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有一個動畫片是以蟋蟀為主角的,講科普知識的,動畫片的名字叫什麼
美國動畫片《我不是傻瓜》,【原 片 名】I"m No Fool/You and Your......
央視引進的這部作品實際是由迪斯尼兩部作品組成。第一部分《I"m No Fool》由12部富有教育意義的短篇電影組成,為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迪斯尼「米老鼠俱樂部」而創作。片中的無敵教員由傑明尼蟋蟀(Jiminy Crick)擔當,「老先生」帶著禮帽,穿著禮服,手持一把雨傘,動不動就從實驗室找出一本書來講,或者在黑板上就比劃開來。每部片子都圍繞著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問題(游泳、駕駛、用電、防火等)展開。其創作目的在於培養觀眾的基本安全意識,提醒那些懶惰的傢伙不要為了投機取巧而傷害到自己,同時也對有趣的歷史故事進行討論。第二部分《You and Your......》,由8部短片組成,主要向觀眾介紹人體構造,包括眼睛、耳朵、人腦等, 此外還介紹了食物的汲取及轉化以及人與動物的差異。
⑵ 蟋蟀國產動畫片名字
木偶動畫《蛐蛐》
取材於《聊齋志異》中的《促織》
播放地址:http://video.sina.com.cn/v/b/1543459-1092555934.html
⑶ 《昆蟲記》中有關蟋蟀的精采片段
目錄:
寫在前面
1、瓢蟲——花園中的「淑女」
2、蜣螂——糞球引出的故事
3、螢——星光燦爛螢火蟲
4、蟬——為自己歌唱
5、螳螂——美麗的「殺手」
6、蚱蜢——「小鬼」恩布沙
7、螞蟻——神奇的記憶力
8、蟋蟀——田園中的提琴家
9、黃蜂——充滿失落的九月
10、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
11、松毛蟲——工作並幸福著
12、天牛——來自身體深處的召喚
13、狼蛛——與木匠蜂作戰
14、綠蠅——新陳代謝的工作者
15、蟈蟈——到樹上去捕食
16、朗格多克蠍子——極具殺傷力的毒液
17、石蠶——小鞘與潛水艇
18、豌豆象——盡忠職守的稅務官
論祖傳 神秘的池塘 石蠶
蜣螂 蟬 泥水匠蜂
螳螂 蜜蜂、貓和紅螞蟻 開隧道的礦蜂
螢 被管蟲 樵葉蜂
采棉蜂和采脂蜂 西班牙犀頭的自製 兩種稀奇的蚱蜢
黃蜂 蠐螬的冒險 蟋蟀
嬌小的赤條蜂 西西斯 捕蠅蜂
寄生蟲 新陳代謝的工作者 松毛蟲
捲心菜毛蟲 孔雀蛾 找枯露菌的甲蟲
愛好昆蟲的孩子 條紋蜘蛛 狼蛛
克魯蜀蜘蛛 迷宮蛛 蛛網的建築
蜘蛛的幾何學 蜘蛛的電報線 蟹蛛
⑷ 時代廣場的蟋蟀有沒有電影!卡通片之類的!我記得我好像看過有一篇關於蟋蟀的電影!
哈哈,我剛看過裡面有蟋蟀的動畫電影,花木蘭 啊,那目須和那小蟋蟀太可愛了
⑸ 80年代的動畫片,有關螞蟻的蟋蟀的
《蟲蟲特工隊》《別惹螞蟻》
⑹ 有一個關於蟋蟀和螞蟻的動畫片,是80年代的,一隻蟋蟀冬天沒有準備糧食,所以無處容身,跑到螞蟻的洞里
其實是一個童話故事改變的,就叫螞蟻和蟋蟀。
講的是蟋蟀春夏秋都顧著唱歌,而螞蟻忙著儲備食物
冬天來了,蟋蟀沒吃的,沒住的,就向螞蟻求救,最後還凍死了。
⑺ 有關蟋蟀的電視或電影有那些
《蟋蟀大師》是根據小說《蛐蛐四爺》改編而成。故事講述一個蟋蟀世家兩代人命運的委婉動人故事。
北閥戰爭時期,大師余振遠解甲歸田,帶回八百隻精壯的蟋蟀,以及身懷六甲的姨太太吳氏玉花。另外一位特殊人物便是余大帥的貼身副官蟋蟀把式常世元。余大帥還未進家門就為余家贏回了一座洋樓--余家花園。這座花園洋房和余家共同經歷了兩代人的風風雨雨,富貴和衰落,使余家人切身體會到一個人生的真諦:蟋蟀只可搏不可賭。
同名小說
[編輯本段]
蟋蟀
