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甲殼蟲案例分析
甲殼蟲是一款經典車型 你的問題就相當於 問國人 桑塔納是怎麼在國人心中有那麼高的評價
② 大眾甲殼蟲的歷史
大眾甲殼蟲(Volkswagen Beetle)正式名稱為大眾1型(Volkswagen Type 1),是由大眾汽車(香港譯福士車厰)在1938年至2003年間生產的一款緊湊型轎車。雖然「甲殼蟲」這個名稱很早就被公眾所接受,但直到1967年8月,大眾汽車才正式在市場上使用這個名字。而在此這前,歐洲市場銷售的該款車都是以「Type I」或「1200」、「1300」、「1500」這些發動機排氣量來命名的。1998年,在最初的甲殼蟲下線許多年以後,大眾汽車正式推出了外形與原先非常相似的新甲殼蟲(以大眾高爾夫(Golf)為平台),而甲殼蟲則在墨西哥和其他少數一些國家一直生產到2003年。
在一項評選最具世界影響力的「20世紀汽車」的國際投票中,甲殼蟲排名第四,僅次於福特T型車、迷你和雪鐵龍DS。
「人民的汽車」
甲殼蟲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的納粹德國。阿道夫
③ 甲殼蟲汽車的主要消費群體都有誰我要做作業,謝謝各位啦~~~
第一代的甲殼蟲是當時德國的波舍爾應希特勒的要求設計的一款國民車 小巧車身 流線造型 後置發動機 以其造型別致 價格便宜 質量可靠聞名於世 與福特的T型車是一類的
後來一代一代的發展下來 現在甲殼蟲已經不是便宜的國民車 而是個性 另類 別致的標志了
大眾的甲殼蟲車系已經是一種代表性的汽車文化了
④ 德國大眾「甲克蟲」系列汽車的目標客戶群體是哪些
甲売蟲車本身是針對經濟能力相對不富裕的家庭。
甲殼蟲汽車最早是希內特勒主張設計建造的。容希特勒希望能夠生產一款可以廣泛使用的大眾化汽車。希特勒對這款車的要求是:可以載兩個成人和三個兒童、最高時速100公里/小時、售價不超過1000馬克。同時還推出了一項儲蓄計劃以使普通群眾也可以買到汽車。
⑤ 甲殼蟲(汽車)產生的背景是什麼需要詳細背景
它是由費迪南德波爾舍和希特勒兩個人夢想和努力的產物。希特勒從來沒有開過車,但卻是一個車迷,他有一種想法,要使德國大眾,包括工人都能開上車,造一種大眾化的汽車,價格在1000馬克以下,比當時最廉價的汽車還要便宜一半。波爾舍也有這種想法,但是缺乏資金。
1937年5月德國大眾汽車准備公司成立,希特勒撥款48萬馬克開始全力支持波爾舍的計劃。大眾公司正式成立與1939年4月開始生產,當年就有210輛,此時已被人們稱為甲殼蟲汽車。
⑥ 甲殼蟲車的特點是什麼
甲殼蟲車外觀沿承家族式設計理念,新款造型的甲殼蟲車頭變長了,車頂至車尾的線條平緩流暢,整體造型可愛獨特,深得車友的好評。
甲殼蟲內飾做工精美,嚴謹而細致,設計人性化,使得該車更典雅尊貴。風格獨特多樣的的內飾選配,讓網友用「如痴如醉」來形容。
整體操控輕盈靈巧,方向盤指向清晰,底盤對路面的響應積極;輪胎抓地力不錯,行車靜音效果不錯,個別網友反映電子升降系統不大穩定。
誕生
「甲殼蟲」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1938年7月3日的《紐約時報雜志》上,美國人認為這輛車像「一隻可愛的小甲殼蟲」。
從1967年起,這輛車在德國正式被稱為「甲殼蟲」,而之前該車一直被稱為「大眾1型」。之後,這輛車在所有語言中都被稱為「甲殼蟲」。
1938年,大眾推出了經過進一步改型的「38」系列車型,它裝載的空冷直列4缸986毫升排量發動機能輸出24馬力的功率,車重750公斤。這款堅實且具有與眾不同外型的車,就是「甲殼蟲」汽車的鼻祖。
⑦ 大眾甲殼蟲停產,你了解多少關於它的發展史
1933年德國的波爾舍博士設計了一種類似甲殼蟲外形的汽車。波爾舍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甲殼蟲形的長處,使其成為同類車中之王,「甲殼蟲」也成為該車的代名詞。甲殼蟲」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1938年7月3日的《紐約時報雜志》上,美國人認為這輛車像「一隻可愛的小甲殼蟲」。
