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禁毒工作的意義
禁毒工作的意義:
1、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要求以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把禁毒工作作為象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義舉善舉來做好。
2、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曾經飽受鴉片煙毒侵害,毒品給中華民族帶來過沉重災難。當前,國際毒潮持續泛濫,全球製造、走私、販運、濫用毒品問題更加突出,毒品來源、種類、吸毒人數不斷擴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發展、和平與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說,禁毒是一場必須打贏的人民戰爭。
(1)吸毒宣傳目的擴展閱讀:
自1987年以後,各國在每年的6月26日前後都要集中開展大規模的禁毒活動。
毒品是鴉片、嗎啡、海洛因、可卡因、大麻、杜冷丁等200餘種國際公約明令禁止的麻醉品與精神葯物的統稱,也包括美國等地流行起來的迷幻葯。國際上通常把毒品分為九大類,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有鴉片類、可卡因類和大麻類,可卡因類被稱為「百毒之王」。毒品——白色惡魔。
世界上有四大「毒窟」,分別是位於東南亞寮國、泰國、緬甸三國接壤地區的「金三角」;位於中、西亞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國接壤地區的「金新月」;位於南美洲哥倫比亞的「銀三角」和黎巴嫩的「第四產地」。世界四大毒品產區和主要轉運地及運輸路線。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人民時評:禁毒是一場必須贏的戰爭
中國禁毒網-趙克志在《人民日報》撰文談新時代禁毒工作
『貳』 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為了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秩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第一條為了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根據醫療、教學、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第三條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履行禁毒職責或者義務。
第四條禁毒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方針。禁毒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2)吸毒宣傳目的擴展閱讀
2007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禁毒法》,並於2008年6月1日起施行。這是為應對毒品違法犯罪形勢、適應禁毒工作發展需要,在總結多年來禁毒斗爭實踐經驗、吸收國內外已有法律規定、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的第一部全面規范中國禁毒工作的重要法律,是指導中國禁毒工作的基本法。
它的頒布實施,進一步彰顯了中國政府厲行禁毒的一貫立場和堅定決心,完善了中國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的法律體系,對於依法全面推進中國禁毒事業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禁毒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禁毒法》共7章71條。遵循「專群結合」、預防與懲治相結合、教育與救治相結合的原則,明確了禁毒工作方針、領導體制、工作機制、保障機制、法律責任,規范了禁毒宣傳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國際合作等業務工作。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內容:
1、依法規定了禁毒工作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保障機制。《禁毒法》規定,國務院設立國家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全國的禁毒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設立禁毒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禁毒工作。
依法明確了禁毒委員會的法律地位和職責,確立了禁毒工作的領導體制。同時規定禁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應當依法履行禁毒職責或者義務。
明確了「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的禁毒工作機制。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禁毒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禁毒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依法確定了禁毒工作保障機制。
2、依法規定了「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的禁毒工作方針。這一方針更加強調把預防教育作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更加強調運用多種手段綜合治理毒品問題,更加強調禁種、禁制、禁販、禁吸工作同步推進,符合毒品問題發展規律、中國毒情和綜合平衡的國際禁毒戰略。
在禁毒宣傳教育中,《禁毒法》規定國家採取各種形式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教育,普及毒品預防知識,增強公民的禁毒意識,提高公民自覺抵制毒品的能力。明確了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有關組織以及學校、父母和監護人針對不同對象開展禁毒宣傳教育的法律義務。
3、依法規定了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管制的種類、范圍、措施和辦法。《禁毒法》規定,國家對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種植實行管制,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實行管制,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實驗研究、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實行許可和查驗制度。
對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經營、購買、運輸實行許可制度,對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和易制毒化學品的進口、出口實行許可制度。同時,對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開展毒品查緝、可疑毒品犯罪資金監測、娛樂場所巡查制度、禁毒情報信息等作了規定。
4、依法規定了戒毒體制和措施。《禁毒法》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立足吸毒人員具有病人、違法者、受害者三重屬性,對其既要懲罰、更要教育和救治,對戒毒工作作出了重大改革,規定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
廢除了強制戒毒、勞教戒毒制度,將二者整合為強制隔離戒毒;將社區戒毒、社區康復、自願戒毒、戒毒葯物維持治療立法,增設了戒毒康復場所等相關內容。這些改革,一是遵循科學戒毒原則和戒毒療程規律。
從法律層面保障了戒毒治療必經的生理脫毒、身心康復、融入社會三個階段,健全了戒毒康復制度,為建立集生理脫毒、身心康復和融入社會於一體的戒毒康復模式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適應戒毒療程需要,延長法定戒毒期限,規定社區戒毒期限不超過3年;強制隔離戒毒期限為2年,期滿後仍未戒除毒癮的,可以延長1年;社區康復期限不超過3年。
特別是將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納入法定戒毒期限,有利於幫助吸毒成癮人員戒除毒癮,鞏固戒毒效果。三是規定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三項措施緊密銜接,使戒毒人員始終受到法定戒毒措施的管束;對拒絕接受社區戒毒、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和脫管失控的,不論其是否吸毒,可以直接實行強制隔離戒毒。