作者:徐名濤 著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ISBN:7806236503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出版日期:2006-4-1
字數:165000
版次:1
內容提要:
這是兩個不同的場景,一個是私人化的宅院,一個是公共化的妓院。但這兩個不同的場景卻隱含了共同的人性和慾望,在無數的謊言中上演了相似的愛恨情仇。陳家大院的主人陳天萬陳掌櫃一生沉迷鬥蟋蟀,他的生死悲歡都與蟋蟀息息相關,在愛妾與蟋蟀之間他更愛蟋蟀,但他必須說出更愛小妾阿雄;小妾梅娘與少東家有染、與知縣兩情相悅、與義子王士毅有肌膚之親並最終身懷六甲;王士毅表面儒雅但與妻子豆兒同床異夢,對收留他的義父陳掌櫃的兩個小妾虎視眈眈以怨報德;管家表面忠誠但對陳家家產蓄謀已久韜光養晦……但這一切都被謊言所遮蔽。院牆之外雖然傳言不絕街談巷議,但大院昏暗的生活仍在瞞與騙中悄然流逝。然而死水微瀾終釀成滔天大浪,陳家大院更換了主人,那個只有母親而父親匿名的孩子,雖然身份曖昧,但因眉眼、提蟋蟀罐走路姿態和對蟋蟀的痴迷,使人們有理由相信了那就是陳掌櫃的孩子。鄰里釋然大院寧靜,但這個被命名為司釗的孩子,許多年過後,無論他的父親是誰,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又一個陳天萬,他一定會承傳陳家大院。這個意味深長的結尾,也使《蟋蟀》成為一部意味深長的小說。
作者簡介:
徐名濤,安徽和縣人,上高中時開始發表作品,近年在《鍾山》、《大家》、《莽原》等雜志發表長篇小說四部,代表作有《西街西街》、《這山已是一片秋色》、《北京往事》、《蟋蟀》、《越陷越深》,中短篇小說集《開頭》,散文詩歌集《王蒙山》等。世界中文作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碩士,歷任報紙主編、央視製片人,曾在多家企業管理公司任執行董事,為中國最早推廣IS09000認證專家之一,在中國企業管理與國際接軌方面盡過力,現居北京。
余大帥的四子余之誠生在斗蟋廳,從此和蟋蟀結下不解的情緣。他的身世一直是余家的迷。二十年前余大帥的突然暴死似乎和此有關,留下的遺囑被封存在一個鎦金的蟋蟀盆里。當余之誠長大成人秘密被揭開了。原來,他的生身父親正是他朝夕相處的師傅常世元。這一奇特的經歷被余家長子余之忠利用,常世元被迫害至死。
出身在蟋蟀街上的一對孿生姐妹秀兒和小翠同時愛上了余之誠。小翠的命運始終系在蟋蟀上,被人當作搏彩贏來輸去。余之誠為了營救小翠伸張正義不惜和自己的兄長余之忠展開了決戰。最終,小翠以自己的生命,成全了秀兒和余之誠的愛情。悲痛之下,余之誠斬斷了自己的手指,決意今生今世不再斗蟋。
⑻ 有一部80後的鬥蟋蟀的動畫片,怎麼搜
你說的這是《蛐蛐》,還有一部《濟公鬥蟋蟀》也可以看看
⑼ 蟋蟀的圖片及特點
蟋蟀(cricket)是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昆蟲,因鳴聲悅耳而聞名。約2,400種,長3∼50公釐(0.12∼2吋)。觸角細,後足適於跳躍,跗節三節,腹部有2根細長的感覺附器(尾須)。前翅硬、革質;後翅膜質,用於飛行。雄蟲通過前翅上的音銼與另一前翅上的一列齒(約50∼250個)互相摩擦而發聲。音的頻率取決於每秒擊齒的次數,從最大蟋蟀種類的1,500周/秒到最小蟋蟀種類的將近10,000周/秒。鳴聲的速率與溫度直接有關,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快。最普通的鳴聲有招引雌性的尋偶聲;有誘導雌性交配的求偶聲,還有用以驅去其他雄性的戰斗聲。雌雄在前足脛節都有敏感的聽器。多數雌蟲以細長的產卵器產卵於土中或植物莖內,對植物常可造成嚴重危害。在北方,蟋蟀多於秋季成熟產卵,若蟲於次春孵出,蛻皮6∼12次而成熟。成蟲壽命一般為6∼8周。