擁有靚麗的色彩和動感的線條,整體造型還是秉承了半個世紀前的款式,但是加入了更多現代化的設計元素,再加上現代化的機械性能,新款甲殼蟲無疑將成為21世紀的現代車型。中國,將成為全新一代甲殼蟲的第二故鄉」。
⑧ 給我一些關於大眾「甲殼蟲」的詳細資料吧
2002款的 New Beetle 是一輛2門(4門)4座的家庭用車,共有七個型號,從 GL 到 Turbo S。該系列的競爭對手包括阿庫拉的 RSX和福特的 ZX2。GL 裝備了一台4缸2.0升的引擎,輸出馬力115匹,百公里油耗城市是11.8升,高速公路是9.1升,配備了5速手動變速箱(含OD),另有4速變速箱供選擇。而 Turbo S 則配備了一台4缸1.8升,馬力180匹的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油耗則分別是12.3升和9.4升,變速箱則是6速手動的(含OD)。2002款的 New Beetle 是在2001款的基礎上改進的。
甲克蟲是德國經濟的活化石」。
德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君特·格拉斯在他的著名小說「我的世紀」中曾經用一個章節專門介紹了甲克蟲在德國人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他用第一人稱的手法,描述了一位在東德的市民是如何想得到一輛甲克蟲的渴望。這就不能不再次觸動德國人記憶深處的痛點——他們也曾經貧窮過,也曾經在戰爭的陰影下承受過飢餓和失業,生動地再現了德國人當時的生存狀況——
「去年,我們准時遞交了要求加入大眾汽車儲蓄調節的申請,給您寄去了所有證明材料。首先,證明我丈夫貝恩哈德·艾爾森從三九年三月每周至少存入五個帝國馬克,在儲蓄簿上面貼了四年之久,為了一輛藍黑相間的『力量來自歡樂』牌轎車,這是大眾汽車當時的叫法。我丈夫總共存了一千二百三十馬克。這是當時的出廠價。其次,因為戰爭期間生產產量少,所以我丈夫沒有得到。因此,我們,也因為他現在殘廢了,要求得到一輛甲克蟲,而且要一輛淡綠色的大眾1500型,不要增加任何特殊附件。
「現在,當五百多萬輛甲克蟲從流水線開下來,貴廠甚至已經為墨西哥人建了一個汽車廠的時候,大概會有可能滿足我們儲蓄購買大眾汽車的要求,即使我們的固定住址是在民主德國或許我們不再被算作德國人嗎?」
這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作為一段歷史,格拉斯用東德一位婦女寫給大眾汽車公司的一封信就能真實地感受到,甲克蟲曾經給這個國家經濟復甦,重新站立起來起過很大的作用。讀了這封信誰都不會忘記歷史。而作者把這個故事放在1951作為背景,是一種提示。也就是說,當時德國的汽車普及還剛剛開始。盡管這是一個汽車發明的國家。
人民心中的「英雄」
2000年世界博覽會在德國漢諾威舉行。在德國館,我看到一輛產於上個世紀30年代的甲克蟲被陳列在場館里,與德國歷史文化科技發明放在一起。讓人驚奇的是,作為一輛極為普通的甲克蟲被當作了歷史遺產並作為「英雄」與他們敬仰和崇拜的文化名人,重大發明以及偉大的醫學放在一起向世人展示。盡管也有「賓士1號」,但人們對於甲克蟲的尊重則是由衷的。我曾目睹過這樣一個鏡頭——
一位白發蒼蒼的婦女,坐在甲克蟲的展台下,用一隻手支撐著下巴在沉思;一對老人在甲克蟲旁留影;還有摩登的年輕人用好奇的神態審視甲克蟲……
這就是德國人,在他們的心目中甲克蟲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翻開歷史,甲克蟲作為平民汽車是最早提出來的,盡管1903年福特就生產了T型車使美國最先在世界上普及了汽車。但真正讓汽車成為價廉物美的大眾汽車是甲克蟲。