四是確定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戒毒工作格局,規定了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和公安機關、司法行政、衛生行政、民政、人力資源、勞動保障等部門以及企業事業單位、戒毒人員家庭、社會工作者、禁毒志願者等社會力量開展戒毒工作的規定,有利於從法律上保障各項戒毒措施的落實。
5、依法規定了加強禁毒國際合作的措施。以專章將禁毒公約要求的國際合作義務法律化,規定根據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公約或者按照對等原則,開展禁毒國際合作;國家禁毒委員會根據國務院授權,負責組織開展禁毒國際合作,履行國際禁毒公約義務。
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與有關國家或者地區執法機關以及國家組織的禁毒情報信息交流,依法開展禁毒執法合作;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國務院授權,可以通過對外援助等渠道,支持有關國家實施毒品原植物替代種植、發展替代產業;並第一次將「分享犯罪所得資產」寫入法律。
6、規定了違反《禁毒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法律責任。
『叄』 青少年禁毒教育的意義一
在現今的社會中,個人成長的主要基地是學校,將孩子從家庭引向社會的第一座橋梁也是學校。學校的作用就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向社會各個成員系統的傳授價值觀念、社會規范、生活技能和科學知識。當孩子一旦過了學齡期,家庭的影響便由學校取代了,並且上升到主要地位,成為社會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以學校為基礎,加強毒品預防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肆』 禁毒意義
每年的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20世紀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面對這一嚴峻形勢,聯合國於1987年6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了關於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的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並建議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共同抵禦毒品的危害。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由138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在維也納召開,會議通過了《管制麻醉品濫用今後活動的綜合性多學科綱要》,向各國政府和有關國際組織提出了在今後的禁毒活動中開展綜合治理的建議,並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同時,為了進一步引起各國、各地區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禦毒品的侵襲,與毒品犯罪活動作堅決的斗爭,也為了紀念這次意義重大的國際禁毒會議,大會結束時,與會代表一致建議,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
每年的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吸毒在全世界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面對這一嚴峻形勢,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每年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抵禦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反麻醉品的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即「國際禁毒日」).
從1992年起,國際禁毒日都確定有一個主題口號,以達到國際社會關注和共同參與的效果.
1992年國際禁毒日的口號是:「毒品,全球問題,需要全球解決」;
1998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無毒世界我們能做到」;
1999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親近音樂,遠離毒品」;
2000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Facing
Reality:
Denial,
Corruption
and
Violence;
2001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體育拒絕毒品」;
2002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吸毒與艾滋病」.
2003年國際禁毒日主題是:「讓我們討論毒品問題」
(2003年我國「6·26」國際禁毒日的宣傳主題為「遠離毒品,關愛未來」).
2004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
2005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珍惜自我,健康選擇」.2006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毒品不是兒戲」。
2007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
2008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依法禁毒、構造和諧」。
2009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毒品控制了你的生活嗎?你的生活,你的社區,拒絕毒品。」
2010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參與禁毒斗爭,構建和諧社會」。
2011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青少年與合成毒品」。
2012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全球行動共建無毒品安全社區」。
2013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
2014年國際禁毒日的主題:「珍惜美好青春,遠離合成毒品、拒絕毒品,健康人生」。
『伍』 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世界范圍的毒品蔓延泛濫,已成為嚴重的國際人民的威脅。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額高達5000億美元以上,是僅次於軍火交易的世界第二大宗買賣。20世紀80年代,全世界因吸毒造成了10萬人死亡。
毒品不僅嚴重摧殘人類健康,危害民族素質,助長暴力和犯罪,而且吞噬巨額社會財富。對於發展中的國家來說,毒品造成的損失和掃毒所需要的巨額經費更是沉重的負擔。
1987年6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了聯合國部長級禁毒國際會議,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了這次國際禁毒會議。這次會議通過了禁毒活動的《綜合性多學科綱要》。26日會議結束時,與會代表一致通過決議。
從1988年開始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全國各地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同年12月,第4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為「禁止葯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即「國際禁毒日」)。
(5)吸毒宣傳目的擴展閱讀
宣傳口號:
1、珍愛生命 拒絕毒品。
2、勤勞致富 遠離毒品。
3、有毒必肅 販毒必懲。
4、全民動員 掃除毒害。
5、抵制毒品 參與禁毒。
6、禁毒不勝 決不收兵。
7、禁絕毒品 人人有責。
8、禁絕毒品 利國利民。
9、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10、莫沾毒品 莫交毒友。
『陸』 吸毒宣傳
吸毒成癮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身體對毒品的依賴性,稱之為「毒」。一方面是吸毒者的心魔。因為他嘗試過吸毒帶來的不同於正常生活中的滿足感,所以內心是渴望再次體會那種絕大部分人不曾感受過得刺激。要想沒有人吸毒無非從兩點下手。第一是徹...
