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震後宣傳

震後宣傳

發布時間:2021-05-29 01:28:24

❶ 地震的自救常識和地震的相關知識,用什麼方式宣傳比較新穎

做副棋,像大富豪一樣,把問題印棋盤上,答案發卡片牌在手裡,小孩玩幾次就記住了。

❷ 什麼是地震(地震小知識宣傳

地殼的運動導致板塊之間的碰撞

❸ 汶川地震宣傳標語5條

1.地震無情人有情
2.微笑與堅強同在
我們與汶川同在
3.眾志成城抗地震
萬眾一心救汶川
4.不拋棄
不放棄
5.獻出愛心
拯救生靈

❹ 如何搞好地震宣傳工作

經常發生地震就行了。就我們國家者行情,同一個地點上百年都不可能發生兩次地震。怎麼搞都不行、、看看日本、、、、天天地震不斷、、不用宣傳、、、自己就學會了

❺ 關於地震的宣傳標語

汶川,請不要哭泣!你要堅強地站起來!!
全體動員,抗震救災,萬眾一心,重建家園!!

❻ 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什麼重要意義

一、提高公眾防震減災意識的重要性
社會越發達,經濟越發展,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越顯得重要。人類的繁榮與災害共存,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災害帶來的損失增長同步。多次的地震災害可以充分證明,災害造成的損失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
二、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和普及教育的必要性。
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方針是「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預防為主,就是要把地震事件發生之後一時的、被動的、消極的救災活動,轉變為地震事件發生之前長期的、主動的、積極的、全社會參與的防禦行為。而地震事件發生之前長期的、主動的、積極的、全社會參與的防禦行為的養成則是依靠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的形成和提高,這就需要大量的、深入的、持久的、廣泛的防震減災的宣傳和防震減災知識的普及教育。我們說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三、提高公眾防震減災意識的社會意義
1、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能增強公眾對地震災害的心理承受能力。防震減災宣傳工作的著眼點,一是穩定,二是安全。地震可能沒發生,但穩定問題是照樣會碰到的,在很多地方都會碰到這個問題,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讓公眾有防震減災知識,知道有關地震預報的法規規定,具備一定的應急對策,有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增強地震災害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發生震時不會心慌意亂,盡快做出反應,從而減輕損失,把社會穩定下來。
2、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創建生存和安全的空間環境。從生存和安全的角度看,防震減災知識是人類最重要的基礎知識。人類文明要發展,生活要改善,首先要保證生存安全和財產安全,而防震減災知識就是給人們提供保護生存安全和財產安全的各種方法和手段。
3、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能夠增強抗震救災的能力。
4、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可以增強短期、臨震預報的監測能力。掌握了地震科普知識的廣大群眾,可以通過感官直接得知某些短期、臨震宏觀前兆現象,並將其及時地報告給有關地震部門加以匯總,連同其他前兆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就有可能為臨震預報的決斷提供有價值的根據。這里有兩點值得充分考慮:①宏觀前兆是沿活動構造帶的某些「敏感點」出露,分布極不均勻,是一種自然分布,靠有限的、不均勻的觀測點不能奏效,只有靠隨機分布的群眾才有可能捕捉到有價值的宏觀前兆:②短期宏觀前兆信息傳遞必須迅速及時才有效果,海城地震、松潘地震前一至三個月內短臨宏觀前兆大量出現,震前幾天內有異常高峰,然而唐山地震之前幾小時至一二天內才出現豐富的宏觀前兆。這種復雜情況提醒人們,要立足於象唐山地震前那種極短極突然的宏觀前兆的捕捉,才不會坐失良機。寧可不震,不可不防,地震科普知識宣傳要常抓不懈,警鍾常鳴。
6、提高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增強社會公眾對地震謠言的識別能力和免疫力。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的宣傳,平時也有利於社會穩定,防止地震謠傳。受歷次地震災害影響而產生的恐震心理,使人們缺乏分辨能力,對地震謠傳易篤信不疑,上當受騙。
7、通過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有利於地震科學的發展。地震知識在不同層次科技人員中普及後,可以開拓專業人員的思想,擴大視野,陶冶情操;特別是廣大人民群眾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們在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通過宣傳媒介傳遞到專業人員手中,對地震科學有很強的補充作用,同時廣大群眾是信息反饋的良好傳媒。做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可以激勵中小學生及社會上有志之士投身於地震科學的行列中來,使致力於人類公益事業的地震隊伍興旺發達,後繼有人。

❼ 求地震知識宣傳標語,急!!!

