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聽說周星馳在日本受辱了,有沒這回事有的話具體是什麼情況拜託了各位 謝謝
盡管「周星馳日本受辱事件」已經過去了近半個月,但這件事所盪起的「漣漪」卻越來越大,所引起的反響也越來越強烈。令人困惑的是,內地對於這件事的報道卻都是蜻蜓點水似的,而看過整件事錄像或視頻的人卻認為媒體的輕描淡寫無異於「犯罪」。 自從前年夏天《少林足球》在日本市場狂攬了20億日元後,周星馳在日本的人氣急劇上升,因此《功夫》得到了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極大重視,本次東京電影節對《功夫》的介紹充滿溢美之詞:「這是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之一。」電影節特意為《功夫》舉辦兩場放映活動,3000張門票在3分鍾內即被一搶而空。 周星馳剛踏上日本土地時還是風光的。10月30日,《功夫》在東京電影節上舉行了盛大的首映式,組委會專門鋪上紅地毯迎接這位亞洲巨星,其規格之高超過了同一天亮相的好萊塢大腕湯姆·漢克斯和韓國紅人李秉憲。 周星馳毫不畏懼日本壯漢 不料,在首映式即將結束的時候,有「格鬥王」之稱的日本武打明星小川直也突然沖上台,說該片的日本片名《功夫Hassuru》是學他的,不準此片上映,還做出一副要拚鬥的模樣。周星馳在混亂中被拉到後台。 一通過當地的電視娛樂新聞觀看了整個情景的上海觀眾在某網站上如是描述當時情景:「有一日本人突然沖上台來,對星爺大聲吼叫,搞得星爺一臉茫然,這個日本人身材魁梧,氣焰十分囂張,兩人一度有近距離對視,在場的日方工作人員根本沒有上前阻攔,氣氛十分緊張,差點動手,日方主辦單位見事情不斷擴大,才上前象徵性地進行勸阻!」 在影迷為周星馳製作的某網頁上,製作者以大字型大小召大家:「周星馳日本受辱,強烈抗議!大家團結起來,看清日本人是怎麼對待中國巨星的!」 上海一朋友告訴記者:「只有看過錄像的人才會明白周星馳當時是多麼的憤怒!我從周星馳的眼裡看到了一種毫不畏懼的憤怒。」 一些網民不但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也表達了自己的反思。「今晚,我憤怒了!」「我想打人,我知道我打不過那個日本大高個。但是我知道這件事沒有表面上這么簡單。」「我想發泄我的憤怒,所以我寫下了這些文字,我會記住周星馳在台上受到的所有侮辱!」「周星馳,你是好樣的。我已經4年沒有進電影院看電影了,但是我會去支持《功夫》。因為你沒有退縮,你維護了尊嚴!」
B. 周星馳的電影《功夫》在國外參展過嗎
國外:
2005年,電影《功夫》獲得阿姆斯特丹電影節Silver Scream Award
2006年1月20日,憑借電影《功夫》獲得被喻為「亞裔奧斯卡」的"2006亞洲卓越獎」在2006亞裔影視戲劇藝術頒獎晚會頒發的最佳電影和最佳電影表演兩項大獎
2006年,《功夫》獲得第63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國內:
2005年憑借電影《功夫》獲第24屆香港金像獎之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5年,根據周星馳同名電影改編的手機游戲《功夫》在2005年度中國游戲行業年會暨第三屆中國網路游戲年會」中獲得了中國游戲行業中的奧斯卡——「最佳手機游戲金手指獎」。
2005年,由周星馳監制,編劇,導演,主演的電影《功夫》獲得第十屆香港「金紫荊獎」的最佳電影和最佳男配角(元華)兩項大獎;
2005年,電影《功夫》獲得第24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電影。此外,《功夫》還獲得最佳男配角(元華),最佳剪接(林安兒),最佳動作設計(袁和平),最佳音響效果(Steven Ticknor, Steve Burgess, Rob Mackenzie & Paul Pirola)五項獎;
2005年,電影《功夫》獲得第四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 (周星馳),最佳女配角(元秋),最佳視覺效果(鍾志行、馬永安、譚啟昆、洪毓良),最佳造型設計(陳顧方);
C. 周星馳曾登國外節目發飆是真的嗎
是真的呀,感覺是節目組或者老外,想諷刺中國人英語能力不行,誰知道星爺英語杠杠的,狠狠的打臉,還有一次日本宣傳功夫,也是有當地的功夫高手來挑釁,但感覺是策劃好的炒作,不過星爺好像不知情,但也毫不畏懼,星爺威武!