『柒』 國家採取各種形式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教育目的在於什麼
全面加強禁毒預防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全社會識毒防毒拒毒意識,使拒絕毒品成為回社會各界的自覺答行動,鍥而不舍地把禁毒人民戰爭推向深入。
毒品問題既是嚴重的社會問題,也是重大的公共安全問題。要以史為鑒、警鍾長鳴,深刻認識當前毒品問題的嚴峻性和復雜性,從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的戰略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禁毒工作的歷史使命感和工作緊迫感;
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堅定不移推進禁毒人民戰爭,堅決遏制毒品問題的發展蔓延。
(7)吸毒宣傳目的擴展閱讀:
青少年正處於生理、心理發育時期.好奇心重,判別是非能力不強,抵制毒品侵襲的心理防線薄弱,加之對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違法性缺乏認識,最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襲。部分省份的吸毒者中,80%以上是青少年。因此,對青少年進行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的教育是禁毒預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正確地對待吸毒者,既不要把吸毒者當作犯罪分子歧視他們,又要區別於一般病人,嚴格管理,依法科學戒毒。
『捌』 青少年禁毒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採取各種形式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教育,普及毒品預防知識,其目的就是增強公民的禁毒意識,提高公民自覺抵制毒品危害的能力。毒品危害的嚴酷事實告訴我們,多數吸毒者都是在對毒品危害不了解或知之甚少的情況下經不起誘惑而誤入歧途的。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普及毒品預防知識,揭示吸毒對個人、家庭、社會的嚴重危害,增強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禁毒意識,教育公民同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構築全社會防範毒害侵襲的有效體系,將新增吸毒人員的比例降到最低。
在現今的社會中,個人成長的主要基地是學校,將孩子從家庭引向社會的第一座橋梁也是學校。學校的作用就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向社會各個成員系統的傳授價值觀念、社會規范、生活技能和科學知識。當孩子一旦過了學齡期,家庭的影響便由學校取代了,並且上升到主要地位,成為社會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以學校為基礎,加強毒品預防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1) 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葯劑量過大或用葯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徵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 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
『玖』 為什麼要大力宣傳禁毒 為什麼國家要把青少年作為大力宣傳的重點對象
1,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培養年輕人的健康思維健康生活習慣,對國家的健康未來有很大內作用。容
2,因為毒販點就是銷金窟,所以年輕人輕易沾染毒品後容易連累家人使家庭的幸福逐漸消失
3,因為毒品昂貴,將家庭中的錢花光後,吸毒者將有可能去做犯法的勾當
4,毒品的注射器往往缺乏消毒,容易使人患病,交叉使用更是容易使人患艾滋病
『拾』 禁毒的意義
禁毒的意義是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秩序的工作。
禁毒促使吸食或注射鴉片和代用麻醉劑者戒絕癮癖,限制和取締種植、收貯、製造、運輸、販賣毒品和毒具行為的一項社會風俗改造工作。
2018年10月26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2016年至2018年10月禁毒工作白皮書。2018年12月11日,屯昌縣禁毒委員會、屯昌縣公安局集中銷毀毒品及制毒原料1534.2公斤,案值2.47億元。
(10)吸毒宣傳目的擴展閱讀:
世界上有四大毒窟,分別是位於東南亞寮國、泰國、緬甸三國接壤地區的「金三角」;位於中、西亞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國接壤地區的「金新月」;位於南美洲哥倫比亞的「銀三角」和黎巴嫩的第四產地。世界四大毒品產區和主要轉運地及運輸路線。
大量的毒品交易,巨額的毒資流動直接或間接地威脅國際經濟的正常運轉。聯合國毒品監督機構2003年3月公布的一份年度報告指出,全球毒品每年銷售總額8000億至1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10%,這一數字高於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收入,與全球軍火貿易額相差無幾。
全球經常性和偶爾性的毒品使用者已達2億之多;其中1.63億人吸食大麻,3400萬人食用安非它明,1400萬人食用可卡因,1500萬人服用鴉片制劑,800萬人食用搖頭丸。
毒品蔓延的范圍已擴展到五大洲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出現吸毒人群日益年輕化、女性吸毒者增加的趨勢。中國現有吸毒人員超過74萬,據聯合國官員調查指出說全球約有1.85億人濫用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