2、加強地震安全,共建美好家園

3、安全防震,幸福安康!

4、人人是防震主回人,天天是防震之時!

5、地震答天災不可怕,抗震設防是關鍵!

6、依法防震減災是全社會的共同義務

7、盡管無法阻止地震發生,但可盡量減輕震災損失!

8、震前動物有前兆,發現異常要報告!

9、堅持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防震減災工作方針

10、防震減災,功在當代,利澤千秋!

11、加強地震應急演練,提高抗震救災能力!

12、掌握地震自救常識,保護生命財產安全!
13、建房要抗震,依法保平安!

14、貫徹落實防震減災法律法規,依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15、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保障監測預報順利進行!

16、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防震減災能力

17、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8、以人為本,科學減災,不斷增強地震災害的綜合防禦能力

19、依法行政,強化管理,切實加強建設工程的抗震減災意識

20、居安思危群測群防, 未雨綢繆抗震設防!

❽ 為什麼要搞好地震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工作

地震,地震預報及其防災減災具有強烈的社會性,而當前對地震這種現象在社會輿論中常常是神秘而模糊的。目前在科學技術上尚不能准確預報地震的情況下,公眾尚很難理解地震預報的艱巨性、復雜性,往往將震後總結誤認為震前預報或將內部爭論意見流傳到社會上去引起社會混亂;絕大多數公眾或部分領導部門尚不知道震前、震時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對防震減災作出貢獻。而目前有關地震書刊大多都是專業性很強、公眾很難理解的專家語言和概念。因此,要想使社會各階層、每個社會成員都能自覺地對地震、地震預報和避震減災採取正確的社會行動,就必須大力搞好地震知識的普及與宣傳工作,以使掌握了地震知識的民眾,及時識別宏觀異常並及時報告;增強地震監測能力和抗禦地震的自覺性;同時由於有了地震知識,可使廣大民眾增強對地震謠言、誤傳的識別和抵制能力,大大地減少無震損失;另一方面,地震知識的普及與宣傳可以使各級領導者既懂得地震災害的嚴重性,又掌握一定的地震對策知識,這樣就能在震前從思想上、組織上和物質上均有所准備,震後能迅速實施救災對策,減輕損失。地震知識的普及與宣傳還可以吸引社會上致力於人類公益事業發展的有志之士投身於地震行列,促進地震科技發展。因此,地震知識的普及與宣傳是一項帶有戰略性的、經常性的工作,搞好這項工作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

❾ 關於《地震,讓力量凝聚》的宣傳稿

1,天佑中華,眾志成城.
2,汶川大地震,華夏齊援助.
3,天崩地裂始汶川,同舟共濟感天地.
4,天降版大禍於權汶川,人獻真愛建汶川.
5,汶川地震似無情,全民支援顯真情.
6,把中華民族的力量,凝聚在災難深重的汶川上.

閱讀全文

與震後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培如何設計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11
英語小學培訓學校萬聖節的方案 瀏覽:416
2016商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05
深圳宥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03
成達電子商務 瀏覽:881
培訓班3月份招生方案 瀏覽:47
教務處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404
活動游戲策劃方案 瀏覽:836
華平電子商務招聘 瀏覽:993
電子商務最全面的定義 瀏覽:455
企業繼續教育培訓方案版本 瀏覽:96
廈門網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79
2015年廣州跨境電子商務規模 瀏覽:453
電子商務專項培訓方案 瀏覽:564
生財有道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271
電子商務改變世界 瀏覽:784
京東才奧電子商務 瀏覽:128
速食產品營銷方案 瀏覽:81
youer運動會方案策劃 瀏覽:700
銀行與學校的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