D. 周星馳為什麼在日本受到挑釁那個小日本都說了些什麼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只能說他們在砸自己的場子。這樣的事情演員見得很多,他們在羞辱周星馳的同時羞辱的是自己,主辦方的如此作為只會導致全世界的影視明星對日本有看法,生化危機5的李冰冰不就在日本的發布會上拒絕出場了嗎,如果這樣下去日本只會把自己變成國際影視的禁區。
周星馳不止在日本收挑撥,在美國同樣如此:
又一次他接受記者采訪,一個記者問:「我想知道中國人是如何閱讀曲奇餅的,要知道他們的英文水平那麼差。」
周星馳直接罵娘「這你娘的是什麼問題,誰說英語你就是好人了?你就是個垃圾。」
大家可能不明白這里的事,我解釋一下:
美國有一種曲奇餅,它的由來有些曲折:中國人的月餅來自於明朝,傳說是元末老百姓為了起義,在月餅裡面加了紙條,所以定在八月十五那天造反。
美國人聽說了這個故事,在一百年前也做了一種加有紙條的曲奇,紙條寫的都是「好天氣、好心情」一類沒有營養的話,後來他們的這種曲奇很熱賣,成了美國的傳統。
所以美國人一直以用他們的曲奇傳統代替了中國的月餅而自豪,因為中國的月餅不夾紙條了。美國人常常對外人說「現在全世界夾在曲奇里的紙條,全是些英文的了。」
美國人曾經也經常向剛從香港到美國的中國影星問此類問題,以炫耀他們美國的高傲和英語的地位,而大部分中國影星並不明白他們在問些什麼。
後來香港的娛樂界才明白了這裡面的含義,所以每一個明星在培養的時候都被告知了這個問題,於是美國人也很少這么問了。
如果這么問的話只有一個意思,他在挑撥中國人,很顯然那個記者氣到周星馳了。
那段視頻我看過,那個記者在問完後自己就笑了,笑得很賤,周星馳破口大罵。
攝影師是美國人,他也知道這個問題的意思,在視頻的最後,攝影師直接拉過了那個記者,嚴肅的告訴他「你的玩笑一點都不好笑。」
E. 周星馳真的是廣告鬼才,《功夫》有哪些廣告植入
現在觀眾常常調侃「以前是電視劇里插播廣告,現在是廣告里插播電視劇」,可以看出現在觀眾對於電視劇中的廣告是多麼深惡痛絕。而且現在電視劇中的廣告都植入得非常生硬,我建議廣告策劃們多看看《功夫》,學習學習周星馳,你一定會收獲很多。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周星馳是如何不動聲色的將廣告植入進去的吧。
相比於現在影視劇中那些突然的生硬的廣告植入,周星馳的做得太好了,不得不說周星馳真的是一個被演技耽誤的「廣告鬼才」啊。大家有發現《功夫》中的廣告植入嗎?對於現在電視劇的廣告植入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討論,記得給小編點贊加關注哦!
