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防電信網路詐騙的宣傳內容怎麼寫
(一)非法集資的定義和基本特徵
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四個特徵要件,具體為:
非法性: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公開性: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利誘性: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社會性: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二)非法集資人的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中,非法集資根據主觀態度、行為方式、危害結果等具體情況的不同,構成相應的罪名,其中最主要的是《刑法》中第176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第192條集資詐騙罪。
(1)銀行防金融詐騙宣傳內容擴展閱讀:
防電信網路詐騙的自防措施:
1、不要有「貪圖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心理。堅決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貪財、不轉賬。
2、注意保護個人資料信息,不可隨意注冊、填寫自己的身份、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
3、在做好自身防範的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宣傳,特別是平時獨自在家的中老年、離退休人員等易受騙群體要注意提醒。
⑵ 想防金融詐騙小常識可以講哪些內容
作為網路金融用戶,只要做到保管好「一卡、二碼、三要素」,牢記「四要三不要」,就可有效防範金融詐騙。
【一卡】就是妥善保管好銀行卡和網銀盾等安全產品,不要借給他人使用。
【兩碼】是指電子銀行密碼及簡訊驗證碼。不要「一套密碼走天下」,要將電子銀行密碼設置為數字+字母等復雜組合並定期修改。簡訊驗證碼是支付密碼,絕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給他人。
【三要素】是身份證號、賬號、手機號碼等個人私密信息,切勿隨意泄露。
【四要】一要認准官網網址。二要隨時關注賬戶變動,開通賬戶變動簡訊、微信提醒服務。三要在辦理電子銀行轉賬、支付等交易時,仔細核對收款賬戶、商戶、金額等信息是否正確。四要對手機電腦殺毒,使用電子銀行交易的手機、電腦要安裝專業殺毒軟體,及時升級、定期查殺病毒。
【三不要】一不要使用公共網路。二不要點擊不明鏈接和掃描二維碼。三不要輕信電話、簡訊、QQ、微信中的所謂退款、貸款驗資、司法協查、商品退款、積分兌換、中獎退稅等信息。
⑶ 如何防範金融詐騙 (金融知識宣傳).ppt
可以從一個大的專欄細分下去,比如互聯網金融理財可分為:理財知識,基金知識,眾籌知識等等。
⑷ 企業如何預防金融詐騙演講稿
我國金融體系的風險總體可控,但由於多種原因,仍然處於風險易發多發期,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銀行不良資產反彈壓力較大,相當多金融機構內控機制不健全,影子銀行存量依然較高,違法違規金融行為還時有發生,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不健康現象和國際上的各種不確定因素都可能對金融體系形成沖擊。由此構成的「灰犀牛」和「黑天鵝」隱患威脅著我國的金融穩定。由於金融在經濟中具有核心地位,金融風險的突發性、傳染性和危害性非常強。一旦發生大的系統性金融動盪,就會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甚至會干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達成。因此,把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放在首位,是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和底線思維的體現。
⑸ 防詐騙宣傳方式有哪些
手法1.微信發布虛假愛心傳遞詐騙。
內容:「求擴散。大寶,男,歲,身高110cm……」
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布在朋友圈裡,引起善良網民轉發,實則帖內所留聯系方式絕大多數為外地號碼,打過去不是吸費電話就是電信詐騙。
手法2.微信假冒代購詐騙。
內容:「親,正品海外代購,假一賠十,我家肯定是全網最低價」
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一旦騙取購貨款則失去聯系。
手法3.微信點贊詐騙。
內容:「點贊有獎!輕輕動一下手指,就有機會得大獎哦」
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發布「點贊有獎」信息,要求參與者將姓名、電話等個人資料發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夠的個人信息後,即以「手續費」「公證費」「保證金」等形式實施詐騙。
手法4.微信盜用公眾賬號詐騙。
內容:「xx有限公司,誠聘網路兼職,有意者請發簡歷至xx郵箱」
犯罪分子盜取商家公眾賬號後,發布「誠招網路兼職,幫助淘寶賣家刷信譽,可從中賺取傭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為真,遂按照對方要求多次購物刷信譽,後發現上當受騙。
手法5.虛構親朋好友事故詐騙。
內容:「您好,您的父親在xx路出了意外,需要錢處理交通事故,請馬上轉賬到xx」
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親屬或朋友遭遇車禍,需要緊急處理交通事故為由,要求對方立即轉賬。當事人因情況緊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指定賬戶。
手法6.娛樂節目中獎詐騙。
內容:「您好,恭喜您獲得《中國好嗓子》第五季幸運觀眾,點開鏈接,看領獎方式!」
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國好聲音」等熱播節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短消息,稱其已被抽選為節目幸運觀眾,將獲得巨額獎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借口實施連環詐騙,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賬號匯款。
⑹ 防範詐騙,警鍾長鳴宣傳語
一、時刻綳緊防範來之弦,謹防源新型電信詐騙。
二、鑄就防騙長城,擦亮識騙慧眼。
三、詐騙手法日益新,你我務必要小心
四、一不貪二不佔,詐騙再詭玩不轉
五、嚴厲打擊電信詐騙犯罪,保障公民財產安全
六、群策群力防範詐騙,同心同德平安嘉善。
七、騙人之心不可有,防騙之心不可無
八、陌生來電多防範,資金轉移留心眼
九、積極加強自我防範意識,共同提高識騙防騙能力
十、幸福生活雙手造,餡餅不會天上掉