蟋蟀亞科(Gryllinae)的田野蟋蟀屬(Gryllus)和家蟋蟀(Achetadomesticus,舊作Gryllusdomesticus)體粗壯,黑或褐色,常打淺洞;取食植物、動物、衣服或互殘。田野蟋蟀又稱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時進入室內。家蟋蟀頭部色淺,並有深色橫帶;已從歐洲引入北美;見於建築物及垃圾堆中;家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布廣泛,日夜鳴叫。在美國售作魚餌,又用於生物學實驗。田野蟋蟀屬常出現於詩、文中。如狄更斯的《爐邊蟋蟀》(TheCricketontheHearth)。針蟋亞科(Nemobiinae,或歸入蟋蟀亞科)長12公釐,鳴聲為一系列高調的顫音,生活在牧區及林區。條紋針蟋(Nemobiusvittatus)腹部有三條暗紋。樹蟋亞科(Oecanthinae)白或綠色。翅透明;因食蚜蟲而有益,但產卵時損傷樹枝;鳴聲為悠長的顫音。雪白樹蟀(Oecanthusfultoni)通稱溫度計樹蟀,因其在15秒鍾內發出的顫音數再加40,便大約等於當時的華氏溫度。棲息在喬木和灌木的種類夜間叫,草叢種類日夜都叫。蟻蟋亞科(Myrmecophilinae)的種類小型,3∼5公釐長,無翅,弓背,生活於蟻巢中。鉦蟋亞科(Mogoplistinae)的種類(無翅灌叢蟋)常見於灌叢或熱帶多沙地區水邊的碎石下,體細長,5∼13公釐,無翅或翅小,而覆有透明易磨去的鱗片。蛣蛉亞科(Trigonidiinae)的種類(有翅灌叢蟋)4∼9公釐長,產卵器劍形,生活於池邊灌叢中。金蛣蛉亞科(Eneopterinae)的種類(褐色灌叢蟋)較大,瘦長,淺褐色,常見於樹上或灌叢中。在東方,人們籠養雄蟋蟀聽其鳴叫;在中國鬥蟋蟀的風習已有數百年之久。蟋蟀在神話及迷信中起重要作用。人們認為有蟋蟀存在便等於好運和智慧,傷害蟋蟀便帶來不幸。在緬甸曼德勒的市場上銷售一種大型棕色的炸蟋蟀,常供遊方僧人食用。
在英語中,許多其他昆蟲亦稱cricket,如灶馬、沙螽(Jerusalemcricket)、螻蛄(molecricket)和蚤螻(pygmysandcricket)。
⑽ 蟋蟀的圖片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蟋蟀科種類體長大於3mm;體色變化較大,多為黃褐色至黑褐色,或為綠色、黃色等;體色均一者較少,多數為雜色。身體不具鱗片。口式為下口式或前口式。
觸角絲狀,遠長於體長;觸角柄節多為圓盾形,窄於或等於額突;少數類群為長盾形,較大,寬於額突。復眼較大,一般為頭長的1/4~1/2;單眼一般3枚,呈倒三角形或線狀排列;中單眼位於頭背側、顏面或額突頂端。黃褐色至黑褐色。
(10)蟋蟀宣傳片擴展閱讀;
蟋蟀的養殖方法
1、養殖環境布置
由於蟋蟀比較小,所以養殖環境對於其影響是很大的。現在養殖蟋蟀基本是仿野生的模式進行,一般用鐵籠進行,鐵籠的大小控制在1.5*1*0.5(米)左右,一個箱子的養殖數量在500隻左右。
為了方便管理,底部和四周要通風,頂部以紗網覆蓋通風即可。箱子底部要有墊料,以乾草類的為佳,不要用新鮮植物墊底,容易腐爛。
2、生活環境控制
等待養殖籠搭建好之後就要進行生活環境的搭建了。蟋蟀不喜光,屬於夜間活動的物體,所以養殖室的燈光需要常年比較昏暗,每天只要3-4個小時的亮光讓蟋蟀稍微安靜一段時間即可。
溫度控制在20℃-25℃即可,這樣的溫度最適合蟋蟀生存,低於10℃以下蟋蟀就有可能出現冬眠的情況。通風和通光口都不能直對養殖箱,不利於蟋蟀生長。
3、食物管理
蟋蟀是雜食動物,青草、蔬菜、螞蟻之類的物品其都會食用,所以一般不需要太擔心食物不足。蟋蟀的食物有干食、稀食兩種選擇,乾料就是蔬菜葉、青草之類的物品,稀料就是用蛋白粉、葡萄糖、蜂蜜之類的混合而成的粘稠物質。
兩種食物類型可以交換使用,保持其新鮮感,餵食時間一般集中在入夜的前夕,白天可以放置一些蔬菜葉之類的青飼料來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