今天看來也許是不可思議的事。當初甲克蟲問世時,它只是解決「買得起」的問題,講究的是可靠性,價格在1000馬克之內。這樣的思路,有人給它起了個車名叫「人民車」。用今天的要求來看,這是極為簡陋的車,但它又不是抵擋車,其設計思路和方法則成為今天的經典,至今還影響著汽車設計——流線型。所以,波爾舍不僅是甲克蟲之父,也是流行型汽車設計的創始者。由此改變了傳統的船型設計,將汽車設計帶入了流行型設計的時代。
甲克蟲對德國人來說,是他們曾經共過患難的朋友,也是精神支柱。因為有了甲克蟲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在德國有專門以甲克蟲命名的汽車俱樂部,也有爵士樂隊等。由於這車造型像甲蟲,加上它的「醜陋」(雜訊大、做工粗糙),一位美國記者在「紐約時報」上稱這車叫甲克蟲,由此成名,蜚聲世界。今天看甲克蟲是越看越喜歡,以至成為一種「寵物」,這是因為甲克蟲被賦予了人文內涵所至,連大眾公司也最後將「人民車」改為甲克蟲,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如果說,有人曾形容一杯牛奶能使一個民族強盛起來的話,那麼,甲克蟲就創造了使一個國家在廢墟中重又站起來的神話。
埃姆登的記憶
1978年,最後一輛甲克蟲在德國港口城市埃姆登工廠下線。許多人戀戀不舍地簇擁著這輛車合影。在歷史的老照片上,能觸摸到當時的氣息。
在埃姆登工廠的陳列室里,最後一輛奶白色的甲克蟲至今還保留著。凡是到這個廠參觀,講解員都不會忘記介紹一下甲克蟲。1980年,當在海外生產的甲克蟲漂洋過海重回故里時,整個埃姆登沸騰了,成了節日的海洋,像重又拾回了他們失去的孩子。我曾經問過德國人,在他們心目中甲克蟲要比賓士寶馬還要來得親近,值得驕傲,更像是自己的孩子和朋友,不論是有錢的富翁還是沒錢的貧民它就像生活中的好幫手,閑暇時又能成為交流的朋友。這種皮實的帶有人文內涵的汽車恐怕現在是再也找不到了。
「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成為精神的東西。」
在德國,我同一些知識階層的人士談起甲克蟲,他們總是用一種文化的視角來評判甲克蟲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精神的愉悅。實際上,甲克蟲已經溶入了德國人的精神和他們的文化之中。他們可以把汽車發明寫進歷史,但不會把甲克蟲在生活中抹去,因為對甲克蟲的存在與否已不是無關重要,而是已成為一種歷史的符號,當作了精神遺產。在德國可以找到不少甲克蟲的書,內容極其豐富,涉及到生話的方方面面,僅我自己收集的就有五六種,還不包括其它國家出的版本。在沃爾夫斯堡大眾公司汽車博物館,可以看到在甲克蟲的平台上繁衍了一個龐大的家族——敞蓬、廂式、麵包和各種各樣的專用車等。在這些不同年代生產的甲克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甲克蟲的發展歷史,技術的演變過程,以及德國人的生活需求。在德國,埃姆登成了甲克蟲的故鄉。
倍受寵愛的「卡通」
1994年,中國第一次在北京舉辦國際家庭轎車研討和展示會。當時作為概念車的「新甲克蟲」第一次拿到中國來展出。人們不可思議地說,這怎麼像個汽車,不就是個大玩具嗎?這與轎車進入家庭有何關系?今天看來,德國人還是很會動腦筋的,舊曲唱出了新意,使甲克蟲的品牌得以延續。
自從1978年德國不在生產甲克蟲之後,在海外,甲克蟲依舊風靡,人們還是喜歡這輛車,原因是它很懷舊,有一種對特殊年代的風情。盡管處在現代時尚的環境里,心理需求要遠大於物質滿足顯得越來越迫切。在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許多影視作品都在介紹甲克蟲的年代,並以此車作為道具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同樣,在中國,也有人喜歡甲克蟲並作為老爺車收藏當作珍品。迄今為止甲克蟲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一款車。有2500多萬輛。而它至所以受歡迎,恐怕還是它的「平民情節」,贏得了世界聲譽。
有如此好的市場德國人為何要拿到海外生產,甚至不在歐洲生產?
