、小康夢。
實現夢想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當下的中國正處在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我們前行的道路上有鮮花,也有荊棘。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不但要有勇氣直面問題,更要掌握解決難題的「鑰匙」,其路徑無疑是知行合一,靠腳踏實地、團結奮斗,靠實踐探索、實干興邦。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當行動起來,不斷豐富中國夢的思想內涵和現實內容,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閱讀全文

與誠信實踐報告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本培訓使月學校教育經費方案 瀏覽:569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瀏覽:263
電子商務基礎理論與實踐a卷 瀏覽:564
電子商務協會上海 瀏覽:699
銷售技巧培訓方案 瀏覽:548
國際書畫展策劃方案 瀏覽:71
促銷活動結果分析 瀏覽:958
商場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0
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語言 瀏覽:585
房地產開盤推廣方案 瀏覽:236
教學專家到校培訓方案 瀏覽:756
企業內部培訓策劃方案 瀏覽:762
感恩系列茶會策劃方案 瀏覽:956
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22
初中教師暑假培訓方案 瀏覽:482
教職工文字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580
相親類策劃方案 瀏覽:488
商場產品有效的促銷方案 瀏覽:782
教師語言文字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110
美人魚電子商務靠譜嗎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