F. 韓日媒體對周星馳電影《功夫》的評價
由香港著名影星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功夫》自從1月13日在韓國上映以來,連續兩周占據了韓國票房排行榜和預售率的首位。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功夫》受到了韓國觀眾空前的「熱捧」。上周末1月22日和23日,《功夫》僅在漢城就吸引了6萬多觀眾,在全國共吸 引了18萬多名觀眾。電影上映以來累計的觀眾人數漢城達到27萬,韓國全國達到76萬人次。一般大片首映後兩周間會有40%到50%的落差,而《功夫》本周的上座率只比上周落後25%,充分顯示了周星馳在韓國影迷中的號召力。據報道,《功夫》創票房紀錄後,周星弛通過韓國發行公司表示,他在訪問韓國時被觀眾的熱情深深打動,同時對《功夫》取得這樣的佳績深表感謝。《功夫》上映後,網民紛紛在相關電影留言板上發表對這部影片的看法。一小部分網民認為這部電影太幼稚,畫面有點血腥,故事情節令人失望,而絕大多數網民則用「笑破肚皮」、「太有意思了」、「不愧是周星馳拍的電影」、「捂著肚子走出電影院」來稱贊並極力推薦這部電影。(完)
G. 求真相!周星馳在日本受辱
1、星爺本人事先並不知情。2、所有的日本人都有針對中國的意思,不只是小川。3、如果你是主辦方,你會在日本主辦么?有意或無意的激化矛盾又能怎樣?天朝都在暗渡陳倉,難道你還有什麼偉大的想法么?4、你在試想別人是han jian的時候,你心裡在想什麼?老兄,請用你那聰明的大腦思考一下、星爺那不是下跪,是還禮。直接接受小川下跪會顯得星爺沒有胸懷、沒有氣度、懂不?5、是真的怒了、但是不會被任何人影響到他的。首映式如果不來,小日本會更看不起我們中國人的。6、如果有黑勢力,小川還敢那麼放肆么?7、如果星爺很喜歡八卦,那他就不是「爺」字輩的,記住,沉默是金。這種小事,實在沒有什麼值得澄清的理由。8、放心,小日本是不會把錢投資在除了AV之外的影片,更何況是中國的大片。也不想想,小日本投的起么?9、多看看三國吧!你太嫩,想的太少。10、東京都差點不夠檔次,還有必要去其他地方么?11、以為星爺臉上有微笑,就不是真的怒了嗎?那是因為台下有中國人,不想發火。12、中國人一直都在被挑釁、一直在被耍。附加:你問這么多無恥的問題,尤其是最後一個,只僅僅是因為好奇么?錯,你有更大的嫌疑,更大的陰謀。
H. 周星馳在日本被人拽是怎麼回事啊,求解答啊!我很氣憤。。
周星馳親自在魯豫有約里說過這件事,你可以去看看,記得好像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小日本武者看不爽星爺,在星爺宣傳《功夫》時向星爺挑釁,想打星爺,但是星爺不為所動淡定應對,說為了對支持自己的人負責,不會影響到自己,事後那位小日本為此對星爺下跪道歉,類似的事情很多,很多港星出外宣傳或者活動時都會遇到類似問題。周星馳不止在日本收挑撥,在美國同樣如此:
有一次他接受記者采訪,一個記者問:「我想知道中國人是如何閱讀曲奇餅的,要知道他們的英文水平那麼差。」
周星馳直接罵娘「這你娘的是什麼問題,誰說英語你就是好人了?你就是個垃圾。」
其實美國曲奇餅緣由與中國有關:
美國有一種曲奇餅,它的由來有些曲折:中國人的月餅來自於明朝,傳說是元末老百姓為了起義,在月餅裡面加了紙條,所以定在八月十五那天造反。
美國人聽說了這個故事,在一百年前也做了一種加有紙條的曲奇,紙條寫的都是「好天氣、好心情」一類沒有營養的話,後來他們的這種曲奇很熱賣,成了美國的傳統。
所以美國人一直以用他們的曲奇傳統代替了中國的月餅而自豪,因為中國的月餅不夾紙條了。美國人常常對外人說「現在全世界夾在曲奇里的紙條,全是些英文的了。」
美國人曾經也經常向剛從香港到美國的中國影星問此類問題,以炫耀他們美國的高傲和英語的地位,而大部分中國影星並不明白他們在問些什麼。
後來香港的娛樂界才明白了這裡面的含義,所以每一個明星在培養的時候都被告知了這個問題,於是美國人也很少這么問了。
如果這么問的話只有一個意思,他在挑撥和挑釁中國人,很顯然那個記者氣到周星馳了。
那段視頻我看過,那個記者在問完後自己就笑了,笑得很賤,周星馳破口大罵。
攝影師是美國人,他也知道這個問題的意思,在視頻的最後,攝影師直接拉過了那個記者,嚴肅的告訴他「你的玩笑一點都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