應該客觀地看,老式甲克蟲在性能技術上已經跟不上時代步伐了,確實要退出歷史舞台了。但是,它的人文情節依舊在挽留著它,直到今天才剛剛宣告「謝世」。應該說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盡管如此,還要繼續再生產2000輛紀念版,以吊足人們的胃口。現在看來已經不是在賣車了,而是在賣文化。
對於這種現象,精明的企業和商人早已注意到了。早在上個實際90年代初就有人在策劃,藉助甲克蟲的理念和品牌,炮製與出甲克蟲完全不同性能和配置的現代摩登汽車——這就是後來稱之為新甲克蟲的個性化車型。。
十多年前中國人看到甲克蟲的概念車大感不解,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個日後再次引起波瀾的「卡通」車型。
1999年,我再次去德國時,新甲克蟲已經在美國正式作為商品車上市了,並開始在其他國家銷售。媒體稱這是甲克蟲的復活,一時成為市場的搶手貨。在德國買時也要排隊訂購才行。在埃姆登港口,一排排剛從美國運抵的新甲克蟲是作為進口車登陸德國口岸,此時,人們看到的是已經被異化了的甲克蟲,成了真正的「寵物」,沒有了歷史的厚度,只是時尚的代名詞。在老一輩的德國人眼裡,這是走了調的甲克蟲,沒有了過去的純真味兒。但在年輕人的眼裡前衛而又另類和新潮。
2000年,新甲克蟲終於在中國國際車展上亮相。人們好奇的是,這是一款高科技的個性化車型。用市場人士的話說,現在的新甲克蟲已經不是平民車了,而是個高價姑娘,躋身於高擋轎車之列,要40萬元以上才能買到手。當我們在北京和上海街頭看到新甲克蟲時,中國轎車正開始進入家庭,這與德國相比,竟相差了半個多世紀。當別人在玩新甲克蟲時,我們還在討論十萬元家轎的市場究竟有多大?這在國外還用的著套論嗎?
正因為老款甲克蟲對家轎的普及做出了貢獻,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它的停產才成為一大新聞,就像一支老款,一杯老酒,越老越有滋味,浸泡著歷史,回味的是流逝的歲月……
⑨ 大眾甲殼蟲的優點和缺點都是什麼
大眾甲殼蟲的優點:外形經典、小巧可愛,是很多女性在買車時的首選款式,外觀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而且這款車子的油耗也比較低。操控靈活,配置豐富,安全配置比較高。
大眾甲殼蟲的缺點:主要就是車內的空間較小;大腳油門起步,變速箱反應略慢半拍;打方向頻率加快的話,轉向加重太過明顯,有點費勁;後排頭頂非常局促;尾廂擴展容積有限,後排靠背也不能放平;天窗遮蓋簾為半透明網格布,有些地區用戶會覺得不夠隔熱。
(9)天津大眾甲殼蟲策劃書擴展閱讀:
車身尺寸方面,全新甲殼蟲Dune概念版長寬高分別為4290/1856/1536mm,其中車身高度較普通版增加了50mm。
從新車車身設計看,甲殼蟲Dune概念車顯然比普通版甲殼蟲有著更高的離地間隙,這也符合其跨界車的定位。粗狂的前保險杠、大尺寸的合金輪轂、車身邊緣的黑色防擦防泥條更加凸顯了這種跨界的風格。在英語中Dune是沙丘的意思,而這也直接指出了其更適合越野的特質,值得關注的是,這已經是Dune概念車的兩度登場,相信其量產的可能性非常大。
內飾方面,甲殼蟲Dune概念版車型同樣有著與眾不同的地方,大面積的黃黑對比色顯得格外醒目,而鏤空的方向盤也是亮點之一,相當有氣質。
動力方面,甲殼蟲Dune概念車將繼續沿用2.0TFSI的動力布局,最大輸出功率155千瓦(210馬力),對應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甲殼蟲Dune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7.5秒,最高時速225公里/小時。由於考慮到其跨界的本質,大眾會為其標配4MOTION四驅系統,以期達到更高的通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